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经典诵读篇目
六年级经典诵读

经典诵读班级:六年级学校:花果山乡中心小学1.《鹿柴》作者: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相思》作者: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3.《杂诗》作者: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4.《终南望余雪》作者: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5.《静夜思》作者: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江雪》作者: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登乐游原》作者: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9.《弹琴》作者: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0.《八阵图》作者: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11.《草》作者: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2.《游子吟》作者: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3.《关山月》作者: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4.《望月怀远》作者: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6.《春望》作者: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7.《登岳阳楼》作者: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六年级、《老子大学中庸庄子》11段《老子》节选1.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3.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大学》节选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2.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中庸》节选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3.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庄子》节选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2.《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3.瞿鹊子问乎长梧子曰:"吾闻诸夫子: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
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
吾子以为奚若?"。
六年级诗歌朗诵稿(精选34首)

六年级诗歌朗诵稿(精选34首)六年级诗歌朗诵稿 1水调歌头游泳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qiáng)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qiàn)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六年级诗歌朗诵稿 2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六年级诗歌朗诵稿 3再别康桥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轻轻的我走了,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正如我轻轻的来;寻梦?撑一支长篙,我轻轻的招手,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作别西天的云彩。
满载一船星辉,那河畔的金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是夕阳中的新娘;但我不能放歌,波光里的艳影,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在我的`心头荡漾。
夏虫也为我沉默,软泥上的青荇,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悄悄的我走了,在康桥的柔波里,正如我悄悄的来;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我挥一挥衣袖,那榆荫下的一潭,不带走一片云彩。
六年级诗歌朗诵稿 4 红烛红烛啊!闻一多你心火发光之期,红烛啊!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这样红的烛!红烛啊!诗人啊匠人造了你,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原是为烧的。
"可是一般颜色?既已烧着,红烛啊!又何苦伤心流泪?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哦!我知道了!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为何更须烧蜡成灰,你烧得不稳时,然后才放光出?才着急得流泪!一误再误;红烛啊!矛盾!冲突!" 流罢!你怎能不流呢?红烛啊!请将你的脂膏,不误,不误!不息地流向人间,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培出慰藉的花儿,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啊!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六年级经典诵读

1.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春夜别友人唐陈子昂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催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漠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3.已亥杂诗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无题唐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5.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7. 雨霖铃宋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摧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8.忆秦娥• 娄山关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9.水调歌头•游泳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10.菩萨蛮•大柏地毛泽东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11.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毛泽东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诵读六年级全册经典诵读

六年级上学期幼学琼林《一》混沌初开,乾坤始奠。
气之较清上浮者为夭,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
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
di dong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气;月里蟾蜍,是月魄之精光。
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
旋风名为羊角,闪电号曰雷鞭。
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
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车之女回阿香。
【注释】混沌初开,乾坤始奠。
混沌:天地未形成之前的元气状态。
气之较清上浮者为夭,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气:指元气。
凝:结也。
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
五星:指金、木、水、火、土五星。
三才:三种有能力的事物。
古人认为,天能覆物,地能载物,而人是万物之灵。
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
宗:宗主,主宰。
象:仪象。
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气;月里蟾蜍,是月魄之精光。
螮蝀:音地东。
蟾蜍:传说后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其妻嫦娥窃而食之,奔月宫,遂化为蟾蜍。
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
石燕:零陵山之石燕,遇风雨即飞,雨止复变为石头。
商羊:鸟名,传说只有一只。
旋风名为羊角,闪电号曰雷鞭。
羊角:《庄子》“有鸟名鹏,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雷鞭:《淮南子》“雷以电为鞭,电光照处,谓之裂缺”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
素娥:即嫦娥。
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车之女曰阿香。
律令:《搜神记》“律令,周穆王时人,善走,死为雷部之鬼”。
阿香:雷部推车之鬼。
幼学琼林《二》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比学生过于先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谓弟子优于师傅。
未得及门,曰宫墙外望;称得秘授,曰衣钵真传。
人称杨震为关西夫子,世称贺循为当世儒宗④。
负笈千里,苏章从师之殷;立雪程门,游杨敬师之至⑤。
弟子称师之善教,曰如坐春风之中;学业感师之造成,曰仰沾时雨之化。
【注释】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是用来形容学生强过先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用来形容弟子强过师傅。
还没有进入师门,叫做“宫墙外望”;已经得到师父的秘密传授,叫做得到“衣钵真传”。
六年级经典诵读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诵经六 年 读典级
四、《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诵经六
年 读典级
诵经六 年 读典级
五、《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诵经六 年 读典级
诵经六 年 读典级
诵经六 年 读典级
诵经六 年 读典级
诵经六 年 读典级
诵经六 年 读典级
诵经六 年 读典级
诵经六 年 读典级
诵经六 年 读典级
诵经六 年 读典级
诵经六 年 读典级
诵经六 年 读典级
诵经六 年 读典级
诵经六 年 读典级
诵经六 年 读典级
诵经六 年 读典级
三十一、《游园不值》 南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诵经六 年 读典级
诵经六 年 读典级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让我们携起手来, 为中国梦添彩,
让中国梦飞翔!
诵经六 年 读典级
诵经六 年 读典级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诵经六 年 读典级
二十五、《春日》 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诵经六 年 读典级
二十六、《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六年级经典诵读篇目

六年级经典诵读篇目第一篇:六年级经典诵读篇目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论语》必读书目:《秘密花园》略读书目:《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窗边的小豆豆》、《西游记》、《格列佛游记》古诗文背诵篇目: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2、夜雨寄北…………………………………………………李商隐3、过故人庄…………………………………………………孟浩然4、赤壁………………………………………………………杜牧5、山居秋暝…………………………………………………王维6、望岳………………………………………………………杜甫7、春望………………………………………………………杜甫8、登高………………………………………………………杜甫9、旅夜书怀…………………………………………………杜甫10、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11、饮酒…………………………………………………… 陶渊明12、次北固山下…………………………………………… 王湾13、雁门太守行…………………………………………… 李贺14、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15、观沧海………………………………………………… 曹操16、渡荆门送别…………………………………………… 李白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18、金缕衣………………………………………………… 杜秋娘19、问刘十九……………………………………………… 白居易 20、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21、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22、醉花阴………………………………………………… 李清照23、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苏轼24、相见欢………………………………………………… 李商隐25、爱莲说………………………………………………… 周敦颐六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论语》必读书目:《骆驼祥子》略读书目:《女生贾梅》、《男生贾里》、《昆虫记》、《鲁滨逊漂流记》古诗文背诵篇目:1、雪梅…………………………………………………… 卢梅坡2、游山西村……………………………………………… 陆游3、龟虽寿………………………………………………… 曹操4、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5、蒹葭……………………………………………………《诗经》6、关雎……………………………………………………《诗经》7、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8、乌夜啼………………………………………………… 李煜9、木兰诗……………………………………………… 北朝民歌10、江城子………………………………………………… 苏轼11、破阵子………………………………………………… 辛弃疾12、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13、满江红………………………………………………… 岳飞14、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15、武陵春………………………………………………… 李清照16、行香子………………………………………………… 秦观17、陋室铭………………………………………………… 刘禹锡18、孔子语录………………………………………………《论语》19、陈太丘与友期………………………………………… 刘义庆20、咏雪…………………………………………………… 刘义庆21、岳阳楼记……………………………………………… 范仲淹22、醉翁亭记(选段)…………………………………… 欧阳修23、鱼我所欲也……………………………………………《孟子》2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2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26、杂说…………………………………………………… 韩愈第二篇:六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篇目六年级第二学期经典诵读篇目1.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太空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沉默中微光里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繁星·一》 2.童年呵! 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繁星·二》3.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卧在宇宙的摇篮里——《繁星·一四》4.小孩子!你可以进我的园你不要摘我的花——看玫瑰的刺儿刺伤了你的手——《繁星·一五》5.青年人呵!为着后来的回亿小心着意的描你现在的图画——《繁星·一六》6.幸福的花枝在命运的神的手里寻觅着要付与完全的人——《繁星·二十》7.窗外的琴弦拨动了我的心呵!怎只深深的绕在余音里是无限的树声是无限的月明8.生离——是朦胧的月日死别——是憔悴的落花——《繁星·二二》9.言论的花儿开的愈大行为的果子结得愈小——《繁星·四五》10.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繁星·五五》11.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六年级经典诵读

六年级上册经典诵读1渡荆门送别唐李白2前出塞其六唐杜甫3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宋晏殊4送友人唐李白5秋日偶成宋程颢6将进酒唐李白7西塞山怀古唐刘禹锡8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李清照9永遇乐千古江山宋辛弃疾10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文言文1宋濂苦学2匡衡凿壁偷光3老马识途4曾子杀猪5黄香温席宋濂苦学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观群书。
作者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
汉族,浦江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
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
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
注释余:我;宋濂自称。
嗜:喜爱。
无从:无法。
致:买。
假:借。
手自:亲手。
自:亲自。
弗之怠:即“弗怠之”,宾语前置,不懈怠,不放松抄写。
毕:完成。
走:快跑。
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以是:因此。
因得:于是能够。
译文宋濂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
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手抄写,计算着日子按时送还。
天很冷时,砚台里的墨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
抄写完了,赶快送还借的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家都愿意把书借给宋濂,于是宋濂能够阅读很多书。
主旨求教要有谦恭的态度。
宋濂遇到的老师,不高兴时一副冷冰冰的面孔,如今不多。
可像宋濂那样谦恭的学生却很难得。
作为学生要尊师重教,要以谦恭的态度“援疑质理”;自以为是、目中无人,这不是求学的正确态度。
逆境之中出人才。
匡衡凿壁偷光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经典诵读——词20首
目录
1.浣溪沙(宋·晏殊)
2.虞美人(李煜)
3.如梦令(宋·李清照)
4.如梦令(宋·李清照)
5.醉花阴(宋·李清照)
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
7.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8.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9.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李商隐)
10.鹊桥仙(宋·秦观)
11.声声慢(宋·李清照)
12.满江红·怒发冲冠(宋·岳飞)
13. 西江月(宋·辛弃疾)
14.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
15.长相思·山一程(清·纳兰性德)
16.菩萨蛮·大柏地(毛泽东 1933年夏)
17.忆江南·江南好(唐·白居易)
18. 忆江南·江南忆(唐·白居易)
19. 忆江南·江南忆(唐·白居易)
20.诉衷情(宋·陆游)
1.浣溪沙(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2.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如梦令(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4.如梦令(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醉花阴(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
瘦。
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7.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8.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9.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0.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1.声声慢(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2.满江红·怒发冲冠(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3. 西江月(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4.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是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5.长相思·山一程(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6.菩萨蛮·大柏地(毛泽东 1933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17.忆江南·江南好(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8. 忆江南·江南忆(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19. 忆江南·江南忆(唐·白居易)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20.诉衷情(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