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和艺术的新结合──现代建筑》教案

合集下载

美术鉴赏《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优秀教学案例

美术鉴赏《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优秀教学案例
4.最后,介绍现代建筑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和评价现代建筑。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现代建筑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特点。
2.各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总结出现代建筑案例的美学价值和科技含量。
3.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导向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现代建筑的艺术特点及其与科技的关系。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现代建筑是如何体现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不同风格现代建筑的美学价值有哪些?”等,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加深对现代建筑的理解。
(三)小组合作
2.问题导向,培养探究能力
案例以问题导向法为核心,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现代建筑的艺术特点及其与科技的关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思维品质。
3.小组合作,促进交流与协作
本案例重视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探讨现代建筑的艺术与科技价值。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总结归纳
1.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强调现代建筑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美学价值。
2.回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澄清疑惑。
3.引导学生认识到现代建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激发他们对未来建筑艺术的向往。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现代建筑案例,运用所学鉴赏方法进行分析,撰写一篇鉴赏短文。
本章节教学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在掌握现代建筑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其审美鉴赏能力、创新意识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019-2020年高三美术 中国美术鉴赏第9课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

2019-2020年高三美术 中国美术鉴赏第9课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

2019-2020年高三美术中国美术鉴赏第9课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和认识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和发展方向,掌握欣赏现代建筑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美术语言去欣赏现代建筑,提高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形成人文、科学的素养;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法、讨论法、谈话法、练习法引导学生综合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学会欣赏现代建筑。

教学难点:课本中出现的名词术语比较多,学生对此也比较生疏。

教法选择:比较法、讨论法学法选择:自由结合,6-8人为一个小组,课前预习,收集关于现代建筑的资料;课外阅读资料;绘画工具。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多媒体欣赏现代建筑欣赏、表现:看建筑、画建筑。

每个小组选一个建筑,用6-8分钟简单、概括地描绘,注意抓住主要特征。

作品展示。

学生回答:质疑、讨论、比较、分析、归纳、判断。

请同学阅读教材,各小组分别选出你们认为最喜欢的建筑。

为什么喜欢它?(与众不同、有个性、造型很美)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教师简要总结。

二、进一步提问,深入思考:设计者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能这样做?(科技进步,新技术、新材料。

)举例说明现代建筑从哪些方面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新结合?请学生介绍悉尼歌剧院,为什么会选中这个方案(因为造型美),为什么会能实现这个方案(科技水平)。

(简单介绍一下悉尼歌剧院一波三折的建筑过程)教师总结、归纳。

三、思考与探究:你认为我国有哪些美的建筑,谈谈它们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分小组进行阅读、讨论。

引出北京鸟巢体育馆的设计,并把它与故宫进行比较。

来讲述传统与现代的差别。

结合例图,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现代建筑的特点:A、重视功能,简化装饰;B、重视空间,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C、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

学生经过上述赏析活动,对现代建筑的特点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外国美术鉴赏第九课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外国美术鉴赏第九课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外国美术鉴赏第九课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和认识外国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向。

2、(技能)掌握欣赏现代建筑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美术语言去欣赏现代建筑,提高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形成人文、科学的素养。

3、(情感)感受建筑科技与艺术新结合的现代艺术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学会欣赏现代建筑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建筑的欣赏方法以及对现代建筑中名词术语的了解,可结合具体的现代建筑加以解释。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1
对比欣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外建筑, 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不同,引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包豪斯校舍,没有繁琐的装饰和外形,以自己的独特性揭开了现代建筑的序幕。

(出示课题:科技和艺术的新结合——现代建筑欣赏)
2【讲授】1
活动一(感受体验):欣赏现代建筑德国“包豪斯校舍”。

问题:包豪斯校舍体现了什么审美观念?(学生讨论分析)
教师总结:现代建筑东西方都趋于统一,更注重建筑的功能,简化装饰,造型逐渐显得单一,这也正是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之一。

活动二(欣赏探究):欣赏现代建筑总结西方建筑的主要特点
教师引导:现代建筑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超高层建筑的出现,建筑形象和建筑风格发生逐渐。

人教高中美术鉴赏2.9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

人教高中美术鉴赏2.9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认识外国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2、(技能目标)掌握欣赏现代建筑的方法,提高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的素养。

3、(情感目标)感受建筑科技与艺术新结合的现代艺术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学情分析本课是《美术鉴赏》第九课,西方现代建筑的欣赏。

在教学中将以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为主,运用比较法,重点赏析优秀建筑作品,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感受现代建筑的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城市与环境建设,提高对环境与建筑的审美能力。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学会欣赏现代建筑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对不同建筑的空间感无法切身感受。

4教学过程4.1 一、导入欣赏一组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的对比图片,通过欣赏凯旋门,感受传统古典建筑的华丽精巧。

再看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完全不同于传统建筑的设计,以自己的独特性代表着现代建筑的全面推进。

想一想:为什么能这么做?——科技进步,新技术、新材料为什么要这么做?——简洁、造型美,有现代感、实用二、讲授让我们以时间为线,穿越时光开始一段精彩纷呈的现代建筑之旅——出现萌芽、逐渐成熟、风行世界。

代表作品1、德国“包豪斯校舍”2、流水别墅3、悉尼歌剧院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1:重视建筑的空间以及与环境的有机结合。

(流水别墅,古根汉姆美术馆)2:建筑形象和建筑风格的多样化。

(悉尼歌剧院,朗香教堂)3: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结构的应用。

(札幌穹顶体育馆,迪拜帆船酒店)再次强调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是现代建筑成就的基础。

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现代建筑线描画速写。

科技与艺术的新结合---现代建筑说课稿

科技与艺术的新结合---现代建筑说课稿

科技与艺术的新结合---现代建筑说课稿
《科技与艺术的新结合---现代建筑》说课教案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科技与艺术的新结合---现代建筑》,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美术鉴赏外国部分第九课。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手段、教学程序五个步骤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地位、作用
 本课内容是外国现代建筑艺术欣赏。

根据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重视建筑的功能”、“重视建筑的空间以及与环境的有机结合”、“建筑形象和建筑风格的多样化”;以体现现代建筑思想的包豪斯校舍、与自然相亲和的流水别墅、最富有创造性的古根汉姆美术馆、怪诞的宗教建筑朗香教堂、造型别致的悉尼歌剧院、远离自然的摩天大楼吉隆坡佩重纳斯大厦等建筑为例,展现外国现代建筑丰富性。

每个部分都选择一些典型实例加以分析与评价,以便使学生能够了解并认识外国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向,并初步掌握欣赏现代建筑的基本方法,同时体会现代人对美的多元化追求,强调个性,强调简洁、实用、大方。

本课的“相关链接”,作为课程内容的扩充,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对外国现代建筑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

 2.教学目标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美术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本着《美术鉴赏》课程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

高中美术 第9课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教案

高中美术 第9课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教案

第九课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和认识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和发展方向,掌握欣赏现代建筑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美术语言去欣赏现代建筑,提高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形成人文、科学的素养;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法、讨论法、谈话法、练习法引导学生综合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学会欣赏现代建筑。

教学难点:课本中出现的名词术语比较多,学生对此也比较生疏。

教法选择:比较法、讨论法学法选择:自由结合,6-8人为一个小组,课前预习,收集关于现代建筑的资料;课外阅读资料;绘画工具。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多媒体欣赏现代建筑欣赏、表现:看建筑、画建筑。

每个小组选一个建筑,用6-8分钟简单、概括地描绘,注意抓住主要特征。

作品展示。

学生回答:质疑、讨论、比较、分析、归纳、判断。

请同学阅读教材,各小组分别选出你们认为最喜欢的建筑。

为什么喜欢它?(与众不同、有个性、造型很美)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教师简要总结。

二、进一步提问,深入思考:设计者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能这样做?(科技进步,新技术、新材料。

)举例说明现代建筑从哪些方面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新结合?请学生介绍悉尼歌剧院,为什么会选中这个方案(因为造型美),为什么会能实现这个方案(科技水平)。

(简单介绍一下悉尼歌剧院一波三折的建筑过程)教师总结、归纳。

三、思考与探究:你认为我国有哪些美的建筑,谈谈它们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分小组进行阅读、讨论。

引出北京鸟巢体育馆的设计,并把它与故宫进行比较。

来讲述传统与现代的差别。

结合例图,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现代建筑的特点:A、重视功能,简化装饰;B、重视空间,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C、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

学生经过上述赏析活动,对现代建筑的特点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

九年级美术上册第9课《艺术与科技的新结合》教案2赣美版

九年级美术上册第9课《艺术与科技的新结合》教案2赣美版

309教育网第九课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和认识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和发展方向,掌握欣赏现代建筑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美术语言去欣赏现代建筑,提高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形成人文、科学的素养;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法、讨论法、谈话法、练习法引导学生综合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学会欣赏现代建筑。

教学难点:课本中出现的名词术语比较多,学生对此也比较生疏。

教法选择:比较法、讨论法学法选择:自由结合,6-8人为一个小组,课前预习,收集关于现代建筑的资料;课外阅读资料;绘画工具。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多媒体欣赏现代建筑欣赏、表现:看建筑、画建筑。

每个小组选一个建筑,用6-8分钟简单、概括地描绘,注意抓住主要特征。

作品展示。

学生回答:质疑、讨论、比较、分析、归纳、判断。

请同学阅读教材,各小组分别选出你们认为最喜欢的建筑。

为什么喜欢它?(与众不同、有个性、造型很美)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教师简要总结。

二、进一步提问,深入思考:设计者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能这样做?(科技进步,新技术、新材料。

)举例说明现代建筑从哪些方面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新结合?请学生介绍悉尼歌剧院,为什么会选中这个方案(因为造型美),为什么会能实现这个方案(科技水平)。

(简单介绍一下悉尼歌剧院一波三折的建筑过程)教师总结、归纳。

三、思考与探究:你认为我国有哪些美的建筑,谈谈它们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分小组进行阅读、讨论。

引出北京鸟巢体育馆的设计,并把它与故宫进行比较。

来讲述传统与现代的差别。

结合例图,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现代建筑的特点:A、重视功能,简化装饰;B、重视空间,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C、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

学生经过上述赏析活动,对现代建筑的特点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

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第九课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5)教案

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第九课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5)教案
(3)邀请建筑师或专业人士进行讲座,介绍现代建筑的建筑技术和材料的应用,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索现代建筑的艺术特点和科技结合方式。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艺术和科技的新结合——现代建筑(5)》的教材或学习资料。
2. 辅助材料:准备现代建筑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等案例的相关资料。
七、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对现代建筑艺术特点和科技结合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和合作能力,评价学生对现代建筑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准确性。
3. 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评估学生对现代建筑历史背景、设计理念、建筑技术和材料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3. 了解现代建筑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如钢铁、混凝土、玻璃等,能够认识到科技与艺术在现代建筑中的重要性。
4. 培养美术鉴赏能力,能够独立鉴赏现代建筑作品,理解其设计理念和建筑技术。
5. 提高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结合科技与艺术,提出自己的建筑创作想法,并创作出具有现代建筑特点的美术作品。
6. 增强对现代建筑的兴趣和热爱,提升审美观念,培养对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4. 美术作品创作:评价学生创作的现代建筑美术作品,考察学生对现代建筑艺术特点和科技结合的运用能力。
5. 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随堂测试和美术作品创作进行综合评价,给予具体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评价标准:
1. 课堂表现:积极参与、主动提问、回答问题准确。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积极贡献、合作能力强、分析深入、表达清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和艺术的新结合──现代建筑》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和认识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和发展方向。

2.掌握欣赏现代建筑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美术语言去欣赏现代建筑,提高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形成人文、科学的素养。

3.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认识和理解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学会欣赏现代建筑。

2.难点是课本中出现的名词术语比较多,学生对此也比较生疏,可结合具体的现代建筑加以解释。

【教学方法】:比较法、讨论法、谈话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科技和艺术的新结合──现代建筑》。

学生:自由结合,6─8人为一个小组,课前预习,收集关于现代建筑的资料;课外阅读资料;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导入:
上帝造物,给以自然状貌。

人们所生活的环境由最早的山洞逐渐演变为现在的高楼大厦,也就是建筑。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对建筑的要求也有了一定的标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科技和的艺术相结合现代建筑。

新课讲授:
一、现代建筑的概念:现代建筑是指20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

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筑。

二、欣赏图片,具体讲解
(一)现代建筑的的代表建筑--包豪斯校舍
"包豪斯"是传播现代艺术教育新思想的学校,强调绘画、建筑、工艺三者的结合。

他专门以培养新型的建筑和工业设计人才而闻名于西方。

"包豪斯"校舍所体现的现代建筑思想非常明确。

首先,建筑的功能因素突出。

其次,建筑材料比较明显。

可见,作为现代建筑代表的"包豪斯"校舍,除了功能上的合理利用外,他的美感则体现在丰富而变化的形体美,以及由材料而透溢出的质地美。

(二)重视建筑的空间以及与环境的有机结合
1、流水别墅:赖特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建筑设计师,《流水别墅》是他"有机建筑"理论的集中表现,现被确定为美国国家级文物。

赖特巧妙利用环境使别墅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其整体的造型新颖别致、构图横竖交错,再加上光影的变化,使这座建筑的形体极富有变化而又生动活泼。

2、古根汉姆美术馆:赖特以它独特的艺术构思将美术馆设计成一个下小上大的螺旋形的建筑。

打破了展览厅受楼层和空间的限制,使参观者可以从各个高度随时看到室内许多奇异的景观,整个大厅变成了一个可移动的空间。

(三)建筑形象和建筑风格的多样化
1、朗香教堂:由柯布西耶设计,是柯布西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重要作品,代表了他创作风格的转变,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朗香教堂的屋顶东南高西北低,这个坡度很大的屋顶有收集雨水的功能。

南面的墙被称为"光墙",墙体很厚,上面留有许多大小不异的小窗户,室外开口小,室内开口大,比例奇特,并装上教堂里常用的彩色玻璃。

同时,墙体和屋顶的连接处有一定间隙,她的三个弧形塔把屋顶的自然光引入室内,这些做法使室内产生非常奇特的光线效果。

师生互动联想朗香教堂的造型?
2、悉尼歌剧院:50年代后的西方建筑,开始强调象征性表现,追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设计。

丹麦设计师伍重设计的悉尼歌剧院就是这样的代表作品。

其设计恢宏,造型奇特,建筑精湛,设施华丽。

她三面环水,一面近山,东南西北有四个漂亮的立面,从上而下还可以看到第五个立面。

成为悉尼文化的殿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表演艺术中心。

以香港会展中心为例提问与悉尼歌剧院的共同点?
(四)体育建筑的代表作品赏评
1、《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2、《蒙特利尔奥林匹克体育场》
3、《札幌穹顶体育馆》
三、总结本课内容:这节课我们共同欣赏了,西方比较有代表性的建筑,了解了建筑的特征是集,功能性艺术性于一体的艺术形式。

那么同学们在以后欣赏建筑的时候,就要从这样的出发点赏评!
四、思考讨论:建筑的美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它与城市建设有什么关系?
五、课堂作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一所供我们学习的教学楼,充分运用本课学习到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