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版一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一年级地方课齐鲁书社一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齐鲁书社一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

一年级第一学期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2、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3、帮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

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不测与灾害;4、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梳理民族自豪感。

5、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判断能力、审美能力,为今后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本册地方课程是山东教育厅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的教科书和学校根据本地特点编写的,内容分为九个单元。

第一单元蒙书诵读;第二单元诗歌诵读;第三单元童蒙须知;第四单元民间工艺。

第五单元:齐鲁名人;第六单元:诗歌诵读(二);第七单元:神话传说;第八单元:传统节日;第九单元:名胜古迹。

本学期学习第1-19课。

三、学生现状分析一年级是刚刚踏入学校的小学生们,他们对于这个陌生的地方有很多希奇感,对《地方课程》这本学科也有一种好奇的感觉,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学。

大部分学生还不适应小学生课堂常规和日常行为规范,但是还有个别孩子未能脱离幼儿园时的习惯,如上课坐不端正、听课时爱讲空话等。

希望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班级中能够形成乐学、善学、会学的良好学风,在各个方面都能有所提高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知识面有限,太深奥的知识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太沉重的负担。

一年级的传统文化就是要求学生养成正确的习惯,让学生终生受益。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熟练背诵古诗,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感受诗韵律美,体会诗人思想感情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品德、重点: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完善学生个性和人格五、教学措施1、在教学中,应是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强调从活动中学习。

2、重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和社会实践联系,在探索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感知周围是的特征,让探究成为地方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

3、主要进行直观形象的教学,运用挂图、实物、多媒体等组织教学,运用观察、信息搜索、讨论、调查、社区活动等形式,充实教学过程。

山东版一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山东版一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山东版一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支应清2017.9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传统文化》是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地方课程,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国学思想精髓与当代教育思想的结合,并融入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

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等道理,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本册教材包括九个单元,共有34课。

当你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

在“经典驿站”里,你会感悟到我们民族语言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你还会学到读书的方法和道理,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风景人物,每篇文章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精华之作;在“艺术乐园” 里,你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二、教学目标1、能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名句。

2、能够理解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

3、学习了这些经典文章之后,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中学以致用。

三、教学措施根据以上的情况分析和本册的教学目标,本学期的传统文化教学采取以下几点措施: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教学形式多样化。

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

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

5、注重游戏教学。

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6、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

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一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一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一年级传统文化备课一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传统文化》是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地方课程,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国学思想精髓与当代教育思想的结合,并融入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

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等道理,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两个单元《经典驿站》和《艺术乐园》,共有十八课。

当你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

在“经典驿站”里,你会感悟到我们民族语言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你还会学到读书的方法和道理,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风景人物,每篇文章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精华之作;在“艺术乐园”里,你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三、教学目标1、能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名句。

2、能够理解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

3、学习了这些经典文章之后,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中学以致用。

四、教学重难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五、教学措施1、教学形式多样化。

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

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

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山东-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新版---副本教学提纲

山东-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新版---副本教学提纲

山东-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新版---副本第一单元知礼守规第一课正衣冠重仪表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

3使学生养成穿着得体、爱护衣物、取放物品有定处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使学生养成穿着得体、爱护衣物、取放物品有定处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在家练习穿校服,记录时间教学过程:一、导入:一个人的身份、气质、内在的素质可以从穿着中得以体现。

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对待自己的衣帽服饰,懂得爱护和珍惜,取放要有定处,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规律,这样会给自己带来不少的方便,减少许多麻烦。

板书课题,齐读。

二、借助拼音读课文。

1、出示读典明理中诗句,自由读,指名读。

指导理解。

2、边读边想:对于学生来说,衣冠服饰在于什么?平时,应该怎么做?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指导。

(1)衣冠不在名贵华丽,而在于整齐和整洁。

(2)平时,要爱护衣物,不要随便弄脏,破了要缝补。

衣帽脱下后,要放在固定的地方。

5、出示南开中学:容止格言三、读刘琎束带的故事。

1、自由读。

2、说说刘琎是怎么做的?你从中懂得了什么?3、你平时是怎么做的?今后怎么做?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四、拓展活动1、看图,说说谁做的对,为什么?2、自我评价。

3、读背《弟子规》中的“置冠服,---------”。

4、小组代表穿校服比赛五、小结仪容端正,要注意什么?第二课步从容立端正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弄明白课文的意思。

3使学生养成走路稳重,身体端正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使学生养成走路稳重,身体端正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走路时需要注意什么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讲一个人的身份、气质、内在的素质可以从穿着中得以体现,其实也可以从他的走路姿势以及举止中体现。

我们平时说话时要注意,尤其是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言行举止要礼貌。

这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优质传统文化教案讲座教学设计

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优质传统文化教案讲座教学设计

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优质传统文化教案讲座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山东教育出版社发展了一套优质的传统文化课程,旨在激发一年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为您展示来自山东教育出版社的教案,以及一些讲座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通过研究本课程,学生将:1. 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知识和背景。

2. 了解一些与中华文化相关的词汇。

3. 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4. 提高中文阅读和听力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流程教案第一课:祖先的足迹1. 通过图画、歌曲,了解祖先的足迹。

2. 研究相关词汇:祖先、足迹、祭祖。

3. 用激发兴趣的方法,鼓励学生描述自己家中的传统文化活动,并与家长沟通交流。

第二课:传统节日1. 研究传统节日的一些基本知识。

2. 研究相关词汇:春节、中秋节、端午节。

3. 通过游戏、歌曲、手工制作等方式了解传统节日的相关文化内涵。

讲座教学设计讲座一:中国的四大发明1. 通过图画、歌曲等切入,引出四大发明的概念。

2. 讲解四大发明的具体内容,培养学生的科技兴趣。

3. 通过小测验等方式检验学生的研究成果。

讲座二:中国的龙文化1. 借助形象图画,介绍中国龙文化的概念。

2. 通过古老故事、文化传说等方式探究这一文化的起源历史。

3. 让学生进行诗朗诵等方式,感受龙文化的神秘气息。

四、教学工具及评估方法教学工具1. 图画、歌曲、手工制作等。

2. PPT、音响等。

评估方法1. 教案中,通过口头提问等方式检测学生的研究情况。

2. 讲座教学设计中,通过小测验等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山东版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山东版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山东版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1、《弟子规》节选一、教学目标:1、了解《弟子规》的由来2、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3、体会做事小心谨慎,讲信用的重要性二、重点难点: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四、课前准备:听相关故事。

五、教学过程:一、说文解字1、出示: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2、解字:弟子(学生)圣人(孔子)孝(孝顺父母)弟(友爱兄弟弟姐妹)谨(小心谨慎)信(讲信用)3、解释:《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圣人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二、故事引导1、讲关于孔子和子路的故事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孔子的故事3、讲宴殊故事晏殊是宋代名臣,还是著名的文学家。

晏殊小时候便有神童之誉。

一次,皇上让他参加御前考试,拿到考题后,他马上请求皇上另出新题,并老老实实地禀报:“这个题目,我天前正好练习过,草稿还存在家里,为考出真才实学,请为我出道新试题。

”他这种诚实的态度深得皇上赏识。

考中进士后,晏殊仍然每天闭门读书,刻苦用功。

他如此敦厚,如此好学,颇得世人好评。

三、熟读成诵1、开火车读古文2、小组读古文3、开展小组背诵比赛四、情景明理1、情景表演,辨析:(1)爸爸妈妈工作一天很累地回到家里(2)妹妹向我要一支铅笔2、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做3、如果发生这样的事会有什么后果:(1)小明在教室里捡到一块很漂亮的橡皮,他看没人发现,就放在了自己的铅笔盒里。

(2)小华答应借给晓红一本漫画书,可是到了第二天他却不带来4、小结道理:一个人只有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言语行为中小心谨慎,讲信用,才会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六、教后反思:通过跟着视频唱读,教好的完成了任务。

《小儿语》节选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渐达到背诵。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结合生活实际,与伙伴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正确地对待自己、对待他人。

最新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

最新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教学设计一年级第一单元尚德修身一、教学目的1、学习先贤为人处世之道,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

2、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二、重点难点:保持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1《厚德载物》一、教学目标:1、了解《厚德载物》的由来2、明白做人的道理,培养孝顺、友爱品德二、重点难点: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的道理三、课前准备:听相关故事。

四、教学过程:(一)、说文解字1、厚德载物2、解字:(二)、故事引导1、讲关于舜的故事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舜的故事(三)、熟读成诵1、开火车读文2、小组读文3、开展小组背诵比赛(四)、情景明理1、情景表演,辨析:(1)爸爸妈妈工作一天很累地回到家里(2)妹妹向我要一支铅笔2、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做3、如果发生这样的事会有什么后果:(1)小明在教室里捡到一块很漂亮的橡皮,他看没人发现,就放在了自己的铅笔盒里。

(2)小华答应借给晓红一本漫画书,可是到了第二天他却不带来4、小结道理:一个人只有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言语行为中小心谨慎,讲信用,才会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的品质。

二、重点难点:能结合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的品质。

三、课前准备:在家借助拼音读文。

四、教学过程: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2、范读课文。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3、教读课文。

朗读课文,边学习边指名学生朗读。

4、明道喻理:周处改过自新5、拓展活动:出示知行合一(1)引领学生读文。

(2)说说这种做法的正误及判断理由。

6、自我评价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相应的评判3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背诵。

(最新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

(最新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教学设计一年级第一单元尚德修身一、教学目的1、学习先贤为人处世之道,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

2、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二、重点难点:保持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1《厚德载物》一、教学目标:1、了解《厚德载物》的由来2、明白做人的道理,培养孝顺、友爱品德二、重点难点: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的道理三、课前准备:听相关故事。

四、教学过程:(一)、说文解字1、厚德载物2、解字:(二)、故事引导1、讲关于舜的故事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舜的故事(三)、熟读成诵1、开火车读文2、小组读文3、开展小组背诵比赛(四)、情景明理1、情景表演,辨析:(1)爸爸妈妈工作一天很累地回到家里(2)妹妹向我要一支铅笔2、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做3、如果发生这样的事会有什么后果:(1)小明在教室里捡到一块很漂亮的橡皮,他看没人发现,就放在了自己的铅笔盒里。

(2)小华答应借给晓红一本漫画书,可是到了第二天他却不带来4、小结道理:一个人只有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言语行为中小心谨慎,讲信用,才会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的品质。

二、重点难点:能结合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的品质。

三、课前准备:在家借助拼音读文。

四、教学过程: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2、范读课文。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3、教读课文。

朗读课文,边学习边指名学生朗读。

4、明道喻理:周处改过自新5、拓展活动:出示知行合一(1)引领学生读文。

(2)说说这种做法的正误及判断理由。

6、自我评价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相应的评判3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背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版一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应清 xx、9xx-xx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传统文化》是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地方课程,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国学思想精髓与当代教育思想的结合,并融入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

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等道理,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本册教材包括九个单元,共有34课。

当你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

在“经典驿站”里,你会感悟到我们民族语言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你还会学到读书的方法和道理,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风景人物,每篇文章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精华之作;在“艺术乐园” 里,你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
二、教学目标
1、能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名句。

2、能够理解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

3、学习了这些经典文章之后,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中学以致用。

三、教学措施根据以上的情况分析和本册的教学目标,本学期的传统文化教学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教学形式多样化。

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

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

5、注重游戏教学。

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6、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

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四、活动开展:每两周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拓展活动或实践活动。

五、教学进度第一周《弟子规》第二周《小儿语》第三周《续小儿语》第四周《大林寺桃花》第六周《山居秋暝》第七周《柳桥晚眺》第八周《衣冠服饰》第九周《言语应对》第周《读书写字》第一周《年画》第二周《剪纸》第三周《风筝》第四周
《泥塑》第五周学剪纸第六周《孔子》(上)第七周《孔子》(下)第八周《孟子》第九周复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