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项目验收评分表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申请表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及其相关课程群建设负责人李文彦职称(学位)副教授院、部社科部教研室哲学填表日期2006 年7 月日上海中医药教务处制《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2004~2006年度三届考试情况综合分析意见一.2004年度考试分析考题共采取四种题型,形式多样,试题比较全面、系统地覆盖了教学基本面,有关传统文化与中医文化的各自比例处理得也较好,特别是主题论文,从“中医药文化底蕴之我见”出发,来讨论文化与中医学的关系,抓住了相当重要的纲领,可以促使学生从根本上去了解中国文化的要义及其中医学理论发生发展的范式构成及其范畴基石。
稍感欠缺的是试题范围出得比较浅显,难度不高,学生回答较易,总体成绩尚可。
(见表格)二.2005年度考试分析试题共有四大类,特点是比较侧重于中医文化方面的内容,有了较大改进。
试题也较具体、细致,主题论文为“中医药文化建设方案”,要求学生进行创造性构思,比较注重历史变迁对中医文化的影响,可以使学生对中医学的发展有更加清晰的理性认识,有助于学生把握中医文化思想的进展状况。
主要难点及可以改进之处,是涉及面过多及理论要求较深,以致于学生答题时要么顾不上面广,要么在深度上不够。
因而普遍感觉较有难度,需加以改进。
但总体成绩比往年有提高。
(见表格)三.2006年度考试分析试题类型仍为四大类,但主要侧重于中医药文化方面,考试范围有所扩大,内容更加基础化,较为适合中医药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特色在于以儒道两个方面要求学生回答中医学与这两种中国主流文化的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医道同源”的渊源与儒医格局的流变,从而明了中医学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的升降及医家层次的分流。
主要难点及需要改进之处在于论述题题目太大,有些失当。
学生很难面面俱到地进行回答,故而总体成绩在基本保持平稳的情况下有适度的降低,但还是在正常范围之内。
总体建议:1.考试形式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采取方案制作方式。
2.考试内容可以中医药文化为主,兼顾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

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
申 请 表
课程名称 优化中药学专业医院药剂科实习
教学过程的研究
负责人 吴家胜 职称(学位) 助教 院、部 中药学院 教研室 院办 填表日期 2006 年 7 月 2 日
课程类别
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制
填写说明:
1.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将分期分批地扶植已有一定基础的、量大面广的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按照教研室申请、同行评、专家审核、择优扶植、重点建设、面上推广的原则,有步骤地进行。
2.各院、部、中心提出申报的建设课程,必须是重点建设课程,它应具备以下条件:
教学条件齐备,教学环节完善,有一支较强的师资队伍,教学考核手段科学。
3.为鼓励教师参加课程建设的积极性,课程建设验收通过后,各院、部、中心可提取适当奖励经费。
4.课程建设的目标、容及经费预算须经校课程建设委员会审核通过。
各院、部、中心须加强督促,并将检查结果及时上报教务处。
5.课程建设周期一般为一年,经费下拨半年后进行中期检查,一年后验收。
6.凡按期或提前完成课程建设任务,并有一定推广经验的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在各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可优先推荐。
7.申请表中各栏应准确填写,不够可附页。
附页及提供材料须与申报表大小一致,并装订成册。
院级精品课程评价指标及评分表【模板】

对传授知识与提高素质、基础与应用、继承与创新等关系的科学处理
偏重于提高素质,强调应用能力,创新不足4-7分
正确处理了传授知识与提高素质、基础与应用、继承与创新的关系8-10分
教学方法和手段12%
因材施教,采取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分人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3
对当代经济及社会、科技发展最新成果的反映较少1-3分
对当代经济及社会、科技发展最新成果的反映较多4-7分
能较好地反映当代经济及社会、科技发展最新成果8-10分
对当代学科发展特征的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融合的体现程度
3
对多学科间知识的交叉与渗透有所反映 1-3分
较好地体现了多学科间知识的交叉与渗透 4-7分
教学档案的完整、规范,有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教学工作总结
3
有教学档案管理制度 1-3分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工作总结等重要教学文件有存档 4-7分
各类教学文件均有存档,管理规范 8-10分
实训教学环节有具体措施,执行效果好
4
有实训教学的相关制度 1-3分
实训教学有具体实施措施 4-7分
实中教学有具体措施,实训效果好 8-10分
考试大纲、试题库、习题集和实训教材或资料齐全4-7分
资料齐全,且内容符合教学要求8-10分
教学内容13%
对经典教学内容和学科知识点的挑选适当
3
经典教学内容和学科知识点较少 1-3分
经典教学内容和学科知识点较多 4-7分
经典教学内容和学科知识点选择适当8-10分
对当代经济及社会、科技发展最新成果的反映程度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

1)讲义与CAI课件
2)课程建设的实施报告
2、考核方法
专家论证
十、项目完成后预期效益
通过本期课程建设,将进一步挖掘祖国医药的传统诊疗技术的价值,使专业课程教学贴近临床,适应临床需求。对培养学生运用中国传统功法开展体疗的实践技能的专业基础课程。对针灸推拿康复学等专业学生继承传统特色临床技能,发挥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起到促进作用。
教研室长期注重推拿功法学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中青年教师授课工作量比例不断上升,教学质量良好。通过集体备课、试讲带教、临床实践等多种方式,加强课程教师的培养。
三、课程建设申请负责人及主要合作者情况
姓名
年龄
学历
所学专业
职称
教学、科研成果名称(论文、专著教材、教学研究等)及获奖情况
徐俊
38
本科
推拿学
院、部、中心审核意见
负责人:
公章:
日期:
教务处审核意见
副教授
参编《推拿功法学》教材,负责完成一项上海市教委课程建设项目,发表多篇教学论文,获得2002上海市科学技术成果
程杰峰
54
高中
功法学
技师
参编《推拿功法学》教材,93年获上海中医学院教学改革二等奖
赵吉忠
26
研究生
推拿学
助教
参与完成上海市教委课程建设项目
赵毅
51
本科
推拿学
副教授
《推拿手法学》获得学校精品课程
名称
已使用几届
使用效果
现使
用何
讲义
《推拿功法学》周信文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
5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
申 请 表
课程名称 中医骨伤科学精品课程建设
负责人 詹红生 职称(学位)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院、部 曙光临床医学院 教研室 中医骨伤科学 填表日期 2006 年 7 月 12 日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制
课程类别
填写说明:
1.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将分期分批地扶植已有一定基础的、量大面广的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按照教研室申请、同行评、专家审核、择优扶植、重点建设、面上推广的原则,有步骤地进行。
2.各院、部、中心提出申报的建设课程,必须是重点建设课程,它应具备以下条件:
教学条件齐备,教学环节完善,有一支较强的师资队伍,教学考核手段科学。
3.为鼓励教师参加课程建设的积极性,课程建设验收通过后,各院、部、中心可提取适当奖励经费。
4.课程建设的目标、内容及经费预算须经校课程建设委员会审核通过。
各院、部、中心须加强督促,并将检查结果及时上报教务处。
5.课程建设周期一般为一年,经费下拨半年后进行中期检查,一年后验收。
6.凡按期或提前完成课程建设任务,并有一定推广经验的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在各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可优先推荐。
7.申请表中各栏应准确填写,不够可附页。
附页及提供材料须与申报表大小一致,并装订成册。
课程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表格

课程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表格一、课程考核内容
课程名称:XXXXXXXX 课程教学目标:XXXXXXXX
1. 学习内容
•知识点1:XXXXXXXXXX
•知识点2:XXXXXXXXXX
•知识点3:XXXXXXXXXX
2. 实践环节
•实验1:XXXXXXXXXX
•实验2:XXXXXXXXXX
•实验3:XXXXXXXXXX
二、评分标准
1. 学习内容考核
•知识点掌握程度:40分
–知识点1:10分
–知识点2:10分
–知识点3:20分
•知识点应用能力:30分
–知识点1:10分
–知识点2:10分
–知识点3:10分
•学习态度与课堂表现:10分
2. 实践环节考核
•实验操作能力:40分
–实验1:10分
–实验2:10分
–实验3:20分
•实验报告质量:30分
–实验1:10分
–实验2:10分
–实验3:10分
•实验总结与思考:10分
三、总分计算
•学习内容部分总分为:80分
•实践环节部分总分为:70分
•总分为:150分
四、其他说明
•本评分标准表格仅供参考,最终评分以教师评定为准。
•考核中将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评价。
•学生可根据评分标准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考核成绩。
项目课题评分标准表

项目课题评分标准表是一个用于评估项目课题质量、创新性、实用性等方面的表格。
以下是一个示例评分标准表,可以根据具体项目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评分项评分标准
项目背景与意义 1. 项目背景清晰,与实际需求相关;2. 项目目标明确,具有实际应用价值;3. 对行业或领域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创新性 1. 提出新的观点、方法或技术;2. 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或优化;3. 创新点突出,具有较高的学术或技术价值。
研究方法与技术 1. 研究方法科学、合理,符合研究需求;
2. 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或工具;
3. 研究过程规范,数据可靠。
研究成果与贡献 1. 得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2. 对相关领域或行业产生实际影响;3. 为未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项目管理与执行 1. 项目计划合理,进度安排得当;2. 团队协作良好,沟通顺畅;3. 资源利用充分,成本控制有效。
学术道德与规范 1. 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无抄袭、剽窃等行为;2. 论文格式规范,符合学术期刊要求;3. 引用文献准确、完整。
在评分过程中,可以根据每个评分项的重要性,为每个评分项设定相应的权重,以便更准确地评估项目课题的整体质量。
同时,也可以根据具体项目的要求和特点,对评分标准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项目验收评分表

(0-10分)
良好:顺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课程建设的定位与目标符合创新人才培养要求,体现中医药院校特色
一般:引用或借鉴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经费使用合理
(0-10分)
良好:经费支出与预算基本一致,使用合理,并符合财务规定,经费结余不超过10%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项目验收评分表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评分标准
参考项目
得分
总分
项目完成情况
(0-50分)
良好:既定目标完成情况较好,实施计划合理并不断更新、完善、调整,建设成效显著,总结及凝练教学研究内在规律,并对下一阶段教学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一般:预期目标基本完成,实施计划较为合理,有相应建设成果
资料完备性
(0-10分)
良好:资料、数据保存完好,并有系统汇总、整理、分析、统计,成果表达有详实原始数据支撑
一般:资料保存较好,缺乏系统汇总分析与原始数据
项目实用性
(0-15分)
良好:聚焦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针对性解决方案,课程建设效果能够应用于教学实践,实施效果良好
一般:针对教学中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并应用于教学实践
一般:经费使用基本合理,符合财务规定
教学论文(0-5分)
良好:有多篇教学论文发表,论文发表质量高,论文内容与课程建设密切相关
一般:有教学论文发表不通过(总分在60分以下)
专家签名: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