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滤反渗透膜元件膜芯膜管处理与保存
反渗透操作维护手册+反渗透ro和纳滤nf膜元件使用注意事项

反渗透装置操作维护手册1、反渗透原理膜透过操作方式:反渗透技术是近二十多年来新兴的膜分离高新技术,它利用反渗透原理,采用具有高度选择透过性的反渗透膜,将给水的一部分沿与膜垂直的方向通过膜成脱盐水,水中的盐类和胶体物质将在膜表面浓缩,剩余一部分给水沿与膜平行的方向将浓缩的物质带走,在运行过程中自清洗。
此法可使水中的无机盐和硬度离子以及有机物、细菌等去除率达到97-98%,且具备操作简单、能耗低、无污染等优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电子、食品、化工等行业。
反渗透系统是整个水站的核心工艺,其主要功能是对经过预处理的水进行脱盐。
本系统包括高压泵、反渗透装置、反渗透清洗装置。
反渗透和高压泵放置在反渗透膜组机架上,是一体化成套设备。
成套设备本体上有各种手动阀门并留有各种仪表接口,便于用户现场维护和实现水站运行自动化。
经过预处理的水经高压泵加压后进入反渗透装置,由反渗透膜分离HO和可2溶性离子、有机物、细菌病毒及极细小颗粒。
97%以上的可溶性离子、有机物、细菌病毒及极细小颗粒随小部分浓水排入下水沟。
本系统的核心设备---反渗透装置(简称RO装置),其能否正常运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生产装置能否正常运行。
因此必须悉心管理、认真操作。
高压泵采用多级立式离心泵。
过流件材质为不锈钢,该泵为反渗透装置配套泵,具有绝缘等级高,运行效率高的特点。
膜元件选用代表当今国际最高水准的美国DOW公司提供的芳香聚酰胺复合膜,该组件由三层薄膜复合,表面层为芳香聚酰胺材质,并由一层微孔聚砜层支撑,可承受高压力,对机械张力及化学侵蚀具有较好抵抗性,该组件具有较大的膜面积,超低的工作压力,对NaCl、CaCl2、MgCl2具有99.5%的脱盐率。
BW30-400系列低压复合膜元件具有脱盐率高、产水量大、操作压低、抗压密性好、耐生物分解力强等诸多优点。
但对进水有严格要求(见表1),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指标执行。
2、反渗透装置的安装2.1 反渗透装置的安装必须按下列条件执行2.2.1装置运到现场后,应放置于室内,周围环境温度最低不得低于5℃,最高不得高于38℃。
反渗透膜元件杀菌剂、保护液及保存方法

反渗透膜元件杀菌剂、保护液及保存方法一、膜元件用杀菌剂及保护液1、甲醛:浓度为0、1-1%的甲醛溶液可用于系统杀菌及长期停用保护,至少应在膜元件使用24小时才可以与甲醛接触。
2、异噻唑啉异噻唑啉其商标名为Kathon, Kathon用于杀菌和存贮时的,建议浓度为15—20%。
3、亚硫酸氢钠:可用作微生物生长的制剂,在使用本剂控制生长时,可以500ppm的剂量每天加入30~60分钟,在用于长期停运保护时,可用1%的亚硫酸氢钠作为其保护液。
4、过氧化氢:可使用过氧化氢或过氧化氢与乙酸的混合液作为杀菌剂,必须特别注意的是在给水中不应含有过渡金属(Fe,Mn )、因为如果含有过渡金属时会使膜表面氧化,从而造成膜元件的降解,在杀菌中的过氧化氢浓度不应超过0、2%,不应将过氧化氢用作膜元件长期停运时的保护液,在使用过氧化氢的场合其水温度不超过20℃。
二、复合膜元件的一般保存方法1、短期保存适用于停止运行5—30天的反渗透系统,此时反渗透膜元件仍安装置在RO系统的压力容器内,保存操作的具体步骤如下:a、用给水冲洗反渗透系统,同时注意将气体从系统中完全排除。
b、将压力容器及及相关管路充满水后,关闭相关阀门,防止气体进入系统。
2、长期保存长期保存方法适用于停止使用30天以上,膜元件仍安装在压力容器中的反渗透系统,保存操作的具体步骤如下:a、用反渗透产出水配置杀菌液,并用杀菌液冲洗反渗透系统,杀菌剂的选用及杀菌液的配制方法可参见一种药液进行。
b、用杀菌液充满反渗透系统后,关闭相关阀门,使杀菌液保留于系统中,此时应确认系统完全充满。
c、如果系统温度低于27℃,应每隔30天用新的杀菌液进行第二步操作,如果系统高于27℃,应每隔15天用新的杀菌液进行第二步操作。
d、在反渗透系统重新投入使用前,用低压给水冲洗系统一小时,然后再用高压给水冲洗系统5—10分钟,无论低压冲洗还是高压冲洗时,系统的产水排放阀都应全部打开,在恢复系统至正常操作前,应检查并确认产品水水中不含有任何杀菌液。
实验室用超纯水机反渗透膜的储存要点

实验室用超纯水机反渗透膜的储存要点
2020年7月25日
反渗透膜是实现反渗透的核心元件,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一般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反渗透膜是实验室用超纯水机的重要组成配件,所以反渗透膜的存储对实验室用超纯水机非常重要,用户在使用实验室用超纯水机时应特别关注反渗透膜的储存问题。
同时,反渗透膜有存放周期和使用寿命,用户在购买时应充分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下面为大家介绍储存实验室用超纯水机反渗透膜的要点:
1、实验室用超纯水机反渗透膜必须保存于室温,室温保持在(7–
32℃;40–95℉),不可存放在阳光下直射。
2、如果聚乙烯袋损坏,必须添加新的防腐剂溶液(亚硫酸氢钠)并气密密封以防止干燥和微生物生长。
3、反渗透膜元件在运行的第一个小时,应将冲洗出的防腐液废水排出。
4、所有的膜元件出厂前都经过严格测试,并使用1.0%的亚硫酸氢钠(冬天时还要添加10%的丙二醇防冻液)溶液进行储藏处理,采用真空包装,外包装为硬纸箱。
5、使用与膜元件相兼容的化学药品,保护膜元件性能处于最佳状态。
以上就是储存实验室用超纯水机反渗透膜的注意事项,为了更好的保障实验室用超纯水机反渗透膜的工作性能,我们不仅要注意反渗透膜的储存,也要定期对实验室用超纯水机的反渗透膜进行清洗,采用对应的清洗剂很有必要。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水处理膜技术(超滤、纳滤、反渗透)深度解析其优缺点

纳滤膜、反渗透膜、超滤膜对比纳滤膜:能截留纳米级(0.001微米)的物质。
纳滤膜的操作区间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其截留有机物的分子量约为200-800左右,截留溶解盐类的能力为20%-98%之间,对可溶性单价离子的去除率低于高价离子,纳滤一般用于去除地表水中的有机物和色素、地下水中的硬度及镭,且部分去除溶解盐,在食品和医药生产中有用物质的提取、浓缩。
纳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3.5-30bar。
反渗透膜:是最精细的一种膜分离产品,其能有效截留所有溶解盐份及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同时允许水分子通过。
反渗透膜广泛应用于海水及苦咸水淡化、锅炉补给水、工业纯水及电子级高纯水制备、饮用纯净水生产、废水处理和特种分离等过程。
超滤膜:能截留1-20nm之间的大分子物质和蛋白质。
超滤膜允许小分子物质和溶解性固体(无机盐)等通过,同时将截留下胶体、蛋白质、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机物,超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1-5bar。
►►►超滤膜及纳滤和反渗透的区别超滤膜:超滤膜是一种加压膜分离技术,即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穿过一定孔径的特制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留在膜的一边,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得到了部分的纯化。
纳滤:纳滤,介于超滤与反渗透之间。
现在主要用作水厂或工业脱盐。
脱盐率达百分之90以上。
反渗透脱盐率达99%以上但若对水质要求不是特别高,利用纳滤可以节约很大的成本。
反渗透:反渗透,是利用压力表差为动力的膜分离过滤技术,目前已广泛运用于科研、医药、食品、饮料、海水淡化等领域。
用作太空水、纯净水、蒸馏水等制备;酒类制造及降度用水;医药、电子等行业用水的前期制备;化工工艺的浓缩、分离、提纯及配水制备;锅炉补给水除盐软水;海水、苦咸水淡化;造纸、电镀、印染等行业用水及废水处理。
反渗透膜与超滤膜的优劣对比反渗透膜的孔径只有超滤膜的1/100比例大小,因此反渗透水处理设备能够有效去除水质当中的重金属、农药、三氯甲烷等化学污染物,超滤净水器对此则是无能为力的。
反渗透膜安全操作保养规定

反渗透膜安全操作保养规定反渗透技术是一种将高浓度水溶液(海水或污水)加压通过反渗透膜,使溶液中的水分子被膜截留,而其他溶质经过膜,产生纯净水的工艺过程。
反渗透膜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海水淡化、饮用水净化等领域,因此,反渗透膜的操作使用和保养也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旨在为操作人员提供一些反渗透膜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定,以确保反渗透设备的高效且安全运行。
安全操作规定1. 操作人员应该具备相关的反渗透设备操作知识反渗透设备包含了一些高压、高温、化学和电气设备。
如果缺乏操作技术,可能会导致设备失效和意外危害,包括但不限于故障、泄漏、气体爆炸等。
因此,为了保护操作人员和反渗透设备,通过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以确保他们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2. 根据安全标示和警告标志进行操作反渗透设备上的警告标志和指示灯是根据培训的工作人员和消费者之间的安全标准设置的。
如果发现一些不明确的标识或不知道如何操作,应该先检查说明书并向技术人员咨询。
3. 操作前进行安全检查在操作前应检查所有系统、管道和采样部件的操作情况。
具体如下:•检查系统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包括电气设备、管路系统、控制系统、紧固件等。
•检查气体和液体管道是否泄漏。
•检查反渗透系统的操作参数是否正常,包括压力、温度、流量等。
•检查反渗透样品是否符合标准。
如果发现问题,应停机,并通知技术人员进行排查。
4. 使用防护装备在高温、高压和危险操作中,必须戴防眩光安全眼镜、安全头盔、安全鞋、防护手套,以及其他安全防护装备。
5. 操作人员必须关注设备运行情况在反渗透设备操作期间,操作人员应时刻关注设备运行情况,如电压、电流、过滤、排放等。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根据情况及时处理。
6. 紧急情况的处理在紧急情况下,例如电气火灾、泄漏等事件,应先迅速切断电源,然后立即向公司的紧急处理中心或维修人员进行报告。
反渗透膜保养规定1. 反渗透膜清洗做好反渗透膜的定期清洗工作,非常重要。
一个良好的清洗效果不仅可以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年限,更是可以提高膜的过滤效能。
陶氏反渗透和纳滤膜元件产品与技术手册

陶氏反渗透和纳滤膜元件产品与技术手册标题:深度探讨陶氏反渗透和纳滤膜元件产品与技术手册一、引言陶氏反渗透和纳滤膜元件产品与技术手册是当今水处理技术领域备受瞩目的重要文献之一。
我们将在本文中深入剖析该手册的内容,从而全面理解其中蕴含的知识和技术。
二、产品介绍1. 反渗透膜元件我们将从反渗透膜元件的原理、结构和应用展开讨论。
反渗透膜元件作为水处理领域的核心产品,其高效的物质分离功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备受瞩目。
在手册中,对反渗透膜元件的技术参数、使用注意事项和维护保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特点。
2. 纳滤膜元件我们将重点讨论纳滤膜元件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纳滤膜元件因其精细的过滤孔径和高效的截留能力而备受关注,其应用涵盖了污水处理、饮用水净化和工业废水处理等多个领域。
手册中详细介绍了纳滤膜元件的种类、性能参数和工艺流程,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学习和参考资料。
三、技术手册分析在技术手册的详细分析中,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技术参数的解读、实际应用技术和维护保养指南。
技术参数是评价膜元件品质的重要指标,我们将详细解读其中的关键参数,并探讨如何根据这些参数选择合适的膜元件产品。
实际应用技术是技术手册的核心内容之一,我们将深入挖掘其中的实际案例和技术要点,以帮助读者了解膜元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方法和技术要求。
维护保养指南是保证膜元件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我们将重点关注手册中对于膜元件日常维护和保养的建议,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维护理念。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和总结,相信读者已经对陶氏反渗透和纳滤膜元件产品与技术手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未来,随着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膜元件产品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机遇。
我们期待更多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能够通过技术手册的学习和实践,为推动我国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陶氏反渗透和纳滤膜元件产品与技术手册,我个人认为其内容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反渗透保养步骤及操作方法

反渗透保养步骤及操作方法
反渗透保养是指对反渗透设备进行周期性的保养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下面是反渗透保养的步骤及操作方法:
1. 关闭进水阀:在进行保养之前,首先需要关闭进水阀,停止水源的供给。
2. 清洗预处理装置:反渗透系统的前置处理装置包括滤芯、活性炭过滤器等。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将这些部件取出进行清洗或更换。
3. 清洗膜元件:反渗透膜是反渗透设备的核心部件,需要定期清洗以保持其通量和除盐率。
具体清洗方法可以参考反渗透设备的操作手册,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a. 充气:使用气泵将气体通入膜壳,使膜面产生气泡,以清除附着在膜面上的污染物。
b. 反冲洗:使用清洗液对膜元件进行反冲洗,清除膜表面的颗粒污染物。
c. 化学清洗: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清洗剂,在一定时间内对膜元件进行化学清洗,除去有机和无机污染物。
4. 清洗余渍:将清洗液彻底冲洗干净,以防止残留物对膜元件产生腐蚀或污染。
5. 检查系统连接:检查反渗透设备的管路和连接件是否松动或漏水,并进行必要的紧固和更换。
6. 恢复供水:检查保养结束后的反渗透设备,确保所有清洗液已经排除干净之后,打开进水阀,恢复供水。
需要注意的是,操作步骤具体操作方法会略有差异,具体可根据反渗透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此外,反渗透设备的保养频率和具体要求也可能因实际情况而异,建议根据设备厂家的建议进行调整和执行。
纳滤、反渗透操作手册

湖南XX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废水站操作手册5 纳滤、反渗透系统操作手册5.1 纳滤反渗透系统简介本工程膜深度系统设计为纳滤和反渗透。
纳滤系统处理量为1400m3/d,三套;反渗透系统处理量为1190m3/d,三套。
纳滤系统和反渗透系统均由产水系统、清洗系统、循环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所组成。
纳滤膜组件采用卷式纳滤膜,由陶氏公司生产,型号为NF270-400,膜长度为1.016m,单支膜面积37.2m2。
反渗透膜组件采用卷式膜,由海德能公司生产,型号为BW30-400,膜长度为1.016m,单支膜面积37.2m2。
系统控制可实现自动、手动控制方式。
在自动控制方式下,系统当中的所有设备动作均由PLC完成;在手动控制方式下,操作人员需在PLC控制面板下完成手动控制。
图1纳滤系统PID图2图2 反渗透系统PID图35.2 膜系统运行前准备5.2.1 单体设备试车(1)各动力设备通电试运行A.原水泵、清洗泵、高压泵、循环泵进行点动。
B.接通各水泵的电源,观察各水泵的运行情况,如叶轮转运方向、噪声、转速等参数,确保水泵运行正常。
(2)各自动开关、在线仪表的试车A.自动开关,如气动阀门的开关是否正常,是否出现卡死现象B.液位开关能否工作正常,低液位是否能自动停泵,停泵次序是否正常等。
5.2.2 试压试漏实验(1)纳滤膜系统试压试漏的目的:为查明设备的强度和严密度。
(2)试压前的准备工作:A. 设备管道及附件安装并检查合格。
B. 试压试漏现场环境打扫干净。
C. 参加试压试漏人员经过技术培训合格。
D. 准备好试压用水,水压泵和气压泵等设备及试压记录(3)本方案中的纳滤膜系统的试压试漏采用两种方式,气体试压试漏和清水试压试漏。
先进行气体试压试漏,再进行清水试压试漏。
(4)高压气体的试压试漏步骤:A. 在应试设备的压力表管上装好校验好的压力表。
B. 检查设备法兰、抱箍等连接件部位是否紧密。
C. 关闭进出端口的所有阀门。
D. 开启空压机系统(约0.7Mpa),观察压力表的变化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滤/反渗透膜元件/膜芯/膜管处理与保存
8-1 序言
使用FILMTEC™膜元件必须采取恰当的处理与保存方法防止膜元件在长期保存、运输或系统停运期间微生物的滋生和膜性能的变化。
膜元件最好放置在出厂时的原始包装内,仅在系统投运前装入压力外壳内。
当使用杀菌剂作为膜组件的保护液时,应遵循规定的安全操作规程,必须配戴眼睛,并参阅相关化学品供应商的材料安全参数表。
8-2 FILMTEC膜元件
8-2.1 保护
FILMTEC新元件出厂时大部分为干式元件,也有少部分是经抽查测试过含保护液的湿元件,这些经过测试过的湿元件保存在含1%(wt)食品级亚硫酸氢钠(SMBS)的标准保护液中,它能在元件的贮运期间起到防止微生物滋生的作用。
湿元件经FilmTec公司的质量控制部门抽查测定后,在上述保护液中浸泡1小时,取出沥干后,采用双层塑料袋密封,其中的内层材料能隔绝氧气,FILMTEC干元件没有经过单独的评测,仅采用了单层塑料包装,也不需要任何的保护液,在开封使用前,必须保证包装密封完好。
任何FILMTEC膜元件经过使用并从压力外壳内取出后,必须按下列方式对元件进行保护才能进行贮存或运输:
1.配制含1%食品级SMBS(未经钴活化过)标准保护液,最好采用反渗透或纳滤的产水来配制
上述溶液;
2.将膜元件浸泡在该标准保护液中1小时,元件应垂直放置,以便能赶走元件内的空气,然
后将元件沥干,放置在能隔绝氧气的塑料袋中,我们建议使用元件原有的塑料袋。
也没有必需在塑料袋内灌入保护液,元件内本身所含的湿份就足够了,否则,一旦塑料袋破损会引起运输的麻烦;
3.在组件塑料袋外面标注元件编号和保护液成份。
8-2.2 元件再润湿
经过使用之后的膜元件不慎干燥之后,可能会出现不可逆水通量的损失,请试用以下方式进行元件再湿润:
1.在50%乙醇水溶液或丙醇水溶液中浸泡15分钟;
2.将元件加压到10bar并且将产水口关闭30分钟,但应切记在进水压力泄压之前必须先打开
产水出水阀门,该步骤可在元件装入系统内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当产水出口关闭时,进水端与浓水端的压差不应大于0.7bar,否则在浓水端就会出现产水背压,引起膜片的损坏,最稳妥的做法是,将产水出口阀门关小,使产水压力接近浓水端的压力,这样也就没有必要关心压降的限定问题了;
3.将元件浸泡在1%HCl或4%HNO3中1~100小时,元件必须垂直浸泡,以便于排出元件内
的空气。
8-2.3 贮存
请遵循以下的规定保存FILMTEC膜元件:
v存放地点必须阴冷干燥没有阳光直射;
v温度范围-4o C~45o C,新的未经使用的干式元件在低于-4o C时不会受影响;保存在1%SMBS 标准保护液中的元件在-4o C以下时会结冰,因此应当避免;
v将元件尽可能一直保存在原始的包装内,在温度低于45o C时干元件的保存时间没有限制;v用保护液保存的元件,每3个月必须检查一次微生物的生长状况,如果保护液发生混浊或超过6个月的话,应从包装袋中取出元件,重新浸泡在新鲜的保护液中1小时,沥干后再重新作密封包装;
如果没有设备进行保存(如新鲜的保护液、清洁的环境或封袋机),元件可以在原始的含保护液的袋中存放最多12个月,当元件装入压力容器中时,启用之前则应采用碱性清洗液进行清洗。
v保存液pH不可低于3,当亚硫酸氢钠氧化成硫酸时,pH值会降低,这一点对海水淡化膜元件特别重要,因这此膜元件在低pH贮存时,脱盐率会受到影响。
因此,亚硫酸氢纳保存液的pH值每3个月至少要抽样检测一下当pH低于3时,需更新保存液。
8-2.4 运输
当必须将FILMTEC元件运往它处时,必须按照8-2.1节的规定对元件用保护液进行保存,必须保证:
v塑料袋不会渗漏;
v元件已做了合适的标识;
v保护液也做了合适的标识。
我们建议应使用原始包装中的聚苯乙烯泡沫垫防止膜元件受到机械的损坏。
特别是尺寸小于8”的元件的两端最容易受到机械损坏。
8-2.5 废元件的处理
用过的废元件可以按照一般市政废物处理,只要组件满足下述条件:
v元件内不含保护液或其它有毒液体;
v膜面上不存在有毒物质(如果元件用于废水处理时)。
8-3 反渗透和纳滤系统
在6-2.6节中介绍了停运一个RO/NF系统的程序,膜元件在系统停运48小时以上时,必须进行保存处理,以防止微生物的生长,根据过去系统运行的历史经验,几乎所有系统的膜元件在停用或保存前均应进行化学清洗,当已知膜有污染或怀疑有污染的情况时这一步骤特别重要。
在清洗之后的10小时之内,必须实施如下的保护措施:
1.将元件浸没在1~1.5%SMBS保护液中,并将空气从压力容器内赶走。
建议采用溢流技术,
通过循环SMBS溶液,使系统内的残留空气最少,才算完成循环;
2.关闭所有阀门以防止空气与保护液接触,因为这样的接触会氧化SMBS;
3.每周检查一次保护液pH值,当pH低于3时,应更换保护液;
4.每月更换一次保护液。
在停运期间,必须防止膜系统结冰,温度不可超过45o C,满足上述条件时,保存环境温度,越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