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 第1课时 自然界的水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主要介绍了水的性质、水的净化和保护水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本单元共包括三个课时,分别是《水的性质》、《水的净化》和《保护水资源》。
本教案主要针对第四单元的整体内容进行复习,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关于水的常识以及简单的化学知识。
但在保护水资源方面,部分学生可能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水的性质,掌握水的净化和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2.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水的性质: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水的密度、比热容、溶解性等基本性质。
2.水的净化:学生需要了解各种净水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3.保护水资源:学生需要掌握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措施。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实验、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
3.分组讨论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验器材和实验药品,确保实验安全可靠。
2.收集与水资源保护相关的案例和资料,用于课堂讨论和拓展。
3.设计好教学课件,突出重点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自然界的水景象,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水有哪些性质吗?请举例说明。
”2.呈现(10分钟)回顾水的性质、水的净化和保护水资源的相关知识。
通过课件呈现各种净水方法的操作步骤,以及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措施。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验证水的性质。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资源及其利用

课题1水资源及其利用第1课时水资源及其保护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本课题内容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一级学习主题“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中的“物质的多样性”以及“常见的物质”的内容。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围绕“水”从学科到人文,从生活到技术,多方位、多视角地带领学生认识水资源,学习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本课题作为单元的开始,从宏观上介绍了水资源的特征,以较多的图表内容直观地展示了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和水资源保护现状,补充学生的感性认知,具有较强的感染力、震撼力。
通过学习本课题,可以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使学生了解关于节水和水污染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想,在课内外的一些活动中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学情分析在八年级的地理课程中学生已经对我国的水资源概况有所了解,但由于各地水资源分布不均,水体污染程度也各有差异,学生对水资源的缺乏和水体污染的认识不够全面,所以本课应重点引导学生从化学角度认识、思考关于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的相关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统计调查水资源和水体污染的状况,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保护水资源、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责任意识。
核心素养1.使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培养学生解决真实情境问题和完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对生活及社会实际问题做出判断和决策的意识,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习惯,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水资源状况的分析,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与有限。
难点:节约用水和水体污染的防治。
教学过程续表教学反思第2课时水的净化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了解沉降、过滤、吸附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了解水的处理方法及活性炭、明矾等净水剂的作用;了解硬水和软水的区别。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常见的气体后开始学习生活中常见的液体物质——水,体现了知识间的连贯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4.1 水资源及其利用(学习、上课课件)

感悟新知
知1-练
解题秘方: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认识水资源 状况。
解: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多,但淡水资源较少,可利用 的淡水资源更少,B 不正确;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但人均水 量少,且分布不均衡,如“南水北调”就说明了这一点;生 活中的水如井水、河水、雨水、海水、江水等大多为混合 物,只有纯净水、蒸馏水为纯净物,A、C、D 均正确。
知1-讲
(1)地球表面约71% 被海洋覆盖,水资源总储量大,但
淡水储量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 .53%,其中大部分
还以冰雪等形式分布在两极、高山和永久冻土层中,
难以被人类直接利用。
(2)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我国人均水量较少,且地域差别
很大。
感悟新知
知1-讲
(3)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人类生活、生产用水量不 断增加;另一方面由于部分水受到污染,人类可利 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
2. 节约用水的措施 (1) 工业上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提高水的利用率, 将水循环利用; (2) 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滴灌或喷灌; (3) 生活中综合利用水,如洗米水用来浇花,洗脸水用 于冲厕所,随手关紧水龙头等。
感悟新知
3. 防治水污染
知2-讲
(1) 水体污染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2) 水体污染的危害:影响工农业生产、渔业生产,破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题秘方:结合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的措施来解答。 解:合理使用化肥、工业废水进行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 都可以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将生活污水、畜牧养殖场 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会造成水污染,C 符合题意;利 用喷灌和滴灌技术灌溉园林,可以节约用水。
感悟新知
知识点 3 水的净化
知3-讲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单元自然界的水【全单元】》精品PPT优质课件

爱护水资源
➢ 防止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导致鱼等生物死亡
爱护水资源
➢ 防止水体污染
城市水污染
爱护水资源
➢ 防止水体污染
• 影响工农业、渔业生产Βιβλιοθήκη 水污染的危害• •
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危害人体健康
防止水体污 染的措施
• 工业上:工业废水处理后排放 • 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提倡使用农家肥
• 生活上: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 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
• 过滤后的水不是 纯水
• 过滤操作主要去除水中的什么杂质? 去除不溶性的杂质
• 去除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沉淀、过滤。
•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那些? ✓ 滤纸破损; ✓ 滤液边缘高于滤纸边缘; ✓ 仪器不干净等。
此时,滤液浑浊应再过滤一次,直到澄清为止。
硬水和软水
•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可溶的杂质
微生物
吸附水中悬浮 的杂质
除去不溶 性杂质
杀死残存的细 菌
沉降杂质
除去可溶性杂质, 吸附颜色和异味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图
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 静置沉淀
把河水引入沉淀池,静置一段时间后,底部有沉淀,上面的 水变得相对澄清。但有一些悬浮物存在。
沉淀物
让部分不 溶的杂质 沉到水底。
不能去除悬浮 在水中及浮于 水面的固体物 质。
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 水资源紧缺指标
紧缺性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人均水量/年 1700~3000 1000~1700 500~1000
<500
主要问题
局部地区,个别时段出现 用水问题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1 爱护水资源》教案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内容概述本单元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展现水与人类的关系、世界和我国水资源概况、水的污染和防治等问题的同时,以水为载体,将单质、化合物、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等化学基本概念及沉淀、过滤、蒸馏等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学习贯穿其中,力图为学生提供认识和探索周围事物的素材和线索,以及从身边事物中学习化学知识的意境。
因此,本单元的特点是将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穿插于紧密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的内容之中。
从知识结构上看,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三块:一是从社会学角度认识水,包括水在自然界的作用、水资源状况及其保护等;二是一些化学基本概念;三是几项化学实验操作。
其中重点内容是:1.人与水的关系,以及人在其中的能动作用。
2.原子、分子的概念。
3.过滤、蒸馏等基本操作技能。
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定义及区别。
3.认识物质的微粒性,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及其区别和联系。
4.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5.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6.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课题1 爱护水资源本课题主要介绍两部分内容:一是水资源概况,二是水资源保护,每部分内容又都是从两方面入手。
水资源概况,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要求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短缺,这部分内容文字不多,主要通过一些数据和图表来说明水资源情况,如利用几组对比数字突出我国大部分城市用水紧张的现状,意在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
水资源保护是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角度介绍的,同样阐述不多,以图表代文字。
考虑到节水和水污染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有关宣传、报道的资料非常丰富、易得,相关内容也很好理解,因此节水只是以举例的方式简要给出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节水思路;防治水污染则只从污染源角度简明概括引起水污染的原因、水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中考化学人教版 精练本 第一部分 考点过关练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第1课时 自然界的水

2.(2020·玉林第 3 题 2 分)下列图标中表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 C)
3.(2020·北部湾Ⅰ第 4 题 2 分)下列生活和生产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 A)
A.工业废水随意排放 B.洗手后及时关闭水龙头 C.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D.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4.(2021·百色第 14 题 2 分)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了解并爱护水资源。
C.氧化物 D.混合物
15.(2018·北部湾第 9 题 2 分)在普通玻璃中加入 Cu2O,可以制成红色
玻璃。Cu2O 属于
( A)
A.氧化物 B.有机物 C.混合物 D.单质
1.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大理时,殷殷嘱托“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 作为大理的主人,在爱护水资源的下列做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D) A.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B.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D.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水中
2.[2021·宜昌,九上 P78T1(3)变式]下列净水操作中,单一操作净化程度
最高的是
( C)
A.吸附 B.沉淀 C.蒸馏 D.过滤
3.(2021·常德)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4)预防和治理水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 C__(填 字母序号)。 A.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为降低成本,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10.(2021·云南) (1)在 1800 年,某科学家利用“伏打电池”在常温下对水进行通电分解, 当正极产生了 10 mL 的氧氧气气,负极产生的气体约为 2200 mL,再次确认 了水的组成。
C.活性炭主要起到吸附作用
D.配水泵出来的水是纯净物
9.(广西真题组合)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21·百色)百色市多地为喀斯特地貌,水质硬度较高,可用肥肥皂皂水水 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用煮煮沸沸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2021·贺州)小东用肥皂洗衣服时,发现水中有很多浮渣,则所用的 水为硬硬水水(选填“硬水”或“软水”)。 (3)(2021·玉林)小明想了解桶装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肥肥皂皂水水来 进行检验。 (4)(2020·玉林)自来水厂有时利用明明矾矾 (选填“胆矾”或“明矾”) 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3 物质组成的表示(第1课时)课件(共29张PPT)

2
=
氧元素的质量 1 个氧原子的质量 ×
1
新知探究
水有固定组成
宏观
水由氢元素和氧 元素组成
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 是定值
微观
水分子由氢原子 和氧原子构成
每个水分子中氢原子和 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2∶1
新知探究
思考:是不是所有的纯净物,都有固定组成呢? 活动 2:研究氯化钠组成的史实再现
非洲的盐
亚洲的盐 欧洲的盐 海盐 湖盐
化学式 NaCl
Fe3O4
CuO H2O
P2O5
CO2
化合物
课堂小结
纯净物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
宏观
符号
物质组成的 元素种类
化学式
物质
微观 物质中各元素的 原子个数比
构成物质的一个 微观粒子
课后任务
1.写出下列化学符号表示的意义。
(1)O _______________
(2)2O 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探究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每个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2∶1
H2O
水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 水的化学式是唯一的
新知探究
活动 2:梳理化学式 H2O 的意义
水由氢元素和 氧元素组成
H2O 水这种物质
1 个水分子由 2 个氢原 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
1 个水分子
新知探究
思考:如何用化学式表示 2 个水分子
2HH22OO
新知探究
宏观 水由氢元素和 氧元素组成
水这种物质
符号 H2O
微观 1 个水分子由 2 个氢原 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
1 个水分子
新知探究
活动 3:梳理 CO2 的意义
中考化学精练本 第一部分 考点过关练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第1课时 自然界的水

7.(2021·广安)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 产也都离不开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通直流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2HO2O=通==电==22HH22↑+O22↑↑; (2)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吸附附悬浮 于水中的杂质而沉降下来; (3)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壁常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之一是 CaCO3, 可以用稀盐酸来洗涤,请写出 CaCO3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CaOC3+O32+HCl2=H=C=Cla=C=l2=+CaH2COl2++H2COO2+↑;
(2)明矾作絮凝剂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状物,氢氧化铝的化学
式为_A_All((OHH))3_3_;高铁酸钾 ( K2FeO4)能作消毒剂与絮凝剂,高铁酸钾中 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66价价__;硫酸铝也能作絮凝剂,写出制取硫酸铝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_2_A2lAl++3HH22SOS4=O=4==_A=l=2(ASlO42)(3+S3OH42↑)3(+合理3H均2可↑)_(_合。 理均 (3)自来水厂的净化可过)程__不不能能__(选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成 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为软水的方法是_煮_煮沸沸__。
Ⅱ.水的净化 天然水净化为自来水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2)“沉降池”中可用明矾作絮凝剂,其化学式为 KAl(SO4)n·12H2O,n 的 值为 2 2。 (3)“吸附池”中常用活活性性炭炭(填物质名称)吸附色素和异味。
(4)“消毒池”中常用液氯作消毒剂,发生了反应:Cl2+H2O===HCl+
次)
4.(2021·郴州)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C)
A.人体中水的质量分数约为 70%
B.地球上的水总储量很大,但淡水很少,我们要节约用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1课时 微粒构成物质 认识化学元素
5.活性炭吸附只能吸附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 ) 6.如果当地的水是硬水,则盛水的器具底部一般会有一层水垢。( √ ) 7.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可将硬水软化,是因为煮沸可将水中的钙、镁化合物蒸发 出去。( × ) 8.通过氢气的燃烧和电解水的实验都可以得出水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结论。 (√ ) 9.电解水的实验中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比为 2∶1。( × )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1课时 微粒构成物质 认识化学元素
10.单质和化合物的根本区别是该纯净物是否由多种元素组成。( √ ) 11.物质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含氧的化合物包含了氧化物。( × ) 12.通常状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能燃烧,在使用之前 要验纯。( √ )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1课时 微粒构成物质 认识化学元素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1课时 微粒构成物质 认识化学元素
3.(2019·青岛)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 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明矾可促进浑浊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1课时 微粒构成物质 认识化学元素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1课时 微粒构成物质 认识化学元素
【解析】 A.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取样,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 泡沫少的是硬水,日常生活中的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鉴别,说法 正确,不符合题意;B.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说法正确, 不符合题意;C.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方式中,其中蒸馏的净化程 度最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自来水是干净、卫生的混合物,因为自来水 中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净物,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 D。
首页
末页
第1课时 微粒构成物质 认识化学元素
考点探究
考点一 水的组成 (2019·广东)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电解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实验说明水由 H2 和 O2 组成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 D.a 管收集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1课时 微粒构成物质 认识化学元素
变式 2 (2019·哈尔滨节选)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图是自来水厂净 水过程示意图。
图中 A 池是 过滤 池;在吸附池中一般使用的物质名称是 活性炭 。水是一切 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 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 防止水体污染 。
4.(2019·重庆)地球表面约有 71%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总 水量的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用活性炭给水杀菌消毒 B.为了健康可多饮蒸馏水 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煮沸可以使软水质 认识化学元素
【解析】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起到杀菌 消毒的作用,选项错误;B.蒸馏水中缺乏矿物质,应适量饮用,选项错误;C.用 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为硬水,选项正确;D.煮沸 可以使硬水变为软水,选项错误。故选 C。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1课时 微粒构成物质 认识化学元素
【解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电解前后元素种类、原子个数都不变,说法正 确,故符合题意;B.由实验可知,水电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但不能说明水由 H2 和 O2 组成,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水在通电的情况下才能生成氢气和氧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通==电==2H2↑+O2↑,故不符合题意;D.a 管收集的气体 为氢气,能燃烧,b 管收集的气体是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说法错误, 故不符合题意。
全 效学习
中考学练测•化学
第一轮 第四单元 第1课时
第1课时 微粒构成物质 认识化学元素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第1课时 自然界的水
考点管理
考点探究
易错易混 课堂精练
检测作业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1课时 微粒构成物质 认识化学元素
1.水的电解实验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考点管理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1课时 微粒构成物质 认识化学元素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1课时 微粒构成物质 认识化学元素
【解析】 A.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冲厕所,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 降低水的硬度,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C.工业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可以防止水污染,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燃煤中加入石灰石作为固硫剂, 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从而减少酸雨对水资源的污染,说法正确,故不符合 题意。故选 B。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1课时 微粒构成物质 认识化学元素
易错易混
1.我们要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 ) 2.常见的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蒸馏等。( √ ) 3.明矾能净水是因为它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吸附,使杂质沉降,这一过 程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 ) 4.通过过滤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过滤的方法也是常用的固体、液体的分离 方法。( √ )
(1)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2)水是由 氢元素 和 氧元素 组成的化合物。
(3)在化学反应中, 分子 可分而 原子 不可分。
化学方程式: 2H2O=通==电==2H2↑+O2↑
。
【注意】
电解水时通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1课时 微粒构成物质 认识化学元素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1课时 微粒构成物质 认识化学元素
4.硬水与软水 硬水 :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 :指不含或含少量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鉴别:加入 肥皂水 ,软水产生的 泡沫多 ,硬水产生的 泡沫少 且有浮渣。 软化方法:生活中常用 煮沸 法,实验室一般用 蒸馏 法。
课件目录
铜<1.0 mg·L-1……其中的“铁、铜”指的是 C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1课时 微粒构成物质 认识化学元素 8.(2017·来宾)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将电能转化为 化学 能。 (2)检验 b 管内气体的方法是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 (3)若 a 管收集到 8 mL 气体,则在相同条件下 b 管应收集到的气体是 4 mL。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1课时 微粒构成物质 认识化学元素
考点二 水的净化 (2019·衡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日常生活中的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鉴别 B.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C.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方式中,其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 D.自来水是干净、卫生的纯净物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1课时 微粒构成物质 认识化学元素
6.(2019·巴中)小明同学到光雾山旅游,用塑料瓶取了一瓶山泉水,要检验该山泉 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 肥皂水 来检验;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
煮沸 。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1课时 微粒构成物质 认识化学元素 7.(2019·海南)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1课时 微粒构成物质 认识化学元素
【解析】 (1)电解水时,该反应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a 管中产生的气体多, 是氢气;b 管中产生的气体少,是氧气。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若木条 复燃,证明是氧气。(3)生成氢气的体积是氧气的体积的 2 倍,若 a 管收集到的气 体是 8 mL,则相同条件下 b 管应收集到的气体是 4 mL。
2.水的净化 (1)沉淀:利用难溶物的重力作用沉降于水底,加 明矾 等絮凝剂可以使悬浮物凝 聚后沉淀。 (2)过滤:把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与水进行分离。 (3)吸附:利用活性炭的 吸附 作用除去水中的一些色素和异味。 (4)蒸馏: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 沸点 不同,将水中的可溶性杂质除去。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1课时 微粒构成物质 认识化学元素
3.(2019·益阳)为响应党的号召,益阳市采取了一系列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这一理念的措施,以保护生态环境。下列措施中,益阳市不会采纳的是( D ) A.拆除水上娱乐设施,恢复湿地生态 B.建立污水处理厂,处理城市生活污水 C.整改或关停排放物不达标的企业 D.大规模围湖造田,以发展经济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1课时 微粒构成物质 认识化学元素
检测作业
1.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C.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有益 D.雨水是纯净物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第1课时 微粒构成物质 认识化学元素
2.(2019·岳阳)下列关于净化水过程中常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 C.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 D.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 【解析】 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不溶于水的物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不能使海水 转化成淡水,加热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