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新课标)2015-2016高中历史 第8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8.3 明治维新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合集下载

(新课标)2015-2016高中历史 第8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测试卷 新人教版选修1

(新课标)2015-2016高中历史 第8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测试卷 新人教版选修1

【师说】(新课标)2015-2016高中历史第8单元日本明治维新测试卷新人教版选修1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日本没有把率领舰队粗暴踢开国门的佩里当做侵略者,反而把他塑造成英雄,民间每年都自发地举行纪念活动。

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日本人没有民族的意识B.日本缺乏远见卓识C.日本认为开国非常重要D.日本崇拜对外侵略的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在日本,人们认为美国强迫日本开国,给日本带来了富强,因此,日本每年都要自发地举行各种纪念活动,以纪念日本的开国。

【答案】 C2.(2015·成都模拟)“他不懂得也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任何局部的变革从长远看对富国强兵都无济于事,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

”上述观点适用于评价( )①穆罕默德·阿里改革②洋务运动③俄国废除封建农奴制④明治维新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明治维新从根本上改变了日本的原有社会结构,并在改革后出现了实质性进展,排除④,选A。

①②③基本上都符合材料意思。

【答案】 A3.观察下图,图中人物的相同点是( )A.都是幕府的实权派人物B.都是拥护幕府统治的人物C.都是尊攘派的著名领袖D.都是倒幕派著名的领导人【解析】出身于中下级武士的西乡隆盛和木户孝允都主张推翻幕府的统治,实现日本的富国强兵。

在倒幕运动中,两人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答案】 D4.“黑船事件”和下图事件客观上对日本产业的积极影响是( )A.议定关税B.日本能获得欧美国家的廉价工业品C.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D.使日本社会更加动荡【解析】“黑船事件”打开了日本的大门,西方商品大量的涌入进一步破坏了日本的自然经济,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 C5.(2015·北京模拟)1868年,明治政府颁布“五条誓文”,其中之一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

【师说】(新课标)2015-2016高中历史 第8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8.1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师说】(新课标)2015-2016高中历史 第8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8.1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请分析: 1.材料一表明,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之间是什么关系? 2. 当时日本武士的地位怎样?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 3.三则材料显示日本共同的经济现象是什么?
【答案】 1.诸侯对富商卑躬屈膝,对商人有一定的依赖性。 2.生活贫困,地位较低。他们被迫从事工商业糊口,而且对封建 统治阶级不满。 3.日本的工商业得到发展,商人的地位提高。社会关系有很大变 化。
2.(2015· 永州高二检测)19 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 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 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 商人以维生计。”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日本的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 B.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 C.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地位、实力有所上升 D.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的阶级基础
【答案】 1.19 世纪中期,日本成为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目标。1853 年,美 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一支舰队来到日本,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 进行贸易。1854 年,佩里再次率舰队来到日本,强迫日本签订了《日 美亲善条约》 ,使日本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 2.尽管当年佩里仗着船坚炮利迫使日本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但后世的日本人并不视之为仇敌。相反,日本人有感于佩里促使日本 开放改革。走上富国强兵之路,视之为日本的恩人。由此可反映出日 本人的务实性格。
主题二 黑船事件 材料 在今天日本神奈川县横须贺市的久里滨, 有一座佩里公园。 在当年由佩里率领的黑船登陆的地点,竖立了一座佩里登陆纪念碑, 上有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的亲笔手书:“北美合众国水师提督佩里上 陆纪念碑。”在佩里公园里,每年都有由民间组织的开国纪念活动, 人称“黑船祭”。在纪念表演活动中,当年的“入侵者”以英雄的姿 态出现。 请分析: 1.当年美国人佩里是如何登陆日本的? 2.你如何理解日本人将“入侵者”当做“英雄”看待的做法?

高中历史教案人教版选修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

高中历史教案人教版选修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废除旧体制废藩置县四民平等明治维新各项改革措施内容、特点及影响政治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问题探究历史比较符合时代潮流的改革对实现富国强兵具有深远影响对待外来文化需要正确认识发展新经济币制改革土地改革殖产兴业日本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与英美等国的不同历史比较倡导文明开化文明开化教育改革生活西化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作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历史比较制定宪法内容日本宪法的评价动手作图分析图表建立新军队改革军制日本军事改革对世界的影响问题探究二、教学重点: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三、教学难点: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及其特点四、教学过程第一组任务:1.政治: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1)废藩置县:作用: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2)废除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取消了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层特权。

作用:缓和阶级矛盾;自由劳动力。

第二组任务:2.经济:发展资本主义(1)改革币制→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2)改革土地→提高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3)改革地税→推动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为国家工业化政策提供保障(4)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想一想:2005江苏卷)由于国情不同,世界各国工业化的途径是不尽相同的,回答:1、指出16C以来英国和19C中期以来的日本在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资本积累的主要来源,以及政府所起的作用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和海外贸易、殖民掠夺,为工业积累资本;日本:通过明治政府大力改革,如地税改革、政府投资扶植、发动对外战争勒索赔款等,为工业发展积累资本不同点:英国工业起步阶段政府作用不大,主要靠私人投资;日本工业起步时主要靠政府的扶植和保护2、就政府作用而言,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原因:国内市场狭小、资源不足、农业落后等原因,仅靠私人资本无力发展新工业。

展示;《东京的鹿鸣官》过渡:迅速向工业化迈进的日本,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开始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治维新明治维新素材新人教选修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治维新明治维新素材新人教选修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

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但是也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给亚洲邻国造成了沉重的灾难。

(整理)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

(整理)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

精品文档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精品教案(新课标人教版)课标:见新学案表现影响德川幕府的腐败封建统治政治实行幕藩体制: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实权在幕府将军手中,地方设“藩”推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天皇、士(将军、大名、中下级武士),农、工、商、贱民实际上是封建分裂割据,不利于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激化了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农民无法承受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工商业者也不满严格的限制和掠夺;中下级武士阶层地位恶化,迫于生计,不得不从事商业和手工业,逐渐产生了反抗思想。

1837年大盐平八郎起义表明日本封建社会统治基础已开始动摇外交采取“锁国政策”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和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资本历主义19世纪上半期,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为明史萌芽治维新准备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前提条产生件原因1、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的完成,资本主义国家急需扩大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2、日本闭关锁国、封建落后1、1853年,美国海军将军佩里“黑船事件”过2、1854年日美签订《日美亲善条约》打开日本的大门西方程3、英、俄、法等国也效仿美国迫使日本允许开国通商、享有领事裁判权、列强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和设租界及协定关税的殖1、使之陷入半殖民地危机中,民族经济遭到打击,人民生活更加困苦,民侵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民起义剧增,社会危机的加剧入2、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影响促使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西方的先进,开始向西方学习西南诸藩,采取自强的改革措施,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成为后来倒幕运动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力量尊王攘夷原因外国势力的入侵,导致民族矛盾的加剧;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和对内镇压精品文档精品文档运动时间1860----1864口号“尊王攘夷”就是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

攘夷是核心领导与主要参与者尊攘派。

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高杉晋作的“骑兵队”)结果失败,原因:尊攘派对幕府存有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的要求;幕府对尊攘派的严厉镇压以及西方列强的围攻原因尊王攘夷运动的失败,使尊攘派认识到要克服民族危机,建立富强国家,必须推翻幕府的统治目的推翻幕府的统治时间1866--1869领导倒幕派: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根据地西南强藩:萨摩、长州、土佐倒幕派利用年幼的明治天皇的名义武装倒幕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为消除倒幕派讨伐的借口,上奏要求把政权“奉还”给天皇,这就是所谓的“大政奉还”过倒幕程运动过程“大政奉还”后,幕府仍拥有实权,时刻准备反扑。

最新高考历史必修历史:8.3课《明治维新》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

最新高考历史必修历史:8.3课《明治维新》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

4.军事方面:进行军事改革,建立新式军队
具体措施?
(1)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
(2)创办军事工企业;
(3)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
(4)进行武士道教育;
军事改革的作用?
日本摆脱了西方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了 独立富强道路,跻身于世界强国的行列;但 同时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用简洁语言概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背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都面临着统治
危机而被迫进行改革。
性质:都由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A.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B.都有大量封建残余势力
影响 C.都在改革后对外侵略扩张
D.都是本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由封建社 会逐步过渡到资本主义。
日本在推翻幕府统治后由明治政府自上而
领导 下实行改革;
自主探究
明治时期,确立了“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 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日本旧的忠君爱国思想, 同时又要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你对此有何评价?
“和魂洋才”教育原则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西方 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培 养了各种人才。但是另一方面又向学生灌输 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
一、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1.政治:废除旧的政治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材具体料做:法故:今更废藩为县,务除冗就简,去有 名无实之弊,无政令多歧之忧。 (1)废藩置县:废除藩国,把全国划成3府72 县,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进行管理。
(2)废除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废除 了武士阶层特权。
作用
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为进 一步推行改革,富国强兵奠定了基础。
具材料体中做的主法要?观点是什—么—?明日治本政为府此18采73取年了颁什布么的举条措例?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8.3明治维新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8.3明治维新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

改革 具体内容 方面 币制 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 改革 为全国唯一的货币 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 土地 发展 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 改革 新经 地买卖 济 一律按地价的 3%向土地 地税 所有人征收土地税,并以 改革 货币支付
历史影响 建立了近代金融体系 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经营 农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农 业的发展 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 发展,提高了政府的财政 收入,为国家的工业化政 策提供了有力保障
知识点 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依据教材内容,自主梳理本知识点)
改革 具体内容 方面 (1)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逐步收回了各藩领 建立 地和人民的统治权 中央 (2)“废藩置县”,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进行 集权 管理 国家 (3)原各藩大名迁居东京 废除 (1)取消大名和公卿的名称,改称“华族”,地位 旧体 仅次于皇族;武士改称“士族”;其他从事农工 制 废除 商职业的人和贱民一律被称为“平民” 封建 (2)宣布“四民平等”,废除了武士佩刀和“格杀 等级 勿论”的特权 制度 (3)通过公债补偿的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 族的俸禄和禄米 历史 影响 建立 了适 应资 本主 义经 济发 展的 新社 会体 制
探究点
当堂检测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74年,大久保利通提出了《关于殖产兴业建议书》,其中写 道:“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 物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工业与否,但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 官员诱导奖励之力。” (1)为什么大久保利通坚持“诱导奖励”政策? (2)上述政策的推行收到了什么效果? 参考答案:(1)当时日本的资本主义还相对薄弱,民间缺乏创办企业 的信心和资金,因此要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通过各种渠道和国库 资金,大力扶植和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2)日本的“诱导奖励”(“殖产兴业”)政策为日本近代大工业的迅 速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使日本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近代化。

[推荐学习]高中历史第8章日本明治维新第3节明治维新学案北师大版选修1

[推荐学习]高中历史第8章日本明治维新第3节明治维新学案北师大版选修1

第三节 明治维新教材整理1 废藩置县,改革封建等级制度 1.废藩置县(1)背景:明治政权建立后,消灭封建割据、实现国家统一成为当务之急。

(2)概况①1869年,伊藤博文就提出了废藩置县的建议。

②1871年,明治政府废除藩国制度,将日本划分为3府72县,由中央政府任命官员管理。

(3)作用:封建领主制被废除,实现了真正的集中统一,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改革封建等级制度 (1)取消武士的特权,封建武士作为一个阶级瓦解了。

(2)取消公卿、大名称号,除皇族外的全国居民划分为三个等级:华族、士族、平民。

(3)各等级间可自由通婚。

(4)平民享有选择职业和迁居的自由。

[深度点拨] 如何认识“废藩置县”“废藩置县”消灭了封建割据,形成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并在事实上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成为维新运动的一次深刻的革命性变革。

教材整理2 改革封建土地制度,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1.改革封建土地制度(1)背景: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和实物地税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目的:缓和矛盾,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3)概况①1872年,明治政府废除不准土地买卖的禁令,确认了土地私有。

②1873年,明治政府又颁布法令,宣布全国土地一律按地价的3%以货币形式征税。

(4)作用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为改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使广大农民因负担过重而失地破产,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2.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1)方针:大力推行殖产兴业。

(2)两个阶段:示范阶段和扶植阶段。

(3)意义:使日本在很短的时间里实现了工业近代化。

[深度点拨] 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1)用政府力量大力推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表现在:利用政府力量引进技术、设备,创办“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利用政府力量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日本工业发展的重点是军事工业等重工业,这是由日本军国主义传统所致,并增强了日本对外扩张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示:明治维新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国家逐渐变成一个封建色 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这一切来自 于明治政府大刀阔斧、行之有效的改革。
新课堂· 互动探究 主题一 殖产兴业 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 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材料二 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 山、 制造机械和造船„„不计利息, 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 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 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 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
二、发展新经济 1.措施 (1)币制改革: 1871 年, 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 (2)土地改革 ①措施: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 卖。 ②影响: 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提高, 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3)地税改革:一律按地价的 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并以货 币支付。 (4)殖产兴业 ①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样板”企业,供私 企效仿。 ②建设近代交通通信事业,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2.特点: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的发展。建立了许多资本主义 企业,构成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特征。
重点聚焦 明治维新的主要特点 1.从改革领域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和生活习俗 等领域,较为全面。 2.从改革方式看,推行了全面西化的政策。 3.从西化的具体方式上看,不仅仅是简单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 是注重加以更新改造。 4.从措施的推进方式上看,充分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或强制推 行,或示范引导。 5.从改革内容的特点来看,在大力推行西化的同时,保留了大量 封建残余。
请分析: 1.概括材料一的主张。 2.材料二的观点比材料一有什么进步? 3.材料三、四的思想对材料二有什么进步和发展? 4.明治政府是怎样实践材料三、四中的主张的?
【答案】 1.闭关自守,反对与外国通商。 2.批判了闭关锁国,主张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工商业,顺应了时 代潮流,具有时代进步性。 3.继承了开放政策,又进一步指出应自己走出去,择西洋文明为 我所用。 4.明治政府倡导“文明开化”。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按照欧美 国家的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建立一支常备军等;在生活习俗方面, 也大力推进西化。
提示: (1)目的:一是对外侵略扩张,为资产阶级开拓国外市场;二是加 强对国内人民的统治,使人民“各就其役”。 (2)改革军事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实行义务兵役制,实行征兵制, 建立一支绝对忠于天皇的常备军。设立专门的军事院校,扶植军事工 业。
判断正误 1.明治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并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来看, 日本在西化的过程中, 根据西方各国的特色进行了不同的选择和侧重, 故 C 说法最合适。 【答案】 C
5.(2015· 重庆模拟)在发展近代工业的过程中,埃及阿里王朝和日 本明治政府采取了一些相似的举措,其中不包括 ( )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积极发展军事工业 C.大力扶植私人企业 D.开办学校培养人才
提示:在废除陋习、学习西方生活方面率先垂范,推动日本的文 明开化。
学习目标 1.课程标准 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 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2.学习要点 (1)废藩置县、四民平等、土地改革、殖产兴业等措施。 (2)文明开化、教育改革、生活西化、改革军制等措施。 3.探究问题 (1)探究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2)探究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
四、建立新军队 1.措施 (1)1873 年,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 (2)建立军工企业,仿制先进武器,改进军事装备。 (3)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 2.结果:建立起一支现代军队。 3.特点 (1)日本军队称为“皇军”。 (2)军人接受武士道教育,必须效忠天皇。 (3)只向天皇负责,不受内阁干预。
第3课 明治维新
新情境· 激趣引航 1873 年 3 月的一天,午饭前,天皇皇宫里侍奉天 皇的女官和往常一样,来到天皇所在的御学问所。她 的任务是给天皇梳理头发。按照当时的宫廷习俗,她 还要给天皇涂脂抹粉。但走进门以后,她不禁大吃一 惊,与她同行的女官也惊讶失色。天皇居然已经将自 己的长头发剪掉了。这是日本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事 情。 明治天皇这一举动的目的是什么?
4.(2015· 太原高二检测)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 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 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 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这段材料说明( ) A.日本政府派团赴西方进行实地考察 B.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人才 C.有选择、有侧重地学习西方国家发展模式 D.政府扶植
新知预习 一、废除旧体制 1.加强中央集权 (1)内容 ①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逐步收回各藩领地和对人民的统治权。 ②1871 年, 政府宣布“废藩置县”, 由中央派官员直接进行管理。 ③原各藩大名迁居东京。 (2)作用:开始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1)内容 ①取消大名和公卿的名称,改称“华族”,武士改称“士族”, 其他一律称为“平民”。确立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等四种身份。 ②宣布“四民平等”,废除武士佩刀和“格杀勿论”的特权。 ③以公债补偿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族的俸禄和禄米。 (2)作用:建立起了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的社会体制。
预习交流 3 材料一 最急迫之事,在军务方面„„朝廷能在海陆军方面稍做 准备,开拓朝鲜之釜山港。 ——明治元勋木户孝允 1869 年初的一封信 材料二 苟有国则有兵备,有兵备则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 ——1872 年征兵告谕 请回答: (1)上面两则材料反映了日本明治政府改革军事的目的有哪些? (2)改革军事的内容又是什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表 述来看,四个选项中最符合的就是日本明治维新。俄国不是被压迫的 国家,洋务运动失败,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远不如明治维新典型。故选 C。 【答案】 C
7. 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 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 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 ) A.实行地税改革 B.开化社会文明 C.引进欧美科技 D.鼓励工商贸易
3.具体表现为: (1)日本政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创办工厂,建设交通通讯事 业。英国工业革命主要技术都是自己研发的。 (2)日本政府对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大力扶持和保护,而英国实行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3)日本利用政府力量拓展海外市场,而英国主要利用殖民公司的 力量开拓海外殖民地。
主题二 明治维新的主要特点 材料一 得我国无用之物,而失我国有用之宝,导致奢侈淫逸, 失我国有用之货,缺衣食之资,器用之本。 材料二 夫以战为主者,锁国之策;以和为主者,航海通商之策。 以国家大计言之,欲与发展雄图而驭四夷,非航海通商又何之耶,如 仍闭关锁国,坐以待之,则势屈力穷,非之又何待耶。 材料三 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 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材料四 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特殊,各国相沿的习惯 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应该强搬硬套,吸收外国 文明„„当取则取,当舍则舍„„才能调和适宜。 ——以上材料均引自《日本政治史》
3.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 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 这些姓氏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 ) A.“废藩置县”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解析】 日本人姓氏的起源在幕府时期, 除了武士等少数人外, 普通百姓,特别是农民,不允许有自己的姓。明治政府废除身份制, 普通百姓才开始有姓。因时间仓促,很多人匆忙中只好根据所处环境 或职业等给自己起姓。 【答案】 B
2.(2015· 青岛高二检测)根据下图,选择与此相关的明治维新的内 容 ( ) A.富国强兵、创办军事工业 B.废藩置县、承认土地私有 C.文明开化、发展现代教育 D.奉还版籍、殖产兴业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地契由县颁发,体现了废藩 置县,而“地契”的颁发反映了土地制度的改革。 【答案】 B
【答案】 1.方式:官营。原因:民间缺乏创办企业的意愿;发挥官营企业 的示范效应。 2.变化:由官营转变为政府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3.官营企业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官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妨 碍;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竞争力增强;经济学界对政府官营政策的不 满。
重点聚焦 日本发展工业的进程与英国工业革命的不同 1. 英国工业革命是本国生产力的自然发展。 日本发展工业的进程 则是在外侵当前,变革图强的结果。 2.日本发展工业之际,英国等国已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了 赶上发达国家,日本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同时,吸收第二次工业 革命的先进成果。
提示:“废藩置县”,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有利于形成统 一的国内市场,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方式与英国是相似的。 (×)
提示:日本资本主义经济主要是通过政府对私人资本主义的大力 扶持和保护而发展的, 而英国是通过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而发展的。
3.明治政府进行的改革是行之有效的,对日本影响深远。(√)
新思维· 随堂自测 1.明治维新时,废除全国各藩,统一为府县,是建立中央集权政 权的一项划时代的政治变革。该项措施的最重要作用是( ) A.改变了国家地方体制 B.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C.消除了封建割据势力 D.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
【解析】 四项都是其作用之一,但符合题干“最重要作用”之 意的应是 D“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 【答案】 D
预习交流 1 原先在幕府统治下,日本全国有 250 多个大小藩国,这些半独立 的藩国显然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
请回答: (1)明治政府是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藩国问题的? (2)这一举措有何积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