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各区2018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文阅读(含详细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8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8南京市玄武区一模语文试卷(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友情提醒:此卷为试题卷,答案写在此卷上无效。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33分)【浅诵低吟默诗文】1.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第(2)句还需填上作者。
(11分)⑴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⑵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⑶▲,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⑷京口瓜洲一水间,▲。
(王安石《泊船瓜洲》)⑸▲,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⑹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⑺以诗为桥,“诗心”让情意穿越辽远时空,通达彼此心灵:晏殊的“池上碧苔三四点,▲”,充盈着对自然的清赏;苏轼的“▲,鬓微霜,又何妨”,饱含着壮志不坠的昂扬;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承载着百思纠结的情愫;余光中的“后来啊,▲”,凝结着生死茫茫的感伤。
“诗心”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源远流长。
【不忘诗心润情怀】不曾泯()灭的“诗心”在丙申年的新春重被点燃,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播出,万千国人浅诵低吟。
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纯真质朴,到“路曼曼其修远兮”的深沉执着;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到“心远地自偏”的;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迈壮阔,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wǎn()约缠绵……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文化生命就是在这些经典的诗词中得到滋养,世代相传,根深dì()固。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泯.(▲)灭帘卷.(▲)西风 wǎn(▲)约缠绵根深dì(▲)固3.结合上下文,在横线上分别填写一个四字短语。
(2分)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到“心远地自偏”的▲;4.学校将举办诗词朗诵活动,请设计一条海报宣传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6【最美诗意念金陵】2017年3月23日,某报票选“最美南京诗词”,三位知名学者也作了一些评论。
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如果要寻一座诗情画意的城,最好莫若金陵!不信,你可去问“诗仙”李白、“诗豪”刘禹锡,去问谢安、谢朓、杜牧、韦庄、李煜、王安石、辛弃疾、曹雪芹……蒙曼(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诗歌里的老街旧巷,恰恰有着市民的情趣和温情,满满都是旧日风华的韵味。
江苏省2018年南京市中考一模试题分类汇编5

2013 年南京市中考一模试题分类汇编(五)
古诗阅读
【鼓楼】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4 分)
野 步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9.诗题“野步”意为郊野漫步。“ 已经被美景深深吸引。(2 分)
”与“
”两字说明诗人
10.从前两句中选择一个能体现春的气息的字眼,并加以分析。(2 分)
题木兰庙 杜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①。
3
2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 ②上祝明妃 ③。
【注】①与画眉,指与女伴一起梳妆打扮。 ②拂云堆,古地名,堆上有明妃祠。 ③明妃,指舍身报 国、出塞和亲的 王昭君。
8.下列对诗歌前两句理解与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
A.“作”字传神,既显示了木兰的特殊身份,又表现出她“弯弓征战”的非凡 本领。 B.“画眉”借取《木兰诗》中“当窗理云鬓”的意境,反映了木兰女儿身的特 质。 C.梦里,木兰和女伴们一起对镜梳妆,表明她想恢复女儿身,不愿继续“替爷 征”。 D.诗人运用现实与梦境结合的手法,使木兰的形象更为丰满,更为真切,运笔 巧妙。 9.诗歌后两句表达了木兰怎样的情感?( 2 分)
迎燕
(宋)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8.用自己的话说说“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一句的意思。(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9.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南京市玄武区2018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解析)

南京市玄武区2018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满分 120 分;时间 120 分钟)友情提醒:此卷为试题卷,答案写在此卷上无效。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24分)1. 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第(6)题需填作者。
(11 分)(1)老骥伏枥,。
(曹操《龟虽寿》)(2)征蓬出汉塞,。
(王维《使至塞上》)(3),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5)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6),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7)阡陌交通,。
(陶渊明《桃花源记》)(8)自古山川入画,风景怡情。
陶弘景仰观“ ,俯视“ ,山高水清令他神往;杜牧远望“白云生处有人家,近赏“ ,深秋山景使他流连。
变换视角顿显自然层次之美。
(分别用《答谢中书书》《山行》中的语句填写)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3题(6分)从《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再到如今的《经典咏流传》《传承中国》,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崛起yòu()如传统文化价值回归的。
经典透过亘.()古的光阴扑面而来,唤起我们对传统最温柔的记忆,让我们文字、声音和情感之美,隔着岁月风霜,我们仍能领受先人的文化哺.()育,感知鲜活丰富的灵魂,获得无穷的慰藉jiè( )。
2.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yòu()如亘.()古哺.()育慰jiè()3. 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的一组词语填在横线处。
()(2分) A.里程碑品味哪怕 B.风向标品味尽管C.风向标品位无论D.里程碑品位既然4. 学校“好字在”国学社社长正在设计月活动计划表。
请帮他完成尚未拟定的活动名称、主题、内容。
(3 分)“好字在”月活动计划表“好字在”——弘扬汉字文化,感受汉语魅力时间名称主题内容3月“字”由“字”在了解汉字起源搜集整理常见汉字的字形演变,讲述汉字的前世今生和形义关系。
[精编]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解析
![[精编]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d06679bd4d8d15abe234e1a.png)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24分)1.(11分)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第(6)题需填作者。
(1)老骥伏枥,。
(曹操《龟虽寿》)(2)征蓬出汉塞,。
(王维《使至塞上》)(3),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5)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6),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7)阡陌交通,。
(陶渊明《桃花源记》)(8)自古山川入画,风景怡情。
陶弘景仰观“”,俯视“”,山高水清令他神往;杜牧远望“白云生处有人家”,近赏“”,深秋山景使他流连。
变换视角顿显自然层次之美。
(分别用《答谢中书书》《山行》中的语句填写)2.(6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从《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再到如今的《经典咏流传》《传承中国》,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崛起yóu_____如传统文化价值回归的。
经典透过亘_____古的光阴扑面而来,唤起我们对传统最温柔的记忆,让我们文字、声音和情感之美。
隔着岁月风霜,我们仍能领受先人的文化哺_____育,感知鲜活丰富的灵魂,获得无穷的慰jiè _____。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yóu如亘.古哺.育慰jiè(2)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的一组词语填在横线处。
A.里程碑品味哪怕B.风向标品味尽管C.风向标品位无论D.里程碑品位既然3.(3分)学校“好字在”国学社社长正在设计月活动计划表。
请帮他完成尚未拟定的活动名称、主题、内容。
“好字在”月活动计划表4.(4分)根据语境,完成填空。
不少汉字可拆可合,意蕴丰富。
宋人笔记记载:成都人谢石常为人测字算命。
一傲慢官员写“也”字让他算命。
谢石戏弄他:“‘也’加‘人’则为‘他’,如今有‘也’而无‘人’,看来你可能亲人凋零啊;,,看来你很快田土尽失啊;‘也’加马则为‘驰’,如今有‘也’而无‘马’,看来你要人生困顿啊。
2018年江苏省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及答案

2018年江苏省中考语文真题
古诗词赏析试题汇编及答案
1.(2018中考·江苏省连云港)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5分)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作者是如何描写孤雁的执着的?请加以分析。
(2分)
答:
(2)尾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2.(2018中考·江苏省泰州)阅读苏轼的《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一词,完成第(1)
(2)题。
(6分)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
夜凉枕蕈①已知秋,更听寒蛩②促机杼。
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③醉歌舞。
尊前必有问君④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注】①簟(dian):竹席。
②蛩(qiong):蟋蟀。
③江亭:江边的亭子。
④君:指其弟子由。
此时,兄弟二人天各一方。
(1)上阕通过和两个细节点明“秋”之时令。
(2分)
(2)赏析划线句。
(4分)
答:
3.(2018中考·江苏省无锡)阅读与赏析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苏省南京市2018届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1

江苏省南京市2018届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一、积累运用(共25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写在方框中。
(2分)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n ì( ),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 )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ti án ( )静,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 )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
(选自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2.默写。
(8分)(1)关关雎鸠, ▲ 。
(《诗经·周南》)(2)了却君王天下事, ▲ 。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 ▲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4) ▲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5)大漠孤烟直, ▲ 。
(王维《使至塞上》)(6)不畏浮云遮望眼, ▲ 。
(王安石《登飞来峰》)(7) 士不可以不弘毅, ▲ 。
(《〈论语〉十则》)(8)是故 ▲ ,教然后知困。
(《礼记》)3.名著阅读。
(6分)(1)下列名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 .《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和《藤野先生》两文分别写了“庸医害人”和“国人围观枪毙国人”两个促使鲁迅先生思想转变(“学医救国”和“弃医从文”)的著名事件。
B .武松是武艺高强、性格刚烈、不畏强暴的好汉,他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一步步走向了反抗道路。
C .《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在经历买车的三起三落之后,从原先的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变得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
D .利立浦特的大官们常常奉命表演绳上跳舞的技艺,跳得最好的是财政大臣和内务大臣,连皇帝也因他们技艺高超又不分伯仲而赞不绝口。
(2)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
(1分)这大圣放了手,那行者也放了手。
沙僧搀住一个,叫道:“二哥,你也搀住一个。
”果然搀住,落下云头,径至草舍门外。
三藏见了,就念《紧箍儿咒》。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各区县初三年级一模语文试卷分类精编-诗歌鉴赏

南京市各区县2018年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分类精编—诗歌鉴赏鼓楼区二、阅读(44分)(一)阅读杜甫《望岳》和《春望》,完成题目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两首诗的题目都有一“望”字,都扣住“望”字来写,统摄全篇。
B.《望岳》首联写远望,描绘泰山广大;颔联写近望,描绘泰山高峻;颈联写细望,描绘层云和归鸟;尾联写想像中极目远望,抒发豪情壮志。
C.《春望》首联望而忧国,颔联望而伤时,颈联望而悲己,尾联望而思亲。
D.由于写作背景不同,诗人在两首诗中抒发的情感也是不同的。
6.杜甫写诗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请从两首诗加点字(“钟”和“溅”)任选一例加以赏析。
(2分)我选,赏析:(一)(4分)5(2分)C(颈联望而思亲,尾联望而悲己)6(2分)钟:聚集,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写出泰山汇聚大自然的神奇和灵秀,表达诗人对泰山的无比赞美之情。
(2)溅:移情于物,以花喻人,因感时伤乱,连花也流泪,表达诗人内心的无比伤痛之情。
栖霞区【古诗阅读】6.阅读下面的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 本词上阕写景,描写了打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阕言志,抒写了词人▲的豪情壮志。
(1分)(2)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6.(3分)(1) 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分)(2) 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1分)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28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2)(4)两题还需填写出处或作者。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3)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4)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5)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6)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7)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约客》)(8)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9)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事物,我们会有不同的理解。
这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用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诗句回答)2.(★)下列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出自《送东阳马生序》,“加冠”指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
B.“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出自《愚公移山》,“汉阴”在这里指汉水的北岸。
C.“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出自《沁园春•雪》,“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
D.闰土是《故乡》中的主要人物,闰月生,五行缺土。
“五行”即水火木金土。
3.(★)请在方框内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句子。
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
4.(★★)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祖先的智慧令人叹服:塞翁失马后言谈中的biàn_____证思维,田忌安排赛马出场顺序的全局观念,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创造性行为……一个好想法,常常会yíng_____得胜 _____;良好的思维品质,能激发潜能,成就 _____新人生。
(1)biàn 辩证(2)yíng 赢得(3)胜券 quàn (4)崭 zhǎn新5.(★★)根据下面三幅图的提示完成对话。
佳佳同学要参加区演讲比赛,演讲话题是“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文阅读(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6~7题。
(4分)茶元稹茶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1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2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注释]①碾:茶碾。
唐代时茶为茶饼,需用茶碾碾碎。
后句“罗”为筛茶用具。
②铫(diào):煎茶器具。
6.本诗俗称“宝塔诗”,说说它在形式上有哪些特点。
(2分)7.对本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香叶,嫩芽”展现茶叶的芬芳与质地,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B.第三行说明茶与诗客、僧人天生有缘,赞美茶的高雅和禅韵。
C. 四、五两行描绘煎茶过程,系列色彩词语传递华而不奢之感。
D. 第六行“邀”“命”两字视茶如人,表达醉赏四季美景之闲。
(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6-10题。
(15分)【古诗阅读】渔父词·题洞庭渔隐图[元]吴镇①洞庭湖上晚风生,风搅湖心一叶横。
兰棹②稳,草花新,只钓鲈鱼不钓名。
(选自《题画词与词意画》,吴企明、史创新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版)【注释】①吴镇:元代著名画家,终身不仕。
②兰棹:兰舟。
6.十二年后词人将“草花新”改成“草衣轻”。
你认为他改得好吗?说说理由。
(3分)【链接】草衣:蓑衣。
【古文阅读】《园冶》题词[明] 郑元勋古人百艺,皆传之于书,独无传造园者何?曰:“园有异宜①,无成法,不可得而传也。
”是惟主人胸有丘壑则工丽可简率亦可。
否则强为造作,仅一委之工师、陶氏②,水不得潆带之情,山不领回接之势,草与木不适掩映之容,安.能日涉成趣哉?所苦者,主人有丘壑矣,而意.不能喻之工。
工人能守不能创,拘牵绳墨,以屈主人,不得不尽贬其丘壑以徇③,岂不大可惜乎?此计无否④之变化,从.心不从法,为不可及;而更能指挥运斤,使顽者巧、滞者通,尤.足快也。
(节选自《园冶》,计成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年第1版)【注释】①异宜:指在不同条件下,建成的园林各具特色。
②工师、陶氏:木工和瓦匠。
③徇:迁就,妥协。
④计无否:计成,明末著名造园家。
7.用“/”给下面句子画两处停顿。
(2分)是惟主人胸有丘壑则工丽可简率亦可8.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4分)(1)安.能日涉成趣哉()(2)而意.不能喻之工()(3)从.心不从法()(4)尤.足快也()9.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3分)园有异宜,无成法,不可得而传也。
10.园林的建造要达到“日涉成趣”的效果,这需要主人“”,并能与工匠达成共识;更需要优秀的工人遵循“”的原则,做到“”。
(3分)(三)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2题。
(16分)【甲】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苏幕遮》)【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丙】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李渔《芙蕖》)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3分)(1)可爱者甚蕃.()(2)芙蕖则不然.()(3)自夏徂.秋()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濯清涟而不妖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10.翻译下面句子。
(4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11.【甲】词是写作者见到荷塘景象,而生出的情感。
(乙)段借对莲花形状的叙写,阐述了作者的生活态度。
(丙)段按照顺序来写芙蕖,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4分)12.【甲】词中“一一风荷举”为什么比同样写荷叶的(丙)段中“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显得更为形象、传神?(3分)(四)阅读下面古文,完成8—12题。
(15分)汪十四者,新安人也,不详其名字。
性慷慨激烈,善骑射,有燕赵之风。
时游西蜀,蜀中山川险阻,多相聚为盗。
凡.经商往来于兹者,辄被劫掠。
闻汪十四名,罗拜马前,愿作“护身符”。
汪许.之,遂与数百人俱拥骑而行。
闻山上嚆矢①声,汪即弯弓相向,与箭锋相触,空中堕折。
以故.绿林甚畏之,秋毫不敢犯,商贾尽得数倍利。
无几时,汪慨然曰:“吾老矣!不思归计。
徒挟一弓一矢之勇,跋履山川,向猿猱②豺虎之地以博名高,非丈夫之所贵也!”因.决计归。
归则以田园自娱,绝不问户外事。
而曩时往来川中者,尽被剽掠,山径不通。
乃踉跄走新安,罗拜于门外曰:“愿乞壮士重过西川,使我辈弱者可强,贫者可富,俾③啸聚之徒大不得志于我旅人也。
壮士其许之乎?”是时汪十四雄心不死,遂许之曰:“诺!”大笑出门挟弓矢连骑而去。
于是重山叠岭之间,复有汪之马迹焉。
(选自《虞初新志》)[注释]①嚆矢:响箭,发射时声先于箭而到。
②猱:猿类,身体便捷,善攀援。
③俾:使。
8.用“/”划分句子停顿,划两处。
(2分)大笑出门挟弓矢连骑而去。
9.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 凡.经商往来于兹者凡.曝沙之鸟(《满井游记》)B. 汪许.之高可二黍许.(《核舟记》)C. 以故.绿林甚畏之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D. 因.决计归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10.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4分)徒挟一弓一矢之勇,跋履山川,向猿猱豺虎之地以博名高,非丈夫之所贵也!11.文中哪几件事情表现了汪十四“慷慨激烈”的特点?请概括回答。
(3分)12.根据要求答题。
(4分)(1)作者是如何表现汪十四“善骑射”特点的?(3分)(2)古诗词中有关骑射的描写很多,请默写一句。
(1分)(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12分)山人张东谷①【明】张岱余家自太仆公称豪饮,后竟失传。
余父余叔不能饮一蠡壳②,食糟茄③,面即发赪④。
家常宴会,但留心烹饪,庖厨之精,遂甲江左。
一簋⑤进,兄弟争啖之立尽,饱即自去,终席未尝举杯。
有客在不待客辞亦即自去。
山人张东谷,酒徒也,每悒悒不自得。
一日起谓家君曰:“尔兄弟奇矣!肉只是吃,不管好吃不好吃;酒只是不吃,不知会吃不会吃。
”二语颇韵,有晋人风味。
而近有伧父⑥载之《舌华录》,曰:“张氏兄弟赋性奇哉!肉不论美恶,只是吃;酒不论美恶,只是不吃。
”字字板实,一去千里,世上真不少点金成铁手也。
东谷善滑稽⑦,贫无立锥,与恶少讼⑧,指东谷为万金豪富,东谷忙忙走诉大父⑧曰:“绍兴人可恶,对半说谎,便说我是万金豪富!”大父⑨常举以为笑。
【注释】①选自《陶庵梦忆》。
②蠡壳lí ké:贝类的壳。
③糟茄:米酒。
④赪chēng:红色。
⑤一簋guǐ,一盘菜。
⑥伧父:泛指粗俗﹑鄙贱之人。
⑦滑稽:开玩笑。
⑧讼:打官司。
⑨大父:祖父。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但.留心烹饪()(2)一日起谓.家君曰()(3)东谷善.滑稽()(4)东谷忙忙走.诉大父曰()9.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划分两处)(2分)有客在不待客辞亦即自去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饱即自去,终席未尝举杯。
11.晋人具有放达的风度。
文中张东谷的哪些行为体现了这一风度?为突出这种风度,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一)6.(2分)(1)从第一行到第七行字数逐句递增;(2)从第二行开始前后句对仗(词性、结构、字数);(3)整体呈宝塔形状;(4)每一行句尾字均押韵。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7.(2分)D (非“四季”)(二)(15分)6.(3分)好(1分),“草衣轻”是指渔父身着轻薄的蓑衣(1分),表现出湖上垂钓时的悠闲自得(1分)/修改后由景及人更便于抒发感情/“轻”字更能表现出渔父或诗人超然世外的隐士形象/为诗歌末句作铺垫。
(意对即可)不好(1分),因为“草花新”描写的是壮阔的洞庭湖背景下新生的水草小花(1分),使得诗句更加清新活泼(1分)。
/意象从宏观到微观,富有画面感。
(意对即可)7.(2分)是惟主人胸有丘壑 /则工丽可/ 简率亦可8.(4分)(1)怎么(2)意图(3)跟从、跟随(4)特别/很/非常/格外9.(3分)园林建造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各具特色,没有固定的章法可循,所以无法把建造园林的方法写成著作流传后人。
(意对即可)10.(3分)胸有丘壑(有丘壑)从心不从法(从心)指挥运斤【译文】古时发明的各种技艺,都有著述传于后世,为什么唯独缺少建造园林的书籍呢?有人说:“园林建造,有人、地的因素制约,没有固定章法可循,因此无法把建造园林的方法写成著作流传后人。
”只要园林主人丘壑在胸,那么园林的布局建造,既能奢华,也能简朴。
否则勉强建造,所有的事情交给那些木工瓦匠,势必出现园林里的水流没有回环萦绕的趣味,而园林里的石头也失去映衬接应的气魄,草木缺乏掩映露藏的形态,没有优美的山水,园林主人怎么会领略到“日涉成趣”的美好呢?让人烦忧的是有些主人心里勾画得很好,却无法让工匠领会他的意趣,工匠就墨守成规不创新,主人只能委曲求全,放弃自己的山水意象去迁就他们,这样不是非常遗憾吗?计无否主持园林建造的时候,能够机智地应对不同情况,懂得建造规律又不死板硬套老方法,这是普通的匠人超越不了的;他更长于在现场指挥工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技巧,能把那些顽石变得灵奇,让那些沉闷的空间变得灵动,这些都是他的作品深得人心的原因。
(三)(16分)8.(3分) (1)多 (2)这样 (3) 往,到9.(2分) D10.(4分) (1) 我则唯独喜爱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污秽。
(2) 这对于花来说是(它) 的分内之事,于人来说就是应当得到的享受了。
11.(4分)思念故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时间喜爱、赞美12.(3分)用具体的词,更为直观可感;写景叙事化,更富动感,更像电影;活灵活现地写出了莲荷一片临风而举的最基本特征;字字用得妙,尤其是“一一”二字;还表现了诗X不断扩展,默默欣赏的情感。
(四)(15分)8.(2分)大笑出门/挟弓矢/连骑而去。
9.(2分)A10.(4分)只倚仗射箭的勇力,登山渡河,向猛兽出没的地方来博取名声,不是大丈夫所看中的地方。
11.(3分)商人相求便慨然应诺;面对匪徒威胁勇于回击;思归便绝不过问外事;既已归隐,弱者相求,便再次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