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常见的疾病类型和表现

合集下载

儿科各章知识点总结

儿科各章知识点总结

儿科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新生儿期的常见疾病在新生儿期,儿科医生常见的疾病有新生儿黄疸、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脑瘫、新生儿感染等。

其中,新生儿黄疸是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多数情况下是由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代谢产物在肝脏中代谢不足导致的。

此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也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发生在早产儿身上,主要是由于肺发育不完全导致的呼吸功能不全。

第二章:婴幼儿期的生长发育婴幼儿期的生长发育是儿科医生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这个阶段,医生需要关注婴幼儿的体格发育、生理发育、认知发育等方面。

在体格发育方面,医生需要根据婴幼儿的生长曲线,评估婴幼儿的生长情况,判断其是否存在生长迟缓的问题。

在生理发育方面,医生需要关注婴幼儿的各种生理反射、大运动、小运动、生理功能等方面的发育情况。

在认知发育方面,医生需要关注婴幼儿的感知、认知、交往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以及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和关怀。

第三章:少年期的身心健康少年期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儿科医生需要关注少年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

在身体健康方面,医生需要关注少年期的生理发育、营养状况、运动锻炼等方面,预防少年期的肥胖、营养不良等问题。

在心理健康方面,医生需要关注少年的情绪、人际关系、学业压力等方面,预防少年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自残等。

第四章: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在儿科学中,医生需要对儿童常见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

常见疾病包括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

在预防方面,医生需要做好疫苗免疫、营养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降低儿童患病的风险。

在治疗方面,医生需要对儿童疾病进行精准诊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保障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同时,医生还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的康复情况,指导家长进行康复训练和护理,促进儿童的康复和发展。

第五章:儿童营养和饮食儿童的营养和饮食对其生长发育和健康至关重要。

在儿科学中,医生需要关注儿童的营养需求、饮食习惯、营养不良、肥胖等问题。

新生儿疾病诊疗常规

新生儿疾病诊疗常规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的脑部病变,最常见的 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但也可发生在其他年龄段。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围生期新生 儿因缺氧引起的脑部病变,常见的原因有各种原因导致的胎儿宫内窘迫,如脐带绕颈、羊水 异常等,也常见于分娩过程及出生后的窒息缺氧,数可见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脑损害。该病 多发生于足月儿,但也可发生在早产儿。分娩时胎心可增快或减慢,或第二产程延长,羊水 被胎粪污染,出生时有窒息史,复苏后仍有意识、肌张力、呼吸节律、反向等方面改变,甚 至出现惊厥。而非新生儿期的缺血缺氧性脑病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的脑组织缺血缺氧, 常见呼吸心跳骤停,也可见于休克、CO 中毒、癫痫持续状态、重症肌无力等。
目前再灌注损伤在 HIE 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当脑组织由低灌注转移到再灌注 时,会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如氧自由基大量增加,导致细胞膜分解、血脑屏障破坏和 脑水肿加重;Ca2+内流使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过程障碍,导致神经细胞代谢紊乱;兴奋性氨 基酸如谷氨酸和门冬氨酸在脑内增加,使 Na+、Ca2+内流,导致神经细胞肿胀以致死亡。
检查
1.头颅 CT 或 MRI 检查 影像检查目的是进一步明确 HIE 病变的部位和范围,确定有无颅内出血和出血类型, 动态系列检查对评估预后有一定意义。由于生后病变继续进展,不同病程阶段影像检查所见 会有不同。通常生后 3 天内以脑水肿为主,也可检查有无颅内出血,如要检查脑实质缺氧 缺血性损害或脑室内出血,则以生后 5~10 天为宜,3~4 周后复查,有助于判断永久性脑 损害。 (1)CT 检查 新生儿 HIE 行 CT 扫描时要测定脑实质的 CT 值(单位为 Hu),正常足 月儿脑白质 CT 值在 20 以上,18 为低密度。要排除与新生儿脑发育有关的正常低密度现象, 即在早产儿的额、枕区和足月儿的额区呈低密度为正常表现。 HIE 的 CT 分度标准:轻度:散在、局灶白质低密度影,分布 2 个脑叶。中度:白质低 密度影超过 2 个脑叶,白质灰质对比模糊。重度:弥漫性白质低密度影,灰质白质界限消 失,但基底节、小脑尚有正常密度。双侧大脑半球呈弥漫性低密度影,脑室变窄甚至消失, 提示存在脑水肿。双侧基底神经节和丘脑呈对称性密度增高,提示存在基底神经节丘脑损伤。 在大动脉分布区见单侧脑组织密度降低,提示存在大脑大动脉及分支的梗塞。在脑室周围尤 其侧脑室前角外上方呈对称性低密度影,提示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常伴有脑室内出血。中、 重度 HIE 60%~70%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而成人重症 HIE 患者发病后 2~4 h 内 部分头颅 CT 未见异常,可能与 CT 在早期不敏感有关。 (2)MRI 检查 新生儿 HIE 的 MRI 早期表现有广泛脑水肿、颅内出血、皮质下及脑室 旁白质损害、丘脑及基底节区和脑干背侧异常信号等同;晚期可表现为脑室周围脑白质软化 症、分水岭区脑损伤等同。而成人 HIE 早期(10 天内)MRI 可表现为脑水肿、灰白质分界

小儿常见病辨别诊断

小儿常见病辨别诊断

辨别诊断:1.流行性伤风: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引发,有明显的流行史、局部症状较轻,全身症状较重,常有高热、头痛、四肢肌肉酸痛,病程较长。

该患儿发烧1天,无上述症状,可除外。

2、急性传染病初期:上感常为各类传染病的前驱症状,应结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等综合分析,并观察病情演变加以辨别。

3. 上呼吸道感染为各类病原引发的上呼吸道炎症,为小儿最多见病,年长儿症状较轻,婴幼儿较重。

患儿局部症状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干咳、咽部不适。

全身症状为发烧、烦躁不安、头痛、乏力等。

体检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

浅表淋巴结可触及肿大,肺部听诊一般正常。

4.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时期最多见的肺炎,2岁之内儿童多发,最多见细菌和病毒感染,也可由病毒、细菌混合感染。

起病多数较急,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烧、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中细湿罗音。

胸片有助于诊断。

5. 过敏性紫癜:为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临床特点为血小板不减少性紫癜,多见四肢及紫癜,对称出现,以伸侧较多,初起为紫红色斑丘疹,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数往后转为暗紫色,最终呈棕褐色而消退,常伴关节肿痛,腹痛、血便和蛋白尿。

辅助检查协助诊断。

6.水痘:本病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具有传染性极强的儿童期出疹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烧、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初起于躯干部,继而扩展至脸部及四肢,四肢结尾稀少,呈向心性散布,开始为红色斑丘疹或斑疹,数小时后变成椭圆形水滴样小水泡,周围红晕为特征,该患儿无上诉症状,皮疹特点与之不符,可除外。

7. 过敏性皮炎:为接触某种过敏物质或无明显诱因引发患儿全身皮肤红肿,瘙痒,严重者可出现心慌、气短、呼吸困难、腹痛、便血等,查体全身皮肤红肿,有时可见斑丘疹,肺部听诊可闻及喘鸣音。

8. 母乳性黄疸:可能与母乳中的β-葡萄糖醛酸进入患儿肠内,使肠道内未结合胆红素生成增加有关,可分早发性及晚发性,早发性黄疸出现时间诞生后3-4天,晚发性则诞生后6-8天,血胆红素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无论早发性或晚发性一旦停母乳或改配方奶48-72小时,黄疸即可明显消退。

新生儿感染:常见类型、预防和识别方法的详细科普

新生儿感染:常见类型、预防和识别方法的详细科普

新生儿感染:常见类型、预防和识别方法的详细科普新生儿感染是指在出生后28天内发生的感染。

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他们对细菌、病毒和真菌等病原体的抵抗能力较弱,因此容易受到感染的威胁。

在本篇科普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常见的新生儿感染类型、预防方法和感染的识别方法,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重要问题。

常见的新生儿感染类型新生儿感染是指在出生后的28天内发生的感染。

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容易受到感染的威胁。

以下是常见的新生儿感染类型:1. 分娩相关感染:这些感染与分娩过程中的细菌传播有关。

分娩道感染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通常由母亲生殖道中的细菌传播给新生儿。

常见的分娩相关感染包括新生儿脐带感染和新生儿结膜炎(眼部感染)。

2. 呼吸道感染:新生儿呼吸道感染通常由病毒或细菌引起,可导致肺炎或支气管炎。

婴儿可能通过与患病者接触或呼吸道分泌物传播感染。

3. 菌血症(败血症):新生儿菌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指细菌进入婴儿的血液循环。

这可能发生在出生时,也可能在分娩后几天内发生。

常见的细菌感染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4. 脑膜炎:新生儿脑膜炎是指脑膜的感染和炎症。

这种感染通常由细菌引起,如脑膜炎双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脑膜炎可能导致高热、头痛、呕吐、抽搐等症状。

5.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在新生儿中比较常见,特别是女婴。

这些感染通常由细菌进入尿道引起,可能导致尿频、尿急、腹痛等症状。

6. B族链球菌感染:B族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可能引起新生儿感染。

孕妇生殖道中的B族链球菌可以在分娩过程中传播给新生儿,导致败血症、脑膜炎和肺炎等严重感染。

7. 妊娠期感染:某些感染在妊娠期间可能传染给胎儿,导致新生儿感染。

例如,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和梅毒等。

新生儿感染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潜在的并发症和危险。

如果出现任何可能的感染症状,家长应立即咨询医生并寻求专业的医疗建议。

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方法预防新生儿感染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预防方法:1. 母婴传播预防:针对母婴传播的感染,如分娩道感染和B族链球菌感染,可采取以下措施:孕妇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和筛查,确保早期发现和治疗感染。

可疑新生儿疾病的观察和护理查房

可疑新生儿疾病的观察和护理查房

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 支气管炎、哮喘等
代谢性疾病:如低血糖、 高血糖、电解质紊乱等
皮肤疾病:如湿疹、皮炎、 过敏等
免疫系统疾病:如过敏性 紫癜、风湿热等
心血管疾病:如先天性心 脏病、心律失常等
新生儿常见疾病特点
01
发病率高:新生儿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疾病
02
病情变化快:新生儿病情变化迅速,需要密切 观察
规范新生儿护理操作流程
01
洗手:在接触新生儿前, 务必洗手,避免交叉感 染。
02
环境:保持新生儿生活 环境清洁、安静,避免 噪音和强光刺激。
03
喂养:按照新生儿需求 进行喂养,避免过度喂 养或喂养不足。
04
皮肤护理:保持新生儿 皮肤清洁、干燥,避免 使用刺激性护肤品。
05
脐带护理:保持新生儿 脐带清洁、干燥,避免 感染。
_,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_
目录
新生儿常见疾病类型
消化系统疾病:如腹泻、 呕吐、便秘等
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瘫、 癫痫、自闭症等
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等
其他疾病:如先天性畸形、 遗传性疾病等
泌尿系统疾病:如尿路感 染、肾炎等
06
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新生儿过敏护理措施
01
02
03
04
05
06
注意观察新生儿体征变化
呼吸频率:观察新生儿的呼 吸频率是否正常,是否有呼 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
体温:观察新生儿的体温是 否正常,是否有发热、发冷 等症状。
皮肤颜色:观察新生儿的皮 肤颜色是否正常,是否有发 绀、苍白等症状。

新生儿常见疾病PPT课件

新生儿常见疾病PPT课件
口炎 鹅口疮 疱疹性口炎 溃疡性口炎 胎粪性便秘 正常24内小时排胎便,若生
后数日不排或排便量过少即出现腹胀呕
与内科有关的呕吐
新生儿便秘 某些新生儿3-5天或更长时 间排便一次,可有腹胀呕吐,排便后即 可缓解
肠道外感染 上感 肺炎 脐炎 败血症 泌尿 道感染
颅内压升高 脑膜炎 颅内出血 颅内血肿 HIE
肠闭锁 生后有持续性呕吐,呕吐物含胆 汁或呈粪便样,腹胀明显,无胎便排出 或仅有少量绿色胶冻样便排出。需手术 治疗。
先天性巨结肠 生后胎便多于24小时后排 出,于2-6天内出现呕吐。经灌肠后呕吐 缓解,数日后又出现。需手术治疗。
与外科有关的呕吐
肛门直肠闭锁及狭窄 生后体检时发现, 无胎便排出。需手术治疗。
7吐血便等n口炎鹅口疮疱疹性口炎溃疡性口炎n胎粪性便秘正常24内小时排胎便若生后数日不排或排便量过少即出现腹胀呕吐与内科有关的呕吐n新生儿便秘某些新生儿35天或更长时间排便一次可有腹胀呕吐排便后即可缓解n肠道外感染上感肺炎脐炎败血症泌尿道感染n颅内压升高脑膜炎颅内出血颅内血肿hie与外科有关的呕吐n食管闭锁及食管气管漏常于生后第一次喂奶就出现呕吐并突然发绀呼吸困难窒息肺内湿罗音
按压) 药物应用不规范(药物滥用)
新生儿呼吸困难
新生儿呼吸困难为各种不同病因所引起 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在安静时呼吸频率 超过60次/分、或低于30次/分,出现呼 吸节律改变甚至呼吸暂停、口唇及面部 皮肤青紫,伴有呻吟等症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呼吸困难出现的时间
生后1日内出现呼吸困难:湿肺者呼吸困难出现在生后 1~2小时;肺透明膜病在生后6小时内出现症状;自发性 气胸、纵隔气肿、大叶肺不张可在出生后数小时突然 出现呼吸困难;持续肺动脉高压、宫内感染性肺炎也可 在生后1日内出现呼吸困难。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心脏 病、先天性鼻后孔闭锁、膈疝、先天性气管支气管狭 窄、喉蹼、先天性会厌囊肿、食管气管瘘等,可在出 生后不久出现呼吸困难。可在生后1 日内引起呼吸用 难的肺外疾病有颅内出血、低血糖、低血钙、代谢性 酸中毒、严重贫血等。早产或过期产儿生后12小时出 现气急,伴有惊厥、面色苍白,其母有糖尿病史,应 考虑低血糖之可能;生后24小时内出现呼吸不匀,有难 产史,前囟门饱满。可能为颅内出血。

新生儿疾病的常见症状及鉴别-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新生儿疾病的常见症状及鉴别-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新生儿分类
• 根据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分类 • ①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 数以下的新生儿; • ②适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10~90百 分位数新生儿; • ③大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90百分位 数以上的新生儿。
新生儿分类
• 根据生后周龄分类 • ①早期新生儿:指出生后1周,围生期以内的新生儿, 刚处于子宫内外环境转变阶段,体内脏器发育尚不完全, 患病率与死亡率较高,需加强监护及护理; • ②晚期新生儿:指出生后2~4周新生儿儿,一般情况虽 已较稳定,但护理仍属重要。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儿科:董传莉
新生儿分类
• 根据胎龄分类 • ①足月儿:指胎龄>37周至<42足周的新生儿; • ②早产儿:指胎龄>26周至<37 足周的婴儿; • ③过期产儿:指胎龄>42周以上的新生儿。
• 根据体重分类
• ①正常体重儿:出生体重为2500-4000g的新生儿; • ②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凡体重< 1500g 称极低出生体重儿, <不足1000g者称超低出生体重儿; • ③巨大儿:出生体重> 4000g。
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
发热与体温不升 • 新生儿正常体温:36 ~37°C(腋温)
• 环境温度变化 • 脱水热
降。 可因环境湿度的变化引起,也可因衣被 过暖或室温较低造成。 因脱水所致体温升高,给足够水份,体温即下
• 感染
肺炎、脐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肠炎,以 及呼吸道或肠道病毒感染。
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
惊厥
• 新生儿惊厥应迅速进行病因论断,尽可能针对病因给予特 异治疗。一旦发现惊厥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多见于: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颅内出血、HIE、脑膜炎、核黄疸及脑发育畸形等。

新生儿常见疾病详解

新生儿常见疾病详解

• “便便”辨病 • 新生儿的便便性状因吃进的食物不同而有差 异。如吃母乳的大便多呈金黄色糊状,每日2-4次。 喂配方奶的宝宝大便多为浅黄色或土灰色,比较 干一些,每日1~2次。 • 有些新生儿肠道黏膜娇嫩,偶尔一次喂养不 当,或找不出原因就出现几次稀便;而如果注意喂 养了,腹泻很快纠正,这是一过性消化不良。不 用担心。 • 如果新生儿大便次数比原来增多,每日4~5 次以上,而且大便性质异常,呈蛋花样或水样, 带有大量奶瓣,食欲减退,精神不好,体重下降, 通过饮食调整,不易好转,这时候妈妈就要注意 啦!
• 病理性黄疸症状表现为: 小儿黄疸可能发生在生后24小时以内,或持久 不退,或消退后又出现黄疸,或黄疸进行性加重。 病理性新生儿黄疸还会引起其他疾病的表现, 比如核黄疸。发生时,小儿黄疸明显加重,开始 表现为嗜睡,吸奶无力或呛奶,肌张力减退。如 治疗不及时随后可出现呻吟、尖叫、抽搐、呼吸 衰竭等严重症状。部分患儿死于呼吸衰竭,存活 的患儿常有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
• 4、脐瘘 • 脐带脱落后,脐正中有黏膜样物,中心有孔, 有肠内物流出,并带有臭味,周围皮肤发生糜烂。 此为胚胎时卵黄管与脐部相通,卵黄管未闭合残 留所致,需住院切除治疗。 • 脐部有一圆形或半圆形肿物,哭时增大,安 静时恢复,手指探入可触到根茎部的边缘。这是 脐部的腹直肌鞘未合拢,腹压增高时,腹膜、肠 管等由此部位向外突起所致。小的脐疝在1岁以后 会自愈,或用胶布加压法固定,大的脐疝需2~4岁 后进行手术治疗。 • 5、脐湿疹 • 因过敏因素引起肚脐及周围皮肤的皮疹,表 现为丘疹、糜烂、渗出及脱屑等。可以用1%~4% 硼酸液外洗、涂氧化锌油等方式治疗。
• 1.生理性黄疸: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新生儿生后无论是足 月儿还是早产儿大部分(60-80%)于生后2--5天在眼白(巩膜)面部及躯 干皮肤,可见轻度黄染,患儿体温正常,食奶好。足月儿于生后10-14天黄染消退,早产后可延迟至3--4周消退。目前血清胆红素早产儿 <15mg/dl,足月儿<12.9mg/dl,为生理黄疸诊断标准。 • 2.病理性黄疸: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均属于病理性黄疸; • (1)黄疸出现的早,生后24小时之内出现黄疸 (新生儿皮肤血管丰 富,易掩盖黄染,我们肉眼看出的轻度黄染,胆红素是5mg/dl以上。 ) • (2)足月儿总胆红素>12.9mg/dl,早产儿>15mg/dl。 • (3)血清总胆红素,每天升高>5mg/dl。 • (4)黄疸消退的慢,足月儿超过二周,早产儿超过四周。 • (5)生理性黄疸退而复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良营养行为
15
3、早期营养与青少年期能力、行为相关 • 生后3-6个月线性生长速率与9-11岁学习成绩高度
相关 • 液体食物营养不良与年长期社交、社会退缩相关 • 换乳期喂养和泥糊状食物喂养衔接不良与学习能力
竞争力,社会适应能力高度相关。
16
儿童保健3
早产儿出院后医学管理 1.个体化营养方案 2.生长发育、营养评估; 3.神经运动评估:NBNA,Bayley婴儿发育量表,DDST,
21Leabharlann 儿童保健6※ 在6个月前添加辅食对生长没有益处 ※ 维持一定的母乳喂养次数、按需继续
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
22
儿童保健8
1、维生素K保持骨健康的作用 骨组织存在维生素k和大量维生素K依赖性的骨 钙素和 γ–羟基谷氨酸基质蛋白等,我们有理 由相信维生素K对维持骨健康具 有重要作用
23
2、维生素D的时尚作用 补充维生素D,机体获益于以下疾病状态:糖尿病、 代谢综合征、冠心病、抑郁症、自身免疫性疾病、 各种癌症、高血压、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疼痛、 多发性硬化、癫痫、多囊卵巢综合症、老年性跌倒、 妊娠、哺乳、牙周病、上呼吸道感染和流感、死亡 率降低等。 学龄前儿童维生素D缺乏较普遍,室外活动少,接 触阳光时间短,易发生生长痛, 儿科医生要关注大孩子缺钙、 缺维生素D。
19
儿童保健5
身高预测
(1)利用父母身高进行预测 女孩身高=(爸爸身高+妈妈身高-13)÷2+5 男孩身高=(爸爸身高+妈妈身高-10)÷2+5 儿子成年身高(cm)={(父身高+母身高)/2}x1.08 女儿成年身高(cm)=(父身高x0.923+母身高)/2
20
(2)利用儿童的年龄与身高进行预测 英国学者泰纳教授根据长期追踪观测资料发现,儿 童各年龄段的身高与成年身高之间有下列关系: 男孩成年身高(cm)=1.27xH3+54.9 女孩成年身高(cm)=1.29xH3+42.3 (其中H3为三岁时身高实测值)
月龄早产儿的骨健康,
为成年良好的骨量峰值
打下基础。
12
3、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 0-3岁婴幼儿骨密度测定结果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婴幼儿骨密度减低占37.7%。
4、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儿童应定期体检,做到科学喂养,及时适量补充 维生素D和钙有利于提高 儿童的骨密度水平。
13
儿童保健2
早期喂养与营养
新生儿常见的疾病 类型和表现
新生儿1
1、膈疝--手术存活率50-90%,双侧死亡率高,发生 率1/3000,左侧多见,有25-50%并发先天性心脏病, 术前一定全面检查,了解其他部位是否也存在发育 畸形,术前呼吸衰竭,用高频通气支持。
2、肺表面活性物质Ps(150mg/kg)+布地奈德 (0.25mg/kg)气管滴入治疗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较 单纯应用Ps效果好。
2
新生儿2
1、新生儿真菌感染高危因素:<32周;<1500g; 机械通气;用广谱抗生素,特别是三代头孢;长 期使用、特别是>2周的静脉高营养;激素;入院 时评分低;住院时间长。
2、新生儿败血症易引起凝血功能障碍
的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
大肠杆菌,葡萄球菌。
3
新生儿3
1、早产儿神经系统并发症 • 早产儿脑瘫发生率约为3%,其中出生体重
Gessel等; 4.早期教育指导和综合干预。
17
儿童保健4
1、看电视对儿童的危害 • 对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力、操作能力、语言和交流、
视觉-空间、推理及社会、情绪功能等有影响 • 有研究认为看电视的量和学习成绩之间有明显的负
相关 • 有研究建议限定每周看电视的时间
18
2、电子媒介对儿童的影响 ※ 儿童从电子媒介中可以学到知识 ※ 3-5岁时:学前教育、阅读能力、数学技能、社 会知识 ※ 17岁时:获得价值观,阅读更多书籍,更大创 造力 ※ 电子产品污染易使周围 患儿铅中毒引起贫血。
7
• MRI检查程序 -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 与常规MRI互补 增加了对缺血诊断的敏感性(出生一周内) -磁共振波谱(MRS) 可能只是脑损伤的早期标记 乳酸增高、NAA(萘乙酸)减少-预后不良 -T1加权像 -T2加权像
8
新生儿5
1、河南省新生儿重症救护网络建设十年成绩斐然,新 生儿死亡率大幅下降。
1、出生后人类营养有三种形态食物:液体—泥糊 状—固体食物。
2.人类脑皮层功能进化伴有消化功能退化,为了同 时满足营养强度与密度, 只能用泥糊状食物。
3.哺乳动物只有两种:液体食物和固体食物
14
2、泥糊状食物是生态学不可逾越的生命阶段 • 增加营养密度 • 扩展营养谱 • 学习“吃” • 锻炼口腔肌肉和舌 • 有利于语言发育 • 防止挑食、偏食、拒食等
2、无指征人为择期剖宫产,原则上要大于39周,否则 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
3、重视孕期营养在子代肥胖发生中的作用。 孕期肥胖—子代也肥胖, 孩子出生时体重不要太大。
9
新生儿6
出生体重与肥胖 ※ 高出生体重(BW≥4000g)显著增加儿童肥胖发
生的风险 ※ 减少巨大儿出生,可防止儿童肥胖症的发生 ※ 低出生体重——成年肥胖症、2型糖尿病 ※ 孕期合理控制好体重十分重要
HIE循证影像学 • HIE的其他影像检查:CT?
-可用于评估创伤性头部损伤 -辐射暴露:恶性风险增加 -在新生儿HIE中不再被推荐为诊断性检查
6
• 对HIE为什么要做MRI -为了评估脑损伤:因入院时临床检查是非特异性的 -但MRI对于评估是否需要亚低温治疗无作用
• 何时做MRI -两次扫描最佳 -最佳时间段:2-10天 -半亚低温治疗时,组织损伤减少 生后第四天-复温后 第十天 -如果只扫描1次:>第十天
10
儿童保健1
1、儿保门诊骨强度评估的优势 无辐射、儿童易于接受 标准参考数据库 (0-20岁),比对方便可靠 对儿童钙状况的反应及时、准确 对各种潜在疾病具有良好 的预示作用
11
2、长沙市婴幼儿骨密度总体水平偏低,婴幼 儿骨密度与性别、孕周、是否经常进行户外 活动、出生体重、年龄相关。其中性别、年 龄、孕周为婴幼儿骨密度减低的高危因素。 我们应针对这些相关因素,加强对骨密度儿 童的早期干预,尤要关注小
<1500g的早产儿脑瘫发生率为10-15% • 癫痫发生率是25% • 智力低下发生率达7.8%
4
2、出生体重<1000g的早产儿 -9%有视觉障碍 -11%有听觉障碍 -55%有学习困难 -20需要特殊教育
5
新生儿4
早产儿囊性脑室周围的白质软化MRI动态变化,无辐射,结构 清晰,比CT优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