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保健知识幼儿科学补碘预防碘缺乏病
预防碘缺乏病小知识

预防碘缺乏病小知识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智力
发育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碘在自然界中分布不均衡,很多地区的土壤和水源中都缺乏碘元素,因此导致了很多人出现了碘
缺乏病。
为了预防碘缺乏病,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食物补充
食物是我们获取碘元素最主要的途径。
含有丰富碘元素的食物主要有
海产品、海带、紫菜、虾皮等。
每天摄入适量的这些食物可以有效地
预防碘缺乏病。
2. 碘盐替代
在一些地区,政府会推行“碘盐替代”计划,即将普通食用盐中添加
适量的碘元素。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加人们摄入碘元素的量。
3. 补充营养品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来说,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等,他们需要更
多的碘元素来满足身体需求。
这时可以适当地补充碘元素的营养品。
4. 避免过量
虽然缺乏碘元素会导致碘缺乏病,但是过量摄入碘元素同样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因此,在补充碘元素时一定要适量,不可过度。
综上所述,预防碘缺乏病需要我们注意饮食搭配和适当补充营养品,并且要避免过度摄入。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身体健康无忧。
幼儿园保健知识:预防碘缺乏的补碘膳食

幼儿园保健知识:预防碘缺乏的补碘膳食
食用加碘盐,是目前国际医学界普遍接受的安全补碘方式。
因加碘食盐中的碘酸钾在受热、光照后极易散失,应贮存于阴凉外,烹调时菜肴近熟时加入,留住盐中的碘。
增加富含碘的食物海带是最富碘的食品,干海带含碘量高达240 000μg/kg,是同等重量的加碘盐的十几倍,每月吃一、二次即可满足碘的需要,其它的海鱼、海藻类及瘦肉、家禽、乳制品、蕈类含碘也很丰富。
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青少年、孕妇、乳母生理需要量增加或因食盐摄入量受限者更应注意以上食物的摄入。
它们不但可提供丰富的碘,且可保证蛋白质、脂肪、钙、铁等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供给。
第 1 页/ 共 1 页。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碘缺乏预防知识》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的水、土壤缺乏碘造成植物、粮食中碘含量偏低,使机体碘的摄入不足而导致的一系列损害,是世界上颁布最广泛、侵犯人群最多的一种地方病。在五大洲的154个国家中,至少有130个国家的10亿人生活在碘缺乏的环境中。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一种地方病,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体格发育障碍等。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
备课教师
小班组
班 级
小班
时 间
活动内容
《碘缺乏预防知识》
幼儿人数
40
听课单位
活动目的
幼儿学生知道什么是碘。
什么是碘缺乏病以及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活动准备
重点:知道什么是碘,什么是碘缺乏病。
难点:知道碘缺乏会出现的状况。
活 动 过 程
1、了解碘:
碘——人体的微量元素。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维持正常新陈代谢,保证人体健康必需的微量元素。
3、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与危害。
缺碘的最大危害是是智力缺陷。最突出的症状是智力低下或弱智或白痴;身体矮小,下肢为短,年龄赵大越明显;既聋又哑;面容丑陋;瘫痪。
4、补碘可以预防缺育龄妇女、孕妇和哺乳妇女。其道理很简单,因为新婚妇女、孕妇及哺乳妇女的缺碘不仅危害自身健康,而且危害胎儿和乳儿,对胎儿的危害又远大于对母体自身的危害。
5、食用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好方法。
6、购买、存放和食用碘应注意:(1)碘盐必须有包装和碘盐标志。(2)盛放碘盐的器皿应为避光的瓶或有盖的陶瓷罐。(3)碘盐应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日光直射和吸潮。(4)碘盐存放的时间不宜过长。(5)炒菜、烧鱼肉和煮汤菜时,宜在食物快熟时放入。(6)不要把碘盐放在锅里炒,更不能放在锅里煎炸。
幼儿园防碘缺乏病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预防碘缺乏病的政策法规,保障幼儿身体健康,提高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幼儿园教职工对碘缺乏病危害的认识,增强防病意识。
2. 确保幼儿园内幼儿碘盐摄入充足,预防碘缺乏病的发生。
3. 增强幼儿对碘缺乏病的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
三、工作内容1. 组织学习与培训(1)组织教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盐专营条例》、《碘缺乏病防治健康教育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
(2)邀请专业医生为教职工进行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教职工对碘缺乏病的认识。
2. 加强宣传与教育(1)利用幼儿园宣传栏、家长会、家长微信群等渠道,宣传碘缺乏病的危害和预防知识。
(2)开展“碘缺乏病防治宣传周”活动,提高幼儿、家长和教职工对碘缺乏病的关注。
(3)开展碘缺乏病防治主题班会、手抄报、绘画比赛等活动,增强幼儿对碘缺乏病的认识。
3. 保障幼儿碘盐摄入(1)与家长沟通,确保幼儿家庭碘盐使用规范,防止碘盐流失。
(2)幼儿园食堂使用碘盐,确保幼儿在园期间的碘盐摄入充足。
(3)定期检查幼儿园食堂碘盐储备情况,确保碘盐质量。
4. 监测与评估(1)定期对幼儿进行碘缺乏病筛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2)对幼儿园碘缺乏病防治工作进行定期评估,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四、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幼儿园碘缺乏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2. 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做好幼儿碘缺乏病防治工作。
4. 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五、工作时限1. 第一季度:完成教职工培训、宣传材料制作、碘盐储备等工作。
2. 第二季度:开展碘缺乏病防治宣传活动,对幼儿进行筛查。
3. 第三季度:总结第一季度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4. 第四季度:对全年工作进行总结评估,为下一年度工作提供依据。
六、预期效果通过实施本工作计划,提高幼儿园教职工和幼儿对碘缺乏病的认识,确保幼儿碘盐摄入充足,预防碘缺乏病的发生,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
防治碘缺乏病日幼儿园教案

防治碘缺乏病日幼儿园教案防治碘缺乏病日幼儿园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道碘对人体的重要性,了解碘缺乏病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2、学会正确选择富含碘的食物,掌握正确的饮食习惯。
3、培养幼儿们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健康素养。
二、教学内容:1、碘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2、碘缺乏病的危害3、如何预防和治疗碘缺乏病三、教学方法:讲授、互动答题、游戏四、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给幼儿们出示多种食物图片,让他们辨认哪些食物是富含碘的,并简单介绍碘对人体的作用和重要性。
2、学习a。
让幼儿们看一段有关碘缺乏病的短片,并向他们解释碘缺乏会引起的各种危害。
b。
老师与幼儿们互动,问问他们富含碘的食物有哪些,有哪些食物是碘缺乏的。
c。
介绍日常生活中防治碘缺乏病的'方法:多吃富含碘的海产品和蔬菜水果,每天饮用富含碘的盐水。
3、游戏老师组织幼儿们进行游戏,在环节中巩固所学知识,如猜一猜哪些食物含有碘,比赛谁能快速挑选出富含碘的食物等。
4、课堂总结让幼儿们总结掌握的知识点,并说出几种预防碘缺乏的方法。
五、教学资源准备:1、多种富含碘的食物图片2、营养学和健康学相关的PPT或短视频六、教师课后评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掌握程度,以及对老师安排的防治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活动的反馈。
同时通过家长会议或问卷调查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状况,从而为日后更为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提供参考。
防治碘缺乏病日幼儿园教案2教案主题:防治碘缺乏病教学内容:防治碘缺乏病的知识、饮食营养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碘缺乏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2、了解饮食中的碘含量以及如何搭配饮食营养。
3、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碘缺乏病。
教具准备:1、碘含量表格。
2、饮食搭配图表。
3、课件或PPT。
4、相关实物,如海藻、海产品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主题老师通过儿歌、动画等方式引入主题,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关注防治碘缺乏病?第二步:讲解碘缺乏病知识1、阐述碘缺乏病的危害及其表现。
幼儿园缺碘安全教育(3篇)

第1篇一、引言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因缺碘导致的儿童生长发育不良、智力低下等问题。
为了提高幼儿园师生的安全意识,预防碘缺乏病的发生,本文将针对幼儿园缺碘安全进行教育。
二、碘的作用与重要性1.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调节、神经系统发育等具有重要作用。
2. 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退、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等疾病。
3. 儿童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碘缺乏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尤为严重。
三、缺碘的原因及危害1. 缺碘的原因(1)饮食中碘摄入不足:部分地区的土壤、水源、食物中碘含量较低。
(2)烹饪方法不当:烹饪过程中,碘元素易挥发。
(3)婴幼儿喂养不当:母乳中碘含量不足,未及时添加辅食。
2. 缺碘的危害(1)生长发育迟缓:儿童身高、体重、智力等发育受到影响。
(2)智力低下:缺碘会导致儿童智力发育迟缓,影响学业。
(3)甲状腺肿大: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甲状腺肿大。
(4)生殖系统发育不良:女性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男性性功能减退。
四、幼儿园缺碘安全教育的措施1.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1)通过举办讲座、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普及碘缺乏病的危害和预防知识。
(2)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师生对碘缺乏病的认识。
2. 优化饮食,补充碘元素(1)提倡家长为孩子提供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虾皮、鱼虾等。
(2)鼓励幼儿园食堂使用加碘盐,确保师生饮食中摄入足够的碘。
3. 加强幼儿健康教育(1)在幼儿园开展健康教育课程,向幼儿讲解碘缺乏病的危害和预防知识。
(2)组织幼儿参加碘缺乏病防治活动,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4. 加强家园合作(1)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饮食状况,指导家长为孩子提供合理的饮食。
(2)定期开展家长培训,提高家长对碘缺乏病的认识。
5. 建立监测机制(1)定期对幼儿园师生进行碘缺乏病筛查,及时发现并治疗。
幼儿园健康教案《防碘缺乏病》

幼儿园健康教案《防碘缺乏病》教案名称:防碘缺乏病一、教学目标:1.了解碘对人体的重要性,认识碘缺乏病的危害;2.掌握补充碘元素的方法和途径;3.学会预防碘缺乏病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了解碘元素的作用和重要性;2.学习碘缺乏病的相关知识;3.掌握补充碘元素的方法和途径;4.学习预防碘缺乏病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将相关实物和图片示范给学生观察;2.讲述法:教师向学生讲解碘元素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及预防碘缺乏病的方法;3.操作法:教师示范给幼儿补充碘元素的方法,鼓励幼儿主动参与。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了解碘元素的作用和重要性1.教师出示一些食物的图片,请幼儿识别出这些食物,引导幼儿发现其中含有碘元素的食物;2.鼓励幼儿讨论为什么我们需要摄取碘元素,引导幼儿认识到碘元素对于身体的重要性;3.教师向幼儿简单解释碘元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例如促进脑发育、维持甲状腺功能等。
第二节:学习碘缺乏病的相关知识1.给幼儿看一些患有碘缺乏病的儿童图片,引导幼儿描述他们的症状;2.教师向幼儿简单解释碘缺乏病的症状,例如皮肤干燥、贫血、智力低下等;3.提醒幼儿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避免碘缺乏病的发生。
第三节:掌握补充碘元素的方法和途径1.教师出示一些含碘食物的图片,例如海带、海鱼等,请幼儿识别;2.解释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碘元素,可以帮助我们补充碘;3.引导幼儿讨论其他含碘的食物以及补充碘元素的方法,例如吃碘盐、喝含碘饮食等;4.提醒幼儿每天合理摄取碘元素,保持身体健康。
第四节:学习预防碘缺乏病的方法1.教师向幼儿讲解碘盐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家庭使用碘盐;3.提醒幼儿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吃过量盐分和含碘药品。
五、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参与和回答问题的能力;评价幼儿是否能正确识别含碘食物;鼓励幼儿在课后调查家庭是否使用碘盐,并记录下来。
六、拓展活动:1.鼓励幼儿跟家人一起制作含碘食谱,培养他们对健康饮食的兴趣;2.观察碘盐的晶体形状,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3.邀请一位相关专家给幼儿进行专题讲座,进一步提高幼儿对碘缺乏病的知识和理解。
防碘缺乏教案幼儿园

防碘缺乏教案幼儿园1. 引言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然而,碘缺乏病在一些地区依然存在,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的儿童中更为普遍。
为了帮助幼儿园的孩子更好地预防碘缺乏,我们特别设计了本教案,旨在提高他们和家长对于碘缺乏的认识,并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和饮食建议。
2. 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实施,预期可以达到以下目标:•提高幼儿对碘缺乏的认识和理解;•增加孩子们及家长对于碘的需求和作用的了解;•掌握防碘缺乏的相关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家长与幼儿园的紧密合作,共同关注孩子们的健康。
3. 教学内容3.1 碘的作用和需求了解碘在人体中的作用和对于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性,以及儿童每天所需的碘摄入量。
3.2 碘缺乏病介绍碘缺乏病的症状和影响,引导幼儿和家长正确识别碘缺乏病,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3.3 防碘缺乏的饮食建议提供富含碘的食物列表,并与家长共同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确保孩子们摄入足够的碘。
3.4 广播体操和游戏引导孩子们经常进行运动,并通过广播体操和有趣的游戏形式,帮助他们提高对健康的关注,增加身体素质。
3.5 健康教育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展示模型和图片,利用互动方式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4. 教学方法•多媒体讲解: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生动形象地讲解碘缺乏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互动游戏:设计有趣的互动游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加深他们的记忆。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增强幼儿对于防碘缺乏知识的理解,并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
5.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记录他们对碘缺乏的认识和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同时,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了解孩子们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和饮食改变。
6. 家校合作家长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与家长的合作,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教育和关注,共同培养健康的孩子。
7. 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希望可以增强幼儿和家长的防碘缺乏意识,提高其对于碘的需求和相关饮食知识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保健知识幼儿科学补碘预防碘缺乏病
今年的宣传主题为“坚持科学补碘,预防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由于人类的生存环境中缺乏了碘元素,造成
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出的一些地方病的总称,包括地方性甲状
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单纯聋哑、死胎、死产、流产、早产以及
先天畸形、智力发育障碍、体格发育障碍等。
人在不同的生理阶
段出现碘营养摄入不足,会造成不同的健康损害。
如果在胎儿期
及婴幼儿期缺碘,则会造成神经系统和体格的发育障碍,而且这
种损伤一旦发生就是不可逆的,将会携带终身;如果在成人期碘营
养摄入不足,根据缺碘程度和持续时间,会出现甲状腺肿大甚至
甲状腺功能低下,直接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
北京市属于外环境缺碘地区,要确保居民摄入足够的碘
营养,必须推行食盐加碘。
因为食盐加碘是最安全、简便、长效、经济的补碘方式。
北京市自1995年开始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实
行了全民食盐加碘。
16年来,北京市城乡居民的碘营养水平有了
显著提高,人群尿碘中位数从1995年的106微克/升上升到2010
年的211.5微克/升。
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的碘营养适宜
水平。
学龄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从上世纪70年代的15.0%以上,下
降到2010年的2%以下,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危害的目标。
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市城乡居民每天摄入的碘
70%-80%来自加碘食盐。
如果停止食盐加碘,让居民食用无碘盐,
将会导致碘营养不足的后果,特别是胎儿和婴幼儿将是最先受到
危害的人群,碘缺乏病也将会卷土重来。
因此,食盐加碘是一项
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是关系到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
大问题,是利国利民的国策,不能有丝毫动摇。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食用碘盐,这些人群包括:患有甲亢等甲状腺疾病的人和长期大量药源性摄入碘的人;此外,
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者,对于碘营养水平的控制应遵医嘱。
目前实施的科学补碘,对于持续消除碘缺乏病仍是行之
有效的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