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支架成形术的护理

合集下载

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观察与护理

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观察与护理

麻下 , 右股动脉穿刺( 1例右腋动脉穿刺) 依次 行主动脉 弓、 , 双侧颁总动脉 、 双侧颈内动脉 、 双侧椎动脉造影 , 部分脑栓塞
患 者行 介 入 动脉 溶 拴 治疗 。针 对 狭 窄 血 管 的 球 囊 扩 张 及 支
情况。准确测量患者体重 , 以计算 术 中肝素用 量。术前 3d 遵 医嘱子氯吡格雷 7 g 每天 1 , 5m , 次 拜阿斯匹林 10m 0 g每
临 床 主 要症 状 : j偏 症 的 3 2例 ,吞 咽 困 难 1 0例 , 语 障 碍 言
由于患者缺乏对介入 治疗方 法和危险性 的认 识容易产生恐 惧心理和对昂贵的手术费用心存顾虑 , 护士应配合医师对患 者及家属讲明介 入治疗 的 目的、 手术 过程及 可能 出现的 不
适 , 会患 者 在 床 上 大小 便 , 教 减轻 患 者 的 焦 虑 , 良好 的心 理 以
天 1 联 合 口服 , 前 1 医 嘱 予 尼 莫 通 4 mJh微 量 泵 次 术 2h遵 l 维 持 。 目前 很 多 研究 采 用 术 前阿 司 匹林 与 氯 吡 格 雷 联 合 治 疔 , 之 , 前 及 术后 未 联 合 应 用抗 血小 板 治 疗 的患 者 , 像 反 术 影
2 护理 措 施 21 术前护理 . 护 士全 面 了解患 者 的 一般情 况 、 面 状 况 , 全
属 华 L 医 院 神经 内科 进 行介 入 治疗 的 缺 血 性 脑 卒 中患 者 6 J J 0
例 , 中男2 其 9例 , 3 例 , 女 l 年龄 3 6 6~ 5岁 , 均年龄 5 平 2岁。
204 ) 0 0 0
脑m管病是严重影 响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的最常见病 , 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 , 其中缺血性脑 病 占 7 5% ~ 5 8

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支架成形术1例的护理体会

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支架成形术1例的护理体会

作, 次持 续数 分钟 , 天发作 1 次 , 次发作 形式 无改 变 , 每 每 0余 每
症 状 无加 重。 发 生 上 述 情 况后 病 人 未 予 以 重视 和 治 疗 。入 院 前
2d 病人 突发 言语 不清 , , 右侧肢 体 无力 , 右手 不能持 物 , 下肢 右
不能 站 立 行 走 , 当地 医 院按 缺 血 性 脑 血 管 病 治 疗 2d无 效 。 到
入院后神 经 系统查体 : 意识 清楚 , 分性运动 性失语 , 部 右侧 中枢 性面舌瘫 , 右侧肢体偏 瘫 , 肌力 2级 , 右侧偏 身感觉减退 , 右侧 肢 体腱反 射亢进 , 右侧 病理反 射 阳性 , 国国立卫 生 院卒 中量表 美
( HS ) 分 为 8分 。 I 数 为 4 NI S 评 B指 0分 。 既往 无 高 血 压 、 尿 病 、 糖 高脂 血 症 病 史 ; 吸 烟 , 大 量 饮 酒 2 不 但 5年 (5 / ~ 5 0g d 。 2 0g d 0 / )
1 病 例 介 绍
过敏试 验。术前 6 h 食 、 、 禁 水 口服 药 , 晨 测体 温 、 搏 、 术 脉 呼吸
及血压 , 术前 2h开始微泵持续静脉给予尼莫地平 1 / 。 h mg 3 12 护理 准备 .. 护 理人员应 参加术前讨 论 , 熟知操作步骤 , 明确护 士术前 、 中、 术 术后 的职责 , 好所有急救 物品及药 物的 做 准备工作 。要详 细了解 病人病 情既往 病史 , 仔细评估 神经功 能 缺损及 日常生活能力 等情况 , 同时进 行血压 、 心率 、 心功能 的监 测, 了解病 人是否有肝素 、 抗血小板 因子 和碘 等药 物过敏史 。了 解 出凝血时间 、 肾功能及 血糖 的情况 。根据 各种辅助 检查结 肝 果了解 病人病变情况 , 以便进行 可能 发生 的情 况和并 发症 的抢 救和处理的充分准备 。

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动脉狭窄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预后

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动脉狭窄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预后

自2 纪9 0世 0年代 末 以来 , 经皮 腔 内支架 成形 术
(p rua e u t nlmia n ipat n se t g ec tn o s r s n l go ls a d tni , a u a y n
(8 8 2 . %) 腔隙性 脑梗死 1 , 5例 ( 35 ) 后循环 脑梗 1. % ,
粥样 硬化性 狭窄 患者为研 究对 象 , 以下情 况之一 者 有 予 以排 除 :1 颈动 脉闭 塞 ; 2 未 控制 的糖 尿病 或 高 () ()
血压 ; 3 肾功能衰 竭 ; 4 合 并严重 的心 肺疾 病 ; 5 () () ()
人 民医院神经 内科 自愿接受 P A T S治疗 的动脉狭 窄性 缺血 性脑血管病患者 1 1 。其 中男 6 1例 4例 , 4 女 7例 ,
I da d e , 0 9 2 ( ) 6 3—8 8 n i JMe i s 2 0 ,1 9 5 : 0 n R 0.
[ ] 中国行为医学科 学编辑 委员会.行 为学 量表手册 [ .北京 : 8 M] 中华 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 0 5 6 20 : 4—6 . 5
( 收稿 日期 :0 1— 6—1 编辑 : 晓文 ) 21 0 0 庄

PA T S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 , 可以明显改善动脉狭 窄性缺 血性脑血 管病 患者的神 经功能缺损 程度和 1年
的预后 , 一种比较安全 、 是 有效的治疗方法 , 远期疗效有待进一 步观察 。 但
【 关键词 】 经皮腔 内支架成 形术 ; 缺血性脑血 管病 ; 并发症 ; 预后
10 , 0 % 经过治疗的 患者血 管狭 窄程度 均明显改善 ; 围手术期总体 临床并发症发 生率 为 1. % , 中神 经 系统并发 53 其

脑血管支架植入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脑血管支架植入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脑血管支架植入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作者:陆农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1期【摘要】目的:总结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3年6月我院开展的36例脑血管支架置入术的临床记录资料。

结果:对:36例患者成功随访3个月至半年,疗效明显,患者家属均十分满意。

所有患者中,33例患者语言功能、神经功能有明显的好转,好转率为92.86%;另外,1例患者出现脑出血,未留后遗症,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但对一过性脑缺血起预防作用,治疗仍具有一定的价值。

结论:术前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以及充足的准备是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成功的基础,术中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及医护间密切的配合为手术成功的关键,而术后认真的监测和全面的护理是可预防多种并发症的有力保障【关键词】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支架;脑血管狭窄;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5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24—01缺血性脑血管病(TIA)是导致人类致残或致死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血管内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脑血管支架成形术成为一种有效治疗脑动脉狭窄的新技术,可预防脑缺血发作,防止脑梗死的发生,降低其致死率、致残率。

我科2010年12月一2013年6月开展脑血管支架成形术47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临床资料本组36例,男26例,女10例;年龄35—72岁,平均58.2岁。

均经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确诊,血管狭窄程度70%一90%。

其中颈动脉狭窄24例,椎动脉狭窄12例。

1.2手术方法颅内段动脉狭窄的患者全部实施全身麻醉,颅外段病变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完成手术。

术前均常规给予苯巴比妥钠、阿托品和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

患者取仰卧位,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置人导管鞘,全脑血管造影显示狭窄部位(症状性狭窄大于50%,无症状性狭窄大于70%)。

颈动脉狭窄术中均予放置远端保护装置(保护伞)。

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

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

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缺血性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约有1/3的患者可发展为脑梗死。

随着神经血管内介入技术的发展,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1]。

具有创伤小、痛苦小、见效快、并发症少的特点[2]。

我科于2006-2010年已施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28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本组28例中,男18例,女l0例,年龄48岁~70岁,平均59岁。

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反复TIA发作、肢体语言功能不同程度障碍等。

28例患者均行脑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颈内动脉狭窄程度50%~90%。

方法:患者仰卧于DSA床上,常规局麻下行右侧股动脉穿刺,置入8F动脉鞘,引入6F导引导管于患侧颈动脉,选用微导丝从导引导管内送入,先将微导丝通过狭窄部位到达颈动脉远端正常血管内5cm以上,在微导丝的支撑和导引下将支架缓慢送入狭窄血管,跨狭窄部位置,缓慢扩张球囊至推荐的最大压力,使支架与血管内壁紧密贴合,然后回抽球囊内的造影剂,造影证实血管成形满意后,将球囊缓慢回撤,释放支架。

2结果本组28例病人,所有支架置入均获成功,造影显示管腔扩张满意。

无死亡病例及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

2例支架置入后出现心率减慢,经使用阿托品针静脉注射后好转。

所有病人均坚持按医嘱正规服药,未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均痊愈出院。

3护理3.1术前护理心理护理:该技术是一项新的技术,且费用较高。

一方面患者和家属对此技术缺乏了解,易产生疑虑和恐惧心理。

另一方面又担心治疗效果不佳而产生心理压力[3]。

护理人员应主动全面了解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理状况,让患者及家属了解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过程,消除顾虑增强治疗信心,取得理解和配合。

术前准备:做好血、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等检查;双侧腹股沟区、会阴区备皮;遵医嘱做好各种药物试验,包括碘、抗炎药物过敏试验;术前3d遵医嘱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及肠溶阿司匹林口服,术前8h禁食禁水;术前30min肌肉注射鲁米那。

脑血管造影及支架术的术后护理

脑血管造影及支架术的术后护理

脑血管造影及支架术的术后护理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病死率高达10%,是当前人类疾病三大死因之一。

其中缺血性卒中约占70%,目前仍以药物干预为主,但复发率高。

全脑血管造影及血管内支架植入术为缺血性卒中患者提供了新的诊治途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防卒中复发。

本文报道了XXX神经内科(a5病区)近年来开展的多例脑血管狭窄患者行pta的成功治疗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18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在48-72岁之间。

其中7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1例为轻偏瘫。

患者中颈内动脉8例,术后安置于监护病房,椎动脉10例。

术前均进行头部螺旋CT或磁共振成像检查,术前均进行全面评估,无绝对禁忌证。

在术后护理方面,首先要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24小时,并将术侧下肢制动至拔鞘管后6-8小时。

同时告知患者卧床休息和肢体制动的重要性。

在术后的观察中,要注意患者神志、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并经常询问患者有无胸闷、胸痛、心慌、出冷汗等情况。

本组病例中有2例支架置入后出现血压下降,需给予升压药对症处理,一周后病情好转。

除此之外,还要鼓励患者多饮水,进流质或半流质,以利于造影剂的排出,并观察患者有无牙龈、口腔和鼻出血。

同时,还要观察患者的大小便、呕吐物及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及肾区有无疼痛现象。

在穿刺部位方面,要观察有无红肿、渗血、皮下血肿等情况,并观察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及穿刺侧肢体的皮温,及时调整弹力绷带的松紧度,24小时后撤去弹力绷带。

在术后的护理中,还要注意患者的睡眠情况,不能入睡者应用镇静药物以免引起血压的不稳定及高灌注。

同时,还要做好心理护理,不良的情绪易引起血压波动及脑血管痉挛。

因此,要与患者及家属及时沟通,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述和要求,解释保持良好情绪的重要性,取得患者的配合。

最后,还要对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及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

1、在血管内穿刺插管过程中,穿刺部位出血和血肿是最常见的合并症。

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压迫不当、止血后患肢移动或肝素和抗凝药物的应用引起的。

脑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患者的护理

脑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患者的护理
规 备皮 。
术 后 当 天 护 理 : 绝 对 卧 床 休 息 2 , 刺 侧 肢 ① 4h 穿
体 制动 2 。2 4h 4h内密 切 监视 心 电、 压变 化 及 神 血 志、 孔, 瞳 防止颅 内病 变 。若 发现 患者诉 头痛 , 吐 , 呕 神 志改 变 , 应警 惕颅 内出血或 颅 内梗塞 , 应立 即报告 医 师 , 时 处 理 。 患 者 的 血 压 应 控 制 在 低 于 基 础 血 及
护理 手段 ¨。
术前 8h禁 食水 。术前 8h开 始 禁食 水 , 但必 要 的 口服药 物 , 如阿 司 匹林 , 毗格 雷可 以用少 量水 服 氯 用; 糖尿 病 患者可 进食 软食 或半 流食 ; 计下 午手 术 预
心理 护理 。护 士 应 多 与患 者 沟 通 , 真 听 取 患 认 者 的 陈述 , 了解其 心 理状 态 , 心解释 治疗 中注 意 事 耐 项及 术后 可能 出 现 的 并 发 症及 治 疗 目的, 强 患者 增 及 家属信 心 , 除紧 张 、 虑恐 惧 的 心理 , 取 得 患 消 焦 以 者 的配合 和 信赖 , 手术 顺利 进行 J 使 。
2. 术 后 护 理 2
的 患者 , 早上 可适 量进食 ; 麻患 者禁 食 水 。 全
备皮 。做 好双 侧腹 股沟 区术 野皮 肤 准备 。 准备 行介 入 治疗 的患 者 应 在 术 前 1d备 皮 , 围 双 侧 腹 范
股 沟 区 , 常 规 行 右 股 动 脉 穿 刺 , 有 一 些 患 者 可 能 虽 但 存在 血管 变异 或 走 形异 常 , 以左 侧 腹 股 沟 区也 常 所
内蒙古医学杂志 In r noi dJ2 1 年 第 4 n e Mo gl aMe 0 1 3卷第 6 期

腔内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腔内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生服 用 。
2 结 果
ig P n , TAS 可通 过解 除颈部 血 管狭窄 而治疗 缺 血性 )
脑 卒 中。我科 自 2 0 0 4年 3月 以来共 开 展 P TAS治
疗 缺血性 脑血 管疾 病 患 者 2 7例 。 现就 并 发 症 发 生 的原 因及相 应 的护理措 施作 一探 讨 。
注射地 西泮 l 。 0mg 1 2 手术 方 法 . 在 神经 安定 镇痛麻 醉 下 ( 一侧 颈 另 动 脉闭塞 的患 者 采 用 全 身麻 醉 ) 采 用 S lig r , edn e 技 术行 股动 脉穿 刺 , 置 6F或 8 F动 脉鞘 。在 全 身 放
肝 素化下 , 行病 变侧 的颈 总动 脉造影 , 次确 认狭 窄 再
得 长足进 步 ] 。经皮 腔 内血 管成 形 及 支 架 植 入术
( r ut ne s 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s u i a ng o a t nd t n — pe c a ou r n l m n la i pl s y a s e t
术 中常规 监 测心 率 、 血压 和血 氧饱和度 。 1 3 术 后 处理 送 人 神 经 监 护 病 房 监 护 2 , . 4h 监 测 神经 系统 的症 状 、 征 以及心 率 、 体 血压 , 制 血 压 控 在术 前 的血 压 范 围 。2 4 h后 颈 部 超 声 复 查 手术 部 位 血管 通 畅 情 况 和 支架 形 态 。术 后 予 肝 素 4 0 0 ~
l 资料与 方法
2 7例患 者共 植 入 3 1枚 支 架 , 中 4例 患 者 植 其
1 1 临 床 资料 我 院 2 0 . 0 4年 3月 ~ 2 0 0 6年 3月 入 2枚 支 架 。术 前 平 均 狭 窄 率 为 7 . ( 0 ~ 5 3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血性脑血管病支架成形术的护理
回顾性总结支架成形术治疗30 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全面、连续、动态观察神经系统的临床症状,加强体位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标签:缺血性脑血管病;放射学;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护理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致残率、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1],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脑血管支架成形术已成为当今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重要手段。

收集我科于2008年1月~2010 年9月对30 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支架成形术,效果良好,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0 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65~76岁,平均67.5岁。

其中急性脑梗死2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 例。

1.2方法局麻或全麻下行股动脉穿刺,放置5F/8F动脉鞘,将5F/8F导引导管送至责任血管狭窄段附近,行全脑血管造影,测量狭窄病变的长度及血管直径,选取适合病变的支架,将导引导丝通过动脉狭窄处,在导引导管内沿导引导丝输送支架装置,将自膨式/球扩式支架送至狭窄血管段后,定位,缓慢释放支架,对严重狭窄患者采用球囊扩张后行全脑血管造影,并检查置入支架后的血管狭窄段和远段的血流情况。

1.3结果30 例患者均一次置入成功,支架置入后血管管腔明显扩大,血流通畅,患者症状缓解,7~15d 治愈出院。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准备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一项新技术,因此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担忧等心理。

我们针对其不同的心态,对症施护,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该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的特点、优点,手术过程,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等,使患者术前保持良好的心态,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了保障。

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要及时给予合理的解释。

因为患者术后右下肢严格制动8h,并卧床24h,所以要训练患者在床上大小便,以免术后不适应[2]。

2.1.2患者的准备术前1d会阴部及双侧腹股沟备皮,观察足背动脉搏动,以便术后对照。

做好碘过敏及抗生素皮试,手术当日在左上肢留置静脉通路,以便术中用药。

手术前4h禁食水。

术前30min肌注鲁米那0.1g。

根据患者情况酌
情留置尿管[3],术前3d口服氯吡格雷,75mg/次,1次/d;阿司匹林,100mg/d;术沟、会阴部备皮,术前6~12h禁食、导尿术排空膀胱等。

2.1.3辅助检查准备遵医嘱完成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CT 及MRI等检查。

排除有无新近脑梗死,有无颅内出血、颅内肿瘤或动、静脉畸形。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

2.2术中护理
2.2.1体位患者取仰卧位,头部放在专用头架内,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托架上,双腿略分开平放,充分暴露手术区,让患者感到舒适,使患者能长时间保持体位,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并给予鼓励安慰,提供良好信息,消除紧张情绪,配合医生手术[2]。

2.2.2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心电监护,吸氧,护士应陪同置入支架全过程,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在注入造影剂时,密切观察患者变化,若出现药物过敏地现象,应立即停止注射造影剂,积极配合医生快速进行抢救[3]。

2.2.3手术操作时,密切观察监护仪上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有变化随时汇报手术医师。

2.3术后护理
2.3.1术后一般护理术后绝对平卧休息24h,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术侧下肢的末梢循环、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颜色,穿刺部位有无出血等。

患者可在床上活动,手术24h后方可下床活动[4]。

2.3.2术后不适的护理
2.3.2.1腰背酸痛腰背酸痛是血管造影及支架成形术后最常见的不适症状,国内文献报道卧位变换练习[5]。

我科采用以下措施:6h内按摩腰背部及右下肢,左下肢可自由活动,24h后取下加压器,可在床上主动变换体位。

2.3.2.2肠胀气术前术后避免进甜食、牛奶、豆浆等易产气食物,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

可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

2.3.2.3尿潴留术前训练患者在床上小便,并认识到术前床上排尿训练对预防术后尿潴留的重要性。

术后向患者解释多饮水可促进造影剂的排出,减少对肾脏的损害,并可促进排尿反射。

尿潴留时热敷按摩下腹部,诱导排尿。

无效时导尿。

2.4出院指导指导患者要生活规律,保证睡眠,保持情绪稳定,合理饮食,戒烟酒,若有不适及时就诊。

3 小结
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脑血管介入治疗也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基底动脉内支架成形术疗效显著、创伤小,除了需要医生熟练的技术操作外,还需要护理人员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的密切配合和术后的精心护理及严密观察,每一项环节都不容忽视,才能保证每一例手术的成功开展,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Sacco RL,Kargman DE,Gu Q,et al. Race- ethnicity and deter-minants of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 The Northern Manhattan Stroke Study[ J] . Stroke,1995,26 (1):14-20.
[2]Eckstein HH,Ringleb P,Allenberg JR,et al. Results of the stent protected angioplasty versus carotid endarterectomy (SPACE)study to treat symptomatic stenoses at 2 years:a multinational,prospective,randomised trial. Lancet Neurol,2008,7(10):862-864.
[3]Mas JL,Trinquart L,Leys D,et al. Endarterectomy Versus angioplasty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severe carotid stenosis (EV A-3S)trial:results up to 4 years from a randomised,multicentre trial. Lancet Neurol,2008 ,7(10):885-892.
[4]施海燕,孔福仙,何松明.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围手术期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5(1):29. 编辑/哈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