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青春给力主题班会
我是优秀的志愿者——主题班会活动设计方案

我是优秀的志愿者——主题班会活动设计方案活动介绍本次主题班会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培养他们成为优秀的志愿者。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将了解志愿服务的重要性,探索志愿服务的方式,并参与实际的志愿活动。
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4. 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成长。
活动流程阶段一:启发与引导活动开始时,主持人会向学生介绍志愿服务的概念和意义,并与他们分享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故事和成功案例。
通过这些故事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志愿者。
阶段二:志愿服务介绍在这个阶段,学校将邀请一些有志愿服务经验的人士来分享他们的故事和经验。
他们可以是行业专家、志愿组织的代表或社区中的志愿者。
通过他们的介绍,学生将了解到志愿服务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了解到不同领域的志愿服务项目,以及如何参与其中。
阶段三:创意互动在这个阶段,学生将被分为小组,并要求共同讨论和设计一项志愿服务项目。
每个小组将选择一个具体的社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团队合作和创意思维,学生将研究如何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阶段四:实践体验在这个阶段,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实际的志愿服务活动。
学校将组织一次社区清洁行动或参观志愿组织,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
通过实践体验,学生将深入了解志愿服务的具体操作和实施过程。
阶段五:总结与展示活动结束时,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设计的志愿服务项目,并分享他们的思考和体会。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将学会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从别人的分享中获得启发和反思。
活动评估为了评估活动的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 分发问卷,让学生对活动进行评价和反馈。
2.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设计环节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3. 观察学生在实践体验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收集学生的展示内容和反馈。
志愿服务班会策划书3篇

志愿服务班会策划书3篇篇一志愿服务班会策划书一、班会主题志愿服务,让爱传递二、班会目的1. 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
2. 激发同学们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3. 提供一个交流和分享志愿服务经验的平台。
4. 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班会时间和地点时间:[具体日期]地点:[详细地址]四、班会参与人员全班同学五、班会流程1. 引入主题(1)主持人介绍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
(2)播放一段关于志愿服务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2. 志愿服务知识讲解(1)请一位有经验的志愿者分享自己的志愿服务经历和感受。
(2)介绍一些常见的志愿服务项目和领域。
(3)讲解志愿服务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3. 小组讨论(1)将同学们分成小组,围绕“如何在班级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讨论。
(2)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4. 志愿服务项目展示(1)展示一些班级已经参与或计划参与的志愿服务项目。
(2)介绍项目的背景、目标和实施方式。
5. 互动游戏(1)设计一些与志愿服务相关的游戏,如知识问答、团队合作游戏等。
(2)通过游戏增强同学们之间的互动和团队合作。
(2)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共同为社会做出贡献。
(3)布置下次班会的任务,如策划具体的志愿服务活动。
七、班会准备1. 收集志愿服务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制作 PPT 或视频。
2. 邀请有经验的志愿者参与分享。
3. 准备游戏道具和奖品。
4. 通知同学们参加班会,并告知班会的主题和内容。
八、班会评估1. 收集同学们的反馈意见,对班会内容和组织形式进行评估。
九、其他事项1. 班会期间要注意安全,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2. 鼓励同学们在会后继续关注志愿服务活动,并积极参与其中。
3. 可以将志愿服务活动与班级的团建活动相结合,增强班级凝聚力。
篇二志愿服务班会策划书一、班会主题志愿服务,让爱传递二、班会目的1. 增强同学们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和理解,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志愿服务主题班会教案

志愿服务主题班会教案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通过开展志愿服务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了解志愿服务的意义、方法和实践案例,培养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目标1.了解志愿服务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掌握志愿服务的方法和技巧;3.了解志愿服务的实践案例和成果;4.培养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5.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价值观。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0分钟)•班会主持人介绍本次班会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志愿服务”这一概念的含义,以及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志愿服务的看法和经验,班会主持人适时总结并引导学生进入正式课程。
二、主题教学(30分钟)1. 志愿服务的基本概念和意义•班会主持人简要讲解志愿服务的定义,包括义务性、非盈利性和自愿性的特征;•通过图表或案例分析,介绍志愿服务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意义和作用。
2. 志愿服务的方法和技巧•带领学生探讨志愿服务常见方法和技巧,如宣传策划、组织协调、服务实施、建立网络等;•针对不同的志愿服务项目和目标群体,介绍具体的技巧和实践操作。
3. 志愿服务的实践案例和成果•班会主持人选取有代表性的志愿服务案例作为参考,介绍项目工作流程、成果和反响等;•学生就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反思自己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和态度,思考如何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三、小组讨论(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你心目中的理想志愿服务项目是什么样的?•如何通过志愿服务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社会价值观?班会主持人可以适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四、总结和评价(10分钟)•班会主持人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和评价,回顾学生的学习收获和思考感受;•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自我价值认同。
总结本次志愿服务主题班会,旨在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志愿服务的意义、方法和实践案例,培养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价值观。
通过本次班会的互动学习,学生们对志愿服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也掌握了一定的志愿服务方法和技巧,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也得到了提升,为未来的志愿服务活动奠定了基础。
闪光的志愿者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主题闪光的志愿者,传递爱心正能量二、班会时间2022年3月15日 14:00-16:00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班会参与人员1. 班主任2. 班级志愿者3. 家长代表4. 学校领导五、班会流程1. 班主任开场致辞2. 志愿者代表发言3. 家长代表发言4. 学校领导总结发言5. 互动环节6. 班会结束六、班会内容1. 班主任开场致辞尊敬的各位家长、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这次班会,旨在表彰我们班级的志愿者们,同时鼓励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志愿者活动中来。
志愿者活动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不仅能让我们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还能让我们学会关爱、懂得感恩、传递正能量。
2. 志愿者代表发言大家好,我是本次班会的志愿者代表。
自从加入志愿者团队以来,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志愿服务的魅力。
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帮助了他人,也收获了成长。
在此,我要感谢学校和班级给予我们的这个机会,让我们有机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带动更多的同学加入到志愿者行列,共同传递爱心正能量。
3. 家长代表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作为家长代表,我非常高兴看到我的孩子能够积极参与到志愿者活动中来。
我认为,志愿者活动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孩子们学会了关爱他人、承担责任,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此,我要感谢学校和班级为孩子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成长、在奉献中收获。
4. 学校领导总结发言各位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召开这次班会,旨在表彰我们班级的志愿者们,并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志愿者工作,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通过这次班会,我们看到了同学们的热情和担当,也感受到了志愿者活动的正能量。
希望同学们继续发扬志愿者精神,将爱心传递给更多的人。
5. 互动环节(1)志愿者分享心得体会(2)同学们讨论如何更好地开展志愿者活动(3)家长代表提出建议6. 班会结束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本次班会到此结束。
2024年高中生志愿者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2024年高中生志愿者主题班会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的公民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参与志愿服务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作技巧,通过志愿活动培养集体荣誉感。
帮助学生理解志愿服务的多样性,激发他们对不同领域志愿服务的兴趣。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实践体验增长见识,提升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志愿服务的意义与价值。
志愿活动中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的运用。
志愿服务的多样性与参与方式。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兴趣和热情。
如何在课堂内有效模拟真实的志愿服务环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志愿者服务的视频片段,展示不同领域的志愿服务活动。
小组讨论:分享学生们知道的志愿者故事,讨论志愿服务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提出问题:作为学生,我们能为社会做些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志愿服务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志愿服务的概念、历史和发展。
阐述志愿服务对个人成长的益处,如提升责任感、增强团队协作能力等。
分享不同领域的志愿服务案例,激发学生兴趣。
3.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活动,模拟不同场景下的志愿服务活动,如环保活动、社区服务、老人关怀等。
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场景下如何有效地进行沟通与协作,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展示模拟成果,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学习。
4. 课堂互动开展“志愿服务我能行”的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志愿服务经历或设想。
开展“志愿服务知多少”的问答环节,检验学生对志愿服务知识的掌握程度。
邀请志愿者代表或老师进行经验分享,加深学生对志愿服务的理解。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强调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提出拓展任务:鼓励学生在课后参与或策划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利用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情境模拟法,通过模拟真实的志愿服务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
志愿者主题会主题班会

志愿者主题会主题班会一、引言志愿者活动是当代社会的一种新兴现象,它是人们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和精力,为社会和他人无偿提供服务的一种行为。
作为一种正能量的传递,志愿者活动在我国发展迅速。
为了激发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我们组织了这次志愿者主题班会。
二、理论知识分享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志愿者服务意识和能力,我们组织了一场理论知识分享环节。
同学们通过PPT、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了解了志愿者服务的定义、意义、方法和技巧,并学习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
通过这一环节,同学们对志愿者服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且明确了他们在志愿者服务中的责任和义务。
三、志愿者服务模拟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体验志愿者服务的过程,我们设计了一场志愿者服务模拟活动。
同学们分组进行,每个小组扮演一个志愿者服务组织,通过实际行动,展示他们的服务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模拟活动的内容包括志愿者招募、培训、任务分配和服务执行等环节。
同学们在活动中积极配合,充分展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服务意识。
四、志愿者服务经验分享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我们邀请了一些有志愿者服务经验的同学来分享他们的故事和感受。
他们通过讲述自己参与志愿者服务的经历,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志愿者服务项目展示为了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志愿者活动的实际操作和效果,我们组织了一次志愿者服务项目展示。
同学们在展示中展示了他们的志愿者服务项目,并且详细介绍了他们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效果。
通过这次展示,同学们增加了对志愿者服务的认识,并且了解到志愿者活动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六、问题交流与答疑为了解决同学们在志愿者服务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我们组织了一场问题交流与答疑环节。
同学们积极提问,对志愿者服务中的疑惑进行了解答,并得到了专业志愿者指导员的解答。
通过这次的交流与答疑,同学们消除了对志愿者服务的疑虑,并且提高了他们的服务水平。
志愿服务班会策划书3篇

志愿服务班会策划书3篇篇一《志愿服务班会策划书》一、班会主题“志愿服务,从我做起”二、班会目的1. 让同学们了解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
2. 激发同学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培养奉献精神。
3. 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让同学们分享志愿服务的经验和感受。
三、班会时间[具体时间]四、班会地点[详细地点]五、参会人员全班同学六、班会流程1. 引入主题(1)主持人介绍班会的主题和目的。
(2)播放一段关于志愿服务的视频,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请一位同学或老师讲解志愿服务的定义、类型和重要性。
(2)分享一些志愿服务的成功案例,让同学们了解志愿服务的实际效果。
3. 经验分享(1)邀请几位有志愿服务经验的同学分享他们的故事和感受。
(2)同学们可以提问和交流,深入了解志愿服务的细节和意义。
4. 小组讨论你对志愿服务有什么看法?你愿意参与哪些类型的志愿服务?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志愿服务精神?5. 活动策划(1)同学们共同策划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包括活动内容、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等。
(2)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和任务。
(2)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7. 结束班会(1)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2)同学们可以自由交流,合影留念。
七、班会准备1. 提前通知同学们参加班会,并准备好相关资料和视频。
2. 邀请有志愿服务经验的同学或老师参加班会,分享经验。
3. 准备好班会所需的设备和道具,如投影仪、音响等。
4. 布置班会现场,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
八、注意事项1. 班会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时间和节奏,确保各项内容顺利完成。
2. 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和发言,尊重每个人的观点和意见。
3. 班会结束后,要及时清理现场,保持环境整洁。
篇二《志愿服务班会策划书》一、班会主题“志愿服务,传递爱心”二、班会目的1. 让同学们了解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
2. 提供一个平台,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志愿服务经历,互相学习和启发。
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主题班会PPT课件

丰富青少年的生活体验和拓展视野
体验多元文化
参与志愿服务有助于青少年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 和生活方式,拓宽他们的视野。
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通过志愿服务,青少年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新鲜事物和先进理念,开 阔眼界增长见识。
培养全球视野
参与国际志愿服务有助于青少年培养全球视野,了解世界各地的文 化和发展状况。
THANKS
感谢观看
提高青少年的社会参与度和社会技能
拓展社交圈子
参与志愿服务可以让青少年结交更多的朋友,扩大社交圈子,提高 人际交往能力。
增强组织协调能力
在志愿服务中,青少年需要与他人合作、协调资源,这有助于提高 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提升社会实践能力
通过参与志愿服务,青少年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提高他 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小组讨论
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让同学们围绕 “如何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这一主题进 行讨论,并分享讨论结果。
活动效果评估和总结
效果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小组反馈等形式,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了解同学们对活动的参与度和收获。
总结
由班主任或辅导员进行总结发言,对活动的成果和不足进行点评,并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 志愿服务。
03
志愿服务精神
奉献精神
01
02
03
奉献他人
志愿者通过为他人提供帮 助和关怀,展现出奉献精 神。
无私付出
志愿者不追求个人回报, 而是为了社会和他人的福 祉而付出。
关注弱势群体
志愿者关注弱势群体的需 求,为其提供支持和帮助 。
友爱精神
团结友爱
志愿者之间互相帮助、关 心和支持,展现出团结友 爱的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志愿服务的特征? (D ) A.志愿性 B.无偿性C.公益性D.固体性 4. 下面哪句歌词出自《青年志愿者之歌 》?( A ) A.伸出你的手,初次相识却已是朋友 B.朋友一生一起走,一声朋友你会懂 C.烛影扰人自嘲身似那浮萍向流 D.任时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
5.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会员必须年满 ( B )以上。 A、 15周岁 B、 16周岁 C、 17周岁 D、 18周岁 6. 1997年底,( C )总书记为“中国青 年志愿者”亲笔题名。 A、毛泽东 B、华国锋 C、江泽民 D、胡锦涛 7. 志愿者标志同时也是“青年”英文的 C 第一个字母“( )”。 A、Q B、V C、Y D、U
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
一、单选题: 1. 中国志愿者协会成立于( B ) A.1995年12月4日 B.1994年12月5日 C.1994年12 月4 日 D.1995年12月5日 2. 志愿者volunteer”一词源于拉丁文 ______,意思是意愿( D) A.voluate B.voluntary C.volunture D.voluntas
请同学们谈谈帮 助别人的感受和被别 人帮助之后的感受。
诗歌朗诵
《志愿者之歌 —生命里的守望天使》
我们 就是这寂静的夜空中 闪烁着微微光亮的星星 没有太阳般光芒万丈 没有月亮般清澈夺目
可正是我们 这一颗颗微弱的己 或许 似流星般 划过夜空 如烟花般陨落 凄美壮丽 可我们依然 前赴后继 没有人知道每一个志愿者的名字 就好像没有人知道每一颗星星的名字 因为我们都只有一个名字 志愿者---生命里的守望天使
志愿者:
• (英文Volunteer)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 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不为任何 物质报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奉献个人 的时间及精神的人。 • (我国北方地区一般称为志愿者;香港称 之为义工;台湾地区称之为志工),但实 质内容基本是一致的。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
遵循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的志愿者精神
8.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口号是(B) A.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B.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间 C.自愿参加、讲求实效 D. 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9. 我国的社区志愿服务首创于(C) A.北京 B.上海 C.天津 D.重庆 10. 《全球志愿者宣言》是在哪一年通 过的(C) A.1999 B.2000 C.2001 D.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