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花卉栽培与环境
《花卉栽培》课程标准

枣庄职业学院《花卉栽培》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花卉栽培》是城市园林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
主要介绍花卉栽培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点掌握花卉栽培的工作过程和技术程序,以实践技能带动理论知识的学习,注重教学的整体优化,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园林花卉分类、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等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园林设计类课程学习奠定基础,为园林花卉生产、栽培、养护管理和园林设计和园林绿化服务。
二、课程设计理念根据本课程在园林行业岗位群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以先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后建立理论教学体系。
以实践教学带动理论教学为原则,坚持教育为行业服务的设计思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具体工作过程。
将园林职业岗位应具备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定位于实践教学各环节中,构建由单项实训、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训和顶岗就业实习等模式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 花卉分类知识要求学生了解花卉分类方法,掌握常见花卉所属类别,并熟悉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水生花卉、木本花卉等的形态特点。
2. 花卉生长环境与栽培设施要求学生掌握花卉生长发育与光、水、气、土的关系,并能根据不同种类花卉选择不同的栽培设施,创造适合花卉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3. 花卉繁殖技术要求学生了解花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特点,基本掌握各种繁殖方法的基本原理,熟悉掌握花卉各种繁殖方法。
4. 盆花栽培技术要求学生在掌握花卉栽培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根据不同盆花对生境要求不同采取适宜管理方法。
5. 鲜切花栽培技术要求学生了解鲜切花生产的基本情况,熟悉掌握主要鲜切花种类的栽培管理方法。
6. 花卉应用要求学生了解花卉应用的基本理论并掌握花卉应用的形式与方法。
(二)能力目标1. 花卉识别要求学生掌握各种花卉的形态特征并正确识别。
2. 花卉繁殖技术要求学生熟悉掌握花卉各种繁殖方法的技术操作,并能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种类选择适宜的繁殖方法。
第二章花卉的生长发育与环境

* 宿根花卉
1)地上部分枯死以地下部分越冬:通常耐寒性较强,春夏生长, 冬季休眠。如芍药、菊花等 2)地上部分常绿:通常耐寒性较弱,无明显休眠期。 如君子兰、非洲菊、花烛、万年青、麦冬、鹤望兰等。
* 其它花卉
木本花卉:生长发育过程与分布有极大关系,有常绿的,有落叶的,有 感温或感光的。如牡丹、腊梅、桃花、海棠等。 多浆类花卉:大多喜强光、不耐寒,夏季生长、冬季休眠。如仙人掌、景 天、燕子海棠、芦荟等。
花卉学
第二章 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
4、花卉的生育特点
• 光周期反应
短日照花卉:这类花卉要求较短的光照时数如每天日照时数在8-12h 就能成花。若日照时间过长,便不能开花或延迟开花。 如:多数在秋冬季节开花的花卉属于短日照花卉。 一品红、菊花等。
花卉学
第二章 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
4、花卉的生育特点
• 光周期反应
花卉学
第二章 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
2、花卉个体生长发育过程
* 种子时期(种子休眠与萌发) * 营养生长期 * 生殖生长期
花卉学
第二章 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
2、花卉个体生长发育过程
* 种子时期 * 营养生长期 1)胚胎发育期:从卵细胞受精开始到种子成熟为止,受精 * 生殖生长期 后胚珠发育成种子。 2)种子休眠期:大多数花卉种子成熟后都有不同程度的休 眠期(营养繁殖器官如块茎、块根等也有 休眠期),少数没有。休眠期长短差异很 大。利用种子休眠期将其保存在冷凉干燥 环境中可延长种子寿命。 3)发芽期:经过一段时间休眠后,遇到适宜环境(温度、 水分、氧气)即能吸水发芽。种子大小及质量 对发芽快慢及幼苗生长影响很大,栽培上宜选 择大而饱满发芽力强的种子。
花卉学
第二章 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
花卉的生长发育与环境

花卉对温度三基点的要求
即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在最适温度时不仅花卉的生长速度快,而且必须花卉生长健壮、不徒长。
01
02
原产热带的花卉,一般在180C开始生长;
01.
原产温带的花卉,一般约在100C左右开始生长;
02.
原产亚热带的花卉,一般约在15—160C开始生长。
03.
温度对花卉发育的影响
01
中性植物(MDP):对光照长短的适应范围广,10—16hr/日均可开花,如大丽花、月季、香石竹、扶桑、非洲菊、矮牵牛、仙客来、花烟草等。
01
光周期的感受部位和光敏素:
最敏感的起主导作用的部位是植物的叶片,而刚展开的叶片对光周期的敏感度比老叶和幼叶更高。
光敏素:一种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蛋白质色素复合体,以两种状态存在于植物的细胞膜中,并以固定的方式排列,
01
一年生花卉:种子萌发可在较高的温度中进行,幼苗期间要求温度较低,但以后幼苗逐渐长到开花结实阶段,对温度的要求逐渐增高。 二年生花卉:种子的萌发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在幼苗期间要求更低,否则不能顺利通过春化阶段,而当开花结实时,则要求稍高于营养生长时期的温度。
02
温度与花芽分化及花芽生长
许多木本花卉(如杜鹃、山茶、梅花等)及许多球根花卉(如郁金香、风信子、唐菖蒲、美人蕉、晚香玉等)的花芽分化都在夏季温度较高时进行。 而许多二年生花卉的花芽分化则要在温度较低时进行。 许多球根花卉花芽分化以高温为最适,但花芽分化后的发育,初期要求低温,以后温度逐渐升高能起促进作用。
花芽分化是指植物茎生长点由分生出叶片、腋芽转变为分化出花序或花朵的过程。
C/N学说:
积温学说:
花芽分化的理论:
成花素学说(内源激素平衡学说):
特色花卉生产技术复习题

绪论1、花卉定义;指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乔木、灌木、藤本植物、盆景、草坪和地被植物均称为花卉。
2、花卉栽培按栽培目的和性质不同,分为生产栽培,观赏栽培,标本栽培三类。
3、我国花卉种质资源丰富,已栽培的花卉植物,初步统计我国产约113科523属,达数千种之多,其中将近100属半数以上的种均产于我国,因此,我国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花卉王国”确实是当之无愧的。
5.1987年第一届花卉博览会上,评出十大传统名贵花卉是:梅、兰、菊、牡丹、芍药、月季、山茶、桂花、水仙、荷花。
第一章花卉分类1、按生物学性状分,花卉分为:草本花卉,木本花卉,多肉、多浆植物。
2、草本花卉分为: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多年生常绿花卉,水生花卉,蕨类植物。
3、木本花卉分为:乔木类,灌木类,藤本类,竹类。
4、草本花卉:指花卉的茎木质化不发达,支持力较弱称草质茎,具有草质茎的花卉。
5、一年生花卉:指个体生长发育在一年内完成其生命周期的花卉。
6、例举一年生花卉六种:凤仙花、鸡冠花、半枝莲、万寿菊、一串红、百日草、矮牵牛、孔雀草、美女樱、含羞草7、二年生花卉:指个体生长发育需跨年才能完成生命周期的花卉。
8、例举二年生花卉六种:紫罗兰、羽衣甘蓝、瓜叶菊、金鱼草、金盏菊、三色堇、石竹9、宿根花卉:地下部分形态正常,不发生变态,依靠地下根系宿存越冬的一类花卉。
10、例举宿根花卉六种:文竹、四季海棠、非洲菊、芍药、萱草、鸢尾、君子兰11、球根花卉分为哪几类?分为鳞茎类(郁金香)球茎类(唐菖蒲)根茎类(美人蕉)块茎类(仙客来)块根类(小丽花)12、例举多年生常绿草本花卉6种:君子兰、吊兰、文竹、天门冬、万年青、非洲菊13、水生花卉分为挺水类(荷花、千屈草)浮水类(睡莲、王莲)漂浮类(凤眼莲、满江红)沉水类(黑藻、苦菜)14、例举校园乔木花卉:石榴花、桂花、茶花、紫薇、紫玉兰、香樟雪松、白玉兰、梅花、水杉15、例举校园灌木花卉6种:月季、栀子花、迎春花、杜鹃花、海棠菊花16、按观赏部位分为哪几类?各举例1个.①观花(牡丹,月季),②观叶(苏铁,棕竹)③观茎花卉(光棍树,佛胜竹)④观果花卉(金桔,五色椒)⑤观根花卉(根榕盆景)⑥观芽花卉(银牙柳)⑦观苞片花卉(马蹄莲)⑧观花托(圆头鸡冠)17、按开花季节分为哪几类?各举例1个.①春花类(梅花,报春花)2-4月②夏花类(石榴,凤仙)5-7月③秋花类(菊花,桂花)8-10月④冬花类(水仙,腊梅)11-翌年间19、花卉对光强要求不同可分为:阳生花卉、中生花卉、阴生花卉。
花卉栽培学教学大纲

《花卉栽培》课程教学大纲大纲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和基本内容本课程为广播电视大学园艺学专业重要专业课,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花卉分类(二)、花卉栽培与环境(三)、花卉栽培设施(四)、花卉的繁殖(五)、切花栽培(六)、花卉盆栽(七)、露地花卉栽培(八)、名贵花卉栽培(九)、年宵花卉栽培(十)、花卉的应用(十一)、花卉的经营与管理二、本课程的目的任务(一)、使学生掌握花卉分类、花卉繁殖、栽培管理及花卉应用、花卉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二)、为学生从事花卉园艺生产经营及园林绿化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的基本教学和要求(一)、以“花卉分类、花卉繁殖、花卉栽培管理及花卉应用”为重点,使学生识别多种花卉,并掌握这些花卉的生态习性、繁殖方法、栽培管理措施及园林用途。
(二)、通过讲课和实习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及花卉生产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
(三)、通过实习实验课,使学生掌握各种花卉的繁殖方法、露地花卉栽培管理、盆花栽培管理、切花栽培管理、年宵花卉栽培管理等花卉生产技术。
(四)、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认识了解我国丰富的花卉植物资源和科研成就、花卉产业近年的快速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拥护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
媒体的选择与分配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选用文字教材、录像教材并配合实验及文字辅导材料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
录像教材配套文字教材,充分利用其声、像优势,更直观地强化教学内容。
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文字教材采用分立型(1)、主教材:根据本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按照学科体系编写,力求循序渐进,通俗易懂,便于自学。
每章后有小节和习题。
(2)实验教材:包括实验题目、内容和要求,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录像教材采用系统讲授、专题、期末复习辅导。
本课程多媒体以优化设计,重点体现在录象内容的选择、表现形式和编辑制作的优化。
内容选择根据教学的需要,有利于发挥录像课的特长,不搞全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再现。
03 第二章 花卉的生长发育与环境

多浆类植物: 不耐寒、夏季生长,冬季休眠 因种而异 木本花卉:
二、草本植物的生长发育的规律性
1、花卉的生命周期与年周期
生命周期:幼苗——营养生长——生殖生长 年周期:生长期与休眠期
2、发育阶段的顺序性与局限性
顺序性:前一阶段完成之后,后一阶段才能 出现,不能超越,也不能倒转
局限性:春化阶段的通过局限在植株的生长 点上,不同的生长部位处于不同的阶段
(一)光强与花卉生长发育的关系
1、对光强的需求
不同种类的花卉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同
阳性花卉(喜光花卉):观花、观果类
阴性花卉(喜荫花卉) :观叶类 中性花卉(耐荫花卉) :萱草、杜鹃、山茶等
同种花卉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 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同
幼苗繁殖期要求光照较弱------→生长期至旺 盛生长期应逐渐增加光照量--------→生殖生长 期需光亮因花卉习性不同而异
O3 :危害植物栅栏组织的细胞壁和表皮细胞
花卉对二氧化硫的抗性分级
抗性 反应 强 花卉名称
龟背竹、月桂、鱼尾葵、令箭荷花、苏铁、海桐、肾蕨、唐 菖蒲、龙须海棠、君子兰、美人蕉、牛眼菊、石竹、醉蝶花、 翠菊、大丽花、万寿菊、鸡冠花、金盏菊、晚香玉、玉簪、 杂酱草、凤仙花、菊花、野牛草、扫帚草 杜鹃花、叶子花、茉莉花、南天竺、一品红、三色苋、高山 积雪、矢车菊、旱金莲、白鸡冠、百日草、蛇目菊、天人菊、 波斯菊、锦葵、一串红、桔梗、肥皂草 金鱼草、月见草、硫华菊、美女樱、蜀葵、麦秆菊、滨菊、 福禄考、黄秋葵、曼陀罗、苏氏凤仙、倒挂金钟、瓜叶菊
Environment 光、温、水、气、土……
第一节 草本植物的生长发育
花卉栽培环境的调控与优化

花卉栽培环境的调控与优化花卉栽培是一门需要综合考虑环境因素的技术,通过调控和优化栽培环境,可以提高花卉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本文将介绍花卉栽培环境的调控与优化方法。
一、土壤调控与优化土壤对花卉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提供了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花卉吸收。
为了调控和优化土壤环境,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施肥:花卉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程度不同,因此需要根据花卉的需求施肥。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进行土壤测试来确定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并据此调整施肥量和施肥方式。
2. 控制土壤pH值:花卉对土壤pH值有一定的要求,不同花卉对pH值的适应范围不同。
通过施加酸性或碱性物质,可以调节土壤的pH值,使其适应花卉生长的需要。
3. 改良土壤结构:土壤结构的改良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能力。
常用的改良方法包括添加有机质和矿物质,如腐熟堆肥、沙子等。
二、光照控制与优化光照是花卉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不同花卉对光照的要求也不同。
以下是对光照进行调控和优化的方法:1. 合理利用自然光:选择适宜的位置和朝向进行花卉的种植,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接受到自然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季节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也会有所变化,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2. 补光措施:在天气阴沉或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人工手段进行补光。
常用的补光方式包括使用人工灯具、反射材料等。
3. 防止光照过度:一些花卉对光照过度比较敏感,容易受到光照灼伤。
因此,在强烈的阳光下,可以采取遮阳措施,如搭建遮阳棚或使用遮阳网等。
三、温度调控与优化温度是影响花卉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不同花卉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
以下是对温度进行调控和优化的方法:1. 控制室内温度:在室内种植花卉时,可以通过空调、加热器等设备对室温进行调节,使其适应花卉的生长需要。
不同花卉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 温室栽培:温室提供了一种稳定的环境供花卉生长,可以对温度进行更好的控制。
第二章花卉栽培与环境

本章主要介绍温度、光照、水分、土壤、 空气以及肥料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应 特别注意掌握各因素在花卉生产过程中的 应用技术。
第二章花卉栽培与环境
第一节 花卉与温度
一、花卉对温度三基点的要求
温度是影响花卉生长发育的最重要的环 境因子之一。
温度三基点——温度的最低点、最适点、 最高点。由于原产地气候高低范围不同, 花卉的“三基点”有差异。
第二章花卉栽培与环境
(三)温度的高低会影响花色
1)有的花卉随温度的升高和光强的减弱,花色变 浅。如:落地生根属、蟹爪兰属。月季的花色在 低温下呈浓红色,在高温下呈白色。 2)有的花卉随温度的升高而花色变深。如:矮牵 牛在30-35度开花时、花瓣呈蓝或紫色,在15度 下时开化时呈白色,在上述两者之间的温度下, 就呈篮和白的复色花。蓝色和白色的比例随温度 而变化。温度变化近于30-35度时,蓝色部分增 多。
第二章花卉栽培与环境
落 地 生 根
图七
第二章花卉栽培与环境
第二章花卉栽培与环境
报春花
图一
第二章花卉栽培与环境
三色堇
毛叶金光菊
玉簪 图二
第二章花卉栽培与环境
2.半耐寒性花卉:原产温带较暖地区,其耐 寒力介于耐寒性与不耐寒性观赏植物之间, 通常要求冬季温度在0℃以上,在我国长江 流域能够露地安全越冬。在北方地区稍加 保护也可露地越冬。如:金鱼草、金盏菊、 牡丹、棕榈、桂花、广玉兰等。
第二章花卉栽培与环境
2.低温分化花芽
• 原产温带和寒带地区的花卉,在春秋季花 芽分化时要求温度偏低。如三色堇、雏菊、 天人菊、矢车菊等。有部分亚热带花卉或 热带花卉在花芽分化期需要的温度偏低。 如蝴蝶兰生长适温18~28℃,则花芽分化 温度要低于18℃,否则不能正常开花。大 花蕙兰、墨兰系列花芽分化期温度也要偏 低于生长温度,需要有10℃的昼夜温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影响营养繁殖:有的种类在长日照下才 能进行营养繁殖,如虎耳草的匍匐茎的发 育、落地生根叶缘上的幼小植物体、禾本 科植物的分蘖。 • 4.影响块根和块茎的形成:短日照促进某 些植物块根和块茎的形成和生长如菊芋、 大丽花、秋海棠。
• 根据花卉对光照时间的要求不同,将花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为长日照花卉中、日照花卉和短日照花 卉。
三、水质对花卉的影响
花卉对水质的要求较高,以pH 6.0~7.0为宜
酸 性
碱 性
第四节 土壤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 土壤性状主要由土壤矿物质、土壤有机质、 土壤温度、水分及土壤微生物、土壤酸碱 度等因素所决定,衡量一种土壤的好坏, 必须分析上述各种因素的状况,它们对花 卉根系、球根及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都有 重大影响。
2.低温分化花芽
• 原产温带和寒带地区的花卉,在春秋季花 芽分化时要求温度偏低。如三色堇、雏菊、 天人菊、矢车菊等。有部分亚热带花卉或 热带花卉在花芽分化期需要的温度偏低。 如蝴蝶兰生长适温18~28℃,则花芽分化 温度要低于18℃,否则不能正常开花。大 花蕙兰、墨兰系列花芽分化期温度也要偏 低于生长温度,需要有10℃的昼夜温差。
• 光照强度对花蕾开放时间也有很大影响,如半枝 莲必须在强光下开放,月见草、晚香玉需在傍晚 时盛开,昙花则只在夜间开放,牵牛只盛开于每 日的晨曦中,而大多数花卉则晨开夜合。 • 光照强度对花色也有影响,紫红色的花是由于花 青素的存在而形成的,花青素必须在强阳光下才 能产生。春季芍药的紫红色嫩芽以及秋季红叶均 为花青素的颜色。花青素产生的原因除受强光影 响外,一般还于光的波长和温度有关,春季芍药 嫩芽显紫红色,这与当时的低温有关,白天同化 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由于春季夜间温度较低, 在转移过程中受到阻碍,滞留叶中,而成为花青 素产生的物质基础。
菊花 短日照花卉
唐 菖 蒲 长 日 照 花 卉
图九
三、光质对花卉的影响
1、红光、橙光有利于植物碳水化合物的合成, 促进长日照植物的发育,延迟短日照植物 的发育。 2、蓝紫光能加速短日照植物发育,延迟长日 照植物发育,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 蓝紫光和紫外光能抑制的。
第三节 水分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落 地 生 根
图七
(四)极端温度对花卉的影响
1.低温对花卉的影响 低温可使花卉生理活性停止,甚至死亡。 受冻原因主要是植物组织内的组织间隙结 冰细胞内含物、原生质失去水分导致原生 质的理化特性发生改变。花卉种类不同, 抗寒力不同。生产上通过防寒设施及提高 本身抗寒性减低低温危害
2.高温对花卉的影响 高温使生长速度下降,严重时引起植物 体失水,产生原生质脱水、蛋白质凝固, 植株死亡。(如)灼伤。遮阴棚 ,夏季叶 面喷水降低危害。
3. 极端温度对花卉的伤害取决于极端温度 值 、持续时间及花卉本身的抵抗力
三、花卉对温度周期变化的适应
(一)温度的年周期变化 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一般 春、秋季气温在10~22℃之间,夏季平均气温在 25℃,冬季平均气温在0~10℃。对于原产温带 和高纬度地区的花卉,一般均表现为春季发芽, 夏季生长旺盛,秋季生长缓慢,冬季进入休眠。 如郁金香、红花石蒜、香雪兰、唐菖蒲等。吊钟 海棠、天竺葵、仙客来虽不落叶休眠,但高温季 节也常常进入半休眠状态。这样的休眠是植物生 理在不良环境下代谢平衡,经过休眠后的花卉, 在下一阶段生长发育的更好、更健壮。
一、花卉对于水分的要求
1、旱生花卉 如多数原产炎热而干旱区的仙人掌、景天科等花卉。 特点:叶片变小、或退化成刺毛状、或肉质化;表皮角质层 加厚,气孔下陷;叶表面具厚茸毛。
雷神
沙漠玫瑰
图十旱生花卉
2、中生花卉
如大多数种类露地花卉。 对水分的要求和形态特征介于以上两者之间。 根系强大的抗旱力强,如宿根花卉。 一二年生花卉与球根花卉根系耐旱力弱。
(三)温度的高低会影响花色
1)有的花卉随温度的升高和光强的减弱,花色变 浅。如:落地生根属、蟹爪兰属。月季的花色在 低温下呈浓红色,在高温下呈白色。 2)有的花卉随温度的升高而花色变深。如:矮牵 牛在30-35度开花时、花瓣呈蓝或紫色,在15度 下时开化时呈白色,在上述两者之间的温度下, 就呈篮和白的复色花。蓝色和白色的比例随温度 而变化。温度变化近于30-35度时,蓝色部分增 多。
• 同一花卉在不同物候期,对温度的“三基点”要 求也不同,如休眠期对温度要求偏低,生长期则 偏高。生长期的各个阶段对温度要求也不同,如 先花后叶的梅花、牡丹花,花芽萌发的温度偏低, 叶芽萌发的温度偏高。 • 花卉的光合作用时的温度比呼吸作用时要低, 一般花卉的光合作用在高于30℃时,酶的活性受 阻,而呼吸作用在10~30℃之间每递增10℃,强 度加倍。因此在高温条件下不利于植物营养积累。 酷暑盛夏,除高温花卉之外应采取降温措施。一 般植物夜间比白天生长快,
花卉对光照强度要求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类:
(一)阳性花卉:该类花卉必须在完全的光照下生长, 不能忍受蔽荫,否则生长不良,如多数露地一、 二年生花卉和宿根花卉及仙人掌科、景天科等的 花卉植物。 (二) 中性花卉:该类花卉对于光照强度的要求介 于上述二者之间,一般喜欢阳光充足,但在荫蔽 条件下生长亦好。 (三) 阴性花卉:该类花卉要求在适当遮荫下方能生 长良好,不能忍受强烈的直射光线,生长期间要 求有50%~80%遮荫度的环境条件。它们多分布 在林下及阴坡,如蕨类和兰科植物。 •
(二)温度的日周期变化
一天之中,最高气温约出现在14时至15时,最 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二者之差称为昼夜温差。 昼夜温差影响者花卉的生长发育。昼夜温差大有 利于花卉的生长发育。积累的有机物质更多。 热带植物:昼夜温差为3-6度。 温带植物:为5-7度。 沙漠地区原产的植物:如仙人掌类为10度以上。 当然昼夜温差也有一定的范围、并非温差愈大愈 好。否则对生长也不利。
金 鱼 草
金盏菊 香石竹
广玉兰
图三
3.不耐寒性花卉:原产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包括露地一年生草本花卉和温室花卉,如 一串红、鸡冠花、百日草、橡皮树与彩叶 草等。这类观赏植物在生长期间需要高温, 不能忍受0℃以下的低温。 观赏植物的耐寒性与耐热力是相关的。一 般说耐寒力与耐热力是呈反比的。即耐寒 性强的种类一般都不耐热。但也有一些观 赏植物即不耐寒,也不耐热。如:仙客来、 倒挂金钟等。
(二)花芽分化对温度的要求
花卉在发育的某一时期,需经低温后, 才能促进花芽分化形成,这种现象称为春 化作用。春化作用是花芽分化的前提,不 同的花卉对通过春化的温度、时间有差异。
• 1.高温分化花芽 • 春花类花卉在6~8月间25℃ 以上时进行花 芽分化,花芽形成后,经过冬季的低温过 程,才能在春季开花。否则花芽分化会受 到障碍影响开花。如梅花、桃花、等。 • 有些春植球根花卉在夏季高温生长期进行 花芽分化。如唐菖蒲、晚香玉、美人蕉等。 有些秋植球根花卉则在夏季休眠期花芽分 化。如郁金香花芽形成最适温度为20℃。 还有一些一年生花卉也是在高温下分化的。 如一串红,凤仙花,白日草等。
第二章
花卉栽培与环境
本章主要介绍温度、光照、水分、土壤、 空气以及肥料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应 特别注意掌握各因素在花卉生产过程中的 应用技术。
第一节 花卉与温度
一、花卉对温度三基点的要求
温度是影响花卉生长发育的最重要的环 境因子之一。 温度三基点——温度的最低点、最适点、 最高点。由于原产地气候高低范围不同, 花卉的“三基点”有差异。
金鸡菊(阳性)
椒草(阴性)
郁金香(阳性)
竹芋(阴性)
图八
二、光照长度对花卉的影响
光照长度影响:开花、种类的分布、休眠、 球根的形成、节间的伸长、叶片发育和和 花青素的形成。 1.影响花卉种类的分布: (1)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全年的日照长度 均等、植物属于短日照植物。 (2)温带地区的植物、属于长日照植物。 2.影响休眠:一般短日照促进休眠,长日 照促进生长。
1.耐寒性花卉:多原产于寒带或温带地区, 包括露地二年生草本花卉,部分宿根、球 根花卉和落叶阔叶及常绿针叶木本观赏植 物。例如三色蓳、雏菊、玉簪、金银花、 丁香、云杉等。此类花卉抗寒力强,可以 忍耐-10℃的低温,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 能够露地自然越冬。
报春花
三色堇 图一
毛叶金光菊
玉簪 图二
2.半耐寒性花卉:原产温带较暖地区,其耐 寒力介于耐寒性与不耐寒性观赏植物之间, 通常要求冬季温度在0℃以上,在我国长江 流域能够露地安全越冬。在北方地区稍加 保护也可露地越冬。如:金鱼草、金盏菊、 牡丹、棕榈、桂花、广玉兰等。
3、湿生花卉 如原产热带沼泽地、阴湿森林中的植物,水 生植物。 特点:生长期间要求经常有大量水分存在, 茎和叶内多有通气组织的气腔与外界互相 通气。
海芋
图十一湿生花卉 孔雀竹芋
二、花卉不同生育阶段和水分的关系
同种花卉,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需要量不同 (1)种子萌发:同种花卉种子发芽时,需要较多的 水分以便透入种皮,有利于胚根的抽出。 (2)幼苗期:幼苗时因根系弱小,在土壤中分布较 浅,抗旱力极弱,必须经常保持湿润。 (3)营养生长期:营养生长期抗旱力增强,但要有 充足的水分,才能旺盛生长,防止徒长。 (4)开花结果时:要求空气湿度小、利于传粉。 (5)种子成熟时:更要求空气干燥。
第二节 花卉与光照
包 括 内 容 光照强度
光照长度 光的组成
一、光照强度对花卉的影响 1 光照强度对花卉的影响 (1)影响光合作用; (2)引起植株形态解剖上的变化:如叶片的大小、厚薄、 茎的粗细、节间的长短,叶肉结构和花色淡浓。 (3)光照过强(夏季的光照一半就够了):会使植物同化 作用减缓。 (4)光照不足(如冬季温室内):同化作用和蒸腾作用减 弱,植株徒长,节间延长,花色及花的香气不足,分蘖力 减小,易感染病虫害。 一般植物的最适需光量大约为全日照的50-70%,多数植 物在50%以下的光照时生长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