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艺术魅力教学指导设计
汉字之美作文教学设计

汉字之美作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汉字的演变过程,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2. 培养学生对汉字之美的欣赏和感悟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2. 汉字的结构和构造3. 汉字的形态特点和审美价值4. 汉字与文化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古代汉字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汉字之美的兴趣。
2. 讲解:通过讲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形成历程。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汉字进行研究,并讨论该汉字的构造和形态特点。
4. 汉字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代表作文,介绍他们所研究的汉字的美和意义。
5. 作文创作:要求学生以所研究的汉字为题材,写一篇关于汉字之美的作文。
6. 作文分享:学生将自己所写的作文与同学分享,互相交流和提供改进建议。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作文表现。
2. 学生的作文内容是否能够准确表达所研究的汉字的美和意义。
3. 学生在作文分享环节中的表现,是否能够理解和欣赏同学的作品。
五、教学拓展1.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展览,让他们感受到汉字艺术的魅力。
2. 带领学生学习书法的基本功,让他们亲自体验书法创作的过程。
3. 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汉字书籍,让他们深入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
六、教学方案1. 第一课时: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导入:展示古代汉字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 讲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 学生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分享他们对汉字的了解。
2. 第二课时:汉字的结构和构造- 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 讲解汉字的结构和构造原理。
- 小组讨论:学生选择一个汉字,进行研究和讨论,分析其构造和形态特点。
3. 第三课时:汉字的形态特点和审美价值- 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 讲解汉字的形态特点和审美价值。
-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代表作文,介绍他们所研究的汉字的美和意义。
4. 第四课时:作文创作和分享- 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三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汉字的创意与设计》教案

三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汉字的创意与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和文化内涵,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
2.引导学生掌握汉字创意设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通过对汉字的创意设计,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汉字创意设计的方法,能够设计出富有创意的汉字作品。
2.难点:在设计过程中如何体现汉字的文化内涵和创意性。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汉字演变历史的图片、优秀汉字创意设计作品、绘画工具(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等)、纸张。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纸张。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展示一些古老的汉字图片,如甲骨文、金文等,让学生猜一猜这些是什么字,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汉字是怎么演变而来的吗?汉字有哪些特点呢?”引导学生思考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知识讲解介绍汉字的演变历史,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字体的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规律和特点。
讲解汉字的文化内涵,如汉字的象形、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以及汉字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文化传统等。
展示一些优秀的汉字创意设计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这些作品的创意点和设计方法。
3.技法示范教师选择一个简单的汉字,如“日”字,进行创意设计示范。
可以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等,对汉字进行装饰和变形,使其具有创意性和艺术性。
示范过程中,讲解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如如何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来表现汉字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4.学生创作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汉字,进行创意设计。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尝试不同的设计方法和材料。
提醒学生注意设计的创意性和艺术性,同时也要体现汉字的文化内涵。
5.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展示区或通过投影仪展示。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欣赏和评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作品创意和设计思路,也可以让其他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提出优点和改进的建议。
赣美-九下《汉字的艺术魅力》-教案-试讲稿-说课稿-初稿

《汉字的艺术魅力》教案(江西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九年级下册,第9课)一、课题:汉字的艺术魅力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书法和篆刻作品的相关特点,赏析代表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书法和篆刻作品的了解与欣赏,提高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书法和篆刻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培养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书法和篆刻作品的特点,从结构、章法、风格等方面分析书法和篆刻作品。
难点:欣赏书法和篆刻作品,感受我国汉字带来的独特艺术魅力。
六、教学方法:展示法、启发法、小组讨论法七、教具准备:多媒体ppt、书法、篆刻作品等八、教学过程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一)激趣导入(1)多媒体展示书法和篆刻作品,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名称。
(2)讲述:中国书法、篆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最有特色的艺术。
汉字通过毛笔的书写、小刀的雕刻,便产生了书法、篆刻艺术,表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引出课题。
(二)讲授新知1.初步感知(1)教师多媒体播放介绍汉字演变的小视频,请学生观察后回答:我国书法汉字是如何演变出来的?根据字体变化的前后,又分为哪几类呢?(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类:篆、隶、楷、行、草)(2)教师展示《琅琊台刻石》和《张迁碑》的作品图片,请学生对比分析,这两幅作品分别在用笔、结构、风格方面有哪些不同之处?(3)教师总结:篆字具有圆劲婉通、屈伸自如的特点,隶书则方直峻拔、势险节短。
2.深入探究(1)教师分发《多宝塔碑》、《兰亭集序》和《自叙帖》的作品卡片,请学生同桌讨论:你对这几幅作品的了解有多少?它们分别具有哪些特点呢?(2)教师总结:楷书端稳庄重、居静治动;行书流畅飞逸、连绵婉转;草书纵横飞跃、笔断意连。
(三)小组练习要求:请学生结合书法作品欣赏的技巧,根据多媒体图文介绍,小组内尝试对自己感兴趣的篆刻作品进行欣赏,并合作完成一篇100字的小报告。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8《美丽文字民族瑰宝》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8《美丽文字民族瑰宝》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美丽文字民族瑰宝》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和尊重。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汉字的演变、汉字的结构特点、汉字的艺术魅力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汉字书写能力,对汉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汉字的演变过程和结构特点了解不多,对汉字的艺术魅力感悟不深。
此外,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好奇心,但缺乏系统的文化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特点。
2.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和尊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引导学生感悟汉字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汉字的演变过程和结构特点。
2.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和尊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汉字的魅力。
2.欣赏教学法:通过欣赏汉字的艺术作品,让学生感悟汉字的艺术魅力。
3.实践教学法:通过分析汉字的结构特点,让学生动手书写,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结构特点、汉字艺术作品等内容。
2.教学视频:关于汉字演变和艺术作品的视频资料。
3.练习题: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对汉字的发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呈现(10分钟)展示汉字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分析汉字的构成,让学生认识到汉字的独特之处。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书写汉字,体会汉字的结构美,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4.巩固(5分钟)出示练习题,检测学生对汉字演变和结构特点的掌握情况。
5.拓展(5分钟)欣赏汉字艺术作品,让学生感悟汉字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6.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汉字的重要性和艺术价值。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搜集更多关于汉字的资料,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
八年级美术上册《汉字的魅力》教案、教学设计

3.汉字艺术表现手法:介绍水墨画、版画、剪纸等不同的美术表现手法,并结合实际作品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这些手法在汉字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4.创作方法与步骤:讲解汉字艺术创作的步骤,如构思、草图、制作等,并示范创作过程。
八年级美术上册《汉字的魅力》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以及其艺术价值,认识到汉字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一种艺术形式。
2.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结构特点,掌握书写规范,提高汉字书写能力。
3.学会运用不同的美术表现手法,如水墨画、版画、剪纸等,展现汉字的美感。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汉字已有一定的认识和书写基础,但汉字的艺术魅力及其在美术领域的应用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在此基础上,本章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情分析:
1.知识储备:学生对汉字的基本笔画、结构有一定了解,但在汉字艺术创作方面,知识和技能较为欠缺。
2.兴趣与动机:学生对美术创作充满兴趣,但对于汉字艺术可能存在陌生感,需要激发他们探索汉字艺术魅力的兴趣。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汉字进行艺术创作讨论。
2.学生讨论内容:
a.汉字的选择: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汉字,讨论其寓意和艺术价值。
b.创作手法:根据所选汉字特点,讨论采用何种美术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c.创作步骤:明确创作步骤,制定实施计划。
3.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讨论,解答疑问。
5.创新评价方式,激发学生潜能: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激发他们的潜能。
赣美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汉字的艺术魅力》说课稿

赣美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汉字的艺术魅力》说课稿一、说教材的意义和地位1. 教材简介《汉字的艺术魅力》是赣美版九年级美术下册的教材,本章节主要介绍汉字在美术领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汉字的艺术魅力,并通过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汉字美学的认知和审美能力。
2. 教材地位和意义•引导学生研究和探究汉字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素养。
•促使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更深入地认识汉字的美学内涵,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说教材内容和学习目标1. 教学内容本章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汉字的艺术源流:介绍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与美术相关的汉字文化。
- 汉字的构造与形态美:讲解汉字的构造原理和形态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 汉字与书法艺术:介绍汉字与书法艺术的关系,通过学习书法艺术,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和审美能力。
- 汉字与美术创作:探讨汉字在美术创作中的运用方式和艺术效果,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 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认识汉字的艺术魅力。
- 掌握汉字的构造原理和形态特点,培养观察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 熟悉汉字与书法艺术的关系,提高写字能力和审美能力。
- 学会运用汉字进行美术创作,培养创作灵感和艺术表达能力。
三、说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1. 教学方法本章的教学采用以下方法:讲授、示范、讨论、实践、评价等。
2. 教学过程2.1 导入环节通过呈现一幅具有汉字元素的美术作品,引起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并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2.2 学习重点和难点强调本章的学习重点是对汉字的形态美进行观察和分析;学习难点是探讨汉字与美术创作的结合方式。
2.3 学习内容展开2.3.1 汉字的艺术源流•讲授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展示与美术相关的汉字文化。
汉字的魅力 教案

汉字的魅力教案教案标题:汉字的魅力教学目标:1. 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认识汉字的独特之处。
2. 学习常用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并能正确书写和识读。
3.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介绍汉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包括甲骨文、金文、隶书等。
2.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学习常用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包括横、竖、撇、捺等。
3. 汉字的书写和识读:通过示范和练习,教授学生正确书写和识读常用汉字。
4. 汉字的魅力:通过故事、诗词、成语等,展示汉字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汉字,引起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b.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通过示范和练习,教授学生常用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3. 练习与巩固(20分钟):a. 书写练习:让学生根据示范,自己书写一些常用汉字,并互相检查和纠正。
b. 识读练习:给学生出示一些常用汉字,让他们识读并解释汉字的意义。
4. 拓展与应用(15分钟):a. 汉字故事分享:讲解一些有趣的汉字故事,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
b. 创作汉字诗词: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汉字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些简单的汉字诗词。
5. 总结与评价(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汉字的掌握情况,并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或投影仪:用于展示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过程、示范汉字的书写和识读。
2. 汉字练习纸:用于学生书写练习。
3. 汉字故事书籍或资料:用于讲解汉字的文化内涵和故事。
教学评估:1. 学生书写练习:检查学生书写汉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 学生识读练习:评估学生对常用汉字的识读能力。
3. 学生创作汉字诗词:评估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4.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汉字书法艺术》教案[修改版]
![《汉字书法艺术》教案[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5d44ec10a6f524cdbf85ae.png)
第一篇:《汉字书法艺术》教案《汉字书法艺术》教案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教具准备:有关的文字各体作品、名家书法幻灯、书法练习的各种用具。
学生用具:毛笔、毛边纸、墨、报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前面我们曾经对中国画题款艺术作了介绍,了解到书法在画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么这节课我们将对中国书法艺术作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二、新授: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提问学生:哪一件书法作品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
1、书法文字发展简史:(1)古文字系统甲骨文——钟鼎文——篆书(打出古文字各体幻灯)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冶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2)今文字系统隶书——草书——行书——楷书(打出今文字各体幻灯)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汉末时的曹操就非常欣赏当时书法家梁鹄的作品,章草兴于汉章帝年间,故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括:
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古埃及的圣书字
玛雅文字。
但是值得强调的是只有我们的汉字一直保留着象形的特征传承至今。
2、汉字的演变
随着朝代的变迁,汉字书写也逐渐形成不同的书体。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欣赏各种书体以及书法名作)
3、汉字的变形
所以,我们要为中华民族创造出的如此瑰丽的汉字文化而骄傲,并且为我们的汉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布置作业
回家以后利用互联网找出一副你认为好的汉字变形图片,和家人分享你的观点。
学生跟随老师思路思考。
同学们进行创作练习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说自己的创作理念。
让学生从感兴趣的形式进入课堂内容。
利用实例引导学生接受新知识。
动手绘画既锻炼创造力,也锻炼绘画能力。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课堂小结
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中国汉字是唯一一种集音形义于一体的文字;历经多种书体变化,流传着许多书法名作;并且可以变形运用于多种文化形式。
介绍汉字变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书法、绘画、剪纸、儿童读物、商品包装、印章、标识、书籍封面等。
1、创作练习
请同学们利用一个或一组汉字进行变形创作,要求生动有趣、富有创意。
2、展示评价
请同学展示自己的汉字变形作品,老师进行评价。多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生:两种
生:汉字、英文
生:汉字方方正正,一撇一画;英文是由一些字母拼成的。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通过讲解、欣赏、启发使他们能抓住字义、字形、结构等汉字基本特征,灵活、合理地进行变体,使原字体变得更形象、美观、活泼,达到创新的目的和对学生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讲授新课
实践训练
师:同学们,到现在为止我们都学习了几种语言文字?
(欣赏汉字趣味变形图片)
北京2008念奥运会会徽以篆字笔画为基本形式,融合了中国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想象易趣,经过艺术夸张变形,巧妙的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吧中国古老的民族文化与奥运精神合在一起,达到了形与意的和谐与统一。这个设计师非常了不起,一个小小的标志里面孕育着这么多的寓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确实,这个标志不仅体现了我们中国人对奥运精神的理解与认识,更是自信的向全世界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深厚而
师:哪两种?
师:那它们在字形上有什么区别呢?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和感受一下汉字有什么特点和魅力。(板书:文字的魅力)
1、汉字的起源
关于汉字的起源从仓颉造字到甲骨文流传有很多传说。(播放课件)
简单介绍仓颉造字传说以及留下的遗迹;甲骨文如何被发现等。
观察对比甲骨文,可以发现甲骨文具有很强的象形特征。(举例说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让学生理解感受不同形式的文字中所蕴涵的文化特征及审美价值。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够从文字形象中寻找灵感,创作具有韵味的美术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愿意从美术的角度关注文字,愿意参与文化传承与交流。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汉字的历史,掌握美术字体艺术设计的基本知识、技巧、方法。
难点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文字,进行作品创作。
汉字的艺术魅力教学指导设计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汉字的艺术魅力
执教者
马肖莉
课时
1
教材分析
本课是冀美版初中美术16册第2课,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明确了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使学生了解文字的发展历史,并提高学生对文字的审美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来自于周边农村较多,民风淳朴,只是对美术的理解上偏重美术即是专业技能的训练,想象能力相对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