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我的母亲
初二作文600字夹叙夹议母亲

初二作文600字夹叙夹议母亲《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她有一双温柔的眼睛,笑起来像弯弯的月亮。
母亲总是早早地起床,为我准备美味的早餐。
那热乎乎的粥和香喷喷的鸡蛋,让我的一天都充满了能量。
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发着高烧,浑身无力。
母亲着急得不行,一会儿给我量体温,一会儿给我喂药,一刻也不休息。
她还用湿毛巾轻轻敷在我的额头,轻声地安慰我:“宝贝,别怕,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在母亲的细心照顾下,我的病很快就好了。
母亲不仅关心我的生活,还很关心我的学习。
当我遇到难题时,她总是耐心地给我讲解,一遍又一遍,直到我明白为止。
母亲就像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我,让我快乐地成长。
我爱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世界上最棒的人!
母亲有着乌黑的头发,总是扎成一个马尾辫,看起来特别精神。
每天放学回家,一进门就能闻到母亲做的饭菜香。
她做的红烧肉可好吃啦,肥而不腻,入口即化。
每次我都能吃好几块。
有一次,我考试没考好,心里特别难过。
母亲没有批评我,而是轻轻地摸了摸我的头说:“孩子,这次没考好没关系,咱们找找原因,下次努力就行。
”然后和我一起分析错题,让我明白了自己的不足。
还有一次,我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哭着回家。
母亲把我抱在怀里,说:“别怕,有妈妈在呢。
”她带着我去找那个同学,让他给我道歉。
那一刻,我觉得母亲是我的超级英雄。
母亲,您是我最爱的人,我永远都离不开您!。
初中语文《我的母亲》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我的母亲》练习题及答案_学习方法网---------------------------------------第13课《我的母亲》练习题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唏嘘()()呜咽()()憧憧()踱来踱去()循循善诱()2.结合课文说说你对下列词语的理解。
娓娓动听:万籁俱寂:3.结合课文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我平生所见过的女子,我母亲是最美的一个。
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必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
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在临终的那一夜,她神志非常清楚,忍泪叫着一个一个子女嘱咐一番。
4.初读这篇文章,你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5.文章中母亲做的哪些事情最令你感动?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6.你父母做的哪些事情最令你感动?说说你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
我也觉得,像我的母亲这样被埋没葬送掉的女子不知有多少!7.说说你对选文中加着重号词语“平凡”的理解。
8.结合文中的事例,说说文中“可爱的性格”、“努力的精神”、“能干的才具”是指母亲的哪些方面而言?9.作者为什么说母亲的才能“都赞颂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了?10.在“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一句中,“更有贡献”是指什么?11.作者在这段参考答案1.略2.略3.说明了“母亲”在“我”记忆中的柔美情态,表现了我对母亲的爱戴之情。
初中语文生活美文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艳艳的朝阳早早来,清清的山泉潺潺响,蓝蓝的天空朵朵白云飘,白云下面的新娘高兴装。
曲曲的山路好喜庆,多许的兄弟抬嫁妆,伴着小道的鸟歌大声唱。
新娘、新娘,你莫羞红了脸,咱地幸福把歌唱。
红鞭炮,挂满处,新娘来时啪啪响。
路口处,黄发垂髫相拥挤,声声新人好。
新郎他把心来焦,日上正天君何处?不知兄弟可否难为你,待君新来将他做难了!日将下西山,新娘才迎来。
被里红鸡蛋,柜里好瓜子,盘中白核桃,为待停下已是空。
酒席亲朋坐,快嘴门口站,只待鞭炮啪啪止:一一,一二吉祥数。
腊月是个好季节,今天是个好天气,真高兴,真高兴,一对新人终眷属,新娘好漂亮,新郎太俊俏。
亲朋好友来祝贺,来呀嘛来祝贺,祝他这对新人百年好合、人丁兴旺,多出贵子把村旺,我等好沾光。
酒席上,活开着吃这酒,开心吃这菜,酒好菜好人更好。
就这样,二十七年前,我的母亲打小山沟嫁到了大山沟,与较自己年长近十载的我的父亲成了婚。
一年后,我的母亲产下了姐姐。
再后来,我和哥哥也来到了这个世界,来到了这个我深爱的家庭。
母亲本家有九个孩子,母亲排老三,有两个姐姐,五个妹妹,舅舅是家中的老小,仅比我姐姐年长两岁多,却比大姨年小近二十多岁!母亲打小便是苦命人,对于那个年代,我是无法想象外公外婆是怎样将他们养活过来的!外公更是苦命人,而我对他却没有任何可以有映象的机会,只在母亲的口中得知外公以前打过仗,战争结束后便回了家,忠诚于土地。
外公一直想要一个儿子,但观世音娘娘却给他了八个女儿,就是不见儿子的影儿。
终于,自己的儿子出生了,但外公却在舅舅出生后三四天,坐在堂中的木椅上安静地永远离开了他可爱的儿女们!打外公走后,家里便更加地困苦,还未去过学堂的七姨八姨也随着早已下田的姐姐们做了黄土地的奴隶。
为给刚产子的外婆补补身子,一天晚上,她们在家里偷偷地做起了私家糊汤,不料被人发现。
于是,社里的人便寻了过来,连锅带糊汤以及锅里的月亮都端了去,并且专为他们开了一场批斗会。
高中时,我偶问了母亲的文化层次,母亲笑着告诉我,自己一年级还没有毕业,只学得识那简单的文字,便退了学,回家里帮忙搞生产。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阅读题之我的母亲字词注释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阅读题之我的母亲字词注释【—阅读题之我的母亲字词注释】,通读全篇,我们能够感到胡适对母亲的深深爱意。
1.文绉绉(zhōu):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2.粗俗:这里指无耻、不道德的意思。
3.生书:未读过的书,也指新课。
4.翳(yì):指眼角膜炎症后遗留下的疤痕。
5.败子:即败家子。
6.本家:指同姓或同宗族的人。
7.做好做歹:犹言好说歹说,指用各种方法进行劝说。
8.?(mén)先生:胡适小时候的名字叫做“嗣?”、昵称“?儿”。
9.庶(shù)祖母:旧时称祖父的妾。
10.八都:胡适故乡为安徽绩溪上庄村,旧属绩溪县八都乡。
11.太子会:皖南一带的神会,据说唐代的张巡曾被追赠为通真三太子,太子神即指
在安史之乱中保卫江淮的张巡。
12.浪人:闲逛强盗之徒。
13.气量: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14.广漠:社会各界空旷。
15.质问:责问;依据事实来询问。
总结:胡适做为书香门第的后代,在幼年时期拒绝接受的就是阐释传统儒家仁义仁爱
的伦理教育。
我的母亲初中作文(通用15篇)

我的母亲初中作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的母亲初中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的母亲初中作文1我的母亲有一双并不漂亮的手,那是一双手又黑又粗糙,没有美丽女人的平滑、细腻、柔软的手。
每天很晚上班回来,她总是用洗洁剂清洗,可是任然会有黑的污渍藏匿在手纹之中。
每次看到母亲的手,我总是细细的打量,并且作嫌弃的表情说:“妈妈,你看你的手,好好看呢!”母亲没有家长式的高姿态,和我简直就是好朋友。
她知道我是在调侃她,便也看着我,眼神带笑意的回敬我一句:“嘿嘿,好看吧?”母亲是一个很要强的女人,她为整个家庭、为我们这些儿女要强的付出好多好多。
这一点,连我们一家之主的父亲都比不上。
她每天起的很早,烧饭给我们吃,弄好家里的鸡鸭琐碎之事之后,才会去厂子里上班;中午回家,匆匆忙忙的用过中饭,还要田野里收拾昨天搁置的农活。
天天如此,我说:“妈妈,你上班已经够辛苦了,干嘛非要挤出自己吃饭的时间干活?”母亲总是很要强的说:“我可以啊!呵呵、、、”我从母亲那坚强又勉强的笑容中读出了一丝无奈。
我常常的在母亲面前抱怨自己,抱怨我读书所给父母带来的压力。
但是母亲却是给予我劝慰,她常常告诫我要快乐的生活,要自信,要迎难而上,等等之类的。
让我在学习和生活的道路上增添了不少的动力,让我铭记不管在哪儿受到了委屈和打击,我还有我的母亲在那儿支持我、相信我,给我希望和动力!也许一个人的付出,总会有收获,这使我不得不把我的母亲放到了我心目中的首位。
我的母亲初中作文2不久之前,外婆生了眼疾从乡下赶来城里医治,每夜都与我睡在一起。
年老之人闲下来都爱说些往事,于是夜夜临睡之前的黑暗里总少不了她的述说。
怕是天下的母亲都只关心自己的子女罢,外婆的故事里总是母亲的身影。
低低的话语拌着几声苍老的叹息讲述了一张张被定格成发黄照片的陈年旧事。
初中语文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我的母亲》《我的第一本书》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基础知识识记1.给下列加红的字读音。
羞愧.()嬉.()戏侮.()辱眼翳.()病庶.()祖母酷似.()掺.()和脊.()背调.()教哄.()堂大笑2.根据拼音或释义补全相应的词语。
(1)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zhōu zhōu________的。
(2)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suì________叫我做“méi________先生”。
(3)我听了羞愧得________(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耳朵发热的样子),觉得大失了“先生”的身份!(4)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________(跟人相处)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3.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她们闹气时,只是不说话,不答话,把脸放下来,叫人难看..。
B.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
C.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
D.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4.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如果我能kuān shù()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fēng sāo()。
(3)有一位长期以来xiǎn wéi rén zhī( )的科学家:邓稼先。
(4)对于叔叔回国这桩shí ná jiǔ wěn( )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是开春上的小学,放暑假的第二天,父亲回来了。
B.通过一晚上的修修补补,让书成了完完整整的两本。
C.前几天一位诗人来访,看见我写的这个在稿纸上的题目。
D.父亲在北京大学旁听过,大革命失败后返回家乡,带回一麻袋书和一箱红薯。
6.填空。
(1)《我的母亲》是胡适的回忆性文章,选自《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下《我的母亲》赏析

《我的母亲》赏析
《我的母亲》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作者通过回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展现了母亲的形象和品质。
下面是对这篇文章的赏析:首先,文章通过截取人物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母亲的伟大和感人之处。
作者选取了四个片段,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母亲的品质和形象,让读者对母亲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文章的语言细腻、真挚、深沉,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作者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将母亲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能够看到母亲的身影,感受到母亲的爱和关怀。
同时,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此外,文章还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作者通过回忆母亲对自己的爱和关怀,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通过回忆母亲的点滴往事,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这种真挚的感情贯穿全文,让读者在感人的同时,也产生共鸣和思考。
综上所述,《我的母亲》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通过对母亲形象的刻画和对作者感情的抒发,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深沉。
这篇文章对于读者来说,不仅是一次感性的阅读体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升华。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我的母亲 ——胡适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
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
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
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屁股。
”(跌股便是丢脸、出丑。
)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
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
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
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
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们的。
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严父。
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
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
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
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
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
”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
”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
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
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
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
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
医来医去,总医不好。
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
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万分之一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阅读:我的母亲
中国文化馆要我写一篇《我的母亲》,并寄我母亲的照片一张。
照片我有一张四寸的肖像。
一向挂在我的书桌的对面。
已有放大的挂在堂上,这一张小的不妨送人。
但是《我的母亲》一文从何处说起呢?看看母亲的肖像,想起了母亲的坐姿。
母亲生前没有摄取坐像的照片,但这姿态清楚地摄入在我脑海中的底片上,不过没有晒出。
现在就用笔墨代替显影液和定影液,把我母亲的坐像晒出来吧:
我的母亲坐在我家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
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是母亲的老位子。
从我小时候直到她逝世前数月,母亲空下来总是坐在这把椅子上,这是很不舒服的一个座位:我家的老屋是一所三开间的楼厅,右边是我的堂兄家,左边一间是我的堂叔家,中央一间是我家。
但是没有板壁隔开,只拿在左右的两排八仙椅子当作三份人家的界限。
所以母亲坐的椅子,背后凌空。
若是沙发椅子,三面是柔软的厚壁,凌空原无妨碍。
但我家的八仙椅子是木造的,坐板和靠背成九十度角,靠背只是疏疏的几根木条,其高只及人的肩膀。
母亲坐着没处搁头,很不安稳。
母亲又防椅子的脚摆在泥土上要霉烂,用二三寸高的木座子衬在椅子脚下,因此这只八仙椅子特别高,母亲坐上去两脚须得挂空,很不便利。
所谓西北角,就是左边最里面的一只椅子。
这椅子的里面就是通过退堂的门。
退堂
里就是灶间。
母亲坐在椅子上向里面顾,可以看见灶头。
风从里面吹出的时候,烟灰和油气都吹在母亲身上,很不卫生。
堂前隔着三四尺阔的一条天井便是墙门。
墙外面便是我们的染坊店。
母亲坐在椅子里向外面望,可以看见杂沓往来的顾客,听到沸翻盈天的市井声,很不清静。
但我的母亲一向坐在我家老屋西北角里的这样不安稳、不便利、不卫生、不清静的一只八仙椅子上,眼睛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
母亲为什么老是坐在这样不舒服的椅子里呢?因为这位子在我家中最为重要。
母亲坐在这位子里可以顾到灶上,又可以顾到店里。
母亲为兼顾内外,便顾不到座位的安稳不安稳,便利不便利,卫生不卫生,和清静不清静了。
我四岁时,父亲中了举人,同年祖母逝世,父亲丁艰在家,郁郁不乐,以诗酒自娱,不管家事,丁艰终而科举废,父亲就从此隐遁。
这期间家事店事,内外都归母亲一人兼理。
我从书堂出来,照例走向坐在西北角里的椅子上的母亲的身边,向她讨点东西吃吃。
母亲口角上表出亲爱的笑容,伸手除下挂在椅子头顶的“饿杀猫篮”,拿起饼饵给我吃;同时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给我几句勉励。
我九岁的时候,父亲遗下了母亲和我们姐弟六人,薄田数亩和染坊店一间而逝世。
我家内外一切责任全部归母亲负担。
此后她坐在那椅子上的时间愈加多了。
工人们常来坐在里面的凳子上,同母亲谈家事;店伙们常来坐在外面的椅子上,同母亲谈店事;父亲的朋友和亲戚
邻人常来坐在对面的椅子上,同母亲交涉或应酬。
我从学堂里放假回家,又照例走向西北角里的椅子边,同母亲讨个铜板。
有时这四班人同时来到,使得母亲招架不住,于是她用了眼睛的严肃的光辉来命令,警戒,或交涉;同时又用了口角上的慈爱的笑容来劝勉,抚爱,或应酬。
当时的我看惯了这种光景,以为母亲是天生成坐在这只椅子上的,而且天生成有四班人向她缠绕不清的。
我十七岁离开母亲,到远方求学。
临行的时候,母亲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诫告我待人接物求学立身的大道;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关照我起居饮食一切的细事。
她给我准备学费,她给我置备行李,她给我制一罐猪油炒米粉,放在我的网篮里;她给我做一个小线板,上面插两只引线放在我的箱子里,然后送我出门。
放假归来的时候,我一进店门,就望见母亲坐在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
她欢迎我归家,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她探问我的学业,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
晚上她亲自上灶,烧些我所爱吃的菜蔬给我吃,灯下她详询我的学校生活,加以勉励,教训,或责备。
我廿二岁毕业后,赴远方服务,不克依居母亲膝下,唯假期归省。
每次归家,依然看见母亲坐在西北角里的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
她像贤主一般招待我,又像良师一般教训我。
只是她的头发已由灰白渐渐转成银白了。
我三十岁时,弃职归家,读书著述奉母,母亲还是每天坐在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
我三十三岁时,母亲逝世。
我家老屋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从此不再有我母亲坐着了。
然而我每逢看见这只椅子的时候,脑际一定浮出母亲的坐像——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
她是我的母亲,同时又是我的父亲。
她以一身任严父兼慈母之职而训诲我抚养我,我从呱呱坠地的时候直到三十三岁,不,直到现在。
陶渊明诗云:“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
”我也犯这个毛病;我曾经全部接受了母亲的慈爱,但不会全部接受她的训诲。
所以现在我每次在想象中瞻望母亲的坐像,对于她口角上的慈爱的笑容觉得十分感谢,对于她眼睛里的严肃的光辉,觉得十分恐惧。
这光辉每次给我以深刻的警惕和有力的勉励。
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
(1)肖( )像(2)沸( )翻盈天
(3)训诲( ) (4)瞻( )望
18.作者写作本文的缘起是什么?(2分)
19.第一段中母亲的照片“一向挂在我的书桌的对面”中的“一向”表现了作者对母亲有什么样的感情?(2分)
20.第三段中作者从哪四方面写出了母亲座位的不舒服?(摘引文中语句回答)(4分)
(1)
(2)
(3)
(4)
21.母亲座位既然如此不舒服,那她为什么老是坐在这样不舒服的椅子里呢?(4分)
22.第四段开头写到“祖母逝世,父亲丁艰在家,郁郁不乐”,其中“丁艰”一词是书面语,指遭到父母的丧事。
我们在初中课本里学过哪一篇文章也写到作者祖母去世,父亲奔丧回家这一情节?(2分)
《》
23.第五段结尾“天生成有四班人向她缠绕不清的”中“四班人”都指哪些人?(摘引文中语句回答)(4分)
(1)
(2)
(3)
(4)
24.第六段中两次描写了母亲,当作者临行时,先写母亲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后写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为什么当作者放假归来时,描写顺序却相反呢?(4分)
25.第七段中“唯假期归省”与鲁迅的《社戏》中“那时我的祖
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两句中的“归省”意思相同,写出这个词的意思。
(2分)
26.第九段引用的陶渊明诗句“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是说明人在年轻时容易犯什么毛病?(答案不得超过10个字)(4分)
27.“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是深深印在作者脑海中的母亲的形象,这句话贯串全文,重复十次,可见其重要性。
结合全文,分析概括出这句话所体现的母亲的性格特点。
(4分)
28.本文是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我们在初中课本中还学过一篇这样的文章。
写出这篇课文的作者和题目。
(2分)
(1)作者
(2)题目《》
17.(1)xiào (2)fèi (3)huì(4)zhān
18.中国文化馆的约稿或中国文化馆要我写一篇《我的母亲》(再加上“怀念母亲”)。
19.深深的怀念之情。
20.(1)(很)不安稳(2)(很)不便利(3)(很)不卫生(4)(很)不清静
21.因为这位子在我家中最为重要。
(或母亲可以兼顾内外)
22.背影
23.(1)工人们(2)店伙们(3)父亲的朋友(4)亲戚邻人
24.为突出母亲对儿子的慈爱。
25.回家看望父母或回家探亲。
26.不愿听从长辈的劝告(或不全部接受长辈的训诲)。
27.严肃慈爱
28.(1)朱德(2)回忆我的母亲[或(1)水上勉(2)母亲架设的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