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磁性材料

合集下载

第三章--磁场及电磁感应

第三章--磁场及电磁感应

课题※第三章磁场及电磁感应※第一节磁场课型新课授课班级授课时数 1 教学目标1.了解磁场及电流的磁场。

2.了解安培力的大小及方向。

教学重点1.磁场。

2.安培力的大小及方向。

教学难点安培力的大小及方向。

学情分析教学效果教后记新授课A、新授课※第一节磁场一、磁场1.磁体某些物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磁体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

常见的条形磁铁、马蹄形磁铁和针形磁铁等都是人造磁体,如下图所示。

3-2 常见人造磁铁2.磁极磁体两端磁性最强,磁性最强的地方叫磁极。

任何磁体都有一对磁极,一个叫南极,用S表示;另一个叫北极,用N表示,如右图所示。

N极和S极总是成对出现并且强度相等,不存在独立的N极和S极。

当用一个条形磁铁靠近一个悬挂的小磁针(或条形磁铁)时,如下图所示。

我们发现:当条形磁铁的N极靠近小磁针的N极时,小磁针N极一端马上被排斥;当条形磁铁的N极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小磁针S极一端立刻被条形磁铁吸引。

说明磁极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3.磁场力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用手推门,门就会转动打开,这是因为力直接作用于门。

上述实验中,磁极之间存在的作用力并没有直接作用,到底是什么神密的物质使得它们之间有力的作用呢?这种神密的物质就是磁场。

磁极之间相互作用的磁力就是通过磁场传递的。

磁场是磁体周围存在的特殊物质。

磁极在自己周围的空间里产生磁场,磁场对它里面的磁极有磁场力的作用。

4.磁场方向把小磁针放在磁场中的任一点,可以看到小磁针受磁场力的作用。

静止时它的两极不再指向南北方向,而指向一个别的方向。

在磁场中的不同点,小磁针静止时指的方向一般并不相同。

这个现象说明,磁场是有方向性的。

一般规定,在磁场中某点放一个能自由转动的(展示磁铁)(对照实物形进行说明)(演示)(讲解)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在磁场中可以利用磁感线(也称为磁力线)来形象地表示各点的磁场方向。

电工材料第五版练习册答案

电工材料第五版练习册答案

电工材料第五版练习册答案电工材料是电气工程领域的基础学科之一,它涉及到材料的电性能及其在电气设备中的应用。

以下是《电工材料第五版》练习册的一些模拟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第一章:导电材料1. 简述导电材料的基本特性。

- 导电材料具有高的电导率,能够快速传递电流。

它们通常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2. 列举几种常见的导电材料。

- 常见的导电材料包括铜、铝、银、金等。

3. 导电材料在电力系统中的主要应用是什么?- 导电材料在电力系统中主要用于制造导线、电缆、电机和变压器的导电部件等。

第二章:绝缘材料1. 绝缘材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绝缘材料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电流泄漏,保护电路安全运行。

2. 绝缘材料的分类有哪些?- 绝缘材料主要分为固体绝缘材料、液体绝缘材料和气体绝缘材料。

3. 简述固体绝缘材料的主要特性。

- 固体绝缘材料具有高的电阻率、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

第三章:磁性材料1. 磁性材料在电气设备中的作用是什么?- 磁性材料在电气设备中主要用于制造电机、发电机、变压器等设备的磁路部分。

2. 简述软磁材料和硬磁材料的区别。

- 软磁材料具有较低的磁滞损耗和较高的磁导率,易于磁化和退磁;硬磁材料则具有较高的剩余磁感应强度和较高的矫顽力,不易退磁。

第四章:半导体材料1. 半导体材料的导电特性是什么?- 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可以通过掺杂、温度变化等方法调节其导电性。

2. 列举几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

- 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包括硅、锗、砷化镓等。

第五章:超导材料1. 超导材料的定义是什么?- 超导材料是指在一定温度以下,电阻率突然降为零的材料。

2. 超导现象的发现者是谁?- 超导现象是由荷兰物理学家海克·卡末林·昂内斯在1911年发现的。

结束语:电工材料的学习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积累,更需要通过实践来加深理解。

希望这些练习答案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电工材料的相关知识,为未来的电气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磁性材料原理

磁性材料原理

磁性材料原理磁性材料是一类在磁场中具有特殊性质的材料。

它们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磁性材料的原理及其应用。

一、磁性材料的概述磁性材料是指在外加磁场作用下,能够产生磁化现象的材料。

它们包括铁、钢、镍、钴等物质。

磁性材料有两种基本类型:铁磁性材料和非铁磁性材料。

铁磁性材料具有强烈的磁性,如铁、镍和钴等。

它们在强磁场中可以被永久磁化,形成磁体。

非铁磁性材料则具有较弱的磁性,它们一般不会被永久磁化。

二、磁性材料的原理1. 原子磁偶极矩磁性材料具有原子磁偶极矩。

原子内电子所带的自旋和轨道角动量导致了原子磁矩的形成。

在一个磁场中,这些原子磁矩会互相作用,从而形成磁性。

2. 域结构磁性材料中存在着不同的磁畴,每个磁畴具有自己的磁化方向。

在无外加磁场的情况下,这些磁畴的磁化方向是杂乱无序的。

当外加磁场作用于材料时,磁畴会逐渐重新排列,使整个材料形成统一的磁化方向。

3. 局域场和磁畴壁在磁性材料中,每个磁畴内的磁化强度是均匀的,但不同磁畴之间的磁化强度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由局域场引起。

磁畴之间的过渡区域称为磁畴壁,磁畴壁上的磁化方向逐渐变化,使得整个材料的磁化过渡更加平滑。

三、磁性材料的应用1. 电磁设备磁性材料广泛应用于电磁设备中。

例如,铁磁性材料可以用于制造电动机、电磁铁和变压器等设备。

非铁磁性材料则用于制造电感器和传感器。

2. 数据存储磁性材料在数据存储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磁性材料通过改变磁化方向来储存和读取信息。

硬盘驱动器和磁带等设备都是基于磁性材料的数据存储原理。

3. 医疗应用磁性材料在医疗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磁共振成像(MRI)利用磁性材料的特性来观察人体内部结构。

磁性材料也可以用于制造人工关节和植入式医疗器械。

4. 环境保护磁性材料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例如,利用磁性材料可以制造高效的垃圾处理设备,帮助减少废物产生和环境污染。

四、磁性材料的发展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磁性材料的应用领域将会不断扩大。

第三章金属磁性材料(软磁)

第三章金属磁性材料(软磁)

本节主要内容
• 3.1 金属软磁材料
– 3.1.1 软磁材料的重要指标 – 3.1.2 纯铁和低碳钢 – 3.1.3 铁硅合金 – 3.1.4 镍铁合金 – 3.1.5 非晶态软磁合金 – 3.1.6 软磁合金应用举例
概述
• 软磁材-soft magnetic material 具有低矫顽力和高磁导率的磁性材料。软
2、阿姆柯铁
含C ≤ 0.025%、 Mn ≤0.035%、 P≤0.015%、S≤0.05%、 Cu≤0.08%。磁性能:μi=2000~5000、μm=6000~15000、 Hc=0.5 ~1.5(×79.6A/m)
3、羰基铁
由Fe(Co)5分解而成,纯度高。磁性能:μi=2000~3000、 μm=20000~21500、Br=0.5 ~1.0(T)、Hc=0.08(×79.6A/m)、 ρ=9.6(×10-8 Ω.m)
金属磁性材料
• 金属和合金组成的金属磁性材料 • 金属氧化物组成的铁氧体磁性材料 • 金属磁性的内部原子结构包括:晶态和非晶
态 • 金属磁性材料分为:软磁合金,硬磁合金,矩磁
合金和压磁合金. • 把矫顽力小于0.8kA/m的材料称为软磁合金,
而把矫顽力大于0.8kA/m的材料称为硬磁合 金。
3.1.1 软磁材料的重要指标
铁镍合金相图
铁镍合金相图
由相图可以看出
• 含镍量从30%到100%的镍铁合金在室温下是由单一的面 心立方结构的γ相组成。
• 在合金含量小于30%时,γ相在较低温度下可通过马氏体 相变转变为体心立方的α相,这种结构转变有明显的热滞 现象,即升温时的α→γ转变温度和降温时γ→α的转变温 度不重合。两相区难以确定。
心立方中铁原子间的间隙位置,导致晶格畸变, 产生内应力,使纯铁的磁导率下降、矫顽力上升。 析出物使磁性能不断变坏。

第三章 磁性材料1

第三章 磁性材料1

2020/3/1
第一节 材料的磁性
磁性材料
5、亚铁磁性物质 >>0
亚铁磁性物质的原子磁矩之间也存在反铁磁性相 互作用,只是反平行排列的磁矩大小不等,不能 完全抵消。从而也引起一定程度的自发磁化。
常见的亚铁磁性物质有:尖晶石型晶体、石榴石 型晶体等几种结构类型的铁氧体,稀土钴金属之 间的化合物和一些过渡金属。
磁导率就等于材料的绝对磁导率μ绝对与真空磁
导率之比,故也称为相对磁导率。
2020/3/1
第一节 材料的磁性
磁性材料
二、磁性的分类
物质按磁化率以及在磁场中的行为可以分为五 类,即抗磁性物质、顺磁性物质、铁磁性物质、反 铁磁性物质、亚铁磁性物质。
由于原子间的交换作用使原子磁矩发生有序的排列,产 生自发磁化,铁磁质中原子磁矩都平行排列 (在绝对零度 时)
(3)M的增长趋于缓慢。磁畴的磁 化矢量已转到最接近H方向,M的
增长主要靠可逆转动过程来实现。
(4)磁化曲线极平缓地趋近于水平 线而达到饱和状态。
第一节 材料的磁性
磁性材料
磁滞回线是当磁场在正负两个相同数值之间 变化时,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回线。这个回线 的大小随磁场的正负最大值而不同。从饱和 磁化状态开始的磁滞回线叫基本磁滞回线。
2020/3/1
温度对物质磁性的影响
χ
铁磁质:磁矩的有序排列随着温度升高而被
破坏,温度达到居里温度(Tc)以上时有序 全部被破坏,磁质由铁磁性转为顺磁性。 Tc 是材料的M-T曲线上MS2→0对应的温度。
顺磁质:朗之万(Langevin)顺磁性: 磁
化率服从居里(Curie)定律,即:χ=c/T。泡
衡。如: C,Au,Ag,Cu,Zn,Pb
等。

磁性材料与器件-第三章-技术磁化

磁性材料与器件-第三章-技术磁化

3.1.2 磁晶各向异性能
M
W HdM
0
3.1.2 磁晶各向异性能
沿铁磁晶体不同晶轴方向磁化 时所增加的自由能不同,称这 种与磁化方向有关的自由能为 磁晶各向异性能。 在易磁化轴方向上,磁晶各向 异性能最小,而在难磁化轴方 向上,磁晶各向异性能最大。 铁磁体从退磁状态磁化到饱和,需要付出的磁化功为:
3.3.1 磁化机制
技术磁化:铁磁体在外场作用下通过磁畴转动和 畴壁位移实现宏观磁化的过程
磁化本质: 内部的磁畴结 构发生变化
3.3.1 磁化机制
3.3.1 磁化机制
沿外场H方向上的磁化强度MH
Vi为第i个磁畴的体积;i为第i个磁畴的自发磁化 强度与H间的夹角; V0为块体材料的体积。 当H改变H时,MH的改变为
z Is(123)
[001]
[100]:1=1,2=0,3=0
EK[100]=0

[110]: 1 0,2 3 1/ 2 EK[110]=K1/4
y
[110]

1 2 3 1/ 3 [111]:
EK[111]=K1/3+K2/27
x
3.1.2 磁晶各向异性能
3.1.1 磁晶各向异性
同一铁磁物质的单晶体,其磁化曲线随晶轴 方向不同而有所差别,即磁性随晶轴方向而异。 这种现象称为磁晶各向异性。 磁晶各向异性存在于所有铁磁性晶体中。 沿铁磁体不同晶轴方向磁化的难易程度不同,磁 化曲线也不相同。
3.1.1 磁晶各向异性
从能量角度,铁磁体从退磁状态磁化到饱和状态,M-H曲 线与M轴之间所包围的面积等于磁化过程做的功
3.1.5 磁晶各向异性起源
磁晶各向异性来源模型
(a)磁体水平磁化时,电子云交叠少,交换作用弱 ( b)磁体垂直磁化时,由于 L-S 耦合作用,电子云 随自旋取向而转动,电子云交叠程度大,交换作用 强。

《磁性材料》课件3

《磁性材料》课件3

课 后

【审题指导】 从磁化方面考虑此问题.
能 检

菜单
新课标 ·物理 选修1-1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解析】 把条形磁铁的N极靠近铁棒,铁棒中的磁畴
课 在外磁场的作用下,有规律地排列起来,使铁棒对外表现磁 当


自 主
性,左侧为S极,右侧为N极,从而把小磁针的S极吸引过
双 基
导 学
来.
达 标
【答案】 C
北极完全颠倒一次.
能 检

菜单
新课标 ·物理 选修1-1


2.思考判断
互 动
(1)天然磁石是一种铁氧体.(√)
探 究
(2)地球磁场的方向大约经过100万年左右南北极完全颠
课 倒一次.(√)



自 主
3.探究交流
双 基
导 学
什么是软磁性材料?
达 标
【提示】 被磁化后能很快失去磁性的材料.
课 后 知 能 检 测
后 的 磁 性 比 其 他 物 质 _强__ 得 多 , 这 些 物 质 叫 做 铁 磁 性 物
后 知

质.铁磁性物质分为__硬__磁__性__材料和_软__磁__性___材料.
检 测
菜单
新课标 ·物理 选修1-1




2.思考判断
探 究
(1)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叫磁化.(√)

(2)铜是铁磁性物质.(×)
菜单
新课标 ·物理 选修1-1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磁化和退磁的实质

【问题导思】

《磁性材料》PPT课件

《磁性材料》PPT课件
1、古代的信息记录 2、磁记录是信息存储技术的里程碑
整理ppt
13
【思考】 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
用磁记录的方式存储数据的?
整理ppt
14
最新磁记录技术
• 新技术利用激光改变硬盘磁性 ,速度可提 高100倍。荷兰研究人员说,他们已找到利 用激光提高硬盘100倍速度的方法。实验了 用一束40飞秒(毫微微秒)的单循环偏振 激光脉冲去改变硬盘的磁性。
地球的磁场的强度和
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
在不断改变,大约每
过100万年左右,地磁
场的南北极就会完全
颠倒一次。
整理ppt
17
【课外查资料】 地球磁场为什么会改变方向呢?
整理ppt
18
【探索】 失方向?
鸽子为什么迷
整理ppt
19
金,还有一些氧化物,磁化后的磁 性比其他物质强得多,这种物质叫 做铁磁性物质。
整理ppt
4
【思考】 为什么铁磁性物质磁化后
有很强的磁性?
整理ppt
5
4、磁畴:铁磁性物质的本身的 结构就是由很多已经磁化的小区 域组成的,这些磁化的小区域就 叫“磁畴”。
磁畴的大小约10-4~10-7m
整理ppt
6
5、硬磁性材料:有些铁磁性材 料,在外磁场撤去以后,各磁畴 的方向仍能很好地保持一致,物 体具有很强的剩磁。
五、磁性材料
整理ppt
1
一、磁化与退磁
1、磁化:钢铁物体与磁铁接触后 就会显示出磁性。
整理ppt
2
【实验演示】
原来有磁性的物体经过高温后失去磁性。
2、退磁:原来有磁性的物体, 经过高温、剧烈震动或者逐渐减 弱的交变磁场的作用,就会失去 磁性。这种现象叫做退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磁性材料物质磁性的研究是近代物理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磁性现象的范围很广泛。

从微观粒子到宏观物体,以至于宇宙天体,都具有某种程度的磁性。

磁性现象很早就被发现,我国人民在3000多年前就发现了磁石(Fe3O4)能相互吸引及磁石吸引铁的现象。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即是例证。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由于金属和合金磁性材料的电阻率低,损耗大,已不能满足应用的需要,尤其在高频范围。

磁性无机材料科学技术除了有高电阻、低损耗的优点以外,还具备各种不同的磁学性能,因此他们在无线电电子学、自动控制、电子计算机、信息存储,激光调制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磁性无机材料一般是含铁及其他元素的复杂氧化物,通常称为铁氧体(ferrite),它的电阻率为10—106Ω·m,属于半导体范围。

目前,铁氧体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第一节磁性的广泛物质的磁性来源于原子的磁性。

原子的磁性包括三个部分:电子的自旋磁矩、电子的轨道磁矩(由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产生)和原子核的磁矩。

原子核的磁矩一般比电子的磁矩小的多(相差三个数量级),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原子的总磁矩是电子的自旋磁矩和轨道磁矩的总和。

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产生的轨道磁矩和角动量的比值r为:电子的自旋磁矩和角动量的比值为:这表明,电子自旋运动的磁矩比轨道运动的磁矩大一倍。

实验证明,原子组成分子或宏观物体后,其平均磁矩往往不等于孤立原子的磁矩,因为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引起磁矩的变化。

很多磁性材料的电子自旋磁矩要比电子轨道磁矩大。

这是因为在晶体中,电子的轨道磁矩受晶体(格)场的作用,或者说轨道磁矩被“猝灭”或“冻结”了,对原子总磁矩没有贡献。

所以很多固态物质的磁性主要来源于电子的自旋磁矩。

根据原子核外的电子分布规则可知,在原子的同一能级轨道上可以有自旋方向相反的两个电子。

每个电子的自旋会产生一个沿自旋轴方向的磁场,而两个在同一轨道上的自旋相反的电子产生的磁场会相互抵消。

原则上原子中电子自旋磁矩的总和决定于原子中未成对的电子数,未成对电子数越多,则原子的磁性越强。

凡是原子、离子或分子中电子都已自旋成对的物质,作为一个整体不表现出磁性。

但是并不是所有含未成对电子的原子都会显示出磁性,要看处于不同原子间的未成对电子是否进行有效的相互交换作用,原子间的交换作用是物质具有的磁性的根本原因,它指的是近邻原子的电子相互交换位置所引起的静电作用。

所以原子内存在未成对电子只是物质具有磁性的必要条件,原子间电子有效的交换作用才是充分条件。

第二节物质的宏观磁性为了说明宏观物体的磁性强弱,以单位体积的磁矩M称为磁化强度。

将物体放在磁场中时,可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质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物质的磁化。

物质的磁化强度M和磁场强度H有一定的关系:M=XmH 式中常数Xm称为物质的磁化率,表示在单位磁场下,物质所具有的磁化强度,也就是物质在磁场作用下磁化强弱的程度。

各种物质的磁性不同,磁化率Xm是鉴别物质的参量。

根据磁化率的大小,可将物质分为抗磁性,顺磁性和铁磁性等几类。

1、抗磁性物质M和H的方向相反的物质称为抗磁性物质。

稀有气体,许多有机化合物及某些金属元素如Zn、Cu、Ag、Au、Bi等和非金属元素,如Si、P、S、卤素等都是常见的抗磁性物质。

有些抗磁性物质如稀有气体,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全充满,原子的磁性等于零。

另一些抗磁性物质如有机化合物及Bi 、P、S、卤素等非金属,虽然原子的磁矩不等于零,但是组成的分子总磁矩等于零。

一切物质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电子的轨道运动都要产生一个附加运动,出现一个与外加磁场H方向相反,但数值很小的感应磁矩。

所以抗磁性来源于原子中电子轨道状态的变化。

抗磁性物质的抗磁性一般很弱,磁化率X一般约为-10-5,为负值。

抗磁性普遍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中。

抗磁性物质的磁化率和磁场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无关。

陶瓷材料的大多数原子是抗磁性的,周期表中前18个元素主要表现为抗磁性,这些元素构成了陶瓷材料中几乎所有的阴离子,如O2-、F-、Cl-、S2-、SO42-、CO32-、N3-、OH-等,在这些阴离子中,电子填满壳层,自旋磁矩平衡。

2、顺磁性物质顺磁性物质的主要特征是,不论外加磁场是否存在,原子内部存在永久磁矩。

但在无外加磁场时,由于顺磁物质的原子作无规则的热运动,各原子磁矩的方向是混乱的,会相互抵消,宏观来看,没有磁性。

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大多数原子磁矩处于顺着外磁场的方向,比较规则的取向宏观上就显示出很弱的磁性,或者说,物质磁化了。

磁化强度M与外磁场方向一致,M为正,而且M 严格的与外磁场H成正比。

除少数顺磁性物质,如碱金属钠、钾的磁化率与温度无关外,大多数顺磁性物质在温度升高时,磁化率下降。

X=C/T式中,C称为居里常数,取决于顺磁物质的磁化强度和磁矩大小。

原子磁矩取向混乱大都是由热运动引起的,温度越高原子的热运动能量越大,要使原子磁矩转向外磁场方向越困难,Xm也越小;反之,温度越低,Xm就越大。

顺磁性物质的磁化率一般也很小,室温下X约为10-5--10-3数量级。

一般含有奇数个电子的原子或分子,电子未填满壳层的原子或离子,如过渡金属,稀土元素,锕系元素,还有铝、铂、碱金属、氧气等,都属于顺磁性物质。

3、铁磁性物质铁磁性物质Xm〉〉0(105---103数量级)具有极高的磁化率,磁化容易达到饱和的物质,称为铁磁性物质。

这类物质包括Fe、Co、Ni及它们的合金和某些化合物,以及Cr、Mn的一些合金。

铁磁性物质和顺磁性物质的主要差异在于:即使在较弱的磁场内,前者也可得到极高的磁化强度,而且当外磁场移去后,仍可保持极强的磁性。

铁磁性物质的原子磁矩和顺磁性物质的原子磁矩并无本质差别。

例如,表现为铁磁性的Fe、Co、Ni和表现为顺磁性的Cr、Mn原子内的3d电子都是没有充满的壳层,它们的原子都有一定的磁矩。

物质是否具有铁磁性,关键不在于组成物质的原子所具有的磁矩的大小,而在于形成宏观物质,原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不同。

铁磁性物质中临近原子由于相互作用较强,内部的原子磁矩在没有外磁场作用时,就形成有序排列的现象,原子磁矩互相平行,达到一定程度的磁化,这种现象称自发磁化。

铁磁性物质的自发磁化是分小区域的,在每一个小区域中,原子磁矩按同一方向平行排列,这些小区域称为磁畴。

每个磁畴大约有1015个原子。

这些原子的磁矩沿同一个方向排列,使每个磁畴自动磁化达到饱和状态,这种自生的磁化强度叫自发磁化强度。

由于它的存在,铁磁性物质能在弱磁场下强烈地磁化。

因此自发磁化是铁磁性物质的基本特征,也是铁磁性和顺磁性物质的区别所在。

在物体内部,各个磁畴的自发磁化取向是各不相同的,对外效果互相抵消,因而整个物体对外不呈现出磁性。

当加上外磁场时,各个磁畴的磁矩都转向外磁场方向,所以只要一个不太强的磁场,就可以使铁磁性物质得到很高的磁化强度。

而且在外磁场移去后,仍可保留很强的磁性,若经过磁中性化过程,则对外不呈现磁性。

顺磁性物质中原子间的距离较大,原子间的电子交换作用较弱,因此没有外磁场作用时,原子磁矩不表现出定向排列。

当温度升高时,由于热运动加剧,会破坏原子磁矩的整齐排列,使磁性物质自发磁化的程度降低。

当升高到某一温度以上时,不再存在自发磁化,这时铁磁性物质的磁性就消失了,转化为顺磁性物质。

使铁磁性物质转化为顺磁性物质的温度称为居里化温度或居里点Tc。

在居里点以上,材料表现为强顺磁性,其磁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服从居里----外斯定律:X=C/(T-Tc)式中C为居里常数。

由此可见,物质是否具有铁磁性并非绝对,矛盾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室温下是铁磁性物质的Fe、Co、Ni加热到居里化温度时,就转变成顺磁性物质。

金属Mn、Sb及As等是顺磁性物质,但当它们组成合金MnAs、MnSb时却成为铁磁性物质。

第三节铁氧体铁氧体是含铁酸盐的陶瓷磁性材料。

铁氧体磁性与铁磁性相同之处在于有自发磁化强度和磁畴。

因此有时也被统称为铁磁性物质。

其和铁磁性物质不同点在于:铁氧体一般都是多种金属的氧化物复合而成,因此铁氧体磁性来自两种不同的磁矩。

一种磁矩在一个方向相互排列整齐;另一种磁矩在相反的方向排列。

这两种磁矩方向相反,大小不等,两个磁矩之差,就产生了自发磁化现象。

因此铁氧体磁性又称为亚铁磁性。

铁氧体磁性材料的用途和品种,随着生产的发展已越来越多。

根据应用情况,铁氧体可分为软磁、硬磁、旋磁、矩磁和压磁等几类。

一、软磁材料软磁材料是指在较弱的磁场下,易磁化也易退磁的一种铁氧体材料。

软磁铁氧体的晶体结构一般都是立方晶系尖晶石型。

这类材料要求磁导率高,饱和磁感应强度大,电阻高,损耗低,稳定性好等。

这是目前各种铁氧体中用途较广、数量较大、品种较多、产值较高的一种材料,主要用于电感元件(线圈),小型变压器,中频变压器等的磁芯,以及天线棒磁芯、录音磁头、录象磁头、电视偏转磁轭,磁放大器等。

典型代表有M2+O·Fe3+2O3,其中M2+是二价金属离子,如Fe2+Ni2+Mg2+等,也可混合离子。

Mn-ZnFe2O3锰锌铁氧体和Ni-ZnFe2O4镍锌铁氧体.二、硬磁材料硬磁材料是指磁化后不易退磁能长期保留磁性的一种铁氧体材料,因此也可称为永磁材料或恒磁材料。

这类材料主要用于磁路系统中作永磁以产生恒稳磁场,如扬声器、微音器、拾音器、助听器、录音磁头、磁强计、示波器以及各种控制设备。

同时要求对温度、时间、振动和其它干扰的稳定性要好。

硬磁铁氧体的晶体结构大都是六角晶系磁铅石型,其典型代表是钡铁氧体BaFe12O19,它是一种性能较好,成本较低而又适合工业生产的铁氧体材料。

三、旋磁材料磁性材料的旋磁性是指在两个相互垂直的直流磁场和电磁波磁场的作用下,平面偏振的电磁波在材料内部按一定方向的传播过程中,其偏振面会不断绕传播方向旋转的现象。

具有旋磁性的铁氧体材料称为旋磁材料。

旋磁现象实际应用于微波波段,因而旋磁铁氧体材料又称为微波铁氧体。

常用的微波铁氧体有镁锰铁氧体Mg-MnFe3O4,镍铜铁氧体Ni-CuFe2O4及稀土石榴石型铁氧体3Me2O3、5Fe2O3(Me为三价稀土金属离子,如Y3+、Sm3+、Gd3等)。

旋磁材料大都与输送微波的波导管或传输线等组成各种微波器件,主要用于雷达、通讯、导航、遥测、遥控等电子设备中。

四、矩磁材料一些磁性材料的磁滞回线接近于矩形,这种性质称为矩磁性。

由于这种材料具有近于矩形的磁滞回线,所以经过磁化以后的剩磁状态(即外磁场再为零状态)仍保留着接近于磁化时的最大磁化强度,而且根据磁化场的方向不同,可以得到两种不同的稳定的剩磁状态(正或负),其后者如果再受一定方向和大小的磁场作用时,便可根据磁通量的改变所引起的感应电压的大小来判断它原来是处在正或负的剩磁状态。

这样磁矩材料便可以用作需要两种易于保存和辨别物理状态的元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