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改建工程优秀毕业设计

道路改建工程优秀毕业设计
道路改建工程优秀毕业设计

学号:

毕业设计说明书

G RADUATE D ESIGN

设计题目:丰润区碾唐线—东马庄改建工程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院: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摘要

道路建设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汽车出现前便有了光辉的业绩。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公路建设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道路发展的突出成就是高速公路和快速路的快速发展。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加快低等级公路的改建将是我国公路建设的只要内容。

本工程为二级公路改建成一级公路,工程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境内。本工程的路面宽度为23.5m。其中公路行车道宽度为15m,中央分隔带宽度为2m,道路总长3131.9m。设计车速80km/h;设计年限为20年。本设计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路线设计部分,第三部分为路基设计部分,第四部分为路面设计部分,第五部分为沿线其他设施和环境保护。完成的主要成果有:平面设计图、纵断面设计图、横断面设计图路基设计表、路基土石方数量表、路面结构图等设计主要采用:纬地设计软件和CAD2010,并利用东南大学的路面计算软件HPDS2011对路面计算部分进行验算。

关键词路线设计;曲线转角表;路基排水;路面设计

Abstract

Road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has a long history, far away in the car had a brilliant achievement.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by leaps and bounds. 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in the development i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ways and expressways. In the future quite a long period of time to speed up the reconstruction of low grade highway will be as long as the content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This project is secondary highway converted into a road, project is located in Tangshan City, Hebei Province. The project of pavement width for 23.5m. the highway lane width of 15m central separation belt width to 2m, the road with a length of 3131.9m. design speed of 80km / h; design life for 20 years. The design of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n introduction, the second part for the design part of the route, the third part for the design part of the subgrade, the fourth part for pavement design part, the fifth part along the lines of other faciliti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main achievements: graphic design, longitudinal fault plane design graph, cross-sectional design Subgrade design table, the subgrade earthwork quantity, the pavement structure design mainly uses: latitude to design software and cad2010, and the pavement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Computing Software HPDS2011 on pavement algorithm of checking.

Keywords Road design; curve corner table; subgrade drainage, pavement design.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 选题背景 (1)

1.1.1 国外的发展状况 (1)

1.1.2 国内的发展状况 (1)

1.1.3 我国公路的问题 (1)

1.2 选题的现状 (1)

1.3.本课题的来源 (2)

1.4主要内容 (2)

1.5 本章小结 (2)

第2章路线 (3)

2.1概述 (3)

2.1.1任务依据 (3)

2.1.2 设计标准沿线 (3)

2.1.3 沿线地理环境概括 (3)

2.2 平面线形设计 (4)

2.2.1 道路等级与车道数的确定 (4)

2.2.2设计原则 (5)

2.2.3道路走向 (5)

2.2.4 道路方案选择 (5)

2.2.5平面设计 (8)

2.2.5旧路现状以及利用情况 (9)

2.2.6道路平面设计成果 (9)

2.3 纵断面设计 (10)

2.3.1设计原则 (10)

2.3.2 纵断面设计的一般要求 (10)

2.3.3 准备工作 (11)

2.3.4拉坡 (11)

2.3.5竖曲线设计 (11)

2.3.6平纵组合设计 (13)

2.3.7纵断面设计成果 (14)

2.4 横断面设计 (14)

2.4.1 横断面设计步骤 (14)

2.4.2 确定路基横断面宽度 (15)

2.4.3 资料收集 (15)

2.4.4 横断面设计计算 (15)

2.4.5 横断面设计成果 (17)

2.4.6土石方调配 (17)

2.5本章小结 (19)

第3章路基及排水 (20)

3.1原有公路路基、路面概况 (20)

3.1.1 原有公路路基、路面组成、使用情况 (20)

3.1.2原有路基防护、排水的主要形式及其使用状况 (20)

3.1.3 改建公路路基、路面及排水的主要形式 (20)

3.2 路基设计 (20)

3.2.1 一般路基设计原则 (20)

3.2.2 路基横断面布置 (21)

3.2.3路基高度 (21)

3.2.4路堤边坡设计 (21)

3.2.5路堑边坡设计 (21)

3.2.6调料技术要求及压实标准 (22)

3.2.7路基防护 (22)

3.2.8路基路面排水 (22)

3.2.9路基附属设施 (23)

3.3 本章小结 (23)

第4章路面 (24)

4.1 路面结构设计 (24)

4.1.1路面材料 (24)

4.1.2基本设计资料 (24)

4.1.3设计方法 (26)

4.2路面结构计算 (26)

4.2.1标准轴载的换算 (26)

第5章其他沿线设施及环境保护设计 (32)

5.1 交通安全设施 (32)

5.2 环境保护设计 (32)

结论 (35)

参考文献 (36)

谢辞 (37)

附录 (38)

第1章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外的发展状况

目前,国外的公路建设、运营、维护比较发达,而且按国土面积计算的公路网密度高,质量良好,标准高,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各地区发展较为平衡,且大部分为高等级公路。以美国为例,它是公路最多、路网最发达的国家,截止2014年,其通车高速公路里程达到9.2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

1.1.2 国内的发展状况

就整个中国公路网来说,国建高速公路网(“7918网”)即将全面建成通车,各省、市、自治区也在规划建设省级干线网和地方道路系统。国内公路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跃居世界第一,但由于其他等级公路交通设施相对薄弱,并且各地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在西部地区,相公路建设落后,还不能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1.1.3 我国公路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路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数量少,公路网密度仍然很低,通达深度不够。

(2)质量差、标准低,大部分为三、四级公路。

(3)发展不平衡,通行能力差,服务水平低。

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加快新建公路和低等级公路的改建,将是我国公路建设的主要任务。

1.2 选题的现状

碾唐线-东马庄二级道路改建工程,位于唐山市境内,本项目的建设,对完善路网结构,提高路网服务水平,发挥路网整体效益,改善出行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碾唐线-东马庄道路工程,路线全长约 3.5km,项目起于碾唐线K123+945

处,路线向西南布线,终于东马庄。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交通量的增长,原二级公路的通行能力应不符合实际,因此改建为一级公路是合适的。旧路为沥青路面,可能存在部分路面的承载能力不足或者路面不平整的问题,需要铣刨原路面或者铲除原机构更换填土重新设计。

1.3.本课题的来源

我们学校以前的设计多以论文的形式为主,近几年逐渐增多了设计的课题,极大的提高了毕业生的实际设计能力,使书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加具体的结合到了一体,加深了课本理解的同时锻炼了动手能力。

丰润区碾唐线—东马庄改建工程设计是指导老师在书本内容的基础上选择出的实际的工程实例,目的在于让学生独立的体会在具体工程设计中的方法,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1.4主要内容

(1)道路选线定线及路线设计;

(2)道路纵断面设计;

(3)道路横断面设计;

(4)道路结构层组合及厚度设计;

(5)工程施工方法及概预算。

1.5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分析了道路工程国内外现状,总结了国内道路的特征,以及课题的来源和设计的主要内容,最后对本课题的来源以及本文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

第2章路线

2.1概述

2.1.1任务依据

(1)《毕业设计指导书》;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运输部颁布的有关勘测、设计标准、规范等。

2.1.2 设计标准沿线

公路等级:一级公路

2.1.3 沿线地理环境概括

(1)道路沿线为平原,地势平坦,项目起于碾唐线K123+945处,全长约3.5km,无不良地质。

(2)唐山市东部为滦河水系,西部属潮白河水系,地质灾害评估中,遇到那条河流按水文手册描述其河流发源、河长、流量等。

2.2 平面线形设计

2.2.1 道路等级与车道数的确定

起始年平均日交通量ADT=4144辆 设计年限n=20年 年平均增长率为9.5%

()

()23243

%5.914144119

1

=+?=+?=-n ADT AADT γ (2.1)

式中:AADT ——设计交通量(pcu/d); ADT ——起始年平均日交通量(pcu/d); γ——年平均增长率(%); n ——年预测年限(年)。 所以选用一级道路符合《标准》的规定。 车道数的确定:

4342

5.0135.023243≈??=

??=

D

C D

K AADT N

(2.2)

式中: N ——单向车道数;

AADT ——设计交通量(pcu/d); D C ——单车道设计通行能力;

D ——方向分布系数,根据公路所在位置和功能。取值范0.4~0.6, 也可根据当地的交通量观测资料调整;

K ——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根据公路所在位置、地区经济、气 候特点等确定取值范围,近郊公路取0.085~0.11,公路取 0.12~0.15,也可根据当地交通量观测资料确定。

选择车道数N=4。

2.2.2设计原则

该道路属于平原微丘区道路,选用纸上定线的方法设计,根据选择导向点,选择路线导线,初定平曲线,定线的步骤确定路线。并选取符合安全,舒适,美观要求的设计标准。测设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在满足路线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尽量利用现有公路和旧路基;

(2)平面线形应直捷、流程、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3)路线布设尽量直捷顺畅,避免不必要的绕行,以缩短建设里程降低工程造价;

(4)保持平面线性的均衡连续;

(5)充分利用地形、地物,合理运用标准,妥善处理公路建设与工业、农业基本建设的关系,注意与公路、管线、水利工程的配合,并结合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通过全面调查,综合研究分析,拟定路线方案;

(6)注意与纵断面设计协调;

(7)平曲线应该具有足够的长度。

2.2.3道路走向

碾唐线-东马庄一级道路改建工程,起点和终点均在老路基上。

2.2.4 道路方案选择

根据公路线路设计方案的特点,公路路线方案比较的综合评价指标要遵守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反映被评价问题的各个侧面,绝对不能“扬长避短”。在指标设计中,要注意指标的代表性及体系的完整性,要求指标不重复、不遗漏,指标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

(2)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设计既要考虑到评价研究的任务,也要符合客观现象本身的特点和性质及其运动规律。这种主观要求与客观实际相统一的过程,称之为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作为主观反映客观的工具,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使评价指标的定量描述以定性认识为前提,正确理解有关经济范畴,并正确分析客观对象的

数量特征,以反映到指标设计中。只有遵从评价指标设计的科学性原则,才可能保证评价数据的准确性呵权威性。总之,整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元素构成到结构,从每一个指标计算内容到计算方法都必须科学、合理、准确。

(3)可比性原则

即所构造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对每一个评价对象是公平的,可比的。指标体系中不能包括一些有明显“倾向性”的指标。评价指标在设计中要注意使评价指标的口径和方法具有动态可比性,并在空间范围内也要可比,这一原则称为可比性原则。按照这一原则,要求指标的选择应具备可比性和适用性,从而就同一指标,可对各方案加以纵向比较;同时,可对经济主体进行横向比较。这就要求评价指标在动态发展过程中有相对的稳定性。在设计评价指标时,要考虑到现象发展过程中的变化,使指标的口径范围、核算方法具有动态可比性,以增强评价指标的分析功能。

(4)可操作性原则

设计评价指标,既要考虑评价研究的目的和需要,也要照顾到客观条件的可能性。所谓可操作性,是指评价指标设计的可行性,既要使指标体系中所有的指标使用的数据均可从现有的资料和数据中获得,以这些可验证的资料为基础,才能使评价不偏不倚。

(5)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原则

以定量分析为主,能够定量的效益和影响应尽量予以定量,不能或不宜定量的则采用定性分析,定量与定性指标均纳入多目标分析综合评价。

根据以上原则,在本路段起终点内选择以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在原路的基础上进行改建,对道路的线形不做大的调整,只对不满足一级道路要求的弯道,路幅进行修改。其线形如图2.1:

图2.1 道路方案一

方案2:取消原路线JD5,JD6,JD7,使路线经过JD7东南面直接通行到终点

位置,KO到K1+339处的路线线形保持不变,仅仅适当修改路幅等不符合一级

路要求的路段。其线形如图2.2:

碾唐线起点:K0+000

东马庄终点:K3+500

图2.2 道路方案二

方案的比选:方案一线形与旧路一致,方便施工和材料的运输,施工期间的

影响小,并且可以大量的利用旧路材料,节约成本。方案二规避了JD5和JD7

这两个弯道从而极大的增加了道路的通行能力,路线长度段,平面线形缓和,指

标高,但是征地以及拆迁的工程数量和工程造价的指标高。

对路线方案进行技术指标,工程造价,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重要因素进行

同等深度的技术经济论证及效益分析,通过调查,分析,比较,选择,的方法进行比选。最后推荐线路较短,线形标准较高的第二方案。

2.2.5平面设计

3

4

2238424R

L R L R S

S -=? (2.3)

切线增长值:

23

2402R

L L q S S -=

(2.4)

缓和曲线角: S O

L R

πβ900=

(2.5)

切线长: ()q R R T H +?+=2

tan

α

(2.6)

曲线长:

S O

H L R

L +=απ

180

(2.7)

圆曲线长: H Y L L L 2-=

(2.8)

外距: ()R R R E H -?+=2

sec

α

(2.9)

切曲差:

H H H L T D -=2

(2.10)

具体计算以JD1为例:

()()321

.1198.492

sec

833.050015398.492

tan

833.050073

.510050014.39098.495002401002100833

.05002384100500241000

02

334

2=+?+==+?+==??==?-==?-?=?α

α

βH H E T q R

其余的交点同理可得。将数据统计得到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2.2.5旧路现状以及利用情况

本线为老路改造利用路段,较为充分的利用了老路基。

2.2.6道路平面设计成果

(1)平曲线检查

1)平曲线半径检查:JD2处为十字路口,可不设置平曲线; 2)平曲线缓和曲线检查:平曲线缓和曲线长符合规范要求; 3)曲线间直线长检查:直线长符合规范要求; 4)平曲线曲线长度检查:平曲线长度符合规范要求。 (2)绘制平面图

根据《直线、曲线及转角表》(见附录SI-1)和《逐桩坐标表》(见附录SI-2)在地形图绘制线路平面图(见附录SI)。

(3)编制相关的表格

1)根据计算所得结果绘制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2)根据计算结果绘制逐桩坐标表。

2.3 纵断面设计

2.3.1设计原则

(1)纵断面设计必须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有关纵断面设计的各项规定,如各级公路的最大纵坡,符合排水要求的最小纵坡等;

(2)纵断面线性设计应根据设计速度,在适应地形及环境原则下,对纵坡的大小、长短、以及前后坡段协调情况,反复调整,设计i出平顺、连续的纵断面线形;

(3)对沿线的自然条件,应作通盘研究,依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分别处理,使公路畅通和稳定;

(4)按路线起伏综合考虑农田水利方面的特殊要求;

(5)在水文条件不良或地下水位很高的路段,应考虑适当的路基高度;

(6)在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的前提下,争取填挖平衡,节省土石方及其他工程量,降低工程造价;

(7)考虑到公路改建时,尽量利用原有路面作为新路面的基层;

(8)纵断面设计应与平面设计密切配合协调。

2.3.2 纵断面设计的一般要求

(1)纵坡设计必须满足《标准》的有关规定,一般不轻易使用极限值;

(2)纵坡应力求平缓,避免连续陡坡,过长陡坡和反坡;

(3)纵断面线形应连续,平顺,均衡,并重视平纵面线形的组合。

从行车安全,舒适和视觉良好的要求来看,要求纵断面线形注意有以下几点:(1)在短距离内应避免线形起伏,易使纵断面线形发生中断,视觉不良;

(2)避免“凹陷”路段,若线形发生凹陷出现隐蔽路段,使驾驶员视觉不适,产生莫测感,影响行车速度和安全;

(3)在较大的连续上坡路段,宜将最陡的纵坡放在底部,接近顶部的纵坡宜放缓些;纵坡变化小的,宜采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

(4)纵断面线形设计应注意与平面线形的关系,汽车专用公路应设计平、纵面配合良好协调的立体线形;

(5)纵坡设计应结合沿线自然条件综合考虑,为利于路面和边沟排水,一般情况下最小纵坡以不小于0.5%为宜,在受洪水影响的沿河路线及平原区低速路段应保证路线的最低标高,以免遭受洪水冲刷,而确保路基的稳定;

(6)纵坡设计应争取填、挖平衡,尽量利用挖方作就近填方,以减少借方和废方,接生土石方量,降低工程造价;

(7)纵坡设计时,还应结合我过情况,适当照顾当地民间运输工具,农业机械、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要求。

2.3.3 准备工作

(1)确定纵断面地面高程

在线路平面图上依次截取各中桩桩号点,并内插地形图得到对应的地面高。

(2)点绘纵断面地形图

1)按A3号图纸尺寸,在图纸下方,自下而上绘出超高、直线与曲线、里程桩号、坡度与坡长、地面高程、设计高程、填挖高度和地质状况;

2)填绘直线与平曲线栏、里程桩号栏;

3)在图纸左侧绘制相应高程标尺;

4)接高程1:200,水平1:2000的比例,点绘地面线。

(3)标出控制点

2.3.4拉坡

(1)综合考虑最大纵坡、坡长限制、纵坡折减、合成坡度等;

(2)高原地区注意纵坡的折减;

(3)标高控制。地面平坦,河沟交错,地面水源多,地下水位较高,其路线设计标高主要由保证路基稳定性的最小填土高度控制;

(4)变坡点位置的确定:充分考虑纵面线形和平面线形的相互搭配;桩号应设置在10m的整数倍处;变坡点的选择应尽量使工程量最小;变坡点的选择应做到位线形最好;变坡点高程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中桩精度为小数点后两位,坡度值精度为0.00%。

2.3.5竖曲线设计

(1)竖曲线半径的确定

先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知凸形、凹形竖曲线小半径(根据不同路线等级确定停车视距),在根据竖曲线设计原则选择各个变坡点竖曲线半径。竖曲线

半径的确定,在不过分增加工程数量的情况下,宜选用较大的半径,使视觉上感到舒适畅顺。当竖曲线的起终点位置受到诸如平纵配合中平曲线的位置、大中桥位等因素影响时,其竖曲线半径可以根据限制的曲线或切线长来确定。

表2-1 公路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2)竖曲线要素的计算

竖曲线要素示意图见图2.4:

图2.4 竖曲线要素示意图

坡差:

12i i -=ω

(2.11) 曲线长:

ωR L =

(2.12)

切线长:

2

L T = (2.13)

外距:

R

T E 22

= (2.14)

具体以变坡点4为例子:

434

.0652.23213203.14203.1422284.135

135.28401224.0652.23213,01224.000772.000452.0652

.23213%772.0%452.02

12=?===

=?=-=--===-=E T L R i i 外距切线长曲线长为凸形ω

其余同上,可得竖曲线表2-2:

表2-2 竖曲线要素表

2.3.6平纵组合设计

(1)组合原则

1)应能在视觉上自然的诱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线性的连续性; 2)平面与纵断面线形的技术指标应大小均衡,使线形在视觉上、心理上保

持协调;

3)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安全行车。

(2)平竖组合

1)平曲线(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与竖曲线两者应相互重合,这是平、纵最好的组合,且平曲线应比竖曲线长(俗称“平包竖”);

2)计算行车速度大于等于40km的公路,凸形竖曲线的顶部和凹形曲线的底部,不得插入小半径平曲线;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不得与反向平曲线的拐点重合;

3)平曲线与竖曲线的半径大小应选用适当,使其组合达到视觉上的良好效果;

4)平面与纵坡组合时候,应注意长坡下端避免设置小半径平曲线,较长的平面直线上也不宜设大坡,并应选择能够得到适当合成坡度的线形组合。一般最大合成坡度不宜大于8%,最小合成坡度不小于0.5%。应避免急转弯与陡坡相重合的线形,平、纵组合必须是在于路线所经过地区的环境充分配合的基础上进行的,否则即使线形符合组合的有关规定,亦不是良好的设计。所以要注意公路与周围环境的配合与协调。

2.3.7纵断面设计成果

(1)纵断面检查

1)纵坡坡度检查:纵坡坡度符合规范要求;

2)纵坡坡长检查:坡长符合规范规定;

3)竖曲线半径检查:竖曲线半径符合规范要求;

4)竖曲线曲线长度检查:竖曲线长度合规范要求;

5)竖曲线合成坡度检查:竖曲线合成坡度合规范要求。

(2)纵断面设计图(见附录SII)。

(3)纵坡及竖曲线表(见附录SII-1)。

(4)路基设计表(见附录SIII-1)。

2.4 横断面设计

2.4.1 横断面设计步骤

(1)根据外业横断面测量资料点绘横断地面线;

(2)根据路线及路基资料,将横断面的填挖值及有关资料(如路基宽度、加宽值、超高横坡、缓和段长度、平曲线半径等)抄于相应桩号的断面上;

(3)根据地质调查资料,示出土石界限、设计边坡度,并确定边沟形状和尺寸;

(4)绘横断面设计线,又叫“戴帽子”。设计线应包括路基边沟、边坡、截水沟、加固及防护工程、护坡道、碎落台、视距台等,在弯道上的断面还应示出超高、加宽等。一般直线上的断面可不示出路拱坡度;

(5)计算横断面面积(含填、挖方面积),并填于图上。

2.4.2 确定路基横断面宽度

根据《标准》,由公路等级(一级)及设计行车速度(80km/h),确定路基横断面车道数为四车道,行车道宽3.75,行车道外侧设置宽度为2.5m的硬路肩,0.75m的土路肩。

2.4.3 资料收集

(1)平曲线起、中点桩号、平曲线半径和转角在平面设计中读取。

(2)每个中桩的填挖高度在纵断面设计中读取。

(3)在路线平面图上的各中桩横断面范围内并向外延伸一定距离选取若干点,量取各点的地面标高,得到各桩横断面地面线数据。

2.4.4 横断面设计计算

(1)加宽计算

对于二级公路,平曲线半径小于250m应设置加宽,查《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车辆工程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学院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日

车辆工程毕业论文选题 本团队专业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仿真编程、数据统计、图表绘制以及相关理论分析等。 车辆工程毕业论文选题: 某轿车机械式紧急制动辅助装置设计与仿真研究 宽轨机车运输车转向架设计及动力学分析 工程车辆联网系统及软件平台设计 叠经中空结构机织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及力学性能研究 地铁土建工程投资控制研究 基于6-σ的某轻型车制动跑偏的分析与改进 基于数据仓库的汽车故障统计分析软件研究与应用 基于道路自识别的智能汽车控制系统设计 旋转冲压转子气流激振力作用下的动力学响应 基于稳健性优化的乘员约束系统性能改进 汽车侧向防撞预警系统的研究 汽车驱动轮电子差速控制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插值函数的路面不平度的模拟研究 运动型多功能汽车防侧翻控制与评价方法研究 两类复合弹簧系统的运动复杂性分析 生态城市规划下的现代轨道交通系统设计研究 面向城市工况的LPG公交车用发动机动力性能研究 微型纯电动车车架结构性能分析与优化

基于多维模糊控制的汽车半主动悬架仿真及研究 空间网壳结构主动抗震控制理论与试验研究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的研究 智能车视觉导航中路径识别技术的研究 华瑞汽车制造执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道路自动识别与控制的智能车系统的研究 某轿车悬架运动特性分析及线性区操纵稳定性客观评价基于模糊控制的汽车ABS在环仿真实验平台研究 输出假设对大学生英语分词状语短语习得影响的实证研究乘员约束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及参数分析与优化 模拟驾驶视景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电动汽车差速控制设计 基于变刚度的车辆悬架减振系统设计研究 配戴近视镜驾驶者的驾驶疲劳检测 基于DSP的电动高尔夫球车数字化驱动系统的研究 超限治理对汽车产品的影响 平行泊车方法研究与仿真 智能车定向天线跟踪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电控单元硬件在环仿真研究 轻型电子机械制动汽车横摆与侧偏控制研究 驱动与制动工况轮胎模型研究 汽车底盘集成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智能车载红外视觉预警系统关键问题研究 道路模拟试验台CMAC与PID复合控制仿真研究 基于ARM7的双驱电动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视觉导航的智能车系统研究 山西农村客运车辆发展研究 高压低噪恒流量离心泵动力学研究 城市道路车道变换微观模型及仿真研究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 篇一:模板 摘要 本设计是从信阳到襄阳的某段高速公路的设计,该段路线总长为3050m。本设计中设计车速为120km/h,双向八车道,路基宽度为45m,设置中央分隔带,行车道宽3.75m,硬路肩3m,土路肩0.75m。 在平面设计中,通过方案比选确定最终线路,此线路中有三个平曲线。纵断面设计,主要包括三个竖曲线的设计。横断面设计中,确定路面横断面的形式,土石方的数量的计算和调配。在路基设计中,主要是确定路基的横断面形式和边坡的形式。路面设计中,确定了路面的结构层次。专题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盖板、基础、台身和洞口建筑的设计。最后利用工程造价软件得出对比方案和选定方案的工程预算。 关键词:高速公路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涵洞;工程预算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the design of a section of a highway from Xinyang to Xiangyang.The sec- tion of route is 3050m.In this design,the speed of design is 120km/h,two-way eight lane,subg- gade width of

45m,setting up the central separtion belt,lane width 3.75m,hard shoulder 3m, soil shoulder 0.75m.

In the graphic design,there are three horizontal curve in this line,determined by the sche- me xxparison.Longitudinal section design,design mainly includes three vertical curve.The cross-section design,determine the road cross section form,calculation and allocation of earth- work quantity.In the design of roadbed,mainly determine the embankment cross-section and the form of the slope form.The design of pavement structure,pavement was determined.The main contents of design project include the design of the cover,foudation,abutment and the building.Finally draw project budget of the xxparison scheme using the engineering cost project software. Keywords:highway design;roadbed design;pavement design;culverts;project budget 目录 第一章总论 ................................................ . (1) 1.1 设计任务 ................................................

道路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重庆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重庆二级公路设计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土木工程2012级3 班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王子健 2016 年1月10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后2周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理工类不得少于10篇,其它不少于12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至少2000字,其余内容至少1000字。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本课题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自己在学完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及各类必修和选修专业课程之后,通过重庆北培区石坝镇二级公路设计这一环节,较为集中和专一地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城市道路建设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本课题的意义: 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独立系统地完成该工程设计,以期能掌握一个工程设计的全过程,在巩固已学课程的基础上,学会考虑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可以在毕业设计中继续学到一些新的关于市政道路设计的专业知识,并且有所创新。经过严格的毕业设计训练,使我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可以较快地适应环境,缩短理论到实践的过渡阶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公路现状:随着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发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庄严宣告,华夏儿女开始在一穷二白的废墟上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公路开始在中华大地上迅速延伸。1950-1952年,新中国新建公路3846公里,改建公路18931公里,加上恢复通车的公路,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近13万公里。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举世闻名的川藏、青藏公路于54年底建成通车,这是中国人民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意志的缩影。第二个五年计划受到“大跃进”的干扰,公路建设遇到了极大的阻力,很多新建公路质量很差,而且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一些公路建成后根本无车行驶,后又改路为田。在纠正了“大跃进”的错误后,中国公路建设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指引下进入了第三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成鹰、宝成、川黔、渝厦、福温、沈丹、滩石等国家干线公路在这个时期相继建成。尽管十年文革给我们民族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可是关系到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的公路建设却仍在动乱中进步。曲曲折折的中国公路建设发展到1978年,总里程达到89万余公里。尽管等级低、质量差,但它的确通到了全国90%以上的乡(镇),初步形成了遍布全国各地的公路网。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公路建设确实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是不可否认,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绝对数量来看,我国高速公路总量仅相当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占公路网的比重远远低于多数发达国家,高速公路总量同我国人口、经济、资源的客观需求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高速公路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在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中西部地区的部分干线公路上,交通拥挤情况十分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从地区分布情况来看,东、中、西部各地区公路总量存在较明显的差异,高等级公路数量更是相差悬殊。东部地区共有高速公路10000余公里,占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50%以上,中部有5000多公里,占25%左右,而西部只有3500余公里,仅占20%不到。此外,在全国高速公路超过1000公里的7个省中,东部地区有5个,其中山东超过2000公里,河北、广东分别超过和达到1500公里,而中西部地区高速公路超过1000公里的省各只有一个,分别是河南和四川。 在技术上,虽然一些大的技术已经接近发达国家,但在一些具体的细节处理上,我们还与他们存在较大差距。比如说护栏,一些发达国家的护栏在设计上就和我们的不一样,有些甚至是用木头做的,车撞上去以后,可以把护栏撞断,但汽车的损伤很小;而我国的护栏基本上都是钢的,对车的损害比较大 国外公路现状: 经过7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目前全世界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学习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也可直接使用土木工程施工组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一、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分析 本课题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掌握建筑施工的基本知识,了解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程序和依据,掌握编制方法、步骤,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进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设计和调整。 本课题的意义:本研究题目与四年所学专业目标一致,本人就业方向与所学专业目标和本研究题目一致。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培养自己综合应用能力、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未来工作奠定基础,因为自己毕业后从事就是施工工作。同时,也培养了对工程量计算的能力,以及施工五大员的管理能力。 研究现状分析: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施工企业建造师初步能力,在校获得施工员证书,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能力,是施工员和建造师必备的能力之一,是最重要的能力,因此凡是毕业后从事建筑施工工作的人,都在努力掌握施工组织设计能力。 随着建筑工艺的日趋复杂化主要是高层、大跨与深基坑的不断增加,垂直运输、吊装与支护、降水等变得更加复杂;设备安装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主要表现在智能工程方面,如3A工程(办公自动化OA、通讯自动化CA、设备自动化BA),出现了复杂的布线系统;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和质量(ISO/GBT的执行)安全要求的重视,使得施工组织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被重视。 在施工组织设计方面,在我国施工方法选择越来越合理,施工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施工技术组织措施越来越先进而具体,并在质量上与国际接轨,严格贯彻执行各种规范、规程、标准以及相关法规,施工质量大大提高。网络计划已普遍使用,与横道图并用,充分运用二者各自的优点,提高进度计划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同时加强进度控制,保证计划的贯彻实施。文明施工越来越被重视,施工平面图设计合理而可行。尤其是尊重人权,重视健康,安全问题得到高度重视。在争取最大利润的同时,“抢工期,保安全,重质量”,实现甲、乙双赢的目标。

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随着建筑行业强烈的市场竞争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已经不单是工程投标及建设的技 术性文件,而且还是指导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及实施的经济性 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深度及广度在建筑工程施工生产 管理过程中对经济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施工组织设计 产生于计划经济年代,是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进行技术管理 的文件。如今,建筑市场依照国际惯例,工程施工的发包和 承包实行工程招标投标制和合同管理制,工程的管理实行业 主责任制、项目经理责任制和工程建设监理制等。新制度的 实行,使项目管理的模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而工程施工环 境和技术环境的变化,使施工组织设计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 根本性的变化。因此,施工组织设计的创新是施工企业必须 面对和重视的问题。 哈尔滨水木兰亭小区4号住宅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该设计题目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该设计使自己能够 综合学习和理解大学四年所学的各科专业知识,培养自己综 合运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掌握建设 工程施工组织编制的内容、方法,根据不同的施工项目,合 理的选择施工方案,制定合理的施工技术措施,编制合理的 进度计划、劳动力、资源需要量计划,用以指导工程施工。 通过对一个实际工程的设计,使自己能综合运用所学的

专业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的工程应用问题。为今后走上工作 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努力成为为工程建设领域的高级技术 应用型人才。,结合实践,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各科知识,培 养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能力,学会分析和解决工 程各项施工中所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熟悉工作程序和方法, 为今后打下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根据以往工程实践经验, 合理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能准确反映施工现场实际,节约 各种资源,在满足建设法规规范和建设单位要求的前提下, 有效地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由来及现状 施工组织设计师前苏联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在20世纪60—70年代,我国个施工企业均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 所以对施工组织设计重视不够,当时只将施工组织作为一本 技术性文件,职能单一,与整个项目管理项目组织无关。在 进入8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施工组织设计业在不 断改变自己的角色,在施工组织加 入了项目管理的一些职能,施工组织设计由原来的纯技 术性文件改变为技术管理性文件。随着项目法在全国的大面 积推广和我过招投标工作的发展,作为施工组织设计已经不 单纯事一个技术组织文件了,它不仅指导项目的技术实施, 而且在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季节性管理、项目 组织、、项目协调等方面做了大量文章。近几年,在施工组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下面是搜集整理的道路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题目:省道S312湘潭段改建工程路线线形综合设计(K9+000-K12+000) 一、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 毕业设计是毕业前的一次综合性训练,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全面检查。将在校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一次系统的总结和综合运用。通过毕业设计达到掌握本专业有关设计方面的要领和步骤。进一步增强理论联系实际、调查研究、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完成各种工程图表的设计掌握本专业工程设计方面的技术知识如标准、规范、规程等。同时也有助于以后在工作岗位能很快的适应工作环境。 在现阶段,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原有道路已经难以满足车辆运输要求,所以拟改建省道S312湘潭段。 二、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1、当今国内外公路建设概况 (1) 国内概况 目前,我国一级、二级公路还承担着近距离城市之间及城乡之间的主要运输任务。中国的低等级公路发展起步晚,技术等级低,路况差、支护结构少,且公路面广、筹建资金缺乏,这些方面严重地制约中国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中国今后在发展高速公路为主的中远距运输体系外,也矢志不渝的发展一级、二级公路和乡村公路,以加强地区之间的交流。 稳步推进高速公路建设按照实现所有县市区30分钟上高速公路、服从国家高速公路“十二五”规划、满足主要大交通流、成线成网有序推进原则在着力抓好在建项目建设的同时,保持高速公路发展适度超前建设规模合理,形成便捷、高效、安全的公路运输大通道,实现相邻市州间以高速公路直接连通全省100%县市、区30分钟内上高速公路。到2015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力争达到7200公里左右确保达到6643公里以上。强化国省道改造按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线成网、外通内畅、有序推进的原则,优化干线公路网络布局,提升干线公路平均技术等级。实现相邻县市、区之间至少一条二级公路连接,与周边省、市、区的省际公路通道和各市、州骨架公路网基本达到二级公路标准重点景区实现通二级公路。至2015年底,全省国省干线公路将达到50000公里左右其中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力争达到28000公里左右,确保达到23000公里以

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设计任务书

武汉科技大学土木系建筑工程专业2007级 施工组织毕业设计指导书 一、目的和要求 1、目的 毕业设计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过程,是实现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毕业前的最后学习和深层训练阶段,是深化拓宽知识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学生完成在校全部基础和专业课程以后,所进行的最后学习和实践性综合训练阶段。其目的是通过毕业设计巩固、深化和扩展所学知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技术基础课、专业课知识和相应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理论分析、工程实践等综合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随着现代化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技术难度与质量要求在不断的提高,建设领域施工管理的复杂程度和难度也越来越高。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施工准备和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本设计是通过一个具体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使学生在科学组织与管理工程施工生产过程、对工程施工的施工方案、质量、进度、安全和成本控制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工作作风,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要求 1)选题要求 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可以是直接来自工程项目、研究项目,也可以是明确工程背景和实际意义的模拟课题,不论哪种课题,都应以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为结合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进一步提高工程实践技能,使学生获取新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尽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因此要求学生以严谨、勤奋、求实、创

新的良好学风完成毕业设计工作。参加毕业设计的学生可根据自己所从事或拟从事的工作性质和学习情况进行题目的选择,要求一人一题,设计的内容不得雷同。毕业设计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设计题目一旦确定,不能任意变动。 2)选题原则 毕业设计选题应当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题目要具有工程实用意义,切忌脱离实际,要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工程现实意义,应体现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工程指导意义,设计内容难度要适宜,工作量要适当,保证有适当的阶段性成果。题目类型要多样化,选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专业知识面。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需要一个单位工程的整套建筑施工图,由参加毕业设计的学生结合生产单位的实际工程自己准备。所选工程可以是以下类型的建筑工程: 1、全框架、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多层民用建筑(不得小于六层,建筑面积不小于6000m2); 2、框架、框剪、筒体等各类高层民用建筑; 二、设计内容 设计内容及要求,根据所选择的工程不同而有所区别,以下设计内容及要求可作参考,并由设计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所选题目提出具体的要求和作出具体的指导。 1.选择某工程建筑施工图一套,应含有标准层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建筑立面图或剖面图、基础图等。 2.编写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是对拟建工程的建筑结构特点、建设地点自然条件、施工条件及施工难易程度作简要介绍。要求说明拟建工程的工程名称、性质、规模、地点特征、建筑面积、建筑及结构特点,施工工期、自然条件、施工条件等。 3.确定施工方案 (1)选择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欢迎您查阅我的文档 学院:土木建筑与力学学院 专业年级:04级土木工程 学生姓名:学号: 设计题目:宾馆设计

起迄日期:2008.4---2008.6 指导教师: 教研室负责人: 日期: 2008 年04 月01 日 施工组织设计 1 工程概况...............................................1 2 施工部署.、、...........................................2 3 施工准备..............................................5 4 土方工程..............................................5 5 钢筋工程..............................................6 6 模板方案..............................................8 7 混凝土工程...........................................15

8 脚手架方案...........................................15 9 防水工程.............................................16 10 冬期施工方案.........................................16 11 雨期施工方案.、、......................................16 12 梁柱节点混凝土的施工措施............................17 13 施工技术管理.........................................17 14 工程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体系..........................21 15 文明安全工地管理....................................25 施工组织设计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关系

车辆工程汽车总布置设计论文之欧阳家百创编

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汽车整车论文 欧阳家百(2021.03.07) 摘要 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是车身设计的重要内容。车身总布置设计是在整车总布置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包括汽车车身底版的布置、前围的布置、车身室内人体工程布置、车门布置、发动机舱、行李舱的布置以及其它装备的布置。其中车身室内人体工程布置是主要的内容涉及到人体工程学的知识。可以说车身总布置设计的好坏是决定车身设计和轿车设计好坏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次7161轿车车身总布置设计主要是利用已给的数据和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知识对该车型的车身外形布置和内部布置进行设计,并进行相关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计算以检验设计的合理性。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充分了解和掌握了对某一轿车车身进行车身总布置设计的步骤和方法,这将为我们以后毕业从事汽车车身设计的工作打下基础。 关键词:车身总布置设计人体工程学车身外形布置设计车身室内布置设计 Abstract Car body general arrangement design is an important constituent of car body design. It is on the basement of car general arrangement design,

includes car floor arrangement、front fender arrangement、interior body ergonomic arrangement、door arrangement、engine module and luggage compartment arrangement and other establishments arrangement. Among them, the interior body ergonomic arrange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as it relates to ergonomics. We can say that the quality of car body general arrangement is an important constituent which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body design and car design. During this time’s Ao Tuo mini car body general arrangement design, the mainly part of my work is to use data which is given by my guiding teacher and the infrastructural knowledge of ergonomics to design Ao Tuo car body external and interior arrangement, and to conduct some calculation about this car’s power and economy performance. This calculation can check that whether the car body general arrangement design is reasonable or not. Through this graduate design, I fully know and master the steps and methods of body general arrangement design to a specific car body, which will lay the foundation for our car body design work after graduation. Key words:body general arrangement design ergonomics body external arrangement design interior body arrangement design 1.绪论 1.1汽车设计的规律,决策与设计过程 汽车设计尤其是新新车型的设计,是根据社会对该车型的使用要

公路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例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一、论文资料的准备 道路是一条带状的三维结构物,它涉及人、车、路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约束。它与道路交通特性、驾驶者的心态与道路几何设计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要求在设计时要深入调查、综合研究各方面产生的作用,从而设计出技术先进、方案合理、坚固耐用、经济节约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到2005年底,高速公路总里程达4.1万公里,中国公路总里程达192万公里。“两纵两横三个重要路段”全部建成,山东、广东两省高速公路突破3000KM,江苏、河南、河北三省高速公路突破2000KM,有14个省区高速公路突破100KM。到2007年完成公路、水路客运量231亿人次和5亿人次,旅客周转量10000亿人公里和73亿人公里。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和不断壮大,道路设计和施工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进步。如在本次设计中的平纵组合设计、平面线形设计、道路线形的优化方法、平原区道路选线、纸上定线、柔性路面弹性层状体系研究、路基的设计施工、路基稳定性分析、挡土墙设计、路面排水设计、沥青路面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等。通过这些新的研究设计施工方法,不尽加快了道路建设,提高了施工效率,还节约了成本,给国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当前,我国公路建设正在快速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标准及时被广泛采用,大大地提高了公路设计水平和工程质量。(RR300改性沥青、垃圾混凝土、石灰、粉煤灰、乳化沥青、矿渣、土工织物等在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中逐步推广应用,出现了新材料应用的高潮。)而且在今天,3.4万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和总量达185.6万公里的全国公路网正在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着便捷,高效率的运输服务。2004年12月17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已经国务院审议通过,规划出台将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公众的生活方式和质量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象,必将成为中国高速公路长远发展和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战略蓝图,标志着中国高速公路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快捷便利的交通运输网的逐步形成,将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筑坚实的腾飞跑道。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强交通基础建设政策,对公路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通部《公路,水路交通十五发展规划》,《公路,水路交通发展三阶段战略目标》的发布,对新世纪的公路建设规划了新的宏伟蓝图。由于公路与城市道路建设的迅猛发展,近几年,我国已对有关设计标准,规范作了大量的修订,同时增加了新的标准,规范和指南,以 适应新时期对公路与城市道路发展的需要。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指导

毕业设计指导书(道路工程设计) 2011年11月 I、毕业设计的目的 毕业设计是本专业最主要的教学环节之一。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按照任务书的要求,对具体工作进行合理的工程规划设计,提供完整的设计文件。通过毕业设计掌握道路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II、毕业设计的内容 道路工程从立项到设计一般包括预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等四个阶段。对于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其内容包括路线、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路线交叉、沿线设施、环境保护、筑路材料、施工方案和工期安排等。毕业设计阶段由于时间的限制,根据教学的要求,对设计的内容有所侧重或省略。 毕业设计内容分基本内容和选择内容。基本内容是每个参加毕业设计的学生必须完成的内容。选择内容则根据指导书的要求选做一项或几项。学生也可根据各自的条件,完成指导教师指定的内容之外,选做其他某些项目。 以下按公路设计的内容进行说明(城市道路设计的内容与此相仿)。 A) 基本内容(必做) 一、设计资料的收集及设计条件分析 (一)设计的依据、目的、意义、规模及性质。 (二)项目影响区的有关政策、经济状况,包括经济现状和发展、工农业生产状况、客货运输要求、交通量及道路网、城市规划、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意见等。 (三)项目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包括所属的公路区自然区划、当地的自然地理、地质、水文、气候等资料。 (四)施工条件。包括当地的交通,人口,工农业水平和布局,水电供应,地材的储量、质量、分布和运输距离等情况。 二、道路等级确定和技术标准论证 (一)道路等级论证 综合考虑工程所在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自然条件等因素,通过经济及交通量分析,根据公路网规划的要求,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确定公路等级(城市道路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GJJ37—90执行)。需设置辅路(辅道)时亦须论证。 (二)道路技术标准论证 道路技术标准是指道路路线及构造物技术性能、组成部分、几何形状及尺寸等方面的要求。论证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1. 计算行车速度论证; 2. 平面线形标准论证(各种曲线线形、半径和长度、直线长度、超高、加宽等的规定取值范 围); 3. 竖曲线要素标准论证(曲线半径及长度、纵坡及长度、视距长度等); 4. 横断面技术标准论证(路基宽度及横断面布置、路拱横坡、超高、视距等); 5. 净空高度论证;

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论文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5号教学楼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设计题目: 姓名:

系(院): 专业名称: 指导老师: 年月日 摘要: 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施工组织的核心和灵魂,是对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的构思设想和具体安排,用来指导施工项目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本施工组织设计是针对德阳市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5号教学楼施工的纲领性文件。编制时对项目管理机构设置、施工总体部署、施工准备、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施工现场管理措施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充分考虑,突出科学性、适用性及针对性,是确保优质、低耗、安全、文明、高速完成全部施工任务的重要经济技术文件。本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方案的设计,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的设计,基础工程设计中的土方工程;主体工程设计中的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脚手架工程、砖砌筑工程、屋面工程、装饰工程、给排水管道安装、电气安装工程等,以及质量保证措施的设计、安全技术措施的设计、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措施的设计、降低成本措施的设计和各项资源需用量计划的设计。 关键词:工程施工设计安全文明

目录引言

第一章编制说明·1 第一节编制目的·1 第二节指导思想·1 第三节编制依据·1 第二章工程概况·2 第一节建筑概况·2 第二节建筑墙体·2 第三节建筑装饰·2 第四节结构概况·2 第五节电气安装工程·2 第六节给排水安装工程·3 第三章施工部署·4 第一节总体施工部署··4 第二节施工组织和协调管理·4 第三节施工段的划分·7 第四节施工准备·8 第五节施工总平面布置·9 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案·11 第一节工程施工测量方案·11 第二节土方施工方案·13 第三节钢筋工程·15 第四节模板工程·20

车辆工程课程设计

本科专业课程设计 题目新能源汽车动力与驱动系统总体的设计 学院: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业: 车辆工程 学号: 201223079026 学生姓名: 杨曼华 指导教师: 郑安文 日期: 2016.01

摘要 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对汽车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极为严峻的挑战。为了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使用电能的电动机作为驱动设备的电动汽车能真正实现“零污染”,现已成为各国汽车研发的一个重点。 纯电动汽车是指利用动力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机提供电能,驱动电机运转,从而推动车辆前进。而在电动汽车研究的众多技术选型中,依靠轮边驱动的电动汽车逐渐成为一种新颖的电动汽车选型方向。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双电机独立驱动桥,该方案采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动力源,两台永磁直流无刷电机作为驱动装置,依靠两套减速齿轮组分别进行减速,用短半轴带动车轮旋转。在系统构型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包括电动机、电池在内的动力系统参数匹配。 关键词:纯电动汽车;锂离子;双电机系统

Abstract Increasingly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nergy crisis put forwar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to industry is extremely severe challenges. In order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industry, to use the power of the motor as driving device of the electric car can truly realize "zero pollution", has become a national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 key. So-called pure electric vehicles is the use of power battery as energy storage power source, through the battery power to the motor, drive motor running, pushing forward vehicle. In the electric car research, technology selection, depending on the round edge drive electric cars gradually become a new direction of the electric car type selection. This paper designs a new type of double motor drive axle independently, the scheme adopts the lithium ion power battery as a power source, two permanent magnet brushless dc motor as drive device, rely on two sets of gear group respectively for slowing down, with a short half shaft drives the wheels. On the basis of the system configuration design, the power system parameters, including electric motors, batteries, matching. Key words:Electric vehicles;Li+;Dual motor system

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论文_

变速器 所有变速箱技术中,手动变速器的效益最高,输出功率可达到输入功率的96%,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驾驭手动变速箱,也不是所有人愿意用它。因为用手动变速器需要踩离合器,这是在交通繁忙的时候很不舒服,驾驶员容易疲劳,而由扭矩中断导致的“点头”效应也会使乘客很难受。 由驾驶员操纵离合器而产生的扭矩中断是手动变速器主要的缺点。在换档加速时,驾驶员都必须通过松开油门并踩下离合器来使扭矩中断,完成整个过程大概需要一秒,但在这段时间里车辆会暂时停止加速,速度也会降低。 与此截然不同的是自动变速箱,到目前为止现代汽车自动变速器是汽车上最复杂的元件。它是一种可以自己换挡的变速器。力矩转换器或流体联合器被用来代替手动离合器连接发动机。 汽车上变后轮驱动或前轮驱动是车辆自动变速器的两种基本类型。在一个后轮驱动的速器通常放在发动机后面凸起后长板旁边气体踏板下方的位置。驾驶杆连接变速器后端,最终驾驶的准确位置在后轴,用操纵力控制后轮。发动机的动力简单连续的在这个系统中循环,在通过变速器时改变力矩,通过传动轴后在主减速器分流到两后轮。 在前轮驱动汽车中,变速器常常兼有最终驱动叫做变速驱动桥。前轮驱动汽车通常在发动机的后下方安装有横向变速驱动桥。前桥直接连接在发动机的变速驱动桥上为前轮提供动力,动力从发动机出发转过一个大链条后经180°转变传给变速器。从而,将主动力通过变速器后分流传到驱动轴再送到两前轮。 也有一些其他方式的前轮驱动车辆,车架前方代替另一边的其他系统驱动四轮,但在这儿仅对其中的两个系统进行说明。相对于前轮驱动来说最流行的是后轮驱动,在发动机上连接一个输出轴,将改变后的力矩传给后驱动轮。这个系统是探寻前后轴实施改进的新的节能动力平衡装置。另一个驱动系统是把所有的驱动零件都按在后轮上。这种排列方式发动机通常后置。 现代自动变速器由许多的部件和系统组成,它们有行星齿轮组、液压系统、密封圈和密封衬垫、变矩器、油压调节器、调制器、节气门拉线、电子

建筑工程毕业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厂综合楼,位于金花路,由I部和II部组成L型转角楼。采用现浇柱,预制梁,整体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1)层高及建筑面积:I部五层,顶高21m,层高4.2m,II部为六层,顶高23.1m,1-2层层高4.8m,3、4、5层层高为3.3m,6层层高为3.6m。总建筑面积7834m2。 (2)绝对标高,±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25.044。 (3)结构方案:本工程为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横向框架梁为预制迭合梁,纵向框架梁,次梁,柱,楼梯等均为现浇。楼盖除厕所、盥洗、水箱间及二层售饭处为现浇外,其余均为预制空心板,上有4cm整浇层。墙体为非承重墙,外墙为240m厚普通粘土砖墙,内墙为大孔空心砖墙。施工时横向预制梁吊装后再现浇纵向框架梁和次梁。 (4)楼地面:水泥砂浆地面用于II部厨房和库房,教室宿舍等。水磨石地面用于上述以外的其它部位,底层地面垫层为60厚100#素混凝土。 (5)顶棚及墙面:I部楼梯间为石膏板隔墙,贴白色塑料壁纸。其它顶棚及墙面均为石灰砂浆打底,纸筋灰罩面,喷白灰浆二道。 (6)外墙面:为绿色水刷石,局部构件(檐口、阳台、雨蓬)及凸出墙面壁柱等贴马赛克。 (7)屋面防水层:沥青胶隔汽层,水泥蛭石保温层,二毡三油防水层上铺绿豆砂。 (一)建筑设计概况 本工程由某建筑公司承担,该公司分派一个施工队负责。施工队有瓦工和抹灰工80人,木工24人,钢筋工15人,混凝土工40人,机械工8人,安装工12人,油漆工15人,共194人。根据需要可招收部分民工协助工作。施工用的水、电均从厂区取得。建筑材料及构件均可用汽车运入工地,多孔板及迭合梁均由市建工局半坡村预制厂制作。 临建工程中除搅拌棚,木工硼,材料库等需设置外,办公及其它生活用房均可利用已建成的宿舍楼。 (二)施工准备情况

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设计任务书最新

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任务书 --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设计目的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完成在校全部基础和专业课程以后,所进行的最后学习和实践性综合训练阶段。其目的是通过毕业设计巩固、深化和扩展所学知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技术基础课、专业课知识和相应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工程制图、理论分析、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等综合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随着现代化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技术难度与质量要求在不断的提高,建设领域施工管理的复杂程度和难度也越来越高。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施工准备和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本设计是通过一个具体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使学生在科学组织与管理工程施工生产过程、对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和成本控制等方面, 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工作作风,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题目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以房屋建筑工程为例,选择其他土木工程的,工程规模按 工程实际内容和特征填写) 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设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规模:m2建筑高度 m 地上层数 _______ 地下层数_______ 结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题要求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需要一个单位工程的整套施工图,由参加毕业设计的学生结 合生产单位的实际工程自己准备。 所选工程可以是以下几种类型的建筑工程或其他土木工程: i以砖混结构为主的多层民用建筑(不得小于六层,建筑面积不小于1500m); 2、全框架、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多层民用建筑(不得小于五层,建筑面积不小于 2000吊); 3、框架、框剪、筒体等各类高层民用建筑; 4、单层钢筋混凝土、钢结构工业厂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