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典型脑膜瘤的CT、MRI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不典型脑膜瘤1例的影像分析及鉴别诊断

不典型脑膜瘤1例的影像分析及鉴别诊断
位的其f , 瘤鉴别 ;  ̄l t d , 发生在大脑凸面 者庖与胶质 瘤、 巴瘤 、 淋
典型脑膜瘤 的 C T常表 现为 近颅 骨或 硬脑 膜处 高密 度 占位性病灶 , 界清 , 边 常见瘤周水 肿 , 增强 均匀一致 , 较局 限 性生 长, 跨颅窝生 长少 见 。MRI 查 T1常表现 为等 信号 , 检 T 2可为高、 、 等 低信号改变 , 其内部信号不 均匀 , 瘤体周 可 见水 肿 , 增强时呈 均一性 强化 。但 该病 例形态 上不 规 则 , j
[] 实H 放射学杂志 ,9 6 1 7 )4 34 5 J. j 1 9 ,2(7 : 1—l . 5 刘伊丽 .主 动脉央层分离 的诊治 经验 (3 J .新 医学 ,9 8 2 ( ) 1 9 ,9 8 :
3 9 3 0 9 4 .
腔扩大等情 况 , 但因血管造 影费用昂贵 , 不能床边进行 , 法 无 广泛推广应用 。综 上所 述 ,A ) | 早期 诊断 , 根据 临床表 现 可 剧烈疼痛, 心电图及 x线胸 片排它性检查 , 最有效 、 方便 的检 查是超声心动图, 早期确诊主动脉夹层 。 参 考 文 献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 j版社 ,9 3 8 080 l j 19 , 7 8 .
2 1ekk y ME , ny W S, oe )Ia e He l Co ly DA, tⅡ . r ia n g me t e 1 Su gc lma a e n
o i et g a e rs ft e8 F J . oa adoae fds ci n uyms o h 0t ] J Th re C rivs s n 8[
多数脑膜瘤呈缓慢生长的 良性过 程 , 现为其特征 表
性, 但也有一些 病例在影 像学 上存在小 典 型改 变, 者于 工 笔 作中遇见 1 , 例 报告 如下 。

非典型性脑膜瘤的MRI表现

非典型性脑膜瘤的MRI表现
o e a p a e eeo e e u tn i ;p r u re e d d r a r o ft m p e r h trg n o si e st e i mo d ma a u a ti we c mmo 4 e s a p ae h n e k l;6 c s sa — h d n y t n l l e m; a o p r d c a g i s ul a e p  ̄ e d n p a e sd e o c r n e atrrs cin;f2 a e ,mida n i e e2 e ss e d r iu rr u r c f e t r e e e e e o o 0 e s s s ig o sw r ae ,mi ig o i r t a 0 .Co cu in: /f a s s a n s ae W 1 % d s s n ls o MR e ・ tI S o t ia ee s e i ct o xe t a d i h d df rn e re iv in t e o n z eMR e trsa d t e c a g s b s e U ̄ f y c w r p cf i t s mee tn , a i e e td g e a o ;o rc g i t /fau e h h n e e i ap l i yo n t ns eh n d h e in t a h lflf k n u l ai te lso ,i W ep u rma ig q a tt n frtmosa d fr lt g o r t n p a s s o i o o u r omu a n p ai ln . n i e o
i e y i m nn o aw r rt s c vl a l e ;o r et rg s fhm. eu s0 a ,1 ae ct p— f nda pc ei百 m ee e o ete a zd t p b epo oio e R sl :f 0css 7cssoa di t i n t a l rp i y n y o h n s t t 2 e l e ny

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

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

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一、引言脑膜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疾病,影像学诊断在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和技术。

二、脑膜瘤的基本知识1·脑膜瘤的定义:脑膜瘤是发生在脑膜上的肿瘤,起源于脑膜的上皮细胞。

2·脑膜瘤的分类:根据脑膜瘤细胞的起源,脑膜瘤可分为脑膜上皮细胞瘤和间变性脑膜瘤等不同类型。

3·脑膜瘤的症状和体征:脑膜瘤常表现为头痛、呕吐、颅内压增高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神经功能障碍。

三、脑膜瘤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1·脑CT(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最常用的脑膜瘤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通过对脑部进行断层扫描,可观察脑部结构是否异常。

2·脑MRI(磁共振成像):MRI可以更详细地显示脑膜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等信息,对脑膜瘤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

3·血管造影:血管造影可以显示脑膜瘤供血动脉的情况,帮术准备和手术过程中的血管保护。

4·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检查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脑膜瘤,通过检查液体中的白细胞、蛋白质等指标来确定脑膜瘤的诊断。

四、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步骤1·阅读病史:了解病患的病史信息,包括主诉、既往疾病史等。

2·分析临床表现:结合病患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脑膜瘤。

3·进行影像学检查:根据医生的指导,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进行脑膜瘤的诊断。

4·影像学结果分析:对获得的影像学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观察脑膜瘤的位置、形态、大小等信息。

5·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根据脑膜瘤的特征进行鉴别诊断,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6·编写诊断报告:根据影像学结果和诊断分析,撰写脑膜瘤的诊断报告,供临床医生参考。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影像学检查报告、血液检查结果、病史记录等。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脑膜瘤:一种发生在脑膜上的肿瘤,常见的有脑膜上皮细胞瘤和间变性脑膜瘤等类型。

MRI征象及ADC值对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与非典型脑膜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MRI征象及ADC值对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与非典型脑膜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MRI征象及ADC值对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与非典型脑膜瘤的鉴别诊断价值引言颅内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中颅内血管周细胞瘤和非典型脑膜瘤是两种常见的颅内肿瘤。

在临床上,这两种肿瘤往往会出现相似的临床表现和影像特征,因此对其进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难度。

而MRI征象及ADC值是常用的影像学评估手段,对于鉴别颅内肿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本文将结合临床病例和文献资料,探讨MRI征象及ADC值在颅内血管周细胞瘤与非典型脑膜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一、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的MRI特征颅内血管周细胞瘤是一种源于颅内血管外膜的肿瘤,常见于脑室周围和大脑皮层区域。

其典型的MRI表现包括:①T1WI呈等或低信号;②T2WI呈稍高信号;③增强扫描呈均匀性或不均匀性强化。

颅内血管周细胞瘤在DWI和ADC值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特点,其ADC值通常较低,平均为0.8-1.0×10^-3mm²/s。

二、非典型脑膜瘤的MRI特征1. T1WI和T2WI的表现:根据文献报道,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的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而非典型脑膜瘤的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稍高或高信号。

在临床实践中,结合T1WI和T2WI的信号特点,可以初步判断颅内肿瘤的类型。

2. 强化扫描的表现:颅内血管周细胞瘤和非典型脑膜瘤在增强扫描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前者常见均匀性或不均匀性强化,后者常见不规则强化。

结合增强扫描的特点,可以进一步辅助鉴别颅内肿瘤的类型。

1. ADC值的测量及意义:ADC值是一种反映组织水分子自由扩散程度的参数,其数值大小与组织的细胞密度和结构有一定关联。

颅内血管周细胞瘤和非典型脑膜瘤在ADC值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前者常见较低的ADC值,后者常见较高的ADC值。

2. ADC值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通过测量颅内肿瘤的ADC值,并结合其临床特点和MRI 表现,可以进一步明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病理类型,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有力的辅助依据。

不典型脑膜瘤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

不典型脑膜瘤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

不典型脑膜瘤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脑膜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起源于脑膜组织,通常为良性肿瘤。

不典型脑膜瘤是一种异常罕见的变异类型,其病理和影像学表现与常见的脑膜瘤有所不同。

本文将就不典型脑膜瘤的影像表现和病理特征进行对照,以便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和诊断这种罕见的脑肿瘤。

一、不典型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1. CT表现不典型脑膜瘤在CT影像上呈现为边界清晰的肿块,密度不均匀,可见有囊状变化,也可见有钙化部分。

肿块周围可有小量水肿,但较少见较大范围的水肿。

边界模糊的肿块多见于高度恶性的脑膜瘤变异型。

2. MRI表现3. 血管瘤型4. 侧脑室内型少数不典型脑膜瘤可位于侧脑室内,且呈分叶状、波浪状生长。

MRI上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规则、不均匀强化。

二、不典型脑膜瘤的病理特征1. 组织学类型不典型脑膜瘤通常表现为炎性细胞浸润,蛋白多糖沉积,有时伴有血管增生。

病理学上可见到类似于横纹肌瘤(leiomyoma)、纤维肉瘤(fibrosarcoma)等恶性肿瘤的特征,细胞异型性严重。

2. 免疫组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于区分不典型脑膜瘤和其他颅内肿瘤至关重要。

常见的标记物包括:S-100、EMA、Vimentin、Ki-67。

阳性表达尤其是Ki-67蛋白,往往意味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加重。

3. 分子生物学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使得医生对于不典型脑膜瘤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BRAF 基因的突变与脑膜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而 NF2 基因的丢失则是不典型脑膜瘤发生的重要因素。

三、结合影像学和病理学进行诊断不典型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特征的对照对于该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

在临床上,医生在观察到不典型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后,应该结合病理学的检查结果,进行全面综合分析。

诊断不典型脑膜瘤首先要考虑到其影像学的特征。

若其表现为大块出血、血管瘤样病灶或侧脑室内型,应及时警惕不典型脑膜瘤的可能性。

而当CT或MRI表现为边界清晰、密度不均匀、有钙化及水肿时,也应该高度怀疑不典型脑膜瘤的可能性。

CT及MRI对脑膜瘤的诊断价值

CT及MRI对脑膜瘤的诊断价值

坏死 、出血。肿瘤生长缓慢 ,血供=乍富 ,因多紧邻 颅骨 ,易 引起颅 有点状或 星状 钙化 ,出血 、坏死和囊变少 见 。⑤增强 扫描有 80%
骨增厚 、破坏或变薄 。近年来 ,随着 CT及 MR/技 术的发展 .嚏膜 的肿瘤呈 中等程度 均匀强化 ,边 界锐利 。脑 膜瘤 的非典型 CI'表
1.2 方法 20例 患者 均行 MRI检 查 ,部 分 病例 增强 ,MR采 用 于生长过快 导致 坏死 、出血 、在 影 像 上恶 性 脑 膜瘤 具 有 以下 征
GE HDE1.5MR,使用头部专用线 圈 ,常规选择 T1WI和 T2WI行矢 象 :肿瘤周 围无 包膜 ,向脑组 织侵润 ,与邻 居组织界 限不 清 ,肿 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规行横 断面平扫 ,层厚 约 3mm,共 2o层 ,发现病灶均作增强扫描 , 及血 管扩张 ,增强后瘤体 不均匀强 化 ,肿 瘤附 着部骨质 有 明显 的
造影剂 为非离子型 的碘海醇 。
骨质 破坏 ,有时见增 大的肿块 向颅 板外生 长 ,瘤 周水肿 明显且偏
2 结 果 2o例患者均能通过 CT或 者 MR影像学 特点诊 断 ,但 两者侧
状 面、横断面和冠状 面扫描 ,层厚 为 6mm,间隔为 lmm,对 比剂 为 呈分 叶状 肿瘤 内密 度不 均匀 ,有 坏死 ,囊 变 ,脑膜 尾 征呈 不规 则
Gd— DTPA(0.2mmol/kg)。CT机 器为 Philip 64排 CI'扫描 仪 ,常 短 、粗改变 ,这是 由于肿瘤细胞 浸润硬膜 的反应 性结缔 组织增 生
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例 患者均 能通过 cr或者 MR影像 学特点单独诊 断,但 两者侧 重点不同,cr对病灶的钙化,骨质改变比较敏 感;MR

非典型性脑膜瘤的MRI诊断

非典型性脑膜瘤的MRI诊断
状 位 、 位 扫 描 , 厚 5 m 或 1 m 间距 5 m。对 比 剂 为 轴 层 m 0 m, m G - T A, 量 为 0 1 n lk 。 dD P 剂 . mro/ g
2 结果
床表现为颅 内压增高 和局部定 位体征 , 具有 一定复 发率 , 对
放疗较 良性脑 膜瘤敏感 。有文献报道[ , 】 非典型脑膜瘤 占成 ] 人脑膜瘤的 5 ~8 ; 非典型性脑膜瘤的发病年龄略大于 良 性脑 膜瘤 , 平均 5 . 岁左右 , 25 本组病例与之相符合 。
3 讨 论
下降 3 , 例 头痛伴抽搐 3例 , 右枕部肿物 1 , 例 反应迟钝伴 大
小 便 失 禁 1例 。 12 检 查 方 法 . 1 均 行 MR 平 扫 及 增 强 检 查 。采 用 安 6例 I
3 1 非典 型性 脑膜 瘤 的 临 床 特 征 W H0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肿 .
22 1 肿瘤位 置。肿瘤位 于大脑凸面 5例 ( 部 3例 , .. 额 顶部 2例) 桥小脑角 2例 , , 中颅 窝底 3例 , 大脑 镰旁 3 , 例 侧脑 室
1 , 脑幕 1 , 神经 1 。 例 小 例 视 例 2 2 2 肿 瘤 形 态 。1 .. O例 边 缘 不 规 则 , 呈 分 叶 状 生 长 , 4例 2
例 瘤 内囊 变 区无 强 化 ,2例 可 见 硬 膜 尾 征 , 中 8例 硬 膜 尾 1 其 征较短 、 、 光滑 。 粗 不 2 2 7 其 他 改 变 。4例 可见 颅 骨破 坏 , 跨 颅 内外 生 长 , .. 3例 2
l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 临床 资 料 _
回顾 性 分 析 我 院 自 20 0 5年 3 一 2 0 月 0 9年

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

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

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⒈简介脑膜瘤是一种起源于脑膜的肿瘤,一般为恶性肿瘤。

影像学诊断是脑膜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特征等,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⒉影像学检查的准备在进行影像学检查之前,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必要的准备。

这些准备包括禁食禁水、避免进食或服用特定药物等。

⒊影像学检查的方法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线检查、CT扫描、MRI、核医学检查等。

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决定。

⑴ X线检查X线检查是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它可以通过对头颅进行X线照射,获得头颅内部的断层图像。

然而,X线检查的分辨率有限,对于脑膜瘤较小的病变可能无法准确诊断。

⑵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较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它可以获得较高分辨率的头颅内部影像。

CT扫描可以通过不同角度的X线照射,产生多个切面的图像,进而重建三维图像。

对于脑膜瘤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

⑶ MRIMRI是一种较为精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它不依赖于X射线,通过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获得图像。

MRI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脑膜瘤影像,帮助医生了解病变的性质和周围结构的影响。

⑷核医学检查核医学检查包括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它可以通过注射特定的放射性示踪剂来观察脑膜瘤的代谢活动,帮助确定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⒋影像学结果的分析影像学结果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分析和解读。

医生将根据影像学特征、位置、大小等因素来评估病变的恶性程度和治疗的可行性。

⒌附件本文档附带有以下附件:●X线检查报告●CT扫描影像●MRI影像●核医学检查报告⒍法律名词及注释●恶性肿瘤:指细胞生长失控,侵犯周围组织并能以血液或淋巴系统迁入其他部位的肿瘤。

●影像学诊断:通过保存疾病变化的图像方式辅助医生诊断疾病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典型脑膜瘤的CT、MRI影像诊断
目的分析并探讨不典型脑膜瘤的CT、MRI影像学表现,以加强对其的认识并提高影像学诊断的正确率。

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不典型脑膜瘤的CT及MRI表现,分析肿瘤的部位、形态、肿瘤内囊变及钙化、瘤体的密度及信号情况、肿瘤强化情况、肿瘤的占位效应、肿瘤周围水肿情况。

结果本组14例不典型脑膜瘤,肿瘤位于典型部位(大脑镰、矢状窦旁、大脑凸面、桥小脑角区、鞍旁)12例(85.7%),不典型部位(侧脑室内)2例(14.3%)。

肿瘤形态呈类圆形9例(62.3%),不规则形3例(21.4%),分叶状2例(14.3%)。

肿瘤内有不同程度的囊变4例(28.5%),存在钙化5例(35.7%)。

瘤体内密度及信号均匀者3例(21.5%),不均匀11例(78.5%)。

强化均匀者3例(21.5%),不均匀11例(78.5%),短粗的”鼠尾征”11例(78.5%)。

肿瘤存在占位效应12例(85.7%)。

肿瘤周围不同程度水肿11例(78.5%)。

结论不典型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有其一定的特征性,根据其CT、MRI的表现,并结合临床症状,可提高此肿瘤的诊断的准确性。

标签:脑膜瘤;CT;MRI;影像诊断
脑膜瘤是颅内好发肿瘤,具有典型影像表现的脑膜瘤多能术前正确诊断,而不典型脑膜瘤由于其发病率低,且其影像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较高。

本文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CT、MR表现不典型的脑膜瘤14例,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3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不典型脑膜瘤14例,男6例,女8例,年龄21~73岁,平均46.3岁。

病史2w~2年。

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痛伴恶心呕吐8例;头痛伴抽搐2例;肢体运动障碍2例;头痛伴视力下降1例;反應迟钝1例。

1.2 方法14例全部行CT平扫,6例CT增强扫描,CT采取横轴位扫描;11例行MR检查采用常规横轴位T1WI、T2WI及FLAIR,矢状位T2WI,4例加扫冠状位T2WI扫描,8例行马根维显增强扫描,采用T1WI横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扫描。

所用设备CT为GE Lightspeed VCT-64排容积CT,MR为德国西门子Avantou全景成像1.5T超导型MRI。

2 结果
肿瘤的部位:大脑凸面5例(见图1~图3),大脑镰及矢状窦旁4例,桥小脑角区1例,鞍旁2例,脑室内2例。

肿瘤的大小:肿瘤直径1.9~5.8cm,平均4.25cm。

肿瘤的形态:类圆形9例,不规则形3例,分叶状2例。

肿瘤的CT、MRI表现及强化特点:11例病灶肿块密度或信号不均匀,CT呈略高、等或低混杂密度(见图1),MRI肿块实性肿块呈等长T1长T2信号,FLAIR序列呈高低混杂信号,其中5例存在钙化(1例几乎完全钙化),其中4例病灶以囊实性肿
块为主,部分囊腔较大(2例),边界清晰。

瘤体内密度及信号均匀3例;增强扫描后可见11例肿块邻近脑膜出现短粗线状结构的”脑膜尾征” (见图3)。

肿瘤占位效应及周围水肿情况:14例中12例肿瘤存在占位效应,其中11例肿瘤周围存在水肿,2例周围水肿带〉2.5cm,5例在2.5~1.5cm,7例〈1.5cm;。

肿瘤颅板变化:8例肿瘤邻近局部颅骨骨板增生硬化或破坏,另6例颅板无明确变化。

顶部不典型脑膜瘤
3 讨论
不典型脑膜瘤首先归属于脑膜瘤的范畴,但是因其CT、MRI表现不典型,其存在脑膜瘤不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使其并无一个固定的含义,经过对上述病例的研究和总结,我们将具有2种以上的不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并可能对影像学诊断产生一定影响的脑膜瘤[1],定义为不典型脑膜瘤。

不典型脑膜瘤约占脑膜瘤的5%~8%[2],其CT、MRI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较高。

典型脑膜瘤的CT、MRI表现:肿瘤平扫多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均一略高密度或等信号肿块,边缘清晰锐利,以宽基底与颅骨内板或硬脑膜相连,其内钙化常见,肿瘤周围水肿轻或无,瘤灶邻近的脑实质受挤压,推移出现所谓“白质塌陷征”,肿瘤邻近的颅骨增厚,增强扫描后均匀强化,可有”脑膜尾征”。

不典型脑膜瘤的CT、MRI影像学特点:①瘤体内密度或信号欠均匀,可见囊变、坏死及出血;②肿瘤边缘多不规整,多呈分叶,”脑膜尾征”短粗而不规则,③局部颅骨骨板增生硬化或破坏[3];④多伴有轻重不等的水肿,瘤周水肿的程度与脑膜瘤的良恶性的关系存在争论,有学者[4]认为它们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⑤强化扫描多呈不均匀明显强化。

鉴别诊断:位于不同部位的不典型脑膜瘤诊断较困难:①病变位于脑室内的需与室管膜瘤鉴别,室管膜瘤多呈分叶状,可钙化,囊变坏死更常见,往往呈侵润性生长。

②位于鞍区的不易与垂体瘤鉴别:垂体瘤常位于鞍内向后下生长,正常垂体结构消失,强化程度不及脑膜瘤,且蝶鞍常有增大,矢状位及冠状位可清楚显示肿瘤与周围正常结构的关系。

③位于脑凸面的钙化性的脑膜瘤须与骨肿瘤鉴别,主要看瘤体的主体位置及来源。

④位于桥小脑角区的须与听神经瘤鉴别[5],听神经瘤常引起内听道的扩大,囊变常见,钙化少见;强化程度低于脑膜瘤;脑膜瘤很少侵犯内听道。

不典型脑膜瘤影像学表现各不相同,而影像诊断的准确性直接影像临床手术方案,CT和MRI各有所长,CT对肿瘤内部钙化较敏感,MRI平扫和增强相结合,以及多位置、多序列扫描对肿瘤定位较准确,对钙化不敏感,CT与MR两者相结合能明显提高不典型脑膜瘤的诊断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崔保刚.张爱琴.赵保明等不典型脑膜瘤的CT诊断与临床[J].实用神经疾
病杂志2005,8(2):5-6.
[2] 崔世民.只达石,廉宗潋.颅内肿瘤影像与病理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46-250.
[3] 杨全新,付建设,孙弘弘等不典型脑膜瘤的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21(5):475-476.
[4]史瑞华,漆剑频,陈旺生,等.恶性脑膜瘤的CT、MR及病理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4(11):888-890.
[5]朱庆强,王中秋,朱文荣,等.非典型脑膜瘤的MRI诊断[J].放射学实践,2011,26(2):151-1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