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重点句子汇总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各课知识点分类汇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各课知识点分类汇总【第一课观潮】《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
主要描写了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的浙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
课文先写了潮来前江面风平浪静,人们焦急盼望的情景,再写潮来时那雄伟壮观、惊心动魄的景象,最后写潮过后余波奔涌。
文章语言优美,词汇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1、基础知识生字:罩、屹、鼎、沸、贯、崩、恢四会字:潮、称、盐、笼、罩、蒙、薄、雾、昂、沸、贯、旧、恢词语:笼罩、恢复、观潮、称为、盐官镇、笼罩、蒙蒙、薄雾、昂首东望、人声鼎沸、贯穿、依旧、恢复多音字:[称]chēnɡ称为;chèn对称 [笼]lǒnɡ笼罩lónɡ鸟笼[闷]mèn闷雷;mēn闷热。
[号]háo号叫hào军号。
[涨]zhǎnɡ涨潮;zhànɡ涨红。
[薄]báo薄雾;bó 单薄近义词:屹立-矗立、霎时-刹那、依旧---照旧、颤动-颤抖、逐渐---渐渐、犹如---好像反义词:宽阔---狭窄、沸腾---平静、风号浪吼---风平浪静、人声鼎沸---万籁俱静形近字:提、题、堤;笼、拢、垄2、重点语段: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沸腾起来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这段话是按照(由远及近)顺序来写的。
(A、由远及近 B、由近及远)。
2、这段话从(形状)、(声音)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各课课文内容重点知识点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各课课文内容重点知识点第一课《观潮》本文描写了作者在农历八月十八观赏钱塘江大潮的经历。
作者在海宁市的盐官镇观潮,先是听到远处传来的隆隆声,像是闷雷滚动,随后浪潮越来越近,声音也越来越大,如同山崩地裂,大地颤动。
当潮头奔腾西去后,XXX仍然波涛汹涌。
作者看到一条白线向他们移来,逐渐变粗,最终形成了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这种景象被形容为“天下奇观”。
文章按照潮来前、潮来时和潮头过后的顺序描写了这一过程。
第二课《走月亮》本文描写了“我们”村里的一个风俗,即收庄稼前要修路。
文章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描写了他和阿妈走在月光下的溪边,看到了小水塘里的月亮和野花的美丽景色。
他们走过小路、溪边、田埂、果园、庄稼地和菜地,感受到了快乐、幸福和亲情。
文章用细腻的描写和幽美的语言,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孩子的天真。
1.《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丹麦作家XXX的作品,通过五粒豌豆的命运展现了生命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预测性。
2.在《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第一粒豌豆想要成为一只鸽子,第二粒豌豆想要飞向太阳,第三粒豌豆想要成为一只鸟,第四粒豌豆想要成为一只蝴蝶,而第五粒豌豆最终开出了美丽的豌豆花。
3.五粒豌豆的结局是:第一、三、四粒豌豆被鸽子吃掉了,第二粒豌豆落到了水沟里,而第五粒豌豆则开出了粉红色的豌豆花,给小女孩带来了快乐。
4.文中的小女孩靠着顶楼窗子,看着XXX微笑着,她的脸上洋溢着健康的光彩,眼睛发着亮光,展现出生命的美好和快乐。
1.这篇故事讲述了五粒豌豆中最后一粒豌豆的故事,它让一位患病的小女孩恢复了健康,让我明白了平凡的人也能创造非凡的成就。
2.这是一个童话故事,讲述了第五粒小豌豆被发射到长满青苔的裂缝里,让一个多病的小女孩看到了希望,当豌豆开出粉红色的花朵时,小女孩的脸上洋溢着健康的光彩。
3.故事中的第一粒豌豆和第二粒豌豆自大,第三粒豌豆和第四粒豌豆满足现状,而最后一粒豌豆随遇而安,为住在顶楼的小姑娘带来快乐。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重要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重要知识点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重要知识点第一课《观潮》知识要点一词语解释1奇观: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者出奇少见的事情。
2笼罩:指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3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4人声鼎沸:形容喧闹、混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
5若隐若现:这里指一会看得见,一会又看不见。
造句:昨晚的天空,有许多星星若隐若现。
二句子理解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理解:中心句,总写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自古以来”说明这个称谓历史悠久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理解:“出现了一条白线”意味着江潮开始从远处过来了。
这时,宽阔的潮头激起白色的水花,远远望去,好像是一条白线。
3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理解:一个“移”字,一个“贯”字,把江潮之长,气势之大写得淋漓尽致。
4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
理解:把水浪比作“水墙”,形容江潮浪头之高,范围之广。
5除了直接描写钱塘江大潮外,还通过对观潮人的(神态)(动作)描写,写出了观潮人的惊喜之强,衬托出大潮之奇。
如:人山人海、昂首东望、人声鼎沸、踮着脚、又沸腾起来三问答题1北宋诗人苏轼赞颂钱塘江的名句是:(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2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写的这篇课文。
3通过描写大潮的(声音)(形态)(气势),写出了潮来时的景象。
4钱塘加大潮的特点:(奇特)(雄伟)(壮观)。
四多音字称cheng(称呼) chen(对称)闷men(闷雷)men(闷热)号hao(风号浪吼)hao(军号)薄bo(单薄) bao(薄饼)蒙meng(蒙眬)meng(蒙古)五本课写作特点除了直接描写大潮的雄伟、壮观外,还巧妙地运用了衬托的方法。
详细内容看第二大题第5小题。
六背诵部分课文第3、4、5自然段第二课《雅鲁藏布大峡谷》知识要点一词语解释1咫尺为邻:形容距离很近2堪称:勘是可以、能的意思,堪称是可以称作、可以称为的意思。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温馨提示:同学们,一个学期的研究已经结束,你记住咱们本学期研究的东西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我们这学期各单元重要知识点吧!最后,祝各位同学们在期末的考试里取得好成绩。
第一单元知识要点一、字(1)难读的字屹(yì)昂(áng)鼎(dǐng)沸(fèi)霎(shà)卵(luǎn)跃(yuè)穗(suì)巢(cháo)眠(mián)昧(mèi)坠(zhuì)(2)难写的字罩:上部是“罒”,不要写成“四”。
盼:左部是”目”,不要写成“日”。
犹:右部是“尤”,不要写成“龙”。
震:下部是“辰”,不要漏写中间的横。
牵:下部是“牛”,不要写成“午”。
卵:不要忘记写上两个“丶”。
(3)多音字:笼载尽处二、词(1)必须掌握的词:观潮据说大堤宽阔笼罩滚动顿时逐渐犹如震动余波牵着鹅卵石填上庄稼风俗跃出葡萄若隐若现人山人海漫天卷地风号浪吼齐头并进1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风平浪静水天相接坑坑洼洼(2)近义词屹立~矗立顿时~立刻犹如~好像颤动~颤抖霎时~刹那依旧~依然恢复~复原若隐若现~若有若无明亮~闪亮柔和~柔润新鲜~清新坑坑洼洼~崎岖不平满意~满足招待~接待闪闪烁烁~时隐时现奇妙~奇异归~回一瞬~刹那眠~睡霸占~占据纳凉~乘凉密密麻麻~密密匝匝微小~渺小无处不在~无所不在(3)反义词宽阔→狭窄平静→喧闹人声鼎沸→万籁俱寂浩浩荡荡→零零星星风平浪静→风号浪吼喜欢→讨厌柔和→坚硬新鲜→腐败坑坑洼洼→平平整整奇妙→平常攻克→割让密密麻麻→稀稀疏疏模糊→清晰梦幻→真实(4)词语归类①AABB式词语:浩浩荡荡闪闪烁烁坑坑洼洼密密麻麻类似的词语:熙熙攘攘郁郁葱葱懵懵懂懂模模糊糊踉踉跄跄星星点点脚踏实地战战兢兢②ABAC式词语:人山人海若隐若现半明半昧类似的词语:虎头虎脑作作福毕恭毕敬有始有终良知知彼能屈能伸自给自足不闻不问③量词:一层薄雾一条白线一堵水墙一匹战马一个月亮一块银毯一个传说2一道后门一片菜园④动词:流着月光填上碎石和新土走过石拱桥仰望天空⑤润饰词:宽阔的钱塘江蒙蒙的薄雾隆隆的响声高高的点苍山细细的溪水可爱的水塘新鲜的花瓣古老的传说闪烁的星星密密麻麻的星星静寂的夜星群密布的蓝天深蓝色的天空⑥描写自然景色的词语:鸟语花香春景明媚草长莺飞花团锦簇烟波浩渺落英缤纷繁花似锦沃野千里山清水秀层峦叠嶂千沟万壑四字词语是考试中常常要考的题型,主要的考查形式有:(1)补充词语。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重要知识点梳理(全)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知识点整理1、观潮《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
主要描写了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的浙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
课文先写了潮来前江面风平浪静,人们焦急盼望的情景,再写潮来时那雄伟壮观、惊心动魄的景象,最后写潮过后余波奔涌。
文章语言优美,词汇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2、雅鲁藏布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一片情趣盎然的说明文,文章非常有条理、有层次地介绍了神奇而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和心中无比自豪与喜悦的感情。
在介绍时,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对比、列数字、举例等,细致地展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罕见奇观。
3、鸟的天堂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4、火烧云作者向我们描绘了夕阳西下,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文中景物美和语言美有机地融为一体,让读者充分领略了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的绚丽多彩。
文章体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启发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要大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语文园地一(二)第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5 古诗两首1.题西林壁。
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
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游山西村。
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重要句子仿写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重要句子仿写一、课文句子仿写1.《课文一》原句:祖国的大好河山多么美丽啊!仿写:故乡的美景真是让人心驰神往!2.《课文二》原句:我喜欢绿的,也喜欢黄的。
仿写:我喜欢清新的绿色,更喜欢金黄的阳光。
3.《课文三》原句:我在她家的院子里看见了她。
仿写:在那个小镇的院子里,我第一次见到了她。
4.《课文四》原句:妈妈走过来,将我抱在怀里。
仿写:妈妈笑着走过来,温柔地将我抱在怀里。
5.《课文五》原句:这是一座小山村。
仿写:眼前是一座静谧的小山村,村民们和谐地生活在这里。
6.《课文六》原句:“我们不是一家人,但要办好这个店也得团结。
”仿写:虽然我们不是亲人,但只有团结一心才能经营好这家店。
7.《课文七》原句:勤劳的小云雨蜂,忙碌的采花蜜。
仿写:勤劳的小蜜蜂,一天到晚都在辛勤采集花蜜。
8.《课文八》原句:这个花盆边是一个小狗窝,狗妈妈在里面喂奶给小狗。
仿写:花盆旁是一个小狗窝,小狗们在里面温馨地生活着,狗妈妈守护着它们。
二、思考与总结通过对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重要句子的仿写,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语言的魅力和表达的多样性。
每一个句子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意义,通过仿写,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用心和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
也可以锻炼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我们在写作中更加自如地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式结构。
三、个人观点与理解在仿写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重要句子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语言的魔力。
每一个句子背后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和思想,通过仿写,我不仅学会了更丰富的表达方式,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文本的内涵。
也让我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更多的兴趣,愿意更加努力地去探索语言的奥秘。
以上是我对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重要句子仿写的一些个人见解,希望能够给您一些启发。
在今后的学习中,让我们更加用心地去学习语文,感受语言的美丽之处。
四、扩写经过对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重要句子的仿写和理解,我深刻领悟到了语言的魅力和表达的多样性。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词语与句子积累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词语与句子积累第一单元1 观潮名称食盐宽阔笼罩蒙蒙薄雾沸腾奔腾依旧一年一度若隐若现人山人海昂首东望人声鼎沸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横贯江面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漫天卷地风号浪吼恢复2*郁郁苍苍涓涓细流帘帘飞瀑滔滔江水千姿百态皑皑白雪人迹罕至神秘莫测神来之笔不容置疑3 灿烂竹竿船桨规律一支一株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白茫茫应接不暇4*笑盈盈红彤彤金灿灿一模一样恍恍惚惚园地一(对联)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第二单元5 莫笑腊月浑浊怀疑胸有成竹6 占领平铺均匀重叠茎叶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爬山虎7 住宅隐蔽放弃选择住址洞穴挖掘搜索倾斜扒土抛出隐藏柔弱平坦宽敞毫不可惜随遇而安弯弯曲曲引人注意8*坐卧不安消磨时光不可思议精神大振枉费心机浩如烟海园地二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三月桃花连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丹桂满枝黄,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腊梅雪里藏.第三单元9 洋溢允许围墙隆冬增添训斥覆盖凝视冷酷愉快拆除火辣辣告示牌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北风呼啸狂风大作雪花飞舞瑟瑟发抖草翠花开孤独10*勤勤恳恳枯枝败叶11 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12*笑嘻嘻兴冲冲毛茸茸龇牙咧嘴蹦蹦跳跳嘟嘟囔囔可怜巴巴第四单元13 头颈郑重厉声京剧倘若侍候脾气蹲着供养邻近高傲一日三餐左顾右盼引吭大叫大模大样毫不相让三板一眼滋味一丝不苟从容不迫空空如也不胜其烦局促不安扬长而去供养不周架子十足14*慢条斯理不慌不忙一动不动沙沙作响引人注目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偷偷摸摸从从容容不紧不慢大吃一惊15 性格任凭贪玩尽职抓痒稿纸踩印梅花巨蛇跌倒碰撞开辟屏息凝视温柔可亲变化多端枝折花落生气勃勃16*颤颤巍巍细声细气如怨如诉趁其不备园地四望子成龙来龙去脉群龙无首龙飞凤舞如虎添翼调虎离山骑虎难下照猫画虎天马行空汗马功劳马到成功老马识途牛刀小试笨鸟先飞呆若木鸡胆小如鼠第五单元17 盘旋嘉奖城砖间隔屯兵堡垒打仗扶着智慧城墙呼应肩膀凝结崇山峻岭气魄雄伟18 大殿长廊柱子栽种建筑朱红堤岸雕刻狮子葱郁掩映佛香阁姿态不一神清气爽闪闪发光金碧辉煌隐隐约约19*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身材魁梧久经沙场南征北战所向披靡昂首挺胸整装待发殊死搏斗跃跃欲试一声令下神态各异若有所思惟妙惟肖园地五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北京颐和园月波楼)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四川青城山真武殿)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山东济南大明湖)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江苏苏州沧浪亭)第六单元20 孟浩然陵墓告辞唯一客舍君子21 间隔猛涨懒惰平稳俗语平衡有序伏下联结山洪暴发脱鞋绾裤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理所当然协调有序22 海峡跨越桂树移植台湾彼岸袭击余震满怀空旷暂停同胞血脉苍白红润幸运期待步履匆匆突如其来谈何容易平安无事23*放声大笑屏息凝神痛痛快快目不转睛恍然大悟号啕大哭24*饶有兴趣不由自主园地六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重点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重点知识点归纳一、课文篇1.1《小石头和小草》•掌握词语:“狂风怒吼”、“摇曳”,并能够理解其意义。
•能够理解作者所描写的石头和草的感受,明确作者的描写目的。
1.2《雨中小荷》•熟悉词语:“吐露”、“洁白”、“怀抱”等。
•能够理解作者所描绘的小荷在雨中的景象,明确文章的主旨。
1.3《走进猫的世界》•掌握词语:“顾盼自雄”、“姿态万千”等,并能理解其真实含义。
•能够理解作者所描述的猫咪的特点和习性,归纳出文章的主题。
1.4《工地上的小猫》•熟悉词语:“喵喵叫”、“漫无目的”、“担心”等。
•理解故事的背景及赞扬主人公的情感表达。
1.5《我家的卫生员》•掌握与卫生相关的词语,如“消毒”、“清洁”、“垃圾”等。
•能够理解文章所强调的卫生知识和保护环境的意义。
二、诗歌篇2.1《登鹳雀楼》(王之涣)•熟悉全文,理解作者看待人生的态度和主题思想。
•掌握一些句式和词语,如“通宵达旦”、“汉家秦岭”等。
2.2《春晓》(孟浩然)•熟悉全诗,理解作者对春天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感抱。
•掌握一些简洁而生动的描述词汇,如“莺飞草长”、“日出江花红胜火”等。
2.3《登高》(杜甫)•熟悉全诗,理解作者寓居于此的心情和对祖国的感慨。
•掌握一些汉字的词义和用法,如“烟霞”、“自适”等。
2.4《江雪》(柳宗元)•熟悉全诗,领会作者对雪景的感受和对生命的诠释。
•掌握一些生动的动词和形容词,如“捧”、“玉”、“洁白”等。
2.5《画》(郑板桥)•熟悉全诗,理解画家对大自然的倾慕和对艺术的理解。
•掌握一些精致的词语,如“细思极恐”、“考捻”、“裴回顾影”等。
三、古诗文篇3.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熟悉全诗,理解作者对伟大历史人物的致敬和对故乡的思念。
•掌握一些历史人物,如武则天、李白、唐太宗等。
3.2《将进酒》(李白)•掌握全诗,理解作者的壮志和对自身的理解。
•掌握一些比较高级的词语和形容词,如“玲珑”、“豪放”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累句型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重点句子汇总
第一单元
第 1 课观潮
1.拟人句: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2.比喻句: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起,好像闷雷滚动。
3.比喻、夸张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
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
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第 2 课雅鲁藏布大峡谷
1.比喻句:不同高度的自然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犹如凌空展开的
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
2.拟人句: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几千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
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第 3 课鸟的天堂
1.比喻句: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2.排比句: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
有的在扑翅膀。
3.拟人句: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
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
第 4 课火烧云
1.比喻句: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
了火。
2.排比句: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
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3.拟人句: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
一会儿工夫,火烧
云下去了。
第二单元
积累句型
第 6 课爬山虎的脚
比喻句: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第7 课蟋蟀的住宅
设问句: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第 8 课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被”字句: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
第三单元
积累句型
第 9 课巨人的花园
1.排比句: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
天白雪一片。
2.“被”字句:孩子们听到可怕的训斥,纷纷逃窜。
与此同时,
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第 11 课去年的树
1.疑问句:“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问树根。
2.拟人句: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3.“把”字句: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第 12 课小木偶的故事
“把”字句:我把人类所有的表情都送给你。
第四单元
积累句型
第 13 课白鹅
1.拟人句: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
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
2.比喻句: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3.反语句: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第 14 课白公鹅
拟人句:干这种勾当它从不偷偷摸摸,总是从从容容、不紧不慢的,因为它自认为是这条河的主宰。
第 15 课猫
拟人句: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
第 16 课母鸡
夸张句: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
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第五单元
积累句型
第 17 课长城
比喻句: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第
18 课颐和园
比喻句: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第
19 课秦兵马俑
排比句: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第六单元
积累句型
第 21 课搭石
1.比喻句: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
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2.关联词:(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
里的人懒惰。
(假设关系)
第 22 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1.双重否定句: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
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
2.比喻句:这个刚满 18 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
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
第七单元
积累句型
第25 课我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反问句: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第 26 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1.关联词:(1)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
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转折关系)
(2)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就)
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假设关系)
2.比喻句:(1)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
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
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2)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3.“把”字句: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
小小的心融化了。
拟人句: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
第27 课乌塔
1.反问句: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
2.关联词:(小姑娘)(一边)吃糖,(一边)看一本厚厚的书。
(并列关系)
第28 课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设问句:不排除个别人可能是这样,但会不会所有的人都是这样呢?我
不相信这一点。
2.关联词:你的信使我很难过,(不是)为你的处境,(而是)为你的心态。
(并列关系)
第八单元
积累句型
第 29 课呼风唤雨的世纪
设问句: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
是现代科学技术。
第30 课* 电脑住宅
1.关联词:电脑根据这些气象资料,为主人提供一个(既)节能(又)舒适
的家居环境。
(并列关系)
2.关联词:(只有)主人下达“同意入内”的指令后,大门(才)会打开。
(条件关系)
第 31 课飞向蓝天的恐龙
排比句: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
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
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第32 课*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拟人句:除了食用,太空归来的这些特殊乘客还有很多用武之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