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覆盖件模具发展现状及趋势

合集下载

汽车冲压模具现状与发展趋势探析

汽车冲压模具现状与发展趋势探析

汽车冲压模具现状与发展趋势探析摘要:现如今,我国汽车冲压模具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冲裁精度、加工质量、加工效率等方面。

该文对我国汽车冲压模具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对未来汽车冲压模具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究,包括利用CAD/CAE/CAM技术构建仿真模型以缩短制造周期,应用模具标准化技术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便于模具生产和管理,采用智能设备为实现汽车冲压模具的生产智能化、数字化赋能,应用精密冲压技术提高产品品质。

关键词:汽车冲压模具;智能设备;精密冲压技术引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汽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的市场要求能够更好地刺激汽车冲压模具行业技术的发展与改良。

汽车冲压模具行业技术的发展与改良是我国汽车工业化程度加深的一个重要标志,也代表相关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

1. 汽车冲压模具发展现状汽车冲压模具与塑料模具是汽车制造的两大模具行业。

近年来,我国汽车冲压模具技术不断成熟,已经和国外车企进行了技术交流与合作,并且我国汽车冲压模具出口量猛增,这对于我国在未来更好地实现汽车冲压模具的产品销售、结构设计和质量改进都是有利的。

就我国汽车冲压模具目前的形势而言,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汽车冲压模具行业虽然在过去的发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一些方面仍有一定差距。

只有保证模具的交期、精度、质量,才能更好地推动汽车冲压模具的发展。

我国的汽车冲压模具与国际汽车冲压模具比较,在设计上发展状态较好,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而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汽车冲压模具设计方面的人才培养投入较少。

同时,我国的汽车冲压模具的质量虽然经过发展已经实现了较大的改善,进一步缩短了设计制造周期,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依然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解决质量问题。

汽车冲压模具的加工精度低而无法达到技术要求,一部分复杂、精密、大型和寿命长的模具仍然需要依靠进口。

浅谈汽车车身覆盖件现状及制造工艺发展

浅谈汽车车身覆盖件现状及制造工艺发展

浅谈汽车车身覆盖件现状及制造工艺发展摘要:为了满足人们对未来汽车车身越来越高的品质追求,同时达到轻量化目的和降低车身生产成本。

对汽车车身覆盖件在外形、轻量化、成形工艺、加工工艺、模具共性问题等方面进行现状梳理和概述。

通过对车身覆盖件现状的概述和制造技术的梳理,提出汽车车身覆盖件向一体化、低成本和轻量化方向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汽车车身;车身件生产技术;现状;制造工艺;发展;轻量化引言当前在我国汽车生产总量逐年增加的同时,汽车销量也多年稳居全球汽车销量第一。

汽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出现频次的增加,也使得各行各业对汽车成本以及汽车质量的考核越来越重视。

纵观汽车制造行业,从前期市场调研,产品定位、研发到后期生产制造全线,汽车车身质量在整个汽车的总质量中占比约40%~50%。

从汽车外形来看,车身在面积上基本覆盖了整个汽车。

基于此就足以看出,车身在汽车质量方面以及在汽车覆盖面积方面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所以,无论在汽车研发过程中对车身的研发还是在汽车车身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能源的投入与消耗,因此,在汽车车身生产技术传承的基础上,车身技术的发展需要加快新技术的突破。

1车身覆盖件发展现状1.1覆盖件造型汽车车身覆盖件是汽车与空气接触面积最大的部分,车身覆盖件造型的敲定也决定了整车的造型,所以,车身覆盖件的设计不仅要让汽车外形更加贴合空气动力学,让汽车外形更具有科技感,同时也需要迎合大众审美。

在汽车行业中,如果要上一款新车,造型设计前需要做大量的调研和模拟论证工作,比如市场调研、对标车型确定、客户群确定等等。

比如,一辆跑车要设计一种特殊造型的汽车尾翼,可通过 CFD 模拟验证该尾翼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下压力的效果,先做出了性能评价,再通过对现有跑车外形进行三维建模和对模型进行空气动力学仿真,结合仿真模拟结果对局部造型进行优化来达到了降低空气阻力的目的,使得尾翼的设计更合理,进而整车造型更完美。

1.2轻量化在2016年10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显示,到2030年要大幅度增加高强度钢的应用,单车用铝合金超过350 kg ,碳纤维超过总质量的5%。

什么是汽车覆盖件,汽车覆盖件基础知识【大全】

什么是汽车覆盖件,汽车覆盖件基础知识【大全】

什么是汽车覆盖件?汽车覆盖件基础知识大全本文将详细介绍汽车覆盖件基础知识,包括汽车覆盖件简介,汽车覆盖件组成及包括什么,汽车覆盖件加工设备有哪些,汽车覆盖件加工方向,汽车覆盖件质量要求等内容。

汽车覆盖件汽车覆盖件是指覆盖发动机、底盘,构成驾驶室、车身的金属薄板制成的空间形状的表面或内部零件。

按功能和部位可分为外部覆盖件、内部覆盖件和骨架覆盖件三类。

它们在工艺设计、模具加工、设备选择及质量控制(尺寸公差、形状精度、零件刚度、表面质量)等方面都具有与一般冲压零件不同的特点。

覆盖件表面上任何微小的缺陷都会在涂漆后引起光线的漫反射而损坏外形的美观,因此覆盖件表面不允许有波纹、皱折、边缘拉痕和其他破坏表面美感的缺陷。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生产的A级表面精度的汽车覆盖件如引擎盖板,车顶盖,左、右车侧围,前、后车门,前、后、左、右翼子板,行礼箱盖板,发动机前支撑板,发动机前裙板,前围上盖板,后围板,后围上盖板,前裙板,前框架,前翼子板,车轮挡泥板、后翼子板、后围板、行李仓盖,后围上盖板、顶盖、前围侧板、前围板、前围上盖板、前挡泥板、发动机罩。

覆盖件的制造是汽车车身制造的关键环节。

汽车覆盖件基本工艺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的基本工序有:落料、预弯、拉延、修边、冲孔、翻边、整形等(见表)。

典型结构的汽车覆盖件一般需要4~6道工序,并可根据需要将一些工序合并,如落料拉延、修边冲孔、翻边整形等。

汽车覆盖件发展现状汽车覆盖件成形过程的有限元分析随着非线性理论、有限元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一种融计算机图形学、数值计算方法和塑性成形理论于一体的板料冲压成形数值模拟技术正逐步走向工业实用阶段,成为汽车制造厂家缩短开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的有力工具。

已经形成商品化的板料冲压成形数值模拟软件有:PAM-STAMP、DNAFORM、AUTO:FORM 等。

这些软件均具有完整的前、后处理程序,可以直观地显示材料变形、流动的详细过程,了解材料应力、应变的分布情况及起皱、破裂的形成经过,并最终获得成形所需的载荷及零件冲孔修边的回弹。

汽车模具介绍(详细)

汽车模具介绍(详细)
汽车零部件模具的设计和制造需要充分考虑到产品的结构 和功能,以及生产工艺和成本控制等因素。
汽车检具与夹具
汽车检具与夹具是用于检测汽车零部 件尺寸和位置的工具,如检具、夹具、 定位器等。这些工具通常采用高精度 钢材和铝合金制造,以确保其测量精 度和稳定性。
汽车检具与夹具的设计和制造需要充 分考虑到产品的测量要求和使用环境 等因素,以确保能够准确测量汽车零 部件的尺寸和位置。
调试
通过试模对模具进行调试,检查模 具的成型效果、尺寸精度和稳定性 等,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03
汽车模具的应用领域
汽车覆盖件模具
汽车覆盖件模具主要用于生产汽车车身覆盖件,如车门、引 擎盖、后备箱盖等。这些模具通常采用高强度钢材制造,并 经过精密加工和热处理,以确保其尺寸精度和耐用性。
汽车覆盖件模具的设计和制造需要充分考虑到产品的形状、 尺寸、材料特性以及生产工艺等因素,以确保能够生产出高 质量的汽车覆盖件。
更换易损件
定期更换模具中的易损件,如密封圈、导柱等, 保证模具的正常运行。
调整和优化
根据生产需要进行模具的调整和优化,提高模具 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THANKS
模具设计
01
02
03
零件分析
对汽车零件的结构、材料、 工艺要求等进行详细分析, 为模具设计提供依据。
模具结构设计
根据零件特点和生产要求, 进行模具整体和各部分的 结构设计,确保模具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
浇注系统设计
合理设计浇注系统的流道、 进料口和溢流槽等,以保 证注塑过程中的填充均匀 和无缺陷。
模具加工
粗加工
去除大部分材料,初步形 成模具型腔和结构。
精加工
对模具型腔和结构进行精 细加工,确保尺寸精度和 表面质量。

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10卷第6期塑性工程学报Vol 110 No 16 2003年12月JOU RNAL OF PLASTICITY ENGINEERING Dec 1 2003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华中科技大学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4)郑金桥 黄 勇 王义林 李志刚摘 要:冲压工艺设计是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础,也是决定覆盖件能否顺利成形的关键。

本文通过对汽车覆盖件工艺设计过程中关键技术,如成形性能分析、工艺方案设计、工序件设计及CAP P 系统研究现状的讨论,分析了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CAP P中图分类号:T G3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012(2003)06-0009-06*国家/十五0科技攻关课题(2001BA203B09);博士学科点基金项目(20010487034)。

郑金桥 E -mail:fengqiaoz00@so hu 1com 收稿日期:2003-03-161 引 言近年来,国内外各大汽车制造企业都将车身外形的设计和制造能力作为衡量汽车,特别是轿车车型开发水平的重要标志,而覆盖件模具正是车身生产的主要工艺装备。

为此,世界各国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开展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及其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解决模具设计及制造过程中的/TQCS 0问题(T -Time )较短的交货期,Q -Qual-i ty )较高的质量,C \|Cost )较低的成本,S -Ser -vice )较好的用户服务)。

工艺设计是联接产品设计与制造的桥梁和纽带,合理的成形工艺设计是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础,也是决定覆盖件能否顺利成形的关键,它将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成本、生产效率以及模具的使用寿命等方面。

覆盖件工艺设计及其关键技术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本文在论述了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各关键部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汽车覆盖件模具发展现状及趋势

汽车覆盖件模具发展现状及趋势

汽车覆盖件模具发展现状及趋势作者:李广平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第04期摘要:一款普通的轿车出厂,至少需要1500套覆盖件模具和200套内饰件模具。

由此可以看出汽车的款式是由汽车覆盖件模具决定的,显现了其在汽车制造工业中的决定性地位。

关键词:汽车覆盖件;模具;CAD/CAM/CAE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40063011 汽车覆盖件模具的发展概况1.1 国外汽车覆盖件模具发展概况国外许多大的汽车主机厂,通过自己企业所属的模具企业制造模具生产汽车零件,来组装成车外,也为其他汽车主机厂服务。

也有适应产业链条发展,而出现的一批汽车模具试制公司,专业做汽车模具的试模。

1.2 国内汽车模具行业的发展状况我国的汽车模具企业从模具种类来看,突破了以往的单一模具产品,技术集成度提高,多工位模具、级进模、气压液动等辅助的多功能模具。

随着汽车模具行业、企业间的联合,从多渠道、多形式、全方面合作,按照行业或集团的章程缔约联盟。

我国的模具检测技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为更好的适应行业的发展,提升竞争能力。

2 汽车覆盖件模具的发展趋势2.1 数字化模具技术要想实现模具设计、冲压模拟、制造、检验一体化,数字化模具技术有其显著的优点。

整合模具设计专家的经验,基于知识工程与经验的并行工程思想,进行模具设计。

2.2 管理科学化、信息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学历、高素质的一线蓝领工人,将以其创新改革,改变原有的粗放型作坊式为集约型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模式,改变原有的钳工为核心向设计为中心转变。

2.3 新型模具研发和产业化生产我国模具未来需求量较多的模具类型会向多工位自动化模具、级进模发展外,还会向多功能模具和热成型模具发展。

2.4 冲压工艺设计技术符合覆盖件自适应设计的成形模拟技术(CAE),是一个综合智能体系,包括KBE技术、工艺决策推理机制、人工神经网络(ANN)、遗传算法(GA)、Petri网等智能化技术,也包括并行工程、CIMS思想。

汽车覆盖件模具行业现状及趋势

汽车覆盖件模具行业现状及趋势

汽车覆盖件模具行业现状及趋势2011-04-06 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2010年,中国的汽车工业高速发展,汽车总产量已超过1800万辆。

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直接带动了汽车覆盖件模具的高速发展,2010年我国模具总产值达 1120亿元,突破了“十一五”规划的设想,其中汽车覆盖件模具的年均增幅高于行业总水平,年均增长率接近20%,我国汽车覆盖件模具行业前景十分广阔。

一、基本状况1953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中国首次建立了冲模车间,该厂于1958年开始制造汽车覆盖件模具。

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生产精冲模具。

在走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之后,目前我国已形成了300多亿元(未包括港、澳、台的统计数字,下同。

)各类冲压模具的生产能力。

目前国内已有汽车冲压模具生产企业约200家,规模最大的企业年产值已达8亿元。

近几年,在我国上市的数十款自主开发和合资生产的轿车,其模具有一半以上是由国内制造的。

多功能模具、高效多件冲压模具、多工位模具,大中型骨架件级进模等新型模具已起步,高强度板和不等厚拼焊板模具水平正稳步提高,不少模具已进入国际市场。

由于汽车覆盖件模具市场需求旺盛,因此许多企业加大了技术改造力度,一些新建企业也快速发展,使汽车覆盖件模具的生产能力大为提高。

据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透露,目前业内公认的模具四大家(一汽模具、车风汽车模具、天津汽车模具、四川成飞)经过技术改造都已有了生产大中型汽车覆盖件模具200万左右工时的能力,模具年产值都超过1亿元。

除此4家外,近年来新涌现了一批年产模具可以超过或接近亿元的民营企业。

此外有年产值5000万元左右的企业不断涌现,成为目前汽车模具行业的主力。

从近年来发展情况看,民营企业发展很快,外资企业也开始进入中国,其中日资最为活跃。

现在生产汽车覆盖件模具的企业越来越多,估计目前全国已有几百家。

一大批民营汽车模具生产企业由于投资力度大、起点高、服务对象明确,已成为异军突起的生力军。

汽车覆盖件模具的设计与发展

汽车覆盖件模具的设计与发展

汽车覆盖件模具的设计与发展作者:任伟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2010年第07期摘要:近年来,模具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重视,它凝聚了各类高新技术,能快速精密的直接把材料成型、焊接、装配成零部件、组件或产品,其效率、精度、流线、超微型化、节能、环保,以及产品的性能、外观等,都是传统工艺方法所望尘莫及的。

模具是现代制造技术业的一个重要装备,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企业的制造水平和生产能力标志。

由于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汽车覆盖件模具的设计和发展越来越显现出其在模具发展中的重要性。

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的意义和一些基本知识,及汽车覆盖件模具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发展前景1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概述1.1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的重要意义汽车覆盖件模具是汽车模具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生产和制造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后续生产,同时也是汽车个性化和升级换代的重要保证。

为此,怎样有效的提高汽车覆盖件模具的生产效率就成了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在汽车模具的制造过程中,模具设计不仅是一个费时的工作,更是进行实际加工的重要依据,根据有关资料显示:1.1.1 通用汽车公司卡车传动件70%制造成本取决于设计阶段。

1.1.2 福特汽车公司在设计、劳动力、原材料、和企业的一般性管理开支四大制造因素中,设计的革新为其带来了70%的生产节约。

1.1.3 产品的设计一般只占产品成本的5%~15%左右,但他决定75%的总制造成本和80%的产品质量和性能。

1.1.4 可以看出设计工作的作用尤为重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大量时间都花费在了模具结构的设计上,在型面设计上花费的时间相应就被压缩了,而这正好与我们所需要的相反,因此如何有效的缩短结构设计方面的时间,使工作人员能够将更多的时间用与汽车型面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1.2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的现状1.2.1 在现今设计中,经常会发生设计人员的设计工作和工艺、制造、装配人员的工作相互冲突的情况,从而引起返工和翻修等额外工作,这不仅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在严重时还会延误工期,延误产品投放市场的时机,从而导致失去市场竞争力的严重后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覆盖件模具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款普通的轿车出厂,至少需要1500套覆盖件模具和200套内饰件模具。

由此可以看出汽车的款式是由汽车覆盖件模具决定的,显现了其在汽车制造工业中的决定性地位。

标签:
汽车覆盖件;模具;CAD/CAM/CAE
1 汽車覆盖件模具的发展概况
1.1 国外汽车覆盖件模具发展概况
国外许多大的汽车主机厂,通过自己企业所属的模具企业制造模具生产汽车零件,来组装成车外,也为其他汽车主机厂服务。

也有适应产业链条发展,而出现的一批汽车模具试制公司,专业做汽车模具的试模。

1.2 国内汽车模具行业的发展状况
我国的汽车模具企业从模具种类来看,突破了以往的单一模具产品,技术集成度提高,多工位模具、级进模、气压液动等辅助的多功能模具。

随着汽车模具行业、企业间的联合,从多渠道、多形式、全方面合作,按照行业或集团的章程缔约联盟。

我国的模具检测技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为更好的适应行业的发展,提升竞争能力。

2 汽车覆盖件模具的发展趋势
2.1 数字化模具技术
要想实现模具设计、冲压模拟、制造、检验一体化,数字化模具技术有其显著的优点。

整合模具设计专家的经验,基于知识工程与经验的并行工程思想,进行模具设计。

2.2 管理科学化、信息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学历、高素质的一线蓝领工人,将以其创新改革,改变原有的粗放型作坊式为集约型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模式,改变原有的钳工为核心向设计为中心转变。

2.3 新型模具研发和产业化生产
我国模具未来需求量较多的模具类型会向多工位自动化模具、级进模发展外,还会向多功能模具和热成型模具发展。

2.4 冲压工艺设计技术
符合覆盖件自适应设计的成形模拟技术(CAE),是一个综合智能体系,包括KBE技术、工艺决策推理机制、人工神经网络(ANN)、遗传算法(GA)、Petri网等智能化技术,也包括并行工程、CIMS思想。

2.5 高速切削与自动化加工
高速切削加工具有高效、优质、低耗的特点,可以有效的解决汽车模具切削加工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模具加工自动化方式是模具自动化加工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3 汽车覆盖件模具CAD/CAE/CAM研究现状
在国外,CAD/CAE/CAM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代。

上世纪六十年代,CAD技术开始研究,主要用于汽车车身设计,复杂曲面的设计方法,开始用于模具设计上。

七十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Ford公司开发的CAD/CAM系统。

八十年代,日本TOYOTA汽车公司研制的汽车覆盖件模具CAD/CAM系统,能够进行覆盖件模面设计和凸模、凹模的加工。

冲压成形分析软件是在1986年欧共体五国共同研发的CAE软件,1992年软件PAM-STAMP商品化。

在国内,CAD/CAE/CAM技术的较国外发展落后了30年。

在发展过程中,冷冲模CAD系统由上海交大国家模具CAD工程研究中心开发出来,CAD/CAM 系统CAXA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正模具研究所开发出来,塑料注射模CAD/CAE/CAM系统HSC2.0由武汉华中理工大学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出来。

CAE软件系统KAMS由吉林工大开发出,汽车覆盖件成型工艺与模具CAD/CAE/CAM一体化技术由湖南大学研究开发。

取得较大进展的CAPP软件,是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专家,它进入了人工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模型。

4 汽车覆盖件模具CAD/CAE/CAM发展趋势
(1)CAD/CAM系统技术。

以数据库建立为的特征CAD/CAM系统建立。

数据库包括标准零件数据库,非标准零件数据库和模具参数数据库。

(2)集成化技术。

以整合信息、技术、人、管理的集成化技术。

(3)智能化技术。

由产品生命周期、生产过程、模具设备、人与系统的智能化就是人工智能技术,就是智能化技术。

(4)网络技术。

通过硬件、软件的集成实现的通讯协议、制造自动化协议的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各种制造系统自动化的实现做准备。

(5)多学科多功能综合的产品设计技术。

通过机械科学的理论知识、电磁学的理论知识、光学的理论知识、控制论的理论知识综合起来的多学科多功能综合的产品设计技术。

(6)逆向工程技术。

通过三坐标测量仪对实物进行测量后得到一系列的点云,利用CAD软件进行重构或改造创新,设计出非自设计概念的产品。

(7)快速成形技术。

快速成形制造技术RPM (RaP1dPrototyPing&Manufacturing)是利用层制造原理,更好的制造出具有复杂曲面形状的产品,无论多么复杂的零件都能迅速制造出产品来。

参考文献
[1]“十二五”汽车模具发展趋势[J].模具工业,2012,38(2):7677.
[2]孟宇.国内汽车模具行业发展状况与趋势[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12,4:1719.
[3]褚克辛.我国车身覆盖件模具的整体水平及未来发展方向[J].汽车与配件,2011,37(5):16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