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的特性和饲用价值
羊草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羊草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羊草是一种重要的饲用牧草,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和适应性。
本文将介绍羊草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羊草,学名洼羊草,是禾本科植物,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
由于其饲用价值高,适应性强,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
羊草叶片柔软,细嫩,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适合作为草料供牲畜食用。
羊草还具有良好的饲料品质,含有较高的水解纤维和粗蛋白,能够提高牲畜的产奶量和肉质品质。
羊草的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种、土壤改良、适时施肥和合理管理等方面。
在选种方面,应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羊草品种。
常见的良种有黄羊草、立羊草等。
这些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和营养价值,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在土壤改良方面,应尽量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种植羊草。
如果土壤质量较差,可以加入有机肥和矿质肥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适时施肥也是羊草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
根据羊草生长的不同阶段,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其产量和质量。
播种苗期和生长期需要较多的氮肥,可以通过追肥的方式来满足需求。
磷、钾等矿质肥料也需要适量施用。
合理的管理对羊草的高产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及时除草、松土、病虫害防治、灌溉等都是羊草管理的重要环节。
适当的灌溉可以保持土壤湿度,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除草和松土可以防止杂草竞争,保证羊草的正常生长;病虫害防治可以保证羊草的生长和产量。
羊草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和适应性,适合作为牧草供牲畜食用。
采用选种良种、土壤改良、适时施肥和合理管理等高产栽培技术,可以提高羊草的产量和质量,满足畜牧业的需求。
羊草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羊草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羊草,又名红花羊草,是一种极具饲用价值的牧草,适合在干旱地区生长,具有高产、优质、抗逆、干物质丰富等特点。
羊草除了可以作为牧草使用外,还可以作为绿肥、蜜源植物和生物制药原料,具有广泛的用途。
本文将详细介绍羊草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一、羊草的饲用价值1. 高产性能:羊草生长迅速,长势旺盛,生长季节长,一年能进行多次收割。
据统计,羊草的产草量可达到每公顷5000-6000千克,比其他牧草要高出很多。
2. 优质牧草:羊草富含蛋白质、粗纤维、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是优质的牧草,其粗蛋白含量在15%-18%,粗纤维含量在25%-35%,适宜畜禽食用,能够满足动物的生长发育需求。
3. 抗逆能力强:羊草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环境,比如干旱、盐碱、病虫害等,具有很强的抗逆能力,在水分短缺和土壤贫瘠的地区也能够生长良好。
4. 干物质丰富:羊草在日光照射时间长的情况下,其干物质积累丰富,能够满足牲畜的能量需求,对于提高牲畜的生产性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羊草是一种极具饲用价值的牧草,对于提高畜禽的饲养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羊草的高产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和改良:羊草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肥力较高的砂质或壤质土壤中。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该选择排水良好的地方,并在土壤中施加有机肥料进行改良。
2. 种子选择和播种时间:种子选用要求高质量的种子,保证播种后的发芽率和生长率。
播种时间应在春季或秋季进行,确保羊草有充足的生长时间。
3. 农艺管理:种植后需进行密植,保证植株之间的距离,最好在3-5厘米之间。
在生长期间要定期施肥、浇水和除草,严格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4. 合理收获:羊草在生长期内可以进行多次收获,每次收获保留一定的叶片部分,并且不要在生长初期连续收割,以免对植株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5. 病虫害防治:羊草在生长期可能会遇到各种病虫害,比如白粉病、病毒病、蚜虫等,在栽培中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保证植株的健康生长。
羊草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羊草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羊草,又名美丽飞茅,学名羊草茅,是一种优质牧草,具有很高的饲用价值和深受牧户喜爱。
羊草适应性强,生长迅速,适合在我国北方地区进行种植。
其高产栽培技术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羊草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一、羊草的饲用价值1. 营养丰富羊草富含蛋白质、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维生素等营养元素,是优质的饲料资源。
比如说,每随便像素中饿素含量高达17%~20%,而粗脂肪含量远远大于其他饲料作物。
羊草中也富含钙、磷、铁等矿物质元素,能够有效地提高牲畜、家禽的日粮的营养价值,增加动物的产奶、增肥效率。
2. 口感好羊草是一种香味浓郁的牧草,味道鲜美,对动物极具诱惑力。
牲畜一旦尝到了羊草的味道,便会非常喜欢,食用量也会明显增加,有利于提高牲畜体质和生产效率。
3. 适口性好羊草的纤维组织细密,测定值低,易于牲畜的消化吸收。
动物食用羊草后,能够迅速将其中的养分吸收,并转化为体内的能量和养分物质。
羊草是一种理想的饲料资源,对于提高牲畜的生产性能,增强牲畜的抗病抗寒能力,改良土地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羊草的高产栽培技术1. 种植地选择羊草对土壤适应性强,但对于土壤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要求,最适宜的土壤为沙质壤土和砂质壤土。
所以,在种植羊草前,需要进行土壤的改良和施肥,确保土壤的肥沃质量。
2. 种子选择种子的选择是羊草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因为种子的品质直接影响着后期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为了获得高产的羊草,应该选择优质、耐寒性强的种子,保证种子的纯度和发芽率。
3. 良好的栽培技术为了获得高产的羊草,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的密植和避免密植。
羊草的种植密度直接影响着产量,密植会导致养分和光照的竞争加剧,进而影响着羊草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2)科学施肥。
在整个生长期内,需要根据羊草的生长特点,采取科学施肥的方法,及时补充养分,促进羊草的茁壮生长,提高产量。
3)合理的灌溉。
草地牧草的饲用价值评价

牧草适 口性是指家畜对某种牧草的喜食程度 ,也是反映
牧草饲用 品质好坏 的一种较为准确 的质量指标 ,对评定牧草
的饲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当缺乏对植物化学成分的分析 时 常以它 的适 口性进行评价。植 物的适 口性评价通常采用调查 法和放牧观察法 。调查法主要是 向当地有经验的牧民进行 实 地调查 ;放牧观察法是在放牧或调 制加工 ( 干草、青贮 ) 条件 下 ,观察家畜采食时选择的状 态和程度 。一般来讲 ,适 口 性 好 的植物营养物质含量和饲用 价值就高 ,适 口性差的植物 营 养物质含量和饲用价值就低。但是 ,牧草 的适 口性又受很 多 因素的影响,既有植物 因素又有动物因素。
地 或天然 草地的补播 对象 。在 生产 中 ,可刈牧兼用 或专用 性 强 ,叶量 占茎 、叶 、穗 1 : g < 3 0 %,种 子成熟 良好 。某种牧
无氮 浸 出物 、脂肪 含量低 ,而木质 素和粗 纤维含量 高 的牧 草 ,适 口性 不好 。因此 ,家畜 的适 口性 与牧草本身 的营养 有着 密切 的关 系。外部形 态和结构 比例 :外部光 洁 、内部 多 汁的牧 草适 口性 好 ,而 外部粗糙 ,有芒 、刺 、毛等 ,且 质 地较 硬 时 ,适 口性 就差 。另外 ,从 植 株各 部分结 构看 , 大 多数家 畜喜欢采 食牧草 的叶子 、花和种 子 。在天 然草地 中家 畜采食 机会最 多 、采 食量最 大的是牧 草的茎 和叶 ;在 茎 、叶 比中 ,叶的 比例越 大 ,适 口性就越 好 ,饲用 价值就
强 ,叶量 占茎 、叶 、穗 比< 2 5 %,种子 成熟 较好 。某 种牧
现最 突 出的是粗纤 维和多 汁性 ,牧草随 着生长期 的延长粗 纤维 含量 不断增加 ,体 内多汁性下 降 ,到成熟期整 个株体 各部 变得 粗糙 而质硬 ,适 口性 明显变差 。
豆科类牧草及其饲用价值

我国主要的优良豆科牧草及其饲用价值摘要:在我国饲用植物的种类非常丰富。
其中豆科植物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是饲用植物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主要从豆科牧草的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和饲用特性出发,对我国主要的优良豆科牧草:紫花苜蓿,百脉根和胡枝子的特性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豆科牧草;紫花苜蓿;百脉根;胡枝子;饲用价值Abstract: The species of forage plants is very rich in China. legum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orage plants because of its rich in nutrient and protein .This paper mainly elabor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go sativa, Lotus and Lespedeza from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feeding characteristics which is the major good legumes in China.Key words: legumes;Medicago sativa; Lotus; Lespedeza; feeding value引言中国地域辽阔,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东西横跨约5,000公里,南北长约5,500公里。
中国的气候、土壤、地理条件十分复杂,因此形成不同的牧草种及其生态型。
我国的牧区位于西部及北部高原地区,具有千旱、高寒的特点,构成发展畜牧上的自然条件,东部及南部地区,温暖湿润,土壤比较肥沃,以农业生产为主,也有不少丘陵山地,适于经济作物和发展畜牧业,形成我国农区畜牧业基地。
由于复杂的自然气候、土壤、地理条件,我国有丰富的牧草资源,目前在生产上广泛利用的牧草不过十几种,优良的豆科牧草有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百脉根(Lotus)和胡枝子(Lespedeza)。
饲草生产学禾本科牧草

根据不同禾本科牧草的特性和种植方式,可以采用机械收获或手工收获。机械收获适用于大面积种植 的牧草,效率高,成本低;手工收获适用于小面积种植或机械收获不便的地区。
干燥与储存
干燥
禾本科牧草收获后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以去除水分,防止发霉变质。干燥方法 包括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自然干燥是 将收割后的牧草摊放在干燥场上晾晒, 人工干燥则是采用烘干机进行烘干。
气候适应性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 品种,可以保证全年供应 和提高产量。
05
饲草生产学禾本科牧草的应 用前景
畜牧业发展需求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量不 断增加,这为饲草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禾本科牧草作为优质的饲草来源 ,能够满足畜牧业对高质量饲草的需求,提高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推广禾本科牧草种植技术,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 化、规模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禾本科牧草 的种植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农业机械、饲料加工 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推动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THANKS
营养
禾本科牧草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特别是蛋 白质含量较高,而且质量较好,能够满足动物生长所需的营养需求。
02
禾本科牧草的种植技术
选种与繁殖
选种
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禾本科牧草品种,如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 麦草等。
繁殖
采用种子繁殖或营养繁殖,种子繁殖可采用点播、条播或撒播,营养繁殖可采用 分株、根茎或匍匐茎等方式。
VS
储存
干燥后的禾本科牧草需要储存起来,以备 后续加工和利用。储存时要注意防潮、防 鼠、防虫,保持干燥通风,避免发霉变质 。
牧草栽培学第四章作业-豆科牧草

1、豆科牧草的共同特点有哪些?豆科牧草能通过共生细菌进行固氮,又因其根系入土较深,能吸收土壤深层的磷、钙,增加土壤有机质,对土壤结构的改良和土壤肥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种植时很少或不施氮肥,因此对环境污染很小。
饲用价值:豆科牧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和多种维生素。
其鲜草含水量较高,草质柔软,大部分草种的适口性强。
耐刈割,再生能力较强,利用期强,为各类家畜所喜食。
豆科牧草的饲用价值和营养价值皆优于禾本科牧草。
但在饲喂时,要控制豆科牧草的日食量而防止动物的臌胀病。
形态特征:直根系,着生根瘤,可固氮。
茎多为草质,茎内有髓或中空。
初出土为双子叶,成苗后叶常互生,稀对生,分为羽状复叶和三出复叶两类,稀为单叶。
蝶形花,多为两性,花冠的旗瓣大而展开,翼瓣在其左右两侧略伸长,龙骨瓣背部边缘合生。
雄蕊合生成管状,基部内面有蜜腺。
花序多样,通常为总状或圆锥花序,有时为头状或穗状花序,腋生或顶生。
果实大多为荚果。
种子无胚乳,子叶厚,种皮革质,难于透水、气,硬实率较高。
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豆科牧草的蒸腾系数较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稍低,但比农作物高得多。
在水分不足的情况下,会明显减少并有抑制蒸腾的能力。
对水分过多较为敏感,尤其在秋季,会因土壤积水而受淹死亡。
土壤通气良好,有显著的下降水流,同时底土渗透性良好是豆科牧草生长发育良好的必需条件。
热带豆科牧草生长的最低、最适和最高温度分别是15℃、30℃和40℃,温带牧草适宜生长温度则为5℃、20℃和35℃。
对于地上和地下部分温度条件的显著差异具有极大的敏感性。
多数豆科牧草是喜光植物,但对光照较禾本科敏感。
豆科牧草能藉根瘤菌而直接利用大气中的游离氮,对氮肥不敏感,但对磷、钾、钙等元素非常敏感。
2、紫花苜蓿、三叶草的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及栽培技术要点。
密,密则使幼苗发育不良,反而降低产量。
干燥时每亩0.75公斤左右,湿润时1.0~1.25公斤。
紫花苜蓿生长快分枝多,枝叶繁茂,刈次多,产量高,比较适合单播。
3 种低毒牧草特征、无害化处理及利用

价值较高,但是过量采食会造成动物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如果不能严格控制添加的或者处理不及时,易造成牲畜动物出
现不同程度的中毒,威胁严重时还会引发大量的中毒死亡,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在草场有毒有害杂草中包含低毒
牧草和高毒牧草,低毒牧草在使用前通过妥善有效的处理,能发挥其应有的食用价值,满足牲畜的生长发育所需,具有很
Gulinar Maokeng (Forestry and Grassland Bureau of Habahe County,Altay City,Altay Xinjiang 836700,China)
Abstract:Natural grassland ecosystem contains different species of forage grass,different species of forage grass have different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Although some forages have good palatability and high nutritional value,overfeeding will lead to different degrees of poisoning in animals,if the addition can not be strictly controlled or the treatment is not timely,it is easy to lead to different degrees of poisoning of livestock and animals.When the threat is serious,it will lead to a large number of poisoning deaths and bring huge economic losses to the farm.The poisonous and harmful weeds in grassland include low poisonous forage grass and high poisonous forage grass.The low poisonous forage grass can play its applicable value and meet the needs of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nimals born through proper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before use,has the very good economic efficiency.In this paper,the toxic characteristics,harmless treatment and utilization of several low toxic forages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low poisonous forage grass,poisonous characteristic,harmless utilizati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景洲(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他拉哈镇政府农业中心166257)1基本情况牧草都是具有饲用价值的野生或者是栽培的植物,主要是草本科,还有半灌木以及灌木。
喂给家畜的牧草作为饲料用,可以发挥改良土壤理化性状、维持土壤肥力、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绿化环境和调节气候的功能。
在我国,自然草地的植被组成中大概有1.5万种牧草,其中大多是禾本科和豆科植物。
我国温带区,通常有禾本科牧草大概30多个属可以栽培,而豆科牧草大概25个属。
一般情况,牧草都是按照自身的饲用价值分成以下4个类型。
禾本科,出现率和丰富度在草地群落组成中都是最高的,占干草原的60%~90%,占荒漠化草原的20%~35%。
豆科,此类牧草分布很广泛,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占草原的10%~15%。
莎草科,此类牧草在阴湿、沼泽化地区分布很多,质地稍微有些粗糙,开花以后会含有较高的硅酸成分。
杂草指的是以上 3类以外的草类,其中以阔叶性草最多见,通常会占天然草地分布的10%~60%。
2特性牧草的特性主要指的是其适应性、耐刈性以及耐牧性和寿命等方面。
牧草都有不同的生境要求。
比如常见的紫花苜蓿和黄花苜蓿,都喜欢接受阳光照射,而鸭茅却不是非常严格的要求光照条件,酢浆草具有特别强的耐荫性;而苏丹草喜热、耐旱,无芒雀麦和针茅具有耐寒性、耐旱性并且耐践踏;而小糠草和牛尾草具有较强的耐湿性,沼泽地是比较适合生长的地方;两栖蓼和水葫芦主要是在陆地生存,此外也能在水中生存;然而蒿类牧草的耐碱性是比较强的。
牧草的再生力,是指其地上部分经过刈割或者是放牧采食、经过践踏和粪尿污染之后,恢复生长还能够被再次利用的能力。
一般情况,再生力强的牧草,其耐刈性和耐牧性相应的也都强。
这些所有类型的牧草中,禾本科牧草的再生特性都不太相同,比如无芒雀麦、高燕麦草、羊草等,都具有优秀的耐刈、耐牧的特性。
多年生的牧草通常都是根据种类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自然生长年限,短寿型牧草,如高燕麦草、多年生黑麦草等生长年限大概3~4年;而中寿型牧草,如梯牧草、鸭茅、红豆草等的生长年限大概是5~7年;长寿型牧草,如无芒雀麦的生长年限却可以长达20余年之久。
3饲用价值牧草饲用价值的衡量标准,主要是牧草的化学成分、消化率和适口性等。
化学成分,牧草大概有65%~85%的含水量。
干物质成分能够分为两类。
一类是细胞内含物,其中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淀粉、有机酸、果胶、水溶性矿物质和维生素、酶、动情素等,此类物质可的消化率可以达到98%或100%;而另外一类则是消化率低的细胞壁部分,其中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单宁、角质和硅酸等。
大概包括3%~25%的粗蛋白,60%~85%的碳水化合物,粗纤维不溶于水,可是无氮浸出物却可以高度溶解在水中。
一般,牧草中含有的矿物质对于家畜的生长发育的需要都是能够满足的,但是铜、钴和碘等经常都是要进行补饲的。
牧草的种类以及植株的不同部位、不同的生育阶段和生境条件等都不相同,相应的养分的含量也都不相同。
比如,禾本科牧草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很丰富,而豆科牧草中的蛋白质含量很高,菊科牧草含有的脂肪很多,藜科则含有很多的矿物质。
一般,牧草的生长前期,蛋白质的含量比较高,随后日渐降低。
随着植株的发育和成熟,牧草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而日渐增多;到木材的开花期,会大量消耗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能量价值降低。
消化率是决定牧草饲用价值的重要因素,具体是指家畜采食的牧草中可以被消化吸收的部分占采食牧草总量的百分数。
通常情况是在牧草生长将要成熟的时候,因为组成植物细胞壁的木质素、纤维素等含量上升,并且形成了不容易进行分解的复合体,而且细胞的内含物却呈减少的趋势,所以导致消化率降低。
当细胞壁开始木质化,禾本科牧草从抽穗时开始,而其他的阔叶类牧草大多处于盛花期,随着时间的延长,消化率越低。
给牧草施加氮肥,能够使禾本科牧草的蛋白质含量增多,但是与此同时,也会导致茎叶中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减少。
适口性主要指的是家畜对某种牧草的喜食程度。
适口性高说明营养价值比较高,家畜长时间喜欢采食该牧草。
牧草的适口性可以根据家畜的喜食程度分为不同的等级,还能采用百分数进行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