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导致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表现
值得注意的几种低血糖现象

患者。
胃切除术后胃排空过速,葡萄糖迅速被肠黏膜吸收,致使血糖骤然升高,胰岛过多分泌胰岛素而出现一系列低血糖现象。
这种血糖过低症又称餐后迟发型倾倒综合征,常出现在餐后1.5~3小时,尤其是在进食大量碳水化合物后,表现为极度无力、头晕、心慌、颤抖、出冷汗,严重时发生意识障碍。
对策饮食要少食多餐,减少碳水化合物食物,增加蛋白质和脂肪。
发作时饮糖水即可缓解症状。
严重时可静注50%葡萄糖40毫升。
女性患者、精神紧张者服用谷维素或镇静剂。
运动后低血糖常出现在剧烈或长时间运动时或运动后,进食或饮糖水后好转。
糖尿病患者运动要适量,不可过于激烈和过量。
过度消耗体内能量,常易发生低血糖,若无人在跟前,容易发生危险。
对策体育锻炼要适量,不可过于劳累。
老年糖尿病患者外出要有人陪伴,并随身携带些饼干、26家庭医学2016.11(上)紧张状态时,体内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使血糖保持在较高水平;当精神放松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减少,此时体内血糖迅速下降,出现“滑梯现象”而发生类似低血糖的反应,心跳、乏力、头晕,但此时查血糖常正常。
对策有这种“滑梯现象”的患者不用紧张,饮些热水即可。
但若反复出现这种低血糖反应,就应去医院检查是否有胰岛素功能异常或是甲状腺出了毛病。
夜间低血糖糖尿病患者有时常在夜间1~3点钟出现低血糖,这是很危险的。
此时被称为“魔鬼时刻”,家人都在睡觉,病人也因低血糖而浑身无力、腿脚发软、心慌,无力喊叫,甚至有的已处于昏迷状态,常会在不知不觉中被低血糖夺去生命。
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常和用药、进食、运动不当有关。
或服药过量;或注射胰岛素过量;或胰岛素注射部位错误,导致胰岛素吸收过速;或过度禁食、延迟进食、忽略正餐;或剧烈运动,突然运动量增加,从而导致体内血糖骤然下降,发生低血糖昏迷。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往往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反复低血糖,交感神经系统发生机体反应性兴奋,很容易引起心率增快、血压升高,促发心血管疾病,严重时甚至出现心肌梗死。
胰岛素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胰岛素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作者:曹俊岭李宏范秀荣付鹏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08年第08期胰岛素可增加葡萄糖的利用,加速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和有氧氧化,抑制糖元分解和糖异生而降低血糖,临床上主要用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以及部分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治疗,也可用于细胞内缺钾的治疗。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多和治疗方案的逐步成熟,胰岛素用于糖尿病的治疗使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不良反应发生也相应增多。
轻微的不良反应能引起患者的局部不适,而严重者甚至导致意识障碍或死亡,因此,减少胰岛素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都有重要的意义。
现就近年来在临床上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概述如下。
低血糖反应为胰岛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多种原因均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如:胰岛素的应用剂量过大;混合胰岛素治疗时比例不恰当或预混制剂使用前未充分摇匀;注射胰岛素后未正常进食;高糖毒性纠正后胰岛素未及时减量:运动量增加;同时应用某些能增强胰岛素作用的非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如磺胺类、β-受体阻滞剂、水杨酸制剂等:女性月经前期,妊娠早期、分娩后;患者同时合并甲减、肝、肾功能不全等疾患;过度消瘦的患者因皮下脂肪层较薄,皮下注射深而变成肌内注射;饮酒等。
当不良反应发生时病人临床表现为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心悸、饥饿、焦虑、紧张、面色苍白、心动过速、冷汗及手足震颤。
脑部症状:精神不集中;思维、言语迟钝、头晕视物不清、焦虑不安、步态不稳、有些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如狂躁、易怒、幻觉、表情特异等,若低血糖程度加重,可出现神志不清、肌肉颤动,最后导致昏迷、惊厥等。
有时由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所引起的低血糖反应,因药物吸收缓慢,血糖是逐渐下降的,肾上腺素增多的反应轻而缓,病人可无自觉症状,一开始即为精神异常表现,这是因脑细胞缺糖导致大脑皮层功能障碍所致,病情较长且合并有植物神经病变者,当出现低血糖时无低血糖表现,因此,护理人员应在胰岛素注射后作用最强时,密切观察病人有无低血糖症状出现。
胰岛素的不良反应

重症
静滴 糖水
一般低血糖:
服用阿卡波糖:
血糖低于
使用长效口服药
进食饼干、糖果
、水果等。
进食奶制品、蜂
蜜等。
3.9mmol/L,
无昏迷、无意识 障碍者。
物或胰岛素,有
意识障碍者。
注射部位感染
临床表现及处理
注射部位感染
皮肤严格消毒,消毒液 每周更换 针头一打一丢弃,及时 更换针头。
消毒不 彻底 胰岛素 过期
临床表现
每天使用的胰岛素剂量超过100U。
胰岛素抵抗指数 ÷22.5 胰岛素分泌指数 腹血糖 -3.5) = 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 = 20×空腹胰岛素÷(空
胰岛素单位 mu/l 血糖单位 mmol/l 胰岛素抵抗指数:正常值<6; 胰岛素分泌指数: 正常值>50
处理
更换胰岛素剂型 ,如胰岛素类似 物;或改用磺脲 类降血糖药物 使用大剂量肾上 腺糖皮质激素, 轻化可的松 100mg/天,有 效后迅速减量。
重复使 用针头 其他
胰岛素使用不能超过28
天
不用碘酊消毒,别将针
头插在胰岛素上保管, 胰岛素不能冷冻。
局部皮下脂肪萎缩
临床表现及处理
临床表现
注射部位脂肪消失,皮肤下陷,具 体机理不明,可能与胰岛素纯度、 针头反复使用等有关。
Hale Waihona Puke 处理更换高纯度胰岛素,更换注射部位,每 天更换针头。
局部皮下脂肪增生
处理
体重增加
临床表现及处理
原因
水钠 潴留 1 2
血糖 控制
处理
01 03
加强饮食控制
02 04
加强运动
加用二甲双胍、阿卡 波糖
改用GLP-1抑制剂
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所致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原因和护理干预措施

・ 护 理 天地 ・
糖尿病胰 岛素强化治疗所致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原因和 护理干预措施
李 艳
白城
【 摘要 】 糖尿病 胰 岛素强化 治疗过 程 中, 药物 因素 、 胰 岛素注射 方法 不 当或者剂 量不适 宜 、 饮食 因素 、 年龄 因素 等可致糖
胰 岛素 强化 治疗 是控 制糖 尿病 患者 血糖 在理 想 范 围的重
要方法, 该方 法在 不 断发展 并 广为 临床使 用 。 大量 循证 医学表
受胰 岛素 强化治疗 , 处 于应激 状态 , 未及 时调整 药物剂量 , 导致 低血糖 反应的发生 。 有些患者注 射方法不得 当 , 中长胰岛素注射
年糖 尿病患者多数 病程较长 , 已有植物神经病 变 , 导 致机体对交
糖的速度加快 。 如患者 在胰 岛素强化治疗期 间 , 擅 自加服降糖药
物, 可增 加低血糖 反应的发生机会 。 常见原 因是磺脲 类药物尤其 感 神经 兴奋地反应 降低 , 患 者的低血糖症状无 任何症状 , 有时还 优 降糖过 量和应 用 不 当。 优降糖作用 强而 持久 , 应用 较泛 , 价廉 表 现为意识障碍 , 往往耽误 治疗。 ② 老年糖尿病 患者多伴有 不同 物美 , 但易 出现低 血糖反 应 , 持 续时 间长 , 难 以纠 正甚或 导致死 程度 的肝 。 肾功能 障碍 , 药物 的半衰期长 , 药物在体 内停 留时间过 亡。 长, 导致 胰 岛素 降解缓慢 , 并伴有 肝糖原 储存 减少 。 老年糖 尿病 同时 , 糖 尿病 患 者除患 有糖 尿病 外 还患 有其 他疾 病 。 研 究 性 低血糖 以胰 岛素 最为常见 。 表 明, B受 体阻 滞剂 可掩 盖心 悸 、 焦虑 等症 状 , 使低 血糖 症状 2护理干预措施
胰岛素注射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预防策略 02 预防策略 04
确保产品质量:选择正规渠道购 买胰岛素产品,确保药物的纯度 和质量,减少因药物本身问题引 发的过敏反应风险。
加强观察与应对:密切关注患者 注射后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任 何异常或不适,应立即采取措施 处理,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遵 循专业指导进行妥善处理。
过敏反应-全身过敏反应处理
迟发型
此类反应多在注射后24 小时或更晚时间出现, 症状可能包括荨麻疹、 血管神经性水肿以及紫 癜等,同样影响患者的 健康状态。
过敏反应-临床表现-局部反应
局部反应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的不适,如烧灼感、瘙痒感,以及红肿、肿胀、 红晕等现象。这些反应通常在给药后的几分钟至几小时内显现,但也有个别情 况可能持续至数日,需患者密切观察并及时采取措施缓解。
立即给予患者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 0.1%盐酸肾上腺素1ml,以缓解过 敏反应。
在整个处理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 者的病情变化,并做好详细记录, 以便后续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
过敏反应-局部过敏反应处理
局部过敏反应处理
安抚患者情绪,协助 其采取舒适的体位, 并及时通知专业人员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 相应措施。
局部过敏反应处理
避免在已发生过敏反应 的部位再次进行注射, 以防症状加重。
02
局部组织反应
局部组织反应-发生原因
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 针头,导致针头磨损
或污染。
发生原因
注射针头存在质量问 题,如锐利度不足或
材质不佳。
发生原因
使用未经充分纯化的 动物来源胰岛素,可
能引发不良反应。
发生原因
发生原因 发生原因 发生原因
定期血糖监测:鼓励患者养成定时监测血 糖的习惯,特别是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水平 ,并在感到不适时随时进行检测。
低血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联研究

低血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联研究背景介绍近年来,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问题备受关注。
低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范围,胰岛素抵抗则是指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导致胰岛素的生理作用下降。
这两个问题的关联备受研究者关注,本文将探讨低血糖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
低血糖与胰岛素抵抗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低血糖可能是胰岛素抵抗的结果之一。
当血糖水平过低时,机体为了维持能量供应会产生胰岛素反应,进而抑制葡萄糖摄取,导致血糖水平下降。
长期而言,这种血糖水平波动可能会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另一方面,胰岛素抵抗也可能导致低血糖。
由于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胰岛素在调节血糖水平时的效果减弱,可能导致血糖下降过度,从而引发低血糖。
影响低血糖与胰岛素抵抗的因素1. 食物摄入:饮食中过多的糖分摄入可能导致胰岛素大量释放,从而引起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
另外,长时间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也可能导致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2. 生活方式:缺乏运动、长期体重超重或肥胖、长期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方式都与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密切。
3. 遗传因素:研究发现,家族中存在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等相关疾病的成员,可能会增加个体患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的风险。
低血糖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方法目前,研究低血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联通常采用以下方法:1. 临床观察:通过观察低血糖患者和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
2. 动物实验:通过在动物模型中诱发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观察其发生机制及相互关系。
3. 细胞水平实验:通过体外实验,研究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对胰岛素信号转导路径、葡萄糖代谢途径和能量平衡等的影响。
低血糖与胰岛素抵抗的临床治疗针对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问题,临床上常采取以下策略进行治疗:1. 饮食控制:合理控制饮食,减少高糖和高脂的食物摄入,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2. 运动治疗:适度的有氧运动能够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
3. 胰岛素治疗:对于糖尿病等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病患,需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
低血糖有哪些症状低血糖症状特点

低血糖有哪些症状低血糖症状特点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需要注意低血糖的出现,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会造成很多影响,而且,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血糖降低,严重的危害了患者的生活,本文是店铺整理的低血糖的发病症状,欢迎参阅。
低血糖的发病症状低血糖症状的严重程度大致与血糖下降的程度和速度呈平行关系,但不是绝对的平行,也不是血糖降到某个数值就一定出现症状。
低血糖的症状可轻可重,时间可长可短,有时容易纠正,有时又较顽固。
症状的轻重不仅与血糖下降的程度有关,而且与血糖下降的速度、持续时间及个体差异有较大关系。
低血糖最早出现的症状有:心慌、手抖、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冰冷、麻木和无力,同时有头晕、烦躁、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和精神错乱等神经症状。
继续发展,则出现剧烈头痛、言语模糊不清、答非所问、反应迟钝、眼前发黑、视物不清、心里明白嘴里说不出话来,有时全身肌肉抽动、甚至抽风,最后完全失去知觉发生昏迷和各种反射消失。
如仍得不到及时抢救,最终将导致死亡。
轻度血糖下降的病人,可以没有症状;如下降太快也可能出现症状。
当血糖降至2.8~3.3毫摩尔/升(50~60毫克/分升)时,多数病人都会出现症状,但也有例外,如胰岛素瘤的病人由于长期处于低血糖状态,即使血糖降至1.7~2.8毫摩尔/升(30~50毫克/分升)也可没有症状,甚至血糖低至1.1毫摩尔/升(20毫克/分升),如果持续时间短暂也可能没有症状。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Ⅰ型)人,当胰岛素注射量太多时,可出现恶性低血糖反应症状,很象躁狂型精神病或癫痫样发作。
还有更严重的是发生低血糖性脑病,病人可有单瘫、偏瘫、不能说话、走路不稳、曰眼歪斜等,若老年糖尿病人很容易误诊为脑血管意外。
低血糖发生的次数越多,症状会不断发生变化,变得更不典型。
在得病的头几年内,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有心慌、手抖、出汗、头晕、饥饿、无力等明显自觉症状,若纠正及时,很少发生低血糖昏迷。
低血糖的认识误区1、低血糖比高血糖危害更大对于高血糖的危害,糖尿病患者知之较多,也非常重视,而对于低血糖的严重性往往重视不够。
胰岛素治疗中低血糖反应的分析及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岛素导致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表现
*胰岛素导致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表现
胰岛素是降血糖的唯一激素,因此当体内胰岛素过量后,主
要的危险来自血糖过低。
当血糖降到2.8毫摩/升时,患者开始出现一系列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昏迷甚至死亡。
低血糖发生时,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饥饿、眩晕、心悸、手抖、脸色苍白、出冷汗、全身无力等。
当血糖进一步降低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时,出现发音障碍、复视、肌肉震颤、共济失调等,随后出现神志昏迷和不同程度的惊厥,
如不及时抢救,即可致死。
胰岛素导致低血糖发作处理方法
*1、发作时的处理
(1)轻症:一旦确认出现低血糖症状,立即进食含糖食物或饮料、糖果,同时快速测血糖,不能口服者立即静注50%葡萄糖
40-60毫升。
(2)重症:立即静注葡萄糖40-60毫升,能进食的继而进食,不能进食的以5%-10%的葡萄糖静点,维持血糖于正常或略高于正常。
如果是优降糖所致的低血糖,补糖至少应持续3-7天。
*2、血糖控制水平
*
对于老人孩子,血糖宁高勿低。
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应维持在4.4以上,特别是对于高龄患者和儿童,血糖控制水平“宁高勿
低”,以预防症状性低血糖及无知觉低血糖。
建议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后切忌延误进餐,控制好运动时间和运动量。
胰岛素注射过量的常见原因
1、用注射器抽吸胰岛素时剂量不准确,或用胰岛素笔时弄错胰岛素剂量。
2、误用注射器抽取专用于胰岛素笔的浓胰岛素(胰岛素有2种浓度:U-40和U-100.U-40为40单位/毫升,常用注射器抽取注射;U-100为100单位/毫升,常专用于胰岛素笔)。
3、注射胰岛素后不及时进食,或因某些原因吃饭减少、吃不下饭、恶心呕吐时仍坚持注射胰岛素。
4、弄错胰岛素剂型,常见于胰岛素强化治疗病人误将短效胰岛素当中效胰岛素注射。
5、误将胰岛素当其他药物注射。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为大家分享的有关于胰岛素导致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表现,希望有胰岛素疾病的朋友一定要重视起来,要保护好你们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