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早教方案——2个月宝宝认知、语言、运动、交往、自理等能力训练方案
第2个月早教方案

第2个月早教方案简介在宝宝出生后的前几个月,早教对宝宝的成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第2个月,宝宝的感官和运动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这是一个关键的时期,早教可以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本文将介绍第2个月的早教方案,帮助家长们更好地陪伴宝宝成长。
第2个月的宝宝发育特点在第2个月,宝宝的身体发育和感官发育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以下是第2个月宝宝的发育特点: 1. 抬头能力增强:宝宝能够在躺卧的状态下稍微抬起头部,保持一段时间。
2. 视觉逐渐清晰:宝宝的视觉发育较为完善,可以跟随移动的物体,并且对高对比度的图像有更好的辨识能力。
3. 物体追视:宝宝对周围的物体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能进行简单的追视。
4. 礼貌期的眼神交流:宝宝愿意与人进行眼神交流,对人脸进行关注。
第2个月早教目标和方法在第2个月,我们的早教目标是帮助宝宝进一步发展运动能力、感官发育和社交能力。
以下是一些早教方法和活动,可供家长参考:1. 俯卧抬头训练•方法:每天将宝宝平躺在柔软的床垫上,轻轻地呼唤宝宝的名字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然后,用手指或玩具在宝宝的视线上方晃动,引起宝宝抬头的兴趣和动力。
初始时,宝宝可能只能抬起头部几秒钟,慢慢地逐渐增加时间。
•目标:帮助宝宝锻炼颈部和颈椎的力量,提高抬头的能力。
2. 欣赏黑白对比图•方法:准备一些黑白对比度强的图案或卡片,将它们放在宝宝的视线范围内。
可以是动物、几何图形等简单明了的图案。
每天留出一段时间,与宝宝一起欣赏这些图案,并与宝宝进行眼神交流。
•目标:刺激宝宝的视觉发育,增强对高对比度图像的辨识能力。
3. 物体追视游戏•方法:选择一些宝宝喜欢的玩具或者颜色鲜艳的物体,在宝宝的视线范围内进行移动,并引导宝宝用眼睛追随物体的移动。
可以结合简单的声音或亲和力较强的表情来引起宝宝的注意。
•目标:促进宝宝追随物体运动的能力,提升视觉和注意力。
4. 面对面眼神交流•方法:抱起宝宝,让宝宝面对面地与自己对视。
婴儿二三月早教教案及反思

婴儿二三月早教教案及反思婴儿的早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二三月的宝宝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家长需要对宝宝进行科学的早教。
在这个阶段,宝宝开始有了一些基本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因此在早教中应该注重宝宝的感知和认知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宝宝的情感交流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婴儿二三月早教教案及反思。
一、感知和认知训练。
1. 视觉训练。
在二三月龄时,宝宝的视觉开始逐渐成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视觉训练。
比如可以用一些颜色鲜艳的玩具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让宝宝盯着玩具看一段时间,激发宝宝的视觉感知能力。
同时,家长还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图片卡片,让宝宝观看一些简单的图形,帮助宝宝认识一些基本的图形。
2. 听觉训练。
宝宝的听觉也在这个阶段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可以通过一些声音刺激来进行听觉训练。
比如可以给宝宝播放一些简单的音乐,或者用一些发出声音的玩具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让宝宝学会辨别不同的声音。
3. 触觉训练。
宝宝的皮肤在这个阶段也非常敏感,因此可以通过触摸来进行触觉训练。
家长可以用一些不同材质的玩具让宝宝触摸,让宝宝感受不同的触感,帮助宝宝建立对物体的触觉记忆。
4. 认知训练。
在二三月龄时,宝宝的认知能力也在不断发展,因此家长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游戏来进行认知训练。
比如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拼图玩具让宝宝进行拼图,或者用一些简单的益智玩具让宝宝进行认知训练,帮助宝宝提高认知能力。
二、情感交流和社交能力培养。
1. 亲子互动。
在二三月龄时,宝宝开始有了一些情感反应,因此家长可以通过一些亲子互动来培养宝宝的情感交流能力。
比如可以给宝宝讲故事、唱歌,或者和宝宝进行一些简单的互动游戏,让宝宝感受到家长的关爱。
2. 社交能力培养。
在这个阶段,宝宝还不能和其他宝宝进行直接的交流,但家长可以带宝宝参加一些亲子活动,让宝宝在与其他宝宝接触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让宝宝学会与他人相处。
三、教案反思。
在进行婴儿二三月早教的过程中,家长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0至1岁宝宝每个月早教方案

0至1岁宝宝每个月早教方案0至1岁的宝宝每个月的早教方案可以根据宝宝的发育阶段和兴趣爱好来设计。
以下是一个一岁宝宝早教方案的示例:1个月:- 将宝宝放在摇篮或婴儿床里,给宝宝唱歌或说话,鼓励宝宝用眼睛注视你的脸。
- 将宝宝抱在怀里,轻轻摇晃宝宝,帮助宝宝放松和入睡。
- 给宝宝展示一些鲜艳的玩具或绘本,注意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2个月:- 继续给宝宝唱歌或说话,尽量使用简单的语言和音调,让宝宝对语言产生兴趣。
- 使用手指或玩具让宝宝追踪移动的物体,促进宝宝的眼手协调能力。
- 用柔和的音乐和声音给宝宝放松,帮助宝宝入睡。
3个月:- 开始给宝宝阅读简单的绘本,指着图画并解释其中的内容。
- 让宝宝尝试握住和抓取玩具,锻炼宝宝的手指灵活性。
- 逐渐增加宝宝的肌肉力量,让宝宝尝试翻身或翻滚。
4个月:- 继续给宝宝阅读绘本,注意让宝宝参与其中,例如指着图画和模仿其中的声音。
- 使用简单的手指游戏或歌曲让宝宝追踪和模仿你的动作。
- 引导宝宝用手触摸各种不同的材质,如棉花球、丝巾等。
5个月:- 鼓励宝宝尝试坐起来,用大胳膊撑住宝宝的身体,帮助宝宝保持平衡。
- 继续给宝宝阅读绘本,并加入一些简单的故事情节,鼓励宝宝理解和模仿。
- 让宝宝尝试玩简单的乐器,如响铃或小鼓,让宝宝体验音乐的乐趣。
6个月:- 给宝宝提供一些简单的拼图或积木,鼓励宝宝尝试拼装和堆叠。
- 继续给宝宝阅读绘本,并让宝宝参与其中,例如指着图画或模仿其中的声音。
- 让宝宝尝试吃一些软糊状的食物,如米糊或果泥,锻炼宝宝的咀嚼和吞咽能力。
7个月:- 继续给宝宝提供各种图画书,让宝宝逐渐独立翻阅书页并观察图画。
- 给宝宝提供一些简单的玩具,如玩偶或塑料杯子,让宝宝尝试玩耍和探索。
- 鼓励宝宝尝试一些简单的手势和动作,如挥手或拍手。
8个月:- 继续给宝宝提供各种玩具,如填充玩具或穿插玩具,锻炼宝宝的手指灵活性。
- 给宝宝讲述一些简单的故事,使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和声音,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婴儿二三月早教教案设计

婴儿二三月早教教案设计在宝宝出生后的前几个月里,早教对于宝宝的成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宝宝二三个月的时候,家长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早教活动来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感知能力。
下面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适合二三个月宝宝的早教教案设计。
一、视觉刺激。
宝宝二三个月的时候,视觉能力开始逐渐发展,家长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视觉刺激活动来帮助宝宝发展视力。
比如,可以在宝宝的视线范围内摆放一些颜色鲜艳的玩具或者图片,让宝宝通过观察这些物品来刺激视觉发展。
同时,家长还可以用手指在宝宝的视线范围内晃动,引导宝宝注视手指的运动轨迹,帮助宝宝锻炼眼球追踪能力。
二、听觉刺激。
在宝宝二三个月的时候,听觉能力也开始逐渐发展,家长可以通过一些听觉刺激活动来帮助宝宝发展听力。
比如,可以在宝宝的耳边轻轻哼唱一些简单的儿歌或者轻柔的音乐,让宝宝通过听觉刺激来感知声音的变化。
同时,家长还可以用一些发出清脆声音的玩具来引起宝宝的注意,帮助宝宝发展听觉定位能力。
三、触觉刺激。
宝宝二三个月的时候,触觉能力也开始逐渐发展,家长可以通过一些触觉刺激活动来帮助宝宝发展触觉。
比如,可以用一些触感柔软的玩具或者布料轻轻触摸宝宝的皮肤,让宝宝通过触觉刺激来感知外界的触感。
同时,家长还可以在宝宝的手掌上轻轻按压一些不同的纹理物品,让宝宝通过手部触觉来感知不同的触感。
四、运动发展。
宝宝二三个月的时候,运动发展也开始逐渐加快,家长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运动发展活动来帮助宝宝发展运动能力。
比如,可以在宝宝的视线范围内放置一些可供宝宝触摸的玩具,引导宝宝用手抓取这些玩具,锻炼宝宝的手部肌肉力量和手眼协调能力。
同时,家长还可以在宝宝的腹部下方放置一些颜色鲜艳的玩具,引导宝宝用腿部踢动这些玩具,锻炼宝宝的腿部肌肉力量和腿部协调能力。
五、语言发展。
宝宝二三个月的时候,语言发展也开始逐渐加快,家长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语言发展活动来帮助宝宝发展语言能力。
比如,可以在宝宝的视线范围内用简单的语言和宝宝进行交流,引导宝宝模仿一些简单的语言表达。
0-3个月婴儿的教育活动设计

0-3个月婴儿的教育活动设计第一部分:认知发展1. 黑白对比卡片:制作一些黑白对比强烈的卡片,如斑马、黑白棋盘等,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促进他们的视觉发展。
2. 转动玩具:给宝宝提供可以转动的玩具,如风车、旋转音乐盒等,帮助他们学习追踪物体的能力。
3. 抓握练习:提供适合宝宝抓握的玩具,如柔软的布娃娃或小球,帮助他们锻炼手指灵活度和手眼协调能力。
第二部分:感官刺激1. 听觉刺激:播放柔和悦耳的音乐,或者使用婴儿音乐盒,让宝宝感受音乐的美妙。
同时,可以给宝宝制作一些发出轻柔声音的玩具,如摇铃,以刺激他们的听觉发展。
2. 触觉刺激:使用柔软的毛毯或海绵球轻轻触摸宝宝的皮肤,给他们带来温暖和舒适的感觉。
3. 嗅觉刺激:在宝宝周围放置一些有淡淡香味的花朵或水果,让他们嗅到不同的气味,拓展他们的嗅觉感知能力。
第三部分:语言发展1. 唱歌和说话:给宝宝唱歌,讲故事或者与他们进行简单的对话,以培养他们的语言听觉能力。
2. 音节游戏:使用一些简单的音节,如“ba”、“ma”等,重复发出并观察宝宝的反应,帮助他们分辨和模仿不同的音节。
3. 亲子互动:与宝宝进行面对面的互动,回应他们的表情和声音,鼓励他们通过模仿和表达来学习语言。
第四部分:运动发展1. 俯卧抬头:放置宝宝在腹部,鼓励他们抬头,以锻炼他们的颈部肌肉和脊柱。
2. 侧卧训练:轮流将宝宝放在左右两侧,帮助他们锻炼手臂和腿部的力量。
3. 促使翻身:在宝宝身边放置一些吸引力的玩具,鼓励他们主动翻身,以促进他们的运动发展。
第五部分:情感交流1. 亲子沐浴:与宝宝一起洗澡,用温暖的水和轻柔的触摸来建立亲密感。
2. 宝宝按摩:使用柔和的按摩油给宝宝进行按摩,以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和身体健康。
3. 安抚技巧:学习一些适合宝宝的安抚技巧,如轻轻拍击背部、轻柔摇晃等,以帮助他们放松情绪和建立安全感。
通过以上的教育活动设计,可以有效促进0-3个月婴儿的认知、感官、语言、运动和情感发展。
两个月小婴早教内容

两个月小婴早教内容两个月婴儿的早期教育:开启智慧之门在生命的最初几个月,婴儿的大脑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这段时间是他们学习和探索世界的关键时期,因此,对这个阶段的婴儿进行早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这篇文章将探讨两个月婴儿的早期教育内容,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视觉刺激两个月的婴儿视力已经有所提高,可以看清大约18到24英寸远的东西。
利用这一特点,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丰富的视觉刺激。
例如,可以在婴儿床边挂上色彩鲜艳的玩具或旋转音乐盒,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同时,父母也可以尝试用各种表情和手势与宝宝互动,帮助他们理解和模仿面部表情。
二、听觉刺激婴儿在这个阶段对声音也十分敏感。
通过播放柔和的音乐或者轻轻唱歌,可以帮助他们放松并促进睡眠。
此外,也可以使用各种声音玩具,如摇铃或拨浪鼓,来刺激他们的听觉发展。
三、触觉刺激触摸是婴儿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
父母可以通过轻轻抚摸、拥抱和按摩的方式,给予婴儿充分的触觉刺激。
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接触不同质地的物品,如软布、硬纸板等,以增加他们的触感体验。
四、运动能力训练虽然两个月的婴儿还不能独立坐立或爬行,但他们已经开始有了一些基本的运动能力。
父母可以通过帮助他们做“踢腿运动”、“抬头练习”等活动,来锻炼他们的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此外,还可以让婴儿躺在肚子上一段时间,这有助于他们颈部和背部肌肉的发展。
五、语言启蒙尽管两个月的婴儿还不能说话,但他们的大脑已经在处理语言信息。
父母可以通过与他们交流,讲述日常的事情,读故事书等方式,来激发他们的语言兴趣。
同时,也可以通过重复简单的单词和短语,帮助他们开始理解语言的基本结构。
六、情感和社会交往最后,父母的情感投入和社会交往也是婴儿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表明,与父母建立安全依恋关系的婴儿,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表现得更好。
因此,父母应该尽量花时间陪伴婴儿,对他们的情绪反应作出及时的回应,让他们感受到爱和安全感。
总的来说,两个月婴儿的早期教育是一个全面的过程,涵盖了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语言和社会交往等多个方面。
0至3个月婴儿早教训练方案

0至3个月婴儿早教训练方案
身体发展:
1.趴睡练习:婴儿在白天的觉醒时间里可以进行趴睡练习,这有助于加强背部、颈部和肌肉控制能力。
将婴儿放在一个柔软的婴儿垫上,鼓励他们抬起头部和尝试翻身。
2.有节奏的摇晃:可以给婴儿进行有节奏的摇晃,这可以帮助他们培养平衡和协调能力。
轻轻抱起婴儿,将身体摇晃成规律的节奏,并用柔和的声音和表情与他们沟通。
认知发展:
1.色彩和形状:在婴儿安静的状态下,使用各种明亮的颜色和有趣的形状的玩具或卡片,展示给他们。
这有助于刺激他们的视觉发展,并帮助他们辨认不同的颜色和形状。
2.声音和语言:与婴儿进行有趣的语言互动,例如模仿他们的声音或使用有趣的语音表达方式。
还可以为他们播放柔和的音乐或唱歌,这有助于培养他们对声音的感知。
情感发展:
2.眼神接触:与婴儿进行眼神交流,这有助于促进情感沟通和情感发展。
当他们注视你时,尝试与他们进行眼神接触和微笑,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注和爱。
二月宝宝早教启蒙教育

二月宝宝早教启蒙教育宝宝的早期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二月宝宝的早教启蒙教育中,家长们需要特别重视宝宝的认知、语言和运动能力的培养,为他们打下良好的学习和发展基础。
下面我们将从认知、语言和运动三个方面为您介绍二月宝宝早教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
首先,认知能力的培养是二月宝宝早教的重点之一。
在这个阶段,宝宝开始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他们会观察和模仿成人的行为,开始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玩具。
因此,家长们可以通过给宝宝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的玩具和材料,帮助他们探索和认知世界。
同时,家长们还可以通过和宝宝一起玩耍、交流,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其次,语言能力的培养也是二月宝宝早教的重要内容。
在这个阶段,宝宝开始学会模仿语言,并逐渐开始说一些简单的词语和句子。
因此,家长们可以通过给宝宝讲故事、唱歌、和他们进行简单的对话,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同时,家长们还可以给宝宝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让他们接触不同的声音和语言,激发他们对语言的兴趣,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最后,运动能力的培养同样是二月宝宝早教的重要内容。
在这个阶段,宝宝开始学会爬、站、走,他们的动作协调能力和肌肉力量也在不断发展。
因此,家长们可以通过给宝宝提供安全的活动空间和适当的运动器材,帮助他们进行各种动作的练习和探索。
同时,家长们还可以和宝宝一起进行各种游戏和活动,促进他们的动作发展和体能训练,培养他们的运动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综上所述,二月宝宝早教启蒙教育对于宝宝的成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这个阶段,家长们需要特别重视宝宝的认知、语言和运动能力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玩具和材料、语言环境和运动活动,帮助宝宝建立起良好的学习和发展基础。
希望家长们能够在二月宝宝的早教启蒙教育中,给予宝宝充分的关爱和支持,为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个月宝宝行为能力训练方案满月时生理指标正常均值:体重:4.81~5.0千克;身高:56.1~56.9厘米;头围:37.4~38.1厘米;胸围:36.9~37.6厘米;前囟:2厘米X2厘米;后囟:0~1厘米。
2个月宝宝的发育标准:1、随着光线和物体的移动,用目光追逐;2、俯卧时,可以抬起头部数秒钟;3、朝向发出声音的方向转动脖子;4、吸允手指;5、情绪好时,巡视周围,发出声音,舞动着手脚;6、以逗笑就有笑脸;7、发出“啊—啊”、“呜—呜”的声音;8、哭泣时,听到声音就停止。
动作发育:3个月的孩子,头能够随自己的意愿转来转去,转动180度,眼睛随着头的转动能左顾右盼,大人扶着孩子的腋下和臀部时,孩子能够坐着。
让孩子趴在床上时,他的头已经可以稳稳当当的抬起,下颌和肩部可以离开桌面,前半身可以由两臂支撑起。
当他独自躺在床上时,会把双手放在眼前观看和玩耍。
扶着腋下把孩子立起来,他就会举起一条腿迈一步,再举起另一条腿迈一步。
这是一种原始反射。
到6个月时,他的下肢才能支撑他的全身。
语言发育:3个月的孩子在语言上有了一定的发展,逗他时会非常高兴并发出欢乐的笑声,当看到妈妈时,脸上会露出甜蜜的微笑,嘴里还会不断的发出喉呀的学语声。
感觉发育:3个月的宝宝视觉有了发展,开始时颜色的玩具很快能产生反应,对其它颜色应要慢一些,认识奶瓶了,在听觉上发展较快,它总有一定的判别方向的能力,听到的声音后,头能顺着响声转动180度。
这一阶段的宝宝吃奶间隔时间比上月延长,生活开始有规律,早晨定时大便,晚上睡眠时间加长,渐渐接近昼夜规律。
经常能发出笑声,愿意同大人对话,并能“啊、啊、呀、呀”自语,发出元音。
到了二月末左右,由于视、听觉联系增多,视听觉联系有了共同的分辨能力,宝宝会对某张图表示偏爱,愉快地注视着喜爱的挂图,眼睛滴滴溜溜地转。
对照料的亲人也会有所偏爱,长期细心照料宝宝的人,会受到倍加亲近。
一、智能发育特征:2个月龄的婴儿可以卧床抬头稍离开床面至45度,甚至更高,头竖立时间逐渐延长,由数秒至数分钟。
高兴或烦躁时四肢舞动。
手指能自己伸展或握拳,手在胸前时自己看手玩。
平卧在床上,眼睛会追随移动物体,会转头寻找声源,对新的声音和新的环境开始觉察。
研究发现,2个月已有“红”和“绿”两色视觉,2~3个月时注意图形模式的内部结构,这意味着图象识别的开始。
他们喜欢看正常人脸,不喜欢看将五官颠倒摆放人脸面谱,两个月时能安静躺着听音乐,2~3个月时能区分“高音”(即音的高低)。
开始发出“咿呀声”,和他说话时偶尔能听出声应答。
对成人的逗玩有时会笑。
能通过嗅觉、听觉和视觉逐渐认识母亲,表现为母亲抱时少哭,比较安静。
二、运动:学抬头、练头竖直。
婴儿主动运动发展是从抬头和头竖直开始的。
所以从出生后开始,就进行抬头和竖头练习。
俯卧抬头。
从出生到1个月如果注意练习抬头,到2 个月时可以抬头45度甚至到90度。
练习俯卧抬头,一般在空腹情况下,即奶前1小时、觉醒状态下进行。
俯卧的床面要平坦、舒适,婴儿在俯卧时,他的双手放在头的两侧,家长可用一些带响的和色彩鲜艳的玩具在前逗引,激发宝宝抬头。
每次训练30秒开始,逐渐延长时间,每天可练习数次。
这种俯卧抬头的练习不仅锻炼了婴儿颈部和背部肌肉力量,而且有助于增加婴儿的肺活量(见图4-2)。
头竖直。
每日适当的竖起抱婴儿数次,让婴儿练习头竖起。
一般2个月婴儿头竖直几秒钟至1-2分钟。
练习竖头时,家长一定要注意保护好。
还可将婴儿背部贴住母亲胸部抱,一手托住宝宝的臀部(见图4-3)。
使婴儿面部朝前,面前是一个广阔的空间,有很多新奇的东西引起婴儿的兴趣,使他更加主动练习抬头。
如果累了,可以把头靠在妈妈的怀内。
手足运动。
婴儿运动能力的发展遵循人类运动能力发展的顺序和大体的发展时间表,但对某一个儿童运动能力出现的早晚,受环境的影响作用很大。
如果缺乏练习的机会,会使运动发展出现迟滞。
一般来说,运动能力发展迟滞对智力发展有不利的影响。
这是因为,神经-肌肉运动向脑提供的刺激作用是智力发展的源泉,是启动先天素质或遗传结构的动力因素。
在练习时,可采用以下方法:让手和手指充分活动。
第2个月小儿的手经常握拳,但有时张开。
宝宝不认识自己的手,有时会凝视自己的小手。
要让婴儿自己活动手和手指,不要用布或手套包起来。
因为,手的活动,是进一步练习抓东西的基础。
看手,不断地活动双手,在这时期很重要。
让宝宝练习抓握玩具。
当宝宝能张开手,又能看手时,可以给他容易抓握的玩具玩。
有时把玩具握在手里,又很快掉下。
通过握东西,促使手的张开和进行触摸刺激。
让两条腿自由活动。
2个月时双腿活动也开始活跃起来,这时可给婴儿穿开裆裤,以便活动。
在洗澡以后,或更换尿布时,母亲可以用手按摩孩子的腿部,并用手拉拉婴儿的双腿,使之上下活动,这有利于运动机能的发展。
三、认知:丰富的视听刺激。
丰富的视觉环境对大脑发育很重要。
动物研究发现将小鼠放在明亮具有多种颜色形状玩具的笼子内养大,它们的大脑视觉皮质发育得很好,而养在黑暗没有玩具的笼子里的小鼠长大后,它们的视觉皮层发育差,表现为皮层比较薄、重量比较轻。
那么如何创造丰富的视觉环境呢?宝宝天生最爱看人的面容,所以父母要经常用慈爱的目光俯视你的宝宝,开始对任何人的面容反应没有区别,渐渐对抚养他的人的面容有偏爱,如看到妈妈的面容时注视时间长,有时露出微笑。
视觉训练可用以下方式进行:婴儿仰卧位时,可在他的上面20~30厘米处悬挂一些婴儿感兴趣的玩具,如彩色的环、铃和气球等,最好是红色和绿色或伴有响声的,每次放1~2件。
在婴儿面前摇动或触动玩具,以引起他的兴趣,使其视力集中在这些玩具上。
在婴儿集中注视后,可将玩具边摇边从水平或垂直方向移动,使婴儿视觉随玩具移动。
玩具要经常调换和变换位置,使婴儿感到新奇。
也可给宝宝看色彩鲜艳的图画,因为宝宝视觉通路不成熟,每幅图画只有一个主题如动物、人像或食物等,将这些图画挂在墙上,每次挂3~4幅,竖直抱宝宝观看,一面看,一面说图的名称,每天重复1~2次。
宝宝逐渐会对其中某一幅图呈现特有的兴趣。
每周更换一组图片。
也可给宝宝看适合婴儿的画报。
让宝宝平卧在床上,将画报放在宝宝眼前约20厘米处,你可以发现他的眼会注视画报,表现出新奇的表情。
四、语言:多和婴儿说话。
婴儿言语的发生和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没有接触过语言刺激的婴儿,即使他的脑发育正常也可成为聋哑儿。
生活在不发达地区的聋哑父母家庭的婴儿,不能获得正常的有声语言。
所以,婴儿虽然不会说话,我们也应把他当成一个懂事的大孩子,经常和他交谈。
全世界的父母和小婴儿说话似乎都用相似的语言。
这种和婴儿说话的言语有什么特征呢?声调较高,速度较慢,短语间有较长的停顿,较多使用重复的话语表示亲昵,如宝宝、妈妈、娃娃等,因较高频率的声音适合于婴儿早期听觉的适应范围。
以爸爸和妈妈的语气比较,婴儿更加喜欢母亲的语声。
语声的重复,音节间的停顿和缓慢的速度有助于婴儿去确认、分析和记忆。
随着婴儿的成长,可以逐渐过渡到用规范的语言,促进他们的听力发展。
和婴儿说话的姿势很重要,如指着某人说:“看!谁来啦!爸爸!”这种姿势对婴儿的认知和社会行为发展会起到重要作用(见图4—4)。
当妈妈和婴儿说话时,如果发现宝宝发出似应答的声音,这时妈妈应停顿片刻,以增加婴儿参加到母亲—婴儿的“交谈链”中的机会。
这种母—婴间的言语交流对刺激婴儿神经系统的语言加工能力是必要的。
因此,和婴儿多说话是语言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
多与婴儿说话,还可以增进母婴联系,有利于建立牢固的亲子关系。
妈妈对宝宝说话或宝宝听妈妈说话,对婴儿来说,都是社会交流中很重要的部分,有利于婴儿社会化的发展。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的母婴关系对孩子日后的个性、与人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种作用常常是终身的。
因此,无论从智力开发的角度,还是从儿童社会化的角度看,妈妈对婴儿多说话都是非常有益的。
五、生活与交往(情绪与社会能力)培养婴儿好习惯、户外活动。
随着人们对独生子女的重视及对早期教育的投入,现又出现了一些单纯偏重某一方面的现象,特别是偏重智力培养而忽视品德教育的情况较多,这对小儿的发育也是不利的。
对于早期教育来说,我们要求从小就要注意小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问题。
当然,对3岁以前的小儿我们认为可按体、智、德、美的排列来给予教育和发展。
这里我们将体放在第一位,因为这是小儿发展的基础,是主干,是支柱,没有体质的发展做保证,其他都谈不到。
而智育和德育就像是两翼,要同时发展,如偏重某一方面,就会造成偏颇,难免今后会走歪路。
德育教育对于小婴儿来说应该怎样进行呢?由于此时小儿的语言及思维尚未很好发展,不可能采用一般说教的教育方法,但并不等于此时就不需要德育教育,而是要从小培养小儿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着手。
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卫生习惯、与人交往的习惯、劳动的习惯、助人的习惯、思考的习惯等等。
这些,家长要在养育儿童的过程中贯穿。
比如,小儿6个月以后就会与人打招呼,学说话后也是首先学会称呼,这时家长就要注意培养小儿这种见人打招呼的习惯。
开始是教他(她)这种行为,反复强化,使之形成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
再如,小儿在具备了一定的行走、抓物等能力后,他(她)就很喜欢自己做些事情,这时家长可有意识地让他(她)做些事情,在他(她)做成后给予一定的鼓励,这样日积月累,小儿就会养成为己、为他(她)做事的习惯。
还有看书的习惯,集中注意的习惯等等也都是从小可以培养的。
当然,家长一定要注意,有时只是随意的行动,可能会使小儿养成不好的习惯。
比如,有时家长经常与小儿打着玩儿,妈妈抱着打爸爸玩,或被什么东西碰了就去打这个东西,多次如此表现,孩子就可能养成打人的习惯,到幼儿园后就会表现出来。
所以,家长在平时的育儿活动中,要有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意识,要注意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给孩子一些好的影响,好的行为塑造。
在培养小儿良好行为习惯时,还要注意调动小儿的主动性、积极性,要尊重小儿,多给予情绪、情感上的支持,对一些问题态度要明确,对稍大一点的孩子要简单地讲一些道理。
不要一切都包办,什么都替小儿做,也不要过度加以限制,使小儿无所适从。
总之,小儿从小养成的习惯,对今后的生活是有很大影响的。
良好的习惯,长大明白道理后会更巩固、更完善,而不良的习惯在今后再校正,则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甚至造成一定的痛苦。
所以希望家长要有意识地使小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她)今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很多父母怕幼嫩的宝宝到户外去。
其实宝宝在满1个月后,就可到户外活动。
在天气不是特别冷或不刮风的时候,都可以到户外。
户外活动可增强体质,户外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使人体产生维生素D,预防小儿佝偻病。
紫外线还有杀菌消毒作用和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的功能。
新鲜空气中含有充分的氧气,为身体特别是大脑不可缺少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