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的有害成分

合集下载

《食品中的有害成分》课件

《食品中的有害成分》课件
《食品中的有害成分》ppt课 件
CONTENTS
• 食品中有害成分的种类 • 有害成分的来源 • 有害成分对人体的影响 • 如何减少食品中有害成分的摄
入 • 有害成分的检测与控制
01
食品中有害成分的种类
天然有害成分
植物毒素
某些植物中含有天然毒素,如某些豆类、 蘑菇和某些种类的果仁。
动物毒素
某些动物,如河豚鱼,含有天然毒素。
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可能污染食品。
寄生虫
如猪肉绦虫、牛肉绦虫等可能通过食品传 播。
02
有害成分的来源
环境污染
01
02
03
空气污染
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通过植 物的吸收和动物的呼吸进 入食品,如重金属、多环 芳烃等。
水质污染
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等含 有大量有害物质,如重金 属、农药残留等,通过灌 溉和养殖进入食品。
05
有害成分的检测与控制
有害成分的检测方法
化学分析法
通过化学手段检测食品中 的有害成分,如气相色谱 法、液相色谱法等。
生物检测法
利用生物体或生物检测试 剂对有害成分进行检测, 如酶联免疫法、生物传感 器等。
快速检测法
利用快速、简便的方法检 测食品中的有害成分,如 试纸、试剂盒等。
有害成分的控制措施
常见的致癌成分包括苯并芘、亚硝胺 、黄曲霉素等,这些物质在烧烤、油 炸、霉变的食物中较为常见。
致癌成分的作用机制比较复杂,有些 有害成分本身就具有致癌性,有些则 是在体内代谢后产生致癌物质。
预防致癌作用的措施包括减少摄入含 有致癌成分的食物,加强饮食卫生, 以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04
如何减少食品中有害成分的摄入
9字

食品中有害成分检测报告

食品中有害成分检测报告

食品中有害成分检测报告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食品中的有害成分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因为这些有害成分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食品中的有害成分进行检测和监控,及时发布检测报告,让消费者了解食品的安全性,从而做出明智的消费选择。

食品中有害成分的种类食品中的有害成分主要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塑化剂、防腐剂等。

农药残留是指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使用的农药残留在食品中,长期摄入会对人体造成慢性毒性影响;重金属如铅、汞、镉等则会积累在人体内,损害各器官功能;塑化剂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影响生殖系统健康;防腐剂则可能引发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

这些有害成分都是食品安全的隐患,需要得到有效监控和管理。

食品中有害成分检测方法针对食品中的不同有害成分,检测方法也各不相同。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质谱法(MS)等。

这些方法可以对食品样品进行快速、准确地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通过这些先进的检测技术手段,可以及时发现食品中的有害成分,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食品中有害成分检测报告的重要性食品中有害成分检测报告是保障消费者权益和健康的重要依据。

通过检测报告,消费者可以了解食品中是否存在有害成分及其含量水平,从而选择安全放心的食品。

同时,监管部门也可以根据检测报告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公众健康。

因此,及时发布食品中有害成分检测报告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安全监管现状与挑战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建立了完善的监管体系和技术标准。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一方面,一些不法商家为谋取暴利,不惜使用违禁添加剂或超标农药,严重危害消费者健康;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在监督执法过程中也面临着资源不足、技术手段滞后等问题。

gb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gb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gb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一、总则1.1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污染物、真菌毒素、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放射性物质及其他危害物质的限量要求。

1.2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境内生产、加工、销售的各类食品。

1.3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严格执行本标准,保证食品的食用安全。

二、污染物限量2.1 食品中污染物的限量要求如下:(1)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铅、镉、汞、砷等;(2)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二噁英等;(3)其他污染物:苯并[a]芘、丙烯酰胺等。

2.2 食品中污染物的限量应符合表1中的规定。

三、真菌毒素限量3.1 食品中真菌毒素的限量要求如下:(1)黄曲霉毒素B1、B2、G1、G2;(2)赭曲霉毒素A;(3)伏马毒素B1、B2;(4)玉米赤霉烯酮;(5)T-2毒素、HT-2毒素。

3.2 食品中真菌毒素的限量应符合表2中的规定。

四、农药残留限量4.1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限量要求如下:(1)杀虫剂;(2)杀菌剂;(3)除草剂;(4)植物生长调节剂;(5)其他农药。

4.2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限量应符合表3中的规定。

五、兽药残留限量5.1 食品中兽药残留的限量要求如下:(1)抗生素;(2)合成抗菌药;(3)激素类药;(4)其他兽药。

5.2 食品中兽药残留的限量应符合表4中的规定。

六、放射性物质及其他危害物质限量6.1 食品中放射性物质及其他危害物质的限量要求如下:(1)放射性物质:铯-137、碘-131等;(2)其他危害物质:塑化剂、溴酸盐等。

6.2 食品中放射性物质及其他危害物质的限量应符合表5中的规定。

七、食品中致病微生物限量7.1 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限量要求如下:(1)沙门氏菌;(2)金黄色葡萄球菌;(3)副溶血性弧菌;(4)大肠埃希氏菌;(5)其他致病微生物。

7.2 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限量应符合表6中的规定。

八、食品添加剂使用要求8.1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技术要求和卫生标准。

8.2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得超出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

食品中有害成分

食品中有害成分

❖ 11.1.5.2 茶皂素的理化性质及毒性

茶皂素是一种无色的微细状结晶体,
味苦而辛辣,具有很强的起泡能力。

皂苷毒性,就是皂苷类成分有溶血作
用。茶皂素对动物红细胞有破坏作用,产生
溶血现象。对白细胞则无影响。发生溶血作
生物碱 (补充内容)
❖ (一)茄碱: ❖ 1、中毒原因: ❖ 食用未成熟绿色马铃薯,发芽马铃薯,
动物和微生物中。外源凝集素又称植物性血
细胞凝集素,是一类可使红细胞凝集的非免
疫来源的多价糖结合蛋白或蛋白质,能选择
性凝集人血中红细胞。
❖ 11.1.4.2 凝集素的含量及某些性质

豆类凝集素家族在,红花豆(runner
bean)、利马豆(lima bean)、宽叶菜豆
(tepary bean)和菜豆(kidney bean)不仅

可将食品中有害成分分为有毒成分、有害成
分和抗营养素。食品中抗营养素是指这类成分能干
扰或抑制食品中其他营养成分的吸收。定义某些物
质是有毒、有害成分、还是抗营养素是相对的。

食品中有害成分又可分为内源性有毒、有害
成分及抗营养素和外源性有毒、有害成分及抗营养
素。
❖ 11.1 内源性有害成分
❖ 11.1.1过敏原
❖ 2、预防措施:
❖ (1)不吃新鲜黄花菜,最好食用干制品, 用水浸泡发胀后食用。
❖ (2)食用鲜黄花菜需作烹调前处理:
❖ 沸水煮透。
❖ 11.1.6 水产品中有害成分
❖ (1)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TTX 是豚毒鱼类中的一种神经毒素,为氨基全氢 喹唑啉型化合物。用1%的乙酸可浸出100% 的TTX。在强酸溶液中则易分解,在碱性溶 液中则全部被分解。一般家庭的烹调加热河 豚毒素几乎无变化,是食用河豚中毒的主要 原因。

食品中的有害成分名词解释

食品中的有害成分名词解释

食品中的有害成分名词解释作为人类的生活必需,食品安全一直备受关注。

食品中存在各种有害成分,它们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本文将对食品中的有害成分进行名词解释,帮助读者了解并认知这些潜藏在我们餐桌上的危害物质。

1. 防腐剂防腐剂是用于食品中抑制微生物生长和延长食品保质期的物质。

它们常用于肉类制品、果蔬加工品等食品中。

常见的防腐剂包括亚硝酸盐、苯甲酸钠等。

然而,长期过量摄入防腐剂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过敏反应、致癌等。

2. 增味剂增味剂是为了增加食品的味道而使用的化学物质。

它们常用于调味品、罐头食品等。

常见的增味剂有谷氨酸钠、合成香精等。

虽然这些物质在适量使用下不会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但长期大量摄入可能引发味觉疲劳、肥胖等问题。

3. 激素激素是一类生物活性物质,它们可以促进或抑制机体的代谢和发育过程。

在食品中,常见的激素包括激素类似物和植物激素。

激素类似物通常用于畜禽饲料,目的是促进生长和提高产量。

然而,过量激素类似物摄入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性早熟等疾病。

植物激素则存在于一些植物性食品中,如大豆等,长期高摄入可能导致激素依赖性疾病。

4. 残留农药农药是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化学物质,残留农药指的是在农产品中残留的农药残留量。

农药的存在可以保护农作物,但长期食用残留农药过多的食品可能积累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因此,选择有机食品、正确清洗和烹饪农产品是减少农药残留的有效方式。

5. 重金属重金属是一类密度较大且毒性较高的化学元素,常见的有汞、铅、镉等。

无论从环境污染还是食品本身的含有,食品中的重金属对人体健康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长期摄入重金属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害、肾脏疾病等。

尤其是鱼类、大型海产品和某些土特产品容易富集较高含量的重金属,应注意适量食用。

6.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延长保质期或增加特定功能而添加的物质。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包括着色剂、增稠剂、稳定剂等。

尽管食品添加剂经过严格监管,但过量或长期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食品中有害有毒物质

食品中有害有毒物质

毛头鬼伞
半卵形斑褶菇
毒粉褶菌
介味滑锈伞 美丽粘草菇
粉红枝瑚菌
八招识别毒蘑菇
一看 生长地带 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上,有毒 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二看 颜色 有毒蘑菇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 色的往往有剧毒,采摘后易变色。 三看 形状 无毒蘑菇的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有毒 的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秆上有菌轮,菌托秆细长或 粗长,易折断。 四看 分泌物 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 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五闻 气味 无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有怪异味,如辛辣、酸涩、恶腥 六 测试 在采摘野蘑菇时,可用葱在蘑菇盖上擦一下,如果葱变成青褐色,证 明有毒,反之不变色则无毒。 七煮试 在煮野蘑菇时,放几根灯芯草、些许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灯 芯草变成青绿色或紫绿色则有毒,变黄者无毒;大蒜或大米变色有毒,没变色 仍保持本色则无毒。 八化学鉴别 取采集或买回的可疑蘑菇,将其汁液取出,用纸浸湿后,立即在 上面加一滴稀盐酸或白醋,若纸变成红色或蓝色的则有毒。
此蘑菇因可以毒杀苍蝇而得名。误食后 约6小时以内发病,产生剧烈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及精神错乱,出汗、发冷、肌肉 抽搐、脉搏减慢、呼吸困难或牙关紧闭,头 晕眼花,神志不清等症状。使用阿托品疗效 良好。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山
西、江苏、云南、广东、香港、 青海、新疆和西藏等地。
可食用,但有人Leabharlann 为有毒, 不宜随意采食。植物中的天然毒素: 氰甙 对人的致死量0.4-1mg/kg(体重)
苦杏仁甙
预防: 1、勿生食 2、脱氰

食品安全知识了解食品中的常见有害物质

食品安全知识了解食品中的常见有害物质

食品安全知识了解食品中的常见有害物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食品中的有害物质是指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化学性物质,它们可能通过污染、添加、残留等多种途径进入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对于了解食品中的常见有害物质,增强食品安全意识,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食品中常见的有害物质1. 农药残留农药是为了防治农作物病虫害而使用的化学物质,但因不当使用或滥用农药,导致农作物中残留农药的问题日益严重。

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毒性、免疫系统损伤、致癌性等。

尤其是食用果蔬等生鲜食品时,应选择洗净或去皮的方式来减少农药残留的摄入。

2. 动物药物残留畜禽养殖中使用的动物药物,如抗生素、激素、饲料添加剂等,可能会在食品中残留。

长期摄入含有动物药物残留的食品,会使人体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甚至对饥饿和饱食中枢产生影响,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因此,在购买并食用肉类等动物食品时,应选择可靠的渠道并遵循合理食用量。

3. 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克/立方厘米的金属元素,如铅、汞、镉等。

它们可被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排放物质中释放并进入环境循环,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长期摄入食品中的重金属物质,会对人体造成肝脏、肾脏、神经系统等多个器官的损害。

因此,在购买食品时,应选择有机食品或来自安全环境的食品。

4. 存储污染食品在加工、储存、运输等过程中,容易受到微生物、霉菌、毒素等的污染。

毒素是由真菌或细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如黄曲霉素、赤霉素等,会对人体的肝脏、肾脏和免疫系统造成损害。

因此,正确储存食品,严格控制食品的保存期限,避免食用过期食品是保护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二、食品安全知识与应对措施1.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到正规的超市、农贸市场购买食品,可以获得更高的食品安全保障。

正规销售商通常会有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确保食品符合国家标准。

食品中有害成分

食品中有害成分

食品的有害成分选择题:1.河豚毒素对紫外线和阳光有强的抵抗能力,经紫外线照射_〔48〕_h后,其毒性无变化。

2.当人食用了金龟豆后,由于金龟豆中的今可豆氨酸与_〔胱氨酸〕_构造相似,干扰了其在体内的代谢而使人得今龟豆病。

3.消费者如食入过量的有害糖苷类,体内糖及_〔钙〕的运转受影响。

4.有毒糖苷的酶促产物具有〔致甲状腺肿〕作用。

5.消费者食入高剂量的有害糖苷类,使__〔碘〕_____失活。

6.河豚毒素是豚毒鱼类的一种神经毒素,一般家庭的烹调加热河豚鱼毒素_〔几乎无〕_变化,是食用河豚鱼中毒的主要原因。

7.青霉素是〔一元酸〕,可与钾、钠、钙、镁等金属形成盐类。

8.当植物源食品中草酸及植酸含量较高时,一些_〔必需的矿质元素〕生物活性就会损失。

9.苯并芘是由__〔5〕_____个苯环组成的多环芳烃。

10.蛋白酶抑制剂的_〔半胱氨酸〕_____含量特别高。

11.丙烯酰胺为_〔构造简单的小分子〕_____化合物。

12.食物过敏原是指能引起免疫反响的食物抗原分子,几乎所有的食物过敏原都含有〔蛋白质〕。

13.小麦过敏患者对小麦过敏主要是由于在小肠黏膜上,缺乏分解〔面筋〕蛋白质的特殊酶。

14.食用菜豆前不能完全破坏有毒糖苷及相关的酶活性,它们在人体内会产生游离的〔硫氰酸盐〕。

15.凝集素能可逆结合特异性_〔单糖或寡糖〕〔书本的〕。

〔单糖或双糖,网络课程的〕16.多酚类对蛋白质及酶有配合沉淀作用,与蛋白质的相互结合反响主要通过〔疏水作用〕氢键作用。

17.植酸具有_〔12〕_个可解离的酸质子,可以与大多数的金属离子生成络合物。

18.当植酸与蛋白质或与Ca2+、Mg2+结合时,通常生成__〔水〕_溶性的化合物。

19.豆类制品加热不够,会引起中毒,与豆类含有大量的__〔凝集素〕___有一定的关系。

20.皂苷毒性是指皂苷类成分有_〔溶血〕__作用。

21.亚硝酸盐中毒时,应用__〔美蓝〕___解毒22.河豚鱼含毒素最多的部位是_〔卵巢和肝〕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