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综合管廊发展现状及施工方法浅析 PPT

合集下载

国内外地下综合管线廊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国内外地下综合管线廊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国内外地下综合管线廊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地下综合管线廊道是指将各种地下管线(如电力、通信、燃气、给水和污水等)及配套设施整合在一起的地下通道,在城市建设和管线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综合管线廊道的建设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但其发展在国内外都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通过一系列对策来解决。

一、国内外地下综合管线廊道发展现状1.国内发展现状目前,中国地下综合管线廊道的建设已取得了一定进展。

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都在积极推进地下综合管线廊道的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地下综合管线廊道建设的支持力度。

2.国外发展现状相比之下,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地下综合管线廊道建设方面已经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

比如,美国的纽约、芝加哥,日本的东京等都具有较为完善的地下综合管线廊道系统,可以有效管理和维护地下管线。

二、地下综合管线廊道建设面临的问题1.建设成本高地下综合管线廊道的建设需要涉及到地下设施的整合和改造工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特别是在城市老旧区域的改造和更新中,还需要进行地下管线的重新布置和更换,进一步增加了建设成本。

2.管线冲突地下管线较多,不同类型的管线之间可能存在冲突。

比如,电力管线与燃气管线、给水管线与污水管线等都有可能在建设过程中发生冲突,增加了工程的施工难度。

3.建设标准不统一由于地下综合管线廊道涉及多个行业,各行业的标准和规范不统一,导致管线建设和管理存在一定混乱,也增加了施工难度和成本。

4.管线维护困难地下综合管线廊道的管线较多,如果管理和维护不到位,将给城市管理带来一定困难,而且一旦发生故障,很难及时发现和修复,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行。

三、解决措施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该出台更加具体和有力的政策支持,比如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降低建设成本。

2.推行一体化管理机制建立地下综合管线廊道的一体化管理机制,整合各类地下管线管理部门资源,统一管理标准和规范,提高管线维护效率。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各大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道路交通和基础设施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近年来,一些大中城市不断加大地下管廊的建设力度,大量的市政管道得以归入地下综合管廊,有效地改善了地下空间的利用率,使得城市道路繁忙的地下空间得到了一定的解决。

地下综合管廊还可以有效地集成城市各类基础设施,将电力、通信、燃气等管线整合在一起,减少了重复布线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建设进度较慢。

由于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管理缺乏标准化和统一计划等原因,造成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进度较慢。

设计规划不够科学。

一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在规划阶段存在设计不合理、布局不合理以及缺乏长远规划等问题,导致日后维护和管理困难。

建设质量不稳定。

由于施工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地下综合管廊存在安全隐患,甚至穿越水源地、矿产资源以及历史文化遗址等重要区域,对环境造成了破坏。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加大投入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投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强化规划设计。

要建立科学、全面的地下综合管廊规划设计体系,保障地下管线的有序布设,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率。

加强质量监管。

政府对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监管,加大对施工方的检查和考核力度,确保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质量。

加强沟通协调,促进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协调,提高管廊建设的整体效果。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取得一定成绩的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要加大投入力度,强化规划设计,加强质量监管以及加强协调合作等方面的努力,以促进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稳步发展,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整体效能。

国内外综合管廊发展现状及施工方法浅析 PPT

国内外综合管廊发展现状及施工方法浅析 PPT
1、按收纳的管线性质进行分类 干线综合管廊:设置于机动车道或 道路中央下方,采用独立分舱敷设主干 管线的综合管廊,负责向支线综合管廊 提供配送服务。其特点为结构断面尺寸 大、覆土深、系统稳定且输送量大,具 有高度的安全性,维修及监测要求高。
干线综合管廊
综合管廊的类型
干线综合管廊
干线综合管廊
综合管廊的类型

顶管法
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概述
3、明挖预制拼装法: 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施工方法,要求有较 大规模的预制场和大吨位的运输及起吊设备。 特点是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易于控制,模 具重复利用率高,管廊施工量大的情况下工 程总造价相对比较低。

名挖预制拼装法
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概述
4、盾构法: 使用盾构机在地中推进,通过盾构外壳 和管片支撑四周围岩,防止发生隧道内的坍 塌,同时在开挖面前方用刀盘进行土体开挖, 通过出土机械运出洞外,靠推进油缸在后部 加压顶进,并拼装预制混凝土管片,形成隧 道结构的一种机械化施工方法。
三、综合管廊的类型
综合管廊的类型
综合管廊根据所收容的管线性质可分为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缆线综合 管廊、干支线混合综合管廊四种,按照断面形式可分为矩形、圆形、半圆形和拱形综 合管廊,目前规划建设的以矩形断面居多。根据仓位数量可分为单仓综合管廊、双仓 综合管廊及多仓综合管廊。
综合管廊的类型
综合管廊国内政策支持
会议还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管廊建设和运营管理,提出入廊管线单位应交纳适当的 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确保项目合理稳定回报,PPP模式将在地下管廊建设融资中扮 演重要角色。多维度融资支持将加速国家建设综合管廊政策的落地,可以更有效的带 动投资,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已于2015年6月1日正式实施。

综合管廊PPT介绍

综合管廊PPT介绍

综合管廊主体施工
综合管廊的主体施工,按施工 工艺不同可分为:
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
预制拼装综合管廊
综合管廊分类
综合管廊分类
一、干线综合管廊 干线共同沟一般设置于道路中央下方,负责向支线共同沟提供配送 服务,主要收容的管线为通信、有线电视、电力、燃气、自来水等,也 有的干线共同沟将雨、污水系统纳入。其特点为:稳定、大流量的运输; 高度的安全性;紧凑的内部结构;可直接供给到稳定使用的大型用户; 一般需要专用的设备;管理及运营比较简单。
管廊内管线敷设
四、天然气管道 天然气管道应采用无缝钢管。天然气调压装置不应设置在综合管廊 内。天然气管道分段阀宜设置在综合管廊外部。当分段阀设置在综合管 廊内部时,应具有远程关闭功能。天然气管道进出综合管廊时应设置具 有远程关闭功能的紧急切断阀。天然气管道进出综合管廊附近的埋地管 线、放散管、天然气设备等均应满足防雷、防静电接地的要求。 五、热力管道 热力管道应采用无缝钢管、保温层及外护管紧密结合成一体的预制 管。管道附件必须进行保温。管道及附件保温结构的表面温度不得超过 50℃。当热力管道采用蒸汽介质时,排风管应引至综合管廊外部安全空 间,并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热力管道及配件保温材料应采用难燃材料 或不燃材料。 注意:由于管线及电缆敷设需要大量的支吊架,考虑支吊 架后期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可能破坏主体结构 。故管廊内支吊 架安装采用前期预埋铁,后期焊接固定的方式。
缺点: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
适用于城市新区新建道路的管廊建设
综合管廊主体施工
盾构法是暗挖法施工中的一种全机械化施工方法。它是将盾构机械 在地中推进,通过盾构外壳和管片支承四周围岩防止发生往隧道内的坍 塌。同时在开挖面前方用切削装置进行土体开挖,通过出土机械运出洞 外,靠千斤顶在后部加压顶进,并拼装预制混凝土管片,形成隧道结构 的一种机械化施工方法。

国内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发展历程及现状_于晨龙

国内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发展历程及现状_于晨龙

49地下管廊篇一、国外综合管廊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在城市中建设地下管线综合管廊的概念,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首先出现在法国。

自从1833年的巴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条地下管线综合管廊系统后,迄今已经有近182年的发展历程。

经过百年探索、研究、改良和实践,其技术水平已完全成熟,并在国外的许多城市得到了极大发展,并已成为了国外发达城市市政建设管理的现代化象征和城市公共管理的一部分。

——法国。

法国由于1832年发生了霍乱,当时研究发现城市的公共卫生系统建设对于抑制流行病的发生与传播至关重要,于是第二年,巴黎市着手规划市区下水道系统网络,并在管道中收容自来水(包括饮用水及清洗用的两类自来水)、电信电缆、压缩空气管及交通信号电缆等五种管线,这是历史上最早规划建设的综合管廊型式。

近代以来,巴黎市逐步推动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在19世纪60年代末,为配合巴黎市副中心的开发,规划了完整的综合管廊系统,收容自来水、电力、电信、冷热水管及集尘配管等,并且为适应现代城市管线的种类多和敷设要求高等特点,而把综合管廊的断面修改成了矩形形式。

迄今为止,巴黎市国内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 于晨龙 张作慧区及郊区的综合管廊总长已达2100公里,堪称世界城市里程之首。

法国已制定了在所有有条件的大城市中建设综合管廊的长远规划,为综合管廊在全世界的推广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德国。

1893年,原德国在前西德汉堡市的K a i s e r -Wilheim 街,两侧人行道下方兴建450米的综合管廊收容暖气管、自来水管、电力、电信缆线及煤气管,但不含下水道。

在德国第一条综合管廊兴建完成后发生了使用上的困扰,自来水管破裂使综合管廊内积水,当时因设计不佳,热水管的绝缘材料,使用后无法全面更换。

沿街建筑物的配管需要以及横越管路的设置仍发生常挖马路的情况,同时因沿街用户的增加,规划断面未预估日后的需求容量,而使原兴建的综合管廊断面空间不足,为了新增用户,不得不在原共同沟外之道路地面下再增设直埋管线,尽管有这些缺失,但在当时评价仍很高。

国内外地下综合管廊发展现状研究

国内外地下综合管廊发展现状研究

1. 国内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技术发展现状1.1.1 城市地下管廊发展情况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对外交流日益增多,城市地下空间不断被开发,综合管廊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认识。

我国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是1958年在北京市某广场下建设约1.3km的综合管道,断面为方形,宽3.5~5.0m,高2.3~3.0m,埋深7.0~8.0m。

1978年12月23日,宝钢在上海动工兴建。

被称之为宝钢生命线的电缆干线和支干管线大部分采用综合管廊方式敷设,埋设在地面以下5~13米。

1978年,大同市在新建道路交叉口以下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沟内设置有电力电缆、通信电缆、给水管道、污水管道。

1985年,北京市建设中国国际贸易中心综合管廊,其中容纳服务于2栋公寓大楼、1栋商业大楼、1栋办公楼的公用管线,管廊内有电力、通讯、供热管。

1988年,天津新客站工程为穿越7股铁路线路建设了一条约为50m的地下综合管廊,内设雨水管道、给水管道及动力控制线。

1991年,济南3号矿井工业场地地下综合管廊开始建设,至1993年底共完成1806m。

1994年,上海开始建设浦东新区张杨路地下综合管廊。

张杨路地下综合管廊位于浦东新区张杨路南北两侧人行道下,西起浦东南路,东至金桥路,全长11.125km。

沟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横断面形状为矩形,由电力室和燃气室两部分组成。

电力室中央敷设给水管道,两侧设有支架,分别设电力和通讯电缆;燃气室为单独一空室,内敷设燃气管道。

地下综合管廊还配备各种各样安全设施,有排水、通风、照明、通信广播、闭路电视监控、火灾检测报警、可燃气体检测报警、氧气检测、中央计算机数据采集与显示系统。

1997年,连云港建造西大堤地下综合管廊。

断面为梯形,构体北侧为挡浪板,南侧靠内海,设宽为40m的防撞墩,沟内高为1.5~1.7m,宽为1.7~2.4m,内设给水管道、电力电缆、电信电缆。

1998年,天津在塘沽某小区内建造了410m的地下综合管廊,断面为矩形,宽为2.3m,高度为2.8m,内设采暖管道、热水管道、消防管道、中水管道等。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模及运营模式研究61页(图表丰富)_ppt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模及运营模式研究61页(图表丰富)_ppt

2015/4/13
全国城市地下综合管 廊规划建设培训班
住建部
2015/4/10 2014/12/26
《2015 年地下综合管 财政部 廊试点城市名单公示》 《关于开展中央财政 财政部 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 点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 设管理的指导意见》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 划(2014-2020 年)》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 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 见》 国务院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模及运营模式研究
1
目录
地下综合管廊研究之政策背景 地下综合管廊研究之建设现状 地下综合管廊研究之建设内容 地下综合管廊研究之投资规模 地下综合管廊研究之预算指标 地下综合管廊研究之投融模式 地下综合管廊研究之PPP研究 地下综合管廊研究之建企探索

P3 P6 P13 P28 P35 P43 P50 P58
17
综合管廊的配套工程——消防与通风系统
18
综合管廊的配套工程——人员进出及照明
19
综合管廊的配套工程——排水及监测系统
20
海外的综合管廊——共同沟



最早的地下管廊在19 世纪的巴黎出现,从海外的经验看来,市政 管网的法规及统筹管理扮演着两个重要角色,一般在配套新区建设、 道路改造、地铁修建时建设,而政府财政出资仍是主要途径。 共同沟的建设最早在巴黎兴起,1832 年法国在建造以排水为主的 廊道中,创造性地在其中布臵了一些供水管、煤气管和通讯电缆等 管线,形成了早期的共同沟。目前,巴黎已建共同沟超过100km。 德国,英国实施地下管线规划,建设,运行,维护综合化管理模式。
2014/6/14
2014/3/1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国内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国内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一、国外综合管廊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在城市中建设地下管线综合管廊的概念,起源于十九世纪的欧洲,首先出现在法国。

自从1833的巴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条地下管线综合管廊系统后,至今已经有近182年的发展历程。

经过百年来的探索、研究、改良和实践,其技术水平已完全成熟,并在国外的许多城市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已成为了国外发达城市市政建设管理的现代化象征,也已经成为了城市公共管理的一部分。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国外地下管线综合管廊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法国法国由于1832年发生了霍乱,当时研究发现城市的公共卫生系统建设对于抑制流行病的发生与传播至关重要,于是在第二年,巴黎市着手规划市区下水道系统网络,并在管道中收容自来水(包括饮用水及清洗用的两类自来水)、电信电缆、压缩空气管及交通信号电缆等五种管线,这是历史上最早规划建设的综合管廊型式。

近代以来,巴黎市逐步推动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在19世纪60年代末,为配合巴黎市副中心的开发,规划了完整的综合管廊系统,收容自来水、电力、电信、冷热水管及集尘配管等,并且为适应现代城市管线的种类多和敷设要求高等特点,而把综合管廊的断面修改成了矩形形式。

迄今为止,巴黎市区及郊区的综合管廊总长已达2100公里,堪称世界城市里程之国内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文/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首。

法国已制定了在所有有条件的大城市中建设综合管廊的长远规划,为综合管廊在全世界的推广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德国1893年,原德国在前西德汉堡市的Kaiser-Wilheim街,两侧人行道下方兴建450米的综合管廊收容暖气管、自来水管、电力、电信缆线及煤气管,但不含下水道。

在德国第一条综合管廊兴建完成后发生了使用上的困扰,自来水管破裂使综合管廊内积水,当时因设计不佳,热水管的绝缘材料,使用后无法全面更换。

沿街建筑物的配管需要以及横越管路的设置仍发生常挖马路的情况,同时因沿街用户的增加,规划断面未预估日后的需求容量,而使原兴建的综合管廊断面空间不足,为了新增用户,不得不在原共同沟外之道路地面下再增设直埋管线,尽管有这些缺失,但在当时评价仍很高,所以1959年又在布白鲁他市兴建了300米的综合管廊用以收容瓦斯管和自来水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管廊发展史
其他国家的综合管廊
东京综合管廊
福冈综合管廊
综合管廊发展史
2、综合管廊国内建设经验 根据资料介绍,我国第一条综合管廊设置
在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是我国政治活动 中心,1958年在天安门广场敷设了1076米综 合管廊。1977年配合毛主席纪念堂施工,又 敷设了500多米。2006年在中关村西区建成了 我国大陆地区第二条现代化的综合管廊。该 综合管廊主线长2公里,支线长1公里,包括 水、电、冷、热、燃气、通讯等市政管线。

1850年巴黎下水道
综合管廊发展史
1832年,巴黎人结合巴黎下水道的富裕空间,开始建设世界上第一条综合管廊,综 合管廊内容纳了自来水、通讯、电力、压缩空气管道等市政公用管道。
1890年巴黎下水道
巴黎综合管廊
综合管廊发展史
巴黎综合管廊
巴黎综合管廊示意图
为主,随后开始在伦敦兴建综合管廊,综合管 廊内容纳了自来水、通讯、电力、燃气管道、污水管道等市政公用管道。
国内外综合管廊发展现状及施工方法浅析
一、 什么是管廊
什么是管廊
综合管廊又称共同沟,它是实 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建 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 市政公用设施。
什么是管廊
综合管廊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市政、 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 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 以做到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和资源的共享,这将有效改善城市道路反复 开挖、电线杆林立、空中管线密布等问题。
伦敦下水道
伦敦综合管廊
综合管廊发展史
德国同样如此,汉堡1893年开始兴建综合管廊,综合管廊内容纳入了自来水、 通讯、电力、燃气管道、污水管道、热力管道等市政公用管道。
德国综合管廊
德国现代化综合管廊
综合管廊发展史
其他国家的综合管廊
莫斯科综合管廊
综合管廊发展史
其他国家的综合管廊
日本日比谷综合管廊
东京综合管廊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综合管廊发展史
综合管廊的起源地在法国的巴黎,巴 黎综合管廊源自巴黎下水道。在19世纪中 期巴黎爆发大规模霍乱之后,设计了巴黎 的地下排水系统。当时的设计理念是提高 城市用水的分布,将脏水排出巴黎,而不 再是按照人们以前的习惯将脏水排入塞纳 河,然后再从塞纳河取得饮用水。
综合管廊发展史
1978年12月23日,宝钢在上海动 工兴建。被称之为宝钢生命线的电缆 干线和支干管线大部分采用了综合管 廊的方式敷设,埋设在地面以下5~ 13m。
综合管廊发展史
1992年上海浦东大开发,在张杨路着手建设国内第一条现代化的综合管廊,综合 管廊沿道路两侧同时敷设,采用双室箱涵断面,同时将易燃易爆的燃气管道也容纳在 内。综合管廊投资达3个多亿元,1994年土建竣工,2001年配套全部结束,全长 11.125公里。上海还建成了松江新城示范性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和“一环加一线”总长约6 公里的嘉定区安亭新镇综合管廊系统。
上海国内第一条现代化综合管廊
上海安亭新镇-国内第一条网络化综合管廊
综合管廊发展史
上海世博园区综合管廊--我国第一条采用预制装配技术建设的综合管廊
综合管廊国内政策支持
3、国内政策背景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5年7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城市地
下综合管廊建设,扩大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会议指出,地下管廊是 国家重点支持的民生工程,也是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可以带动有效 投资、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地下 综合管廊建设有望加速,万亿投资盛宴即将开启。
综合管廊的建设规模,是衡量一座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重 要标志之一。
什么是管廊
二、综合管廊国内外发展 及国内政策支持
综合管廊发展史
1、综合管廊起源及国外发展 在发达国家,综合管廊(共同沟)已经存在了
一个多世纪,在系统日趋完善的同时其规模也有越 来越大的趋势。早在1833年,巴黎为了解决地下管 线的敷设问题和提高环境质量,开始兴建地下管线 共同沟。至目前为止,巴黎已经建成总长度约100 公里、系统较为完善的共同沟网络。
综合管廊国内政策支持
会议还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管廊建设和运营管理,提出入廊管线单位应交纳适当的 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确保项目合理稳定回报,PPP模式将在地下管廊建设融资中扮 演重要角色。多维度融资支持将加速国家建设综合管廊政策的落地,可以更有效的带 动投资,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已于2015年6月1日正式实施。
1820年巴黎下水道
综合管廊发展史
此后,英国的伦敦、德国的汉堡等欧洲城市也相继建设地下共同沟。1926年, 日本开始建设地下共同沟,到1992年,日本已经拥有共同沟长度约310 公里,而且 在不断增长过程中。
1933年,前苏联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等地修建了地下共同沟。1953年西 班牙在马德里修建地下共同沟。其它如斯德哥尔摩、巴塞罗那、纽约、多伦多、蒙 特利尔、里昂、奥斯陆等城市,都建有较完备的地下共同沟系统。
国务院常务委员会议再次明确了地下管廊建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并对下一步 建设作出具体部署,要求各地方政府编制设专项规划,在年度建设中优先安排。
综合管廊国内政策支持
近期,住建部与国开行、多省举行全国城市综合管廊建设试点省合作框架协议签 署仪式。另外,住建部出台海绵城市考核办法,并联合工信部等五部委,于2015年7 月下旬对全国地下管线普查工作进行检查。密集政策出台表明地下管廊的建设已经加 速。
根据住建部部长今年讲话,全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每年投资可达万亿元级别,将 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并给管网材料、安全监测和地下工程等行业,带来快 速发展机遇。地下管廊成稳增长财政政策有力着手点,PPP模式将在融资中扮演重要 角色。目前宏观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地下管廊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工程将成为财 政支持的重要方向。此次会议已经明确后续将加大财政投入,亦要求政策性金融机构 积极支持地下管廊建设的融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