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氧装置与吸氧注意事项
正确的吸氧方法及注意事项

正确的吸氧方法及注意事项
正确的吸氧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1. 使用吸氧器:吸氧器是一种设备,可以将纯氧供应给用户。
使用吸氧器前,先了解和熟悉吸氧器的使用说明书,确保正确安装和操作。
2. 配戴鼻导管:吸氧过程中,通常需配戴鼻导管将氧气导入鼻腔。
使用前应确保鼻导管清洁、无损伤,并正确固定在鼻孔中。
3. 按照医生建议的时间和频率吸氧:根据医生的建议,遵守规定的吸氧时间和频率。
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吸氧时间,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4. 遵循医生的吸氧量建议: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确定适当的吸氧量。
要严格遵守医生的建议,不要超过或过度减少吸氧量。
5. 检查呼吸状况:在吸氧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呼吸状况。
如果感觉呼吸困难或不适,应立即停止吸氧,并咨询医生。
6. 避免吸烟和靠近明火:吸氧期间严禁吸烟或靠近明火。
氧气是易爆物质,有火源附近吸氧会增加火灾风险。
7. 注意吸氧环境的清洁和通风:吸氧环境要保持干净、整洁,并保持良好的通
风。
避免吸氧器周围有灰尘、油腻或其他污染物。
8. 按时更换吸氧器材:吸氧器材的使用寿命有限,按时更换吸氧器材,确保吸氧器的正常工作效果。
9. 定期复诊和检查: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和检查,以确保吸氧疗效和身体状况的监测。
总之,正确使用吸氧器、根据医生建议吸氧、注意吸氧环境的清洁和通风等都是吸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如果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吸氧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吸氧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吸氧机的使用方法:
1.将吸氧机靠近电源插座并连接电源线。
保持电源线干燥,避免接触水或液体。
2.接上吸氧管,然后将另一端放入患者的鼻孔中。
3.按下电源开关,将吸氧浓度调节到医生建议的浓度。
4.开始进行吸氧,开启定时器和相应的氧气流量。
5.观察患者的反应和呼吸状况,随时调整氧气流量和浓度。
6.使用后,关闭电源开关和氧气开关,断开电源线和氧气管道,保持设备干燥和清洁。
二、吸氧机的注意事项:
1.请确保使用设备的人员都具有医学或护理背景,并已经接受过专业的培训。
2.必须按照医生的要求调整氧气浓度和流量,避免不必要的氧中毒或低氧血症。
3.定期检查和更换吸氧管道和过滤器,保持设备的清洁和卫生。
必要时请联系厂家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和保养。
4.使用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和反应。
特别是老年人或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基础疾病患者,要注意低氧血症的情况。
5.避免设备受到阳光、雨水、液体或气温较高的环境影响。
设备存放应该放置在干燥通风处。
不使用时,保持设备电源关闭。
6.如发现吸氧机出现故障或异常现象,请及时停止使用并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修和维护。
7.请保证氧气管道的通畅,避免氧气泄漏和堵塞。
同时,避免使用破损和老化的氧气管道。
8.医护人员需要定期对吸氧机进行安全检查和质控,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正确的吸氧方法及注意事项

正确的吸氧方法及注意事项
吸氧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为身体提供额外的氧气。
以下是正确的吸氧方法及注意事项:
1. 医生建议:在开始吸氧疗程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
医生可以根据你的具体情况确定吸氧的剂量和持续时间。
2. 使用氧气设备:吸氧常用的设备包括氧气罐和氧气机。
使用之前要确保设备完整且正常运行,如有问题应及时更换或修理。
3. 姿势正确:在吸氧时,应坐直或半躺姿势,以便更好地吸入氧气。
避免俯卧或站立吸氧,以免影响氧气吸入效果。
4. 呼吸方式:正常呼吸时,口鼻同时吸气。
若需要更高浓度的氧气可使用专用面罩或氧气管,按照医生的建议操作。
5. 剂量和时间:吸氧的剂量和时间应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
不可自行调整氧气浓度,否则可能导致氧中毒或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6. 空气流通:吸氧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吸入过量的二氧化碳。
同时避免在封闭的空间中吸氧,以防意外发生。
7. 禁止吸烟:吸烟会对吸氧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吸氧期间需严禁吸烟。
8. 安全用电:使用氧气机时要注意安全用电,避免电源线被拖
拉或压在物件下,以免发生火灾或触电事故。
9.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氧气设备的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和维护。
10. 注意事项:吸氧期间注意避免接触明火和易燃气体,以免
引发火患。
当感到头晕、胸闷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吸氧并告知医生。
总之,吸氧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正确的吸氧方法和安全事项。
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吸氧治疗,并在使用氧气设备时保持安全和良好的通风环境。
正确的吸氧方法及注意事项

正确的吸氧方法及注意事项
首先,正确的吸氧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吸氧时,应该选
择专业的吸氧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氧气的纯度。
在使用吸
氧设备时,应该正确佩戴氧气面罩或导管,保证氧气能够正常进入
呼吸道,达到有效的吸氧效果。
同时,吸氧的时间和频率也需要根
据个人的需要进行合理的安排,不可过度吸氧或者吸氧不足。
其次,吸氧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应该避免在有火源或
者易燃物附近进行吸氧,以免引发火灾。
其次,吸氧时应该保持通
风良好的环境,避免氧气浓度过高引发中毒。
另外,吸氧设备的清
洁和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定期清洗和消毒吸氧设备,保证设备的
卫生和安全。
此外,吸氧时还需要注意一些身体状况。
对于有心脏病、呼吸
系统疾病或者其他慢性疾病的人群,吸氧时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
行合理的吸氧量和时间安排,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同时,对于孕妇、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吸氧时也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对身体造成不
良影响。
总之,正确的吸氧方法及注意事项对于保障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大家能够更加重视吸氧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希望大家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吸氧时间和频率,保持良好的吸氧习惯,让身体始终保持健康状态。
吸氧的注意事项

吸氧的注意事项吸氧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手段,用于治疗许多疾病和症状,如呼吸困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脏病等。
然而,在进行吸氧治疗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以下是吸氧的注意事项:首先,确保吸氧设备的正常工作。
在吸氧之前,务必确认吸氧装置的氧气流量和浓度是否正确设置。
此外,还应检查设备是否存在漏氧的情况,确保与氧气罐或供氧设备的连接紧固可靠。
其次,了解正确的吸氧方法。
在使用吸氧装置之前,应向医生或有关专业人员咨询,并学习正确的吸氧方法。
通常,应将鼻导管或面罩正确装置到脸部,并确保其与周围环境的紧密贴合。
在吸氧过程中,要保持自然呼吸,避免过度呼吸或过度吸氧,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另外,严禁吸烟或接触明火。
氧气是一种助燃气体,具有易燃的特性。
因此,在吸氧过程中,切勿吸烟或与明火接触。
应保持吸氧环境的干燥和清洁,防止任何火源接近吸氧装置。
此外,避免使用具有减氧性质的物质。
在进行吸氧治疗期间,应避免接触具有减氧性质的物质,如石油、汽油等可燃液体。
此类物质可能会对身体和吸氧设备产生危险。
病人在吸氧期间,要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
长时间吸氧会导致皮肤干燥和不适。
因此,可以使用具有保湿作用的乳液或油脂进行护理,避免皮肤瘙痒和干裂。
另外,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
长时间吸氧可能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下降,使人感到不适。
因此,在吸氧过程中,应保持房间通风良好,可以开窗或使用空气清新剂等方式,保持空气清新流通。
最后,要定期检查吸氧装置和储氧设备。
吸氧装置和储氧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如发现任何异常或故障,应立即联系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总而言之,吸氧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特别是对于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来说。
然而,要确保吸氧的安全和有效性,我们需要遵循上述的注意事项,尤其是在使用吸氧装置和管理氧气供应时。
通过正确使用吸氧设备和遵守相关规定,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吸氧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吸氧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吸氧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手段,用于治疗缺氧症、呼吸系统疾病等。
然而,正确使用吸氧设备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吸氧的注意事项:1.医生指导下使用:吸氧治疗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确定吸氧的方式和浓度。
自行使用吸氧设备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者产生其他不良反应。
2.设备选择:使用吸氧设备时,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设备,包括呼应式瓶、液氧气体系统、管道式吸氧装置等。
不同的设备适用于不同的病情和使用场景,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
3.设备维护保养:吸氧设备需要定期维护保养,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患者应该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定期清洁、检查和更换设备的零部件,以保证吸氧的顺利进行。
4.吸氧浓度控制:吸氧时要注意控制吸氧浓度,以免过量吸入氧气。
通常情况下,吸氧浓度应该控制在24%到28%之间,过高的浓度可能导致氧中毒等不良反应。
5.安全用氧:吸氧设备应放置在安全、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与火源、易燃材料等物品相近,以防止火灾。
吸氧时,患者要保持正确的体位,避免吸入氧气时产生窒息等危险。
6.防止感染:吸氧设备容易滋生细菌或病毒,容易导致感染。
患者应注意保持吸氧设备的清洁卫生,及时更换和消毒使用过的物品,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7.调整呼吸方式:吸氧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调整呼吸方式,避免频繁的深呼吸或快速呼吸。
过度呼吸可能导致氧气的浪费,不利于吸氧治疗的效果。
8.适应状况:吸氧治疗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的过程,患者可能会在开始吸氧时感到不适或不适应。
这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逐渐适应吸氧治疗,以确保治疗的效果。
9.治疗监测:吸氧治疗期间,患者应定期进行治疗监测,包括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的检测。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0.存储运输:吸氧设备在存储和运输时需要注意安全。
液氧气体应储存在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氧气泄漏和爆炸。
吸氧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吸氧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一、吸氧操作流程:1. 准备吸氧设备:确保吸氧设备完好,包括氧气瓶、氧气流量调节器、吸氧管等。
2. 检查氧气瓶:检查氧气瓶的压力是否充足,氧气瓶是否有漏气现象。
3. 连接设备:将氧气瓶与氧气流量调节器连接,然后将氧气流量调节器与吸氧管连接。
4. 调节氧气流量:根据医生的建议或病人的需要,调节氧气流量。
一般情况下,成人吸氧流量为每分钟2-5升。
5. 嘱咐病人:告知病人吸氧的目的和方法,并嘱咐其正确使用吸氧设备。
6. 监测吸氧效果: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氧饱和度等指标,确保吸氧效果良好。
7. 停止吸氧:根据病情需要,医生或护士会在适当的时候停止吸氧,并告知病人。
二、吸氧注意事项:1. 使用吸氧设备时应注意安全,避免氧气泄漏引起火灾或爆炸。
2. 氧气瓶应定期检查,如发现漏气或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更换。
3. 吸氧过程中要保持吸氧设备的通畅,避免吸氧管被压扁或弯曲,影响氧气流量。
4. 病人吸氧时应坚持使用鼻导管或面罩,保持正常呼吸。
5. 吸氧时间和流量要根据病人的需要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不可随意更改。
6. 病人在吸氧过程中应保持舒适,避免吸氧时间过长或过短。
7. 吸氧时应避免吸烟或接触明火,以免引发火灾。
8. 吸氧设备应定期清洗和消毒,以确保使用安全和卫生。
9. 吸氧后应及时关闭氧气瓶和氧气流量调节器,避免浪费和安全隐患。
10. 病人吸氧过程中如有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吸氧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对于需要吸氧治疗的病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吸氧操作可以保证病人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促进病情的改善。
因此,在吸氧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并注意各项注意事项的遵守。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对吸氧操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要时刻关注病人的状况和吸氧效果,及时调整吸氧流量和时间,以确保病人获得最佳的吸氧效果。
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吸氧设备的安全和卫生,定期检查和清洗设备,确保吸氧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制氧机吸氧的注意事项

制氧机吸氧的注意事项
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吸氧剂量及吸氧时间,在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持制氧机的清洁。
制氧机吸氧的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1、吸氧量: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并不相同,所以需求氧气也会有一定的差别,所以要根据吸氧后的感觉来调节氧气的流量,一天使用的时间一般不能超过一小时。
如头晕头痛、胸闷不适等症状,也有可能导致身体缺氧,出现头晕、胸闷不适等症状,此时应立即停止吸氧。
2、要正确使用吸氧器,一定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注意不能倾倒,禁止剧烈的撞击,及时清洗加湿瓶内的水,氧气本身不会燃烧,但如有易燃物品放置在旁边,有可能引起燃烧。
在用氧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氧的流失。
3、吸氧装置的清洁:吸氧袋要用清水清洗干净后放干备用,当时夕阳的要放在医疗和通风的地方,用过的鼻导管要用清水清洗,或者煮沸后再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选择吸氧装置?医用氧气吸入器主要为浮标式氧气吸入器浮标式医用氧气吸入器的浮标所指示的刻度一般为0~10L/min,意思是每分钟从潮化瓶(水瓶)的出气口流出多少氧气。
从出气口流出的氧气通过氧气鼻吸管和空气一起进入我们的呼吸道,由于是混入空气中进入呼吸道的,所以氧气浓度已经大幅度降低了。
反思:若RR20次/分=1个呼吸周期3秒/次(60秒/20次);若吸氧流量1-6L,则每1呼吸周期(即3秒内)从氧气瓶或管道中释放出氧量为50ml→300ml (1000ml或6000ml÷60秒×3秒);但实际每次吸入O2绝对量小于1/2<即25ml →150ml>---呼气相长又不能入肺→浪费,其余的全是含氧21%的空气475ml-350ml。
正常每呼吸周期吸入氧气500ml×21%=105ml。
按2升/分流量算每次吸氧气只占需要量的1/5.氧疗方法临床常见的吸氧方式有:鼻塞、鼻导管、口罩法、简易面罩、带气囊的简易面罩、文丘里面罩、氧气帐法、经气管导管氧疗法、电子脉冲氧疗法、机械通气给氧法。
(1)、鼻塞法:①.单塞法--选用适宜的型号塞于一侧鼻前庭内,并与鼻腔紧密接触(另一侧鼻孔开放),吸气时只进氧气,故吸氧浓度较稳定。
②.双塞法--为两个较细小的鼻塞同时置于双侧鼻孔,鼻塞周围尚留有空隙,能同时呼吸空气,病人较舒适,但吸氧浓度不够稳定。
*鼻塞:带球突装管,插入鼻前庭,深度为1cm。
鼻塞规格有大、中、小号,大小以能塞住鼻孔为宜。
*常用的一次性吸氧管----可能是改良的鼻塞:①有称:双塞法;②有称:双侧鼻导管。
(2)、鼻导管法:是将一导管(常用导尿管)经鼻孔插入鼻腔顶端软腭后部,吸氧浓度恒定,但时间长了会有不适感且易被分泌物堵塞。
鼻塞和鼻导管吸氧方法设备简单,使用方便、易行、经济。
一般只适宜低流量供氧,若流量比较大就会因流速和冲击力很大让人无法耐受,同时容易导致气道粘膜干燥。
缺点是不够精确,呼气相氧气完全浪费,另外可能导致鼻部不适、糜烂。
鼻导管:清洁鼻孔→插管约为鼻尖至耳垂的2/3长度→无呛咳可固定导管。
(3)面罩吸氧法:开放式面罩吸氧法是将面罩置于距病人口鼻1~3厘米处,适宜小儿,可无任何不适感。
密闭面罩法是将面罩紧密罩于口鼻部并用松紧带固定,适宜较严重缺氧者,吸氧浓度可达40%~50%,感觉较舒适,无粘膜刺激及干吹感觉。
但氧耗量较大,存在进食和排痰不便的缺点。
简易方式面罩,面罩两侧有气孔,呼出气可经气孔排出,当02流量>4升/分时不会产生重复呼吸,增大02流量可达5 0—6 0%,此种面罩吸02浓度不稳定。
面罩吸氧要比鼻导管更可靠,但后者更易耐受。
目前所用的吸氧面罩大多是低流速供氧,吸氧浓度不恒定,最大可靠达60%,接有储氧袋时超过60%。
简易面罩相比鼻导管,可避免鼻部并发症,增加了舒适性。
简易面罩能稍稍提高氧浓度,面罩本身的无效腔为100~2ooml ,在呼气相,部分无效腔可以贮存纯氧。
要想提高氧浓度,可以用带气囊的简易面罩,呼气相的氧气将贮气囊充满(带气囊面罩说明书:吸氧袋可避免吸氧浓度过高或过低),可以补充吸气相时氧流量的不足,所以,严重的间质性肺疾病可以选用这样的面罩。
简易面罩有个缺点是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残留在贮气囊,增加了重复呼吸的可能,因此有的面罩在贮气囊和面罩之间装一个单向阀,只允许氧气从贮气囊进人面罩,称为无重复呼吸面罩。
这种面罩适合II型呼吸衰竭,尤其是需要吸氧浓度较高,而又没有更好的吸氧装置时。
值得注意带气囊的简易面罩和无重复呼吸面罩外形一样,使用前应该看说明书了解面罩的类型。
文丘里面罩Ventari面罩,根据Ventari原理制成。
在喷射气流周围产生负压,携带一定量空气从开放的边缝或侧孔流入面罩。
因输氧孔有一定口径,以致从面罩边缝或侧孔吸入的空气与02混合后可保持固定的比例,调整面罩边缝的大小和驱动02流量,可改变空气与02比例,比例的大小决定吸入02浓度的高低。
文丘里面罩并没有提高吸氧浓度,相反,该面罩缺点是浪费氧气严重,因此它并不能达到很高的吸氧浓度。
与鼻导管和简易面罩相比,文丘里面罩最大的好处是能够提供氧气的浓度较确定,有助于判断病情,可以说,文丘里面罩氧气恒定的代价是高流量供氧(浪费氧气)。
Venturi面罩吸氧,提高PO2迅速,吸氧0.5h就明显提高,观察24h PO2升高恒定,且无明显CO2潴留,对PH值无明显影响,而双侧鼻导管吸氧后12h才升高且升高不明显,这可能与双侧鼻导管插入鼻腔较浅(约3cm)有关。
Venturi面罩吸氧的同时还可进行雾化治疗及吸痰护理,能够精确调节吸氧浓度,不需要湿化。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年l4卷2期;Venturi面罩吸氧与双侧鼻导管吸氧的临床观察;四川省乐山市嘉阳煤矿职工医院)。
Ventari面罩,根据Ventari原理制成。
在喷射气流周围产生负压,携带一定量空气从开放的边缝或侧孔流入面罩。
因输氧孔有一定口径,以致从面罩边缝或侧孔吸入的空气与02混合后可保持固定的比例,调整面罩边缝的大小和驱动02流量,可改变空气与02比例,比例的大小决定吸入02浓度的高低。
文丘里效应(Venturi effect):是当风吹过阻挡物时,在阻挡物的背风面上方端口附近气压相对较低,从而产生吸附作用并导致空气的流动。
由于热空气比冷空气密度小,向上升腾产生气压差,从而促进气流产生自下而上的流动,这就是烟囱效应。
而文丘里效应的原理则是当风吹过阻挡物时,在阻挡物的背风面上方端口附近气压相对较低,从而产生吸附作用并导致空气的流动。
文氏管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它就是把气流由粗变细,以加快气体流速,使气体在文氏管出口的后侧形成一个“真空”区。
当这个真空区靠近工件时会对工件产生一定的吸附作用。
(进口内产生一个真空度,致使周围空气被吸入文氏管内)。
文丘里面罩是根据文丘里(Venturi)原理制成,即氧气经狭窄的孔道进入面罩时在喷射气流的周围产生负压,携带一定量的空气从开放的边缘流入面罩,面罩边缝的大小改变空气与氧的比率。
由于喷射入面罩的气流大于病人吸气时的最高流速和潮气量,所以吸氧浓度恒定,因高流速的气体不断冲洗面罩内部,呼出气难以在面罩中滞留(多余的气体和CO2通过侧孔排出面罩),故基本无重复呼吸,在治疗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的病人需要选择文丘里面罩,能准确地控制好氧浓度。
固定型氧气面罩/文丘里面罩固定型氧气面罩的工作原理为射流原理。
(A)氧气通过小孔(B)形成高速气流,产生负压,从侧窗(C)吸引空气,混合进入文丘里阀(D)结果,固定的氧气和空气混合物,流进面罩,供患者吸入。
多余的气体和CO2通过侧孔排出面罩。
当氧流量增加,流速加快,有更多的空气进入,可使吸入氧浓度保持稳定。
文丘里式面罩氧气流量怎么调节在面罩与导管连接处有一个调节装置,可以调节7个浓度:26%,28%,31%,35%,40%,45%,50%(如红色箭头所指处)。
具体化来说,如果我想获得50%的吸入氧浓度,我将调节装置处的箭头转至50%。
(4)经气管导管氧疗法:用一较细导管经鼻腔插入气管内的供氧方法,也称气管内氧疗。
主要适宜慢性阻塞性肺病及肺间质纤维化等所致慢性呼吸衰竭需长期吸氧而一般氧疗效果不佳者,由于用导管直接向气管内供氧,故可显著提高疗效,只需较低流量的供氧即可达到较高的效果,且耗氧量很小。
(5)电子脉冲氧疗法:是近年开展的一种新方法。
它通过电子脉冲装置可使在吸气期自动送氧,而呼气期又自动停止送氧,这比较符合呼吸的生理状态,又大大节省了氧气。
适宜鼻塞、鼻导管和气管内氧疗。
(6)机械通气给氧法:即用各种人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时,利用呼吸机上的供氧装置进行氧疗。
可根据病情需要调节供氧浓度(21%~100%)。
(7)口罩法:类似于开放式面罩吸氧法⏹多用于婴幼儿、气管切开术后及繁燥不安的病人。
⏹优点:方便简单,无刺激性。
⏹缺点:不易固定,耗氧量大,张口呼吸时易造成胃内胀气。
过度换气及高通气综合症致呼碱:紧急简易处理扣帽子、捂个口罩、扣个纸袋→提高呼吸气中CO2.高通气综合症呼吸困难,气短,憋气,表现为特殊呼吸方式----频繁叹息样呼吸:频率加快,节律不均匀;胸式呼吸,胸部上三分之一和颈部辅助呼吸肌参加呼吸运动,腹式呼吸基本消失。
因肋间肌负荷过重,收缩过度或疲劳,可出现胸部不适,甚至胸痛,性质为顿痛,为持续性胸痛,可有心悸,心慌和心律失常。
神经系统:头晕----“眼前发黑”(蹲位或坐位站起时明显,不感到周围环境转动----鉴别眩晕);视物模糊,黑朦,手足和上下肢的麻木,四肢强直,甚至晕厥。
头痛,四肢端冷。
(8)氧气枕法:⏹氧气枕法用氧气枕代替氧气筒供氧⏹一般用在氧气筒准备不及的危重患者抢救、转移患者途中或家庭病房等。
⏹使用时让患者的头部枕在氧气枕上,借助头部重力使氧气流出(9)头罩式给氧法:将透明的头罩放在新生儿、婴儿的头部,根据病情变化调节罩内氧浓度。
此法安全、简单、舒适、有效。
手压简易呼吸囊有学者指出机械通气是技术加艺术,称此囊为最佳呼吸器,是由人操作和控制。
强调只有掌握使用呼吸囊,才能掌握机械通气。
潮气量、频率、吸/呼比及同步性均随操作者一挤一松之际产生。
是反映操作者技术与艺术之水平。
给氧的浓度和氧流量低浓度吸氧:吸氧浓度≤35%中浓度吸氧:吸氧浓度35%-50%高浓度吸氧:吸氧浓度≥50%吸氧浓度=氧流量*4+21%注:氧浓度<25%无治疗价值高浓度吸氧的安全时间氧浓度55%可以维持数周氧浓度﹥60%为1-2天纯氧6-24h氧疗的种类⏹1、低浓度氧疗:<40%⏹2、中浓度氧疗:40-60%⏹3、高浓度氧疗:>60%⏹4、高压氧疗:100%氧治疗的原则•有明确用氧指证•用氧浓度由多种因素决定持续评估氧合状况,以最低的氧吸入达到满意的PaO2或SaO2。
氧疗的副作用:一、氧中毒:最严重的并发症,吸氧浓度>60%,持续时间>24h就可能发生原因:高浓度吸氧体内氧过多大量氧自由基--损伤肺泡-毛细血管膜(肺型):胸骨后疼痛、咳嗽、呼吸困难、肺活量减少、PaO2下降;损伤脑组织(脑型):听觉障碍、恶心、抽搐、晕厥等神经症状。
严重者可昏迷、死亡。
氧中毒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逆转方法,降低给氧浓度、对症处理,预防(关键),避免长时间、高浓度氧疗。
经常做血气分析,动态观察氧疗的治疗效果,及时调整给氧浓度,观察有无氧中毒的临床表现。
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E二、二氧化碳潴留:见于严重COPD患者原因:COPD患者靠低的氧分压兴奋呼吸,高浓度吸氧后PaO2升高,缺氧改善,呼吸中枢刺激消失,出现低通气,引起动脉血PaCO2进一步升高。
主要症状:出汗、摇头、烦躁、意识障碍、皮肤潮红、结膜充血、口唇呈樱红色等动脉血气示PaCO2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