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界者”钟扬》知识点

合集下载

培训学习资料-探界者钟扬-2023年学习资料

培训学习资料-探界者钟扬-2023年学习资料
”少年这部分内容里,作者介绍了钟扬的哪些故事?你从-中读出了一 怎样的钟扬?-自作主张参加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考试并被录取:在大学及在工作岗位上广泛涉-猎多专业 学习:在感情婚姻问题上善于主导,颇有主见:从武汉植物研究所放弃副-局级待遇去做了一名大学教师。 在多领域多学科均有扎实的基础,志趣广泛,“不安分”,有主见。
要点解读-“接盘”也是个网络用语,结合通讯的第三标题内容,说说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接盘” 般指某事物产生不良趋势被人放弃-的时候有人接受的情况。本文中指钟扬对没有找到-导师的研究生或少 民族学生都能无条件接收、积-极担当、耐心教导的无私奉献、广博大爱。-援藏16年,钟场培养了六名 士、八名硕士,并帮助藏大建立了植物学研-究“地方队”,西藏大学也拿到了第一个生物学自然科学基金
趣味导入-这是生长在海拔4000到5000的青藏高原上砂石地里的花,叫藏波罗花,-它虽然生长在 差的自然环境里,但是却开放的鲜艳美丽。它的花语是永不-凋零,顽强拼搏,象征人坚韧不拔、衷心不变 精神。看到这种花,我们就-会立刻想到他一
钟扬简介-钟扬生前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 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他艰-苦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 艰苦的地区,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9月 5日,钟扬在赴内蒙古为民族干部-授课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
整体感知-人物通讯的阅读-默读课文,看看《“探界者”钟扬》这篇人物通讯共-写了哪几件事?-这几 事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植物学家的钟扬哪些方-面的品质?
内容图示-英雄少年-寻求生之所爱-种子达人-献身于种子事业-探界者”钟扬-总述-分述事迹-科学 长-普及科学知识-“接盘”导师-悉心培养学生-简述钟扬-的身份及生-探寻生命边界-命历程-生命 续

第4课 学习篇目 “探界者”钟扬

第4课  学习篇目  “探界者”钟扬

2018 年 3 月 29 日,中央宣传部追授钟扬“时代楷模” 称号。6 月,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2 月,入选 人物评价 感动中国 2018 候选人物。2019 年 2 月 18 日,获得“感动 中国 2018 年度人物”荣誉。
二、写作背景 拟南芥,是一年生细弱草本,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钟扬和他的学生们一
直在青藏高原寻找这种植物。 拟南芥的基因组是目前已知植物基因组中第二小的,基因高度纯合,是进
行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被科学家誉为“植物中的果蝇”。在西藏找到这种曾 经记载过的植物,对于研究整个青藏高原的进化演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钟扬和他的学生在雪域高原艰苦跋涉五十多万公里,收集上千种植物的 四千多万颗种子,彻底填补了世界种子资源库没有西藏种子的空白。他和团 队采集的高原香柏已提取出抗癌成分,将为人类生命科学做出新的贡献。经 过数年的寻找,他们在“无人区”最终寻获“植物界小白鼠”——拟南芥。
(2)校校 审.官 校.jxiàiàoo
(4)核原 枣核 核. .hhéú
二、方方正正写汉字 pú蒲 公英
1. P ú莆 田 zhuàn撰 写
3. 肴zhuàn馔
zhàng 帐 篷 2.
zhàng 账 目 收liǎn敛 4. 眼jiǎn睑
三、文从语顺用词语 1.词语辨析 (1)收集 VS 搜集
运用:世界最长的水滑梯,建在山上跌.宕.起.伏.,比蹦极和过山车还刺激! ( × 用错对象。形容水滑梯建在山上,高低不平,应用“高低起伏” )
(4)包罗万象 释义: 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运用:班长年纪虽小,但把工作安排得包.罗.万.象.,井井有条,同学们都很佩服 他。 (× 不合语境。此处强调工作安排全面周到,应用“面面俱到”) (5)有目共睹 释义: 指非常明显,谁都看得见。

十九 “探界者”钟扬(节选)(原文)知识讲解

十九 “探界者”钟扬(节选)(原文)知识讲解

十九“探界者”钟扬(节选)(原文)十九“探界者”钟扬(节选)拟南芥,一种看起来细弱的草本植物,因为生长快、体型小、分布广、基因组小,常被植物学家比作“小白鼠”,是进行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全世界几乎有一半的植物学家都在研究它。

在植物学家很少涉足的青藏高原,执着的钟扬发现了它,他把拟南芥栽种在自己位于西藏大学安置房的后院中,把它做成标本带回了复旦大学。

植物学家、科普达人、援藏干部、教育专家……哪一个身份都可以以一种完整的人生角色在他身上呈现,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他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边界,直到他生命戛然而止的那天……种子达人2000年,钟扬辞去武汉植物所的工作来到复旦大学,经佐琴成为他的行政秘书、后勤主管。

那年5月钟扬报到时,学校还没有过渡房。

经佐琴临时给他找了一个系里别的老师提供的毛坯房,当经佐琴愧疚地和钟扬沟通此事时,没想到他毫无怨言接受了这个连煤气、热水器都没有的房子,洗着冷水澡住了半年。

十几年过去了,钟扬和家人的住房仍没有太大改善,只是从毛坯房搬进了一套仅有几十平方米的小屋。

这和光鲜亮丽的上海形成了强烈对比,和他后来担任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的职位也产生了巨大反差。

为了供孩子上学,钟扬夫妻把唯一的房产卖了,如今的住所是岳父岳母的房子。

这个小屋紧挨着一片工地,却住着钟扬一家四口和他的岳父岳母。

尽管钟扬对生活品质不讲究,但对于“种子”却一点也不将就。

为了自己的“种子事业”,他的足迹延伸到了植物学家的“无人区”——西藏。

从他到复旦大学的第二年,钟扬就开始主动到西藏采集种子。

2009年,钟扬正式成为中组部援藏干部。

据统计,在这十几年间,他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万颗种子,占到了西藏特有植物的1/5。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钟扬要收集种子?“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

青藏高原这个占我国领土面积1/7的地区,植物种类占到了1/3。

有些地方甚至100年来无人涉足,植物资源被严重低估。

第11课《“探界者”钟扬》

第11课《“探界者”钟扬》

开门见山 比喻说话写文章直截了当。
雷厉风行
像雷一样剧烈,像风一样快,形容执行政策法令等严格而迅速。也泛指做事情声 势大而行动快。
跌宕起伏 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音调忽高忽低和故事情节旳波折。
烫手山芋 比喻有好处而想得到、但又有麻烦不好处理旳事物。
戛然而止(jiá) 形容声音忽然中断。
人物通讯旳阅读
悉心培养学生 探寻生命边界
《“文章探主旨 界者”钟扬》内容总结
《“探界者”钟扬》这篇人物通讯报道了植物学家钟扬援藏23年,备尝艰苦,为国家种质库搜 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旳事迹,突出他心系科学、情系祖国、胸怀人类,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不 懈追求旳贡献精神。
精读思索
了解主要句段
第1段作为这则新闻旳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想想这么开篇旳好处。
拓展延伸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颁奖盛典》钟扬旳颁奖词:
超越海拔六千米,到达植物生长旳最高极限。跋 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旳时候,双肩包里 藏着,你旳初心、誓言和未了旳心愿。你热爱旳藏波 罗花,不求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课外收看《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颁奖盛典》——钟扬
技法迁移
“一种基因能够拯救一种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 千苍生。”说这句话旳人已经长眠于地下,但他采集旳 种子却在孕育着崭新旳生命。
趣味导入
这是生长在海拔4000到5000旳青藏高原上砂石地里旳花,叫藏波罗花, 它虽然生长在极差旳自然环境里,但是却开放旳鲜艳漂亮。它旳花语是永不 凋零,顽强拼搏,象征人坚韧不拔、诚心不变旳精神。看到这种花,我们就 会立即想到他——
写法探究
选材经典
通讯选用其少年事迹,工作后旳多种身份 (种子达人、科学队长、 “接盘”导师),最终对时间旳争夺、生命旳延续等写作角度,不但突出 钟扬追寻生命旳价值、彰显生命旳价值、延续生命旳价值这一根本,而 且从他进行科研、带领团队、培养学生等多种维度立体凸显了钟扬旳精 神品格和人格魅力。

《 “探界者”钟扬》

《  “探界者”钟扬》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第4课 “探界者”钟扬
2.开篇以对植物拟南芥的介绍来引出钟扬,有什么用意? 【分析】结构上,从一种植物入手引出人物钟扬; 内容上,拟南芥是钟扬的研究对象,切合人物身份和职业特点; 主题上,用拟南芥象征并赞扬钟扬的普通、质朴、顽强。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第4课 “探界者”钟扬
有人问,只要敲除一个基因,人是否就可以更长寿。钟扬回答: “这个基因主 管生殖,要想长寿必须在一出生就去除掉,这意味着你将终身无法生育。”
怎么理解上面节选文字中引用钟扬的回答的用意? 【分析】线虫的实验证明改变基因是可以控制生命的长短的,但代价是丧失生育能 力,对作为“种子达人”的钟扬来说,这无异于背弃自己的工作。如果说要背弃工 作来实现长寿,那对钟扬来说,这样的长寿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由此引出下文对生 命意义的阐述。
声势大而行动快。厉,猛烈。
跌宕起伏: 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音调忽高忽低和故事情节的曲折。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第4课 “探界者”钟扬
四、近义词语
1.避嫌/避讳 相同点:都有“避开”的意思。 不同点:“避嫌”指为了怕惹人怀疑而预先避开,不参与其事。“避讳” 是由于忌讳而避开,有时有“掩饰”的意思。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第4课 “探界者”钟扬
典型事例: ①开具结婚证明, “胁迫”恋人成婚;辞去武汉植物所工作,任教复旦大学。 这两件事表现出钟扬做事敢想敢干、雷厉风行、有主见的性格特点。 ②住了半年连煤气、热水器都没有的毛坯房,表现了钟扬淡泊名利、倾心事 业的品格。 ③多次远赴西藏采集种子,不顾个人身体健康的事例,表现钟扬为了祖国的 种子事业,为了改变人类的命运而忘我工作、全力以赴的奉献精神。 ④积极参加科普活动,开展科学教育;接收转导师学生,招收少数民族地区 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这些事例表现了钟扬为弘扬科学不辞辛劳,富有责任和 担当精神的形象特点。 ⑤突发脑出血后,仍再次申请援藏,更加拼命工作。这一事例表现出钟扬的 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四课《“探界者”钟扬》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四课《“探界者”钟扬》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导语】钟扬16年坚持学术援藏,不畏艰险盘点世界屋脊的植物家底,寻找⽣物进化的真实轨迹。

从藏北⾼原到喜马拉雅⼭区,从阿⾥⽆⼈区到波涛汹涌的雅鲁藏布江江畔,到处都留下了他忙碌的⾝影。

他收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粒种⼦,填补了世界种质资源库没有西藏种⼦的空⽩。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部编版⾼⼀上册语⽂第四课《“探界者”钟扬》课⽂原⽂ 拟南芥,⼀种看起来细弱的草本植物,因为⽣长快、体型⼩、分布⼴、基因组⼩,常被植物学家⽐作“⼩⽩⿏”,是进⾏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全世界⼏乎有⼀半的植物学家都在研究它。

在植物学家很少涉⾜的青藏⾼原,执着的钟扬发现了它,他把拟南芥栽种在⾃⼰位于西藏⼤学安置房的后院中,把它做成标本带回了复旦⼤学。

植物学家、科普达⼈、援藏⼲部、教育专家······哪⼀个⾝份都可以以⼀种完整的⼈⽣⾓⾊在他⾝上呈现,在⽣命的⾼度和⼴度上,他⼀直在探索⾃⼰的边界,直到他⽣命戛然⽽⽌的那天······ “英雄”少年 “这是我所经历的1979年⾼考:全省录取率不到4%,我所在班级80%的同学是农村户⼝,⼀半考上了北⼤、清华和科⼤。

”钟扬曾经这样回忆⾃⼰⾼考的经历,他就读的是如今⿍⿍⼤名的黄冈中学。

1977年,学校在⼤操场上举⾏隆重的欢送仪式,庆祝恢复⾼考后的第⼀届⼤学⽣即将⼊学,4名考上⼤学的同学胸前戴着⼤红花,像英雄⼀般。

钟扬也渴望成为那样的“英雄”。

⽗亲是当地的招办主任,为了避嫌,⽗亲不让他以在读⽣⾝份提前参加⾼考,在与⽗亲赌⽓的同时,钟扬参加了中国科技⼤学少年班的考试,当时的竞争⾮常激烈,就在钟扬差点失去信⼼的时候,他接到了通知——考上了! 这个15岁考⼊中科⼤⽆线电专业的少年,开始了他不安分的⼈⽣。

钟扬的母亲王彩艳回忆,钟扬在考上少年班以后就开始补习数学、物理,因为⽼师说他这两门考得不好。

知识精讲课件:第二单元 4《”探界者“钟扬》 高中语文 部编版 必修上册

知识精讲课件:第二单元 4《”探界者“钟扬》  高中语文 部编版 必修上册
“探界者”钟扬
第二单元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上册
主要内容CONTENTS
01
导学目标
02
课堂导入
03
知识梳理
04
活动探究
05
课堂小结
06
课堂达标
07
达标讲评
导学目标
1
通过典型事例,分析人物形象。(人物通讯中人物的形象
特点)
2
学习本文通过矛盾冲突和侧面描写展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手
法。(表达技巧,即描写、展现人物的方法)
活动探究
1.文案界大师休格曼说:“文案第一句话的唯一目的就是让读者读第 二句话,第二句话的唯一目的就是让读者读第三句话,然后是第四句 话……”其实,把文案换成文章,同样适用。标题影响着文章的阅读 率,文章的开头决定了读者是否愿意读下去,故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本文的开头就是这样既独特又令人印象深刻。为何开头从拟南芥写 习钟扬坚定不移的报国情怀。他是一位 伟大的人民科学家,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爱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有 的情怀。国家国家,无国便无家,祖国的强大离不开每个人的辛勤奋斗, 祖国的强大也必定是每个人的福泽。④不畏困难,脚踏实地。我们要学习 钟扬不畏困难的决心。要实现梦想必然要经过无数艰难险阻,越是艰难越 要锤炼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正如钟扬所说:“在仰望星空的同时,千万 不要忘了脚踏实地,因为世界上的很多伟大都是熬出来的。”
3
领悟钟扬在科研岗位上不懈追求的献身精神。(人物的时
代价值、意义)
课堂导入
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 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 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屑于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探界者”钟扬。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探界者”钟扬》晨读手册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探界者”钟扬》晨读手册

《“探界者”钟扬》晨读手册一、词语积累(1)成语戛然而止:戛,象声词。

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雷厉风行:厉,猛烈;像雷那样猛烈,像风那样快。

比喻执行政策法令等严格而迅速。

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跌宕起伏:跌宕,富于变化,有顿挫波折。

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音调忽高忽低和故事情节的曲折。

各显神通:比喻在各自工作中大显身手。

烫手山芋:基本意思为指棘手的问题。

比喻要解决的事情很棘手,但是解决之后又得到好处,多指要凭真才实学才能胜任时刻要冒风险的工作,或达到一个目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2)近义词辨析二、文学常识1.钟扬:扎根大地的人民科学家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

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内蒙古工作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

2018年4月,中宣部授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

“感动中国”颁奖词:立心天地厚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

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

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

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求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三、课外拓展时代楷模永远的榜样生活中,总有一群平凡的人,因为他们做的一些事,使他们不再平凡。

2020多么平凡的一个数字,但它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型冠状病毒,悄无声息,来势汹汹地降临了。

一时间“武汉”这两个字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词语。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人员都前往武汉支援。

十天建立两座医院,可能吗?你相信吗?可是中国,做到了。

“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在加班加点的情况下,十天建设完成,这就是中国的力量。

在疫情期间,一位医疗工作者在给隔离区一名患有新冠病毒的小女孩测体温时,口罩被这名小女孩摘了下来,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界者”钟扬》
一、走进人物
1.201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分别是哪些人?
明确:
钟扬、杜富国、吕保民、马旭、刘传健、其美多吉、王仕花、张渠伟、张玉滚、程开甲。

播放《钟扬:
播种未来的先行者》视频短片,了解人物事迹。

2.补充:
钟扬——新宁人的骄傲钟扬(1964年5月—2017年9月25日),湖南邵阳新宁人。

生前系复旦大学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2017年9月25日,钟扬同志在去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为民族地区干部讲课的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

2018年3,中央宣传部追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
6月,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19年2月,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

钟扬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30多年,勤奋钻研,锐意进取,在生物信息学、进化生物学等生命科学前沿领域有较长期的积累和独创性成果;
在交叉学科领域教书育人、因材施教,培育了许多学科专业人才,多次获国家和上海市嘉奖;情系社会生态,坚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把科学研究的种子播撒在雪域高原和上海海滨,为国家与社会的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3.《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对他的介绍:
【人物事迹】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
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

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颁奖辞】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

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

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屑于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画出重要字词,概括文章写了钟扬的的哪些事,并从每一部分中选择一个文中的词语概括他的优秀品质。

2.字词检测过关。

【戛然而止】戛:
象声词。

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鼎鼎大名】形容名气很大。

【雷厉风行】厉:
猛烈。

像雷那样猛烈,像风那样快。

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

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跌宕起伏】跌宕:
富于变化,有顿挫波折。

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音调忽高忽低和故事情节的曲折。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勾通:
暗中串通?
沟通:
指使彼此通连;
相通。

沟通是褒义词,勾通是贬义词。


【悲怆】悲伤凄惨;
非常悲伤的意思。

【奇葩】本意是指奇特而美丽的花朵。

常用来比喻珍贵奇特的盛貌或非常出众的事物。

也比喻人或事行为独特,与众不同。

3.这篇文章选择钟扬的哪些事件?
分别表现了他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4.从每一部分中选择一个文中的词语概括他的优秀品质。

“英雄少年”——“不安分”(坚定乐观)“种子达人”——“钟大胆”(爱岗敬业)“科学队长”——“愿意救人”(热心科普)“接盘导师”——“暖”(担当关爱)“生命延续”——“先锋者”(牺牲忘我)
三、重点突破
1.文章哪些句子或者段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哪些描写最为精彩?
试用做批注的方法阅读文章,分享你的感悟。

展开全文阅读
2.示范批注开头和第一节。

【开头部分】⑴开头用拟南芥引出钟扬的作用:
结构上,从与人物一生主要贡献相关的植物入手,引出主人公;
内容上,切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特点;
主题上,用拟南芥象征并赞扬钟扬的普通、质朴、顽强。

⑵“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与生命的长度衬托,更显出其生命价值的意义。

【“英雄少年”】⑴“开始了他不安分的人生”:
贬词褒用,点明他不安于现状,勇于开拓进取,也照应作者给予他的“探索者”的评价。

⑵对母亲、妻子的回忆的描写的作用:
从侧面烘托钟扬勤奋好学、勇于进取的特点。

⑶穿插钟扬与妻子的婚事的描写的作用:
使人物形象真实的立在读者面前,也突出了人物的雷厉风行的性格特点,又照应上文“不安分的人生”。

3.小组合作探究批注其他几节。

第一二小组:
第二节。

第三四小组:
第三节。

第五六小组:
第四节。

第七八小组:
第五节。

要求:
先个人批注,然后小组讨论,再选派代表展示。

4.批注要点。

【种子达人】⑴对生活品质的“不讲究”与对工作的“不将就”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其任劳任怨、无私奉献。

⑵“作为一个植物学家……”一段的语言描写,既表现出他的工作热情,又展示出他性格的幽默风趣的一面,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⑶“惊险和惊喜并存”:
惊险,指工作环境,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
惊喜,指工作有收获,能采集到珍贵的种子样本。

⑷采集到世界上生长在海拔最高处的种子植物(鼠曲雪兔子)的典型事例,表现了他为我国的科研事业而不畏艰辛、不懈努力。

【科学队长】⑴一开头直接引用钟扬的语言“生命诞生以来……”,表现了他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而且语言与他的身份相符合,科学而严谨。

⑵钟扬对建自博馆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文章引用设计部主任的话,从侧面表现了钟扬对自然科学普及所做的贡献,体现了他的责任与担当。

⑶跟上海科技馆合作,有很多身份,都体现出对科普工作的火一样的热情,突出他对科普事业的热爱。

⑷从上海实验学校一位学生的介绍中可以看出,钟扬在科普工作中什么都干,什么都做得令人肃然起敬,并归结到钟扬的育人上,从侧面突出他的工作上的热情和才华以及对人的影响。

【“接盘”导师】⑴负责接收“转导师学生”,表明他的质朴、仁爱、责任心和担当精神。

⑵引用钟扬自己的语言“培养学生就像我们……”,把培养学生比喻为采集种子,表现对教育工作的强烈的责任感。

⑶博士生的回忆,表明钟扬对学生的关爱,不怕学生底子薄、基础差,努力帮助学生成长。

⑷钟扬的学生中,各方面的人才都有,而且“各显神通”,再次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以学生的成功烘托钟扬教育的成功。

【生命延续】⑴线虫的实验证明,改变基因是可以控制生命的长短的,但代价是丧失生育能力。

钟扬的回答表明,如果要放弃工作来实现长寿,那对他来说,这样的长寿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由此引出钟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⑵“在一个适宜生物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环境中……”用钟扬自己的话进一步阐述了他眼中的生命的意义就是奉献自我。

⑶西藏大学老师展示的钟扬2017年6月24日的工作安排,表现了钟扬对待工作的“时不我待”的拼命精神。

⑷钟扬的愿望很多,他感觉自己的时间太短了,在他心目中,工作、愿望比生命更重要。

⑸结尾呼应文章开头,对钟扬来说,生命的意义,就是拓展生命的高度和广度。

5.在批注阅读的基础上总结。

⑴这篇通讯报道在表现人物优秀品质方面有哪些特点?
第一,善于用事实说话。

文章除了直接评价赞美,更多的是用事实说话,彰显理性与客观。

比如用他的婚事表现他的雷厉风行,用他的小纸条上的工作安排表现他的忘我精神和忙碌劳累等。

第二,引用人物自己的话来塑造人物形象。

文章多处引用钟扬的演讲、文章、书籍中的文字,从不同层面表现他的品质。

第三,侧面烘托。

文章多处引用钟扬母亲、妻子、同事、学生的话,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

⑵这篇通讯报道在写法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多方面、多渠道搜集材料,多角度、多层次的表现人物。

文章从植物学家、科普达人等角度,选取钟扬的典型事例,既介绍他少年时的经历,有展现他工
作后的多方面的付出;
选择的众多人物中,有张扬的亲人、同事、朋友、学生等;
描写的角度有钟扬工作方面的,有生活细节方面的。

文章所记事件虽然很多,而且看起来有点“乱”,但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讴歌钟扬的爱岗敬业、牺牲奉献精神)来安排的,所以又散儿不乱,多而集中。

四、学有所获
1.新版语文课本中,《“探界者”钟扬》作为2018年的作品,是所有课文中最“年轻”的一篇,而且作者叶雨婷是一名90后年轻记者,也是所有课文作者中最年轻的一位,于是有人质疑:
90后的作品凭啥能够选入课本?
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各抒己见,不求统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学了钟扬的优秀事迹,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谈谈你的收获。

提示:
钟扬教授曾说:
“坚持梦想,无畏艰险。

”“只要国家需要、人类需要,再艰苦的科研也要做!
”他执着追求梦想的精神带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不渝,一心为公。

脚踏实地奋斗,力求不凡作为。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事业为重,对工作一丝不苟,乐于助人。

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甘为人梯,无怨无争地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