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分析

合集下载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特色研究_曹迪思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特色研究_曹迪思

XINWEN AIHAOZHE2011·11(下半月)新闻与传播研究奥斯卡动画最佳短片奖自1933年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设立,至今已有70多年。

获奖作品片源产地不断增多,内容题材丰富,制作材料形形色色,表现手法、卡通形象丰富多样,主题异彩纷呈、短小精悍、以小见大,体现出创作者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如今,动画短片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日趋国际化、多元化,艺术水准高,富有较强的人文性、情趣化、意蕴深度,已成为艺术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

以下将探讨奥斯卡动画短片在产地、题材、主题、材料、艺术技巧、表现手法等诸方面的特色及其意义。

短片产地的多样性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以美国本土最多,前29部获奖作品都是美国的,主要有米高梅影业公司的《猫和老鼠》、《粉红色的芬克》、《扬基督德鼠》等;华纳兄弟的《崔蒂鸟》系列、《由于有点印象》;哥伦比亚影业公司的《马古飞去时》、《马古先生的小车》等;联合制片公司(简称UPA)的《格拉德·麦克波波》、皮克斯的《锡铁小兵》、《盖瑞的游戏》和《鸟!鸟!鸟!》;梦工厂与英国阿德曼公司合作的《酷狗宝贝》系列,蓝天工作室制作的《波尼》,派拉蒙1967年制作的《赫伯·阿尔伯特和提加纳布拉》等。

此后美国之外的动画制作公司也选送作品参赛,以加拿大获奖的最多,有《沙堡》、《种树的牧羊人》、《拯救大师瑞恩》、《丹麦诗人》(与挪威公司合作)等9部作品,英国有《伟大》、《操纵》和《酷狗宝贝》系列,法国有《商标的世界》,德国有《平衡》和《寻找》,此外还有俄罗斯的《老人与海》、波兰的《探戈》、荷兰的《安娜与贝拉》、日本的《回忆积木屋》、澳大利亚的《闲暇》、比利时的《希腊悲剧》、匈牙利的《苍蝇》、南斯拉夫的《代用品》、捷克斯洛伐克与美国公司合作的《马罗》和澳大利亚的《裸体哈维闯人生》等。

近年来,动画短片的生产也呈现出国际化趋势,体现在题材、内容的互借性和制作的跨国化。

美国制作的《圣诞颂歌》改编自狄更斯的同名小说,迪士尼的《龟兔赛跑》出自古希腊《伊索寓言》;《丑小鸭》取材于丹麦童话家安徒生作品;英国与波兰合作的《彼得与狼》改编自俄罗斯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的经典交响童话;而俄罗斯动画家佩特洛夫与日本、加拿大同行们合作的《老人与海》来自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同名小说;而比利时才女尼克尔·凡·歌德姆思考着《希腊悲剧》,移居加拿大的弗雷德里克·贝克依旧关心故乡法国的“种树的牧羊人”。

奥斯卡动画短片赏析

奥斯卡动画短片赏析

奥斯卡动画短片赏析花与树(1933)1931年,泰尼柯勒(Technicolor)公司发明了一种彩色电影拍摄技术。

华特开始考虑拍摄彩色动画。

并利用这种技术在1932年7月30 日,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动画《花与树》(Flowers and Trees) 《花与树》是华特·埃利亚斯·迪士尼:(1901-1966) 美国动画片制作家、演出主持人和电影制片人,以创作卡通人物米老鼠和唐老鸭闻名,他制作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威利号汽船》(1928年),并制作了第一部长篇动画故事片《白雪公主》(1938年)。

《花和树》是世界上第一部对白动画片,第一部宽银幕动画片,第一部使用动画摄制机拍摄的动画片,是美国第一部动画长片,是第一部华特迪士尼的彩色动画片,这部动画片片长7分钟49秒,荣获1933年第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这部短片1932年的短片,充满最原始最童真的味道。

创意很好。

影片简单而不晦涩,也很容易让人理解。

他让我想起了格林童话里的故事。

我非常喜欢格林童话,看了一遍又一遍,却从不厌倦。

它让我在这个繁华嘈杂的都市里,内心有了孩童般的美好和愉悦。

整部影片的情节很好理解,在此就不做过多介绍。

影片虽然是上个世纪的作品,但是画面非常优美清晰,音乐与画面的配合精致,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

短短八分钟,想象力非常丰富,虽然没有一句对白但却把整个剧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作为奥斯卡历史上第一部最佳动画短片,很好的讲述了一个赞扬美好,抨击丑恶的小故事。

借助动植物所表现的许多细节均处理得恰到好处,使人几乎感觉不出这部作品已经穿越了近80年的光阴,这其中可能又要引发我们对国产动画的深思。

三只小猪(1934)《三只小猪》美国导演Burt Gillett1933年执导的动画片,英文名Three Little Pigs.片长8分钟,是由华特迪士尼公司出品,荣获1934年第6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三只小猪的故事相对于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小时候的我们应该都看过这部动画.最初它只是一部英国的童话故事,以会说话的动物为主角,出版时间可能是18世纪或者更早,而正是由于1933年迪士尼的所制作的这部动画片使得三只小猪成为全球儿童所熟知的通话之一.由于它的全球知名度,三只小猪也被改编成多个版本,包括舞台剧,动画片和漫画书等等.Burt Gillett导演的这部影片,三只小猪中,猪老大和猪老二建议做了茅草房,因此二只懒惰的小猪让野狼有机可乘。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鹬观后感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鹬观后感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鹬观后感《鹬》是一部荣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作品,观后感让我深受触动。

这部作品以其简洁而又富有内涵的故事情节和精细的动画制作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部片子的风格颇具现代感,故事背景设置在城市中的一个公园,通过对主角鹬的观察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鹬生活在一个喧闹的城市公园中,为了找到食物,它不断地觅食,但却始终找不到满足自己的食物。

在片中,鹬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鸟类,它是那种在现代社会中一直追求更好、更多的人的象征。

这种隐喻手法使得观者对作品产生了共鸣,思考人在追求物质生活的过程中是否有时迷失了自己。

片中的动画制作也极为精良,几乎每一帧画面都充满了细节和美感。

这些画面既真实地还原了城市公园的环境,又夹杂了一些幻想和寓意。

比如,在鹬追逐食物的过程中,片中使用了诸如快速变焦和多角度镜头切换的手法,使观众感受到了奔跑时的紧张感和追逐的激情。

这种细腻的画面处理使得观众仿佛置身于动画中,与鹬一同经历了一场冒险。

此外,片中还使用了一些象征手法。

例如,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不断地进入一个漆黑的隧道,并最终从一个缺陷状态中跳跃出来。

这个隧道可以看作是主人公通过克服困难实现自我突破的象征。

它给人一种希望与勇气,让观者明白只要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珍宝。

整个片子虽然没有对话,但通过精彩的音效配合和动画表现,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例如,在片中鹬用尽全力追逐食物但最终一无所获时,背景音乐逐渐升高,与主角的情绪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种音乐与画面的融合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体验到鹬内心世界的起伏。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鹬》所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对追求物质的思考,还有对环境保护的呼唤。

在片中,鹬生活的公园被人们频繁使用,并且充斥着垃圾和污染物。

这给鹬的觅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让观众意识到了我们对自然的侵害和破坏。

作品通过对鹬生活环境的描绘,向观众传递了环保的重要性,并引发了深思。

综上所述,《鹬》是一部短小精致而又意义非凡的作品。

奥斯卡动画短片

奥斯卡动画短片

源于1979年,最初是卢卡斯影业光魔公司的电脑动画部被史蒂 夫·乔布斯(Steve Jobs) 以1000万美元收购,正式成为独立
制片公司—皮克斯动画工作室。2002年,美国制片协会为
表彰皮克斯再开发新媒体及新技术方面的成就,特为其颁 发Vanguard奖。2006年,皮克斯被华特迪士尼公司收购。
从观众的欣赏心理角度来看,新鲜的、具有独创性的形式感,比常规
的形式更醒目,更能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同时,采用那些新鲜的、具有独
创性的表现手法,也为观众打开了视野,突破了惯常看待事物的固有方式。
图17-8 玻璃彩绘动画短片《老人与海》
四、思维方式的突破与创新
形式感的求新求变,不仅限于制作材料、技术的突破与创新,更重 要的是思维方式的突破。形式感的构思、创意是和故事情节、画面审美 等元素紧密相连的。
除了主要的羽毛,每个鸟模型上都添加了几何体来软化它的轮廓。为了 使某些特定羽毛显得柔和,羽毛的边缘显得毛茸茸,工作小组用了小片 的毛发帖图和半透明纹理。 技术上短片开拓了夜晚场景的制作,增加了下雨的场景,第一次尝试了 角色设计,笨拙的小丑形象。
皮克斯动画工作室
四、绑架课.Lifted.2006
《绑架课》(Lifted)讲述一个小外星学员学习如何绑架人类。他选择的
皮克斯动画工作室
一、锡铁小兵.Tin.Toy.1988
《锡铁小兵》(Tin Toy)已经是Pixar1988年制作的短片了。片中有一 个可怜的敲鼓小兵,还有一个可怕的婴儿,这是Pixar第一次尝试做出 人体动作跟模型,本片的制作难点在于制作者们想做出一个看上去非常 真实的卡通人物。动画短片《锡铁小兵》(Tin Toy)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动 画短片奖、第三届洛杉矶国际动画节一等奖以及美国电影协会蓝带奖。 这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奖的动画短片,也是《玩具总动员》(Toy Story) 的创意来源,影片以一个玩具的视角去观察它们的主人——孩子,在它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鹬的启示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鹬的启示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鹬》的 内容简介
当它尾随着小寄居蟹又一次来到 岸边的时候,海浪袭来,这次小矶 鹬没有退缩,而是小寄居蟹一起匐 倒在海浪中。在海浪中,小矶鹬看 到了不一样的风景,还有到处都是 的美味贝壳。战胜恐惧的小矶鹬开 始在海岸边欢乐的觅食。
创作过程
• 谈到《鹬》的创意,本片的导演皮克斯新一代的动 画人Alan Barillaro表示,这是他在爱莫利维尔市皮克 斯片厂附近的海滩跑步时产生的,当时他看到许多鸟在 海面捕食,但不会碰到浪。这个观察让他立刻产生灵感, 一部从鸟的视角看世界的短片就此诞生。
• 从前期的观察 、筹备,到最后的制作,前前后后花费 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所以这部代表了皮克斯最新技术的 动画片、呈现出了不是现实却胜似现实的美感。海浪、 鹬群、寄居蟹……一切都是那么真实而美好。
• 画面非常的精致唯美,每一个细节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启示
• 1、父母并不能保护孩子一生,不如放 手让他去尝试
启示 • 3、面对困难时的挣扎与坚持

小三趾鹬被海浪冲得四脚朝天跌倒时蹒
跚学步的小孩子努力让自己从地上站起来的挣
扎与坚持。而故事的主角是一只鹬宝宝,它对
海水充满了恐惧,第一次去捕食就因为经验不
足被海浪拍在了沙滩上。

然后鹬宝宝就变成了炸毛的落汤鹬,还是
很萌的厚~

这下子鹬宝宝说什么也不出去了
启示
• 4、成长就是要敢于走出自己 的舒适区 ,勇敢面对人生风 雨的打击.
成长是一场冒险,勇敢的人先上路。
启示

• 5、珍惜朋友 因为他们会给你的人 生带来启发

鹬宝宝看到远远袭来的海浪撒丫子就
跑,没想到碰到了小寄居蟹一家。在小寄居
蟹的提醒下,鹬宝宝睁开了双眼,看到了缤

奥斯卡动画短片观后感

奥斯卡动画短片观后感

奥斯卡动画短片观后感奥斯卡动画短片是每年一度的奥斯卡金像奖的一部分,它展示了世界各地的优秀动画短片作品。

这些短片不仅令人眼前一亮,而且通过独特的故事和精良的制作,向观众呈现出了动画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精彩绝伦的故事奥斯卡动画短片所呈现的故事无一不是精心构思而来,让人们再次相信了动画的魔力。

无论是探讨社会问题、展现人类关系、讲述成长经历,还是描绘奇幻世界,这些短片都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例如,其中一部名为《包子之乡》的短片,通过一个小包子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充满温情和乡土气息的故事。

这个小包子患有秃头症,在包子之乡里被认为是异类,但通过他的努力和勇敢,他最终获得了他人的接纳和认可。

这个故事让人感动,也启发了观众思考包容与接纳的重要性。

另外一个名为《进击的球球》的短片则展现了一个萌萌哒的小球球与怪物的战斗。

这个小球球勇敢地面对了困难和恐惧,最终赢得了胜利。

这个故事向观众传递了勇气和信念的力量,让人们相信只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

精良制作的视觉享受除了故事情节,奥斯卡动画短片还以其精良的制作而备受赞誉。

这些短片往往借助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手法,创造出令人赞叹的视觉效果。

光影、色彩、细节的处理都非常精致,让观众感受到了视觉上的享受。

特别是在一些奇幻类的短片中,通过精美的画面和细腻的动画表现,营造出了一个独特的世界。

观众仿佛也踏足其中,感受到了这个奇妙而富有想象力的世界带来的冲击。

此外,声音的运用也是这些短片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恰到好处的音乐和声效能够增强观众的情感体验,使故事更加生动和饱满。

动画短片的艺术价值奥斯卡动画短片不仅仅是一种娱乐产物,它们也具备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些短片的制作团队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通过动画手法和艺术元素的运用,表现出了独特的视角和创造力。

动画短片可以突破现实的束缚,赋予角色和故事更多的想象和表达空间。

它们能够通过绘画、音乐和动画特效等手法,创造出充满艺术感的画面和情感。

动画短片分析

动画短片分析

老人与海(2000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导演:亚历山大·彼得罗夫“老人”——彼得罗夫的岳父,农庄庄员尼古拉影片原型——蓄着白胡子、长着浓密蓬松的头发、非常健壮的人。

尼古拉是个小个子,秃顶,不留胡子彼得罗夫和他儿子开始逼迫尼古拉留胡子。

一开始尼古拉不肯,后来才答应了,不久尼古拉就长出了漂亮的胡子,大概长到两三厘米的时候,彼得罗夫说就是他了。

内容介绍古巴的一个小镇,有个老渔夫,瘦小憔悴,后颈满是皱纹,脸上长着疙瘩,但他的双眼像海水一样蓝。

一个小男孩总是跟着他,他和孩子是忘年交,在孩子眼里,老头是最好的渔夫。

主题分析——硬汉精神《老人与海》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人生、爱心、坚强等,硬汉精神是它非常重要的主题,在影片中老渔夫完全体现出了——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击败的硬汉精神。

在困难面前,老人选择了战胜困难,而不是逃避。

他不甘心认输,不甘被自己打败。

老人用自己坚强的意志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典范。

在现实中,老人失败了,但是在精神上,他是胜利者。

任何人只要尽生命的能量,为自己的理想追求、奋斗,就是真正的胜利者。

角色分析:爱与勇敢老人——代表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态度,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分子,一方面向往和留恋自然界所赋予的生命,一方面为了自己的生存要不停地和自然界里的其他生命进行抗争。

老人——坚强、宽厚、仁慈的象征体。

他在外界巨大的压力和厄运打击时,坚强不屈,勇往直前对肉体的无奈——老人回来后,精神是坚强的,但是精神的寄生体却是现实的,精神和肉体的矛盾,是每一个人都不能完美解决的。

海明威在身受各种疾病的折磨时,举枪自杀。

小孩——老人的爱让孩子学会了勇敢和坚强,再面对下一次出航,孩子没有任何的畏惧,甚至是渴望去面对这些困难。

文化分析——西方文化的精髓一、英雄主义英雄崇拜,是人类本原性的心理欲求,美国是崇拜英雄、尊重强者的国家,英雄是勇敢的楷模,智慧的化身。

老人再84天没有捕到鱼后坚持出海,尤其是捕鱼的过程,更是体现了他身上的英雄主义。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特色研究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特色研究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特色研究作者:曹迪思汪少明来源:《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22期摘要:动画短片具有长片不可替代的艺术特性和独特魅力,追求创新和前卫。

奥斯卡动画最佳短片艺术水准高,具有较强的人文性、情趣性、国际化、意蕴深度,题材内容、制作材料、表现手法、卡通形象、艺术风格、主题思想等也日益丰富多样。

本文探讨奥斯卡动画短片多元特色的具体形式及积极意义,继而提出中国动画短片发展的策略及其对动画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奥斯卡动画短片多元化制作材料艺术个性奥斯卡动画最佳短片奖自1933年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设立,至今已有70多年。

获奖作品片源产地不断增多,内容题材丰富,制作材料形形色色,表现手法、卡通形象丰富多样,主题异彩纷呈、短小精悍、以小见大,体现出创作者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如今,动画短片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日趋国际化、多元化,艺术水准高,富有较强的人文性、情趣化、意蕴深度,已成为艺术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

以下将探讨奥斯卡动画短片在产地、题材、主题、材料、艺术技巧、表现手法等诸方面的特色及其意义。

短片产地的多样性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以美国本土最多,前29部获奖作品都是美国的,主要有米高梅影业公司的《猫和老鼠》、《粉红色的芬克》、《扬基督德鼠》等;华纳兄弟的《崔蒂鸟》系列、《由于有点印象》;哥伦比亚影业公司的《马古飞去时》、《马古先生的小车》等;联合制片公司(简称UPA)的《格拉德·麦克波波》、皮克斯的《锡铁小兵》、《盖瑞的游戏》和《鸟!鸟!鸟!》;梦工厂与英国阿德曼公司合作的《酷狗宝贝》系列,蓝天工作室制作的《波尼》,派拉蒙1967年制作的《赫伯·阿尔伯特和提加纳布拉》等。

此后美国之外的动画制作公司也选送作品参赛,以加拿大获奖的最多,有《沙堡》、《种树的牧羊人》、《拯救大师瑞恩》、《丹麦诗人》(与挪威公司合作)等9部作品,英国有《伟大》、《操纵》和《酷狗宝贝》系列,法国有《商标的世界》,德国有《平衡》和《寻找》,此外还有俄罗斯的《老人与海》、波兰的《探戈》、荷兰的《安娜与贝拉》、日本的《回忆积木屋》、澳大利亚的《闲暇》、比利时的《希腊悲剧》、匈牙利的《苍蝇》、南斯拉夫的《代用品》、捷克斯洛伐克与美国公司合作的《马罗》和澳大利亚的《裸体哈维闯人生》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部短片便向我们展现了这样两个不同的“自我”,“对弈”代表了人生,一个暮年的老者的大多数竞争对手已不复存在,唯有内心的那个“对手”依然伴随着他。骄横跋扈的“他”代表着人的前半生,他年轻气盛,盛气凌人,主导着自己,对未来充满希望,摩拳擦掌想要在自己的人生旅程中大展宏图,立于不败之地,如高山瀑布奔流不息。强势的他眼中只是胜利的喜悦,人生的阅历成为他致命的弱点。憨厚文雅的“他”代表着人的后半生,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他不在那么棱角分明,那么不可一世。多了一份儒雅,少了几分锐气,岁月如梭,他不再那么生龙活虎,松散中透着老成持重。“对弈”的最后,看似骄横跋扈者胜利,却被憨厚文雅者略施一计从而反败为胜。骄横跋扈的“他”在反复思考后,败下阵来。最后老者莞尔一笑,透露出人生的哲理,人生在于磨练。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分析
--《格里的游戏》:对弈人生
内容介绍:

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公园里,午后的阳光将枫树的影子撒在地上,斑驳的树影交织着金色的枫叶。公园里面一个人也没有,只留下空空的座椅,一位老者慢慢地摊开棋盘,将棋子一个个地放好,一场“对弈”便开始了。而这场“对弈”的双方只有老者一个人,老者不停地游走棋盘两端,扮演一个持白棋和持黑棋的格里,“对弈”就这样持续着。随着时间的流逝,仿佛真的有两位老者在公园里“对弈”,持黑棋的格里渐渐地占上风,掌握了整个棋盘的主动,持白棋的格里的每一步棋子都被持黑棋的格里杀落马,慢慢的黑棋占领了大部分的领土,而白棋的格里只剩下一个“国王”在棋盘的一角苦苦地挣扎。持白棋的格里试图突围的每一个棋都被持黑棋的格里狠狠地将死,持白棋的格里渐渐地陷入僵局,突然持白棋的格里捂着胸口挣扎着难以呼吸,瘫倒在桌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黑棋的格里不由得为他担心了起来,上下打量持白棋的格里到底怎样了,然而,持白棋的格里居然从中耍诈,趁黑棋的格里不注意的时候将棋盘整个调转过来,持白棋的格里一下就将持黑棋的格里将死了,持黑棋的格里认输,将假牙输给了持白棋的格里。
角色分析:
《格里的游戏》这部短片的角色颇为简单,只有一个叫格里的老人,但是他一个人却向观众诠释了两个不同性格特征的角色,成为了这部短片叙述的核心内容,人物的造型也秉承了欧美动画片中比较典型的半写实风格,再加之当时3D动画所呈现出的技术颈瓶,短片便向我们呈现了这样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形象
主题分析:自我对弈
这部短片从表面看来,是一位老人百无赖之际,自娱自乐地独自下象棋,这个本应该由两个具有独立思维的人完成的游戏,却由同一个老人完成,象棋本身具有的游戏规则就这样被悄无声息地断然打破了。旧规则的打破赋予了新规则诞生的可能。导演抓住这个创意点,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新的认知世界。
短片以对弈为主题,向我们展示了两个不同的“自我”的相互对弈,一个憨厚文雅、一个骄横跋扈,俩个不同性格的角色仿佛将我们拉进了一场真正的比赛中,但推而观其变才恍然大悟,原来只是同一个人而已。生命就像一场对弈,时而我们同其他人在竞技场上角逐,时而我们和内心的自己暗自较量,人生就在无数的“对弈”中,前进,后退,成长,消亡。在每个人的生命旅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竞争对手,成为我们成长不可磨灭的记忆,但最终他们都会悄然退出历史舞台,唯有一个竞争对手例外,那就是我们自己,他同我们共生、共存直到共亡。我们无法摆脱他,无法抹杀他,他无时无刻不存在我们周围,有时与我们共御外敌,有时则同室操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