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检测实施细则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外掺料)检测实施细则一、检测项目无机结合料含水量、击实、无侧限抗压强度、水泥或石灰剂量、石灰化学分析、粉煤灰细度、粉煤灰需水量比、粉煤灰含水量、粉煤灰安定性、粉煤灰烧失量、粉煤灰比表面积、石灰粉煤灰密度。
二、检测依据《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1596-2005《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DG/TJ 08-230-2006《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2001三、检测方法1.无机结合料含水量(T 0801-2009烘干法)1.1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法是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含水量的标准方法。
在105℃~110℃的条件下烘干到恒重的稳定土称为干稳定土的质量之比的百分率称为稳定土的含水量。
1.2仪器设备电热鼓风干燥箱(编号TG-05);电子天平(编号TG-03);电子天平(编号SH-06)。
1.3试验步骤1.3.1在开始试验前后应记录试验室的环境条件和仪器设备使用台帐。
1.3.2细粒土,称铝盒质量并精确至0.01g(m1),试样约50g放入铝盒中,称其质量并精确至0.01g(m2)。
中粒土,称铝盒质量精确至0.1g(m1)试样至少500g放入铝盒中称其质量并精确至0.1g(m2)。
粗粒土,称铝盒质量并精确至0.1g(m1),试样至少2000g放入铝盒中,称其质量并精确至0.1g(m2)。
1.3.3将其称好的试样与铝盒一起放到已达110℃的烘箱内进行烘干,需要的烘干时间随土类和试样数量而变。
当冷却试样连续两次称量的差(每次间隔4h)不超过原试样质量的0.1%时,即认为已经烘干。
1.3.4烘干后,从烘箱中取出盛有试样的铝盒,放置冷却。
1.3.5将铝盒和烘干的试样称其质量并精确至细粒土0.01g、中粒土0.1g、粗粒土0.1g(m3)。
1.4计算用下式计算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含水量W(%)W=( m2- m3)×100/( m3- m1)式中:m1—铝盒的质量(g);m2—铝盒和湿稳定土的合计质量(g);m3—铝盒和干稳定土的合计质量(g);1.5结果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含水量W两次平均值,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项目三无机结合料相关试题

一、单选题:1、水泥稳定碎石强度试验时,试件需在标准条件下养生一定龄期,北方地区养生期间温度应保持为(C)。
A.20℃B.25℃C.20±2℃D.25℃±2℃2、水泥石灰稳定砂砾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件正确的养生方法应是( D )。
A.先浸水1d,再标准养生27dB. 先标准养生27d,再浸水1dC.先浸水1d,再标准养生6dD. 先标准养生6d,再浸水1d3、石灰重型击实实验得出混合料湿密度为1.98 g/cm3,含水量为6.0%,则混合料干密度为(B )。
A.1.86g/cm3B.1.87g/cm3C.2.10 g/cm3D.2.11 g/cm34、水泥稳定碎石组成设计内容的描述有:①轻型击实试验确定混合料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②配制不同水泥剂量的混合料③检验水泥最小剂量要求④进行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⑤按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制备试件⑥根据强度标准,确定合适的水泥剂量错误描述有( A )。
A.①⑤B.①④⑤C.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5、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所需试样应采用高径比为(B)的圆柱体。
A.1:0.5B. 1:1C.1:1.5D.1:26、对于养生7天的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件,在养生期间,试件质量损失应符合规定,中试件质量损失不超过(D)。
A.1gB. 4gC.7gD.10g7、某水泥稳定砂砾重型击实试验测试结果为:试筒质量6590克,试筒容积2177立方厘米,试筒与湿样合计质量11860克,代表试样含水量5.8%,则混合料湿密度为()。
A.2.28克/立方厘米B. 2.29克/立方厘米C. 2.42克/立方厘米D. 2.56克/立方厘米8、EDTA滴定法测定水泥剂量的试验工作包括:①准备标准曲线;②移液管吸取上层悬浮液置于三角瓶,加入1.8%的氢氧化钠,加入钙红指示剂并摇匀;③称取300g混合料放在搪瓷杯中,搅散并加入600ML10%氯化铵溶液;④搅拌3min,放置4min,直到出现澄清悬浮液为止,记录时间,转移上部清液;⑤选取有代表性的混合料;⑥EDTA标准溶液滴定,并记录消耗量;正确的试验顺序为(D)。
三七灰土层施工方法

三七灰土层施工方法1、石灰质量应符合规定的Ⅲ级以上的生石灰或消石灰的技术指标。
要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
如存放时间较久,经试验有效钙及氧化镁含量低于Ⅲ级标准时,应按有效成分适当提高石灰剂量。
2、土1)塑性指数为10~20的粘性土易于粉碎便于碾压成型,施工和使用效果都较好,对土中所含土块,要加强粉碎,粉碎后土中>25mm的土块应小于5%,塑性指数较大的粘性土含量应小于10%,可以采取两次拌和法,第一次加部分石灰拌和后含放24~48h,再加入其余石灰进行第二次拌和。
2)土中的某些盐分及腐殖质对石灰土有不良作用,硫酸盐含量超过0.8的土和腐殖质含量超过10%的土,不宜用石灰稳定。
3)一般露天水源及地下水源均可用于灰土层施工3、灰土施工准备1)整理下承层2)新完成的底基层或土基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验收。
3)凡验收不合格的地段,必须采取措施使其达到标准后,方能在其上铺筑石灰土层。
4、测量1)在土基上铺筑石灰土层必须进行恢复中线测量,敷设适当桩距的中线桩并在路面边缘外设指示桩。
2)进行水平测量,把路面中心设计标高引至指示桩上。
5、备料1)备灰与消解石灰(1)开工前应选择适当的存灰点,以地势较高,近水源,有电源,有交通通道,离居民点有一定距离且较安全的地点为宜,以免雨季被泡,调运困难等。
(2)消解石灰时要佩戴眼镜,穿胶靴等劳动保护用品,防止石灰烧伤,为防止大堆石灰的底部消解不透或压实影响石灰消解过程中的膨胀,存灰点堆存石灰的高度不宜超过3~4m。
(3)消解钙石灰应在用灰前3~5d消解完毕,镁石灰及高镁石灰应充分消解10d以上方准使用,未消解透的石灰不准装车铺用。
加水时应控制水量适当,第一遍注水为初步消解,间隔半天至一天进行第二遍注水,水管深插至灰堆底部,加水至少两遍,若尚留有消解不透处应加第三遍水点补。
因消石灰可不过筛,用水量应稍偏大,以使充分消解。
一般含水量应在35%~40%之间,以不使消石灰成膏成团又不粘锨为好。
影响石灰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分析

影响石灰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分析摘要: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水稳性,并有一定程度的抗冻性,整体性强。
在经级配改良或未改善的粘土类、亚粘土类、亚砂土类、粉土类中掺入各类稳定材料称为无机结合料稳定土。
与砂石材料相比,稳定土路面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和良好的稳定性,但耐磨性差,一般不用作面层。
关键词:石灰稳定土;强度;原理石灰稳定土因为取材广泛,施工成本低廉,因此在道路施工中应用广泛,含灰量低于5%时一般为改良土质,增强土质CBR强度,以满足规范对填料的要求,大于10%时,一般是利用石灰稳定土的强度、稳定性、整体性、刚性等来做低等级道路的基层或高等级道路的底基层。
1.石灰稳定土的组成1.1土质土的矿物成分对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试验表明,除有机质或硫酸盐含量高的士以外,各类砂砾土、砂土、粉土和粘土均可用无机结合料稳定。
一般规定本变化,且能保证稳定土达到所规定的强度和稳定性的前题下,取尽可能选低剂量、低成本的稳定材料。
1.2石灰各种化学组成的石灰均可用于稳定土。
在剂量不大的情况下,钙质石灰比镁质石灰稳定土的初期强度高。
镁质石灰稳定土在剂量较大时后期强度优于钙质石灰稳定土。
石灰的最佳剂量,对粘性土和粉性土为占千土重的8%~16%,对秒性土为10%~18%。
1.3含水量水分是稳定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水分以满足稳定土形成强度的需要,同时使稳定土在压实时具有一定的塑性,以达到所需要的压实度。
水分还可使稳定土在养生时具有一定的湿度。
2.石灰土强度形成原理在土中掺入适量的石灰,并在最佳含水量下拌匀压实,使石灰与土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作用而逐渐形成强度。
石灰与土之间产生的化学与物理化学作用可分为四个方面:离子交换作用;结晶作用;碳酸化作用;火山灰作用。
2.1离子交换作用在石灰土中,由于水的作用使部分熟石灰离解成Ca++和(OH)-离子,溶液呈现出弱碱性,随着Ca++浓度增大,灰土中土粒表面原来吸的Na++、K+等一价离子被石灰中的二价Ca++离子替换。
浅析石灰土施工的影响因素及有效对策

阜 阳 市科信 交通 工程 试验 检 测有 限公 司 郭 鹏 程 志杰
[ 摘 要 ] 我国公路 建设 中石灰土被广泛应 用于路 面的垫层 、 在 底基层及基 层( 高等级公路 ) 它造价低廉且 具有较 高的 强度 、 非 中, 板 结性和水稳性 , 因此在我 国公路建设 中备 受青 睐。但 是 由于石灰 土的施 工工艺和施工质 量控 制 比较复 杂, 影响其质量 因素也较 多, 因而石灰土成为 了道路 工程应用最为广。本 文现 结合工程 实例 , 对石灰土施工过程 中灰剂量衰减等影 响质量 因素以及 常见 问题 针 进 行分析 , 同时提 出了一些有效的对策 , 期望能对石灰土施 工的质量控制提供帮助 。 [ 关键 词 ] 灰 土 施 工 影 响 因素 石 灰 衰 减 控 制 要 点 石 1在石灰稳定土施 工中经常会发现石 灰稳定 土的灰剂量 和压 实度 . 在检测 时不 能满足设 计和规范要求 , 通过试 验发现 , 石灰稳定 土的灰剂 量滴定随时间的增 长有所 衰减 , 即灰剂量 衰减。在压实度检测 过程中 , 由于取样的时间不 同 , 灰剂量滴定就不一样 , 因而确定 的最 大干密度也 就不一样。 间越长 , 时 滴定 出的灰剂量 越低 , 取用的最大干密度越大 , 从 而反映出的路 基压 实度越 小。因此 , 我们 在石灰稳定土的检测 中有必要 考虑灰剂量 衰减对路 基压 实度的影响。 11 内试 验 .室 为了便 于检测石 灰稳 定土的施工质量 ,需 绘制不 同灰剂 量对 应的 最大干密度 曲线 、 D A消耗量 与石灰剂量关 系曲线 、灰剂 量随时间变 ET 化 曲线 。 我们取具有代表性 的 1 #取土坑 的掺灰 改 良土进行试验 , 绘制 三种 不同曲线。 111 ..确定不 同灰剂量 与最大 干密度 的关 系曲线 。 11 .2通过重型击实试验 , . 得到不 同灰剂 量的最 大干密度。 113 .-通过对上述试验数据处理分析 ,最大 干密度 与掺灰 剂量 的多 少是 有 规 律 的 。 11 .. 曲线 中我 们 可 以查 出不 同灰 剂 量 对 应 的最 大干 密 度 。 4从 11 .. 5通过重型击实试验 , 得到不 同灰剂量 的最 大干密度 。 11 .. 6通过对上述试验数据处理分析 ,最大干密度 与掺灰剂量 的多 少是有规律 的。 11 .. 曲线 中我们可 以查 出不 同灰剂量对应 的最大干密度 。 7从 1 . 2确定 E T D A的消耗量与石灰剂量的标准曲线 1 . 通过下列公式进行混合料组成 的计算 .1 2 ①干混合料质量 = 0 g/( +最佳含水量 ) 30 1 ②干土质量 =干混合料质量 /(+石灰剂量 ) 1 ③干石灰质量 = 干混合料质量 一千土质量 ④湿土质量 = 干土质量 X(+土的风干含水量 ) 1 ⑤湿石灰质量 = 干石灰 X(+石灰的风干含水量 ) 1 122按 121 .. ..计算 的结果 配制石灰 稳定 土的混合料 , 通过 E T D A滴 定法 , 得到不同灰剂量滴定消耗 E T D A量。 123 过对上述试验数 据处 理分析 ,绘制 E T .-通 D A消耗量 与石灰剂 量的标 准曲线。 1 . 图可以得 到不 同石灰剂量 与 E T .4绘 2 D A消耗量 的对应关 系。 1 . 3确定石灰剂量 随时间变化 的曲线 ( 即灰剂量衰减曲线 ) 1 .根据 已经确定的最大干 密度 和最佳含水量 选取 5 .1 3 %石灰剂 量 的稳定 土, 通过无机结合料稳定土 的无侧 限抗压 强度试 验方法中的制件 方 法配制试件 , 模拟现场施工 条件对 已配制 的试 件进行养 生, 根据不 同 龄期分别做 E T D A消耗量试验, 灰剂量衰减试验数据经分析处理后 。 1. . 2以龄期为横坐标 , 3 灰剂量衰减后剩余率为纵 坐标 , 出的灰 绘制 剂量衰减 曲线 。 2施 工 准 备 阶 段 . . 21 . 原材料要求 。在石灰土基层施 工前 , 应取所定料 场中有代表性 的土 样 进 行 以 下 试 验 : 粒 分 析 ( 施 工 中 , 粒 应 尽 可 能 粉 碎 , 细 越 颗 在 土 越 好, 土块最大尺寸不应大于 1 m 5 m。灰土强度与土颗粒 的大小有直接关 系 )液 限 和 塑 性 指 数 ( 范 中规 定 : 性 指 数 l 、 规 塑 5~2 0的粘 性 土 以 及 含 有一定数量的粘性土的中粒土和粗粒 土均 适宜于用石灰稳定 。为了保 证工程质量 , 采用的土源既要考虑 到符 合规范指标和强度要 求 , 对所 还 要考虑到因地 制宜 、 就地取 材。 对不 同的区域 、 不同的土质 , 通过技术处 理的手段 , 其满 足灰土层 施工的指标要求 )击实试验 、 使 、 碎石或 砾石 的 压碎值 ( 应符合以下要求 : 用于城市快 速路和主干道基层应不大于3 %; 0 用于次干路基层应不 大于 3 %) 。 5 等 22石灰 中有效钙 和氧化镁 含量是检验 的重点。( ) . 1石灰质量对石 灰土强度影响很 大。石灰应符合 《 公路路 面基层施 工技术规范》 中Ⅲ级 以上石灰的技术指标 。在施工 中应尽量选用等级高 的石灰 。( ) 2 石灰 的 存放时间对石灰 的质量有极 大的影响 。石灰土强度 的形 成主要是石灰 与细粒土的相互作用 。 石灰土初期强度形成 的主要原 因是离子交换 , 而 其后期强度增长的主要原 因是碳酸化反应 。( ) 3 消解石灰 的质量对石灰 土强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 有些路段使用 了未充分消解 的消石灰 , 灰土层 碾压成型后在养生过程 中, 未充分 消解的石灰块遇水继续 消解 , 引起局 部爆裂崩 解 , 造成灰 土层裂缝 、 松散而破 坏 , 响灰 土层 的强度 和平整 影 度。 掺加料若利用级配砾石 、 砂石等材料 时, 其最大粒径不宜超过 06倍 . 分层厚度 , 且不 大于 10 m 如试验碎石 、 0m , 碎石土 、 砾 、 砂 砂砾土 等继级 配不好的材料 , 宜先改善其级配 。掺人量根据试验确定 。 23 合比要求 。 1 石灰剂量 。 .配 () 石灰剂量对石灰土强度 的影响较为 显著。 石灰剂量较低时 (% ~4 , 3 %)石灰 主要起 稳定作 用。 随着石灰剂量 的增加石灰土的强度和水稳性也显著提高 , 石灰主要起加 固作用 。 但当 剂量超过一定范围时 , 过多 的石灰在 土的空隙 中以自由灰 的状 态存 在 , 将 导致石灰土的强度下降 。目前 在生产实践 中常用 的石灰 剂量不低于 5 最高为 1%,%~8 %, 2 7 %为经济实用 。( ) 2 最佳含水量 。水分是石灰土 的一个重要 组成 部分。在施工中 , 土中水分使石灰与土发生物理化学作 用 ,以满 足石灰 土形成强度 的需要 ;使 石灰土在压实时具有一定 的塑 性, 以便 于碾 压到所要求 的压实 度 ; 使石灰 土养生时具 有一定 的湿度 。 所 以最佳含水量亦 是控 制石灰土施工质 量的一个关键指标 。从理 论上 讲, 石灰 土的最佳含水 量为素土的最佳含水 量 、 拌和过程 中蒸发所需 的 水量 与石灰反应过 程所 需的水量三者之 和。不同土质和不 同石灰 剂量 的石灰土各有其不 同的最 佳含水量 , 这些 都需要通过试验才能得到。当 灰 土 在 最 佳 含 水 量 时进 行 碾 压 才 能 得 到 最 大 的 密 实 度 ,含 水 量 在 拌 和 过程 中、 开始碾压时及碾压过 程中进 行检 验。碾压 时混合料的含水 量可 略大于最佳含水量 05 ~1 . % %,这 是为了弥补碾 压过程 中水分 的损失 。 含水量过大 , 既会影响石灰 土可能达到 的密度 和强度 , 又会 明显增大石 灰土 的干缩性 , 使结构层产 生干缩裂缝 。含水量 过小 , 也会影响石灰土 可能达到的密度和强度 。 24试验段施工要求 。施工前进行 10~2 0 . 0 0 m试验段施工 , 确定机 械组合效果 、 压实虚铺系数和施工方法 。 在石灰土正式施工前必须先进 行试验段施工 , 这是灰土施工前必不可少 的重要工序 。 通过试验段 的修 筑, 我们 能够确定压 实机械 的选 择和最佳 组合 , 碾压 的基本原则 , 灰土 均匀性所需的拌和遍数 , 松铺 系数 及压实层厚度 , 碾前 含水 量偏差最佳 含水量所允许的范围等 。这些参 数的确定为 以后石灰 土规 模化施工提 供第 一手十分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 为今后优质高效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
无侧限抗压强度及滴定操作步骤

(二)样品要求水泥或石灰稳定材料中水泥或石灰剂量测定:应使水泥或石灰稳定材料处于最佳含水状态,并短于水泥初凝时间。
1水泥或石灰稳定材料中水泥或石灰剂量测定试验方法(1)仪器设备酸式滴定管(50mL),滴定台,滴定管夹,大肚移液管(10mL,50mL),锥形瓶(200mL),烧杯(2000mL,300mL),容量瓶(1000mL),搪瓷杯(1200mL),玻璃棒,量筒(100mL,5mL),棕色广口瓶(60mL),电子天平(量程不小于1500g,感量0.01g),秒表,洗耳球,洗瓶等。
(2)试剂0.1mol/m3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二钠)标准溶液(简称EDTA二钠标准溶液):准确称取EDTA二钠(分析纯)37.23g,用40~50℃的无二氧化碳蒸馏水溶解,待全部溶解并冷却至室温后,定容至1000mL。
10%氯化铵(NH4Cl)溶液:将500g氯化铵(分析纯或化学纯)放在10L的聚乙烯桶内,加蒸馏水4500mL,充分振荡,使氯化铵完全溶解。
也可以分批在1000mL的烧杯内配制,然后倒入塑料桶内摇匀。
1.8%氢氧化钠(内含三乙醇胺)溶液:用电子天平称18g氢氧化钠(NaOH)(分析纯),放入洁净干燥的1000mL烧杯中,加1000mL蒸馏水使其全部溶解,待溶解冷却至室温后,加入2mL三乙醇胺(分析纯),搅拌均匀后储于塑料桶中。
钙红指示剂:将0.2g钙试剂羧酸钠(分子式C21H13N2NaO7S,分子量460.39)与20g预先在105℃烘箱中烘1h的硫酸钾混合。
一起放入研体中,研成极细粉末,储于棕色广口瓶中,以防吸潮。
(3)准备标准曲线a、取样:取工地用石灰和土,风干后用烘干法测其含水率(如为水泥,可假定含水率为0)b、混合料组成计算公式:干料质量=湿料质量/(1+含水量)计算步骤:干混合料质量=湿混合料质量/(1+最佳含水量)干土质量=干混合料质量/(1+石灰或水泥剂量)干石灰或水泥质量=干混合料质量-干土质量湿土质量=干土质量×(1+土的风干含水量)湿石灰质量=干石灰质量×(1+石灰的风干含水量)石灰土中应加入的水=湿混合料质量-湿土质量-湿石灰质量c、准备5种试样,每种两个样品(以水泥稳定材料为例),如为水泥稳定中、粗粒土,每个样品取1000g左右(如为细粒土,则可以称取300g左右)准备试验。
石灰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一、试验目的 该试验主要测定路面基层稳定材料(稳定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7 天无侧限抗压强
度 ,主要应用在路面基层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和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室内配合比设计试验和现场检测两者在试料准备和结果处理上是不同的,前者根据设计
配合比称取试料并拌和,按要求制备试件,结果处理是按 RC0.95=RC-1.645S>Rd;后者则在 工地现场取拌和的混合料作试料,并按要求制备试件,结果处理是按 RC>Rd/(1-ZaCv)。 二、试验要求
小试件不大于 10% ;中试件不大于 15% ; 大试件不大于 20%
8、报告
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材料的颗粒组成;
(2)水泥的种类和标号或石灰的等级;
(3)确定最佳含水量时的结合料用量以及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g/cm3);
(4)水泥或石灰剂量(%)或石灰(或水泥)、粉煤灰和集料的比例;
6、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1)将已浸水一昼夜的试件从水中取出,用软的旧布吸试件表面的可见自由水,并称
试件的质量 m4。 (2)用游标卡尺量试件的高度 h1,准确到 0.1mm。 (3)将试件放到路面材料强度试验仪上,进行抗压试验。试验过程中,并保持速率约
为 1mm/min。记录试件破坏时的最大压力 P(N)。 (4)从试件内部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测定其含水量 1 : 7、计算 (1)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Rc 。用下列相应的公式计算:
压入试模为止,维持压力 1min。
(4)脱模:解除压力后,取下试模,拿去上压柱,并放到脱模器上将试件顶出。
(5)称试件的质量 m2,小试件准确到 1g;中试件准确到 2g;大试件准确到 5g。然后用 游标卡尺量试件的高度 h,准确到 0.1mm。
石灰土底基层施工实用工艺实用标准

石灰土底基层施工工艺标准1.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陕西地区湿陷性黄土地区城市道路底基层施工,其他道路底基层施工可参照执行。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CJJ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44《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CJJ194《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规范》JTG 03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1.3术语1.3.1基层base course设在面层以下的结构层。
主要承受由面层传递的车辆荷载,并将荷载分布到垫层或土基上。
当基层分为多层时,其最下面的一层称底基层。
1.3.2石灰稳定土lime soil将消石灰粉或生石灰粉掺入各种粉碎或原来松散的土中,经拌合、压实及养护后得到的混合料。
1.4 施工准备Ⅰ技术准备1.4.1认真研读施工图纸,熟悉施工现场,同时熟读道路石灰土底基层各种施工规范和施工工艺,了解石灰土底基层施工要点及质量检验标准。
1.4.2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员对班组操作工人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落实各环节应注意的施工要点。
1.4.3 原材料试验1检验石灰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确定石灰等级。
2确定取土场,并对料场中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下列试验:颗粒分析、液限和塑性指数。
1.4.4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按石灰含量确定石灰土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
1.4.5施工前进行100~200m实验段施工,确定机械设备组合、压实虚铺系数和施工方法。
Ⅱ物资准备1.4.6 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土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采用塑性指数10~15的亚粘土、粘土。
塑性指数大于4的砂性土亦可使用。
2)土中的有机物含量宜小于10%。
3)使用旧路的级配砾石、砂石或杂填土等应先进行试验。
级配砾石、砂石等材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0.6倍分层厚度,且不得大于10cm。
2 石灰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用1~3级的新灰,石灰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4.6-1的规定。
表1.4.6-1石灰技术指标1 测量设备:GPS全球定位系统、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灰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一、试验目的 该试验主要测定路面基层稳定材料(稳定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7 天无侧限抗压强
度 ,主要应用在路面基层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和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室内配合比设计试验和现场检测两者在试料准备和结果处理上是不同的,前者根据设计
配合比称取试料并拌和,按要求制备试件,结果处理是按 RC0.95=RC-1.645S>Rd;后者则在 工地现场取拌和的混合料作试料,并按要求制备试件,结果处理是按 RC>Rd/(1-ZaCv)。 二、试验要求
通过试验,要求掌握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掌握无侧限抗压强度在路 面基层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和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具体应用 。 三、仪器设备
1、圆孔筛:孔径 40mm、25mm 及 5mm 的筛各一个。 2、试模:适用于下列不同土的试模尺寸为:
细粒土(最大粒径不超过 10mm):试模的直径×高=50mm×50mm; 中粒土(最大粒径不超过 25mm):试模的直径×高=100mm×l00mm; 粗粒土(最大粒径不超过 40mm):试模的直径×高=150mm×150mm。 3、反力框架、液压千斤顶(或压力机) 4、路面材料强度试验仪或其他合适的压力机,但后者的规格应不大于 200kN。 5、养护箱、水槽、天平、台秤、量筒、拌和工具、脱模器、大小铝盒、烘箱等。 四、试验步骤 1、试料准备 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试料,将土过筛并进行分类。粗粒土,除去大于 40mm 的颗粒备用; 中粒土则除去大于 25mm 或 20mm 的;细粒土则除去大于 10mm 的。并测定其风干含水量。 细粒土,试样应不少于 100g;粒径小于 25mm 的中粒土,试样应不少于 1000g;粒径小于 40mm 的粗粒土,试样的质量应不少于 2000g。 2、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确定无机结合料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 和最大干密度。 3、配制混合料 (1)平行试验制件数量:稳定细粒土,至少制 6 个试件;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至少 分别制 9 个和 13 个试件。 (2)称料拌和:细粒土,一次称取 6 个试件的土;中粒土,一次称取 3 个试件的土; 对于粗粒土,一次只称取一个试件的土;将称好的试料加规定的水进行拌和均匀,将土和水 拌和均匀后放在密闭容器内浸润备用(浸润时间:粘性土 12~24h;粉性土 6~8h;砂性土、 砂砾土、红土砂砾、级配砂砾等可以缩短到 4h 左右;含土很少的未筛分碎石、砂砾及砂可 以缩短到 2h)。 (3)若为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可将石灰、土加水一起拌匀后进行浸润。在浸润过 的试料中,加入预定数量的水泥并拌和均匀,在拌和过程中,应预留的 3%的水加入土中, 使混合料的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拌和均匀的加有水泥的混合料应在 1h 内按下述方法制 成试件,超过 1h 的混合料应该作废。 4、按预定的干密度制件 (1)制备一个预定干密度的试件,需要的稳定土混合料数量 m1(g) m1=ρ d V(1+Wopt)=ρ dmax KV(1+Wopt) 式中:V—试模的体积;Wopt—稳定土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K—压实度标准
小试件不大于 10% ;中试件不大于 15% ; 大试件不大于 20%
8、报告
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材料的颗粒组成;
(2)水泥的种类和标号或石灰的等级;
(3)确定最佳含水量时的结合料用量以及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g/cm3);
(4)水泥或石灰剂量(%)或石灰(或水泥)、粉煤件从水中取出,用软的旧布吸试件表面的可见自由水,并称
试件的质量 m4。 (2)用游标卡尺量试件的高度 h1,准确到 0.1mm。 (3)将试件放到路面材料强度试验仪上,进行抗压试验。试验过程中,并保持速率约
为 1mm/min。记录试件破坏时的最大压力 P(N)。 (4)从试件内部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测定其含水量 1 : 7、计算 (1)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Rc 。用下列相应的公式计算:
量 m4 (g)
损失
m2-m3 (g)
m4-m3 (g)
度 h1 (cm)
h2 (cm)
最大压 力P (N)
度 RC (Mpa)
最 小 值 RCmin (Mpa) 标准差 S (Mpa) 结论:
最 大 值 RCmax (Mpa) 偏差系数 Cv (%)
平 均 值 RC (Mpa) RC0.95 (Mpa)
(9)工程施工质量试验结果处理:最小值和最大值、平均值 Rc 、标准差 S 、
偏差系数 ,RC≥Rd/(1-ZaCv) (Za 为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而变的系数,高数 公路和一级公路应取保证率 95%,即 Za=1.645;其它公路应取保证率 90%,即 Za=1.282)。
五、注意事项
1、试料的计算、拌合、浸润时间要严格按照要求去做,尤其掺加水泥的材料,更应该 考虑水泥凝结时间的要求。
2、养生期间温度,在北方地区应保持 20℃±2℃,在南方地区应保持 25℃±2℃。 3、抗压强度:小于 2.0MPa 时,采用两位小数,并用偶数表示;大于 2.0MP 时,采用 1 位小数; 4、无侧限抗压强度在配合比设计和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结果处理区别。 六、试验报告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材料类型
试件类型
ρ d—稳定土试件的干密度,g/m3;ρ dmax--稳定土试件的最大干密度,g/m3。 (2)装件:将试模的下压柱放入试模的下部,但外露 2cm 左右。将称量 m1 分 2~3 次灌入 试模中,每次灌入后用夯棒插实。然后将上压柱放入试模内,上压柱也外露 2cm。
(3)静压:将整个试模放到反力框架内的千斤顶(或压力机)上,加压直到上下压柱都
压入试模为止,维持压力 1min。
(4)脱模:解除压力后,取下试模,拿去上压柱,并放到脱模器上将试件顶出。
(5)称试件的质量 m2,小试件准确到 1g;中试件准确到 2g;大试件准确到 5g。然后用 游标卡尺量试件的高度 h,准确到 0.1mm。
5、养生:试件脱模后并称量,应立即放到养护箱内进行保温保湿养生。但中试件和大
小试件: Rc
P A
0.00051P(MPa)
;
中试件: Rc
P A
0.000127P(MPa)
大试件: Rc
P A
0.00057P(MPa)
;
式中: P ——试件破坏时的最大压力,N;
A ——试件的截面积,mm2, A D 2 ; D ——试件的直径,mm。
4 (2)精密度或允许误差。 平行试验的偏差系数 CV (%)应符合下列规定:
试件应先用塑料薄膜包覆。养生时间视需要而定,作为工地控制,通常都只取 7d。整个养
生期间的温度,在北方地区应保持 20℃±2℃,在南方地区应保持 25℃±2℃。
养生最后一天,应该将试件浸泡在水中,水的深度应使水面在试件顶上约 25mm。在浸
泡水中前,应再次称试件的质量 m3。在养生期间,试件质量的损失应该符合:小试件不超 过 1g;中试件不超过 4g;大试件不超过 10g。质量损失超过规定的试件,应该作废。
(5)试件干密度(准确到 0.01g/cm3)或压实度;
(6)吸水量以及测抗压强度时的含水量(%);
(7)抗压强度:小于 2.0MPa 时,采用两位小数,并用偶数表示;大于 2.0MP 时,采
用 1 位小数;
(8)试验结果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平均值 Rc 、标准差 S 、偏差系数 ,和 95%概率的 值 Rc0.95( Rc 1.645S) 。
结合料名称
混合料名称 结合料剂量 设计强度
剂量(%) 最佳含水量(%) 制件方法
最大干密度(g/cm3) 制件日期
(Mpa) 试 养生前 浸水前 浸水后 养生期 吸水 养生前 浸水后 试件破 无侧限
件 试件质 试件质 试件质 间质量 量
试件高 试件 坏时的 抗压强
编 量 m2 号 (g)
量 m3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