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经典诵读
六年级经典诵读

六年级经典诵读篇目(特别注明:上册唐诗宋词各1~6首+文言文1~4篇。
剩余为下册。
)唐诗:1《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无题》作者: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4望岳作者: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7、《将进酒》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六年级诗歌朗诵稿(精选34首)

六年级诗歌朗诵稿(精选34首)六年级诗歌朗诵稿 1水调歌头游泳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qiáng)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qiàn)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六年级诗歌朗诵稿 2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六年级诗歌朗诵稿 3再别康桥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轻轻的我走了,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正如我轻轻的来;寻梦?撑一支长篙,我轻轻的招手,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作别西天的云彩。
满载一船星辉,那河畔的金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是夕阳中的新娘;但我不能放歌,波光里的艳影,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在我的`心头荡漾。
夏虫也为我沉默,软泥上的青荇,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悄悄的我走了,在康桥的柔波里,正如我悄悄的来;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我挥一挥衣袖,那榆荫下的一潭,不带走一片云彩。
六年级诗歌朗诵稿 4 红烛红烛啊!闻一多你心火发光之期,红烛啊!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这样红的烛!红烛啊!诗人啊匠人造了你,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原是为烧的。
"可是一般颜色?既已烧着,红烛啊!又何苦伤心流泪?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哦!我知道了!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为何更须烧蜡成灰,你烧得不稳时,然后才放光出?才着急得流泪!一误再误;红烛啊!矛盾!冲突!" 流罢!你怎能不流呢?红烛啊!请将你的脂膏,不误,不误!不息地流向人间,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培出慰藉的花儿,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啊!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

小学生经典诵读(上)六年级目录(一)必背古诗20首1、浣溪沙(宋)王安石2、醉花阴(宋)李清照3、雨霖铃(宋)柳永4、卜算子·咏梅(宋)陆游5、浪淘沙(唐)刘禹锡6、蝶恋花(宋)朱淑真7、如梦令(宋)李清照8、论诗三十首(其二十一)(金)元好问9、从军行(唐)杨炯10、月下独酌(唐)李白1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岑参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杜甫14、爱莲说(宋)周敦颐15、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16、天净沙·离愁(元)李志远17、诗经·蒹葭秦地民歌18、木兰诗乐府民歌19、沁园春·雪毛泽东20、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毛泽东(二)成语20个(三)歇后语10条(四)对联10副(五)名言10句(六)警句10条(七)现代美文5篇(八)现代诗歌5首(九)古文5篇(一)必背古诗20首1、浣溪沙(宋)王安石百亩..水萦回。
爱闲能有几人来?..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
为谁零落为谁开?【注释】(1)百亩:概数,形容庭园极大。
(2)半是苔:一半长满了青苔。
(3)白道:洁白的小道。
(4)山桃溪杏:山中的桃,溪畔的杏。
暗喻身处山水之中。
【译文】百亩大的庭院有一半是青苔,门外沙子铺满了整条路,还有婉转的小溪流。
喜欢幽闲,有空来的人有几个呢?春天到了,院子里曲折的回廊非常安静。
山上的桃花,溪边的杏树,三三两两地种在一起。
不知道他们是为谁开放,为谁凋零?2、醉花阴(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瘦。
..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注释】(1)永昼:悠长的白天。
(2)瑞脑:即龙脑,香料名。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3)玉枕:瓷枕的美称。
纱厨:纱帐,一称碧纱帐。
(4)东篱: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后即以东篱指代赏菊之处。
(六年级上册)经典诵读

小学六年级上册经典诵读《增广贤文》三(六年级上册)1.见者易,学者难。
【解释】在旁边看人家觉得容易,轮到自己学和做就觉得难了。
2.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解释】不要把容易得来的东西,看成平常的事,里面蕴藏着心血与汗水。
3.用心计较般般错,退步思量事事难。
【解释】只要用心想一想,世界上的事情错综复杂,没有不难的事,需要我们小心应付,谨慎思考。
4.道路各别,养家一般。
【解释】走的道路也许各有不同,但维持生活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5.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解释】从勤俭到奢侈、享受很容易,但要从享受再到艰苦中去就很难适应了。
6.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弹。
【解释】彼此了解的人容易交流,对不了解的人来说,话不投机,空谈无用。
7.点石化为金,人心犹未足。
【解释】把石头都变成金子,但有的人尚不满足,这里指人心不足。
8.他人观花,不涉你目。
他人碌碌,不涉你足。
【解释】花花世界,就像没有看见;忙忙碌碌,不关你事。
指目空一切, 专心致志。
9.谁人不爱子孙贤,谁人不爱千钟粟。
【解释】哪个不喜欢儿孙孝顺,谁不喜爱家藏万担。
10.莫把真心空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
【解释】不要多去计较和操劳,儿孙自有儿孙福。
11.与人不和,劝人养鹅。
与人不睦,劝人架屋。
【解释】劝人养鹅、修建房屋,看似好心,实则醉翁之意,这里指别有用心。
12.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解释】只管多行喜事,多做好事,个人前途、富贵不必刻意追求。
13.河狭水急,人急计生。
【解释】河道狭窄水流自然急,关键时刻人则会急中生智、想出办法。
14.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
【解释】知道山上有虎,就不要再去了。
15.路不行不到,事不为不成。
【解释】路不走不可能到达目的地,事不去做怎么可能办成呢?16.人不劝不善,钟不打不鸣。
【解释】人你不让他去学习,怎么可能成材,就像钟不敲不响一个道理。
17.无钱方断酒,临老始看经。
【解释】到没钱时才戒酒,到年纪老了才知学习,时间已经太晚了。
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篇目(2)

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篇目第一部分:(1—12选自《史记》,13—16选自《资治通鉴》1、始皇出游始皇出游。
行至云梦,望祀虞于九疑山。
浮江下,观籍柯,渡海渚。
过丹阳,至钱唐。
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
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记得颂秦德。
还过吴,从江乘渡。
并海上,北至琅邪。
方士徐巿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
”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
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
今上祷祠备谨,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致。
”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
自琅邪北至荣成山,弗见。
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
遂并海西。
(《史记·秦始皇本纪》)2、破釜沉舟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
当死时,赵歇为王,陈馀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钜鹿城。
章邯令王离、涉间围钜鹿。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涉间不降楚,自烧杀。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
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史记·项羽本纪》)3、高祖论功天下在定。
高祖都雒阳,诸候皆臣属。
高祖置酒雒阳南宫。
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
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
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
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小学生经典诵读六年级上册

小学生经典诵读六年级上册小学生经典诵读六年级上册小学生经典诵读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能够增强孩子们的口才表达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化知识。
六年级上册的经典诵读内容包括诗歌、散文、古代文化等,让孩子们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名篇,通过描写李白拜访蓬莱仙境,见到了众多神仙,身临其境地展露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文学才华。
在给孩子们朗诵这首诗歌时,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诗歌的意境,展开联想,从而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
二、《印度古剧——卡利亚娜》印度古剧《卡利亚娜》是一个描写阿拉伯文明的史诗故事,在印度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给孩子们朗诵这个故事的时候,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诗歌中所传达的人物性格、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文化元素,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异域文化。
三、《岳阳楼记》《岳阳楼记》是唐代文人范仲淹所作,以他游历岳阳楼为背景,通过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介绍,反映了社会矛盾和人性的弱点。
在给孩子们朗诵这篇文章时,可以让他们了解到唐代社会的特点和范仲淹的思想观念,从而培养他们的学术兴趣和思想意识。
四、《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在日常教育中,家长和老师都可以利用《论语》中的经典语句来引导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这些语句都具有哲思深刻、文化内涵丰富的特点。
五、《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中华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传说、神话、寓言等形式,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历史、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在给孩子们讲述民间故事时,不仅可以让他们领略到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文学素养和道德品质。
六、《古文观止》《古文观止》是唐代文学家刘勰所编的一部古代文化经典,收录了大量道德故事、寓言、名言警句等各类文学作品,在这些经典作品中不仅包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和生活道理,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们享受到文学的美感和精神上的满足。
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

小学生经典诵读(上)六年级目录(一)必背古诗20首1、浣溪沙(宋)王安石2、醉花阴(宋)李清照3、雨霖铃(宋)柳永4、卜算子·咏梅(宋)陆游5、浪淘沙(唐)刘禹锡6、蝶恋花(宋)朱淑真7、如梦令(宋)李清照8、论诗三十首(其二十一)(金)元好问9、从军行(唐)杨炯10、月下独酌(唐)李白1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岑参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杜甫14、爱莲说(宋)周敦颐15、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16、天净沙·离愁(元)李志远17、诗经·蒹葭秦地民歌18、木兰诗乐府民歌19、沁园春·雪毛泽东20、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毛泽东(二)成语20个(三)歇后语10条(四)对联10副(五)名言10句(六)警句10条(七)现代美文5篇(八)现代诗歌5首(九)古文5篇(一)必背古诗20首1、浣溪沙(宋)王安石百亩..水萦回。
爱闲能有几人来?..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
为谁零落为谁开?【注释】(1)百亩:概数,形容庭园极大。
(2)半是苔:一半长满了青苔。
(3)白道:洁白的小道。
(4)山桃溪杏:山中的桃,溪畔的杏。
暗喻身处山水之中。
【译文】百亩大的庭院有一半是青苔,门外沙子铺满了整条路,还有婉转的小溪流。
喜欢幽闲,有空来的人有几个呢?春天到了,院子里曲折的回廊非常安静。
山上的桃花,溪边的杏树,三三两两地种在一起。
不知道他们是为谁开放,为谁凋零?2、醉花阴(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瘦。
..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注释】(1)永昼:悠长的白天。
(2)瑞脑:即龙脑,香料名。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3)玉枕:瓷枕的美称。
纱厨:纱帐,一称碧纱帐。
(4)东篱: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后即以东篱指代赏菊之处。
六年级上经典诵读

经典诵读姓名:六年级(上)山水情怀1、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代·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2 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唐代·李白】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
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
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八月枚乘笔,三吴张翰杯。
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
4 归嵩山作【唐代·王维】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5 长相思【清代·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6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五代·李煜】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
落花狼藉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佩声悄,晚妆残,凭谁整翠鬟?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7 竹枝词【唐代·刘禹锡】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8 归园田居【魏晋·陶渊明】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9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0 虞美人【宋代·晏几道】曲阑干外天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