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广东高考理科数学计算题小结

合集下载

2015年广东高考理科数学_Word版含标准答案

2015年广东高考理科数学_Word版含标准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数学(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1.若集合{|(4)(1)0}M x x x =++=,{|(4)(1)0}N x x x =--=,则M N =A .∅B .{}1,4--C .{}0D .{}1,4 2.若复数z=i ( 3 – 2 i ) ( i 是虚数单位 ),则z =A .3-2iB .3+2iC .2+3iD .2-3i 3.下列函数中,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的是A .xe x y += B .x x y 1+= C .x xy 212+= D .21x y += 4.袋中共有15个除了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球,其中有10个白球,5个红球。

从袋中任取2个球,所取的2个球中恰有1个白球,1个红球的概率为 A .1 B.2111 C. 2110 D. 215 5.平行于直线012=++y x 且与圆522=+y x 相切的直线的方程是A .052=+-y x 或052=--y x B. 052=++y x 或052=-+y x C. 052=+-y x 或052=--y x D. 052=++y x 或052=-+y x6.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2031854y x y x 则y x z 23+=的最小值为A .531 B. 6 C. 523 D. 4 7.已知双曲线C :12222=-by a x 的离心率e =45,且其右焦点F 2( 5 , 0 ),则双曲线C 的方程为A .13422=-y x B. 191622=-y x C. 116922=-y x D. 14322=-y x 8.若空间中n 个不同的点两两距离都相等,则正整数n 的取值A .大于5 B. 等于5 C. 至多等于4 D. 至多等于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考生作答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 (一)必做题(9-13题)9.在4)1(-x 的展开式中,x 的系数为 。

2015广东高考试题分析

2015广东高考试题分析

2015年普通高考理科数学(广东卷)较好地贯彻了《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数学(理科)考试大纲的说明》的命题指导思想和考试内容与要求,延续了广东卷的命题风格,平稳平和、稳中有新、强调基础、注重能力,试题充分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达到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的目的。

一、大胆创新、难度降低从总体来看,试卷结构2015年普通高考理科数学(广东卷)较好地贯彻了《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数学(理科)考试大纲的说明》的命题指导思想和考试内容与要求,延续了广东卷的命题风格,平稳平和、稳中有新、强调基础、注重能力,试题充分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达到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的目的。

一、大胆创新、难度降低从总体来看,试卷结构(8+8+6)并没有变化,但最后三题知识点分布和以往不同。

试卷的整体难度比去年稍有下降。

选择填空题(1-15题)的考查点均以基础题为主,中档题的比例稍有降低,创新类题目难度降低。

解答题的前3题(16-18题),难度基本保持一致。

至于后3题(19-21题),改变了以往数列、解析几何、导数的排列顺序,大胆创新,除了压轴最后一题难度较高外,普遍难度降低,今年高考对基础扎实的学生尤其有利。

二、重视主干双基考查,创新题有新意由上表可以发现,今年广东卷依旧注重主干知识考查,考点稳定,并且注重双基考查。

从命题题型上来看,第8、19、20、21题这些常规难题位置难度降低。

第8题:今年考了一个与空间结合的计数问题,相比于前些年的选择创新题比较简单,即使学生不会做,猜出答案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第19题:往年19题考都在考查数列,今年换了一种题型,考查了函数与导数的知识,三问都比较简单,虽然第三问是一个不等式证明,但其中涉及到的不等式模型也是在高中讲课中时常提到的,问题不大。

第20题:今年的解析几何题难度较低,第一个题型陈旧、常规对于扎实做好复习的考生不成问题,第二个出题模型选择的是圆,相对于圆锥曲线会更加容易。

广东高考理科数学答案

广东高考理科数学答案

广东高考理科数学答案【篇一:2015年广东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ss=txt>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广东卷)数学理试题一、选择题1.若集合m?x|?x?4??x?1??0,n?x|?x?4??x?1??0,则m?n?a.?b.??1,?4?c.?0?d.?1,4?2.若复数z?i?3?2i?(i是虚数单位),则z=a.3?2ib.3?2ic.2?3id.2?3i3.下列函数中,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的是xa.y?x?e b.y?x?b卷 ????11x c.y?2?xd.y? x24.袋中共有15个除了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球,其中有10个白球,5个红球,从袋中任取2个球,所取的2个球中恰有一个白球,1个红球的概率为a.1b.11105c.d. 212121225.平行于直线2x?y?1?0且与圆x?y?5相切的直线的方程是a.2x?y?0或2x?y?0b. 2x?y?0或2x?y?0c.2x?y?5?0或2x?y?5?0d. 2x?y?5?0或2x?y?5?0?4x?5y?8?6.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1?x?3, 则z?3x?2y的最小值为 ?0?y?2?a.3123b.6c.d.4 55x2y257、已知双曲线c:2-2?1(a?0,b?0)的离心率为e?,且其右焦点为f2(5,0),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4abx2y2x2y2-?1 b、-?1 a、43169x2y2x2y2-?1 d、-?1 c、916348、若空间中n个不同的点两两距离都相等,则正整数n的取值a、大于5b、等于5c、至多等于4d、至多等于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考生作答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一)必做题(9~13题)9、在1)4的展开式中,x的系数为.10、在等差数列{an}中,若a3?a4?a5?a6?a7=25,则a2?a8=___1?11、设△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c?,则b=___ 2612、某高三毕业班有40人,同学之间两两彼此给对方仅写一条毕业留言,那么全班共写了____条毕业留言(用数字作答)13、已知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b(n,p),若e(x)=30,d (x)=20,则p=___(二)选做题(14、15题,考生只能从中选作一题)?1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已知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2?sin(??)?a的极坐标为47?a(),则点a到直线l的距离为. 4bc?1,15、(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1,已知ab是圆o的直径,ab?4,ec是圆o的切线,切点为c,过圆心o作bc的平行线,分别交ec和ac于点d和点p,则od=_______.三、解答题16、(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向量(1)若m⊥n,求tanx的值;(2)若m与n的夹角为?,求x的值; 317、(12分)某工厂36名工人的年龄数据如下表:(1)用系统抽样法从36名工人中抽取容量为9的样本,且在第一分段里用随机抽样法抽到的年龄数据为44,列出样本的年龄数据;(2)计算(1)中样本的均值x的方差s2;(3)36名工人中年龄在x-s与x+s之间有多少人?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精确到0.01%)?d??c?4,???6,?c?3.如图2,三角形?dc所在的平面与长方形??cd所在的平面垂直,点e是cd边的中点,点fg分别在线段ab,bc上,且af=2f,cg=2gb。

广东省2015年高三普通高考测试数学理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2015年高三普通高考测试数学理试题及答案

湛江市2015年普通高考测试(二)数学(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231x x M =-<,集合{}13x x N =-<<,则MN =( ). A .M B .N C .{}12x x -<< D .{}3x x < 2.已知z 是复数,i 是虚数单位,若i zi +=1,则z =( ).A .i +1B .i -1C .i +-1D .i --13.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4,3(N ,若)2()32(+>=-<a P a P ξξ,则a 的值为( ).A .37B .34C .3D .44.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由一个半圆和一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组成,俯视图是一个圆,则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A .5πB .6πC .7πD .9π5.在右图所示的程序框图中,输出的i 和s 的值分别为( ).A .3,21B .3,22C .4,21D .4,226.设)(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周期为3的周期函数,如图表示该函数在区间]1,2[-上的图像,则)2015()2014(f f +=( ).A .3B .2C .1D .07.若平面向量()1,2a =-与b 的夹角是0180,且53||=b ,则b 的坐标为( ).A .)6,3(-B .)6,3(-C .)3,6(-D .)3,6(-8.对于任意正整数n ,定义“!!n ”如下:当n 是偶数时,()()!!24642n n n n =⋅-⋅-⋅⋅⋅⋅⋅⋅⋅⋅;当n 是偶数时,()()!!24531n n n n =⋅-⋅-⋅⋅⋅⋅⋅⋅⋅⋅;且有()()!12321n n n n =⋅-⋅-⋅⋅⋅⋅⋅⋅⋅⋅.则如下四个命题:①()()2015!!2016!!2016!⋅=;②10082016!!21008!=⨯;③2015!!的个位数是5;④2014!!的个位数是0.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考生作答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一)必做题(9~13题)9.曲线x x y sin +=在点(0,0)处的切线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10.双曲线C :221916x y -=的离心率是 . 11.=-⎰dx x |1|20_______________.12.某所学校计划招聘男教师x 名,女教师y 名,x 和y 须满足约束条件⎪⎩⎪⎨⎧<≤-≥-6252x y x y x ,则该校招聘的教师最多是 名.13.已知全集}8,7,6,5,4,3,2,1{=U ,在U 中任取四个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为},,,{4321a a a a A =,余下的四个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为},,,{4321b b b b A C U =,43214321b b b b a a a a +++<+++,则集合A 的取法共有____________种.(二)选做题(14~15题,考生只能从中选做一题)1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31x t y t ⎧=⎪⎨=+⎪⎩(t 为参数),则直线l 的倾斜角是 .15.(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在梯形CD AB 中,D//C A B ,D 2A =,C 5B =,点E .F 分别在AB .CD 上,且F//DE A ,若34AE =EB ,则F E 的长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sin 3cos )(R x x x x f ∈-=(1)求函数)(x f 在区间]2,0[π上的值域(2)记AB C ∆内角C B A ,,的对应边分别为c b a ,,,若1)3(=-πA f ,且b a 23=,求B s i n 的值.17.(本小题满分12分)某中学一名数学教师对全班50名学生某次考试成绩分男生女生进行了统计(满分150分),得到右面频率分布表:其中120分(含120分)以上为优秀.(1)根据以上频率表的数据,完成下面的2⨯2列联表;(2)根据(1)中表格的数据计算,你有多大把握认为学生的数学成绩与性别之间有关系?(3)若从成绩在[130,140]的学生中任取3人,已知取到的第一个人是男生,求取到的另外2人中至少一名女生的概率.18.(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四棱锥ABCD P -中,045BCD 1AD AB 2CD ,,//AB ABCD =∠===⊥⊥,,且,平面DC AD DC PD .(1)若点M 是PD 的中点,证明:PBC AM//平面;(2)若PBC ∆得面积为2,求二面角D -PC -B 的余弦值.19.(本小题满分14分)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记为n S ,对任意正整数n ,均有()241n n S a =+,且0n a >. ()1求1a 及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令114)1(+--=n n n n a a n b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T .20.(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曲线E 上的任一点到点)3,0(1-F 和点)3,0(F 的距离之和为4.(1)求曲线E 的方程;(2)已知点)0,1(),2,0(C A ,设直线)0(,>=k kx y 与曲线E 交于B .D 两点(B 在第一象限),求四边形ABCD 面积的最大值.21.(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b a bx ax x f ,(,1)(2++=为实数,),0R x a ∈≠.(1)若0)1(=-f ,且函数)(x f 的值域为),0[+∞,求)(x f ; (2)设0,0,)()()(<>⎩⎨⎧-=x x x f x f x F ,0,0,0>>+<a n m mn ,且函数)(x f 为偶函数. 证明:0)()(>+n F m F ;(3)设)(,1ln )(x g ex x g x +=的导函数是),(x g '当1==b a 时,证明:对任意实数0>x ,21)(]1)([-+<'-e x g x f .。

2015年广东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及答案

2015年广东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及答案

2015年广东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分)若集合M={x|(x+4)(x+1)=0},N={x|(x﹣4)(x﹣1)=0},则M ∩N=()A.{1,4}B.{﹣1,﹣4}C.{0}D.∅2.(5分)若复数z=i(3﹣2i)(i是虚数单位),则=()A.2﹣3i B.2+3i C.3+2i D.3﹣2i3.(5分)下列函数中,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的是()A.y=B.y=x+C.y=2x+ D.y=x+e x4.(5分)袋中共有15个除了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球,其中有10个白球,5个红球.从袋中任取2个球,所取的2个球中恰有1个白球,1个红球的概率为()A.B.C.D.15.(5分)平行于直线2x+y+1=0且与圆x2+y2=5相切的直线的方程是()A.2x+y+5=0或2x+y﹣5=0 B.2x+y+=0或2x+y﹣=0C.2x﹣y+5=0或2x﹣y﹣5=0 D.2x﹣y+=0或2x﹣y﹣=06.(5分)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z=3x+2y的最小值为()A.4 B.C.6 D.7.(5分)已知双曲线C:﹣=1的离心率e=,且其右焦点为F2(5,0),则双曲线C的方程为()A.﹣=1 B.﹣=1 C.﹣=1 D.﹣=18.(5分)若空间中n个不同的点两两距离都相等,则正整数n的取值()A.至多等于3 B.至多等于4 C.等于5 D.大于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考生作答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一)必做题(11~13题)9.(5分)在(﹣1)4的展开式中,x 的系数为.10.(5分)在等差数列{a n}中,若a3+a4+a5+a6+a7=25,则a2+a8=.11.(5分)设△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sinB=,C=,则b=.12.(5分)某高三毕业班有40人,同学之间两两彼此给对方仅写一条毕业留言,那么全班共写了条毕业留言.(用数字作答)13.(5分)已知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B(n,p),若E(X)=30,D(X)=20,则P=.14.(5分)已知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2ρsi n(θ﹣)=,点A的极坐标为A (2,),则点A到直线l的距离为.15.如图,已知AB是圆O的直径,AB=4,EC是圆O的切线,切点为C,BC=1.过圆心O作BC的平行线,分别交EC和AC于D和点P,则OD=.三、解答题16.(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向量=(,﹣),=(sinx,cosx),x∈(0,).(1)若⊥,求tanx的值;(2)若与的夹角为,求x的值.17.(12分)某工厂36名工人年龄数据如图:工人编号年龄工人编号年龄工人编号年龄工人编号年龄1 2 3 4 5 6 7 8 9404440413340454243101112131415161718363138394345393836192021222324252627274341373442374442282930313233343536343943384253374939(1)用系统抽样法从36名工人中抽取容量为9的样本,且在第一分段里用随机抽样法抽到的年龄数据为44,列出样本的年龄数据;(2)计算(1)中样本的均值和方差s2;(3)36名工人中年龄在﹣s 和+s之间有多少人?所占百分比是多少(精确到0.01%)?18.(14分)如图,三角形△PDC所在的平面与长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垂直,PD=PC=4,AB=6,BC=3,点E是CD的中点,点F、G分别在线段AB、BC上,且AF=2FB,CG=2GB.(1)证明:PE⊥FG;(2)求二面角P﹣AD﹣C的正切值;(3)求直线PA与直线FG所成角的余弦值.19.(14分)设a>1,函数f(x)=(1+x2)e x﹣a.(1)求f(x)的单调区间;(2)证明f(x)在(﹣∞,+∞)上仅有一个零点;(3)若曲线y=f(x)在点P处的切线与x轴平行,且在点M(m,n)处的切线与直线OP平行,(O是坐标原点),证明:m ≤﹣1.20.(14分)已知过原点的动直线l与圆C1:x2+y2﹣6x+5=0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B.(1)求圆C1的圆心坐标;(2)求线段AB 的中点M的轨迹C的方程;(3)是否存在实数k,使得直线L:y=k(x﹣4)与曲线C只有一个交点?若存在,求出k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1.(14分)数列{a n}满足:a1+2a2+…na n=4﹣,n∈N+.(1)求a3的值;(2)求数列{a n}的前n项和T n;(3)令b1=a1,b n=+(1+++…+)a n(n≥2),证明:数列{b n}的前n 项和S n满足S n<2+2lnn.2015年广东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分)(2015•广东)若集合M={x|(x+4)(x+1)=0},N={x|(x﹣4)(x﹣1)=0},则M∩N=()A.{1,4}B.{﹣1,﹣4}C.{0}D.∅【分析】求出两个集合,然后求解交集即可.【解答】解:集合M={x|(x+4)(x+1)=0}={﹣1,﹣4},N={x|(x﹣4)(x﹣1)=0}={1,4},则M∩N=∅.故选:D.2.(5分)(2015•广东)若复数z=i(3﹣2i)(i是虚数单位),则=()A.2﹣3i B.2+3i C.3+2i D.3﹣2i【分析】直接利用复数的乘法运算法则化简求解即可.【解答】解:复数z=i(3﹣2i)=2+3i,则=2﹣3i,故选:A.3.(5分)(2015•广东)下列函数中,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的是()A.y=B.y=x+C.y=2x+ D.y=x+e x【分析】直接利用函数的奇偶性判断选项即可.【解答】解:对于A,y=是偶函数,所以A不正确;对于B,y=x+函数是奇函数,所以B不正确;对于C,y=2x+是偶函数,所以C不正确;对于D,不满足f(﹣x)=f(x)也不满足f(﹣x)=﹣f(x),所以函数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所以D正确.故选:D.4.(5分)(2015•广东)袋中共有15个除了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球,其中有10个白球,5个红球.从袋中任取2个球,所取的2个球中恰有1个白球,1个红球的概率为()A.B.C.D.1【分析】首先判断这是一个古典概型,从而求基本事件总数和“所取的2个球中恰有1个白球,1个红球”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容易知道基本事件总数便是从15个球任取2球的取法,而在求“所取的2个球中恰有1个白球,1个红球”事件的基本事件个数时,可利用分步计数原理求解,最后带入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即可.【解答】解:这是一个古典概型,从15个球中任取2个球的取法有;∴基本事件总数为105;设“所取的2个球中恰有1个白球,1个红球”为事件A;则A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为=50;∴P(A)=.故选:B.5.(5分)(2015•广东)平行于直线2x+y+1=0且与圆x2+y2=5相切的直线的方程是()A.2x+y+5=0或2x+y﹣5=0 B.2x+y+=0或2x+y﹣=0C.2x﹣y+5=0或2x﹣y﹣5=0 D.2x﹣y+=0或2x﹣y﹣=0【分析】设出所求直线方程,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求出直线方程中的变量,即可求出直线方程.【解答】解:设所求直线方程为2x+y+b=0,则,所以=,所以b=±5,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2x+y+5=0或2x+y﹣5=0故选:A.6.(5分)(2015•广东)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z=3x+2y的最小值为()A.4 B.C.6 D.【分析】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根据z的几何意义,利用数形结合即可得到最小值.【解答】解: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由z=3x+2y得y=﹣x+,平移直线y=﹣x+,则由图象可知当直线y=﹣x+,经过点A时直线y=﹣x+的截距最小,此时z最小,由,解得,即A(1,),此时z=3×1+2×=,故选:B.7.(5分)(2015•广东)已知双曲线C:﹣=1的离心率e=,且其右焦点为F2(5,0),则双曲线C的方程为()A.﹣=1 B.﹣=1 C.﹣=1 D.﹣=1【分析】利用已知条件,列出方程,求出双曲线的几何量,即可得到双曲线方程.【解答】解:双曲线C:﹣=1的离心率e=,且其右焦点为F2(5,0),可得:,c=5,∴a=4,b==3,所求双曲线方程为:﹣=1.故选:C.8.(5分)(2015•广东)若空间中n个不同的点两两距离都相等,则正整数n的取值()A.至多等于3 B.至多等于4 C.等于5 D.大于5【分析】先考虑平面上的情况:只有三个点的情况成立;再考虑空间里,只有四个点的情况成立,注意运用外接球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即可判断.【解答】解:考虑平面上,3个点两两距离相等,构成等边三角形,成立;4个点两两距离相等,由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则不成立;n大于4,也不成立;在空间中,4个点两两距离相等,构成一个正四面体,成立;若n>4,由于任三点不共线,当n=5时,考虑四个点构成的正四面体,第五个点,与它们距离相等,必为正四面体的外接球的球心,且球的半径等于边长,即有球心与正四面体的底面的中心重合,故不成立;同理n>5,不成立.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考生作答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一)必做题(11~13题)9.(5分)(2015•广东)在(﹣1)4的展开式中,x的系数为6.【分析】根据题意二项式(﹣1)4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T r=•(﹣1)+1r•,分析可得,r=2时,有x的项,将r=2代入可得答案.=•(﹣1)r•,【解答】解:二项式(﹣1)4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T r+1令2﹣=1,求得r=2,∴二项式(﹣1)4的展开式中x的系数为=6,故答案为:6.10.(5分)(2015•广东)在等差数列{a n}中,若a3+a4+a5+a6+a7=25,则a2+a8=10.【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化简已知的等式即可求出a5的值,然后把所求的式子也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化简后,将a5的值代入即可求出值.【解答】解:由a3+a4+a5+a6+a7=(a3+a7)+(a4+a6)+a5=5a5=25,得到a5=5,则a2+a8=2a5=10.故答案为:10.11.(5分)(2015•广东)设△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sinB=,C=,则b=1.【分析】由sinB=,可得B=或B=,结合a=,C=及正弦定理可求b 【解答】解:∵sinB=,∴B=或B=当B=时,a=,C=,A=,由正弦定理可得,则b=1当B=时,C=,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π矛盾故答案为:112.(5分)(2015•广东)某高三毕业班有40人,同学之间两两彼此给对方仅写一条毕业留言,那么全班共写了1560条毕业留言.(用数字作答)【分析】通过题意,列出排列关系式,求解即可.【解答】解:某高三毕业班有40人,同学之间两两彼此给对方仅写一条毕业留言,那么全班共写了=40×39=1560条.故答案为:1560.13.(5分)(2015•广东)已知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B(n,p),若E(X)=30,D(X)=20,则P=.【分析】直接利用二项分布的期望与方差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B(n,p),若E(X)=30,D(X)=20,可得np=30,npq=20,q=,则p=,故答案为:.14.(5分)(2015•广东)已知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2ρsin(θ﹣)=,点A 的极坐标为A(2,),则点A到直线l的距离为.【分析】把极坐标方程转化为直角坐标方程,然后求出极坐标表示的直角坐标,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求解即可.【解答】解: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2ρsin(θ﹣)=,对应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x=1,点A的极坐标为A(2,),它的直角坐标为(2,﹣2).点A到直线l的距离为:=.故答案为:.15.(2015•广东)如图,已知AB是圆O的直径,AB=4,EC是圆O的切线,切点为C,BC=1.过圆心O作BC的平行线,分别交EC和AC于D和点P,则OD= 8.【分析】连接OC,确定OP⊥AC,OP=BC=,Rt△OCD中,由射影定理可得OC2=OP•OD,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连接OC,则OC⊥CD,∵AB是圆O的直径,∴BC⊥AC,∵OP∥BC,∴OP⊥AC,OP=BC=,Rt△OCD中,由射影定理可得OC2=OP•OD,∴4=OD,∴OD=8.故答案为:8.三、解答题16.(12分)(2015•广东)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向量=(,﹣),=(sinx,cosx),x∈(0,).(1)若⊥,求tanx的值;(2)若与的夹角为,求x的值.【分析】(1)若⊥,则•=0,结合三角函数的关系式即可求tanx的值;(2)若与的夹角为,利用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公式进行求解即可求x的值.【解答】解:(1)若⊥,则•=(,﹣)•(sinx,cosx)=sinx ﹣cosx=0,即sinx=cosxsinx=cosx,即tanx=1;(2)∵||=,||==1,•=(,﹣)•(sinx,cosx)=sinx ﹣cosx,∴若与的夹角为,则•=||•||cos =,即sinx ﹣cosx=,则sin(x ﹣)=,∵x∈(0,).∴x ﹣∈(﹣,).则x ﹣=即x=+=.17.(12分)(2015•广东)某工厂36名工人年龄数据如图:工人编号年龄工人编号年龄工人编号年龄工人编号年龄1 2 3 4404440411011121336313839192021222743413728293031343943385 6 7 8 93340454243141516171843453938362324252627344237444232333435364253374939(1)用系统抽样法从36名工人中抽取容量为9的样本,且在第一分段里用随机抽样法抽到的年龄数据为44,列出样本的年龄数据;(2)计算(1)中样本的均值和方差s2;(3)36名工人中年龄在﹣s 和+s之间有多少人?所占百分比是多少(精确到0.01%)?【分析】(1)利用系统抽样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2)根据均值和方差公式即可计算(1)中样本的均值和方差s2;(3)求出样本和方差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由系统抽样知,36人分成9组,每组4人,其中第一组的工人年龄为44,所以其编号为2,∴所有样本数据的编号为:4n﹣2,(n=1,2,…,9),其数据为:44,40,36,43,36,37,44,43,37.(2)由平均值公式得=(44+40+36+43+36+37+44+43+37)=40.由方差公式得s2=[(44﹣40)2+(40﹣40)2+…+(37﹣40)2]=.(3)∵s2=.∴s=∈(3,4),∴36名工人中年龄在﹣s 和+s之间的人数等于区间[37,43]的人数,即40,40,41,…,39,共23人.∴36名工人中年龄在﹣s 和+s 之间所占百分比为≈63.89%.18.(14分)(2015•广东)如图,三角形△PDC所在的平面与长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垂直,PD=PC=4,AB=6,BC=3,点E是CD的中点,点F、G分别在线段AB、BC上,且AF=2FB,CG=2GB.(1)证明:PE⊥FG;(2)求二面角P﹣AD﹣C的正切值;(3)求直线PA与直线FG所成角的余弦值.【分析】(1)通过△PDC为等腰三角形可得PE⊥CD,利用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即得结论;(2)通过(1)及面面垂直定理可得PG⊥AD,则∠PDC为二面角P﹣AD﹣C的平面角,利用勾股定理即得结论;(3)连结AC,利用勾股定理及已知条件可得FG∥AC,在△PAC中,利用余弦定理即得直线PA与直线FG所成角即为直线PA与直线AC所成角∠PAC的余弦值.【解答】(1)证明:在△PDC中PO=PC且E为CD中点,∴PE⊥CD,又∵平面PDC⊥平面ABCD,平面PDC∩平面ABCD=CD,PE⊂平面PCD,∴PE⊥平面ABCD,又∵FG⊂平面ABCD,∴PE⊥FG;(2)解:由(1)知PE⊥平面ABCD,∴PE⊥AD,又∵CD⊥AD且PE∩CD=E,∴AD⊥平面PDC,又∵PD⊂平面PDC,∴AD⊥PD,又∵AD⊥CD,∴∠PDC为二面角P﹣AD﹣C的平面角,在Rt△PDE中,由勾股定理可得:PE===,∴tan∠PDC==;(3)解:连结AC,则AC==3,在Rt△ADP中,AP===5,∵AF=2FB,CG=2GB,∴FG∥AC,∴直线PA与直线FG所成角即为直线PA与直线AC所成角∠PAC,在△PAC中,由余弦定理得cos∠PAC===.19.(14分)(2015•广东)设a>1,函数f(x)=(1+x2)e x﹣a.(1)求f(x)的单调区间;(2)证明f(x)在(﹣∞,+∞)上仅有一个零点;(3)若曲线y=f(x)在点P处的切线与x轴平行,且在点M(m,n)处的切线与直线OP平行,(O是坐标原点),证明:m≤﹣1.【分析】(1)利用f′(x)>0,求出函数单调增区间.(2)证明只有1个零点,需要说明两个方面:①函数单调;②函数有零点.(3)利用导数的最值求解方法证明,思路较为复杂.【解答】解:(1)f′(x)=e x(x2+2x+1)=e x(x+1)2,∴f′(x)>0,∴f(x)=(1+x2)e x﹣a在(﹣∞,+∞)上为增函数.(2)证明:∵f(0)=1﹣a,a>1,∴1﹣a<0,即f(0)<0,∵f()=(1+a)﹣a=+a(﹣1),a>1,∴>1,﹣1>0,即f()>0,且由(1)问知函数在(﹣∞,+∞)上为增函数,∴f(x)在(﹣∞,+∞)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3)证明:f′(x)=e x(x+1)2,设点P(x0,y0)则)f'(x)=e x0(x0+1)2,∵y=f(x)在点P处的切线与x轴平行,∴f′(x0)=0,即:e x0(x0+1)2=0,∴x0=﹣1,将x0=﹣1代入y=f(x)得y0=.∴,∴,要证m≤﹣1,即证(m+1)3≤a﹣,需要证(m+1)3≤e m(m+1)2,即证m+1≤e m,因此构造函数g(m)=e m﹣(m+1),则g′(m)=e m﹣1,由g′(m)=0得m=0.当m∈(0,+∞)时,g′(m)>0,当m∈(﹣∞,0)时,g′(m)<0,∴g(m)的最小值为g(0)=0,∴g(m)=e m﹣(m+1)≥0,∴e m≥m+1,∴e m(m+1)2≥(m+1)3,即:,∴m≤.20.(14分)(2015•广东)已知过原点的动直线l与圆C1:x2+y2﹣6x+5=0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B.(1)求圆C1的圆心坐标;(2)求线段AB 的中点M的轨迹C的方程;(3)是否存在实数k,使得直线L:y=k(x﹣4)与曲线C只有一个交点?若存在,求出k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分析】(1)通过将圆C1的一般式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即得结论;(2)设当直线l的方程为y=kx,通过联立直线l与圆C1的方程,利用根的判别式大于0、韦达定理、中点坐标公式及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相互转化,计算即得结论;(3)通过联立直线L与圆C1的方程,利用根的判别式△=0及轨迹C的端点与点(4,0)决定的直线斜率,即得结论.【解答】解:(1)∵圆C1:x2+y2﹣6x+5=0,整理,得其标准方程为:(x﹣3)2+y2=4,∴圆C1的圆心坐标为(3,0);(2)设当直线l的方程为y=kx、A(x1,y1)、B(x2,y2),联立方程组,消去y可得:(1+k2)x2﹣6x+5=0,由△=36﹣4(1+k2)×5>0,可得k2<由韦达定理,可得x1+x2=,∴线段AB的中点M的轨迹C的参数方程为,其中﹣<k<,∴线段AB的中点M的轨迹C的方程为:(x﹣)2+y2=,其中<x≤3;(3)结论:当k∈(﹣,)∪{﹣,}时,直线L:y=k(x﹣4)与曲线C只有一个交点.理由如下:联立方程组,消去y,可得:(1+k2)x2﹣(3+8k2)x+16k2=0,令△=(3+8k2)2﹣4(1+k2)•16k2=0,解得k=±,又∵轨迹C的端点(,±)与点(4,0)决定的直线斜率为±,∴当直线L:y=k(x﹣4)与曲线C只有一个交点时,k的取值范围为(﹣,)∪{﹣,}.21.(14分)(2015•广东)数列{a n}满足:a1+2a2+…na n=4﹣,n∈N+.(1)求a3的值;(2)求数列{a n}的前n项和T n;(3)令b1=a1,b n=+(1+++…+)a n(n≥2),证明:数列{b n}的前n 项和S n满足S n<2+2lnn.【分析】(1)利用数列的递推关系即可求a3的值;(2)利用作差法求出数列{a n}的通项公式,利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即可求数列{a n}的前n项和T n;(3)利用构造法,结合裂项法进行求解即可证明不等式.【解答】解:(1)∵a1+2a2+…na n=4﹣,n∈N+.∴a1=4﹣3=1,1+2a2=4﹣=2,解得a2=,∵a1+2a2+…+na n=4﹣,n∈N+.∴a1+2a2+…+(n﹣1)a n﹣1=4﹣,n∈N+.两式相减得na n=4﹣﹣(4﹣)=,n≥2,则a n=,n≥2,当n=1时,a1=1也满足,∴a n=,n≥1,则a3=;(2)∵a n=,n≥1,∴数列{a n}是公比q=,则数列{a n}的前n项和T n==2﹣21﹣n.(3)b n=+(1+++…+)a n,∴b1=a1,b2=+(1+)a2,b3=(1++)a3,∴b n=+(1+++…+)a n,∴S n=b1+b2+…+b n=(1+++…+)a1+(1+++…+)a2+…+(1+++…+)a n=(1+++…+)(a1+a2+…+a n)=(1+++…+)T n=(1+++…+)(2﹣21﹣n)<2×(1+++…+),设f(x)=lnx+﹣1,x>1,则f′(x)=﹣.即f(x)在(1,+∞)上为增函数,∵f(1)=0,即f(x)>0,∵k≥2,且k∈N•时,,∴f()=ln+﹣1>0,即ln>,∴ln,,…,即=lnn,∴2×(1+++…+)=2+2×(++…+)<2+2lnn,即S n<2(1+lnn)=2+2lnn.。

2015年广东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答案与解析

2015年广东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答案与解析

2015年广东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分)(2015•广东)若集合M={x|(x+4)(x+1)=0},N={x|(x﹣4)(x﹣1)=0},则M∩N=()A.{1,4} B.{﹣1,﹣4} C.{0} D.∅2.(5分)(2015•广东)若复数z=i(3﹣2i)(i是虚数单位),则=()A.2﹣3i B.2+3i C.3+2i D.3﹣2i3.(5分)(2015•广东)下列函数中,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的是()A.y=B.y=x+C.y=2x+D.y=x+e x4.(5分)(2015•广东)袋中共有15个除了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球,其中有10个白球,5个红球.从袋中任取2个球,所取的2个球中恰有1个白球,1个红球的概率为()A.B.C.D.15.(5分)(2015•广东)平行于直线2x+y+1=0且与圆x2+y2=5相切的直线的方程是()A.2x+y+5=0或2x+y﹣5=0 B.2x+y+=0或2x+y﹣=0C.2x﹣y+5=0或2x﹣y﹣5=0 D.2x﹣y+=0或2x﹣y﹣=06.(5分)(2015•广东)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z=3x+2y的最小值为()A.4B.C.6D.7.(5分)(2015•广东)已知双曲线C:﹣=1的离心率e=,且其右焦点为F2(5,0),则双曲线C的方程为()A.﹣=1 B.﹣=1C.﹣=1D.﹣=18.(5分)(2015•广东)若空间中n个不同的点两两距离都相等,则正整数n的取值()A.至多等于3 B.至多等于4 C.等于5 D.大于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考生作答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一)必做题(11~13题)9.(5分)(2015•广东)在(﹣1)4的展开式中,x的系数为.10.(5分)(2015•广东)在等差数列{a n}中,若a3+a4+a5+a6+a7=25,则a2+a8=.11.(5分)(2015•广东)设△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sinB=,C=,则b=.12.(5分)(2015•广东)某高三毕业班有40人,同学之间两两彼此给对方仅写一条毕业留言,那么全班共写了条毕业留言.(用数字作答)13.(5分)(2015•广东)已知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B(n,p),若E(X)=30,D(X)=20,则P=.14.(5分)(2015•广东)已知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2ρsin(θ﹣)=,点A的极坐标为A(2,),则点A到直线l的距离为.15.(2015•广东)如图,已知AB是圆O的直径,AB=4,EC是圆O的切线,切点为C,BC=1.过圆心O作BC的平行线,分别交EC和AC于D和点P,则OD=.三、解答题16.(12分)(2015•广东)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向量=(,﹣),=(sinx,cosx),x∈(0,).(1)若⊥,求tanx的值;(2)若与的夹角为,求x的值.17.(12分)(2015•广东)某工厂36名工人年龄数据如图:工人编号年龄工人编号年龄工人编号年龄工人编号年龄1 2 3 4 5 6 7 8 9 404440413340454243101112131415161718363138394345393836192021222324252627274341373442374442282930313233343536343943384253374939(1)用系统抽样法从36名工人中抽取容量为9的样本,且在第一分段里用随机抽样法抽到的年龄数据为44,列出样本的年龄数据;(2)计算(1)中样本的均值和方差s2;(3)36名工人中年龄在﹣s和+s之间有多少人?所占百分比是多少(精确到0.01%)?18.(14分)(2015•广东)如图,三角形△PDC所在的平面与长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垂直,PD=PC=4,AB=6,BC=3,点E是CD的中点,点F、G分别在线段AB、BC上,且AF=2FB,CG=2GB.(1)证明:PE⊥FG;(2)求二面角P﹣AD﹣C的正切值;(3)求直线PA与直线FG所成角的余弦值.19.(14分)(2015•广东)设a>1,函数f(x)=(1+x2)e x﹣a.(1)求f(x)的单调区间;(2)证明f(x)在(﹣∞,+∞)上仅有一个零点;(3)若曲线y=f(x)在点P处的切线与x轴平行,且在点M(m,n)处的切线与直线OP 平行,(O是坐标原点),证明:m≤﹣1.20.(14分)(2015•广东)已知过原点的动直线l与圆C1:x2+y2﹣6x+5=0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B.(1)求圆C1的圆心坐标;(2)求线段AB 的中点M的轨迹C的方程;(3)是否存在实数k,使得直线L:y=k(x﹣4)与曲线C只有一个交点?若存在,求出k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1.(14分)(2015•广东)数列{a n}满足:a1+2a2+…na n=4﹣,n∈N+.(1)求a3的值;(2)求数列{a n}的前n项和T n;(3)令b1=a1,b n=+(1+++…+)a n(n≥2),证明:数列{b n}的前n项和S n满足S n<2+2lnn.答案:1、解:集合M={x|(x+4)(x+1)=0}={﹣1,﹣4},N={x|(x﹣4)(x﹣1)=0}={1,4},则M∩N=∅.故选:D.2、解:复数z=i(3﹣2i)=2+3i,则=2﹣3i,故选:A.3、解:对于A,y=是偶函数,所以A不正确;对于B,y=x+函数是奇函数,所以B不正确;对于C,y=2x+是偶函数,所以C不正确;对于D,不满足f(﹣x)=f(x)也不满足f(﹣x)=﹣f(x),所以函数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所以D正确.故选:D.4、解:这是一个古典概型,从15个球中任取2个球的取法有;∴基本事件总数为105;设“所取的2个球中恰有1个白球,1个红球”为事件A;则A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为=50;∴P(A)=.故选:B.5、解:设所求直线方程为2x+y+b=0,则,所以=,所以b=±5,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2x+y+5=0或2x+y﹣5=0故选:A.6、解: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由z=3x+2y得y=﹣x+,平移直线y=﹣x+,则由图象可知当直线y=﹣x+,经过点A时直线y=﹣x+的截距最小,此时z最小,由,解得,即A(1,),此时z=3×1+2×=,故选:B.7、解:双曲线C:﹣=1的离心率e=,且其右焦点为F2(5,0),可得:,c=5,∴a=4,b==3,所求双曲线方程为:﹣=1.故选:C.8、解:考虑平面上,3个点两两距离相等,构成等边三角形,成立;4个点两两距离相等,由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则不成立;n大于4,也不成立;在空间中,4个点两两距离相等,构成一个正四面体,成立;若n>4,由于任三点不共线,当n=5时,考虑四个点构成的正四面体,第五个点,与它们距离相等,必为正四面体的外接球的球心,且球的半径等于边长,即有球心与正四面体的底面吗的中心重合,故不成立;同理n>5,不成立.故选:B.9、解:二项式(﹣1)4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T r+1=•(﹣1)r•,令2﹣=1,求得r=2,∴二项式(﹣1)4的展开式中x的系数为=6,故答案为:6.10、解:由a3+a4+a5+a6+a7=(a3+a7)+(a4+a6)+a5=5a5=25,得到a5=5,则a2+a8=2a5=10.故答案为:10.11、解:∵sinB=,∴B=或B=当B=时,a=,C=,A=,由正弦定理可得,则b=1当B=时,C=,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π矛盾故答案为:112、解:某高三毕业班有40人,同学之间两两彼此给对方仅写一条毕业留言,那么全班共写了=40×39=1560条.故答案为:1560.13、解: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B(n,p),若E(X)=30,D(X)=20,可得np=30,npq=20,q=,则p=,故答案为:.14、解: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2ρsin(θ﹣)=,对应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x=1,点A的极坐标为A(2,),它的直角坐标为(2,﹣2).点A到直线l的距离为:=.故答案为:.15、解:连接OC,则OC⊥CD,∵AB是圆O的直径,∴BC⊥AC,∵OP∥BC,∴OP⊥AC,OP=BC=,Rt△OCD中,由射影定理可得OC2=OP•OD,∴4=OD,∴OD=8.故答案为:8.16、解:(1)若⊥,则•=(,﹣)•(sinx,cosx)=sinx﹣cosx=0,即sinx=cosxsinx=cosx,即tanx=1;(2)∵||=1,||=1,•=(,﹣)•(sinx,cosx)=sinx﹣cosx,∴若与的夹角为,则•=||•||cos=,即sinx﹣cosx=,则sin(x﹣)=,∵x∈(0,).∴x﹣∈(﹣,).则x﹣=即x=+=.17、解:(1)由系统抽样知,36人分成9组,每组4人,其中第一组的工人年龄为44,所以其编号为2,∴所有样本数据的编号为:4n﹣2,(n=1,2,…,9),其数据为:44,40,36,43,36,37,44,43,37.(2)由平均值公式得=(44+40+36+43+36+37+44+43+37)=40.由方差公式得s2=[(44﹣40)2+(40﹣40)2+…+(37﹣40)2]=.(3)∵s2=.∴s=∈(3,4),∴36名工人中年龄在﹣s和+s之间的人数等于区间[37,43]的人数,即40,40,41,…,39,共23人.∴36名工人中年龄在﹣s和+s之间所占百分比为≈63.89%.18、(1)证明:在△POC中PO=PC且E为CD中点,∴PE⊥CD,又∵平面PDC⊥平面ABCD,平面PDC∩平面ABCD=CD,PE⊂平面PCD,∴PE⊥平面ABCD,又∵FG⊂平面ABCD,∴PE⊥FG;(2)解:由(1)知PE⊥平面ABCD,∴PE⊥AD,又∵CD⊥AD且PE∩CD=E,∴AD⊥平面PDC,又∵PD⊂平面PDC,∴AD⊥PD,又∵AD⊥CD,∴∠PDC为二面角P﹣AD﹣C的平面角,在Rt△PDE中,由勾股定理可得:PE===,∴tan∠PDC==;(3)解:连结AC,则AC==3,在Rt△ADP中,AP===5,∵AF=2FB,CG=2GB,∴FG∥AC,∴直线PA与直线FG所成角即为直线PA与直线FG所成角∠PAC,在△PAC中,由余弦定理得cos∠PAC===.19、解:(1)f'(x)=e x(x2+2x+1)=e x(x+1)2…2分∴f′(x)≥0,∴f(x)=(1+x2)e x﹣a在(﹣∞,+∞)上为增函数.…3分(2)证明:由(1)问可知函数在(﹣∞,+∞)上为增函数.又f(0)=1﹣a,∵a>1.∴1﹣a<0…5分∴f(0)<0.当x→+∞时,f(x)>0成立.∴f(x)在(﹣∞,+∞)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7分(3)证明:f'(x)=e x(x+1)2,设点P(x0,y0)则)f'(x)=e x0(x0+1)2,∵y=f(x)在点P处的切线与x轴平行,∴f'(x0)=0,即:e x0(x0+1)2=0,∴x0=﹣1…9分将x0=﹣1代入y=f(x)得y0=.∴,∴…10分令;g(m)=e m﹣(m+1)g(m)=e m﹣(m+1),则g'(m)=e m﹣1,由g'(m)=0得m=0.当m∈(0,+∞)时,g'(m)>0当m∈(﹣∞,0)时,g'(m)<0∴g(m)的最小值为g(0)=0…12分∴g(m)=e m﹣(m+1)≥0∴e m≥m+1∴e m(m+1)2≥(m+1)3即:∴m≤…14分20、解:(1)∵圆C1:x2+y2﹣6x+5=0,21、 解:(1)∵a 1+2a 2+…na n =4﹣,n ∈N +. ∴a 1=4﹣3=1,1+2a 2=4﹣=2,解得a 2=, ∵a 1+2a 2+…+na n =4﹣,n ∈N +.∴a 1+2a 2+…+(n ﹣1)a n ﹣1=4﹣,n ∈N +.整理,得其标准方程为:(x ﹣3)2+y 2=4, ∴圆C 1的圆心坐标为(3,0);(2)设当直线l 的方程为y=kx 、A (x 1,y 1)、B (x 2,y 2), 联立方程组,消去y 可得:(1+k 2)x 2﹣6x+5=0, 由△=36﹣4(1+k 2)×5>0,可得k 2< 由韦达定理,可得x 1+x 2=,∴线段AB 的中点M 的轨迹C 的参数方程为,其中﹣<k <,∴线段AB 的中点M 的轨迹C 的方程为:(x ﹣)2+y 2=,其中<x ≤3; (3)结论:当k ∈(﹣,)∪{﹣,}时,直线L :y=k (x ﹣4)与曲线C只有一个交点. 理由如下: 联立方程组,消去y ,可得:(1+k 2)x 2﹣(3+8k )x+16k 2=0, 令△=(3+8k )2﹣4(1+k 2)•16k 2=0,解得k=±, 又∵轨迹C 的端点(,±)与点(4,0)决定的直线斜率为±,∴当直线L :y=k (x ﹣4)与曲线C 只有一个交点时, k 的取值范围为(﹣,)∪{﹣,}.两式相减得na n=4﹣﹣(4﹣)=,n≥2,则a n=,n≥2,当n=1时,a1=1也满足,∴a n=,n≥1,则a3=;(2)∵a n=,n≥1,∴数列{a n}是公比q=,则数列{a n}的前n项和T n==2﹣21﹣n.(3)b n=+(1+++…+)a n,∴b1=a1,b2=+(1+)a2,b3=(1++)a3,∴S n=b1+b2+…+b n=(1+++…+)(a1+a2+…+a n)=(1+++…+)T n =(1+++…+)(2﹣21﹣n)<2×(1+++…+),设f(x)=lnx+﹣1,x>1,则f′(x)=﹣.即f(x)在(1,+∞)上为增函数,∵f(1)=0,即f(x)>0,∵k≥2,且k∈N•时,,∴f()=ln+﹣1>0,即ln>,∴ln,,…,即=lnn,∴2×(1+++…+)<2+lnn,即S n<2(1+lnn)=2+2lnn.11。

2015高考数学真题广东理科解析

2015高考数学真题广东理科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标准答案与解析1. 解析 因为()(){}{}4104,1M x x x =++==--,()(){}{}4101,4N x x x =--==, 所以MN =∅.故选D .2. 解析 因为()i 32i 23i z =-=+,所以23i z =-.故选A .3. 解析 令()e xf x x =+,则()11e f =+,()111e f --=-+,所以()()11f f ≠-,()1f -≠()1f -,所以e x y x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而选项A,B,C 依次是偶函数、奇函数、偶函数.故选D .4.解析 从袋中任取2个球共有215C 105=种,其中恰好1个白球1个红球共有11105C C 50=种,所以恰好1个白球1个红球的概率501010521P ==.故选B . 5.解析 设所求切线方程为20x y c ++==5c =±,所以所求切线的方程为20x y +=或20x y +=.故选B . 6.解析 不等式所表示的可行域如下图所示,由32z x y =+得322z y x =-+,依题当目标函数直线3:22z l y x =-+经过点41,5A ⎛⎫⎪⎝⎭时,z 取得最小值,即min 42331255z =⨯+⨯=.故选B . 47.解析 因为所求双曲线的右焦点为()25,0F ,且离心率为54c e a ==,所以5c =,4a =,所以2229b c a =-=,所以所求双曲线方程为221169x y -=.故选C . 8.解析 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两两距离相等,则正整数n 可以等于4.假设可以等于5,则不妨先取出其中4个点,为A ,B ,C ,D ,则ABCD 构成一个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设第5个点为点E ,则点E 和点A ,B ,C 也要构成一个正四面体,此时点E 要么跟点D 重合,要么点E 和点D 关于平面ABC 对称,但此时DE 的长又不等于AB ,故矛盾.故选B . 9.解析由题可知()()442144C1C 1r rrrr r r T x--+=-=-,令412r-=,解得2r =,所以展开式中x 的系数为()224C 16-=.故应填6.10.解析 因为{}n a 是等差数列,所以37462852a a a a a a a +=+=+=,所以345a a a +++6a +7a =5525a =,即55a =,所以285210a a a +==.故应填10.11.解析 解法一:因为1sin 2B =且()0,B ∈π,所以6B π=或6B 5π=.又6C π=,所以6B π=, 所以b c =,且23A B C π=π--=.又a =2222cos a b c bc A =+-,所以 22232cos3b c bc π=+-.又b c =,解得21b =,所以1b =. 解法二:因为1sin 2B =且()0,B ∈π,所以6B π=或6B 5π=.又6C π= ,所以6B π=, 23A BC π=π--=.又a =sin 1sin a Bb A==.故应填1. 12.解析 两两彼此给对方写一条毕业留言相当于从40人中任选两人的排列数,所以全班共写了240A 40391560=⨯=条毕业留言.故应填1560.13.解析 由题意可得()30E X np ==, ()()120D X np p =-=,所以13p =.故应填13. 14.解析直线:2sin 4l ρθπ⎛⎫-= ⎪⎝⎭74A π⎛⎫ ⎪⎝⎭可化为直线:10l x y --=和点()2,2A -,所以点()2,2A -与直线l 的距离为2d==.故应填2.15.解析 如图所示,连接OC .因为//OD BC ,BC AC ⊥,所以OP AC ⊥.又点O 为线段AB 的中点,所以1122OP BC ==.在Rt OCD △中,122OC AB ==,由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可得2OC OP OD =,即28OC OD OP==.故应填8.16. 解析 (1)因为22⎛=- ⎝⎭m ,()sin ,cos x x =n ,且⊥m n ,所以()22,sin ,cos xx ⎛⎫=-=⎪ ⎪⎝⎭m n 22x x -=0,所以sin cos x x =,所以sin tan 1cos xx x==.(2)由题可得2cossin 34sin cos x x x x ππ⎛⎫===- ⎪⎝⎭+m n m n ,所以1sin 42x π⎛⎫-= ⎪⎝⎭.又因为,444x πππ⎛⎫-∈- ⎪⎝⎭,所以46x ππ-=,即512x π=.17. 解析 (1)依题所抽样本编号是一个首项为2,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故其所有样本编号依次为2,6,10,14,18,22,26,30,34,对应样本的年龄数据依次为44,40,36,43,36,37,44,43,37. (2)由(1)可得其样本的平均值为444036433637444337409x ++++++++==,方差为2s =()()()()()()()2222222144404040364043403640374044409⎡-+-+-+-+-+-+-+⎣()()2243403740⎤-+-=⎦()()()()22222222214043434339⎡⎤++-++-+-+++-=⎣⎦1009. (3)由(2)知103s =,所以2363x s -=,1433x s +=,所以年龄在x s -与x s +之间共有23人,所占百分比为2310063.8936⨯≈%%. ED CBOAP18. 解析 (1)证明:因为PD PC =且点E 为CD 的中点,所以PE DC ⊥.又因为平面PDC ⊥平面ABCD ,且平面PDC平面ABCD CD =,PE ⊂平面PDC ,所以PE ⊥平面ABCD .又因为FG ⊂平面ABCD ,所以PE FG ⊥.(2)因为ABCD 是矩形,所以AD DC ⊥.由(1)可得PE ⊥平面ABCD ,所以PE AD ⊥,所以AD ⊥平面PCD .又PD ⊂平面PDC ,所以AD PD ⊥.又因为AD DC ⊥,所以PDC ∠即为二面角P AD C --的平面角. 在Rt PDE △中,4PD =,132DE AB ==,PE =所以tan PE PDC DE ∠==P AD C --(3)如图所示,连接AC ,因为2AF FB =,2CG GB =,即2AF CGFB GB==, 所以//AC FG ,所以PAC ∠为直线PA 与直线FG 所成角或其补角. 在PAC △中,因为5PA ==,AC ==所以由余弦定理可得22222254cos 2PA AC PC PAC PA AC +-+-∠===所以直线PA与直线FG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5.19. 解析 (1)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2221e 1e 1e 0x xx f x x x x '''=+++=+…,所以()f x 在(),-∞+∞上是单调增函数.(2)因为1a >,所以()010f a =-<,且()()221e10af a aa a a =+->+->,所以()f x 在()0,a 上有零点.又由(1)知()f x 在(),-∞+∞上是单调增函数,所以()f x 在(),-∞+∞上仅有一个零点.E CG B FPD(3)由(1)知,令()0f x '=,得1x =-,又()21e f a -=-,即21,e P a ⎛⎫-- ⎪⎝⎭,所以22e 10eOPa k a --==---.又()()21e m f m m '=+,所以()221e em m a +=-.令()e 1m g m m =--,则()e 1mg m '=-,所以由()0g m '>得0m >,由()0g m '<得0m <,所以函数()g m 在(),0-∞上单调递减,在()0,+∞上单调递增,所以()()min 00g m g ==,即()0g m …在R 上恒成立,所以e 1m m +…,所以()()()()22321e 111e m a m m m m -=+++=+…1m +,所以1m …. 20. 解析 (1)由22650x y x +-+=得()2234x y -+=,所以圆1C 的圆心坐标为()3,0.(2)设(),M x y .因为点M 为弦AB 中点,即1C M AB ⊥,所以11C M AB k k =-,即13y y x x =--,所以线段AB 的中点M 的轨迹的方程为223953243x y x ⎛⎫⎛⎫-+=< ⎪ ⎪⎝⎭⎝⎭…. (当直线l与圆1C 相切时,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可求得直线的斜率5k =±l 的方程为y x =,代入圆1C 的方程可求得53x =,此时直线l 与圆1C 只有一个交点,因此53x >.当直线l 为0y =时,点M 即为圆心,x 可取最大值3,所以3x ….综上所述,533x <…). (3)由(2)知点M 的轨迹是以点3,02C ⎛⎫⎪⎝⎭为圆心,32r =为半径的部分圆弧EF(如图所示,不包括两端点),且53E ⎛⎝⎭,5,3F ⎛ ⎝⎭.当直线():4l y k x =-与圆C相切时,有32=,解得34k=±.又因为0543DE DF k k ⎛- ⎝⎭=-=-=-3325,,44k ⎡⎧⎫∈--⎨⎬⎢⎩⎭⎣⎦时,直线():4l y k x =-与曲线C 只有一个交点.21. 解析(1)由题可得()()3123123232a a a a a a =++-+=31213222344224--++⎛⎫---= ⎪⎝⎭,所以314a =. (2)由题可得当1n >时,()()12121221n n n na a a na a a n a -=+++-+++-=⎡⎤⎣⎦1242n n -+-- 211422n n n n --+⎛⎫-= ⎪⎝⎭,所以112n n a -⎛⎫= ⎪⎝⎭.又1012412a +=-=也适合此式,所以112n n a -⎛⎫= ⎪⎝⎭,所以数列{}n a 是首项为1,公比为12的等比数列,故1111221212nn n T -⎛⎫- ⎪⎛⎫⎝⎭==- ⎪⎝⎭-. (3)由题可得()12111122n n n a a a b a n n n -+++⎛⎫=++++ ⎪⎝⎭…,所以1221122a b a ⎛⎫=++ ⎪⎝⎭,1233111323a a b a +⎛⎫=+++ ⎪⎝⎭,1234411114234a a a b a ++⎛⎫=++++ ⎪⎝⎭,,所以1211112n n S b b b a n ⎛⎫=+++=++++ ⎪⎝⎭211111122n a a n n ⎛⎫⎛⎫++++++++= ⎪ ⎪⎝⎭⎝⎭()121112n a a a n ⎛⎫++++++= ⎪⎝⎭1112n T n ⎛⎫+++= ⎪⎝⎭ 11111222n n -⎛⎫⎛⎫+++-< ⎪⎪⎝⎭⎝⎭11212n ⎛⎫⨯+++ ⎪⎝⎭. 记()()()ln 111x f x x x x =+->-+,则()()()2211111x f x x x x '=-=+++.当()1,0x ∈-时,()0f x '<,当()0,x ∈+∞时,()0f x '>,所以()f x 在()1,0-上单调递减,在()0,+∞上单调递增,所以当0x =时,()()min 00f x f ==,当0x ≠时,()()00f x f >=,所以()()ln 101x x x x +>≠+,所以()*11ln 11n n n ⎛⎫+>∈ ⎪+⎝⎭N ,所以12ln 21<,13ln 32<,,1ln 1n n n <-,即有11123ln ln lnln 23121nn n n +++<+++=-,所以1112122ln 23n n ⎛⎫⨯++++<+ ⎪⎝⎭,即22ln n S n <+.。

2015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分析文档

2015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分析文档

2015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解析刘克江2015年高考已尘埃落定,本人现将理科数学试题简单分析,与大家交流。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分析的不够透彻,准确的地方,希望大家补充,指正。

总体看来今年新课标的高考数学试卷从试题的结构与难度同去年相比有明显变化,这非常符合“创新”的高考指导思想。

坚持对基本知识、数学方法进行考查。

试卷宽角度、多视点、有层次地考查了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试卷对课程中新增内容和传统内容进行了合理、科学的考查,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新课标全国卷Ⅱ与其他各地高考试卷相比有非常明显的特点:源于教材、传承精髓;梯度明显、力图创新。

今年考试的具体特点如下:一,试题与2013,2014两年试题类型基本保持一致,常考点都保持不变。

如选择题1,考查集合。

2题考查复数的性质及运算。

4题考查数列。

5题考查分段函数。

6题考查三视图.7题考查求圆的方程及弦长。

8题考查的程序框图。

9题考查的立体几何问题。

10题考查的几何与函数相结合的问题。

11题考查的解析几何中双曲线的离心率。

12题的导数的应用。

13题考查的平面向量共线问题。

14题线性规划问题。

15题考查二项式的展开式及项的系数。

16题考查由数列的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

(2014理科第17题第一问也考查由数列的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

)17题考查解三角形。

18题考查概率统计。

19题考查立体几何。

20考查的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问题。

21题导数在函数中的应用问题。

22题选做题等。

纵观全卷22题中,其中以上21个问题都是常考点。

只有3题是一道新题。

所以试题题型很平稳,常考点保持不变。

试卷对向量、不等式、概率统计、算法、复数等知识点的考查同样以平和为主,这部分的考察对基本知识的依赖度很高,只需要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简单运用即可求解,注重源于课本。

在选考部分,几何选讲、参数方程以及不等式题目基本保持新课标的原有特点,属于较易题目,总体来讲都属于基本题型。

二,试题体现了新课改理念,题型灵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广东高考理科数学计算题小结
策略:基础题,全作对;中等题,一分不浪费;难题拿些分,不后悔.
如果你算出的结果比较复杂,特别是前三题时你就要再算算,看是不是算错了. 一、三角
1、解△ (正弦、余弦定理的应用)
2、计算三角函数值(诱导公式、拆拼角)
3、性质(中心、对称轴、最值等) 利用和差角公式化归为y=Asin(ωx+φ)+b ,换元t=ωx+φ,再利用基本三角函数y=sint 的性质求y=Asin(ωx+φ)+b 的性质 转化与化归思想
4、由图象求解析式y=Asin(ωx+φ)+b
2最小值最大值振幅y y A +=,T π
ω2= (T 由图象得到),φ通过代入最值点得到,2
最小值最大值y y b -=
实战1: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已知c 2=bc cosA+ca cosB+ab cosC . (1)试判断△ABC 的形状
(2)若93=⋅-=⋅,,求角B 的大小
(3)若3

=B ,求sinA+sinC 的取值范围.
二、概率(认真读题,选对概率模型,注意每种概率模型的区别) 注意仔细计算期望与方差 1、古典概型(等可能事件,以下三种实际上也是古典概型) )
()
()(ωn A n A P =
2、超几何分布(特点:明显有正次(或黑白)之分,不放回抽取,一般不给出任何概率)
在含有M 件次品的N 件产品中,任取n 件,其中恰有X 件次品数,则事件{X=k}发生的概率
为n
N
k n M
N k M C C C k X P --=)(,k=0,1,2,…,m ,其中m=min{M ,n},且n≤N ,M≤N ,M ,N ∈N * 3、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特点:事件A 、B 是否发生互不影响,一般不超过三个事件,给出一些概率)
P(AB)=P(A) • P(B)
4、独立重复试验(二项分布X ~B(n ,P)) 特点:重复做同样的事情,或放回抽取,给出一个概率,即在一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概率.如射击n 次,一次1个放回抽取5个
事件A 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了k 次的概率
P(X=k)=C n k p k (1-p) n-k
其中p 为在一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概率 实战2:从4名男生和2名女生中任选3人参加演讲比赛. (Ⅰ) 求所选3人都是男生的概率; (Ⅱ) 求所选3人中恰有1名女生的概率;
(Ⅲ) 求所选3人中至少有1名女生的概率.
实战3:在一次军事演习中,某军同时出动了甲、乙、丙三架战斗机对一军事目标进行轰炸,已知甲击中目标的概率是
43;甲、丙同时轰炸一次,目标未被击中的概率为121;乙、丙同时轰炸
一次,都击中目标的概率是
4
1
. (1)求乙、丙各自击中目标的概率 (2)求目标被击中的概率.
实战4:某射手射击1次,击中目标的概率是0.9,他连续射击4次,且各次射击是否击中目标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1)计算他击中目标2次的概率
(2)计他击中目标的次数为ξ,求ξ的分布列和期望.
三、立几(仔细计算有关数值,不要算错了,否则,…!计算的结果如坐标、角(多是特殊角)、角的余弦值一般不复杂,当你得到的结果比较复杂就要检查一下了)
1、证明平行、垂直
线∥线线∥面面∥面
判定线⊥线线⊥面面⊥面性质
线∥线线⊥面面∥面←→−←→−−→−−←→−←→−←−
−−←→−←→−
向量法:线a ∥线b ⇔b a
// 线a ∥面α⇔n a ⊥(n 为面的法向量) 面α∥面β⇔21//n n
⊥ ⊥ ⊥ ∥ ⊥ ⊥
逻辑推理法:
ααα////l a l a l ⇒⎭
⎬⎫
⊂⊄ βαβα
α//////⇒⎪⎭⎪⎬⎫=⊂A p l p l p l 、 αα⊥⇒⎪⎭
⎪⎬⎫=⊂⊥⊥l A b a b a b l a l 、 }
βαβ
α⊥⇒⊂⊥l l 2、计算夹角(向量法) 面α的法向量n
的计算
①先设n
=(x ,y ,z)为面α的法向量 ②利用
{
0 =⋅=⋅b n a n
和赋给x(或y ,z)一个值(不为0,比如1),算出另外两个,即可得到n
的坐标 (直线α⊂b a 、)
(1)异面直线a 、b 的夹角θ (0<θ≤90o
) |||||||cos |cos b a b a b a ⋅=><=,θ
(2)线(l )面(α)角θ (0≤θ≤90o ) |
||||||cos |sin n l n l n l
⋅=><=,θ
(3)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θ (0<θ≤180o )
由图先判断二面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
|||cos cos 212121n n n n n n
⋅±>=<±=,θ
注:投影法计算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θ 原

S S |cos |=θ 3、求体积 等体积法
向量法:d(高)为顶点A 到底面α的距离,B 为α上任一点 |
||
|n n d ⋅=
4、探索型
先假设存在,然后设坐标,再求解
实战5:正三棱柱ABC-A 1B 1C 1的各棱长都等于2,D 在AC 1上,F 为BB 1的中点,且FD ⊥AC 1. (1)试求
1
DC AD
的值 (2)求二面角F-AC 1-C 的大小 (3)求点C 1到平面AFC 的距离. 四、数列
1、应用公式、性质计算等差、等比数列a 、d(q)、n 、a n 、S n (知三求二)
2、求通项公式
(1)公式法 {
1
1 11>-==-n S S n S a n n n ,, (2)累差法 (特点:a n+1-a n =f(n),f(n)为可求和数列,如f(n)=3n+2) (3)换元法(构造等比数列{ a n +c},特点:a n+1= s a n + t) (4) 倒数法(特点:11n n n a a ka b --=+) 如:已知1
111,31
n n n a a a a --==+,求n a (答:132n a n =-)
3、求和
先看数列的通项,根据通项选用计算方法
(1)分组求和 (特点:c n = a n + b n ,其中{a n }为等差数列、{b n }为等比数列) (2)裂项相消 (特点:)(1k n n a n +=
) 裂为)1
1(1)(1k
n n k k n n a n +-=+=
(3)错位相减 (特点:c n = a n b n ,其中{a n }为等差数列、{b n }为等比数列) 等式两边同时乘以q (4)倒序相加
4、求最大(小)项,求{|a n |}的前n 项和T n
求最大(小)项:利用数列的单调性(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或利用{
1
1+-≥≥r r r r a a a a 计算 {|a n |}求和,采用分类讨论法 如a 1,a 2,a 3,…,a t >0,且a t+1,a t+2,…<0
(1)当n≤t 时,T n =a 1+a 2+a 3+…+a n
(2)当n>t 时,T n =a 1+a 2+a 3+…+a t - a t+1-a t+2-…- a n =2S t - S n 实战6:设S n 是正项数列{a n }的前项n 和,且S n =4
3
21412-+n n a a ,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五、解几
1、求圆锥曲线的某参数,如e ,a 等
2、求圆锥曲线的方程 (待定系数法)
3、求动点的轨迹方程(注意1:求轨迹方程和求轨迹的区别:轨迹方程只需写出方程,轨迹在方程之后还要说明方程表示的图形(包括位置和大小);注意2:变量的取值范围,多退少补)
(1)定义法:已知曲线的类型和位置 (2)直接法:易找到动点所满足的几何条件
(3)相关点法(代入法):当所求动点M 的运动很明显地依赖于一已知曲线上的动点M 0的运动时,可利用相关点法,其关键是找出两动点坐标的关系,将M 0的坐标用M 的坐标表示,代入已知曲线,所得方程即为所求
(4)参数法:动点的运动依赖于某一参数(如斜率k)的变化.选择恰当的参数,参数必须能刻划动点的运动变化,而且与动点坐标有直接的内在联系
4、线段中点、弦长问题 设而不求法、点差法(数形结合、弦长公式、韦达定理)
5、对称问题
6、直线和圆的方程
实战7:已知椭圆116
252
2=+y x ,点P(x ,y)是椭圆上一点.
(1)求x 2+y 2的最值
(2)若四边形ABCD 内接于椭圆E ,点A 的横坐标为5,点C 的纵坐标为4,求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
六、函数(函数的应用题)
1、函数的性质(极值、最值、单调性、对称性、周期性)、图象 导数法
最值的计算方法:配方法、基本不等式法、单调性法、导数法、数形结合法、换元法等 函数在闭区间[a ,b ]上必有最大值和最小值 注意函数的定义域,关键:利用图象进行分析
2、函数的应用(最值) 审题、建模(关键)、解模、回归 (别忘了注上符合实际意义的定义域) 常见的函数模型有:①一次函数或二次函数模型;②分段函数模型;③指数函数模型 函数f(x)在开区间(a ,b)有唯一极值,则此极值也是f(x)的最值
实战8:设f(x)定义在[-1,1]上的奇函数,且当-1≤x<0时,f(x)=2x 3+5ax 2+4a 2x+b . (1)求函数f(x)的解析式
(2)当1 <a≤3时,求函数f(x)在(0,1]上的最大值g(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