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细则试行

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国家关于加强节能减排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增强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示范性,统一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检査和验收的要求,强化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示范过程中的管理,制定本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第二条本细则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与验收指南》等文件精神制定.第三条开展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活动应遵循培育样板工程、强化过程控制、严格检査验收等原则进行.第二章申报条件及程序第四条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申报条件1.申报工程应是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建筑面积原则上5万平方米以上的房屋建筑工程(特殊情况下建筑面积不小于3万平方米,偏远地区可适当放宽);市政、交通等其他工程项目合同额不低于1。
5亿元人民币。
2。
申报工程应是开工手续齐全,投资到位,绿色施工的实施能得到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的支持与配合。
3.申报工程的绿色施工策划文件应齐全,申报手续应在工程中标或基础施工阶段完成。
4。
申报工程的绿色施工目标应达到优良等级;并应列为省(部)级绿色施工示范工程.5.申报工程应明确各种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具体目标.第五条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申报程序1。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资料应由省市行业协会或国资委管理的建筑企业集中申报,受理单位为中国建筑业协会绿色施工分会.2.申报资料应包括《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表》及《绿色施工策划文件》,并同时提交电子版和一份纸质资料。
3。
申报时间为每年三季度。
4。
每批示范工程数量一般不超过300项,各省市行业协会或国资委管理的建筑企业应在指标限额内申报。
第三章组织与实施第六条中国建筑业协会绿色施工分会负责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立项评审、过程检査和验收工作。
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过程检查与验收的相关要求

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过程检查与验收的相关要求一、绿色施工的概念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二、申报依据1、《绿色施工导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2007]223号)2、《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3、《关于印发〈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和〈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评价主要指标>的通知》中国建筑业协会(建协[2010]15号)三、申报条件1、申报工程应具备较为完善的绿色施工实施方案。
2、建设规模在3万平方米以上的房屋建筑工程,规模较大的市政、铁路、交通、水利水电等土木工程和大型工业工程.3、申报工程开工手续要齐全,即将开工,并可在工程施工周期内完成申报文件及其实施规划方案中的全部绿色施工内容。
4、申报工程应投资到位,绿色施工的实施能得到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的支持与配合,且具备开展绿色施工的条件与环境。
5、在创建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过程中,能够结合工程特点,组织绿色施工技术攻关和创新.6、申报工程原则上应列入省(部)级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符合上述条件的工程获批并挂牌.请将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牌匾悬挂在施工现场大门口或醒目的地点,以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申报企业健全各种统计台账,并开始实施企业自评检查。
四、中建协组织的过程检查在申报工程实施过程中,至少接受一次中建协组织的过程检查.(一)过程检查需准备的资料1、书面资料:以书面图文形式撰写工程绿色施工实施情况,主要内容包括:组织机构、工程概况、工程进展情况、工程实施要点和难点,按照“四节一环保"的顺序介绍绿色施工实施措施、工程主要技术措施、绿色施工数据统计以及与方案目标值对比分析、绿色施工亮点和特点、企业自查报告、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
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与验收

一、关于绿色施工概念解析
(一)绿色施工的概念 3、 绿色建造的定义 绿色施工与绿色建筑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1)绿色施工表现为一种过程; 绿色建筑表现为一种状态。 2)绿色施工可为绿色建筑增色; 绿色施工不可能建成绿色建筑; 3)绿色建筑形成,必须首先使设计成为“绿色”; 绿色施工关键在于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做到绿色,才能使施工 过程成为绿色。 4)绿色施工主要涉及施工期间,它对环境影响相当集中,施工做到绿色 ,一般会增加施工成本,但对社会及人类生存环境是“大节约”; 绿色建筑事关居住者的健康,运行成本和使用功能,对整个使用周 期均有重大影响。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施工概念涵盖如下五个要素: 对象——工程项目; 资源配置——人、设备、材料等; 方法:管理+技术——持续改进; 验收——合格性产品; 目标——不同时期工程施工的目标值设 定不同:
一、关于绿色施工概念解析
(一)绿色施工的概念
2 、绿色施工与传统施工之差别及重点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绿色施工活动与一般施工一样,也具有相同五个要素,即: 相同的对象—工程项目, 相同的资源配置—人、设备、材料等, 相同的实现方法--管理+技术--持续改进, 相同的产品验收—产品合格性, 相同的目标控制—但在我国不同时期和时代背景下,工程施工的 标 值设定是不尽同的。如: 文化革命期间施工目标为:质量+安全+工期; 改革开放后施工目标为:(质量+安全+工期)+成本; 绿色施工目标为 :(质量+安全+工期)+成本+环境保护。
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废弃物排放最小化,最终达到“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过程安全、品质保证”的建造目标。
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评价主要指标正规版

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评价主要指标正规版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评价主要指标是指评价一个工程是否符合绿色施工的标准的一套评价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由国家绿色建筑示范工程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指标技术规范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设计、施工、运营等领域的相关规范和标准组成。
指标一:能源利用1.1施工过程中的能源使用情况,包括用电量、用水量、用气量等。
1.2建筑物在运营期间的能源消耗情况,包括电量、热量等。
1.3建筑物节能设计和节能装备的使用情况,包括建筑隔热、节能灯具、太阳能利用等。
指标二:水资源利用2.1施工过程中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包括用水量、水质污染情况等。
2.2建筑物运营期间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包括用水量、水质成分等。
2.3建筑物的节水设计和节水装备的使用情况,包括节水洁具、雨水收集利用等。
指标三:材料资源利用3.1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消耗情况,包括水泥、砂石等。
3.2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利用率,包括破坏性检测废弃材料的回收利用率等。
3.3建筑物中使用的环保材料的比例,包括可再生资源、低污染材料等。
指标四:室内环境质量4.1施工过程中的空气质量,包括工地排放的有害物质等。
4.2建筑物运营期间的室内空气质量,包括甲醛、苯等有害物质含量。
4.3室内噪声和振动的控制情况,包括施工期间的噪音、设备的振动等。
指标五:污水和固体废物处理5.1施工过程中污水的处理情况,包括污水的收集和处理设备运行情况。
5.2建筑物运营期间的污水排放情况,包括废水的排放标准是否达标等。
5.3施工过程中固体废物的处理情况,包括废弃物的分类和回收利用情况等。
指标六:土壤和地下水保护6.2施工过程中地下水的保护措施,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水质等。
6.3建筑物运营期间对土壤和地下水的保护措施,包括地下水污染源控制等。
指标七:生态环境保护7.1施工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包括对周边植被和动物的保护情况。
7.2建筑物运营期间的生态环境建设情况,包括绿化率、空气质量等。
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细则2024

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细则2024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细则20241.前言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具有节能、环保、生态友好的特点。
为了推动建筑行业朝着绿色发展的方向前进,制定了《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细则》。
本细则的制定旨在促进建筑业绿色发展,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总则(1)本细则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建筑工程,具体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公共建筑等。
(2)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应符合国家有关建筑法规和标准,充分考虑节能、环保、资源利用等因素。
(3)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范围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各个环节。
3.项目可行性研究(1)项目可行性研究要充分考虑节能、环保、资源利用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2)项目可行性研究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3)项目可行性研究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舒适性和可维护性,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能。
4.设计(1)设计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节能性能,包括采光、保温、隔热、通风等设计要素。
(2)设计要合理配置建筑结构,减少施工垃圾产生。
(3)设计要注重使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设计要考虑建筑物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包括水回收利用、雨水收集等。
5.施工(1)施工要遵守国家的施工法规和标准,保证工程的质量。
(2)施工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减少噪音、粉尘等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3)施工要合理利用建筑材料和节能设备,降低工程的能耗。
(4)施工要加强对建筑工地的安全管理,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6.监理(1)监理要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及时解决。
(2)监理要关注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确保不损害环境。
(3)监理要对施工过程中的节能措施进行评估和验收,确保按照设计方案施工。
7.验收(1)验收要根据设计方案对建筑工程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关于印发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和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评价主要指标的通知

关于印发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和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评价主要指标的通知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业的发展也呈现出蓬勃的态势。
然而,与此同时,建筑业也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给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为了推动建筑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转型,保护环境,提高建筑质量,现将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和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评价主要指标通知如下:一、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为加快推动建筑业向绿色发展,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将于即日起开始实施。
该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定义和类型划分:明确了什么是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并将其划分为公共建筑、住宅建筑和工业建筑三个类型。
2.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标准要求:对于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包括能源消耗、水资源利用、材料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
3.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认定和评价:明确了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认定程序和评价标准,并规定了相关的证书和荣誉称号的授予办法。
通过此管理办法的试行,可以为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推广提供指导,提高建筑行业的整体环境保护水平,提升建筑质量,为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评价主要指标为了保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质量和效果,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评价主要指标将于即日起开始使用。
该主要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节能性能:包括建筑外墙节能隔热材料、太阳能利用、建筑能耗等指标。
2.环境保护:包括建筑质量安全、室内环境、室外环境、噪音控制等指标。
3.水资源利用:包括建筑节水设施、水资源回收利用、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指标。
5.协同创新:包括绿色工艺技术的创新、绿色建筑设计的创新等指标。
通过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评价主要指标的使用,可以对施工进行全面的评价和监测,促使建筑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推动建筑业创新发展,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全国绿色施工示范工程(3篇)

第1篇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旨在通过推广绿色施工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实现施工过程中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这些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各个环节,均严格遵守绿色施工导则,贯彻节能减排的原则,力求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首先,在规划设计中,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注重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优化设计方案,降低资源消耗。
例如,珠海中心大厦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了节能环保,采用双银Low-E镀膜玻璃幕墙,有效降低空调能耗和光污染。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采用绿色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
如穗莞深城际前皇先开段工程,通过创新设计,解决了盾构渣土处理难题,实现了渣土循环利用,减少碳排放3万余吨。
再次,在建筑材料选择上,绿色施工示范工程优先选用环保、节能、低碳的建筑材料。
如珠海中心大厦的砌筑材料选用环保砂浆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具有优良的隔音、隔热性能,同时降低建筑物的单位体积重量。
此外,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在施工管理方面也做出了表率。
如联建公司横县市民中心工程,通过加强绿色施工专题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环保意识,积极采用降耗环保型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总之,全国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在推动建筑行业绿色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下是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的成果:1. 提高了建筑行业绿色施工水平,为行业树立了绿色施工的典范。
2. 推动了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促进了建筑行业的科技进步。
3. 降低了建筑行业的资源消耗和碳排放,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了贡献。
4. 提高了建筑物的品质和舒适度,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5. 增强了企业社会责任感,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总之,全国绿色施工示范工程为我国建筑行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
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涌现,共同推动建筑行业绿色转型升级。
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与验收指南

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与验收指南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建筑业绿色发展,加强绿色施工工作,激励企业积极参与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树立行业标杆,特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是指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节能、环保、资源利用等,以绿色施工理念为指导,实施绿色施工技术和管理,完成建筑项目的全过程,包括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的工程。
第三条: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与验收指南(以下简称本指南)是对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与验收的具体要求和程序的指导性文件。
第四条:本指南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申报与验收。
第五条: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与验收由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章申报要求第六条:申报单位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一)具备建筑工程施工相应资质,并具有一定的绿色施工实践经验;(二)具备一定的绿色施工技术及管理能力;(三)申报单位和项目建设单位应具备良好的信誉和业绩;(四)申报单位应具备充足的技术和人力资源支持;(五)申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绿色施工组织机构和管理规章制度。
第七条:申报单位应提交以下材料:(一)申报书,包括项目概况、施工方案、绿色施工技术措施等内容;(二)施工单位资质证书及绿色施工实践经验资料;(三)项目建设单位资质证书及信誉评价资料;(四)绿色施工组织机构及管理规章制度。
第八条:申报单位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申报:(一)申请人向建设主管部门提出申报,并提交相关申报材料;(二)建设主管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考察;(三)审核通过后,由建设主管部门向申请人颁发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资格证书。
第九条: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申报周期为五年,期满后需进行再申报。
第三章验收程序第十条: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验收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申报单位准备相关验收材料,并向建设主管部门申请验收;(二)建设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进行验收,包括项目的设计、施工过程、节能环保措施等方面的评估;(三)验收合格后,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合格证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一、工程基本情况:总建筑面积(m2):161613平方米。
占地面积(m2):43092平方米。
建筑高度(m):35.85米。
基坑深度(m):15.2米。
跨度(m):—结构形式:框支剪力墙。
建筑类型:公用建筑。
二、绿色施工方案本工程自2013年3月15开工始,即编制了完善的绿色施工方案,明确了绿色施工目标,具体目标如下:1、建筑垃圾产生量小于6465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0%;噪音控制符合国家标准(GB12523-2011);污水排放达到GB8978-1996排放标准,pH值控制在6~9;扬尘在结构、装饰施工时目测高度小于0.5米,地基与基础施工时目测小于1.5米;光源控制满足环保部门的规定。
2、现场主要材料(钢筋、混凝土等)目标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30%,其中钢筋的目标损耗率1.75%,混凝土的目标损耗率1.05%,木材损耗量1362m3,损耗率为3.5%;模板平均周转次数为3~4次,重复使用率50%;围挡等周转材料设备重复使用率达到80%;就地取材施工现场小于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
3、分别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进行计量管理。
万元产值用水量指标基本值6.04m3,其中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装饰装修与安装工程三个阶段分别是5.7m3、6.12m3、6.3m3。
在基坑降水阶段,合理利用。
办公、生活区耗水量252472m3,生产作业区耗水量411928m3,整个施工区耗水量664400m3。
节水设备设施配备率达到80%以上。
非市政自来水利用量占总用水量的5%。
4、施工机械选用高效节能的施工机械设备。
万元产值用电量指标基本值72.3千瓦时,其中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装饰装修与安装工程三个阶段分别是56千瓦时、70千瓦时、91千瓦时。
实行用电计量管理,装设电表,生活区与施工区分别计量,用电选用节能铝电缆线和节能灯具,合理规划临时线路布置,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用电量。
办公、生活区耗电量954360kW·h,生产作业区耗电量6998640kW·h,整个施工区耗电量7953000kW·h。
办公、生活和施工现场,采用节能照明灯具的数量大于80%。
5、科学、合理布置施工总平面图,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材料堆场及加工厂规划整齐、无浪费占地现象。
办公、生活区面积7132m2,生产作业区面积42769m2,办公、生活区面积与生产作业区面积比率16.67%,施工绿化面积与占地面积比率20%。
三、绿色施工措施自开工到目前主要采取了以下绿色施工措施:(一)环境保护1、扬尘控制:在桩基工程、土方作业、结构工程施工作业时,采取了洒水、地面硬化、围挡、密网覆盖措施,有效防止了扬尘的产生。
2、噪声与振动控制:现场使用了低噪声振捣棒等低噪声、低振动机具,采取了搭设减噪棚这项隔声与隔振措施,经监测,现场噪声排放值昼间满足低于70dB,夜间满足低于55dB。
3、光污染控制: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了灯罩,保证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
在电焊作业中采取了遮挡措施,避免了电焊孤光的外泄。
4、水污染控制:施工现场设置了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对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水进行了有效处理。
基坑封闭降水,尽可能少地抽取地下水。
现场储存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库房地面有严格的隔水层,保证了渗漏液的收集和处理。
5、土壤保护:施工中造成的裸土能够及时覆盖;施工现场设置了有效的地表排水系统(排水沟)。
6、建筑垃圾控制:加强了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了40%。
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了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装袋及时清运。
对建筑垃圾进行了分类,并收集至现场封闭垃圾站,集中运出。
(二)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1、节材措施:图纸会审时,审核了与节材和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容。
根据公司相关要求,项目部建立了材料验收保管与限额领料等相关制度,责任落实到位。
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进度、材料库存情况合理安排了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与批次,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库存;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了材料的二次搬运。
合理规划,现场材料堆放有序,材料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
采取了新型脚手架和支架技术,优化了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的实施方案。
1、结构材料:项目使用了预拌混凝土和高强钢筋,混凝土实行图纸算量,根据准确的采购数量、供应频率、施工进度等进行动态控制,优化了钢筋的下料方案。
2、周转材料: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了周转式活动房,现场围挡使用了装配式可重复使用围挡结合少量砖砌围墙封闭。
(三)节水与水资源利用1、提高用水效率:项目根据用水量布置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做到管径合理、管路简捷、管网和用水器具无漏损,安装了计量水表。
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尽量采用经过处理的中水。
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设立了循环用水装置。
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节水器具配置率达到80%。
2、非传统水源利用:在基坑降水阶段,采用了抽取的地下水作为冲洗用水。
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喷洒路面、绿化浇灌用水部分采用非传统水源。
(四)节能与能源利用1、节能措施: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考虑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保证了施工中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
施工过程中未出现设备超负荷使用的现象。
现场应用了太阳能灯杆和太阳能热水器。
2、机械设备与机具:项目建立了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和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日常工作中定期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保证了机械设备持续保持低耗、高效的良好状态。
现场采用了逆变式电焊机。
3、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临时设施的墙体及屋面材料选用了隔热性能好的节能材料(彩钢板夹防火岩棉),内廊式设计,减少了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
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比设计合理,保证了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
4、施工用电及照明:临时用电选用了节能的铝电缆线,节能灯具配置达到80%,临电线路布置合理,现场围墙的广告灯采用自动控制装置,每台变压器均安装一台无功电容补偿柜(共计9台)。
(五)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1、临时用地指标:临时加工厂、现场作业棚及材料堆场、办公生活设施的占地面积分别是1548m2、1548.65m2、6883m2。
2、临时用地保护:所有临时用地均在红线范围内。
对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了优化,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土方开挖和回填量。
3、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科学、合理,场地内形成了环形道路,按照运距最短的原则布置了施工现场的仓库、加工厂、作业棚、材料堆场等。
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内廊保温式的多层轻钢活动板房。
施工现场外围挡为砖砌围墙,其余围墙采用了连续封闭的彩钢板预制装配式围挡。
(六)绿色施工技术措施项目部采用了中建八局《绿色施工手册》中绿色施工VI实施标准的主推标语“推行绿色建造创建和谐环境”、“倡导绿色施工建设生态文明”及绿色施工公示牌、节约标识牌、绿色施工宣传画。
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了中建八局《绿色施工手册》的绿色施工技术措施中8类120项技术措施共计19项,包括:1.1工人生活区36V低压照明;1.2限电器在临电中的应用;1.13现场塔吊镝灯及围墙广告灯使用时钟控制器;2.1洗车槽循环水再利用;2.2地下水的重复利用技术;2.5混凝土养护节水技术;2.6基坑降水利用技术;2.7自动加压供水系统;2.9工地洗车池施工技术;3.7利用废水泥浆解决主体结构预留钢筋的防锈处理;3.11手提套管的再利用;4.1室内建筑垃圾垂直清理通道;4.10施工工地洗车池;5.4混凝土输送管气泵反洗技术;6.1可周转洞口防护结构;6.8工具式栏杆;6.11可周转利用的临时围墙;6.15可持续周转临边防护;7.3钢管柱自密实砼施工技术。
四、绿色施工技术应用1、本项目应用2010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共计7类16项,分别是: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9逆作法施工技术;2.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2.6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3.1高强钢筋应用技术;3.3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5.1深化设计技术;5.5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7.1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7.3预拌砂浆技术;7.4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7.5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8.3预备注浆系统施工技术;8.6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与非固化型防水粘结料复合防水施工技术;8.7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9.7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2、本项目应用中建八局10项新技术中第7章有关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共计2项,包括木方接长应用技术、建筑施工场所用LED节能照明灯具。
其中LED及节能照明灯具的使用预计每月节电24790度,总计节约38万多元。
应用了局科技创新助推降本增效活动应用技术两项,分别是新型脚手架和支架技术和LED照明技术。
五、绿色施工评价情况本工程自开工始,根据《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每月对现场绿色施工情况进行评价,并形成记录,及时评估、归档。
2013年3月,五要素本批次评价得分83.12分。
2013年4月,五要素本批次评价得分89.32分。
2013年5月,五要素本批次评价得分90.95分。
2013年6月,五要素本批次评价得分84.39分。
2013年7月,五要素本批次评价得分87.29分。
2013年8月,五要素本批次评价得分90.17分。
2013年9月,五要素本批次评价得分92.28分。
六、绿色施工主要指标完成情况1、建筑垃圾产生量2670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0%;噪音控制符合国家标准(GB12523-2011);污水排放达到GB8978-1996排放标准,pH值控制在6~9;扬尘在结构施工时目测高度小于0.5米,地基与基础施工时目测小于1.5米;光源控制满足环保部门的规定。
2、截至目前,现场钢筋、混凝土的损耗率分别是1.45%和0.9%,木材损耗量2525.1m3,木材损耗率为3.0%;模板平均周转次数为3次;围挡等周转材料设备重复使用率达到90%;就地取材施工现场小于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82%。
3、万元产值用水量实现值5.390m3。
办公、生活区耗水量32197m3,生产作业区耗水量52743m3,整个施工区耗水量84940m3。
节水设备设施配备率达到80%。
非市政自来水利用量占总用水量5%。
4、目前,万元产值用电量实现值52.22kW·h。
办公、生活区耗电量197732kW·h,生产作业区耗电量1444302kW·h,整个施工区耗电量1642034kW·h。
办公、生活和施工现场,采用节能照明灯具的数量80%。
5、办公、生活区面积6883m2,生产作业区面积43018m2,办公、生活区面积与生产作业区面积比率16%,施工绿化面积与占地面积比率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