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期末作业

合集下载

刑法学 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 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刑法学的基本任务?A. 规范人们的行为B. 维护社会秩序C. 保护公民的权利D. 强制教育罪犯答案:D2. 刑法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哪个时期?A. 封建时期B. 春秋战国时期C. 古代奴隶社会D. 人类社会的起源时期答案:C3. 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项?A. 有罪推定原则B. 内容完整性原则C. 最高人民法院解释权原则D. 罚金原则答案:B4.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紧急避险的正当防卫?A. 保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B. 保卫自己或他人的人身安全C. 保护公共财产免受损害D. 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答案:A5. 刑法学的主要任务是?A. 研究刑法的形成和发展历程B. 研究刑事法律责任的性质和形态C. 研究罪犯心理和犯罪动机D. 研究刑事诉讼制度答案:B二、案例分析题某市发生了一起巨额贪污案。

被告人小李在担任某县政府主任期间,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将巨额公款转入他个人的银行账户,并用于购买了豪华轿车、房产和珠宝等奢侈品。

该案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1. 根据中国刑法的规定,小李的行为属于什么罪名?答案:贪污罪2. 小李的行为是否构成贪污罪?请分析。

答案:是。

根据中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家工作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公共财物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小李在担任某县政府主任期间,将巨额公款转入个人账户,涉嫌侵吞公共财物,且数额巨大,构成贪污罪。

3.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小李的刑罚应如何确定?答案:小李的行为数额巨大,情节特别严重,应适用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的规定。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判处小李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简答题1. 刑法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案:刑法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犯罪行为、刑事责任以及刑罚的规定和实施。

通过研究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刑事责任的性质和刑罚的限度等问题,刑法学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权利。

《刑法学(2)》2023至2024学年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刑法学(2)》2023至2024学年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刑法学(2)》2023至2024学年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刑法学(2) 2023至2024学年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刑法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A. 维护社会秩序- B. 保护国家利益- C. 惩罚犯罪分子- D.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 答案:A2. 刑法的犯罪构成要素包括哪些?- A. 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手段- B. 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行为、犯罪结果、犯罪过程- C. 犯罪主体、犯罪行为、犯罪结果- D. 犯罪主体、犯罪行为、犯罪过程- 答案:B3. 刑法的法律关系包括哪些?- A. 刑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刑法与社会的关系、刑法与犯罪的关系- B. 刑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刑法与社会的关系、刑法与司法的关系- C. 刑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刑法与社会的关系、刑法与国家的关系- D. 刑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刑法与社会的关系、刑法与刑事诉讼的关系- 答案:A4. 刑法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 A. 法定性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犯罪必须性原则- B. 法定性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犯罪责任原则- C. 法定性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犯罪预防原则- D. 法定性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犯罪消灭原则- 答案:B5. 刑法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A. 从专门性向广泛性发展- B. 从实践性向理论性发展- C. 从国内向国际发展- D. 从经验性向科学性发展- 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刑法的基本任务。

刑法的基本任务是维护社会秩序。

它通过制定和适用法律规范,对犯罪行为进行预防和惩罚,使社会秩序得以维护和稳定。

刑法通过对犯罪分子的惩罚,起到威慑作用,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和扩大,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

2. 刑法的犯罪构成要素有哪些?刑法的犯罪构成要素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行为、犯罪结果和犯罪过程。

犯罪主体指进行犯罪行为的人,犯罪客体指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客体,犯罪行为指犯罪主体所实施的具体行为,犯罪结果指犯罪行为造成的后果,犯罪过程指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

刑法学期末作业

刑法学期末作业

考试题型:10道单选题,每题1分;5道多选题,每题2分5道名词解释,每题5分;2道简答,每题10分;1道大题,15分。

刑法学学期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规定了——法定原则,——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法同时规定了——相适应原则,即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和承担——的——相适应;死刑只适用于——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这段话的空格中:A.2处填写“罪刑”,4处填写“罪行”B.3处填写“罪刑”,3处填写“罪行”C.4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D.3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2.张某乘坐我国船舶经过新加坡时与邻座一乘客发生口角,争执中张某掏出一三角刮刀,猛地向该乘客刺去,遂将邻座刺死,张某的行为()A.适用新加坡刑法B.适用中国刑法C.可适用中国刑法,也可适用新加坡刑法D.适用第三国刑法3.犯罪行为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种形式。

即()A.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B.实行行为与非实行行为C.作为与不作为D.明知行为与不明知行为4.从一般意义而言,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包括()A.犯罪的行为、犯罪的结果B.犯罪的动机、犯罪的目的C.犯罪的故意、犯罪的过失D.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5.某甲(男)平日喜欢邻居2岁的男孩乙,一日,将乙抱起跑商天空玩耍,甲的妻子丙要甲小心,不要摔着孩子,甲说没事。

当再次抛弃乙时,甲没有借助,掉在水泥地上摔死。

从刑法理论上看,甲对乙的死亡结果在主观要件上所持的心理态度是什么?()A.间接故意B.疏忽大意的过失C.过于自信的过失D。

意外事件6.甲某的邻居乙某患有严重的精神病,某日乘家人看管不严之机,溜出家门。

持菜刀追砍甲某,甲某情急之中,顺手拿起一根铁棍,将乙某打倒在地,致乙某重伤。

贾某的行为应当属于:()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防卫过当D。

避险过当7.关于故意犯罪形态,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故意犯罪形态只存在于故意犯罪中B.间接故意不可能有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形态C.对过失犯罪而言,只有犯罪成立与否的问题,没有既遂未遂的问题D.在犯罪预备阶段只能出现犯罪预备形态,不可能出现犯罪中止形态8.甲某(男)深夜遇到一单身女子乙,遂起歹意将乙强奸,时候怕乙报案欲杀人灭口,乙苦苦哀求说“我不会报警”,甲将乙放走。

秋季学期期末考试刑法学试题(附答案)

秋季学期期末考试刑法学试题(附答案)

秋季学期期末考试刑法学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3分,共21 分)1、王某为报复刘某,将刘某的店铺浇上汽油点着,致使刘某被烧成重伤,店铺被烧掉大半,损失巨大。

幸扑救及时,隔壁店铺未受损失。

王某的行为构成(D)。

A、故意杀人罪B、故意毁坏财物罪C、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D、放火罪2、叶某利用回收的"贵州茅台"酒瓶等外包装材料用工业酒精勾兑灌装了大批所谓名牌白酒,销售后获利金额达30 余万元。

对叶某的行为应以(C)论处。

A、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B、诈骗罪C、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D、假冒注册商标罪3. 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ABCD)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4、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C)。

A、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B、使用的手段不同C、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D、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5. 刘某为追讨李某所欠五万余元货款,设计将李某骗至某处扣押,然后打电话给李妻,称交清十万元后放人,否则就砍掉李某一只手。

二天后,李妻交给刘某十万元,刘某遂将李某释放回家。

对于刘某的行为,应当以(A)论处。

A、绑架罪B、非法拘禁罪C、敲诈勒索罪D、抢劫罪6. 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BCD)A. 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B. 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C. 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D. 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禾还7. 滥用职权罪的主体通常是指(A)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国家工作人员C、司法工作人员D、行政执法人员二、填空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8、只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才能成为叛逃罪的犯罪主体。

3月国开电大专科刑法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3月国开电大专科刑法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3月国开电大专科刑法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A. 罪刑法定原则B. 罪刑相适应原则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下列哪种犯罪属于纯正的单位犯罪?()A. 贪污罪B. 非法经营罪C. 贩卖毒品罪D. 行贿罪答案:B3. 下列哪种犯罪属于数额犯?()A. 敲诈勒索罪B. 抢劫罪C. 诈骗罪D. 盗窃罪答案:D4. 下列哪种犯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A. 侮辱罪B. 诽谤罪C. 侵犯通信自由罪D.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答案:D5. 下列哪种刑罚属于主刑?()A. 罚金B. 剥夺政治权利C. 有期徒刑D. 拘役答案:C6. 下列哪种刑罚属于附加刑?()A. 罚金B. 有期徒刑C. 拘役D. 无期徒刑答案:A7. 下列哪种情况属于犯罪未遂?()A. 犯罪分子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B. 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C. 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但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完成犯罪D. 犯罪分子已经完成犯罪,但未达到既遂状态答案:C8. 下列哪种犯罪属于继续犯?()A. 绑架罪B. 盗窃罪C. 诈骗罪D. 抢劫罪答案:A9. 下列哪种犯罪属于状态犯?()A. 盗窃罪B. 抢劫罪C. 诈骗罪D. 绑架罪答案:A10. 下列哪种情况属于犯罪中止?()A. 犯罪分子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B. 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C. 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但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完成犯罪D. 犯罪分子已经完成犯罪,但未达到既遂状态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犯罪分子因其所犯罪行为,而应受追究的法律责任,称为刑事责任。

()答案:正确2. 犯罪分子因其所犯罪行为,而应受追究的刑事处罚,称为刑罚。

()答案:错误3.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

()答案:正确4.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但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完成犯罪的行为。

《刑法学(2)》2023-2024期末考试题目答案

《刑法学(2)》2023-2024期末考试题目答案

《刑法学(2)》2023-2024期末考试题目答案刑法学(2) 2023-2024期末考试题目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2. 答案:A3. 答案:C4. 答案:D5. 答案:C二、判断题1. 答案:错误2. 答案:正确3. 答案:正确4. 答案:错误5.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答案:简要说明刑法中的过错原则。

过错原则是指犯罪行为的主体在实施犯罪时应当具备一定的过错程度才能构成犯罪。

它是刑法责任的核心原则之一,要求犯罪主体在犯罪行为中具有过错,即具备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

过错原则的适用可以确保刑法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保护犯罪主体的合法权益。

2. 答案:简要说明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别。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是刑法中常见的两种犯罪形态。

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主体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违法结果,但仍然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

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主体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违法结果,但由于疏忽、粗心等原因导致违法结果发生的犯罪行为。

3. 答案:简要说明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区别。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是刑法中两种与自卫有关的行为。

正当防卫是指在遭受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采取的必要防卫行为。

紧急避险是指在面临突发危险时,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采取的必要行动。

两者的区别在于正当防卫是对他人非法侵害的一种合理反击,而紧急避险则是在面临危险时采取的自救行为。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小明因为情绪失控,在公共场所大声辱骂他人,并将其推倒在地,导致对方受伤。

请判断小明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并说明理由。

答案:小明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根据刑法的规定,故意伤害罪是指犯罪主体通过使用暴力或其他手段,故意造成他人身体伤害的行为。

小明在公共场所大声辱骂他人,并将其推倒在地,导致对方受伤,明显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

小明的行为具有明确的故意性,他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并且有明确的行为表现。

因此,小明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刑法学》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 2022-2023 期末试题及答案
试题一
1. 刑法的定义是什么?
答:刑法是一门法律学科,研究犯罪行为和犯罪的法律规范,以及对犯罪行为的制裁和处理的法律体系。

2. 什么是刑法的基本原则?
答: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有罪推定、犯罪事实和证据的公正、量刑适当等。

3. 解释一下刑法的功能。

答:刑法的功能主要包括预防犯罪、保护社会秩序、维护公正正义、教育矫正罪犯等。

试题二
1. 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是什么?
答:罪刑法定原则是指犯罪与刑罚都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即罪行和刑罚都必须明确、具体、法定化。

2. 什么是犯罪事实和证据的公正原则?
答:犯罪事实和证据的公正原则是指在刑事审理中,对犯罪事实和证据的认定必须符合事实真实、证据合法、程序公正的原则。

3. 解释一下刑法的适用原则。

答:刑法的适用原则是指刑法规定的刑罚适用必须合乎法定条件、符合罪犯的犯罪性质、危险性和教育改造需要,以及刑罚适用的程序要求。

试题三
1. 解释一下刑罚的目的和作用。

答:刑罚的目的和作用主要包括惩罚犯罪、预防犯罪、保护社会秩序、教育改造犯罪人员等。

2. 罪刑法定原则对刑罚的适用有何要求?
答: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刑罚的适用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刑罚的种类和数额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

3. 刑法中有哪些常见的刑罚种类?
答:刑法中常见的刑罚种类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拘役、缓刑、罚金等。

注意: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具体答案以实际教材为准。

刑法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期末试题及答案

刑法期末试题及答案尊敬的读者您好,以下是关于刑法期末试题及答案的文章,请您阅读。

刑法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 下列关于刑法基本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A. 罪刑法定原则是指罪刑应当以法律明文规定为准则;B. 受刑法保护的对象包括个人、财产和社会公共利益;C. 犯罪必须具备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和犯罪行为;D. "有罪推定"原则是指被告人有罪的事实由被告人自己举证证明。

答案:D2. 以下哪项不属于刑法中的刑事责任?A. 故意犯罪的辩护B. 故意犯罪的触犯C. 犯罪后的救助D. 犯罪事实的认定答案:C3.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种情况不能构成故意犯罪?A. 犯罪主体知道自己的行为将造成危害后果B. 犯罪主体故意实施危害行为C. 犯罪主体能够预料到危害的发生D. 犯罪主体对危害后果的发生表示满足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犯罪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和犯罪行为。

答案:正确2. 盗窃、诈骗、抢劫等行为构成刑法中的财产犯罪。

答案:正确3. 故意犯罪行为的构成包括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

答案:正确4. 刑法依法实施赦免,可以减轻或免除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解释什么是刑法的初步效力以及其作用。

答案:刑法的初步效力是指刑法规定的行为和后果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刑法通过对犯罪行为的界定和规范,使人们知道某些行为是社会不允许的,同时使违法行为的后果对犯罪分子具有警示作用。

它通过法律约束和法律教育,引导人们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2. 什么是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答案:违法是指违反法律法规而进行的行为,包括刑法和非刑法的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可以具有违法性质,但不一定构成犯罪。

犯罪是指违反刑法规定的,具有犯罪构成要素的行为。

犯罪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还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题型:道单选题,每题分;道多选题,每题分道名词解释,每题分;道简答,每题分;道大题,分。

刑法学学期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我国规定了——法定原则,——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法同时规定了——相适应原则,即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和承担——的——相适应;死刑只适用于——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这段话的空格中:处填写“罪刑”,处填写“罪行”
处填写“罪刑”,处填写“罪行”
处填写“罪刑”,处填写“罪行”
处填写“罪刑”,处填写“罪行”
2.张某乘坐我国船舶经过新加坡时与邻座一乘客发生口角,争执中张某掏出一三角刮刀,猛地向该乘客刺去,遂将邻座刺死,张某的行为()
A.适用新加坡刑法
B.适用中国刑法
C.可适用中国刑法,也可适用新加坡刑法
D.适用第三国刑法
3.犯罪行为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种形式。

即()
A.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
B.实行行为与非实行行为
C.作为与不作为
D.明知行为与不明知行为
4.从一般意义而言,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包括()
A.犯罪的行为、犯罪的结果
B.犯罪的动机、犯罪的目的
C.犯罪的故意、犯罪的过失
D.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某甲(男)平日喜欢邻居岁的男孩乙,一日,将乙抱起跑商天空玩耍,甲的妻子丙要甲小心,不要摔着孩子,甲说没事。

当再次抛弃乙时,甲没有借助,掉在水泥地上摔死。

从刑法理论上看,甲对乙的死亡结果在主观要件上所持的心理态度是什么?()
.间接故意.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

意外事件
.甲某的邻居乙某患有严重的精神病,某日乘家人看管不严之机,溜出家门。

持菜刀追砍甲某,甲某情急之中,顺手拿起一根铁棍,将乙某打倒在地,致乙某重伤。

贾某的行为应当属于:()
.正当防卫.紧急避险.防卫过当。

避险过当
.关于故意犯罪形态,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故意犯罪形态只存在于故意犯罪中.间接故意不可能有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形态.对过失犯罪而言,只有犯罪成立与否的问题,没有既遂未遂的问题.在犯罪预备阶段只能出现犯罪预备形态,不可能出现犯罪中止形态
.甲某(男)深夜遇到一单身女子乙,遂起歹意将乙强奸,时候怕乙报案欲杀人灭口,乙苦苦哀求说“我不会报警”,甲将乙放走。

甲某的行为属于()
.故意杀人罪(中止)。

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中止).强奸罪.强奸罪和故意伤人罪(未遂)
.甲因抢劫罪被公安机关抓获,在审问中,甲又交代出曾犯盗窃罪。

甲的行为是()
.自首.坦白.立功.揭发
.下列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可以适用死刑的是:
间谍罪.自主危害国家安全罪.煽动分裂国家罪叛逃罪
.甲某因被害人乙某曾经与其妻子吵架,而带领二人到乙某家中,质问乙技几句之后,便当胸一刀,刺破心脏。

然后又将乙某拖出房屋外,乙某倒地。

贾某等人见状未予理会,径自离去()
甲某构成故意伤害罪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甲某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甲某等人构成聚众斗殴罪
12.刘某与张某因小事争执,刘某为报复张,捏造了张某贪污公款万元,并写成大字报四处张贴,只是张某名誉受到很大的损害。

刘某的行为构成:()
A.诬告陷害罪.诽谤罪.报复陷害罪侮辱罪
13.成立猥亵儿童罪,在客观方面有哪些限制条件:()
A.须使用暴力方法须使用胁迫方法只要有猥亵行为,不论行为人采取什么手段,也不论儿童是否同意,均构成犯罪只要有猥亵行为,不论行为人采取什么手段,都构成犯罪,但是儿童同意的,不构成犯罪
14.甲花费万元从一人贩子手中收买了妇女乙,并强行与乙发生了性关系。

对价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A.按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与强奸罪数罪并罚.按强奸罪定罪从重处罚.按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定罪从重处罚.按强奸罪定罪处罚
15.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邮件二窃取财物,数额较大的,其行为构成()
A.私自开拆邮件.盗窃罪.贪污罪.职务侵占罪
16.甲某开设夜总会组织多名少女卖淫,同时以其夜总会雇佣服务员为诱饵,从外地有骗来少女乙某等人,住进旅店安排其卖淫。

对于有的不从者,以打骂威胁逼迫卖淫。

有位少女坚决不远从事卖淫,甲某将其强奸,以此打破贞操观念,而后迫使其卖淫。

甲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和组织卖淫罪构成强迫卖淫罪构成组织卖淫罪应当数罪并罚
17.甲为国家机关派往某股份公司的部门主管,其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巨资奢侈挥霍。

甲构成()
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挪用公款罪贪污罪
18.某甲在国家机关任职,某一有求于他的职务行为,给某甲送上万元的好处费。

某甲答应给某乙办事,但因故未办成。

某乙见事未办成,要求某家退回好处费,某甲拒不退还,并威胁某乙如果再来要钱就告某乙行贿。

对某甲行为应如何定罪?()
A.受贿罪.诈骗罪.敲诈勒索罪.受贿罪与敲诈勒索罪
19.下列哪些渎职犯罪不要求具备情节严重的条件即可构成犯罪()
A.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
20.逃汇罪的主体应当为以下哪种()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一般主体
二、多项选择题
1.论理解释包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