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课件

合集下载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30张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30张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低沉舒缓,低沉中有激情,舒缓中有快慢缓急 。
第贰章
通晓愁意
疏通愁意

悲愁哀伤的处添样子 加 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题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抵挡
忽暖忽冷,形容 气候变换无常
调养、休息
疏通愁意
菊花
枯萎殆尽
此 处 添
《醉花阴加标》 题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比较探究
词名
意象
酒、黄花、秋 《醉花阴》 风、薄雾、浓
云、瑞脑

意境
处 添


轻烟袅袅、天题气初凉
和菊花吐蕊的清新寂
静的意境
愁情
表达的只是离别
此 处 添 加 标 题


大雁
黄花
梧桐

意象 酒 风 雁 黄花 梧桐 雨
抒情意象
特点 寡淡 劲急 南飞 憔悴 凄凄 绵密
作用

处 象征浓重的愁情
添 加
标题用清冷的秋风渲染愁情
象征离愁、怀乡之思、物是 人非之痛
象征女子憔悴的容颜、孤苦 飘零的晚境
象征悲凉孤寂
象征愁思绵密
抒情手法
将整首词的感情基调升到最高潮。
文章主旨
这首词从早晨写到黄昏,通过描此处写秋日清晨的咋暖还寒 添 加
和秋日黄昏的丝丝细雨,天上的标题大雁、地上的的黄花等 景物,再现了词人南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抒发 了词人的悼亡之悲、怀旧之哀,以寄寓家国之痛、故土 之思。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声声慢》课件 (25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声声慢》课件 (25张PPT)

借 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


词人在写愁情时选了哪些 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找 出词中的主要意象:
淡酒 过雁 梧桐
秋风 黄花 细雨
合作探究
词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意象来 抒写自己的“愁”呢?它们具 有哪些丰富含义?
三杯两盏淡酒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 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秋雁自北向南飞来,写国破家亡、漂泊异乡之苦)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 堪摘?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黄花比喻憔悴的容颜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南唐·李煜《相见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
动作描写 遗失的美好
冷冷清清
环境冷清 心境清冷
凄凄惨惨戚戚
沉痛凄苦
连用七组叠词
奠定全词悲苦愁绝的基调
运用叠词的作用
⑴增强音乐美。 音律和谐、朗朗上口、
声声悦耳。 ⑵增强情感。
起句形象用了七组叠词, 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在遭 受重创巨痛后的悲愁苦痛。
赏意象 品愁情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描写词人南渡后 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抒发了 词人的悼亡之悲、怀旧之哀,以 寄寓家国之痛、故土之思。
课 件 PPT部 编版课 件统编 版部编 版人教 版语文 必修四 《声声 慢》课 件 (25 张PPT) 课件优 质课课 件免费 课件PPT
课外拓展 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版部编版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声声慢》课件 (25张PPT)课件优质课课件免费课件PPT

声声慢完整版PPT课件

声声慢完整版PPT课件
文本背景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创作的。在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只剩 无尽的伤心。于是,她写下了这篇《声声慢》。
作者简介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 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
画面美:意象丰富,意境深远
意象丰富 声声慢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黄花堆积”、“憔悴损” 等,这些意象构成了丰富的视觉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词 中所描绘的场景之中。
意境深远 通过意象的营造和词句的锤炼,声声慢表现出深远的意境, 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无尽的韵味和思索。
画面与情感的交融
画面美不仅在于视觉的享受,更在于与词中情感的交融。 词人通过画面传达出内心的情感世界,使人在欣赏中产生 共鸣。
完美地表达出来。词人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情感更加生动形
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06 声声慢拓展延伸学习
相关词牌作品欣赏与比较
选择《声声慢》词牌的不同作 品,如李清照、辛弃疾等名家 的作品,进行欣赏和比较。
分析不同作品在主题、情感、 意象等方面的异同,感受词牌 的艺术魅力。
通过比较,了解《声声慢》词 牌的特点和风格,加深对词牌 的认识和理解。
来源
声声慢,词牌名,又名“胜胜 慢”“人在楼上”“寒松叹”等。此 调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词,古人多用 入声。
特点
属中调,多以抒情为主,情思细腻,婉 转缠绵。其节奏舒缓,适合表达深沉、 哀婉的情感。
声声慢词牌代表作品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此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 悲凉愁苦的心绪。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声声慢》ppt课件45张

《声声慢》ppt课件45张

(闲愁离愁)
阴》 《一剪梅》
哀婉凄清、苍凉悲楚 《声声慢》《永遇
(浓愁哀愁)
乐》《菩萨蛮》
1103,与赵 明诚结婚
1129,丈夫 在赴任途中 染病离世
1132,再嫁张汝 舟(渣男),离 婚,被判刑两年
1084 出生书 香门第
1127,金 人入侵, 北宋覆灭
1131,客居会稽 遇盗贼,书画被 偷,重病缠身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
什么可采摘的?整天守在窗子边,孤孤单单的, 怎么挨到天黑啊!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 一点一滴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 。 此情此景,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尽呢?
9/4/2023
鉴赏探讨
一、直接写愁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 字了得!
• 2.《声声慢》中,写词人看到大雁可以自如往返而感慨自己滞 流南方不能如愿的句子“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3.《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几?句,由景 入情,情景交融,词人的感情渐渐融入菊花当中,只能看着花 瓣枯萎凋零,联想自身,不禁黯然神伤。
• 4. 《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把所有的凄苦、无奈、孤独、 纷繁不尽的思绪用“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代之。
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 沛流离的苦痛。《声声慢》便是这时期的 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深思愁情 ——愁的内涵:
1129,丈夫
丧夫之痛、孀居之悲
在赴任途中 染病离世
1151,孑然一 身,悲苦离世
1127,金 人入侵, 北宋覆灭
1131,客居会稽 遇盗贼,书画被 偷,重病缠身
未来之忧
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颠沛流离之苦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9张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9张
• 目标回顾:1.背过作者生平,读三遍写作背景。 • 2.翻译本诗并找到意象,分析出他们表达的内容情感。 • 3.分析叠词的作用并学会迁移运用。 • 4.总结出本词艺术特色及中心思想。 • 总结: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叠词作用: • 1、富有韵律,具有音乐美。 • 2、起强调作用,增强感情。(1)全词语言通俗自然,
• 学习方法:借助学习资料,个人朗读分析后小组 讨论交流
• 学习时间:5分钟 • 学习的检测与评价:抢答,按号抽叫。点评,奖
励积分1分。声音大声,大方。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叠词作用: 1、富有韵律,具有音乐美。 2、起强调作用,增强感情。
作用:统纳全篇,并突出了诗人百无聊赖, 心神不定的神态,表现诗人悲深愁绝的痛苦心 情, “凄凄惨惨戚戚”更看出痛之深。
乡愁、离愁 怀乡之愁、悼亡之悲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 损,如今有谁堪摘?
花憔悴 人憔悴 以花衬人
隐含生命逝 去的悲哀
帘卷西风,人比 黄花瘦。
花衰 人瘦 以花衬人
少女闺思的 淡淡哀怨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窗 词人对个人空间与心理空间的坚守,
无论是秋天的景致,还是渲染天地 的生息寒暖,秋雁悲鸣,都是透过 窗户看到的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借景抒情 (间接抒情)
行为 引发
环境
感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注意这句话的内在逻辑顺序
词人在寻觅什么?
哪里冷清?
流亡前安定闲适的生活? 丈夫在世时的情意? 心爱的金石拓片?
环境冷清 内心冷清
似有所寻,不知所寻 无处可寻,无所依托

《声声慢》 ppt课件18张

《声声慢》 ppt课件18张
——柳永《雨霖铃》(离愁)
得出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15
问: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 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 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 “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 凄凉惨淡。
16
5、总结归纳
❖ 1、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 ❖ 2、抓住词中直接抒情的词句来品读 ❖ 3、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
能力目标:学习鉴赏诗词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
情感目标: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对诗词学习的兴 趣和热情,让学生感受古典文化美的熏陶。
4
一、说教材
3、重点、难点
重点:(1)通过分析抒情语句来理解 作者的情感。 (2)通过分析重要意象来领悟 作者的情感。
难点:挖掘词中主要意象的丰富而又复 杂的内涵。
5
二、说学情
17
五、说课综述
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在努 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 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发 散思维能力、运用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并且能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 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18
李清照是北宋最著名的女词人,是婉约词派 的代表,在中国词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声声 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有着很高的 文学欣赏价值。
3
一、说教材
2、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前后期作品的不 同特点。
(2)抓抒情语句来理解作者的情感。 (3)抓主要意象来分析作者的情感。
12
巧用叠词,写出女词人当时孤单凄凉无助的心境。
寻寻觅觅
国破、家败、人亡, 特定环境
孤苦空虚,欲寻寄托、 中的特定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1张

《声声慢(寻寻觅觅)》ppt课件21张
(男女殉情而死后)两家求 合葬,合葬华山旁。东西植 松柏,左右种梧桐。
离情别绪 孤独忧愁 愁思纷乱
忠贞爱情
赏析诗歌
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雨是哀伤﹑愁思的象征
诗歌鉴赏方法:通过把握意象内涵来把 握诗歌情感
寻寻觅觅
动作
若有所失
环境
冷冷清清
冷清凄凉
感情
凄凄惨惨戚戚
郁郁寡欢 惨然不乐
• 1.奠定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 2.回环往复,一唱三叹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梁衡评价: “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 ,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天气无常,心绪难平
声声慢
酒、风、雁、黄花、 窗儿、梧桐细雨
《 寄一锦书剪寻来梅寻?》雁:觅字“觅回云,时中冷,谁 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 月时满西候楼,。最” 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索然无味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惶然无助
声凄厉,象征哀思;传书信,思念亡夫;北人南渡,漂泊异乡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窗儿 梧桐细雨
间接抒情
以上这些意象,营造出了一种怎样的
意境?
凄婉
愁苦
哀怨
赏析诗歌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赏析
知人论世析愁情:
痛 家人离散
悲 夫死无子
伤 半壁江山
恨 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隅
苦 形影相吊
愁 漫漫余生

《声声慢》ppt课件

《声声慢》ppt课件

花不再是“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气节代名词。
在她眼中,深秋的残菊朵朵凋零,堆积满地,一片破败凄凉之景。
由景及人,李清照不由得想到自己。她又何尝不是这凋零殆尽的
残菊?这次第,又怎不是她生命的晚秋、人生的晚秋?人老珠黄,
韶华已暮,何况李清照本就已经一无所有!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既是言花,亦是说人。感物伤我怀,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恍惚茫然 怅然若有所失 内心悲苦的无意识感(明白浓厚) 隐含微露的悲苦落到了实处
贰 如何写愁·愁来汹汹
“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是愁”
本句一连用七组叠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1)渲染了悲凉氛围,奠定了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2)加强了语气,极有层次地表现了词人愁苦的心情。 (3)增强了词的音韵效果,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
人什么时候会找寻?只有丢失了什么,才会寻寻觅觅,期望找回 遗失之物。那么李清照丢了什么呢?
国家、家庭、爱情、青春、心血
此时的李清照一无所有!
贰 如何写愁·愁来汹汹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如此悲苦,如此浓愁,李清照通过这千古名句,层层递进,写出了 愁的三种境界。我们仿佛能看到李清照满目茫然,一无所有、孑然一身 的她不禁想要找寻些什么?寻来觅去,却一无所获,周边冷冷清清,李 清照顿感心中冷冷清清。心中的悲苦再也掩盖不住了,喷涌而出,打破 了这个弱女子苦苦维持的平静。凄凄惨惨戚戚,悲苦实难自禁!由此也 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2、读诗词,寻找本首词 的词眼
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
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愁在何处 如何写愁 为何有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 声 慢 【
宋 】 李 清 照
思考:作者“寻觅” 的结果如何?她又在“寻 觅”什么呢?

赏意象,品愁情重点)
意象 淡酒 秋风 秋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内涵、作用
例句
渲染愁情 渲染愁情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抽刀断水水更 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自古逢秋悲寂寥;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表达对家乡、 亲人的思念
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 (节选)
子孙南渡今几年, 飘零遂与流人伍。 欲将血泪寄山河, 去洒东山一抔土。
李清照所寻寻觅觅的是什么呢? 从她的身世和诗词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她在寻觅三样东西。 一是国家民族的前途。她不愿看到山河破碎,“欲将血泪寄山河”。但 身为女人,她既不能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 事,甚至不能像陆、辛那样有政界、文坛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 痛拍栏杆。她甚至没有机会和他们交往,只有独自一人愁。二是幸福的 爱情。她曾有过美满的家庭,有过幸福的爱情,但转瞬就破碎了。她也 做过再寻觅幸福的梦,但又碎得更惨,甚至身负枷锁,锒铛入狱。她能 说什么呢?也只有独自一人愁。三是自身价值。她以非凡的才华,又借 着爱情的力量,在学术上完成了《金石录》巨著,在词艺上达到了空前 的高度。但是,那个社会不以为功。以陆游这样热血的爱国诗人,也认 为“才藻非女子事”,李清照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她只好一人咀嚼自己 的凄凉,又是只有一个愁。
《乱世中的美神》 ——梁衡
向我们心中的女神 致敬,让那个化愁为美 的灵魂听到,让那个使 得易安没有容身之地的 南宋社会听到!
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苦难 不停地擦拭着艺术的灵魂,在生命 空间受到的伤害和疼痛,在艺术的 空间都会给予几倍的补偿和酬惠。 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这些苦难经 历像重物压在李清照艺术生命的弹 簧上,只要不令弹簧承受不了,那 么,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 高。
李清照因为那首著名的 《声声慢》被人们所铭记, 由此她被当作了愁的化身。 当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咀 嚼她的愁情时,才发现在 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 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 的女性只有她一人。
《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
—梁衡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 楼;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比喻憔悴的容颜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牵愁惹恨
卧听疏雨梧桐,雨馀淡月朦胧;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

愁什么?
“愁”:
孀居之哀 流离之苦 亡国之痛 经历了这些苦痛之后, 易安的精神世界会是怎样 的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