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灸的正确使用方法
艾灸也能治疗感冒

艾灸也能治疗感冒!单大姐您好!有好长时间没有给您留言了,艾灸治好了我和我爱人的感冒,在这里留言和大家分享。
前一段我的爱人感冒很重前两天还不算严重,到了四五天打喷嚏流鼻涕非常严重,他有肾炎又不敢吃药,我想用艾灸试一试就点燃一根艾条,在鼻子的两边的迎香穴就灸20分钟,第一次灸完打喷嚏就减少了。
第二天又灸了20分钟之后,哎太神奇了一个喷嚏都不打了,第三天在继续灸他自己也是感觉头也不疼了,也不打喷嚏了,就连鼻涕也不留了。
一共灸三次感冒彻底好了。
我爱人说这艾灸太神奇了熏三次感冒好了太好用,一个星期前我家这里的气温一下子降温了,我也着凉感冒了打喷嚏流鼻涕特别难受浑身都疼,我也用艾条熏就灸了两次彻底好了。
我爱人高兴的说这个艾灸真灵,第二天上班把这个方法告诉单位许多同事,说艾灸治疗感冒太好用了。
在这理我要感谢单大姐你就是一位活菩萨,给了我们一绿色无伤害的治疗方法。
上个星期我在您的店里又买了20合10:8的艾条,28元一盒艾绒挺细腻挺好的。
我非常感谢单大姐!2014/10/15 0:03:15博主回复:谢谢你的反馈,大家都来反馈,用艾灸治病的才会越来越多。
叫大家都使用这么好的绿色疗法,也是我一直期待的。
艾灸治疗感冒非常简单,主要是在面部的艾灸。
面部最好使用金艾条艾灸,在面部艾灸不仅仅可以治疗感冒,还会美容,您在面部艾灸后,这里的气血充足了,您会看到面色红润,面如桃花。
这里气血充足,面色细腻。
艾灸治疗感冒:主要取穴,迎香穴、上迎香、印堂、太阳、四白、大椎、肺俞。
记得面部艾灸要用好一些的艾条,面部艾灸最好是手持艾条熏灸,病人自己艾灸最好。
病人平躺,手持艾条熏灸,烟往上冒,这样不会熏到自己的眼睛,免得熏到眼睛流泪。
为了不侵权,我把我自己添加了穴位,这样看起来更加清楚和直观。
这是我刚刚做了一张图片,我加上了上迎香和印堂。
这样您看起来就比较直观了。
您在艾灸的时候,上迎香和鼻梁部位都是艾灸的重点。
对于治疗感冒和鼻炎,面部艾灸非常重要。
艾灸大椎穴合谷穴治感冒的灸法

艾灸大椎穴合谷穴治感冒的灸法早春时节,北方的气温仍旧偏低,特别容易引起风寒感冒。
中医认为,治风寒感冒一是要恢复卫气的卫外功能,其实艾灸就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而且治疗的效果也很好的哦。
以下是小编推荐艾灸大椎穴合谷穴治感冒的灸法知识,欢迎阅读!艾灸大椎穴合谷穴治感冒方法大椎穴大椎穴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低头时后脖子正中有骨头突起的地方即是。
大椎穴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有生阳强壮的作用,为强壮保健要穴之一。
主治发热、感冒、疟疾、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精神分裂症、癫痫及阳气不足引起的四肢发凉、肩背冷痛、身体虚弱等,灸之可以增强卫气功能、疏风散寒、解表退热。
将艾条(中药店有售,价格便宜)点燃后,悬于穴位之上熏烤,艾火距离皮肤应适宜,既要有温热舒服的感觉,又不可伤到皮肤。
每次10分钟。
合谷穴即我们俗称的虎口。
合谷穴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表的功效,可以治疗发热恶寒、头痛、咽喉肿痛、耳鸣耳聋、疔疮、经闭、隐疹等许多病症,感冒时艾灸合谷对鼻塞、流清涕特别有效。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左鼻塞应灸右合谷,右鼻塞则灸左合谷。
灸的方法同上,每次灸5分钟即石丁。
艾灸的注意事项1.灸法的先后顺序一般情况,先灸上部,再灸下部;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就壮数而分,先灸少而后灸多;就大小而分,现灸艾炷小者而后灸大者。
如脱肛的灸治,先灸长强穴以收肛,后灸百汇以举陷,先灸下而后灸上。
2.灸法的补泻灸法的补泻,需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
艾灸补法是在点燃艾炷后,不吹艾火,缓缓燃尽为止,以补其虚;艾灸泻法是在点燃艾炷后,一口快速吹旺艾火,至燃尽,使艾火的热力迅速透达穴位深层,以泻邪气。
3.灸法的禁忌证①禁忌穴位、部位:一般面部穴位、乳头、大血管等部位均不宜使用,不宜直接灸,以免烫伤形成瘢痕。
关节活动部位,不宜用化脓灸,以免化脓溃破,不宜愈合。
②一般空腹、过饱、极度疲劳或对灸法恐惧者,应慎用灸法。
对于体质虚弱者,灸时艾炷不宜过大,刺激量不可过强,以防晕灸发生。
隔姜灸的操作方法

隔姜灸的操作方法
隔姜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常用于缓解风寒感冒、肌肉酸痛等症状。
下面是隔姜灸的操作方法:
1. 准备材料:新鲜生姜、灸条(也可用雪灸贴代替)、点火器。
2. 将生姜切成碎片,并将其放在适合的位置上,如背部、肩膀、腰部等。
3. 使用点火器点燃灸条,注意要点燃离姜片一定距离的位置,避免直接烧伤肌肤。
4. 将点燃的灸条放在灸盒或其他类似容器中,然后将灸盒放在生姜片上。
5. 灸痧时,用手指轻按姜片上方,将姜片贴紧皮肤,避免灸灼。
6. 灸烧时,保持姜片离皮肤有一定的距离,避免直接接触肌肤。
7. 灸烧的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适量增减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来决定。
8. 使用完毕后,将灸条彻底熄灭,注意不要在室内吹灭火苗,以免引起火灾。
请注意,隔姜灸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疗法,操作过程中需谨慎,并遵循专业人士的
建议和操作要求,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感冒流鼻涕艾灸哪里好?

感冒流鼻涕艾灸哪里好?是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感冒流鼻涕的情况,这算不上严重的疾病,也没必要着急吃药或者打针,可以采取一些很简单的解决办法,比如可以熬姜汤喝,晚上的时候可以泡脚,这样可以去除体内的寒气,或者泡一个热水澡等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做艾灸治疗感冒,正确的艾灸方法如下。
★感冒流鼻涕艾灸哪里好★?★1、艾灸合谷穴即俗称的虎口,感冒时灸合谷对鼻塞流清涕特别有效。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左鼻塞则灸右合谷,右鼻塞则灸左合谷。
每次灸5分钟即可。
★2、艾灸大椎穴大椎穴在身后脊柱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
大椎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主一身之阳气,有升阳强壮的作用,为强壮保健要穴之一。
主治发热、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等引起的四肢发、肩背冷痛、身体虚弱等。
每晚灸一次,或隔日灸一次,每次10~15分钟。
★3、艾灸风池穴从耳后骨突下缘向后摸,可以摸到一个凹陷处,左右各一。
风池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腧穴之一,主治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等。
灸之可解表散寒,治风寒感冒引起的头颈疼痛。
此穴有头发覆盖,所以艾条需远些。
每次10~15分钟。
★4、艾灸风府穴风府穴是人体督脉上重要的穴道之一。
风府穴取穴时,俯伏取穴,在项后正中,枕骨粗隆(后脑勺)往下两筋(两侧斜方肌)之间摸到凹陷处。
主治头痛、眩晕、项强等头项病症。
感冒灸之可解表散寒,缓解颈项强直。
此穴有头发覆盖,所以艾条需远些。
每次10~15分钟。
★感冒流鼻涕怎么办?1、感冒流鼻涕的原因。
在鼻腔里面原本就有一定量的鼻涕帮助清除吸入的杂质,一旦感冒的话鼻腔会因为受到感冒病毒的刺激导致鼻腔内产生了更多的鼻涕。
同时又因为感冒病毒入侵鼻细胞导致抗体和抗原结合释放一种叫组胺的物质引起鼻腔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导致鼻涕的量进一步增加,过量的鼻涕就会流出来。
2、饮食清淡。
不少人感冒出现咳嗽流鼻涕的情况,都可能是因为肺热导致的。
对于因为肺热导致的流鼻涕一般是脓鼻涕,这个时候在饮食上需要进行调整,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都会加重身体肺热,导致流鼻涕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风寒感冒灸什么穴位

风寒感冒灸什么穴位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风寒感冒灸什么穴位》的内容,具体内容:风寒感冒会出现头痛、身痛、颈项僵痛、怕冷、无汗、打喷嚏、鼻塞流清涕等症状。
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风寒感冒灸哪些穴位大椎穴:大椎穴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风寒感冒会出现头痛、身痛、颈项僵痛、怕冷、无汗、打喷嚏、鼻塞流清涕等症状。
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风寒感冒灸哪些穴位大椎穴:大椎穴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
大椎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主一身之阳气,有升阳强壮的作用,为强壮保健要穴之一。
主治发热、感冒、疟疾、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精神分裂症、癫痫及阳气不足引起的四肢发凉、肩背冷痛、身体虚弱等。
大椎穴取穴:当低头时,脖子后方最突出的,左右转动时,随头选择的棘突骨就是第七颈椎,其下方的凹陷处就是大椎穴。
艾灸大椎穴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流感,主治发热、感冒症状。
合谷穴:即我们俗称的虎口。
感冒时灸合谷对鼻塞流清涕特别有效。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左鼻塞则灸右合谷,右鼻塞则灸左合谷。
每次灸5分钟即可。
风池穴:从耳后骨突下缘向后摸,可以摸到一个凹陷,这就是风池穴,左右各一个。
风池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腧穴之一,主治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等。
灸之可解表散寒治感冒引起的头项疼痛。
此穴有头发覆盖,所以艾条需稍远点。
风府穴:取穴时,顺着后脑勺往下摸到凹陷处,这就是风府穴。
风府穴是人体督脉上重要的穴道之一,主治头痛、眩晕、项强等头项病症。
感冒灸之可解表散寒,缓解感冒引起的颈项强直。
此穴有头发覆盖,所以艾条需稍远点。
艾灸治疗风寒感冒应越早越好。
风寒感冒初起,若能及时灸之,则片刻阳气蒸腾、卫气运转、寒气立时消散,则疾病即愈。
病程中灸之,能迅速解除恶寒、鼻塞、流清涕、头痛等症状。
但如果感冒日久,出现喉咙干痛、鼻流黄脓涕、怕热、口渴等症状时就不适宜灸了。
艾灸的禁忌艾灸疗法是中医常用的祛病防病,保健养生的疗法。
艾灸治疗感冒的方法有哪些

艾灸治疗感冒的方法有哪些
关于《艾灸治疗感冒的方法有哪些》,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在时节更替的情况下,流行性感冒的感染性非常大,小朋友一旦得了了流行性感冒便会引起别的的一些病发症,而针对成年人而言,也应当采用一些较为合理的方式治感冒,要不然便会感染上自身的小孩和亲人,那麼下边就介绍一下艾灸治疗发烧感冒的方式有什么吧。
实际选穴以下:
1.风池穴:从耳背骨突外缘向后摸,能够触到一个凹痕,这就是风池穴,上下各一个。
2.风府穴:选穴时,沿着我们的后脑壳向下会触到凹痕,这就是风府穴。
3.内关穴:便是我们平常说的“手掌”。
4.足三里:在小腿肚前两侧。
曲膝后,从膝关节外缘两侧的小凹处,往下量出三寸,就是足三里。
引燃艾灸贴后,悬在穴道以上,艾火间距皮肤2—3公分开展熏制。
每穴灸20分钟,各穴先后艾灸穴位。
常见问题:
1.风池、风府两穴都是有秀发遮盖,艾炙时要将艾灸贴稍微拉高,并以另一手剥开秀发。
2.艾灸治疗风寒感冒应越快越好。
若出現高烧、咽疼、流黄涕等病症,应立即到医院门诊就医。
以上便是艾灸治疗发烧感冒的方式及其常见问题,艾炙是我国较为传统式的中药治疗方式,针对去湿气和补气血而言十分的合理,归属于人体內部的调养,许多病人较为亲睐于中医治疗方式,它沒有非常大的副作用,并且针对调理人体有非常大的作用,能够提升本身的免疫能力。
按摩和灸法中医对付感冒的家庭自疗方法.docx

按摩和灸法中医对付感冒的家庭自疗方法
1. 按摩:
①病人坐位,施者站其后方,用拇指及手掌在颈、肩、背推摩数次,以热为度。
用双拇指从内向外推印堂、眉弓数次。
然后用拇指揉风池、风府、风门、肩井、曲池、合谷、太阳穴各1分钟。
②自我按摩,用小鱼际搓风池穴直到发热为度,还可以用手掌根相对揉太阳穴20~30次。
2. 灸法:
取大椎、风池、肺俞、神阙穴。
按艾条温和灸法操作,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感觉为度。
每次15~20分钟,日1~2次。
适用于流行性感冒。
3. 刮痧
重刮大椎、风池、大杼、膏肓、神堂及曲池、外关、鱼际等经穴部位3分钟左右,以局部出现痧点为佳;轻刮合谷、列缺、风门等3~5分钟。
4. 拔罐:
①火罐法:取穴为大椎、身柱、大杼、风门、肺俞。
取坐位或俯卧位,留罐10~15分钟,适用于风寒型感冒。
②走罐法:取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穴,俯卧位,沿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线上下来回走罐多次,至皮肤出现潮红为度。
适用于各型感冒。
5. 熏洗:
葱白适量切碎,开水冲泡,趁热熏鼻。
6. 刺血疗法:
①感冒高热者,取少商或耳尖放血2~3滴。
②头痛重者,取百会放血2~3滴。
③流行性感冒,取大椎、曲池、合谷、鱼际、少商、商阳、攒竹、太阳或十宣放血。
网址: 第 1 页,共 1 页。
【艾灸】感冒的灸法大全(纯干货,建议收藏)

【艾灸】感冒的灸法大全(纯干货,建议收藏)展开全文导读:感冒,俗称伤风,是感触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
一.感冒概述感冒的发病在外感病中占首位,是最常见的一种。
一年四季均可以发病,以冬,春季节为多。
本病不仅与咳嗽的发生发展及慢性咳喘的急性发作关系密切,而且与心悸、胸痹心痛、水肿。
痹病等多种疾病的病情发展与恶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小儿、年老体弱者威胁最大。
尤其是时行感冒,常爆发流行,迅速传染,急骤起病,症状严重,甚至导致死亡,须积极防治。
中医药对普通感冒和时行感冒均有良好的疗效,对已有流行趋势或有流行可能的地区、单位,选用相应的中药进行预防和治疗,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感胃为外感病证,起病较急,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咳嗽、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主要证候,其病以卫表的症状最为突出。
症状表现常呈多样化,以鼻塞、咽部痒、干燥、不适为早期症状,继而喷嚏、鼻塞、流涕等,轻者症状不重,重者高热持续不退、咳嗽、胸痛。
时行感冒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全身酸痛,待热退后,鼻塞流涕,咽痛,干咳等肺系症状始为明显。
重者高热持续不退,喘促气急,唇甲青紫,甚则咯血,部分患者可以出现神昏谵妄,小儿可以出现惊厥,出现传变。
感冒主要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的临床表现有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感冒的表现为鼻塞喷嚏,流稠涕,发热或高热,微恶风,汗出口干,咽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
二.艾灸偏方偏方一取风池穴、风门穴、列缺穴、太阳穴、印堂穴,进行艾条悬起灸,每穴每次悬灸3~5分钟,以施灸部位感到温热舒适为度。
每日1次,连续灸治3-5天,气候骤变时要强灸。
作用:祛风散寒止痛。
适用于风寒感冒兼头痛。
偏方二取风池穴、列缺穴、外关穴、尺泽穴、天突穴,进行艾柱隔姜灸,每穴每次灸5~7壮,每日灸治1次,重者炎治2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冒灸的正确使用方法
感冒灸用于外感风寒所致感冒,表现有以下症状:畏风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清稀等症。
以下是小编为您搜集整理提供到的感冒灸的正确使用方法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感冒灸由自动发热体和热熔药膏组成,其主要药物成份有:防风、细辛、白芷、川芎、苍耳子、荆芥等。
感冒灸用于外感风寒所致感冒,表现有以下症状:畏风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清稀等症。
外用,穴位贴敷无咳嗽症状者贴敷大椎穴。
咳嗽较重者贴敷身柱穴,每12小时一贴。
感冒是以头痛、鼻塞、流鼻涕、打喷嚏、怕冷、发热为主症的疾病,也称为伤风。
中医认为是由于外邪乘人体防御能力不足之时、侵袭肺卫皮毛所致。
西医认为本病多由病毒引起。
1、风寒束表型:症状主要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清鼻涕、喷嚏等等。
一般认为恶寒、背心发冷的感冒多属风寒。
2、风热犯表型,症状有发热、咽喉痒痛、鼻塞、流黄鼻涕等等,一般也叫做热感冒。
3、暑湿袭表型;发于夏季,鼻塞流涕、胸闷恶心、呕吐腹泻、头昏胀痛等等。
感冒患者一般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大多下降。
鼻粘膜做分泌物涂片,荧光抗体染色检查,可做早期快速诊断。
由于感冒病毒在不断的变异,因此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抗病毒药和疫苗。
治疗本病的西药主要是用来改善症状,真正感冒的痊愈还是依靠人的自身免疫力来抵抗病毒。
另外,西药存在着明显的毒副作用,含PPA的药品被国家禁止使用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当前在市面上销售的感冒药大部分含有伪麻黄碱、扑尔敏等。
伪麻黄碱具有收缩血管等作用,高血压、心脏病、甲亢、青光眼疾病患者不能使用,扑尔敏让人有嗜睡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最近又有七种感冒药被国家要求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就是因为感冒用药的安全已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中药在抗病毒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如金银花、荆芥、防风等等都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但中药治疗一般见效慢,再加上感冒表现出的症状,使人极为不适,所以急需要一种安全无毒副作用,而又见效快的方法。
采用中国灸的感冒灸穴位敷灸就是这样一种方法。
感冒灸对人体背部的大椎穴或身柱穴施灸,通过穴位和经络的调节作用,来鼓舞人体卫阳之气,发散风寒,也就是激发人体自身的免疫体系来抗御病毒,达到治疗目的。
感冒灸还辅用了一些增强人体免疫力、抗病毒的中药,由于是采用内病外治、穴位贴敷的方法,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毒副作
用。
通过对穴位的灸疗和药物的综合作用,增强了治疗效果,缩短了疗程,打破了感冒非得七天才会好的说法,因此具有见效快,使用安全的特点,不管是青壮年还是老人儿童均可放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