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功耗复合投切开关的智能电容补偿方法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低压电力电容器的过零投切开关优化设计

基于低压电力电容器的过零投切开关优化设计

基于低压电力电容器的过零投切开关优化设计
低压电力电容器过零投切开关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设备,用于实现电容器的自动投切和断开。

优化设计可以提高开关的性能和可靠性,降低能耗和维护成本。

本文将介绍基于低压电力电容器的过零投切开关的优化设计方法。

需要考虑的是开关的结构设计。

开关的结构应该简单、紧凑,并且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开关可以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模块的组合,实现不同容量的电容器投切。

开关的连接部分应该采用可靠的焊接方式,确保连接的可靠性。

需要考虑的是开关的控制电路设计。

为了实现电容器的自动投切和断开,开关的控制电路应该能够准确地检测电网的过零点,并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投切。

控制电路可以采用微控制器或者专用控制芯片进行设计,通过精确的时钟和触发方式,实现电容器的准确投切和断开。

控制电路还需要考虑电容器的保护功能。

开关应该能够检测电容器的电压和电流,以及电容器的温度,当电容器发生异常时,能够及时进行保护动作,避免损坏电容器和系统。

还需要考虑开关的能耗和维护成本。

为了降低能耗,可以在开关的设计中采用低功耗的元器件,或者添加功耗控制功能。

开关的维护成本也需要考虑,可以采用易于维修和更换的元器件,以及可靠的故障检测和报警功能。

基于低压电力电容器的过零投切开关的优化设计包括结构设计、控制电路设计、电容器保护功能设计,以及能耗和维护成本的考虑。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选择,可以提高开关的性能和可靠性,降低能耗和维护成本,同时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HWFK复合开关说明书

HWFK复合开关说明书
五、使用注意事项………………………………6
一、概述
1.1 HWFK系列低压智能复合开关,是一种智能化环保型低压电容投切开关,融合了可控硅和接触器的优点。工作原理是将可控硅和继电器并接,使复合开关在投切的瞬间具有可控硅过零投切的优点,在正常接通期间又具有接触器无功耗的优点,弥补了可控硅和交流接触器在低压无功补偿应用方面各自的不足。
三相分补型:电容器为星形接法(用3Y表
示)
1.3型号及含义
HW FK–□ □V-55A
额定电流
额定电压
补偿电容器接法(△/3Y)
产品代号
企业代号
二、
2.1环境温度:-40℃~+70℃;
相对湿度:40℃时,20%~90%;
2.2额定工作
电压:380V/220V三相四线交流50Hz
允许偏差:三相电压同步变化不大于±20%
HWFK-□□V-55A
低压智能复合开关
说明书
合肥华威自动化有限公司
HE FEI HUA WEI AUTOMATIC CO.,LTD
一、概述…………………………………………1
二、技术指标……………………………………2
三、主要技术特点………………………………3
四、安装位置及尺寸……………………………5
2.11连续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接通间隔:≥120秒
2.12安全保护功能:
电压故障缺相保护
电源电压缺相保护
该产品主要优点是:接到外部控制信号后,通过开关内部CPU智能判断,自动寻找最佳投切点,保证过零投切,涌流小,触点不烧结,能耗小;同时具有电压异常保护、缺相保护、元件故障保护、运行指示等功能。
与同类产品相比,由于增加了多重保护功能,在安全可靠性方面大大提高。

低压智能无功补偿技术

低压智能无功补偿技术

低压智能无功补偿技术唐锋(徐州华电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江苏徐州221000)电力电子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动了许多电力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出现,近年来随着城乡电网改造的进行、智能无功补偿技术在各地低压配电网的公用配变被广泛应用、它集低压无功补偿、配电台区的线损计量、电压合格率的考核、谐波监测等多功能于一身;同时还充分考虑了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结合。

1传统的低压无功补偿设备的状况1.1采集单一信号,采用三相电容器,三相共补这种补偿方式适用于负荷主要是三相负载(电动机)的场合,但如果当前的负载主要是为居民用户,三相负荷很可能不平衡。

那么各项无功需量也不同,采用这种补偿方式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过补或欠补。

1.2投切开关多采用交流接触器其缺点是响应速度较慢,在投切过程中会对电网产生;中击涌流,使用寿命短。

13无功控制策略控制物理量多为电压、功率因数、无功电流,投切方式为:循环投切、编码投切。

这种策略没有考虑电压的平衡关系与区域的无功优化。

1.4通常不具备配电监测功能2目前应用的智能无功补偿设备状况2.1补偿方式1)固定补偿与动态补偿相结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负载类型越来越复杂,电网对无功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单纯的固定补偿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新的动态无功补偿技术能较好的适应负载变化。

2)三相共补与分相补偿结合。

新的设备尤其是大量的电力电子、照明等家居设备,都是两相供电,电网中三相不平衡的情况越来越多,三相共补同投同切已无法解决三相不平衡的问题,而全部采用单相补偿则投资较大。

因此根据负载情况充分考虑经济性的共分结合方式在新的经济条件下臼益广泛应用。

3)稳态补偿与快速跟踪补偿相结合。

稳态补偿与快速跟踪补偿相结合的补偿方式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主要针对大型的钢铁冶金等企业,工艺复杂、用电量大,负载变化快、波动大,充分有效地进行无功补偿,不仅可以提高功率因数、降损节能,而且可以充分挖掘设备的工作容量,充分发挥设备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量和质量,经济效益大。

GD500 系列智能低压复合开关 说明书

GD500 系列智能低压复合开关 说明书

概述GD5000系列智能低压复合开关是一种智能化 环保型低压电容投切开关,融合了可控硅和交流接触器的优点。

其工作原理为:可控硅与继电器并联,使复合开关在投切的瞬间具有可控硅过零投切的优点,又有在正常接通期间接触器无功耗的优点。

从而弥补了可控硅和接触器在低压无功补偿应用方面各自的不足。

型号说明功能特点过零投切投入时,先将双向可控硅触发导通;待双向可控硅触发稳定后,将磁保持继电器吸合导通,最后撤除双向可控硅触发信号,电流过零时,双向可控硅触自然关断、切除时,首先触发双向可控硅,然后将磁保持继电器断开,最后,撤除双向可控硅触发信号,可控硅延时过零断开,实现电流过零切除。

保护功能◆ 电压故障缺相保护:系统电压缺相供电时,开关拒绝闭合;若在接通后出现缺相则自动断开。

◆ 电源电压缺相保护:工作电源缺相供电时,开关拒绝闭合;接通后若出现缺相自动断开。

◆ 自诊断故障保护:系统自动监控可控硅、继电器的运行状态,若出现故障,则拒绝闭合或在闭合状态自动断开;◆ 空载保护:未接负载时开关拒绝闭合。

◆ 断电保护:接通后突然停电时,复合开关自动跳闸断开。

指示灯说明 1、运行指示灯(1) 当运行指示灯熄灭,表示智能复合开关处于待机状态。

(2) 当运行指示灯常亮,表示智能复合开关处于投入状态。

(3) 当运行指示灯闪烁,表示智能复合开关已退出投入状态。

但此时,补偿电容器还处于放电状态。

2、故障指示灯当故障指示灯常亮时,表示智能复合开关缺相,或没有接上负载,,或存在自身故障。

技术指标外观www .gd zon co m控制信号说明本”智能复合开关”的控制信号为12DV , 当”智能复合开关”接收到高电平时, 则进入投入状态(开关吸合), 当”智能复合开关”接收到低电平时,则退出投入状态(开关断开). ”智能复合开关”断开后, 延时120s 后方可再次投入.注意事项⏹ 交流输入、输出严禁接反,相序不要接错位; ⏹ 控制信号极性要连接正确。

一种基于低功耗复合投切开关的智能电容补偿方法

一种基于低功耗复合投切开关的智能电容补偿方法

一种基于低功耗复合投切开关的智能电容补偿方法周强;陈琛;欧传刚;杨涛【期刊名称】《自动化技术与应用》【年(卷),期】2017(036)006【摘要】本文介绍一种采用双过零投切的复合开关技术,多机并联协调控制策略的智能电容补偿装置,从而实现低成本、高可靠性低压无功补偿,降低线路损耗.实验波形也证实了该技术的准确性和实用性.%This paper describes intelligent capacitor compensation unit with double zero switching composite switch technology and multi-parallel coordinated control strategy. The cost of unit is low. The unit can complete low voltag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reduce line losses. Experimental waveforms also confirme the accuracy and practicality of the technology.【总页数】4页(P150-153)【作者】周强;陈琛;欧传刚;杨涛【作者单位】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南京 211106;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南京 211106;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南京 211106;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南京 2111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53;TM564【相关文献】1.无功补偿电容投切用智能复合开关的研制 [J], 吴功祥;江和;张培铭2.基于复合开关投切不同负载控制参数设计 [J], 房萍;李卫国3.无功补偿电容组投切智能复合开关 [J], 徐祖平;沈锦飞4.基于AVR单片机的低功耗智能复合开关设计 [J], 翟文权;李书旗;沈金荣5.基于投切开关阵列的能量路由器及投切开关的控制方法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基于复合开关的同步先进技术

一种基于复合开关的同步先进技术

一种基于复合开关的同步先进技术摘要:无功补偿装置中最主要的元件是搭配电容器使用的投切开关,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及投切效果。

近年来出现在各种无功补偿装置内的主要投切器件可分为三类:机械式接触器投切装置,晶闸管投切装置,复合开关投切装置。

本文针对一种基于复合开关的投切先进技术做了简单阐述,供业内人士借鉴。

关键词:投切装置电容器接触器同步开关软件设计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系统的高标准、严要求在与日俱增,与此同时,低压无功补偿装置也成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主要介绍一种基于复合开关的同步先进技术,无功补偿装置的先进投切器件——同步开关。

在电力系统中同步开关不仅大大提高了电容器投切开关的安全可靠性,还节能环保,经济耐用,降低成本,是交流接触器及复合开关理想的换代产品。

1 交流接触器投切装置机械式接触器投切装置单相原理如图1所示。

最先应用于低压电容器投切的开关是交流接触器,这是一种传统的电容器投切方式,其优点是投资低、控制简单,但由于交流接触器投入、切出瞬间的不可选择性会导致电网产生幅值很大、频率很高的浪涌电流,采用交流接触器的投切方式谐波污染大、维护成本高、不适于频繁操作。

2 晶闸管投切装置晶闸管投切装置单相原理如图2所示。

随着电力电子器件应用的发展和普及,后来人们研发出由可控硅为核心的晶闸管开关,其原理为通过电压、电流过零检测控制,保证在电压零区附近投入电容器组,从而避免了合闸涌流的产生,而切断又在电流过零时完成,避免了暂态过电压的出现。

3 复合开关投切装置复合开关投切装置单相原理如图3所示。

同时具备了交流接触器和电力电子投切开关二者的优点,不但抑制了涌流、避免了拉弧而且功耗较低,不再需要配备笨重的散热器和冷却风扇。

可控硅开关负责控制电容器的投入和切除,磁保持继电器负责保持电容器投入后的接通,当磁保持继电器投入后可控硅开关就立即退出运行,这样就避免了可控硅元件的发热。

由于上述低压无功补偿装置中所使用的投切器件在各方面均不能满足经济实用的要求,于是综合其性能及优点,设计出同步开关代替上述投切器件。

电容补偿方案

电容补偿方案

电容补偿方案1. 引言电容补偿是一种常见的电力系统补偿方法,用于改善系统功率因素、提高电力质量和降低电力损耗。

在电力系统中,许多设备和负载具有感性负载特性,即其功率因素较低。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电容补偿被广泛应用。

2. 电容补偿原理电容补偿利用电容器来产生无功功率,抵消感性负载所产生的无功功率,从而提高系统的功率因素。

电容器具有负电感性,当它连接到系统中时,它会产生一个与感性负载相反的无功电流,从而降低系统的总无功功率。

3. 电容补偿的优势电容补偿具有以下几个优势:•提高系统功率因数:通过补偿系统的感性负载,电容补偿可以将系统功率因数提高到接近1的水平,从而减少无功功率流动和电力损耗。

•降低电力损耗:由于电容补偿降低了系统的无功功率流动,减少了电力损耗,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改善电力质量:电容补偿可以平衡系统的电流和电压,降低电压波动和谐波,提高电力质量和稳定性。

•提高系统容量:通过减少无功功率的流动,电容补偿可以提高系统的有效功率容量,使系统能够承载更多的负载。

•减少系统压降:电容补偿可以减少系统中的电流流动,从而减少线路的电压降低,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4. 电容补偿的实施方法4.1 静态电容补偿静态电容补偿是最常用的电容补偿方法之一。

它通过将电容器直接连接到电力系统中,以提供所需的无功功率补偿。

静态电容补偿可分为并联电容补偿和串联电容补偿两种形式。

•并联电容补偿:并联电容补偿将电容器与感性负载并联连接,以抵消感性负载的无功功率。

并联电容补偿通常应用于工业和低压配电系统。

•串联电容补偿:串联电容补偿将电容器与电力系统的负载串联连接,以提供无功功率补偿。

串联电容补偿通常应用于中压和高压配电系统。

4.2 动态电容补偿动态电容补偿是一种智能电容补偿技术,它根据实时电力系统的需求来提供无功功率补偿。

动态电容补偿器包括一个控制器和多个电容单元,控制器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来自动调整电容单元的补偿能力。

一种基于电容器组优化配置的智能低压无功补偿装置

一种基于电容器组优化配置的智能低压无功补偿装置

步投切无功补偿装置 的设计方法 。该方法对电容器组 以二进制编码方式分配 , 化了电容器 的投切 阈值 。系统以 优
D P 82为核心 , 用电能计量芯片 A Y02 S21 采 T T2 A采集 电网数据 , 实现 了实时提取三相 电压和 电流的过零点 ,同时使 用永磁真空同步 开关保证 了电容器组在最佳 相位投切 。该优化方案大大提高了补偿 效率 和控制精度 。 关键词 : 无功补偿 ; 同步投切 ; 编码方式 ; 投切 阈值 ; 永磁真空 同步开关
第2 9卷第 4期
Vo . 9, . 12 No 4
西 华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
J un lo h aUnvri ・ Nau a ce c o r a fXiu iest y trlS in e
21 00年 7月
J 12 O u .Ol
文 章 编 号 :6 319 2 1 )40 1-3 17 —5 X(0 0 0 - 50 0
a e o ti e ,a d t e p r n n g e i v c u s n h o o s cr utb e k re s r s te b s h e o ec p c trb n w t hn . r ba n d n h e ma e t ma n t a u m y c r n u ic i r a e n u e h e t a ft a a i a k s i i g c ps h o c T i o t l e in c n g e t n a c h f ce c d a c r c f h e ie h s p i s a r al e h n e t ee ii n y a c u a y o e d v c . ma d g y n t Ke r s v rc mp n ain; y c r n u w t h n ;e c d n d ;s i hn h e h l p r a e t g ei a u m y c r — y wo d : a o e s t o s n h o o s s i i g n o i g mo e w t i gt r s o d; e c c m n n ma n t v c u s n h c o n u i utb e k r o s cr i r a e 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低功耗复合投切开关的智能电容补偿方法设计杨澜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江苏江阴214405摘要:本文介绍一种采用双过零投切的复合开关技术,多机并联协调控制策略的智能电容补偿装置,从而实现低成本、高可靠性低压无功补偿,降低线路损耗。

实验波形也证实了该技术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无功补偿;复合开关;过零投切;节能1、引言在配电系统中,低压电容器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无功补偿设备,其安全可靠运行对配电系统的正常供电起着关键作用。

目前无功补偿装置种类繁多。

传统的低压补偿装置通常采用交流接触器作为投切开关,电容器投入时会产生涌流,触头易粘结且不易拉开。

之后,出现了晶闸管开关,它具有电压过零导通、电流过零关断能力,能限制合闸涌流,但导通时会出现导通压降,产生较大损耗和发热现象。

为解决此问题,又岀现了复合开关,它由晶闸管、交流接触器并联组成,具有两种开关的优势,但正常运行时交流接触器的线圈需一直通电,增加了线路损耗。

而新的复合投切开关则采用磁保持继电器来代替交流接触器与晶闸管并联,其通过CPU控制器在电压零点投入实现电容器无涌流并入配电网,在电流零点断开实现无电弧断开电容器。

这样能够增强复合开关的使用使命。

智能电容补偿装置是以若干台Y型或三角型联结的低压电容器为主体,釆用微电子技术、数字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技术成果,将其集成、智能化,通过对其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测实现了故障自诊断功能,采用低功耗磁保持继电器实现复合投切,多台电容器通过并联方式按控制要求投切,实现无功自动补偿,并具备了三相欠压、过压、过流、缺相等保护。

能很好地适应现代低压配电网对无功补偿的需求。

2、硬件结构智能电容补偿装置的硬件主要由检测电路、电源模块、CPU控制器、电容器本体及外围电气设备组成,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智能电容补偿装置采用飞思卡尔K60作为主处理器,通过A/D采样三相电压、电流,并实时计算相关电气量,根据相应的控制策略控制投切开关,实现对低压配电网的无功补偿。

2.1CPU控制器CPU控制器是智能电容补偿装置的控制“大脑”,其主控芯片采用飞思卡尔的芯片K60。

工作频率达到150MHz。

整个处理器集信号调理、电网频率跟踪、数据采集、算法处理、数据存储为一体,可及时计算出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电容值等参数,并将参数存入参数寄存器,实现运行参数的实时测量和数字化。

智能电容补偿装置控制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

2.2复合投切开关设计低功耗复合投切开关是智能电容补偿装置的重要组成部件,由晶闸管、磁保持继电器、RC吸收电路以及光隔电路组成。

低功耗复合开关通过CPU控制器在电压零点投入实现电容器无涌流并入配电网,在电流零点断开实现无电弧断开电容器。

在投入时,先投入晶闸管,再投入磁保持继电器;断开时,先断开磁保持继电器,再关断晶闸管。

开关在投切过程中,晶闸管导通工作,投切完成后由磁保持继电器维持通断状态。

复合开关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

在电容器投切过程中,复合开关的动作顺序如下:1)投入过程:先导通晶闸管,再导通磁保持继电器,再关断晶闸管。

这样能够保证电容器无涌流投入,同时在电容器接入电网运行时复合开关的功耗较低。

2)断开过程:先导通晶闸管,再切开磁保持继电器,最后关断晶闸管。

这样能够保证电容器在电流为零时从电网中断开实现灭弧功能,增强复合开关的使用使命。

3、软件设计3.1控制策略用户根据实际负载情况,设置目标功率因数和允许的无功功率占有功功率的比例值。

以功率因数为首要目标,计算出要达到目标功率因数所需投入或切除的无功容量并进行电容器的投切,当功率因数满足条件时,计算无功功率是否满足条件,如果不满足条件,根据所需投入或切除的无功容量继续进行电容器的投切,克服了满足功率因数条件但无功功率仍很大的弊端。

由于两者都是以无功功率为控制量,因此避免了“投切震荡“情况的发生。

控制策略图如图4所示,U上、U下表示电压上限、下限;U上1=U上—U死区,U下1=U下-U死区,死区值是防止投切震荡值,2区和5区是防震荡区域。

投切控制如下:0区:不需要补偿;1区:此时不考虑无功功率Q的大小,将电容器按照容量从小到大的顺序逐个切除,直到全部切除为止;2区:投切震荡区,只切不投,考虑容性无功功率Q,若计算所需切除的电容器容量大于投入的电容器容量,则将电容器切除,否则电容器不动作;3区:投入相应容量的电容器;4区:切除相应容量的电容器;5区:只投不切,考虑感性无功功率Q,若计算所需投入的电容容量大于未投入的电容器容量,则将电容器投入,否则电容器不动作;6区:此时不考虑无功功率Q的大小,将电容器按照容量从小到大的顺序逐个投入,直到全部投入为止。

装置记录记录电容器的投切次数和投切时间。

在投切过程中,不同容量的按值投切;同容量的投切次数小的先投,投切次数大的先切;同等投切次数下,投切时间小的先投,以保证电容的寿命和利用率达到较大。

3.2主从切换多个智能电容补偿装置级联,装置具备自动分配主机和从机功能。

原则上,每个装备分配不同的设备号,每个设备号具有不同的优先级,默认设备号小的装置优先级较高,通过发送广播报文的时间间隔来确定主从,具体实现流程如图5所示。

主机实时向各从机发送查询命令,从机向主机返回各从机的工作方式(三相共补或分补)、电容器的容量、投切状态、投切时间等信息。

3.3软件设计流程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内部的数据处理、控制策略、保护功能、数据存储等,二是外部数据接口,包括通信、按键、显示等功能。

软件设计流程如图6所示。

4、实验结果分析搭建无功补偿实验平台,用20kW+12kVar RLC负载箱模拟负荷,改变负荷无功和功率因数,选择10kVar 分补电容和(10+10)kVar共补电容组成级联装置,实验平台如图7所示。

采用接触器作为投切开关时,电容器投入电网产生了较大的涌流,达到电流峰值5倍以上,波形如图8所示。

采用文中低功耗复合开关作为投切开关时,电容器投入电网产生的涌流较小,是电流峰值的1.5倍,波形如图9所示。

图10所示的是采用复合开关电容器从电网中切除的电流波形,没有拉弧现象。

4.1级联装置投切试验设置负荷有功为5kW,无功为12kVar,功率因数偏低条件下。

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调整模拟负荷参数,在功率因数正常条件下,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4.2小结实验选取了两个比较典型的电容器投切实验,充分验证了控制算法的正确性,能够实现电容器的准确投切。

结果表明智能电容补偿装置可以使电网减少对系统提供无功功率,从而降低线路的传输电流,实现降低线损。

5、结束语本文设计以低功耗复合开关为核心的智能电容补偿装置,以K60为控制主芯片实现电压、电流等参数的计算。

在传统的九区图控制策略基础上,设置电压投切震荡死区值,解决因投切震荡导致的电容器频繁投切问题。

多台装置组网运行时,装置具备自动主从分配功能,省去了传统的控制器设备,具有成本低、应用灵活,且能实现电容器快速、准确投切的优点。

实验结果表明,设备的投运可以达到降低线路损耗的目的。

6、安科瑞智能电容器介绍6.1电容投切原理用户根据实际负载情况,设置目标功率因数和允许的无功功率占有功功率的比例值。

以功率因数为首要目标,计算出要达到目标功率因数所需投入或切除的无功容量并进行电容器的投切;当功率因数满足条件时,计算无功功率是否满足条件,如果不满足条件,根据所需投入或切除的无功容量继续进行电容器的投切,克服了满足功率因数条件但无功功率仍很大的弊端。

由于两者都是以无功功率为控制量,因此避免了“投切震荡”情况的发生。

6.2产品介绍6.2.1AZC系列智能电力电容补偿装置由智能测控单元、投切开关、线路保护单元、低压电力电容器等构成,改变了传统无功补偿装置体积庞大和笨重的结构模式,是用于节省能源、降低线损、提高功率因数和电能质量的新一代无功补偿设备。

6.2.2AZCL系列智能集成式谐波抵制电力电容补偿装置是应用于0.4kV、50Hz低压配电中用于节省能源、降低线损、提高功率因数和电能质量的新一代无功补偿设备。

其中串接7%电抗器的产品使用于主要谐波为5次、7次及以上的电气环境,串接14%电抗器的产品使用于主要谐波为3次及以上的电气环境。

6.2.3技术参数①环境条件海拔高度:≤2000米环境温度:-25~55℃相对湿度:40℃,20~90%大气压力:79.5~106.0Kpa周围坏境无导电尘埃及腐蚀性气体,无易燃易爆的介质②电源条件额定电压:AC220V(AZC)或AC380V(AZC/AZCL)允许偏差:±20%电压波形:正弦波,总畸变率不大于5%工频频率:48.5~51.5Hz功率消耗:<0.5W(切除电容器时),<1W(投入电容器时)③安全要求满足《DL/T842-2003》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使用技术条件中对应条款要求。

④保护误差电压:≤0.5%电流:≤1.0%温度:±1℃时间:±0.01s⑤无功补偿参数无功补偿误差:≤电容器容量的75%电容器投切时隔:>10s无功容量:单台≤(20+20)kvar⑥可靠性参数控制准确率:100%电容器容量运行时间衰减率:≤1%/年电容器容量投切衰减率:≤0.1%/万次年故障率:0.1%6.2.4优势AZC/AZCL系列智能电容器本体采用品牌特制干式自愈式电容器,无泄漏、整体阻燃防暴、绿色环保、年衰减率小。

产品标准化、模块化,取代了传统的空气开关、交流接触器、可控硅、热继电器、电容器,将其功能合为一个整体,发热量小,组屏安装的时候采用积木堆积方式,电容器损坏时只需单体简单快速更换。

产品体积小、接线简单,随着用电用户电力负荷的增加,可以随时增加电容器的数量,改变了常规模式因接线复杂,一成不变的局限性,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可以分期投资。

保障系统电压稳定合格,提高功率因数,对投入电容器进行预测,若投入电容器过补,则不投入,避免无功超额而罚款;控制可靠性100%,提高配变有功出力,减少增容投资降损节能。

【参考文献】[1]陈元招.零投切开关的智能低压电力电容器设计[J].低压电器,2010,(10):16-20[2]周强,陈琛,欧传刚,杨涛.一种基于低功耗复合投切开关的智能电容补偿方法[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7年第36卷第6期[3]安科瑞企业微电网设计与应用手册.2019.11版[4]安科瑞电能质量监测与治理选型手册.2019.11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