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复习思考题
社区预防医学思考题—职卫—粉尘与尘肺

社区预防医学思考题—职卫—粉尘与尘肺(44题)一、单选题A型题1尘肺按病因分类,错误的是A矽肺B硅酸盐肺C炭尘肺D石棉肺E金属尘肺2矽肺最常见的并发症为A气胸B肺部感染C肺癌D肺结核E肺心病3.可致间皮肉瘤的粉尘,常见的是A石英B滑石C石棉D煤E云母4.粉尘在空气中的稳定程度主要取决于粉尘的A种类B分散度C形状D比重E硬度5.易致矽肺的是硅酸盐尘B碳尘C陶瓷粉尘D混合粉尘E石英砂尘6.游离Si02含量最高的物质是A花岗岩B砂岩C石棉D石英E石膏7.可能发生矽肺的工种是A煤厂的装卸工B水泥厂的包装工C煤矿的掘进工D陶瓷厂的窑炉工E棉纺厂的纺织工8.“矽尘”是指作业环境中的粉尘游离Si02含量不低于A、15%B、20%C、10%D、5%E、30%9.矽肺的特征性X线表现是A、不规则形小阴影B、圆形小阴影C、蓬发状心影D、大阴影E、胸膜斑10.三期矽肺的X线表现是A、不规则形小阴影B、圆形小阴影C、蓬发状心影D、大阴影E、胸膜斑11生产性粉尘致病作用性质和程度,取决于粉尘的A、化学组成B、溶解度C、比重D、形状E、荷电性12尘肺病最重要的临床诊断依据是A肺功能测定B临床症状和体征C胸部CT扫描DX线胸片E磁共振13.对已经脱离粉尘作业的工人,应定期A.体内排尘处理B.服用克矽平治疗C.脱敏治疗D.胸片检查E.不需任何处理.14最易引起矽肺的生产性粉尘是A石英B石棉C石墨D石膏E滑石15.可致硅酸盐肺的粉尘,除外A石棉B滑石C水泥D云母E石墨16.矽肺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A肺间质弥漫性纤维化B矽性蛋白沉积C团块型纤维化D含铁小体E矽结节17.矽肺的病理改变,除外A肺间质弥漫性纤维化B矽性蛋白沉积C团块型纤维化D含铁小体E矽结节二、多选题1.矽肺病理改变类型,包括()A肺间质弥漫性纤维化B矽性蛋白沉积C团块型纤维化D含铁小体E矽结节2.目前所知,可致肺粉尘沉着症的粉尘有()A锡B钡C铁D锑E铅3.矽肺的主要X线表现是()A、不规则形小阴影B、圆形小阴影C、蓬发状心影D、大阴影E、胸膜斑4.影响矽肺发生发展的因素,包括()A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和晶型B矽尘的浓度和接尘时间C矽尘的分散度D个体敏感性E防护措施三、判断题1.矽肺的基本病理改变为矽结节和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2.矽肺的特征性病理改变为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3.矽肺合并肺结核可使矽肺迅速恶化,甚至死亡的重要因素4.克矽平是治疗矽肺的特效药物5.X线胸片上“蓬发状心影”是诊断叁期石棉肺的重要指标之一。
《预防医学》(版)复习思考题参考附标准答案

《预防医学》课程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修改版)一、名词解释预防医学是一门医学应用学科,从预防的观点出发,研究人群健康疾病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公共卫生的策略和措施,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对象是群体和个体,手段是三级预防策略,目的是维护和促进人民的健康,推进社会文明发展。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指从个体或群体健康信息咨询或调查、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等过程中收集各种与健康的相关危险因素信息,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健康促进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着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和环境支持的综合体。
医源性感染病人在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过程中因为医疗卫生服务场所的环境和医疗用品受到生物污染而感染疾病的现象称为医源性感染。
职业病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造成不能代偿的机体损害,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功能性和(或)器质性的病理变化,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统称为职业病。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几种具有不同氨基酸组成特点的蛋白质食物混合食用,互相取长补短,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
初级卫生保健:是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它依靠切实可行、学术上可靠又为社会所接受的方式和技术。
是社区的个人与家庭通过积极参与普遍能够享受的,费用也是社区或国家在发展的各个时期本着自力更生及自决精神能够负担得起的,它既是国家卫生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社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医学模式:指在不同历史阶段,人们对于人类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和概括,是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健康状况评价:通过分析人群的健康水平及其变化,来探讨人群存在的健康问题,筛选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评估各种健康计划、方案、措施的效果。
高危人群:易受环境有害因素损害的人群称为高危人群。
物质蓄积:机体长期接触某些毒物后在某些组织和器官内逐渐积累从而量比较高的现象。
《预防医学》(版)复习思考题参考附标准答案

《预防医学》课程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修改版)一、名词解释预防医学是一门医学应用学科,从预防的观点出发,研究人群健康疾病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公共卫生的策略和措施,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对象是群体和个体,手段是三级预防策略,目的是维护和促进人民的健康,推进社会文明发展。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指从个体或群体健康信息咨询或调查、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等过程中收集各种与健康的相关危险因素信息,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健康促进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着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和环境支持的综合体。
医源性感染病人在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过程中因为医疗卫生服务场所的环境和医疗用品受到生物污染而感染疾病的现象称为医源性感染。
职业病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造成不能代偿的机体损害,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功能性和(或)器质性的病理变化,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统称为职业病。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几种具有不同氨基酸组成特点的蛋白质食物混合食用,互相取长补短,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
初级卫生保健:是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它依靠切实可行、学术上可靠又为社会所接受的方式和技术。
是社区的个人与家庭通过积极参与普遍能够享受的,费用也是社区或国家在发展的各个时期本着自力更生及自决精神能够负担得起的,它既是国家卫生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社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医学模式:指在不同历史阶段,人们对于人类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和概括,是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健康状况评价:通过分析人群的健康水平及其变化,来探讨人群存在的健康问题,筛选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评估各种健康计划、方案、措施的效果。
高危人群:易受环境有害因素损害的人群称为高危人群。
物质蓄积:机体长期接触某些毒物后在某些组织和器官内逐渐积累从而量比较高的现象。
《预防医学》参考复习题

复习思考题第一篇复习题一、名词解释环境生物圈生态平衡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碘缺乏病地方性氟病环境污染公害自净作用生物富集作用生物转化二次污染物高危人群剂量反应关系致突变作用室内微小气候蛋白质生物学价值营养调查食物中毒平衡膳食二、是非题1、原生环境是天然形成的某些元素分布不均所造成的环境。
2、根据实验研究资料估计,诱发人类肿瘤主要与放射性因素有关。
3、一次污染物是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化学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与其它物质发生了反应后形成的物质。
4、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为交通运输。
5、制订环境卫生标准时,首先要考虑高危险人群。
6、水俣病与地方性氟病均属于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7、成年后进入地方性氟病病区不会发生氟斑牙。
8、1984年在印度博帕尔市联合农厂渗漏的毒气是硫氰酸盐。
9、污染物在环境中分解成无害或危害较小的简单化合物,属于环境自净作用。
10、化学物质的摄入量与某一生物体呈现某种生物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为剂量—反应关系。
11、水的浑浊度高,影响氯化消毒效果,还可增加致癌物氯仿的生成。
()12、饮用水标准规定任意的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是大肠菌群或粪大肠菌群。
()13、水源中可允许存在微量的天然本底放射性物质。
()14、饮用水的水应无色、透明、无臭、无味即达到了饮用水水质标准。
()15、饮水的净化过程中,如使用混凝剂不当,也可引发污染。
()16、食用油的烹调油烟污染与肺癌危险性增加有关。
()17、婴幼儿仅靠补充鱼肝油,即可预防佝偻病。
()18.营养素供给量值较营养素需要量值大。
()19.成人热量的来源主要由脂肪提供。
()20.食物充分加热(如煮沸5~30分钟)后,也有可能造成细菌性食物中毒。
()21.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损害的特异性作用可引发职业病。
22.多数职业病无特效治疗方法, 因此一旦患有职业病其预后必定很差。
23.就业前健康检查的目的是早期发现职业病患者。
24.视频作用人员发生视力障碍可诊断为职业病。
预防医学第三篇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0. 噪声性听力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如何?答:噪声引起听觉器官的损伤,一般经历由生理变化到病理改变的过程,即先出现暂时性听阈位移,再逐渐成为永久性听阈位移。
暂时性听阈位移是指人或动物接触噪声后引起听阈变化,脱离噪声环境后经过一段时间,听力可以恢复到原来水平,它包括听觉适应和听觉疲劳。
随着接触噪声的时间继续延长,如果前一次接触引起的听力变化尚未完全恢复又需要再次接触,听觉疲劳逐渐加重,听力改变不能完全恢复,变为永久性听阈位移。
永久性听阈位移早期常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听力曲线在3 000Hz~6 000Hz(多在4 000Hz) 出现“V”型下陷,此时患者主观无耳聋感觉,即出现听力损伤。
随着接触噪声时间延长,除了高频听力继续下降以外,语言频段(500Hz~2 000Hz)的听力也受到影响,出现语言听力障碍,表现为噪声性耳聋。
11. 如何进行职业病诊断?答:职业病的诊断应由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组织三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依据职业病诊断标准,结合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临床表现和医学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做出集体诊断。
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在排除其他致病因素后,应当诊断为职业病。
12. 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疾病的异同。
答: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疾病的相同点是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疾病的发生都与职业性有害因素有关,控制和消除职业性危害因素,不但可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和发展,也可减少工作有关的疾病。
不同点:(1)职业病是指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造成的损害超出了机体的代偿能力,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功能性和(或)器质性的病理变化,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所引起的疾病;工作有关疾病是指职业性有害因素使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潜在的疾病显露或已患的疾病加重,从而表现为接触人群中某些常见病的发病率增高或病情加重;(2)职业病病因明确,即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水平与发病率及病损程度有明确的剂量-反应关系(剂量-效应关系);工作有关疾病与职业病不同,职业有害因素不是工作有关疾病的唯一致病因素,而是该病发生发展中的许多因素之一,接触职业有害因素水平与发病率及病损程度无明确的剂量-反应关系(剂量-效应关系)。
预防医学作业

一、思考题:1.什么是统计推断?2.均数抽样误差的意义是什么?其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3.正态分布、t分布和z分布有何联系和区别?t(0.05)v的意义是什么?4.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是什么?采用单侧或双侧检验的依据是什么?5.在假设检验中,P值的含义是什么?α的意义是什么?P≥α和P≤α的意义分别是什么?6.请分别举出五个定性变量(计数资料)和五个定量变量(计量资料)的例子。
7.正态分布有什么基本特征?有那几个参数?8.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中的可信度和区间的宽度各说明什么?提高可信度,区间的宽度会有什么变化?二、计算分析题:1.为了研究黄连中小柴碱含量,随机抽查该地20份黄连测得小柴碱含量(mg/100g),均数为4.35,标准差为0.20,试计算:(1)总体均数的95%和99%可信区间?(2)若样本含量为200份,试计算该总体均数的95%和99%可信区间,与(1)比较得出什么结论?2.随机抽取上海市区男孩体重,得到以下数据请计算和回答:(1)理论上99%的男孩出生体重在什么范围?(2)估计全市男孩出生体重均数在什么范围?(3)假定已知上海市区男性新生儿出生体重总体均数μ=3.30,总体标准差σ=0.40,出生体重数据近似正态分布,请继续回答下边问题:1)在该地新生儿中随机抽样,估计抽到出生体重≤2.5kg的男孩的可能性是多少?2)在该地男性新生儿中随机抽查10人,抽到出生体重均数≤3.2kg的样本的可能性是多少?3.下表为某省城乡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情况,结合表中数据回答:(10分)表1 某省城乡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病情况分布表年龄组城市农村调查人数患病人数患病率(%)调查人数患病人数患病率(%)50~ 60~ 70~ 80~ 3542511304178125902922.049.869.271.724131517558491361104020.343.262.869.0合计776 322 41.5 789 335 42.5 (1)若要比较不同来源(城市和乡村)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是否存在差异,四格表如何绘制?选择何种假设检验方法?(2)若要比较不同年龄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是否存在差异,请绘制四格表并选择合适的假设检验方法?说明:以上两题无须计算。
2020年海源学院2018级临床专业《预防医学》思考题 (2)

预防医学第 7 版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health maintenance schedule: 健康维护计划,是指在明确个人健康危险因素分布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将来一段时间内 个体化的维护健康的方案,并以此来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指导。 2、健康共治: 是指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以“整政府和全社会的路径”引导社会组织、企业和公众为了健康 和福祉共同采取的行动。 3、职业性有害因素: 是指生产劳动过程及其环境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 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的总称。 4、食物中毒: 答案:是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 性、亚急性疾病。 5、clinical preventive services: 临床预防服务,是指医务人员在临床场所对“健康者”和无症状“患者”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 评价,实施个性化的预防干预措施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它是第一级和第二级预防的结合, 是临床与预防一体化的卫生服务。 6、reportable occupational diseases: 法定职业病,《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法治法》将职业病定义为为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 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或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 病。 7、健康筛检: 指运用快速、简便的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以及危险因素监测与评估等手段,在健康人群中发 现未被识别的病人或有健康缺陷的人。 8、平衡膳食: 是指提供给机体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平 衡,进而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膳食。 9、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答案:由于地壳表层化学元素分布不均衡,使某些地区的水和(或)土壤中某种元素过多或 过少,当地居民通过饮水、摄食等途径摄入这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特异性疾病。 10、health promotion: 答案: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 它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11、 食品添加剂 food additives 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 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包括营养强化剂。 12、热适应 heat acclimatization 是指人体在热环境工作一段时间后对热负荷产生的适应反 应。 13、接触性生物标志物 biomarker of exposure 生物材料中存在的环境毒物及其代谢产物, 其含量的高低可反映机体对其毒物的接触水平 14、食物热效应(thermic effect of food,TEF)是指由于进食而引起能量消耗增加的现象。营 养学家把这种因为摄食而引起的热能的额外消耗称为食物热效应 15、biomarker of effect 效应性生物标志物指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他改 变的指标,包括反映早期生物效应、结构和功能改变及疾病
7047编号预防医学课后思考题2016-5-6

预防医学课后思考题掌握常用的预防医学术语的英语表达1.health2.primordial prevention3.secondary prevention4.preventive medicine5.health management6.clinical prevention services7.health risk appraisal, HRA8.health maintenance schedule9.Health Behavior10.Balanced dietmunicable diseases12.infectious focus13.planned immunization14.Primitive environment15.secondary environment16.biomarker of exposure17.biomarker of effect18.occupational diseases19.non-communicable disease,NCD什么是健康,预防医学,三级预防及其原则?什么是高危人群预防策略和全人群预防策略什么是健康决定因素,健康决定因素包括的内容?什么是健康管理,健康危险度评估?什么是临床预防服务?临床预防服务包括的内容?什么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两者的区别?熟悉常用的行为改变理论的基本内容?烟草的主要有害成分有哪些?什么是二手烟?人群烟草控制的策略(MPOWER战略)包括哪些?什么是营养素;产热营养素;蛋白质互补作用;膳食纤维;平衡膳食;简述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各种维生素缺乏引起的常见疾病?平衡膳食宝塔分几层?怎样正确应用平衡膳食宝塔?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什么是食物中毒,食品污染,食品添加剂?什么是慢性病?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哪些?什么是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什么是接触性生物标志物、效应性生物标志物、易感性生物标志物?什么是公害病,8大公害病事件?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和转化的特点?决定环境有害物质对健康影响的因素有哪些?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叙述有害物质危险度评价主要包括那四个阶段?什么是职业性有害因素;职业中毒;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职业健康监护包括?职业病的特点?职业病的诊断原则?职业病的预防原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与特点?什么是卫生服务需要;卫生服务需求;卫生服务利用,如何理解三者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哪些指标(如患病率和住院率)能代表卫生服务需要及需求和卫生服务利用?卫生资源包括哪四类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医学》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心身疾病抽样误差食物特别动力作用职业病
食品污染预防医学概率自我保健健康正态分布二.计算分析题:
某医师比较两药治疗某病的效果,所得的结果如下表,问甲、乙两药疗效有无差别?
两药疗效比较
三.某医院对两种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休克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如下,请修改下表
两个治疗组对比
四、问答题:
1.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有何特点?
2.试述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食物中毒有何特征?
4. 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要求是什么?
5.何谓蛋白质互补作用,请举一实例说明?
6.简述职业病的特点。
7.简述职业病的诊断依据。
8.何谓统计表?其基本结构是什么?
9.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10.描述数值变量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有哪些?其适用范围有何异同?
11.标准差与标准误在应用上有何不同?
12.统计推断包括哪些内容。
13.假设检验包括哪些基本步骤。
14.常用的相对数指标有哪些?各有何用途?
15.应用相对数时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16.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率的标准化?标准化法的方法有哪些?
17.四格表资料在哪种情况下需要校正?为什么?
18.为什么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来说明问题?请联系实际例子加以说明。
19.为了保证水质安全,给生活饮用水卫生提出哪些基本卫生要求?根据卫生要求制订了几类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