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的形式美与意境美
插花艺术—五种插花美告诉你的人生真理

插花艺术—五种插花美告诉你的人生真理
大家都知道插花是一种非常美观精致的装饰艺术,不过其不只有精致的外观,同时它也能告诉你一些人生真理。
- 01 -
缺撼美:人生不必平衡。
插花讲究孤独,它有一种意境在这儿,人生不必十全十美。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巾。
”李昱凄惨、岳王壮丽,泪中花、断肠诗都是残缺之美。
- 02 -
沉默美:人生不必开口。
插花讲究宁静。
两枝三枝,无喧无闹。
寻常一样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人生不必解释,不必讨好、不必点头、不必奉承。
- 03 -
雅致美:人生不能不精致。
一山一石、一盆一草,一机一案、一色一香,插花无不精致。
或饮或食、或住或行,人生当颇费心思,享受精致。
- 04 -
短暂美:人生不能不短暂。
越美的插花,生命越觉短暂。
美人感悟青春之易逝,壮士感慨事业之艰险。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 05 -
朴素美:人生不能不美丽。
即使是路边的野草、也能开出清香的小白花,也能装点这人生的盆景。
做不了玖瑰、牡丹,就去做一束小花吧,但一定是最雅致的那一朵。
中国传统插花的特点

中国传统插花的特点中国传统插花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 线条造型中国插花艺术以自然式线条型为主,可以说线为中国插花造型之骨。
线的表现力极为丰富,不同线条表现不同形神,有的柔美,有的刚劲; 有的纤细,有的粗犷; 有的秀雅,有的苍古。
插花艺术利用自然界千姿百态的花木枝叶,通过其线条长短,粗细,曲直顿挫,强弱相柔,虚实疏密,勾画出不同造型,塑造出了一幅幅多姿多态的艺术插花作品。
2. 讲究意境插花要讲究意境,如同中国画使人看了“画尽意在” 。
它是作者主观意志与客观境物相融合的艺术形式,即通过作者想像、联想和幻想来完成形象思维过程。
所以,艺术插花不是自然形象的简单重复,也不是做花卉模型,而是要将意与境、形与神、景和情交融在一起。
因此,每件艺术作品由立意和立形两个方面组成。
诚然,艺术插花的创作活动,由于受到空间范围和自然材料的局限,在意境表达上不能像绘画那样丰富、自如。
同时,在插花艺术构288 思立意中,同样也采用了中国画借物寓意的手法,如以松表现高洁、长青、刚强等题材; 以竹表现刚直、清高、平安等题材; 以梅表现坚骨、孤傲、迎春等题材; 以荷表现一尘不染、洁身自好等题材; 以兰表现脱俗清雅、与世无争等题材。
3. 崇尚自然中国插花以自然式为主。
在艺术手段上,以装饰美反映自然美,即按照植物生长的自然姿态,通过曲、直线条的组合,表现诗情画意,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各种花木虽然经过剪裁加工和艺术装饰,仍不失其自然风姿。
由于中国式插花讲究自然,因此构图上多数采用不对称均衡手法,避免机械对称。
植物材料注意表现单体姿态,即每朵花、每根枝条、每张叶片都要在作品中得到展示。
因此,对中国插花而言,在一件作品中,植物品种、用材数量、色彩变化均宜少不宜多。
中国插花在取材上,花、枝、叶、果、藤等均可使用; 就花而言,未绽的花蕾、半开的花苞、盛开的花朵并用,以此来表现植物生命过程的变化。
插花的形式美

论插花艺术的形式美摘要: 形式美是指构成美的事物的感性质料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律在相对抽象的层次上所呈现出来的审美属性和价值。
因此, 插花艺术的形式美的要素是色彩、形态和质感, 插花要获得美的艺术形式必须遵从它的基本规律,讲求平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统一与变化、韵律与动势的结合。
关键词: 插花艺术; 形式美的要素; 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对于视觉艺术来说, 所有被称为美的东西, 都有一个可视的形象形式, 插花艺术也是如此。
插花艺术将植物的自然美(质感、形态、色彩)和人工的装饰美(造型艺术)融为一体, 将形式美(构图色彩)和意境美(诗情画意)集于一身, 因而如同盆景艺术一样被人们赞誉为“立体的画, 无声的诗, 活的雕塑”。
所谓形式美, 就是构成美的事物的感性质料(色彩、形体、声音等)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律(齐一、平衡、节奏等)在相对抽象的层次上所呈现出来的审美属性和价值。
[1]一、插花艺术形式美的要素任何造型都是由色彩、形态、质感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插花也是一门造型艺术, 作为造型作品的主体, 可着重表现其中某一种要素, 如质感的魅力、线条的美态、色彩的搭配、形态的对比等等。
只要能把握好这些要素的特色, 就能进入理想境地, 插出成功的作品来。
1 . 色彩“色彩的美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 也就是说, 形式美的第一要素是色彩。
色彩是富有象征性的, 它有冷暖、远近、轻重以及情感的表现机能。
在色彩的各种感觉中, 温度感占着最重要的地位, 色彩的调子, 主要按冷暖区分为两大类。
一般地说, 在光谱中近于红端区的颜色为暖色, 如红、橙等, 具有明朗、热烈和欢乐的效果, 故在需要营造热烈、欢快的气氛的场合, 常选择暖色调的花材为主。
蓝、紫等色令人产生凉意, 为冷色系, 具有安详、冷静、和平与沉重感。
一般卧室、休息室等可用淡雅冷色系花材插花。
绿色温度感适中, 是中性色, 故有“绿杨烟外晓寒轻“的诗句来形容绿色。
在插花造型中, 绿色的枝、叶常是必不可少的花材。
中式插花意蕴深长、古典之美、含蓄隽永~

中式插花意蕴深长、古典之美、含蓄隽永~
中式花艺是东方花艺美学的鼻祖。
美人在骨不在皮,这是东方美学推崇的审美观念,人如是,花亦如此。
传统中式花艺儒、道、佛教思想的影响,认为万物皆有灵性,因而常根据其习性,把无语的花草,赋予人的感情和生命力,借用草木抒发人的意志,心情。
花叶触及之处,满是长长的遐想与回味。
中式插花风格常用于家居软装、中式风格的商务场合用花。
中式插花主要特点解析
1、中国人,对“禅”颇为痴迷,常常以瓶、盘、碗、缸、筒等作为花器,背景皆雅致十足。
2、中式花艺的色彩上,主调多为中性灰色,优雅温馨、自然脱俗,与中式的环境氛围极为契合。
3、中式花艺的主要花型为直立型、直上型、倾斜型、平展型、下垂型,一般是以三个主枝条骨架,然后再在各个主枝的周围插辅助枝条来填补空间,最后的花型要丰满、有层次感。
论中国插花体现的美学特征

论中国插花体现的美学特征中国插花是一项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其美学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意境含蕴中国插花追求的是意境的含蕴,讲究花材的数量和色彩的搭配,注重创造一种氛围和情感。
插花大师李苑如曾说:“插花必须具有主题和意境,这样才能让人感受到插花的灵性和美感。
”在传统的中国插花中,常常融入了诗词、书画等元素,使得花卉不只是单纯的装饰物,而是与文化和哲学相融合,表现出东方的智慧和情感。
二、含蓄内敛中国插花顾及其韵味的含蓄和内敛,追求的是花器与花材之间的和谐统一,注重形象的洗炼和修整,不附加过多的粉饰和修饰,反而强化了花卉本身的美感。
插花大师刘邦彦曾说:“插花是花枝和器皿的和谐,要尽量呈现自然之美,尽量不动手脚。
”中国插花强调花器和花材的平衡,沉稳、内敛、含蓄的美感更能够凸显出中国插花的特色美学。
三、神韵灵动中国插花的美学特征还包括神韵和灵动感,这是中国插花在东方美学中最为重要的特征。
插花大师加藤有声曾说:“插花必须要有生气,有灵魂,不然就没有生命力。
”中国插花通过花卉与器皿配合、姿态和构图、色彩与意境的融合,达到插花的灵动与生命力。
如在中国插花的实践中,往往会把插花的造型和姿态与中国书画进行结合,从而创造出独特而富有东方韵味的中国插花艺术。
四、凝练简约中国插花以尽量减少花材的使用,追求凝练简约的特点,在作品中取舍繁杂的细节,突显花材造型的大气和精致的线条,表现出插花大师对艺术的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插花大师山田世界又说:“插花要用尽量少的花材,尽量少的造型,达到简约的美。
”这种凝练简约的美感与中国文化的“以少胜多”的审美理念相呼应,也体现出了中国插花在东方美学中的特点。
总之,在中国插花艺术中的美学特征是极具东方韵味的。
其意境含蕴、含蓄内敛、神韵灵动、凝练简约等特点,展示了中国插花的独特之处,也成为中国插花向世界展示东方美学的特色,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欣赏者和追随者。
感受中国传统插花的意境美

感受中国传统插花的意境美一起探索花艺植物美学不经意间,我们总能在中式花艺中体察到一种静静流淌的意境。
意境是沉默的,在沉默中又试图述说千言万语,让人漫游进真实世界的另外一侧,神思游走。
猛然间,又被拉回到现实之中,再细看这一枝花叶,不觉怦然心动你手机里的植艺美学馆X传统插花花艺是怎样构筑意境的呢?从形式上看,插花是把剪切下来的花插在瓶或盘等容器中,所用花材大致为枝条、花朵、叶片、果实、花萼等。
利用自然界千姿百态的花木枝叶,通过其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顿挫、强弱刚柔、虚实疏密,来勾画不同造型,从而用各种各样的呈现形式,生出境界,引人哲思,意境便由此而来。
从历史中去探查花艺的意境:曾一度时,中式插花最早是用来供佛的,随着时代变迁,又逐渐形成了不同类型,包括早期的佛教插花以及民间插花、宫廷插花和文人插花等诸多形式与风格。
中国现代插花艺术则是以唐宋以来清雅脱俗的文人插花风格为基础的,其意境也多以清丽儒雅为题。
中式插花一般由三根枝条构成,形成一个不等边三角形。
其中主枝最粗、最短,是不等边三角形中最短的那个“边”,它象征着君王、领袖、父亲,因为皇帝都是面南而坐,因此,主枝一般是靠南边的那枝。
主枝上的花朵是最大的,是面向观众的,也是观众最想看到的那枝。
客枝是垂直的那枝,象征宰相、上宾、妻子,它挨着主枝,起着扶持主枝的作用,往往比主枝要长一倍。
使枝,象征大将军、仆人、使者,是作品中最长的一枝而且插花的表现都在使枝上,它也许一朵花都没有,但往往是最具表现力的一枝。
它一般是直立形,倾斜角度不超过30°,在正式的隆重场合,使枝一般都是直立的,以示庄重。
插花的花器,如花瓶、花盆是专门的造型。
继五代发明占景盘后,宋朝又发明了三十一孔花盆、六孔花瓶、十九孔花插等可视作现代插花所用剑山的原型。
同时,宋人花架也十分考究,这大大促进了陶瓷、漆雕等工艺的发展。
中国插花讲究形似自然,不能有明显的人工痕迹,同时还要有自己的个性追求。
插花艺术的意境和种类特点

插花艺术的意境和种类特点现代艺术插花不过分要求花材的种类和数量的搭配,但十分强调每种花材的色调、姿态和神韵之美。
用一种花材构图,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不同的构图以及与不同花材花器的组合,达到的效果则是完全不同的,这也就是艺术插花的表现力。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插花艺术的意境和种类特点,希望能帮到你。
插花艺术插花亦可称为插花艺术,就是把花插在瓶、盘、盆等容器里,而不是栽在这些容器中。
所插的花材,或枝、或花、或叶,均不带根,只是植物体上的一部分,并且不是随便乱插的,而是根据一定的构思来选材,遵循一定的创作法则,插成一个优美的形体(造型),借此表达一种主题,传递一种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后赏心悦目,获得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
插花意境插花既不是单纯的各种花材的组合,现代艺术插花不过分要求花材的种类和数量的搭配,但十分强调每种花材的色调、姿态和神韵之美。
用一种花材构图,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不同的构图以及与不同花材花器的组合,达到的效果则是完全不同的,这也就是艺术插花的表现力。
艺术插花最讲究的是作品的意境,而对花材和花器的选择几乎没有限制。
插花构图注重立体感和空间感,要留空白,以给人想象的余地。
艺术插花通过搭配组合,可以把非常不起眼的材料组织成具有高雅情趣的艺术品。
这也是插花的魅力所在。
一件好的作品之所以有较高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是由于作者能捕捉自然界最美的瞬间,进行艺术加工。
既不是自然美的重复,也不是对他人作品的模仿,而是经过作者精心创作,具有独特个性和表现力的作品。
艺术插花的作者,须善于观察自然,敏锐地捕捉自然界花卉植物最美瞬间,积累花卉的形象,注意熟悉花卉的丰富语汇,具备一定的美学理论基础知识,熟悉绘画音乐,这样才能不断地创作出真善美的作品。
艺术插花的种类和特点插花种类从形式上可分瓶插、盆插、悬挂式插花、异型花器插花、花篮插花、花架插花、人造花插花等。
从风格上可分东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现代自由式插花。
(一)东方式插花:是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一种插花形式。
插花的形式美与意境美

课程论文(设计)题目:插花的形式美与意境美学号:姓名:崔瑞津年级:学院:系别:专业:任课教师:李娟玲完成日期:2014 年11 月17 日摘要【摘要】我们日常生活中,插花作品所要表现的内容,即主题,最直观地来源于表现该内容的艺术形式。
例如表现崇高、景仰、节操高洁、蒸蒸日上、顶天立地之类主题,常采用直立型的构图;表现奋勇前进、归心似箭、风吹浪打之类主题,则多采用倾斜式的构图;表现大自然优美景色,常用盆景式的构图等。
这样,形式表现出来的不仅是外在形态轮廓的美,即形式美;而且,透过外在的形态轮廓,反映出包孕在形式中的内容美,即艺术家热情讴歌的自然美和生活美,也就是意境美。
在不同的地区与时代的文化背景下,所要表达的意境美是不同的,所以在形式的表达上有较大的差异。
东方插花则更注重线条感,以幽雅见长。
西方插花讲究强烈的美感,给人以奔放热烈的印象。
中国传统插花主张“天人合一”赋予作品更多精神上的意义。
现代插花表现手法灵活多变,作品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
【关键词】插花基本造型形式;东方插花形式美与意境美;西方插花形式美与意境美;中国传统插花的形式美与意境美;现代插花形式美与意境美。
目录1插花造型形式 (3)1.1插花基本造型 (3)1.2插花中的构图 (3)2. 各不同文化背景下插花的形式美与意境美 (4)2.1东方式插花 (4)2.2西方式插花 (4)2.3中国传统插花 (5)2.3现代插花 (6)致谢 (7)参考文献 (7)一、插花造型(一)插花基本造型1、水平型:设计重心强调横向延伸的水平造型2、三角型:花材可以插成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不等边三角形。
外形简洁,安定,给人以均衡,稳定,简洁,庄重的感觉。
3、L型:两面垂直组合而成,左右呈不均衡状态。
给人以开阔向上的感觉。
4、扇形:在中心呈放射形,并构成扇面形状。
5、倒T型:纵线及左右横线的比例为2:1,给人以现代感。
6、垂直型:体形态呈垂直向上。
此外还有椭圆型、倾斜型、新月型、S型、圆球型、冠型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论文(设计)题目:插花的形式美与意境美学号:姓名:崔瑞津年级:学院:系别:专业:任课教师:李娟玲完成日期:2014 年11 月17 日摘要【摘要】我们日常生活中,插花作品所要表现的内容,即主题,最直观地来源于表现该内容的艺术形式。
例如表现崇高、景仰、节操高洁、蒸蒸日上、顶天立地之类主题,常采用直立型的构图;表现奋勇前进、归心似箭、风吹浪打之类主题,则多采用倾斜式的构图;表现大自然优美景色,常用盆景式的构图等。
这样,形式表现出来的不仅是外在形态轮廓的美,即形式美;而且,透过外在的形态轮廓,反映出包孕在形式中的内容美,即艺术家热情讴歌的自然美和生活美,也就是意境美。
在不同的地区与时代的文化背景下,所要表达的意境美是不同的,所以在形式的表达上有较大的差异。
东方插花则更注重线条感,以幽雅见长。
西方插花讲究强烈的美感,给人以奔放热烈的印象。
中国传统插花主张“天人合一”赋予作品更多精神上的意义。
现代插花表现手法灵活多变,作品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
【关键词】插花基本造型形式;东方插花形式美与意境美;西方插花形式美与意境美;中国传统插花的形式美与意境美;现代插花形式美与意境美。
目录1插花造型形式 (3)1.1插花基本造型 (3)1.2插花中的构图 (3)2. 各不同文化背景下插花的形式美与意境美 (4)2.1东方式插花 (4)2.2西方式插花 (4)2.3中国传统插花 (5)2.3现代插花 (6)致谢 (7)参考文献 (7)一、插花造型(一)插花基本造型1、水平型:设计重心强调横向延伸的水平造型2、三角型:花材可以插成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不等边三角形。
外形简洁,安定,给人以均衡,稳定,简洁,庄重的感觉。
3、L型:两面垂直组合而成,左右呈不均衡状态。
给人以开阔向上的感觉。
4、扇形:在中心呈放射形,并构成扇面形状。
5、倒T型:纵线及左右横线的比例为2:1,给人以现代感。
6、垂直型:体形态呈垂直向上。
此外还有椭圆型、倾斜型、新月型、S型、圆球型、冠型等等。
(二)插花中的构图1、插花的高度(即第一主枝高)不要超过插花容器高度的2.1.5-2倍。
容器高度的计算是瓶口直径加本身高度。
在第一主枝高度确定后,第二主枝高为第一主枝高的2/3,第三主枝高为第二主枝高的1/2,在具体创作过程中凭经验目测就可以了。
2、第三主枝起着构图上的均衡作用。
数量不限定。
但大小、比例要协调。
自然是插花花材与花器之间的比例的配合必须恰当,做到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避免露脚、缩头、蓬乱。
规则式插花和抽象式插花最好按黄金分割比例处理,也就是说,瓶高为3花材高为5,总高为8。
比例3:5:8就可以了。
花束也可按这个比例包扎。
3、插花色彩的配置。
插花的色彩配置,既是对自然的写真,有是对自然的夸张,主色调的选择要适合使用环境。
浓重温暖的色调(红、橙、黄)适于喜庆集会、舞场餐厅、会场展厅;明快洁净的中性色调适用于书房、客厅和卧室;而冷色调(浅黄、绿、蓝、紫、白)常用于凭吊悼念场所。
4、花材的种类。
本木求其深重有力,草本求其鲜明可人。
自然式花艺以丽不乱性,艳不眩目的色彩为主,纵使无花,亦可用苍松翠柏作主角。
而图案式花艺则以色彩浓厚,火爆热烈,亦可将反差强烈的颜色集于同一作品之中。
5、花材与容器的色彩配合。
素色的细花瓶与淡雅的菊花有协调感;浓烈且具装饰形的大丽花,配釉色乌亮的粗陶罐。
可展示其粗犷的风姿;浅蓝色水孟宜插以低矮密集粉红色的雏菊或小菊;晶莹透剔的玻璃细颈瓶宜插非洲菊加饰文主,并使其枝茎缠绕于瓶身。
6、东西方花艺特点对比。
西方的花艺花枝数量多,色彩浓厚且对比强烈;而东方的花艺则花枝少,着重自然姿态美,多采用浅、淡色彩。
以优雅见长。
二、各不同文化背景下插花的形式美与意境美(一)东方式插花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
花型自然,活泼多变,线条优美重情趣,追求意境,耐人寻味。
东方插花则更注重线条感,使用花枝的数量并不多,形式追求线条、构图的完美与变化,多采用青枝绿叶,着重于天然姿态美,轻描淡写,清雅绝俗,插花用色淡雅,以幽雅见长,一般只用二三种花色,简洁。
1、注重意境和内涵思想的表达,体现东方绘画“意在笔先、画尽意在”的构思特点,使得插花作品不仅仅具有装饰的效果,而且达到了“形神兼备”艺术境界。
2、以线条造型为主,追求线条美,充分利用植物材料的自然形态,因材取势,抒发情感,表达意境。
3、在构图上崇尚自然,采用不对称式构图法则,讲究画意,布局上要求主次分明,虚实相间,俯仰相应,顾盼相呼。
4、注重作品的人格化意义,赋予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涵,采用自然的花材表达作者的精神境界,所以非常注重花的文化因素。
5、色彩以清新素雅,提倡轻描淡写,清雅脱俗。
6、手法上多以三个主枝为骨架,高低俯仰构成各种形式,如直立、倾斜、下垂等等。
(二)西方式插花。
以美国和荷兰等欧美国家为代表。
花型端庄,色彩华丽,构图较规则,对称均衡,活跃的气氛浓重,有图案之美,富于装饰性,但意境浅淡。
西方插花讲究强烈的美感,给人以奔放热烈的印象。
大多喜欢用色彩鲜明的花朵聚集在一起,给人视觉上的艳丽震撼。
因为是大把大把的花聚拢,因而并不讲究造型与意境,只是为了突出花草的茂盛华贵,使气氛热闹。
西方插花很注重几何构图,喜欢用S型和圆形。
1、插花作品怡情悦性。
讲究装饰效果以及插作过程的怡情悦性,不过分强调思想内涵。
2、讲究几何图案造型,讲究对称和均衡,追求群体的表现力,与西方建筑艺术有相识之处。
3、追求丰富艳丽的色彩,着意渲染浓郁的气氛,常使用多种花材进行色块的组合,富于装饰性。
4、花材用量大,多用草本花卉,给人以花木繁盛之感。
5、注重花材与花器的协调,插花作品同环境场合的协调。
(三)中国传统插花中国传统插花深受儒家、道教、佛教思想及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宇宙观和审美情趣,认为万物有灵性,主张“天人合一”,视自然界的花草树木更是有灵性、有情感之物,所以中国人历代都有寄情花木之凤,赋予各种花木许多象征性和寓意,被人格化和神化,借以明志,寄托情思,舒展情趣。
在插花中也自然视各种花材不单纯是造型的素材与表现形式美的主要物质基础,而是构思传情的语言和工具,是创造和表现意境美的重要要素。
因此自古以来,插花以凡材必有意,意必吉祥为创作的中心与主题,以追求枝情花韵之美,突出花品花格的表现为最高艺术境界。
比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被视为清净高洁,称为净友,常用于佛前供花牡丹,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国色天香,称为“花中之王”,是富有和显贵的象征,是唐代宫廷插花的主要花枕梅花,“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有清高淡雅,傲雪凌霜的性格;桂花,是官运亨通、文思长进和中秋团圆的象征;竹,是虚心和忠诚的象征;松,是威严与长寿的象征等等。
另外,一些品高韵胜的花材组合一起,或根据它们的习性、或按照它们的名称的谐音,赋予一定的寓意。
如玉兰、海棠、牡丹组合一起,名为“玉堂富贵”;松、竹、梅,名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等。
民间还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习俗,这些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花材使传统插花作品在花材自然美的基础上又被赋予更多精神上的意义,从而更增添了作品的美感,使作品更充满了诗情画意的魅力。
(四)现代插花1、材料的选择与运用立意的创新。
这是成功佳作的关键,器具、花材及配件的巧妙搭配,是立意新颖的具体表现。
(1)植物材料的选择与运用现代自由式插花中植物材料的选择更加广泛,对植物材料的处理运用方法越来越多,如常将植物材料分割、编织,或喷漆、镀金及镀银,对枝条脱水、烘干、染色等——目的是表现插花作品主题。
(2)器具的运用极力体现作品的主题现代自由式插花的创作,继承了东方式插花对花器选择的重要性,把花器作为作品构思、造型的一部分,除了传统的瓶、盆、篮、钵等容器外,经常使用一些异形花器,使构图增添奇异的色彩,以满足创作的需要。
作者还刻意加工制作花器,如木制车、铜架、不锈钢造型、试管、木制粮仓等。
在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插花作品展览中,四川代表为表现《人与自然》、《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理念,用竹子制成了地球的模型作插花的器具。
《地球》内鲜花、白鸽和平相处,将现代人追求和平、珍惜生态环境的意念坦率地表现于插花作品之中。
(3)配件的选择现代自由式插花非常注重配件的作用,对作品主题的烘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2、造型的表现手法灵活多变。
现代自由式插花的艺术表现手法往往既是东西方式插花技法的融合,同时又吸收现代艺术的创作手法,推陈出新。
东方式插花中,写意的技法在现代插花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常常以非自然的手法和构筑的意念,强调作者创造性的构思。
有时,为了表达一种精心设计的构思,表现造型的优美,不需理会植物生长的自然形态,故意将线状花材弯曲折扭而成方框、圆圈、三角形,或将许多线状花材排列在一起,使之呈现面的效果,将点状花材集合成块,以强调斧凿神工的效果。
3、现代中国插花的主要类型。
艺术插花、礼仪插花、自然式插花、盆景式插花、野趣式插花。
其他形式插花——壁挂式插花、悬吊式插花、小品插花、组合插花、大型插花、浮花、敷花、画式插花。
致谢经过几个月的忙碌和学习,插花艺术与切花制做课程已经接近尾声。
面对第一次接触的领域和知识,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指导教师的的督促指导,想要学好这门课程是难以想象的。
现在我发现,自身的成长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和帮助,我很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的空间。
我要向那些帮助过我、鼓励过我的人们致以我最诚挚的谢意。
首先感谢老师,活泼轻松的课堂氛围,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在课堂上学到了许多只是。
她严谨的工作作风,渊博的知识,还有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将会对我影响深远。
除此之外还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编写论文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论文的完成,奠定了我的能力,它会帮助我在今后的插花学习。
在此我向我的指导老师,和小组的同学们致以真挚的谢意,谢谢你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1、黎佩霞,插花艺术基础,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6,22、朱迎迎,插花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3、中国学术期刊网4、景观中国5、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