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0-18岁孩子成长规律

合集下载

0-6岁孩子成长规律

0-6岁孩子成长规律

心理营养形成阶段
第一阶段(0——3月)无条件接纳孩子 第二阶段(4——10月)充值安全感 第三阶段(10——16月)更加冒险探索 第四阶段(16月——2.5岁)自我形成 第五阶段(2.5——3岁)稳定的自我
第一阶段:0——3个月
要无条件的接纳孩子 两种荷尔蒙:母乳、本体氨 我和妈妈是一体的
第二阶段:4——10个月
【2】每个关键期的任务顺利完成,成长就顺利,成长 中有空白,会用一生的代价来弥补。
【3】每个关键期的成长模式都是最完善的,也是“补 课”中的最佳教育模式。
【4】童年时心理创伤带来的影响是持久而缓慢的,这 些创伤是造成人成年以后心理疾病的潜在原因。
第一部分 婴儿期的安全依恋
主要遵循的八个规律
孕胎出条 智 出 安 心
抓握 行走 游泳 爬行
(五) 婴儿的智力开发
婴儿的潜能是综合性的 最好的开发方式 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 最佳教育顺从孩子发展
动一动、听一听、看一看,
(六)婴儿出生后的保护
婴儿的生命之初能力 是非常有限的,他理 应受到保护,否者生 存不了。
对于孩子, 他们惧怕什么呢?
突然的声音 突然的强光 突然的位移
实验:单一比较无差别 团体比较·早产儿必输
提醒:早产儿的智力开发·各 种注意力训练·各种习惯的培 养都要给予偏爱·缩小差距
即便有点差距不影响活出快 乐就OK了
剖腹产
剖腹产有利也有弊
从家庭教育角度说
孕妇如何面对剖腹产呢?
1学习有关知识·评估选择出生方式 2做好体能的训练·有相应身体素质 -有能力把孩子顺生下来 3饮食控制·孩子体重在顺产范围内 4调节孕妇的心理·认识到顺产本身 就是送给宝宝最好的礼物
(七)婴儿的安全依恋

0到18岁孩子的成长规律

0到18岁孩子的成长规律

0到18岁孩子的成长规律0 - 1岁:婴儿期一、生理发展1. 身体发育- 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婴儿的体重会有生理性下降,随后开始快速增长,到1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

身高也会增长迅速,大约增长25厘米左右。

- 婴儿的头部相对较大,占身体比例的1/4,随着身体发育,比例逐渐趋于正常。

2. 动作发展- 0 - 3个月:主要是反射性动作,如吸吮反射、握持反射等。

他们开始能够抬头,先是短暂的抬起,到3个月左右能较稳定地抬头。

- 4 - 6个月:开始翻身,从仰卧翻到俯卧。

手部动作逐渐灵活,会伸手抓东西,开始把物品放到嘴里探索。

- 7 - 9个月:能独坐,开始爬行,从腹部爬行逐渐过渡到用手和膝盖爬行。

手指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取小物品。

- 10 - 12个月:开始站立,扶着东西行走,部分婴儿在1岁左右能独立行走几步。

手部可以进行简单的操作,如把小物品放入容器等。

二、认知发展1. 感知觉发展- 视觉:出生时视力较弱,只能看到模糊的轮廓和明暗对比,到1岁时视力逐渐接近成人。

他们对鲜艳的颜色,如红色、黄色比较敏感。

- 听觉:出生时就有听觉,对声音有反应。

随着成长,能够区分不同的声音来源和音色。

- 触觉:通过口腔探索和手部触摸来感知物体的质地、形状等。

2. 注意力发展- 注意力非常短暂,容易被新的刺激吸引。

他们主要对周围环境中的声音、光影等感兴趣。

三、语言发展1. 0 - 3个月- 主要是哭声表达需求,如饥饿、不适等。

也会发出一些简单的元音,如“a”“o”等。

2. 4 - 6个月- 开始牙牙学语,发出更多的元音和辅音组合,如“ba”“ma”等,但还没有明确的意义。

3. 7 - 12个月- 能理解简单的指令,如“再见”“拍手”等。

开始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词,通常是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如“爸爸”“妈妈”或“抱抱”等。

四、社会情感发展1. 依恋关系- 0 - 6个月:婴儿开始建立对主要照顾者(通常是母亲)的依恋关系。

孩子不同阶段的生命特征成长

孩子不同阶段的生命特征成长

孩子不同阶段的生命特征成长孩子在不同阶段的生命特征成长,是一个复杂而又多变的过程。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经历着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发展的多个阶段。

以下是关于孩子不同阶段生命特征成长的概述:1.婴儿期(出生至2岁)在这个阶段,婴儿主要是通过感觉和运动来探索世界。

他们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来感知周围的环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的神经系统逐渐发育成熟,他们开始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部位,如头部的运动和抓握能力。

婴儿也开始发展语言和社交能力,通过哭泣、笑、制造声音等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2.幼儿期(2岁至6岁)幼儿期是孩子探索和发展自己的个性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他们对环境更加感兴趣,开始掌握一些基本的社交技巧,如分享、合作和尊重他人。

孩子的语言和沟通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他们可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此外,幼儿还开始培养一些基本的认知技能,如记忆、注意力和逻辑思维。

3.学龄期(6岁至12岁)在学龄期,孩子开始接受正式的教育。

他们进入学校,学习语言、数学、科学和其他学科。

这个阶段的这种全新的学习经历对孩子的认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孩子的思维逐渐从具体的物体和概念转变为抽象思维,他们开始能够进行推理、解决问题和理解抽象的思维过程。

此外,孩子的社交能力也进一步发展,他们开始与同龄人建立友谊,参加社交活动和团体游戏,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

4.青春期(12岁至18岁)青春期是孩子成为成年人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时期,青少年面临着身体、情感和社会方面的许多挑战。

青春期的身体发育引发了一系列的变化,如身高增长、性征的发育和性成熟。

情感上,青春期的孩子经历着情绪波动、自我认同的探索和自我价值感的塑造。

青春期也是孩子独立性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更多地寻求独立和自主决策的权力。

总结起来,孩子在不同的阶段经历着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发展的变化。

从婴儿到青春期,孩子逐渐成长为独立的、有自我认知的成年人。

儿童生长发育规律

儿童生长发育规律

儿童生长发育规律
儿童生长发育规律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重要阶段,从婴儿到青春期,他们的身体和智力都会经历一系列的变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儿童生长发育规律:
1. 婴儿期:从出生到1岁左右,孩子的身体和大脑都在迅速发育。

他们需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来支持生长,同时也需要接受各种感官刺激,如视觉、听觉等,以促进大脑的发育。

2. 幼儿期:从1岁半到3岁左右,孩子的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逐渐提高。

他们开始能够独立行走和玩耍,同时也开始表现出一些个性化的特点。

3. 学龄前期:从3岁到6岁左右,孩子开始进入幼儿园接受早期教育。

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有更多的社交互动和自我意识,他们开始学会合作、分享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龄期:从6岁到12岁左右,孩子开始进入小学接受正式的教育。

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5. 青春期:从12岁到18岁左右,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他们的身体和智力都会经历一系列的变化。

他们需要更多的自主权和责任,同时也需要学会如何处理情绪和人际关系。

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速度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他们都
需要充足的营养、睡眠和适当的锻炼来支持他们的生长和发展。

同时,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也需要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以帮助孩子在各个阶段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孩子成长六阶段

教育心理学孩子成长六阶段

教育心理学孩子成长六阶段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过程中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可以大致划分为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和教育需求。

婴儿期(0-1岁)这个阶段是孩子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

婴儿通过感官体验世界,逐渐建立起对环境的基本认识。

在这一阶段,父母应提供充足的爱抚和安全感,满足孩子的基本生理需求,如喂养、换尿布等,同时通过肢体接触和语言交流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

幼儿期(1-3岁)幼儿期是孩子开始探索世界的时期。

他们开始学习走路、说话,并尝试与他人交流。

在这个阶段,父母应鼓励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提供安全的环境让孩子自由探索,同时教授基本的生活习惯和社会规则。

学前期(3-6岁)学前期是孩子社会化和认知能力快速发展的阶段。

孩子开始上幼儿园,与其他孩子交往,学习分享和合作。

家长和教师应重视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鼓励他们参与集体活动,同时通过游戏和故事来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

学龄初期(6-12岁)这一阶段孩子进入学校,开始系统地学习知识和技能。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迅速发展。

家长和教师应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特长,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指导,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青春期(12-18岁)青春期是孩子身心变化剧烈的时期,他们开始形成自我认同,探索独立性。

在这个阶段,家长和教师需要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帮助孩子处理同伴压力、学业压力和家庭关系等问题。

成年初期(18岁以后)成年初期是孩子逐渐步入社会,开始独立生活的阶段。

他们需要学会自我管理、职业规划和建立人际关系。

家长可以提供生活经验和职业发展的建议,同时鼓励孩子自主决策,培养责任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家长和教育者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0到18岁孩子的成长历程

0到18岁孩子的成长历程

0到18岁孩子的成长历程(一)一个孩子0-18岁的成长历程分三个不同阶段,在三个不同阶段父母扮演应不同的角色。

切记:一个孩子造型容易,改型难!(二)0-6岁,爱等于陪伴1、智力的塑造0-6岁智力发育最快,50%的智力在4岁前形成。

聪明不是脑细胞有多少,而是脑细胞间的连接有多少。

在某方面刺激多,脑神经元较粗,在某方面的智力就发达。

2、情感培养左脑发达:逻辑思维。

右脑发达:创造性思维,想象力。

完整的情感才有完整的人格:不要约束太多。

陪他玩,让他赢(每赢一次都增加他的自信)。

3、性格的造型建立概念,知对错(6岁之后千万不能动手),把教育放在故事里,少讲道理。

习惯于有求必应,必致骄横无礼;习惯于有求无应,必致自卑消极。

孩子的自信和自尊最重要!(三)6-12岁,爱等于教练孩子拥有第二个世界了:学校!进入群体社会,他感受到群体的力量。

表扬或批评都起到暗示教育的作用。

在语言和行为上传递爱的信息:爱是最伟大的动力。

假如他能感受到爱的阳光和雨露,小树苗就茁壮成长。

教练正面暗示的力量很重要:你怎样评价孩子,孩子就会变成怎样;你希望孩子变成怎样,就怎样评价孩子。

始终传递正思维,正语言,正能量。

1、自信养成:跟着孩子的兴趣走,不是为了让他成名成家。

拇指教育,而不用食指教育!18岁前要完成2万次的肯定。

赞美一定要及时、当面。

批评要在宽松中严肃。

三明治教育:缺点夹在优点中讲,批评夹在希望中讲(肯定--但是--相信)。

做错了,错在哪里?改掉一次错,就会越来越好……2、习惯养成:重视细节,所有得到都要经过自己的努力,对自己诚实。

3、奖励和惩罚:关注他的喜好,等到该奖励的时候给他,让他因肯定而感动。

不当众训斥,保护好他的自尊。

孩子即使做错事,让你生气,也要把事情和爱分开,你犯错,应批评和惩罚,但惩罚不是为了发泄不满,而是为了教育,为了爱。

每一次的教育都与爱连接在一起。

4、责任养成:独立或依赖都是培养出来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认真做,做完整。

简述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简述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简述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儿童和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身体和心理上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它不仅对整个人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还决定了个体成年后的健康状况。

因此,了解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对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生长发育的阶段1. 全身性生长的阶段:从出生到青春期,个体的身体和器官都在迅速发育。

在这个阶段,身高、体重以及骨骼等都会增长。

2. 性征发育的阶段:在青春期,性征发育开始显著,男孩会有声音变粗、喉结突出,身体的毛发会增长等现象。

女孩会有乳房发育、月经开始等变化。

二、身高体重的发展规律1. 出生后的身高体重:新生儿的身高体重较为依赖于遗传因素,但也受到母体营养、妊娠期情况等影响。

2. 快速生长阶段:从出生到1岁半左右,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增长非常迅速。

这个阶段的生长速度是整个生长过程中最快的。

3. 儿童期的生长:从1岁半到青春期,儿童的生长速度逐渐减慢,但仍然保持一定的生长速度。

4. 青春期的生长:在青春期,青少年的身高和体重会快速增长,直到身高停止增长。

三、性征发育的一般规律1. 男孩的性征发育:男孩的性征发育一般在10-14岁之间开始显著。

开始时,声音会变粗,喉结会显著突出,阴茎和睾丸会增大等。

2. 女孩的性征发育:女孩的性征发育一般在8-13岁之间开始显著。

开始时,乳房会发育,体毛会增长,月经也会开始。

四、运动发育的一般规律1. 爬行和行走:儿童期的运动发育以爬行和行走为主,通常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开始。

2. 跑步和跳跃:3岁左右的儿童通常可以跑步和跳跃。

3. 投掷和接球:4-5岁的儿童通常可以学会投掷和接球的基本技能。

4. 运动技能的细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运动技能会逐渐提高和细化,可以学习更复杂的运动技能。

五、心理和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1. 感知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在儿童期,儿童的感知和认知能力会迅速发展。

他们可以开始理解语言、操作物体等。

0-18岁生理成长规律

0-18岁生理成长规律

0-18岁生理成长规律0-18岁是人类生理成长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内发生了许多重要的生理变化。

本文将从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发展特点进行介绍。

0-3岁是人类生命中最关键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阶段,婴儿的身体迅速发育。

他们的身高和体重都会急剧增长,尤其是在出生后的第一个年头。

大脑也在这个时候迅速发育,婴儿开始学会控制头部的运动,并逐渐学会坐、爬和站立。

3-6岁是儿童进入学龄前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儿童的身体发育相对缓慢,但他们的大脑发育非常迅速。

他们开始学会走路、跑步、跳跃和使用细小的手指进行精细动作。

语言能力也在这个阶段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他们能够掌握越来越多的词汇并开始组成简单的句子。

6-12岁是儿童进入学龄期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身体的发育逐渐趋于稳定,但大脑的发育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儿童的平均身高和体重都会有明显的增加,他们的肌肉也会变得更强壮。

此外,他们的牙齿也会开始脱落,逐渐长出成人牙齿。

12-18岁是青春期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们的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肌肉和骨骼也会逐渐变得更加发达。

青少年的性征也开始显现,男孩的声音变低沉,女孩的乳房开始发育。

青春期还伴随着荷尔蒙的大量释放,导致情绪波动和皮肤问题。

总体来说,0-18岁是人类生理发展最为关键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内,人体经历了身体各个方面的迅速发展和变化。

从出生到成年,人体的大小、形态和功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一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过程,需要合理的营养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来促进生理发展的正常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0—18岁孩子成长规律
读懂孩子,这是家长的必修课。

让北京师范大学边玉芳教授带我们走进0—18岁孩子的世界。

0~6岁
*感知是孩子所有认知活动的开端。

鼓励孩子爬行、多与孩子游戏,可促进孩子感知觉发展。

*孩子大脑快速发育,包括大脑皮层的发育、大脑两半球功能专一化。

孩子“坐不住”是由于大脑发育不完善,抑制力差所致。

*孩子的动作发展遵循头尾原则、远近原则和顺序原则。

*孩子说谎是其心理发展的一种表现。

孩子说谎可以分为想象型说谎、虚荣型说谎、自卫型说谎。

*孩子的分享行为于2~4岁的孩子开始萌芽。

5~6岁的孩子分享行为飞速发展。

*初入幼儿园,孩子出现分离焦虑是正常的心理现象。

分离焦虑一般经历强烈反应阶段、调整波动阶段、基本适应阶段与二次适应阶段。

*3~6岁是培养孩子情绪调节能力的重要时期。

*1~2岁主要培养孩子独立饮食和排便的习惯。

3~4岁是孩子行为独立性发展的重要时期。

4~5岁是孩子情感独立性发展的重要时期。

*1岁半到2岁孩子的坚持性开始萌芽,但坚持性水平较低。

3~5岁对培养孩子的坚持性非常重要。

*4岁左右是促进孩子自信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3~4岁是培养孩子抗挫能力的重要时期。

*3~5岁是孩子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发展的重要年龄。

*3岁前不要逼迫孩子识字,应重点培养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对婴幼儿而言,与阅读活动有关的任何行为都可算是阅读行为。

合作式亲子共读模式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策略、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0~3岁的孩子能区分数的多少。

3~5岁的孩子能区分不同形状的图形。

6岁左右的孩子可以初步认识一些立体图形。

6~12岁
*小学阶段,虽然大脑的发展速度不如婴幼儿时期那么快,但小学生大脑的发展仍快于身体其他部分的发展,并且仍然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小学生集中和控制注意力的能力仍然较弱。

7~10岁的孩子可以连续集中注意力20分钟,10~12岁25分钟,12岁以上30分钟。

*小学生的记忆从无意记忆、机械记忆逐渐发展为有意记忆、理解记忆,并学会使用简单的记忆策略。

*低年级孩子不太能进行系统观察;中年级孩子能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高年级孩子观察时能抓住重点,能发现事物间的逻辑联系和因果关系。

*随着年级升高,孩子的学习动机呈下滑趋势,从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

*学习分化在中年级开始出现,在高年级加剧。

*小学阶段,孩子的自信来自于重要感、自我胜任感、外表感三方面。

*小学阶段孩子的说谎与诚实有关。

*小学生已能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对情绪进行合理的解释。

*中高年级的孩子逐渐学会独立调节情绪,对承认的依赖性减小。

使用的情绪调节方法从以情绪为中心逐渐向以问题为中心变化。

*小学阶段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性降低,在高年级亲子关系发生急剧变化,比较紧张、容易产生冲突。

12~18岁
*中学阶段,孩子的性生理逐渐成熟。

*中学阶段孩子脑区发育的不平衡使孩子情绪体验增强、情绪控制能力较弱,因而情绪多变、不稳定。

*追求情绪自主是青春期孩子情绪的基本特点。

*中学生叛逆行为是逆反心理的外部表现,主要有三种类型:暴躁型、沉默型和阳奉阴违型。

*性好奇和性冲动是青春期男孩重要的性心理特征;性意识觉醒使女孩从“异性疏远期”进入“异性接近期”,十分关注自己的形象。

*中学阶段是改变父母教养方式的重要契机。

*中学阶段,有一定的亲子冲突是正常的,言语和情绪冲突是中学阶段亲子冲突的主要形式。

*中学阶段,自我评价降低。

*中学阶段孩子自身产生负责任的要求,是责任感培养的关键期,一旦错过很难弥补。

*中学阶段培养自主选择和决策的能力十分重要。

*中学阶段是领导力发展和培养的关键时期。

*中学生进入异质社交阶段,异性交往需求增加。

*中学阶段,师生关系的亲密性减少,冲突性增加。

*中学阶段,内部学习动机更重要,学习动机中的回避失败倾向明显,获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中学生的重要学习动机。

(来源:《读懂孩子——心理学家实用教子宝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