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测练 新人教版
2019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试题新人教版(含答案)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追溯背景这两篇科普短文选自阿西莫夫晚年的著作《新疆域》。
阿西莫夫在本书序言中说,这些文章是“对科学近期进展的回顾和对导致我们形成清晰知识的历史成就的重新检讨与评价”。
这两篇短文被编排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内容上有一定的关联,说明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相互参照阅读。
文章主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证明了大陆漂移说;被压扁的沙子证明了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这一切说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结构图示考点提炼说明顺序及其作用[问题] 结合全文,分析《恐龙无处不有》一文的说明顺序及其作用。
(对应训练见第10题)[点拨] 回答此类问题时,可按以下步骤:①判断文章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还是逻辑顺序。
②结合各种说明顺序的作用作答。
[解答] 逻辑顺序。
先发现问题: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南极去的?然后找出答案: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从而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并分析。
最后得出结论:“恐龙无处不有”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有力证据。
作用: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更有利于人们认识和了解“板块构造理论”,使文章脉络更加清晰。
1.请把下面的词语工整、正确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骨骼流逝褶皱携带劫难致密陨石追溯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骨骼.(gé)臀.部(diàn)不解.之谜(jiě)B.彗.星(huì) 岛屿.(yù) 冰天雪.地(xuě)C.携.带(xié) 撞.击(chuàng) 天衣无缝.(fènɡ)D.追溯.(sù) 陨.石(yǔn) 二氧化硅.(guī)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时间流逝水土流失B.岩石熔化冰雪融化C.导致失败本末倒置 D.大陆漂移白云飘遗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劫难:灾难;灾祸。
B.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同步练习

人教版语文八下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部分1.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点的字注音。
(1)海水的(cháo xī)与月亮的引力有关。
(2)经过12天运行,这批货物才(dǐdá)石家庄车站。
(3)沙漠上,一队骆驼驮.( )着各种材料安静有序地走着。
(4)近几年,复古的褶皱..( )长裙非常流行,一年四季都能看到。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神奇的自然界里,动物的易容技术真可谓大师级别。
它们的身体与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一起,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破绽和毛病。
实际上,动物伪装术是一种很好的自我保护方式,能避免一些大自然的劼难,提高它们的生存概率。
(1)文段中有一个词书写有误,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2)根据语境,用成语替换语段中画横线部分。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B.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古往今来很少有人情愿过这种生活。
C.打陀螺讲求技巧。
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
D.到底哪里是安徒生写作的地方?哪里是他父亲的皮鞋作坊?已经没法弄清了。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那时似乎倒并不怕,因为我觉得这些事和我毫不相干....的,我不是一个门房。
B.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竟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C.都市里的升迁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D.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5.下面这段文字的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核能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基因工程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用来毁灭人类。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习++2023-2024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一、单选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ké)深处。
B.希望将来一旦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yìng)急措施。
C.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yǔn)石的撞击。
D.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fèng)。
2.下列语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他们确实检侧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B.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夕大浪。
C.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但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D.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天来了,小树林里鸟语花香;冬天来了,一切都销声匿迹....了,让人感到有些凄凉。
B.寒冬腊月,屋外一片衰草连天....,大兴西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却是绿意融融。
C.在风雪载途....的历史记忆里,只有建筑始终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城市文明的源远流长。
D.每年暑假,有关部门都会加大对游泳池卫生的管理力度,力度一年比一年大,周而复始....。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所有陆地________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②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________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
③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________使这种变化加快。
④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________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A.似乎常常可肯定B.似乎一直可应该C.几乎常常可能应该D.几乎一直可能肯定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
初中语文统编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第二课时)同步训练(含解析)

初中语文统编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第二课时)同步训练(含解析)《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训练第二课时1.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
①鸟臀()②褶皱()③潮汐()④劫难()⑤追溯()⑥遗骸()⑦地壳()⑧喷发()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许多尘挨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
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B.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旦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错施。
C.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D.岩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因此可以追塑到恐龙灭绝的年代。
3.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的运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
B.斯石英可以在实验室里制造,但它们在自然界中存在吗回答是肯定的。
C.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
D.这种情况显示,在6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
4.选词填空。
(从括号里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_________(丰满丰盛丰富)。
⑵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_________(希望期望盼望)将来一旦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⑶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__________(扩张扩散扩充)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
⑷利用测试固体物质中的原子排列的现代技术,即核磁共振和X 光衍射,他们确实_________(检查检测检验)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5.下列对斯石英的说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斯石英是苏联科学家S.M斯季绍夫发现的。
B.在高温状态下斯石英会变成普通沙子。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名校同步训练新人教版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名校同步训练新人教版一、基础演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随着时间的流誓,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
(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 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
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
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xié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xié(携)带碰撞.(zhuànɡ) 褶.皱(zhě)(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流誓”,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流逝”。
(3)选文中“天衣无缝”的意思是:形容事物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4)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迁移漂移移动)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2)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分割分裂分离)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
(3)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严密周密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3.填空。
本文作者阿西莫夫是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4.“低碳”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低碳生活”正日益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八年级某班级将要举办一次展览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阅读下列调查表,说说在学生中开展“低碳生活方式”宣传的意义。
关于对学生对“低碳生活方式”了解程度的调查结果【示例】多数人对“低碳生活方式”了解不够,开展宣传活动意义重大。
(2)该班准备在全校开展宣传“低碳生活”的活动,请你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写一段倡议学生低碳生活的开场白,在全校大会上发言。
40字左右。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第2单元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第2单元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字词书写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鸟tún(______)目chán chú(______)(______)xié(______)带潮xī(______)领yù(______)yǎn(______)射二氧化guī(______)排chì(______)2.找出每组字形有误的一项,将序号写入括号(1)(______)A.尘埃 B.至密 C.繁盛 D.熔化(2)(______)A.膨胀 B.陨石 C.流逝 D.砥达3.给加粗字注音并解释词语天衣无缝褶皱追溯劫难二、其他4.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______)(2)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骨骼化石。
(______)(3)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______)(4)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______)三、名著阅读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划“×”。
(1)《被压扁的沙子》一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地球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
(______)(2)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______)(3)恐龙化石之所以遍布于世界各地,是因为恐龙四处迁移。
(______)(4)《被压扁的沙子》和《恐龙无处不有》两篇文章都有力地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道理。
(______)四、现代文阅读课内精读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他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测练新人教版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一、基础演练.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点的字注音。
()海水的潮汐(á ī)与月亮的引力有关。
()经过天运行,这批货物才抵达(ǐ á)石家庄车站。
()沙漠上,一队骆驼驮.(ó)着各种材料安静有序地走着。
()近几年,复古的褶皱..(ě ò)长裙非常流行,一年四季都能看到。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神奇的自然界里,动物的易容技术真可谓大师级别。
它们的身体与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一起,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破绽和毛病。
实际上,动物伪装术是一种很好的自我保护方式,能避免一些大自然的劼难,提高它们的生存概率。
()文段中有一个词书写有误,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劼难”应改为“劫难”()根据语境,用成语替换语段中画横线部分。
天衣无缝.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算是向成功迈出第一步。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扬州境内湖泊众多,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自北向南依次沿运河排列。
.我一听,心里一动,立刻说:“我们那边最喜欢唱的台湾歌曲是‘高山青’。
”(解析:项问号应改为逗号;项第一个逗号应该放在引号外;项中“高山青”为歌曲名,应该用书名号。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受“萨德”事件的影响,今年三月中国人到韩国旅游的人数同比减少了一倍。
.能否搞好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是落实均衡教育政策、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引力波的发现开启了观测宇宙的一个新窗口,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天文学。
.今年“两会”欺间,代表们就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解析:项不合逻辑,“减少”不能用倍数表示;项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项成分残缺,应在“将成为”之前加上“引力波天文学”。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由于用来运送乘客和运输货物的空间状若密封的胶囊,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为胶囊列车。
②在此基础上,“特斯拉之父”埃隆·马斯克于年提出了“超级环”的设想,即超级高铁的雏形。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测试: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夯实基础巩固知识预习自测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的注音。
骨gé(骼) huì(彗)星携.(xié)带zhě(褶)皱潮xī(汐) 两栖.(qī)蟾.(chán)蜍漂.(piāo)移衍.(yǎn)射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天衣无缝)(2)灾难;灾祸。
(劫难)(3)细而密;细致精密。
(致密)(4)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追溯)3.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打比方、列数字)(2)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
(列数字)4.根据课文内容,给下面的句子排序。
(只填序号)①“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②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③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④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⑤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正确的顺序应为:③⑤②④①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
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2)《恐龙无处不有》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了“大陆漂移学说”。
《被压扁的沙子》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产生、分布、特性等的介绍,证明了外星撞击地球导致了恐龙灭绝的观点。
基础运用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斯石英可以在实验室里制造,但它们在自然界中存在吗?回答是肯定的。
然而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
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一、基础演练1.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点的字注音。
(1)海水的潮汐(cháo xī)与月亮的引力有关。
(2)经过12天运行,这批货物才抵达(dǐdá)石家庄车站。
(3)沙漠上,一队骆驼驮.(tuó)着各种材料安静有序地走着。
(zhězhòu)长裙非常流行,一年四季都能看到。
(4)近几年,复古的褶皱..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神奇的自然界里,动物的易容技术真可谓大师级别。
它们的身体与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一起,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破绽和毛病。
实际上,动物伪装术是一种很好的自我保护方式,能避免一些大自然的劼难,提高它们的生存概率。
(1)文段中有一个词书写有误,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劼难”应改为“劫难”(2)根据语境,用成语替换语段中画横线部分。
天衣无缝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A.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算是向成功迈出第一步。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扬州境内湖泊众多,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自北向南依次沿运河排列。
D.我一听,心里一动,立刻说:“我们那边最喜欢唱的台湾歌曲是‘高山青’。
”(解析:A项问号应改为逗号;B项第一个逗号应该放在引号外;D项中“高山青”为歌曲名,应该用书名号。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A.受“萨德”事件的影响,今年三月中国人到韩国旅游的人数同比减少了一倍。
B.能否搞好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是落实均衡教育政策、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C.引力波的发现开启了观测宇宙的一个新窗口,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天文学。
D.今年“两会”欺间,代表们就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解析:A项不合逻辑,“减少”不能用倍数表示;B项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C 项成分残缺,应在“将成为”之前加上“引力波天文学”。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由于用来运送乘客和运输货物的空间状若密封的胶囊,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为胶囊列车。
②在此基础上,“特斯拉之父”埃隆·马斯克于xx年提出了“超级环”的设想,即超级高铁的雏形。
③这一概念最初于1997年由美国机械工程师奥斯特提出,并获得技术专利。
④超级高铁的学名叫超音速空气动力火车。
⑤它实际上是一种超导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在近乎真空管运输系统中超高速运行的特殊交通工具。
A.④③②⑤①B.⑤③④①②C.⑤③①④②D.④⑤②③①6.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美丽的风景,总带给人们赏心悦目的感受。
泉水叮咚,是大自然奏出的最美妙的乐章;彩蝶纷飞,是大自然展出的最缤纷的画卷;【示例】星光闪烁,是大自然送出的最美好的祝福。
让我们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吧!7.“低碳”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低碳生活”正日益为更多人所接受。
为了使同学们加深对“低碳生活”的认识,选择更加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校团委将要举办一次展览宣传活动。
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阅读材料一,从两个方面概括出实行“低碳生活”的必要性。
材料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现代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南、北极冰川开始加速融化,导致海平面升高,沿海城市和低海拔岛国将被海水淹没。
据预测,按现在的速度,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
水温升高将导致蓝藻过度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
减缓海平面升高淹没陆地的速度,抑制水体污染引发的疾病。
(2)根据材料二,请你写出在学生中开展“低碳生活方式”宣传的意义。
材料二:校团委对学生进行的“低碳生活方式了解程度”的调查结果多数人对“低碳生活方式”了解不够,开展宣传活动意义重大。
(3)阅读材料三,概括出你对“低碳生活”的理解。
材料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xx年对个人采取“低碳生活方式”提出的7项小建议:使用传统的发条式闹钟替代电子钟,每天可减少大约48克的碳排放量。
使用传统牙刷替代电动牙刷,每天可减少48克的碳排放量。
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减少将近1 000克的碳排放量。
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比乘坐汽车减少1 700克的碳排放量。
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可减少2 3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在午餐休息时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可将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
改用节水型淋浴喷头,可把三分钟热水淋浴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一半。
“低碳生活”的关键是节约能源和减少碳排放量。
二、同步解读阅读《恐龙无处不有》一文中“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回答问题。
8.根据要求填空。
(1)选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2)“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出现”中的“那时”是指泛大陆时期。
9.“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一句中“漂移”与“迁移”能否互换?为什么?不能互换。
因为“漂移”是指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向移动;“迁移”是指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
虽然都有“移动”的意思,但是二者又有不同之处。
“漂移”强调在水中移动,而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大陆就像漂浮在海洋上的物体一样随着板块运动而一起运动。
所以不能互换。
10.“板块构造”理论的特点是什么?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同时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11.赏析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1)“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几乎”有差不多、接近的意思,说明“板块构造”理论解决了地质界的大部分问题,但仍然有些疑难问题无从解决。
由此可以体会到说明文语言的严谨与准确,符合事实。
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
(2)所有陆地似乎..“似乎”有好像的意思,在这里表推测,因为这里所涉及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假象。
如果没有“似乎”一词,就表示十分了解当时恐龙所生活的环境,与事实不相符合,违背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三、课外拓展给云播种阿拉伯国家被联合国划为“极端缺①气候变暖导致全球多地干旱肆虐。
近日,大多数...水”的地区,阿联酋就位列其中。
阿联酋是石油大国,但也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国家之一。
该国希望通过人工降雨这项有争议的技术来提高年降雨量。
阿联酋正在试图从飞机上发射盐炮弹来进行人工降雨。
该技术被称作云种散播技术,其目的是增加云层凝结从而提高降雨的可能性。
②1946年,伯纳德·冯内古特率先提出这一技术——在云层中播撒碘化银能够人工降雨。
他的弟弟库尔特·冯内古特后来将这一发明写进了自己的科幻小说,将碘化银命名为“冰-9”——即一种能够立即冻结地球上所有水的物质。
③碘化银与其他物质如盐或丙烷反应,可促进降雨,增加降雨量。
相比海水淡化技术而言,云种散播技术被认为是成本更低的获取淡水的方式,且无须使用昂贵的灌溉系统。
它的缺点在于,人工降雨不是想降就能降的。
人工降雨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云层厚度和云顶温度要达标,而且在大旱期间具备人工降雨条件的天气往往比较少。
④其实,云种散播技术是否对降雨量有提高仍然是一个正在探讨的问题。
一些科学家怀疑该项技术是否真的对降雨量有显著的作用。
尽管如此,位于科罗拉多州的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指出,全球37个国家目前仍在进行150多项人工影响天气的项目研究。
科学家们希望广泛的统计分析能够证明云种散播技术是否可行。
⑤另外,这一技术或可防止战争爆发。
2004年至xx年期间,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因水井和牧区发生多起冲突,造成250多人死亡。
⑥太平洋研究所记录表明,仅xx年,中东和北非部分地区因缺水问题就发生了百起冲突事件。
(选自《大自然探索》xx年1期) 12.下列关于“云种散播技术”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B)A.云种散播技术,其目的是增加云层凝结从而提高降雨量。
B.是从飞机上发射盐炮弹来进行人工降雨的一种技术。
C.云种散播技术被认为是成本最低的获取淡水的方式,且无须使用昂贵的灌溉系统。
D.云种散播技术可以防止战争爆发。
13.下列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本文题目直接点明了本文的说明内容,全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B.第⑤段画线句仅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C.文章语言平实准确,第①段中加点词语“大多数”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文章开头从全球多地干旱肆虐,阿联酋这个干旱之国希望通过人工降雨来提高年降雨量谈起,自然地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14.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A)A.云种散播技术是否对降雨量有提高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
B.科学家们正在进行的150多项人工影响天气的项目研究的目的是想证明云种散播技术并不可行。
C.人工降雨只要具备云层厚度达标这个条件,就可以想降就降。
D.1946年,库尔特·冯内古特率先提出这一技术——在云层中播撒碘化银能够人工降雨。
他的弟弟伯纳德·冯内古特后来将这一发明写进了自己的科幻小说。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