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

合集下载

常用雾化药的相关药理知识及适用范围

常用雾化药的相关药理知识及适用范围

常用雾化药的相关药理知识及适用范围
常用雾化药指的是通过雾化器将药物转化为细小颗粒的药物,让患者通过呼吸将药物吸入到呼吸道中。

常用的雾化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支气管扩张剂:用于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呼吸道疾病。

常见的药物有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尔)、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等。

这些药物能够舒张平滑肌,减少支气管收缩,改善呼吸道通畅度。

2. 激素类:常用于治疗哮喘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急性发作或持续不缓解的情况。

如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倍氯米松)等,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抑制免疫系统,减少支气管黏膜的水肿、炎症和痉挛。

3. 清痰剂:适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道疾病引起的痰液增多、黏稠,难以咳出的情况。

常见药物有溴己新等,能够改善痰液的流动性,促进痰液的排出。

4. 抗感染药物: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病情恶化或慢性感染。

常用的药物有氨曲南、舍曲林等。

这些药物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雾化药需要医生的指导和监督。

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正确的用药,遵守药物使用的剂量和时间。

同时,
由于药物雾化剂量小,作用局限,在使用时应特别注意选用适合的药物及其剂量。

小儿雾化吸入药物种类用途、雾化准备、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处理措施

小儿雾化吸入药物种类用途、雾化准备、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处理措施

小儿雾化吸入药物种类用途、雾化准备、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处理措施新冠肺炎、支原体肺炎、甲流等病毒轮番攻击下,儿科系统患儿激增,大多患儿以高热、咳嗽为主要症状。

在临床中,针对患儿的雾化吸入应用广泛,雾化吸入能使药物直接到达肺部,起效迅速,且副作用少。

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或空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鼻腔或者口腔通过气管到达肺部,达到治疗的目的。

可以治疗呼吸道感染、哮喘、消除炎症和水刖I、解痉、稀化痰液,有利于痰液咳出。

常用雾化吸入药物的种类及用途1、糖皮质激素药物: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可用于哮喘等疾病的治疗。

2、抗生素药物: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可用于局部抗炎治疗。

3、化痰稀痰药物:乙酰半胱氨酸,可用于缓解咳嗽、咳痰症状。

4、短效B2受体激动剂:特步他林和沙丁胺醇等,可用于支气管的扩张。

临床常用雾化装置大致分为三类:喷射式、超声式和振动筛孔式雾化器。

下面以喷射式氧气驱动雾化为例介绍如何正确的进行雾化吸入。

家庭版雾化吸入治疗可效仿进行正确的雾化吸入。

雾化前准备1、评估患儿病情及合作程度,有无药物过敏史,口腔粘膜有无破损,面部有无皮肤破损及皮疹。

面部不要涂油性面霜。

2、清除口腔及鼻腔分泌物,交代注意事项,雾化前30分钟不要进食,以免患儿哭闹时呕吐引起患儿呕吐误吸。

3、雾化器的选择:3岁以下使用面罩式雾化器,3岁以上患儿能配合使用口含式雾化器,指导患儿使用口吸气,用鼻呼气。

雾化时注意事项1、雾化时3岁以下,应怀抱患儿,使患儿坐位,面罩扣住患儿口鼻,轻放于患儿面部与面部距离不超过1厘米,雾化杯与地面垂直,避免倒转、摇晃,避免药物进入眼睛。

3岁以上患儿含住口含嘴,使患儿坐位。

2、根据医嘱将药液和溶液置入储药。

连接雾化设备与雾化装置和管路,使用氧气驱动雾化者,应调整氧流量至6~8L/min,观察出雾情况。

嘱年长患儿用口吸气,用鼻呼气,吸气后屏气一2秒在用鼻子缓慢呼气,雾化过程中宜间断深呼吸。

婴幼儿平静呼吸即可。

经常使用的雾化吸入药物

经常使用的雾化吸入药物

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临床上,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有3类:(1)湿化祛痰剂:粘液脓栓或粘稠分泌物是气道阻塞的常见原因,并常使肺功能损害加重,诱发感染,这类药物主要作用是化痰,以利于痰液排出。

生理盐水5ml,用于湿化气道;α-糜蛋白酶2.5~5mg 加生理盐水10ml 稀释后应用;2% ~4 %碳酸氢钠2~5ml;蒸馏水5ml;必嗽平2ml加生理盐水5ml稀释后应用,同时加入支气管扩张剂。

(2) 支气管扩张剂:常用于咳喘患儿。

如异丙肾上腺素0.25~0.5mg加生理盐水5~10ml稀释;0.5%舒喘灵 0.01~0.03ml/kg·次,加生理盐水10ml稀释;地塞米松2mg加生理盐水5~10ml稀释。

(3)抗生素:雾化吸入在止咳化痰的同时一般都加入抗生素控制炎症,因为许多患儿的咳嗽,咳痰都与感染有关。

常用药物:青霉素5~10ml次,加入生理盐水5 ~10ml皮试后应用;庆大霉素2万μ~4万μ/次加生理盐水10ml;红霉素0.15~0.3g/次加生理盐水10ml稀释;制霉菌素2~3万μ/次加生理盐水10ml稀释。

通常,上述三类药物同时应用效果较好。

临床常用:α-糜蛋白酶2.5~5mg,地塞米松2~5mg,庆大霉素4万μ~8万μ,加入生理盐水10~20ml以达到祛痰、平喘、消炎的功效。

雾化药物基本组方:庆大霉素4~8万u,地塞米松5~10 mg,α-糜蛋白酶5 mg,对于喉水肿严重并出现呼吸困难者加入肾上腺素0.5~1 mg,并加大地塞米松用量。

将上述药物用40 ℃温开水配成15 ml加入雾化杯中,机器水槽内加50 ℃的温开水进行超声雾化吸入。

急性喉炎每日吸2次;每次10~20 min,5天为1个疗程,应用1~2个疗程;慢性喉炎每日1次,每次20 min,7天为1个疗程,应用2~4个疗程。

每个疗程间可有2~3天休息。

具体需要到医院检查后再制定治疗方案。

选用超声雾化吸入药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超声雾化吸入应用的各种药物,必须是水溶性的,稳定性好、粘稠度低及适宜人体组织的胶体渗透压;药液浓度太高不易起雾;药液对粘膜不宜有刺激性;酸碱度要接近中性;注意不要引起过敏反应。

雾化吸入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

雾化吸入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

雾化吸入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
作用:1.改善通气,解除气管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

2.治疗呼吸道感染,有消炎、止咳、祛痰的作用。

注意事项
1.雾化前1小时内尽量避免进食,防止恶心、呕吐导致误吸,特别是小儿和老年人。

2.雾化前漱口或刷牙,以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及食物残渣。

3.做雾化前不抹油性面霜,以免药物吸附在皮肤上。

4.指导做雾化的方法:用口深吸气,用鼻呼气。

5.雾化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保证呈垂直状态,不能倾斜,禁止摇晃。

6.氧气雾化流量: 6-8L/min,氧气湿化瓶内勿放水。

7.雾化卧位:半卧位、坐位。

8.雾化时间:不超过5-10分钟,成人以10-15分钟为宜,不要超过20分钟。

9.雾化停止后:
(1)使用面罩雾化者及时洗脸,或用湿毛巾擦净口鼻部的雾珠。

(2)及时漱口,年幼者用棉球(棒)擦拭口腔,再适量喂水,特别是使用激素类药物后,减少真菌感染等。

10.雾化器的处理:用凉开水冲洗干净、晾干,放入清洁袋中备用。

11.观察及协助排痰,可予以拍背、吸痰等方法。

雾化吸入的常见案例

雾化吸入的常见案例

雾化吸入的常见案例
雾化吸入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以下是一些雾化吸入的常见案例:
1. 哮喘: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患者常常出现喘息、胸闷、咳嗽等症状。

雾化吸入治疗可以通过直接将药物送到呼吸道,快速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

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包括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等。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常常出现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

雾化吸入治疗可以稀释痰液、舒张支气管,改善肺功能,减轻症状。

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包括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等。

3. 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患者常常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

雾化吸入治疗可以直接将药物送到呼吸道,快速缓解症状,缩短病程。

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4. 儿童呼吸道疾病:儿童呼吸道疾病是常见的一类疾病,包括感冒、支气管炎、喉炎等。

由于儿童的呼吸道比较狭窄,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更好地将药物送达呼吸道,快速缓解症状。

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包括解痉剂、镇咳药等。

总之,雾化吸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用于多种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小儿常用的三种雾化药名

小儿常用的三种雾化药名

小儿常见的三种雾化药有
1、支气管扩张剂。

2、糖皮质激素。

3、化痰药。

1.因为小儿进行雾化的时候通常是伴有咳嗽的症状,所以通过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可以有效的扩张支气管,促进痰液的排出,缓解咳嗽的症状。

2.通过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起到很好的抗炎作用,而雾化吸入药物的方式对于孩子来说副作用是比较小的,并且可以更好的促进疾病的恢复,所以糖皮质激素也作为雾化的常用药。

3.比如患儿在进行雾化的时候出现了严重的支气管炎,这时候就会有明显的咳嗽以及哮喘等症状,喉咙部位的粘性分泌物也是比较多的,通过雾化吸入化痰类的药物可以有效地稀释痰液,促进痰液的排出,对于咳嗽及哮喘起到辅助性的治疗效果。

具体的药物选择要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而定,避免盲目的使用药物,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可性的影响。

常用雾化吸入药物

常用雾化吸入药物

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临床上,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有 3 类:(1)湿化祛痰剂:黏液脓栓或黏稠分泌物是气道堵塞的常有原由,并常使肺功能伤害加重,引发感染,这种药物主要作用是化痰,以利于痰液排出。

生理盐水 5ml,用于湿化气道;α-糜蛋白酶~5mg 加生理盐水 10ml 稀释后应用;2% ~4 %碳酸氢钠 2~5ml ;蒸馏水 5ml;必嗽平2ml 加生理盐水 5ml 稀释后应用,同时参加支气管扩充剂。

(2)支气管扩充剂:常用于咳喘患儿。

如异丙肾上腺素~加生理盐水 5~10ml 稀释; 0.5%舒喘灵~·次,加生理盐水 10ml 稀释;地塞米松 2mg 加生理盐水 5~10ml 稀释。

(3)抗生素:雾化吸入在止咳化痰的同时一般都参加抗生素控制炎症,因为很多患儿的咳嗽,咳痰都与感染相关。

常用药物:青霉素 5~10ml次,参加生理盐水 5 ~10ml 皮试后应用;庆大霉素 2 万μ~4 万μ/次加生理盐水 10ml;红霉素~次加生理盐水 10ml 稀释;制霉菌素 2~3 万μ/次加生理盐水 10ml 稀释。

往常,上述三类药物同时应用成效较好。

临床常用:α-糜蛋白酶~5mg,地塞米松 2~5mg,庆大霉素 4 万μ~8 万μ,参加生理盐水10~20ml 以抵达祛痰、平喘、消炎的收效。

雾化药物根本组方:庆大霉素4~8 万 u,地塞米松 5~10 mg,α-糜蛋白酶 5 mg,关于喉水肿严重并出现呼吸困难者参加肾上腺素0.5~1 mg,并加大地塞米松用量。

将上述药物用40 ℃温开水配成 15 ml 加入雾化杯中,机器水槽内加50 ℃的温开水进行超声雾化吸入。

急性喉炎每天吸 2 次;每次 10~20 min,5 天为 1 个疗程,应用 1~2 个疗程 ;慢性喉炎每天 1 次,每次 20 min,7 天为 1 个疗程,应用 2~4 个疗程。

每个疗程间可有 2~3 天歇息。

详细需要到医院检查后再拟订治疗方案。

常用雾化吸入药物总结及注意事项

常用雾化吸入药物总结及注意事项

常⽤雾化吸⼊药物总结及注意事项常⽤雾化吸⼊药物总结及注意事项导读:雾化吸⼊药物是呼吸科等科室的常规治疗⽅法,雾化疗法应⽤特制的⽓溶胶发⽣装置,将⽔分和药液形成⽓溶胶的液体微滴或固体微粒,被吸⼊并沉积于呼吸道和肺泡靶器官,以达到治疗疾病、改善症状的⽬的。

雾化吸⼊的药物很多,运⽤最⼴泛的当然是糖⽪质激素(布地奈德)、⽀⽓管舒张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

鉴于临床上也有⼈把氨溴索注射液、庆⼤霉素、α糜蛋⽩酶、两性霉素B、地塞⽶松等药物进⾏雾化吸⼊,其疗效及安全性到底如何?糖⽪质激素吸⼊糖⽪质激素(ICS)是治疗⽀⽓管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

当哮喘急性加重或AECOPD时,常常雾化吸⼊糖⽪质激素作为治疗⼀部分,此时最常⽤的雾化吸⼊药物是布地奈德(吸⼊⽤布地奈德混悬液)同时建议医⽣仔细阅读说明书注意禁忌和使⽤⼈群,我们常⽤的规格是1mg/2ml,1次1-2mg,bid或tid,常常与⽀⽓管舒张剂(例如可必特液)联合使⽤。

不良反应轻微,较常见的是声嘶、咽喉部不适、⼝腔念珠菌病等,为预防这些不良反应,因为属于激素类药物对呼吸粘膜有刺激容易滋⽣细菌,应谨记每次吸⼊后要清洁漱⼝。

临床上,虽然吸⼊性糖⽪质激素很多,但只有布地奈德有雾化吸⼊制剂(吸⼊⽤布地奈德混悬液)。

其他诸如倍氯⽶松、氟替卡松等,只是⽓雾吸⼊或⼲粉吸⼊,不是雾化吸⼊。

不少医院和中⽂⽂献有报道雾化吸⼊地塞⽶松的疗效,⽽鉴于⽬前中⽂⽂献的泛滥和尴尬,笔者⽆法考究这些⽂献的质量,⽽笔者周围的医院都是没有雾化吸⼊地塞⽶松这⼀做法的。

笔者查阅很多药物学专着,均没有提及地塞⽶松可以进⾏雾化吸⼊。

《专家共识》也是不推荐地塞⽶松进⾏雾化吸⼊,原因是地塞⽶松⽔溶性较⼤,难以通过细胞膜与受体结合,在肺内沉积率低,⽓道内滞留时间短,不好发挥药效,且其半衰期较长,在体内容易蓄积,对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作⽤也强。

⽀⽓管舒张剂这是呼吸科最为常⽤的药物,常⽤来雾化吸⼊的包括沙丁胺醇(吸⼊⽤硫酸沙丁胺醇溶液)、特布他林(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异丙托溴铵(异丙托溴铵雾化吸⼊溶液),这些雾化吸⼊平喘药的不良反应⼀般较为轻微,⽬前很多医院都会有其复⽅制剂,⽐如可必特液(吸⼊⽤复⽅异丙托溴铵溶液),主要成分包括异丙托溴铵和沙丁胺醇,同时应⽤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平喘效果可以叠加,⼀般是每⽇3-4次⽤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临床上,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有3类:(1)湿化祛痰剂:粘液脓栓或粘稠分泌物是气道阻塞的常见原因,并常使肺功能损害加重,诱发感染,这类药物主要作用是化痰,以利于痰液排出。

生理盐水5ml,用于湿化气道;α-糜蛋白酶2.5~5mg加生理盐水10ml稀释后应用;2%~4 %碳酸氢钠2~5ml;蒸馏水5ml;必嗽平2ml加生理盐水5ml稀释后应用,同时加入支气管扩张剂。

(2)支气管扩张剂:常用于咳喘患儿。

如异丙肾上腺素0.25~0.5mg加生理盐水5~10ml稀释;0.5%舒喘灵0.01~0.03ml/kg·次,加生理盐水10ml稀释;地塞米松2mg加生理盐水5~10ml 稀释。

(3)抗生素:雾化吸入在止咳化痰的同时一般都加入抗生素控制炎症,因为许多患儿的咳嗽,咳痰都与感染有关。

常用药物:青霉素5~10ml次,加入生理盐水5~10ml皮试后应用;庆大霉素2万μ~4万μ/次加生理盐水10ml;红霉素0.15~0.3g/次加生理盐水10ml稀释;制霉菌素2~3万μ/次加生理盐水10ml稀释。

通常,上述三类药物同时应用效果较好。

临床常用:α-xx2.5~5mg,地塞米松2~5mg,庆大霉素4万μ~8万μ,加入生理盐水10~20ml以达到祛痰、平喘、消炎的功效。

雾化药物基本组方:庆大霉素4~8万u,地塞米松5~10 mg,α-糜蛋白酶5mg,对于喉水肿严重并出现呼吸困难者加入肾上腺素0.5~1mg,并加大地塞米松用量。

将上述药物用40℃温开水配成15 ml加入雾化杯中,机器水槽内加50℃的温开水进行超声雾化吸入。

急性喉炎每日吸2次;每次10~20min,5天为1个疗程,应用1~2个疗程;慢性喉炎每日1次,每次20min,7天为1个疗程,应用2~4个疗程。

每个疗程间可有2~3天休息。

具体需要到医院检查后再制定治疗方案。

选用超声雾化吸入药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超声雾化吸入应用的各种药物,必须是水溶性的,稳定性好、粘稠度低及适宜人体组织的胶体渗透压;药液浓度太高不易起雾;药液对粘膜不宜有刺激性;酸碱度要接近中性;注意不要引起过敏反应。

雾化的药液应新鲜配制,定期消毒,避免污染。

用作雾化治疗的液体可选用蒸馏水、0.45%盐水或生理盐水。

蒸馏水稀释粘液的作用较生理盐水强,但刺激性也较强,因此,当分泌物较粘稠干涸时,可选用蒸馏水或0.45%盐水,长期湿化则可用生理盐水。

心脏功能不全者,长期使用生理盐水湿化时应注意对心脏负荷增加的影响。

超声药物雾化吸入疗法超声雾化吸入疗法系气雾吸入疗法的一种。

是利用超声的空化作用,使液体在气相中分散,将药液变成雾状颗粒(气溶胶),通过吸入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病灶局部的一种治疗方法。

应用超声雾化器产生的气雾,其雾量大,雾滴小(直径约1~8μm)而均匀,吸入时可深达肺泡,适合药液在呼吸道深部沉积。

吸入一定的雾化剂,可解除支气管痉挛,减少粘膜水肿和液化支气管分泌物,利于自呼吸道排出及刺激呼吸道的自家清洁机制和改善通气功能;促进支气管炎症过程的控制。

其优点是,药物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局部,使局部药物浓度高,药效明显,对呼吸道疾病疗效快,用药省,全身反应少。

此外,药液在超声作用下形成的雾滴具有空气离子的作用。

治疗设备有雾化器和雾化液超声雾化器使用1,300~2,500KHz超声能通过以水为介质的耦合槽,传递到雾化罐内。

超声振动作用于罐内液体,破坏其表面张力与惯性而产生雾滴,供患者吸入。

雾化液对选择药物的要求:有效成分为水溶性,无强烈刺激,无毒性,不引起过敏反应;pH接近中性;能适应组织的胶体渗透压;有较好的雾化效果与稳定性,常用的有:(1)湿润剂:0.45%盐水(蒸馏水与生理盐水各半),用于湿化痰液。

(2)粘液分解剂:0.2mg的合剂,1~2片/次。

④溴苄环乙铵(必嗽平)4~8mg/次。

⑤胰脱氧核糖核酸酶5~10μ/次。

⑥α-糜蛋白酶5mg/次(生理盐水稀释)等。

(3)支气管扩张药:①间羟异丙肾上腺素1~2mg/次。

②异丙基肾上腺素0.5~1mg/次。

③肾上腺素0.2mg/次。

④喘速宁(Inolin)0.5~1mg/次。

⑤舒喘灵(Salbutanol)0.1mg/次。

⑥氨茶碱12.5~50mg/次等。

(4)激素:地塞米松0.75mg/次;氢化可的松25~50mg/次。

(5)抗菌素:常用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新霉素、红霉素、制霉菌素、杆菌肽等,每次剂量按全日肌注量的~计。

多粘菌素易引起支气管痉挛,不宜采用。

(6)中草药:鱼腥草、穿心莲、板蓝根、银黄、野菊花等以及其它中草药的提取液。

(7)其他:10%异菸肼、5~10%PAS、5%病毒灵、扑尔敏等。

治疗方法吸入方式①开放式面罩:最常用,将面罩置患者口鼻前,不完全密闭。

②呼吸器:超声雾化器与呼吸器送气管串联应用。

③手捏加压吸入:超声雾化器与带有、呼吸阀门及手捏开关的加压吸入装置相联,由患者自己控制,作间歇正压吸入。

吸入时间、雾化量及疗程通常每次吸入10~20分钟,雾量于开放式面罩每分钟耗水量1~2ml,勿超过3ml,婴幼儿不超过1ml。

每日1~6次,一般2~3次。

一疗程1~2周。

注意事项①雾化液每日新鲜配制,每次吸入药量用蒸馏水或生理盐水30~50ml稀释后放入雾化罐内。

②治疗前先将痰液咳出或吸尽,以免妨碍雾滴深入。

③治疗时嘱患者进行慢而深的吸气,吸气末梢停片刻,使雾滴吸入更深。

④治疗开始后要注意有无呛咳和支气管痉挛。

于雾量过大、雾化吸入时间过长、水分过多或应用对呼吸道有刺激的药物时,可引起支气管痉挛或水中毒。

⑤治疗后1~2小时内注意拍击患者胸背,并鼓励患者咳嗽。

⑥每日治疗结束时,面罩、雾化罐及管道要清洗,及用1‰新洁而灭浸泡消毒。

绿脓杆菌的污染要用福尔马林在密闭箱内熏。

主要适应证各种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包括真菌感染),如咽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等;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以及肺心病;全身其它疾病引起的肺部并发症如肺不张、肺部感染;胸外科手术后、声带息肉术后、呼吸道烧伤及麻醉后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肺结核、矽肺等部疾病的局部给药等。

还可进行家庭,病房内微小气候的改善,以供疾病防治,保健疗养和康复治疗之用。

什么是雾化吸入疗法,使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雾化吸入疗法,是目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以不同的雾化器利用气体射流的原理将液体撞击成微小颗粒,悬浮在气流中,输入呼吸道,进行局部湿化;同时,雾化液中还可以加入溶解粘液剂(如α-糜蛋白酶、痰易净、必嗽平等)、支气管扩张剂(如异丙基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氨茶碱等)、抗生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等),以达到消炎、解痉、祛痰等局部治疗目的,从而减少了全身给药的毒副作用。

雾化吸入时雾滴的大小决定了它在呼吸道中的沉降部位。

雾滴直径1~5μm,沉积部位在细支气管及肺泡;直径5~20μm,沉积在支气管;20~40μm,沉积在鼻、咽、喉及上部气管。

故临床上,根据所治疗呼吸道疾病的不同,选用不同的雾化器。

一般临床所需雾滴直径以1~5μm为宜。

雾化吸入疗法,使用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每次雾化吸入时间不应超过20分钟,如用液体过多应计入液体总入量内。

若盲目用量过大有引起肺水肿或水中毒的可能。

(2)有增加呼吸道阻力的可能。

当雾化吸入完几小时后,呼吸困难反而加重,除警惕肺水肿外,还可能由于气道分泌物液化膨胀阻塞加重之故。

(3)预防呼吸道再感染。

由于雾滴可带细菌入肺泡,故有可能继发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

细菌患儿口腔、上呼吸道、雾化液的感污染。

所以不但要加强口、鼻、咽的卫生护理,还要注意雾化器、室内空气和各种医疗器械的消毒。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应注意些什么?(1)长期雾化吸入治疗的病人,所用雾化量必须适中。

如果湿化过度,可致痰液增多,对危重病人神志不清或咳嗽反射减弱时,常可因痰不能及时咳出而使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如果湿化不够,则很难达到治疗目的。

(2)一些用于雾化吸入的药物,如痰易净、必嗽平、a-糜蛋白酶、高渗盐水等无可刺激支气管而引起反射性支气管痉挛,对支气管哮喘病人尤易发生。

所以必要时须预先或同时吸入支气管扩张剂。

特别是哮喘持续状态的病人更应分外小心。

(3)注意防止药物吸收后引起的副作用或毒性作用,如异丙肾上腺素易引起心律失常等。

(4)过多长期使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会因过多的钠吸收而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5)要避免雾化吸入治疗的呼吸道交叉感染,应做到:雾化器在使用前必须严格消毒,每天更换1次;不使用时,整个系统内不应有液体存留,以免细菌滋生;雾化治疗时应使用无菌溶液。

(6)注意防止局部吸入某些药物(如氨茶碱、庆大霉素等)的同时,进行全身治疗也使用同类药物,致使毒性叠加而造成严重后果。

总之,雾化吸入治疗,必须科学应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雾化器种类雾化治疗是利用气体射流原理,将水滴撞击成为微小雾滴悬浮于气体中,形成气雾剂而输入呼吸道,以进行呼吸道湿化或药物吸入的治疗方法。

目前医学上用于临床的雾化器主要有四类:①超声波雾化器。

②喷射式雾化器。

③微型自动喷雾式雾化器。

④旋转吸入器。

超声雾化器和喷射式雾化器体积均较大,在临床上主要是用于局部气道湿化、抗炎、祛痰等治疗。

微型自动喷雾式雾化器体积小,便于携带,喷出药物剂量可以预先固定,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哮喘病人,如舒喘灵气雾剂、必可酮气雾剂等。

旋转吸入器以往只有色甘酸钠粉末气雾剂,现在国外亦有装入舒喘灵粉末气才剂,应用于治疗各型哮喘病人。

气雾剂主要有:①湿化祛痰剂:如生理盐水、蒸馏水用于湿化气道,痰易净、糜蛋白酶等用于化痰治疗。

②平喘药:如微型自动喷雾式气雾化器内可装有舒喘灵、异丙肾上腺素等支气管扩张剂,用于平喘治疗。

③抗生素:如可在雾化液中加入庆大霉素等抗生素进行局部气道抗炎治疗,既起到了治疗作用,又避免因全身使用的诸多副作用。

④激素:如地塞米松、二丙酸氯地米松等。

选用超声雾化吸入药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应注意的问题如下:(1)超声雾化治疗的液体,可选用蒸馏水、0.45%盐水或生理盐水。

气道干燥时可选用蒸馏水或0.45%盐水,长期湿化则可用生理盐水,如果有心功能不全,应注意生理盐水对心脏负荷增加的影响。

(2)超声雾化吸入应用的药物,必须是水溶性的,稳定性好、粘稠度低,且适宜人体的胶体渗透压。

(3)药液浓度不宜太高,太高不易起雾。

(4)药液对粘膜不宜有刺激性。

(5)药液酸碱度以中性为佳。

(6)尽量避免使用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

(7)雾化的药液应新鲜配制,定期消毒,避免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