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便秘中医诊疗方案

合集下载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便秘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便秘

液: 津液不足者 增之 , 粪 舟行 ; 阴阳 : 使 ④
阴 阳俱 虚 , 寒 热 虚 实 错 杂 , 宜 攻 补 兼 则 治 施 。 阴 阳 乃 医 之 总 纲 , 血 津 液 亦 寓 气 阴 阳 , 调 阴 阳和 气 血 乃 治 之 大 法 。具 体 故
虚 之 戒 j 阳虚 便 秘 主 要 表 现 为 大 便 艰 。 涩 , 出 困难 , 伴 有 小 便 清 长 , 肢 不 排 并 四 温 , 热 怕冷 , 腹 冷痛 或腰 脊 酸痛 等症 喜 脘 状 , 淡 苔 白 , 沉 而 迟 。本 证 多 由 老 年 舌 脉
性 便 秘 患 者 , 积 极 治 疗 的 同 时 , 行 必 在 进
要 的健 康 教 育 , 施 个 体 化 护 理 , 一 定 实 在
关键 词 中 医 药 老 年 性 便 秘 治 疗
针 灸
程 度 上 可解 除 患 者 长 期 习 惯 性 便 秘 所 致
佳 。 阴虚 便 秘 主 要 表 现 为 大 便 硬 结 、 干 燥 , 时 费 力 难 下 , 时伴 有 午 后 或 夜 解 平 问虚 热 , 颊 潮 红 , 面 口干 喜 冷 饮 , 汗 , 盗 小 便 热 赤 , 绛 少 津 , 细 数 。 本 证 多 由老 舌 脉
10例 。 随 机 对 照 试 验 研 究 观 察 疗 效 。 0 并 指 出 在 治 疗 上 宜 补 益 气 血 , 肠 通 便 为 润 主 , 理 脾 、 为 辅 , 可 一 味攻 下 而 犯 虚 调 肾 不
根 据 病 因 病 机 , 法 治 则 可 归 纳 以下 治 几 点 。① 气 : 虚 者 益 其 气 , 滞 者 畅 其 气 气 气 ; 血 : 虚者 养之 , 瘀者 化 之 ; 津 ② 血 ③
综 合 疗 法 治 疗 带 状 疱 疹 效 果 观 察

老年人便秘治疗方法

老年人便秘治疗方法

老年人便秘治疗方法1 .白术散治疗便秘:取生白术适量,粉碎成极细末,每次服用白术散10克,每天3次。

此法对虚性便秘疗效颇佳,一般用药3~5天,大便即可恢复正常,大便正常后即可停药,以后每星期服药2~3天,即可长期保持大便正常。

2.芍甘汤加味治便秘:取生白芍30克,生甘草20克,枳实15克,加水2碗煎成大半碗,每天1剂,分2次服用。

此方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便秘9 5例,疗效满意。

此法特别适用于老年、久病体弱的成人便秘患者,但孕妇慎用。

3.连翘治疗便秘:取连翘15~30克,煎沸当茶饮,每日1剂。

小儿可兑白糖或冰糖(不兑糖效果更好)服用。

持续服用1~2周,即可停服。

此方特别适用于手术后便秘、妇女(妊期、经期、产后)便秘、外伤后(颅脑损伤、腰椎骨折、截瘫)便秘、高血压便秘、习惯性便秘、老年无力性便秘、脑血管病便秘及癌症便秘等。

4.车前子治疗便秘:每日取车前子30克,加水煎煮成150毫升,每日3次,饭前服, 1周为1个疗程。

一般治疗1~4个疗程即可痊愈。

服药期间停服其他药物。

本方不仅可以治疗便秘,而且还有降血压作用,特别适用高血压而兼便秘患者。

另外,以车前子为主治疗糖尿病便秘患者,均有明显的近期、远期疗效。

5.昆布治疗便秘:昆布60克,温水浸泡几分钟,加水煮熟后,取出昆布待适宜温度,拌入少许姜、葱末,加盐、醋、酱油适量, 1次吃完,每天1次。

6.生甘草治疗便秘:取生甘草2克,用15~20毫升开水冲泡服用。

每日1剂。

本法专治婴幼儿便秘,效果满意,一般用药7~15天即可防止复发。

7.胖大海治疗便秘:取胖大海5枚,放在茶杯或碗里,用沸水约150毫升冲泡15分钟,待其发大后,少量分次频颇饮服,并且将涨大的胖大海也慢慢吃下,胖大海的核仁勿吃,一般饮服1天大便即可通畅。

8.蒲公英治疗便秘:取蒲公英干品或鲜品60~9 0克,加水煎至100~200毫升,鲜品煮20分钟,干品煮30分钟,每日1剂饮服,年龄小服药困难者,可分次服用,可加适量的白糖或蜂蜜以调味。

老年病科 老年便秘(老年功能性便秘)中医诊疗方案

老年病科 老年便秘(老年功能性便秘)中医诊疗方案

老年便秘(老年功能性便秘)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XX医药学会发布的《功能性便秘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

主要症状:便意与便次减少,排便艰难或排便不畅,或有便质干结。

次要症状:腹胀、腹痛、乏力。

具有主要症状,且符合中医辨证之虚证范畴者,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功能性便秘罗马Ⅲ诊断标准(Rome Committee.Rome criteria[J].Gastroenterology,2006年):必须包括下列2个或2个以上的症状:①至少有25%的排便感到费力;②至少25%的排便为块状便或硬便;③至少有25%的排便有排便不尽感;④至少有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的阻塞感;⑤至少有25%的排便需要人工方法辅助(如指抠、盆底支持);⑥每周少于3次排便。

如果不使用泻药,松散便很少见到。

诊断肠易激综合征依据不充分。

患者须在诊断前6个月出现症状,在最近的3个月满足诊断标准。

(二)证候诊断1.中气不足证: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汗出气短,便后乏力,神疲懒言。

舌淡苔白,脉弱。

2.脾肾阳虚证:排便困难,腹中冷痛,四肢不温,小便清长。

舌淡苔白,脉沉弱。

3.X亏肠燥证:大便干结,口渴喜饮,皮肤干燥。

舌红苔燥,脉细。

二、治疗方法(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中气不足证治法:升清降浊。

推荐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生白术、生黄芪、麻子仁、陈皮、当归、枳实、莱菔子、升麻等。

中成药:芪蓉润肠口服液等。

2.脾肾阳虚证治法:温补脾肾。

推荐方药:济川煎加减。

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等。

3.X亏肠燥证治法:滋阴润肠。

推荐方药:增液汤合润肠丸加减。

生地黄、玄参、麦冬、火麻仁、桃仁、当归、枳壳等。

中成药:麻子仁丸等。

(二)针灸治疗主穴:多选大肠俞、天枢、脾俞、三阴交等穴。

配穴:乏力者加针足三里;腹胀加针大横。

针刺时,将治疗部位常规消毒后,选用毫针直刺或斜刺进针,行补法,得气后留针2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1次,每天治疗1次。

中医如何预防和治疗老年人便秘

中医如何预防和治疗老年人便秘

中医如何预防和治疗老年人便秘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困扰。

中医在预防和治疗老年人便秘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通过整体调理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老年人改善肠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老年人便秘的发生多与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失衡、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度等因素有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肾气逐渐亏虚,脾胃功能减弱,肠道蠕动减慢,津液不足,导致大便干结难解。

此外,老年人活动量减少,情绪容易波动,饮食结构不合理等,也会加重便秘的症状。

在预防老年人便秘方面,中医强调“未病先防”的理念。

首先,饮食调理至关重要。

老年人应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以增加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均衡,适量摄入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避免过食辛辣、油腻、生冷之物。

养成定时进餐的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适度的运动对于预防便秘也非常有益。

老年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

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脾胃功能,提高肠道的蠕动能力。

但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情志调节也是预防便秘的重要环节。

老年人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

可以通过参加社交活动、听音乐、读书等方式来放松心情,舒缓压力。

中医还注重起居有常。

老年人应保证充足的睡眠,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即使没有便意,也可以在每天固定的时间尝试排便,以建立良好的排便反射。

在治疗老年人便秘方面,中医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根据不同的证型进行个体化治疗。

常见的证型有气虚便秘、血虚便秘、阴虚便秘、阳虚便秘等。

气虚便秘的老年人,常表现为大便不干,但排便无力,伴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等症状。

治疗以益气润肠为主,常用的方剂有黄芪汤。

血虚便秘者,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健忘。

治疗以养血润燥为主,代表方剂为润肠丸。

阴虚便秘的老年人,大便干结如羊屎,形体消瘦,潮热盗汗,口干咽燥。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便秘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便秘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便秘关键词中医药老年性便秘治疗针灸目前,西医治疗便秘大多采用对症治疗,长期应用效果不理想,而中医中药治疗老年性便秘效果显著,方法较多,不良反应少。

从整体上调节人体阴阳气血,标本并治,攻补兼施是中医治疗老年性便秘的特点。

另外,药物和针灸推拿结合治疗使效果更加突出。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身体功能处于衰退阶段,并多伴有心血管疾病等。

故老年便秘患者在用力排便时可导致冠状动脉、脑血管血流改变,引起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甚至猝死。

因此,引起了医生和患者的普遍重视。

病因病机老年性便秘原因很多,但无非虚实两面,气血阴阳失调,与肺脾肾三脏、胃肠两腑关系密切。

老年人便秘以虚为主,气虚而传导无力,阴血亏虚而肠道失于濡润,糟粕不行,因虚而秘。

也有认为与胃肠郁热关系密切[1]。

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嗜食肥甘厚味,辛辣醇酒导致胃肠积热,耗伤津液,以致肠道干涩。

另外,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运动少,忧思过度,情志失调,气机郁滞,从而使大肠气机不畅,通降失常,糟粕内停,因实而秘。

治法治则根据病因病机,治法治则可归纳以下几点。

①气:气虚者益其气,气滞者畅其气;②血:血虚者养之,血瘀者化之;③津液:津液不足者增之,使粪舟行;④阴阳:阴阳俱虚,则寒热虚实错杂,治宜攻补兼施[2]。

阴阳乃医之总纲,气血津液亦寓阴阳,故调阴阳和气血乃治之大法。

具体治法往往也是各方面相互交叉,如益气养阴,养血滋阴,温润通便等。

治疗非药物治疗:①调整生活方式:老年性便秘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实施个体化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可解除患者长期习惯性便秘所致的痛苦。

饮食方面,要多吃新鲜的蔬菜瓜果,补充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

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

适当参加体育运动,老年人不适宜剧烈运动,较适宜散步、太极拳、舞蹈等。

保持心境平和,充足睡眠。

②针灸推拿治疗:针灸推拿治疗老年性便秘的疗效已陆续得到临床验证,如李洁新等临床实验表明针灸加推拿的治疗方法,通便作用缓和,对老年性便秘尤为适合[3]。

老年人情志不畅、失眠便秘,加减大承气汤来治疗

老年人情志不畅、失眠便秘,加减大承气汤来治疗

老年人情志不畅、失眠便秘,加减大承气汤来治疗便秘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之一。

若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则说明可能有便秘。

中医认为,老年人便秘的主要原因是进食过多的热食和饮用过多的酒精,这将导致肠道热量积聚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耗体液,从而导致“便秘”。

同时可引起忧虑,抑郁等精神障碍。

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中得知,采取大承气汤治疗便秘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那么本次我就和大家一起在下文中了解下大承气汤治疗便秘效果一、什么是便秘排便困难,这是较多人所经历的痛苦。

有些人会短暂地出现这种症状,可以通过简单的调整或治疗来缓解。

从某种意义上说,此种情况不能被定义为便秘。

但是,有部分患者可重复发生大便干燥,大便量不足,排便费力,明显的粪便残留和肛门坠落的感觉,有粪便但没有排便感,排便次数减少,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排泄粪便,需要依靠外力等,也就是说,经常排便不顺畅,便秘就可能发生。

二、便秘的原因便秘的原因相对较多,有些是由结肠和肛门本身的功能引起的,有些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例如疾病或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例如脊柱外伤和中风以及内分泌疾病等,例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某些药物会影响大便的感觉以及运行,例如某些降压药和镇静剂在使用后可产生不良后果。

然而,许多临床便秘是由大肠或肛门的异常因素导致的,临床上一般将其称为原发性便秘。

三、大承气汤治疗老年便秘在我国中医典著《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对大承气汤的记载有很多,其方药为:大黄10~30g,枳实12~25g,厚朴13~30g,芒硝12~30g。

先煎厚朴、枳实,熬好前放大黄同煎5~10分钟,再把芒硝加入溶化即可,服至大便稀多为度,不下,续服取下。

大黄是君药,苦寒可以起到散发热量的作用,也可以起到通便的效果。

它可以消除肠道中的邪热,同时迫使干粪便排出。

芒硝咸而苦,其为臣药。

除了排出热量和通便之外,它在此处方中还具有重要的功能,可起到润燥软坚,燥屎内结,非软不可下。

这不仅会使燥屎能够顺利的排出体外,而且不会损坏肠道。

便秘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便秘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便秘便秘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解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症状。

主要因饮食不当、思虑少动、素体阳盛及病后体虚所致。

病机总属肠腑传导失常。

病在大肠,与脾胃肝肾相关。

本症可见于西医学中的功能性便秘、肠神经官能症及药物所致的便秘。

【诊断】1.便秘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周期延长;或粪质坚硬,便下困难,或排出无力,出而不畅。

2 .常兼有腹胀、腹痛、纳呆、头晕、口臭、肛裂、痔疮、排便带血以及汗出气短、头晕心悸等症。

3 .发病常与外感寒热、饮食、情志、脏腑失调、坐卧少动、年老体弱等因素有关。

起病缓慢,多表现为慢性病变过程。

4 .应除外其他内科疾病中所出现的便秘症状。

5 .纤维结肠镜等有关检查,常有助于部分便秘的诊断。

【治疗】一、辨证论治本症有虚实之分。

因肠胃积热、气机郁滞者属实,因阳气不足、阴血亏虚者属虚。

邪实者,治以清热泻火、理气导滞、温里散寒为主;属虚者,治当益气温阳、养血滋阴、润肠通便。

1.肠胃积热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口臭,心烦不安,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方药举例:麻子仁丸加减。

火麻仁、枳实、制大黄、槟榔、郁李仁、瓜萎仁、玄参各IOgo加减:若津液已伤,可加生地黄、玄参、麦冬各10g。

若兼郁怒伤肝,易怒目赤者,加龙胆草6g、桅子10g,或用当归芦荟丸(包煎)6go若燥热不甚,或药后通而不爽者,可用青麟丸,每次6g,每日2次。

2 .气机郁滞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矢气,腹中胀痛,胸胁满闷,暧气频作,食少纳呆,舌苔薄腻,脉弦。

治法:顺气导滞。

方药举例:六磨汤加减。

沉香3g,枳实、槟榔各IOg,制大黄6g,川楝子、乌药、香附、厚朴各10g。

加减:若气郁日久,郁而化火,可加黄苓、桅子各10g,龙胆草5g。

若气逆呕吐者,加制半夏10g,旋覆花(包煎)6g,代赭石(先煎)30go若七情郁结,忧郁寡言者,加白芍10g,柴胡、合欢皮各6g。

适合老年人便秘的中药

适合老年人便秘的中药

适合老年人便秘的中药老年人消化功能减弱,很容易导致便秘的发生。

其实老年人便秘可以通过喝中药来调理。

下面小编带你了解适合老年人便秘的中药,希望对你有帮助!适合老年人便秘的中药1、老年人便秘的中医食疗方1.1、紫苏莱菔粥:紫苏子、莱菔子、芝麻各15克,研成粉末,粳米100克,同加水煮粥,每日1剂,分2次使用。

1.2、核桃芝麻散:黑芝麻200克,核桃仁200克。

将黑芝麻洗净,入锅炒香研碎,加适量的白糖搅拌,每次吃15克,每日2次。

1.3、猪血菠菜汤:鲜菠菜250克,猪血150克,肥猪肉25克。

将猪肉切片调适量淀粉待用,猪血切成片。

用清水煮沸,加入菠菜、肉片、盐,熟后分数次佐餐。

1.4、芝麻杏仁蜜:蜂蜜100克,苦杏仁30克,黑芝麻60克(研末),调和蒸熟,每日分2次服。

用于血虚肠燥便秘者。

2、老年人便秘的中医偏方2.1、葱白连须3根,生姜30克,豆豉50粒,食盐8克:上药共捣如泥成膏,贮存备用。

取药膏适量敷于肚脐中,覆盖纱布,外以胶布固定,如没通可重复治疗。

本方温经散寒,活血通便,对大便虚秘、冷秘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效果显着。

2.2、朴硝6克,皂角1.5克:上药共研细末,用时取少量加水调和成膏,贴敷肚脐中,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每日换药1次。

本方泻火通便,对热秘疗效较好。

2.3、附子、丁香、各15克,川乌、白芷、牙皂各10克,胡椒3克:共研细末,贮瓶备用。

用时取适量药末,再取大蒜10克捣烂,又取麝香0.1克,与药泥混匀,敷于脐中,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每日1次。

本方温经通便,对冷秘有疗效,一般用药1次见效,最多2次大便即通。

3、老年人便秘的中医药方处方:黄芪,生白术,党参,熟地,当归,女贞子,桑葚子,柴胡,升麻,黑芝麻仁,枳实,火麻仁,甘草,蜂蜜100毫升。

服法:诸药文火慢煎2小时后取汁加入蜂蜜,待微温时服,每日2~3次。

每日1剂,连服1周为1疗程。

说明:本方补气力足,滋阴增液力强,对老年人因气虚津亏所致的便秘效果较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便秘(老年功能性便秘)中医诊疗方案(2012)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功能性便秘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
主要症状:便意与便次减少,排便艰难或排便不畅,或有便质干结。

次要症状:腹胀、腹痛、乏力。

具有主要症状,且符合中医辨证之虚证范畴者,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功能性便秘罗马Ⅲ诊断标准:必须包括下列2个或2个以上症状:①至少25%的排便感到费力;②至少25%的排便为块状便或硬便;③至少25%的排便有排便不尽感;④至少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的梗阻感;⑤至少25%的排便需人工方法辅助(如指抠、盆底支持);⑥每周少于3次排便。

如果不使用泻药,松散便很少见到。

诊断肠易激综合征依据不充分。

患者须在诊断前6个月出现症状,在最近的3个月满足诊断标准。

(二)证侯诊断
1.中气不足证: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汗出气短,便后乏力,神疲懒言。

舌淡苔白,脉弱。

2.脾肾阳虚证:排便困难,腹中冷痛,四肢不温,小便清长。

舌淡苔白,脉沉弱。

3.津亏肠燥证:大便干结,口渴喜饮,皮肤干燥。

舌红苔燥,脉细。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中气不足证
治法:升清降浊
推荐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生白术、生黄芪、麻子仁、陈皮、当归、枳实、莱菔子、升麻等。

中成药:芪蓉润肠口服液等。

2.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补脾肾
推荐方药:温补脾肾
推荐方药:济川煎加减。

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等。

3.津亏肠燥证
治法:滋阴润肠
推荐方药:增液汤合润肠丸加减。

生地黄、玄参、麦冬、火麻仁、桃仁、当归、枳壳等。

中成药:麻子仁丸
(二)针灸治疗
主穴:多选大肠腧、天枢、脾俞、三阴交等穴。

配穴:乏力者加针足三里、腹胀加针大横。

针刺时,将治疗部位常规消毒后,选用毫针直刺或斜刺进针,行补法,得气后留针2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1次,每天治疗1次。

阳气不足者可加艾灸,可在针刺基础上加灸神阙、气海。

(三)灌肠疗法
生大黄、桃仁、当归等,制成煎剂达150-200ml,用时加温至40℃灌肠,在肠道内药液保留约20分钟后,排除大便。

根据病情需要,可3-4小时后重复灌肠。

每日不超过两次。

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

若应用该治疗后,出现明显的腹泻症状,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

(四)健康指导:
1.饮食指导:少食辛辣、油腻食物,避免过度饮酒,适当食用蜂蜜、水果和蔬菜,多饮水。

2.生活起居:适当运动如餐后散步,摩腹;避免久坐、久卧。

心脑血管病患者应避免排便时过分用力。

3.情志调摄: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刺激、思虑过度。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疾病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中便
秘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大便正常,或恢复至病前水平,其他症状全部消失;
显效:便秘明显改善,间隔时间及便质接近正常,或大便稍干而排便间隔时间在72小时以内,其他症状大部分消失。

有效:排便间隔时间缩短1天,或便质干结改善,其他症状有好转
无效:便秘及其他症状均无改善
2.证侯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便秘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慢性便秘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北京中医药,2011)动态观察中医证侯的改变。

临床痊愈:便秘、腹胀不适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
显效:便秘、腹胀不适等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指数≥70%
有效:便秘、腹部不适等症状明显有好转,疗效指数≥30%
无效:未达到上述有效标准或症状加重者。

(二)评价方法
分别于首次门诊当日、治疗中、出路径时进行症状、体征评价(包括涉及到大便频次、大便质地、排便过程等的主要症状,次要症状,腹部体征,舌象,脉象)及中医证侯评价
中医症状量化分级标准:
无症状(0分):
轻度(1分):症状轻微,只有关注时才能感觉到,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中度(2分):症状尚能够忍受,已经影响了部分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重度(3分):症状明显,难以忍受,明显影响了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