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合集下载

人教版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及考点总结

人教版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及考点总结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及考点课题1 爱护水资源考点一,水资源的保护(考频较低,一般为选择题)(一)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如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传统习惯来减少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1)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2)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3)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

3.节水标志新千年节水标志及含义“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手掌和地球变形而成。

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

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课题2 水的净化考点一、水的净化(一)、水的净化过程1、自然界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都不是纯水,都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都属于混合物。

2、自来水厂净化过程原水→静置→絮凝沉淀(明矾)→反应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化学过程)→生活用水(杀菌:利用氯气、漂白粉等杀菌剂,消灭水中的细菌、病毒。

这是一个化学变化的过程。

)3、天然水通过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不同途径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在这四种净化水的方法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蒸馏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净化方法原理作用静置沉淀静置,使不溶性杂质沉降并与水分层有时又叫沉降或沉淀,用来除去水中较大颗粒不溶于水的杂质。

吸附沉淀加明矾等凝剂使悬浮物凝聚沉淀除去不溶性颗粒较大的杂志过滤把液体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吸附利用木炭或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把天然水中的一些不溶性杂质和一些可溶性杂质吸附在表面除色素和异味蒸馏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水变成水蒸气后冷凝成水除去溶于水的杂质的方法,相对净化程度较高4、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的水变得澄清,但仍然不是纯水,还溶有可溶性杂质。

第4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知识点)新人教版

第4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知识点)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1.水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江、河、湖、海约占地表..更..重2/3;但地面淡水量不到总水量的1%,可供人们利用的淡水..3/4;占人体少,因此要关心、爱惜、保护水.........2.对水污染的因素可归纳为三类;①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的不合理使用。

..生产中的农药、化肥3.水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是00C,沸点为1000C,40C3;冰的密度比水小,能浮于水面。

时水的密度最大....,为1g/cm4、环境污染方面:(1)、大气污染:主要分两种:A、有害气体,如:SO2、NO2、CO 等,其中CO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而SO2、NO2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另注:空气中CO2浓度增大会导致温室效应;而含氟物质的排放会破坏O3 (臭氧) 层,使得地球表面受紫外线辐射加重]B、粉尘,如:灰尘、粉煤灰等。

(2)、水污染:主要来源于:A、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B、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C、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施用水污染的防治: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对工业“三废”进行综合利用、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水的净化:天然水中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可溶性杂质,常呈浑浊状态。

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浑浊的水会变成澄清,即除去了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再经过蒸馏可以出去可溶性杂质。

5、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6、明矾的作用:吸附水中悬浮杂质,使其沉降。

7、过滤操作注意事项:“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 1)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2)漏斗中液面边缘低于滤纸边缘“三靠”1)玻璃棒紧贴漏斗内三层纸处2)烧杯口紧靠玻璃棒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8、过滤时所用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引流)、漏斗、铁架台(带铁圈)。

其中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9、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臭味。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爱护水资源1、地球上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等各种形态的水,总储量1.39×1018m3,地表约71%被水覆盖。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

2、水作为一种化学物质,能参与很多反应,本身就是一种化学资源。

3、地球上的淡水很少。

4、水体污染: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其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体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

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5、爱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水的净化一、自然界的水1、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液体。

纯水=水,蒸馏水、水蒸气、冰水混合物:纯净物。

2、自然界的水不溶性杂质:浑浊可溶性杂质:气味或颜色。

3、自来水净化过程取水口——加絮凝剂(明矾)——反应沉淀池——过滤池——活性炭吸附池——清水池——投药消毒——配水泵——用户二、净化水常用的方法1、沉淀、吸附和过滤是工业中常用的方法,也是实验室中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

2、沉淀—静置沉淀:除去不溶性杂质。

3、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

(1)操作中需要的玻璃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滤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3)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4、吸附明矾:吸附不溶性杂质;活性炭:过滤液体,滤去不溶性杂质,吸附可溶性的气味、颜色。

5、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方法:肥皂水;(有泡沫无浮渣:软水;无泡沫有浮渣:硬水。

)硬水软化的方法:生活中_________,实验室________。

6、蒸馏:利用液体沸点的不同;(1)主要仪器:蒸馏烧瓶、酒精灯、冷凝管、锥形瓶等;(2)冷凝水下口进,上口出。

(3)烧瓶内放沸石,防止液体暴沸。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一、水的存在形式1、气态水:存在于大气中,以水蒸气的形式存在。

水蒸气是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和天气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含量会随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改变。

2、液态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水的形态。

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

河流和湖泊是地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生物提供了生存环境和水资源。

地下水是隐藏在地下岩层和土壤中的水资源,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用水具有重要意义。

3、固态水:如冰川、冰盖和积雪。

冰川和冰盖储存了大量的淡水资源。

积雪在冬季可以积累,在春季融化时为河流和地下水提供补给。

二、水的循环1、蒸发:液态水转化为气态水的过程。

主要发生在海洋、湖泊、河流等水面,以及土壤和植物表面。

受温度、风速、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2、凝结: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的过程。

形成云、雾、露水等。

当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时,就会发生凝结。

3、降水:包括雨、雪、雹等形式。

是大气中水汽凝结后形成的水滴或冰晶降落到地面的过程。

对补充地表水和地下水起着关键作用。

4、地表径流:降水在地面形成水流,汇入河流和湖泊。

是水资源在地表的流动和分配过程。

受地形、土壤类型和植被覆盖等因素的影响。

5、地下径流:水渗透到地下,在地下岩层中流动。

与地下水的形成和运动密切相关。

三、水的物理性质1、颜色和气味: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但自然界中的水可能因为含有杂质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气味。

2、沸点和凝固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100℃,凝固点为 0℃。

但随着气压的变化,沸点和凝固点也会有所改变。

3、密度:在 4℃时,水的密度最大,为 1g/cm³。

这一特性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的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4、溶解性: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能溶解许多物质。

这使得自然界中的水含有各种矿物质和溶质。

四、水的化学性质1、水的电解:水在通电条件下可以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化学方程式为:2H₂O 通电 2H₂↑ + O₂↑证明了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必背知识点--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必背知识点--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必背知识点一、爱护水资源知识要点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地球上71%被水覆盖;淡水只占全球水储量的2.35%,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即1.07×1016m3。

2.爱护水资源:(1)节约用水:使用新工艺、改革工艺、改变习惯等可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2)防止水体污染:水体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的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水体污染的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水体污染的预防和治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对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二、水的净化知识要点1.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2.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软化硬水,生活中通过煮沸也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3.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加入肥皂水,泡沫丰富的是软水,无泡沫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

4.净化的方法吸附法:利用活性炭或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质对杂质吸附,并除去臭味。

沉淀法:用明矾或其它絮凝剂与水中的可溶物和不溶物反应生成沉淀;硬水加热生成沉淀。

过滤法: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过滤装置的要求: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液体的烧杯嘴靠着玻璃棒、玻璃棒靠着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管壁靠着烧杯的内壁)蒸馏法:水中的杂质主要是一些不挥发的无机物,把水加热至沸腾时,水变成水蒸气,导出冷凝成蒸馏水。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1.滤纸破损2.过滤时液体高于滤纸边缘3.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不干净。

三、水的组成1.电解水实验: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是氢气;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与正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精确的实验表明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水的化学式H2O。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知识点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1: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原理和作用① 在净水的各种方法中,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发生的是 物理 变化。

② 常用的净水方法,按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蒸馏 、 吸附 、过滤 、 沉淀 。

2.过滤操作要领① “一贴”,滤纸紧贴 漏斗内壁 ,不留气泡;② “二低”,滤纸边缘略低于 漏斗边缘 边缘,液面低于 滤纸边缘 边缘;③ “三靠”,倾倒液体的烧杯尖嘴紧靠 玻璃棒 的中部,玻璃棒下端轻靠三层滤纸 处,漏斗下端的尖嘴口紧靠 烧怀内壁 。

3.自来水的生产流程知识点2:硬水和软水1.定义① 硬水是指含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较 多 的水。

例如河水、井水等。

② 软水是指 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的水。

例如雪水、雨水等。

2.鉴别方法:用 肥皂水 ,产生泡沫较多的是 软水 ,泡沫较少或有浮渣产生的是 硬水 。

3. 硬水软化的方法:生活中用 煮沸 ,工业或实验室用 蒸馏 。

课外实验:自制的净水装置中,小卵石、石英沙、蓬松棉的作用是 过滤 。

活性炭的作用是 吸附 。

知识点3:氢气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无 色、 无 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 小 , 难 溶于水。

2.化学性质:可燃性,点燃前一定要 验纯 。

① 现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 淡蓝色火焰 ,放出大量的热,干冷的烧杯内壁有 水雾 产生。

氢气被认为是最 理想 的燃料。

② 方程式: 2H 2 + O 22H 2O③ 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并向 下 ,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发出尖锐爆鸣声表明氢气 不纯 ,声音很小则表明氢气 较纯 。

知识点4:电解水实验 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收集的气体是 氧气 ,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收集的气体是 氢气 ,且与正、负极相连的两侧玻璃管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1:2 。

2.化学方程式: 2H 2O2H 2↑ + O 2↑ 。

《自然界的水》单元知识点、考点梳理(含答案)

《自然界的水》单元知识点、考点梳理(含答案)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爱护水资源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1.水资源分布:地球表面约________被水覆盖,总水量很多,但________水含量很少,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________。

2.我国水资源现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________位,但人均量约为世界人均量的1/4,且南北不平衡,南多北少。

二、爱护水资源的措施一方面要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要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节约用水措施1.工业上: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提高水的利用率,将水____________。

2.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综合利用,如________________。

四、防治水体污染1.水体污染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防治措施:(1)工业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农业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水的净化1.自然界中的水都属于________,水、蒸馏水、冰水混合物属于__________。

2.利用加絮凝剂、静置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杀菌消毒、__________等方法净化水,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

其中杀菌消毒发生的是__________变化。

3.过滤是分离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一种方法。

(1)过滤所需仪器包括:铁架台(带铁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玻璃棒的作用为__________。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清单-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清单-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水资源及其利用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1.地球表面约71%被海洋覆盖着,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约占地球水储量的96.53%,淡水只约占地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以冰雪等形式分布在两极、高山和永久冻土层中,难以被人类直接利用。

2.海水中已被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

水能参与很多化学反应,本身就是一种化学资源。

二、保护水资源1.爱护水资源的途径: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治水体污染(1)合理利用水资源应用新技术、改进工艺和改变用水习惯可以大量节约工农业和生活用水,如工业用水重复使用、采用节水灌溉方式、推广节水器具等(2)防治水体污染水体污染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还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可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对污水进行处理,可以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三.水的净化1.水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液体。

自然界的河水、湖水、海水等天然水里含有许多杂质,不溶性杂质使其浑浊,可溶性杂质则可能使其有气味或颜色。

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沉降:吸附沉淀,加入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吸附悬浮杂质,使之沉降。

过滤:让水中的不溶性沉淀物与液体分离吸附:常用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物理性质);吸附色素和异味等可溶性杂质。

消毒:加入消毒剂,杀死病毒微生物,属于化学变化经沉降、过滤和吸附等净化处理后,浑浊的水变澄清了,但仍然不是纯水。

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被除去后,仍有一些溶解的杂质存在于水中。

3.硬水和软水(1)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鉴别方法: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浮渣较多、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

(3)硬水软化的方法:实验室——蒸馏、生活中——煮沸(4)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4.净化水的常用方法(1)沉淀、过滤和吸附、蒸馏是工业中常用的方法,也是在化学实验中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1、水的污染:
(1)水资源
A .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
B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 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2)水污染
A 、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 、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
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2、水的净化
(1)过滤
过滤是一种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右图),操作时注意“一
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玻璃棒靠在滤纸的三层折叠处;装混合液的烧怀口紧靠玻璃棒;
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怀内壁。

(2)硬水与软水 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 .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 .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D .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长期饮用不利于身体健康。

3. 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 装置―――水电解器
B. 电源种类---直流电
C. 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 化学反应:2↑+ O2↑
产生位置负极正极
体积比 2 :1
质量比 1 :8
F. 检验:O 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 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2)结论: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4、物质的组成及分类
一、化学式表示的式子,不是背出来的。

1、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注意: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K Na Ag H Ca Mg Ba Zn F Cl Br I O Al Si 亚铜铜亚铁铁
氢氧根硝酸根硫酸根碳酸根铵根磷酸根
2、化学式的书写
单质
铁铜锌镁铝钙汞锰氧气氢气氮气氯气臭氧
碳、石墨、金刚石磷硫硅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氪气
化合物
(1)氧化物: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水双氧水五氧化二磷一氧化碳
四氧化三铁氧化铁、三氧化二铁氧化镁氧化铜二氧化锰氧化铝、三氧化二铝
(2)其他化合物:
盐酸硫酸硝酸碳酸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铜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银氯化镁氯化亚铁硫酸钠硫酸钡硫酸铜
碳酸钠碳酸钙碳酸镁
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铵
高锰酸钾锰酸钾氯酸钾
3、化学式的意义
有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有宏观(元素、物质)和微观(分子和分子的构成)两种含义: CO 2: ; ; ;
b 、几种数字的含义
Fe 2+ 每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2+:3个亚铁离子 2H 2O 2个水分子,每个水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 Mg :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4、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Mr=Ar(Axa+Ar(Bxb (其中,A B分别表示任意不同的元素)求:CaCO 3的相对分子质量:; 2 H2SO 4的相对分子质量:。

(2)求组成物质的元素质量比:m(A:m(B=Ar(Axa:Ar(Bxb (其中,A B表示不同的元素)
求:Fe 2O 3中,氧元素与铁元素的质量比:;
(3)求物质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A%=[Ar(Axa] ÷Mr 其中,A 表示任意一种元素求:CO(NH2 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4)求物质中某种元素的质量:m(元)=m(纯)x 元% 求:右图中,CO(NH2 2的质量:。

(5)求某物质的纯度:纯度=m(纯)÷m(混求:右图中,CO(NH2 2的纯度:。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