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低铁胁迫对不同耐低磷玉米生长及磷、铁养分吸收的影响
玉米低温胁迫下五项生理指标测定

⽟⽶低温胁迫下五项⽣理指标测定⽟⽶低温胁迫下五项⽣理指标测定马⼴伟(东北农业⼤学⽣命科学学院2008级⽣物科学哈尔滨150036)摘要:本实验研究了⽟⽶幼苗在5℃处理6⼩时后,叶绿素含量、组织⽔势、组织抗逆性、根系活⼒、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五项⽣理指标的变化,并分析了变化的原因,综合讨论了低温胁迫对⽟⽶幼苗的影响。
关键词:,低温,⽟⽶,⽣理指标植物寒害⼀般分为两种:冰点以上低温对植物的伤害为冷害;冰点以下低温对植物的伤害为冻害。
本⽂主要讨论冷害对⽟⽶幼苗的影响。
低温会在⼀定程度上破坏细胞膜,从⽽影响植物膜系统维持的⽣理功能【1,2】。
根据对低温的抗逆性将植物分为两类:低温⽶感型,如⽟⽶(极限低温5℃),⾹蕉(极限低温14℃);低温⾮敏感型,这类植物在15℃以下0℃以上时受冷害的迹象不明显【3】。
⽣活在寒带及温带早春、晚秋的植物⼀般对冷害的抗性较强,原产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植物以及温带夏季⽣长的植物对冷害的抗性⼀般较弱。
同⼀作物的不同品种间对冷害的抗性也有差异【1,4】。
低温冷害是限制物种分布与农业⽣产的重要因素【1,5】⿊龙江省属于⾼寒地区,冬季时间长,温度低;夏季早晚温差⼤,⽟⽶是当地主要的农作物之⼀,所以,研究低温对⽟⽶幼苗的伤害有重⼤的实际意义。
1 材料与⽅法1.1 材料9单48号⽟⽶⾃交系,由东北农业⼤学⽣命科学学院植物⽣理实验室提供。
1.2 ⽅法1.2.1 ⽟⽶浸种和催芽精选种⼦400粒左右,⽤蒸馏⽔将⽟⽶种⼦洗净,放⼊⼤烧杯。
先⽤75%酒精浸泡10s后⽤蒸馏⽔洗净残余酒精,再⽤5%次氯酸钙浸泡10min后⽤蒸馏⽔洗净,加蒸馏⽔没过种⼦,37℃恒温暗培养进⾏催芽。
1.2.2 ⽟⽶幼苗的培养和低温胁迫处理⽟⽶催芽16h后,⽤蒸馏⽔洗三次,洗去种⼦表⾯抑制⽣长的物质。
将⼤烧杯中⽔倒净,⽤⼲净的湿布塞住烧杯⼝,⽬的是保湿,加盖培养⽫保持⽔分,37℃恒温暗培养,每隔4⼩时左右⽤蒸馏⽔洗三次。
然后进⾏沙培,将沙⼦平铺在培养盘上,⽤喷壶浇适当的完全营养液(表⼀)。
玉米应答低磷胁迫机制研究进展

玉米应答低磷胁迫机制研究进展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环境胁迫,其中磷胁迫是影响玉米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对磷胁迫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对玉米应对低磷胁迫的机制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对玉米应对低磷胁迫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未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挑战。
一、玉米对磷的需求和吸收磷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之一,它参与到植物的能量代谢、DNA合成、酶的活化等重要生物学过程中。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磷的需求量较大,尤其是在幼苗期和抽穗期,对磷的需求更为显著。
大部分土壤中的磷以无机形式存在,不易被植物吸收利用。
磷胁迫严重影响着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玉米对磷的吸收主要通过根系进行,而磷在土壤中的有效性则受到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磷的形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提高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增强玉米对磷的吸收能力,对于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玉米应对低磷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机制1. 根系对低磷胁迫的响应在低磷胁迫条件下,玉米根系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和形态上的变化,以增加对磷的吸收能力。
首先是根系的生长受到抑制,根系长度减短,分生区活跃度降低,表观根密度增加,这些变化有助于减少根系与土壤中磷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磷的吸收效率。
其次是根系分泌相关物质的增加,如根际酸和碱性磷酸酶等,这些物质可溶解土壤中的磷,使其转化为可被植物吸收的形态。
2. 植株生长和养分转运受到影响低磷胁迫会导致玉米植株的生长受到抑制,主要表现为植株高度减小、叶片发育受阻、叶绿素含量降低等。
磷的吸收和转运也会受到影响,主要体现在磷的吸收速率和根系对磷的吸收能力的提高。
植株在低磷胁迫条件下,会调整磷的分配,优先满足新生组织对磷的需求,从而维持植株基本代谢的进行。
3. 分子机制的响应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玉米应对低磷胁迫的分子机制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些研究表明,在低磷胁迫条件下,一些基因会被特异性激活,从而启动一系列信号传导途径和代谢途径,以帮助植物应对磷胁迫。
磷胁迫对不同磷效率玉米糖代谢的影响

照相 比 下 降 了 3 , 8 WKH5第 4叶 可 溶 性 糖 含 量 与 对 照相 比提 高 了 1 5 , 5 2第 4叶 可 溶 性 糖 含 量 2 西 0
与 对 照相 比 只提 高 了 1 , KH5未 展 叶 可溶 性 糖 含 量 与 对 照 相 比提 高 了 3 9 , 5 2未 展 叶 可 溶 性 2 W 0 西 0
21 年 1 月 00 1
Ju ao Ge i c ad e nl y or lf r n cne n c o g n e S e T h o
绦 色科 技
第 1 1期
磷 胁 迫 对 不 同磷 效 率 玉 米 糖 代 谢 的影 响
孟新伟
( 疆 生 产 建 设 兵 团 农 九 师 农 业 科 学研 究 所 , 疆 额 敏 8 4 0 ) 新 新 3 6 1
1 引 言
磷 是 细 胞 的 重 要 组 成 成 分 之 一 , 在 碳 水 化 合 磷 物 代 谢 中起 重 要 作 用 。磷 直 接 参 与 呼 吸 和 糖 酵 解 过 程 。例 如 己 糖 在 被 氧 化 前 必 须 转 变 为 磷 酸 己糖 后 才 能被利 用 。在 呼吸过 程 中起 能量 传 递作 用 的 A TP,
状 况 表 1 6月 2 日播 种 , 个 自交 系 一 行 , 距 为 , 2 每 行
2c , 0 m 见表 1 。
表 1 试 验 土 壤 肥 力状 况
糖 含 量 下 降 , 旱 性 强 的 品 种 蔗 糖 含 量 明 显 高 于 抗 抗 旱 性 弱 的 品 种 [ 。 干 旱 胁 迫 条 件 下 柽 柳 组 织 的 可 溶 3 性 糖 含 量 明 显 增 加 , 为 渗 透 调 节 物 质 的 可 溶 性 糖 作 主 要 有 蔗 糖 、 萄 糖 、 糖 、 乳 糖 等 ; 境 下 柽 柳 植 葡 果 半 逆 物 体 内 可 溶 性 糖 增 加 的 原 因 可 能 有 大 分 子 碳 水 化 合 物 和 蛋 白质 的分 解 加 强 而 合 成 受 到 抑 制 , 糖 的 合 蔗 成 加 快 光 合 产 物 形 成 过 程 中 直 接 转 向 低 分 子 量 的 物 质 蔗 糖 等 , 不 是 淀 粉 ; 植 物 体 其 他 部 分 输 入 有 机 而 从 溶 质 糖 。柽 柳 主 动 积 累 可 溶 性 糖 参 与 降 低 其 体 内 渗 透 势 , 利 于 其 在 干 旱 环 境 下 维 持 植 物 体 正 常 生 长 以
孕穗期低温胁迫下不同磷营养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告
够 球 稻
V11 o o4N . . 5
孕穗期低 温胁迫 下不 同磷 营养 对水 稻生长发 育影响 的研 究
马 巍 ,侯 立 刚 ,赵 国 臣 ,齐 春 艳 ,刘 亮 ,孙 洪 娇
公 主 岭 16 0 ; 3 10 ( 吉 林 省 农 业科 学 院 水 稻 研 究 所 , 林 1 吉
低 温胁 迫 会 抑 制 吉 粳 8 1和 长 白 9植 株 生 长 , 致 穗 抽 出度 、 长 、 实 率 以及 产 量 下 降 , 对 非 耐 冷 型 品种 长 白 9的 影 响 导 穗 结 且 要 高 于 吉粳 8 。 温 胁 迫下 当施 磷 量 ≤ 10 k/m 时 , l低 2 g 随着 施 磷 量 的增 加 , 白 9和 吉粳 8 的 株 高 、 抽 出度 、 长 、 实 h 长 1 穗 穗 结 率 和单 穴产 量 均 明显 增 加 。 明 适 当 的增 施 磷 肥 可 提 高 低 温 胁 迫 下 水 稻 结 实 率 和 产量 , 缓 低 温 导致 的株 高矮 小 , 抽 出 表 延 穗
低磷胁迫对水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DOI:10.3969/J.ISSN.1672 7983.2020.03.003低磷胁迫对水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丁艳,朱兰保,盛 蒂,常晓梅(蚌埠学院土木与水利水电工程学院,安徽蚌埠,233000)摘要:以3种不同基因型水稻为材料,采用水培方式分别对水稻植株进行正常供磷(+P,0.323mmol·L-1)和低磷(-P,0.013mmol·L-1)培养。
通过对植株的表型观察,根系形态的扫描,生物量及部分理化指标的测定,研究低磷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明确水稻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机制。
结果表明,与正常供磷水稻植株相比,低磷处理的水稻植株矮小,叶面积减小,分蘖数及穗粒数减少;同时,根长增长,根系活力减弱,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APase)活性增强,根系分泌酸(H+)增多;此外,低磷处理水稻植株相对含水率下降,地上部干质量下降,根部干质量增加,根冠比增大。
即在磷营养供应不足时,水稻通过改变根系形态、增加根系分泌酸和提高酸性磷酸酶活性等适应机制,增加对土壤中磷元素的吸收和利用,以适应低磷环境。
关键词:水稻;低磷胁迫;生长指标;生理指标;根系形态中图分类号:S511.0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 7983(2020)03 0013 07水稻是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全球约有5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1]。
水稻的生长过程中,磷肥是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磷可增强植株体内活力,促进养分合成和转运,增强光合作用,延长叶的功能期,有益于水稻增产稳产[2,3]。
磷素供应不足会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影响其产量和品质[4,5]。
有研究表明,在低磷条件下,作物会从形态和生理等方面做出一些适应性反应,以适应低磷环境[6~8]。
刘文菊等[9]研究发现,不同基因型水稻在磷胁迫下其根系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如根长、根冠比均呈增加趋势。
在低磷条件下,水稻植株分蘖数增减少,且每株根系相互之间有横向交织生长现象[10]。
不同玉米杂交种亲本磷营养特征及对低磷胁迫的响应

( X i a n y u 3 3 5) , w h i c h a r e w i t h s t r o n g r e s i s t a n c e s a n d l a r g e l y p l a n t e d i n C h i n a , w e r e s e l e c t e d t o s t u d y ma i z e p h o s p h o r u s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
Ab s t r a c t : I n o r d e r t o c o mp a r e t h e g r o wt h s a n d n u t i r e n t a b s o r p t i o n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ma i z e h y b r i d p a r e n t s a t d i f f e r e n t l e v e l s o f p h o s p h o r u s,
( 1 . 山东 省农业 科学 院 玉 米研究 所 , 山东 济南 2 5 0 1 0 0 ; 2 . 山东省 农业 科学 院 蔬菜 研究 所 , 山东 济南 2 5 0 1 0 0 )
摘 要: 为 比较不同玉米杂交种亲本在不 同磷水平下植株 生长和养分吸收特性, 以及养分在体 内的循环 和分 配的差异 , 选 取我 国在生产 中大面积推广且抗逆性较强 的玉米 杂交种亲本 : 郑5 8 / 昌7 - 2 ( 郑单 9 5 8 ) , P H 6 WC / P H 4 C V ( 先玉 3 3 5 ) , 利用营养液 培 养 的方法进行 了这些玉米磷营养特征的研究 , 通过供磷和缺磷 营养液培养研究缺磷对不 同基因型玉米生长发育 , 根 系形态 、 活 性 和生理特性 的影响 , 玉米苗期光合速 率变化 , 并 比较基因型间差异。结果表明, 与供磷 相 比, 缺磷 亲本 的干质量降低 , 磷增长 量 降低 , 根干质量增加 , 根冠 比增加 ; 根 长增长 , 根半径 降低 , 根表面积增加 , 总吸收面积和 比表 面积均降低 ; p H值 降低 ; 吸收
低磷胁迫对水稻不同基因型苗期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影响

西
1 6 0
南
农
业
学
报
2 0 1 4年 2 7卷 1期
V0 1 . 2 7 N0 . 1
S o u t h we s t C h i n a J o u r n a l o f A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文章编 号 : 1 0 0 1— 4 8 2 9 ( 2 0 1 4 ) 0 1 — 0 1 6 0一 O 6
株含 氮量 与氮效 率、 植株含磷量与磷效率、 植株含 钾量 与钾效率之 间均无显著相关性。根据植株 肥料利 用效率 ( 干重/ 合 肥量) 将
水稻 不同基 因型分 为4类 : I 增效型、 Ⅱ受抑制 型、 Ⅲ钝感型、 Ⅳ互作 型。在耐低磷基 因型筛选 时应选择肥效类 型属 I 型和Ⅳ 互作 型中磷肥利 用效 率较正 常磷处理下增加 的水稻基因型。
室, 北京 1 0 0 1 9 3 )
摘
要: 从 营养 学角度 了解不 同耐低磷水稻基因型在低磷胁迫时各基 因型对 氮、 磷、 钾 3大营养元 素的吸 收能力及利用 能力 的差
异 。结果表 明, 水稻各基 因型对低磷胁迫的适应能力与氮肥、 钾肥的吸收量相 关不显著 , 与磷肥的吸收量达 显著 负相关 , 即低磷 胁 迫 下耐低磷基 因型吸收磷肥量较正常磷处理下明显增加 , 低磷敏感基因型吸收磷肥量较正常磷处 理下 明显减少 ; 水稻各基 因型植
低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玉米主要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Vol 131,No 15pp 1667-669 May ,2005作 物 学 报ACTA A GRONOM ICA SIN ICA第31卷第5期2005年5月 667~669页研究简报低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玉米主要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梁秀兰1 林英春2 年 海1 解丽霞1Ξ(1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广州510642;2惠州市惠阳农业局,广东惠州516100)The E ffect of Low Phosphorus Stress on Main Physiological T raits of Different Maize G enotypesL IAN G Xiu 2Lan 1,L IN Y ing 2Chun 2,NIAN Hai 1,XIE Li 2Xia 1(1College of A gricult ure ,South China A gricult ural U niversity ,Guangz hou 510642,Guangdong ;2Huiyang A gricult ural Of f ice ,Huiz hou 516100,Guangdong ,China )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之一,不仅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化合物的组分,而且还以多种途径参与植物代谢。
植物所需磷素的主要来源于根系自土壤的吸收[1]。
红壤对磷素有强大的固定能力,而且当p H 值低于6时,其固定值随p H 值的下降而线性增大,使磷在土壤溶液中的浓度下降,有效性降低[2]。
有研究表明,低磷胁迫降低小麦、玉米叶绿素含量,抑制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提高小麦、玉米等作物的叶片、根、甚至全株的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导致甘蔗叶片丙二醛含量增加,且耐性差的品种较明显和较早发生[3~7]。
玉米是对缺磷极敏感的作物,但有关不同基因型玉米耐低磷能力以及土壤低磷对不同玉米基因型主要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的报道较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章爱群,副教授,从事植物营养学研究 贺立源为通信作者,教授,从事植物耐非生物逆境研究
基金项目: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D20132703) ; 湖北工程学院创新 团队项目( T2014001) ; 湖北工程学院项目( z201118)
14 - 10 - 13
在移栽后第 5 天,各基因型玉米表现出缺铁失 绿症状,在移栽后的第 10 天,处理间缺铁症状差异 显著,至处理 18 天 6 个基因型玉米的叶片几乎完全 失绿黄化。对鲜样进行最新全展叶 SPAD 值的测定 结果( 图 2) 显示,- Fe 处理显著降低了各基因型幼 苗的叶绿素含量,低磷敏感基因型玉米 SPAD 值平均 降幅为 64. 60% ; 耐低磷基因型平均降低 59. 35% , 稍小于前者。
111
2014. 6
作物杂志 Crops
KCl 0. 43,K2 SO4 0. 58,KNO3 0. 56,Mg ( NO3 ) 2 · 6H2 O 0. 86,KH2 PO4 0. 25; 微 量 元 素 ( μmoL / L ) : MnCl2 · 4H2 O 9. 11,H3 BO3 25. 41,ZnSO4 · 7H2 O 2. 36,CuSO4 ·5H2 O 0. 62,Na2 MoO4 ·2H2 O 0. 83[7]。 营养液培养试验设供铁( + Fe,150μmoL / L) 和低铁 ( - Fe,20μmoL / L) 两个处理。种子经 0. 1% HgCl2 表面灭菌 15min,冲洗后播于沙盘。催芽出苗后至 幼苗长至三叶期,切去胚乳,移入长方形塑料盒,盒 外涂黑 油 漆 遮 光,盒 内 装 有 1 /2 玉 米 营 养 液 ( 浓 度) ,3d 后改用全营养液并进行低铁处理。培养期 间每天通气 5 ~ 10min,自然光照,每 3d 更换一次营 养液。各自交系每处理 12 株,3 次重复,培养 18d 后各处理随机取样 6 株进行调查。 1. 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4. 23** 152. 61**
1. 93ns 6. 52*
根系磷含量 地上部吸磷量 根系吸磷量
16. 75** 9. 82**
29. 33**
40. 39** 5. 30*
30. 55**
9. 15** 1. 21ns 1. 63ns
地上部磷利用率 根系磷利用率
24. 62** 18. 79**
0. 17 ± 0. 01a
TL94B
0. 48 ± 0. 03a
0. 44 ± 0. 02a
0. 11 ± 0. 02a
0. 11 ± 0. 01a
多黄
0. 65 ± 0. 07a
0. 39 ± 0. 01b
0. 14 ± 0. 01a
0. 13 ± 0. 01a
注: 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在 5% 水平上差异显著,下同
米研究中心提供。 1. 2 试验设计
采用 Magnavaca 的玉米营养液配方,大量元素 ( mmol / L ) : Ca( NO3 ) 2 ·4H2 O 3. 52 ,NH4 NO3 1. 30 ,
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
主产区。而在华北、东北西部的石灰性土壤上植物 缺铁现象较为突出。玉米缺铁,叶片脉间失绿,呈条
2-1、87-1 和 HZ118 为低磷敏感基因型( S) ,Mo17s、 TL94B 和多黄为耐低磷基因型( T) [6]。供试玉米自
纹 花叶,新叶症状重; 严重时新叶不出,植株生长不 交系种子由华中农业大学玉米室及中国农业大学玉
2 结果与分析
2. 1 铁处理和基因型对玉米生长和营养特性的影响 株高、叶绿素含量及生物量均是反映植物生长
状况的重要指标,磷、铁含量,磷、铁吸收量和磷利用 率是玉米植株的重要营养特性指标。对铁处理下不 同基因型玉米幼苗的各指标进行方差分析( 表 1) , 结果发现,铁处理和基因型对玉米的生长和养分吸 收影响显著,而且铁处理和基因型之间存在互作,除 了根系干重、根冠比和地上部、根系吸磷量外,交互 作用对其他各指标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随着铁浓 度的降低,株高、叶绿素含量及生物量呈减小趋势, 而叶绿素含量和根冠比增加,各营养指标在不同铁 处理下差异显著。 2. 2 低铁胁迫对不同玉米基因型苗期生长的影响
基因型 53. 68** 13. 22**
4. 18** 14. 41** 20. 71**
铁处理 44. 87** 15. 10** 659. 89** 37. 28**
8. 98**
铁 × 基因型 3. 18* 2. 99* 2. 69* 3. 69* 2. 19ns
根冠比 地上部磷含量
18. 18** 27. 34**
sium rates.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under high soil fertility conditions,the sensitive degree of super hybrid rice
to nitrogen and potassium application is low,the nitrogen and potassium rates for hybrid rice Guiliangyou 2 should not be exceeded N 172. 5kg / hm2 and K2 O 216kg / hm2 . Key words Super rice; High fertility soil; Nitrogen fertilizer; Potassium fertilizer; Yield formation
作物杂志 Crops
2014. 6
表 2 低铁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幼苗干重的影响
生物量( g /盆)
基因型
地上部
根系
+ Fe
- Fe
+ Fe
- Fe
牛 2-1
0. 67 ± 0. 04a
0. 38 ± 0. 02b
0. 21 ± 0. 02a
0. 15 ± 0. 02b
87-1
1. 02 ± 0. 06a
作物杂志 Crops
2014. 6
低铁胁迫对不同耐低磷玉米生长及 磷、铁养分吸收的影响
章爱群1 斯琴朝克图1 刘 牛1 贺立源2
( 1 湖北工程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 特色果蔬质量安全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432000,湖北孝感; 2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430070,湖北武汉)
摘 要 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耐低磷和低 磷敏感玉米幼苗对低铁胁迫的基因型差异。结果表 明,铁处理和基因型对玉米的生长和养分吸收影响 显著,铁处理和基因型之间存在互作。低铁胁迫对 各基因型玉米幼苗地上部生物重的影响十分明显, 对低磷敏感基因型玉米地上部生物重的抑制作用显 著大于耐低磷基因型。铁在玉米植株中集中分布在 根部,与耐低磷特性无关。低铁胁迫显著降低了各 基因型玉米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但基因型间无 明显差异。低铁胁迫对根系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 用,可以诱导地上部同化产物向根系转运,促进根系 代偿性伸长。
根冠比
+ Fe
0. 32b 0. 13b 0. 28b 0. 30a 0. 23a 0. 21b
- Fe
0. 41a 0. 18a 0. 41a 0. 33a 0. 24a 0. 34a
7. 78% ; 根系干重虽然较 + Fe 处理稍有减少,但除 牛 2-1 外其他基因型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 Fe 处 理增大了所有基因型的根冠比,低磷敏感基因型由 于根系干重降幅较小,地上部干重显著下降,较 + Fe 处理相比根冠比显著增加。 2. 3 低铁胁迫对不同玉米基因型叶片的影响
关键词 玉米; 低铁胁迫; 基因型差异
良,矮缩,生育延迟,有的甚至不能抽穗,轻者减产, 重者造成大片植株黄化、矮缩,甚至绝收。磷铁之间 存在十分复杂的相互作用。在一些植物中,高浓度 的磷会干 扰 铁 的 吸 收 而 导 致 缺 铁 症 状[1],邱 慧 珍 等[2]在小麦的溶液培养试验中发现,当营养液磷浓 度较高时,小麦植株受到缺铁胁迫而表现失绿症状, 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小麦对缺铁胁迫的反应具有明显 的基因型差异。有关磷铁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高粱、 玉米和山龙眼科[1,3 - 4]植物上有一些研究,但有关玉 米耐低磷特性和低铁胁迫之间关系的研究尚少见报 道。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明耐低磷和低磷敏感基因 型玉米对低铁胁迫的反应差异及其可能的机理。
1 材料与方法
玉米不仅是“饲料之王”,作为工业原料使用也 1. 1 试验材料
是玉米消费的主要渠道。目前,玉米是我国种植面
对国内外不同遗传背景的 300 份玉米自交系进
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北方春玉米 区、黄淮海夏玉米区和西南玉米区是我国三大玉米
行苗期初步筛选与鉴定,根据干重和缺磷症状的综 合表现[5],从中选择 6 个典型的玉米基因型,其中牛
effect of potassium on grain yield ( 18. 6% - 30. 3% ) was sligh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nitrogen ( 18. 3% -
28. 3% ) . However,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among the three nitrogen rates and among the three potas-
146. 69** 52. 80**
5. 98** 12. 56**
地上部铁含量 根系铁含量
26. 78** 50. 39**
250. 29** 180. 54**
5. 97** 6. 93**
注: ns 表示 P > 0. 05,* 表示 P < 0. 05,**表示 P < 0.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