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班美术课教案《大树与小树》
幼儿小班美术课教案《大树与小树》

幼儿小班美术课教案《大树与小树》
教案:大树与小树
目标:
1. 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和创造力;
2. 通过绘画,让幼儿学习感受大树与小树的形状和颜色;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材料:
纸张、颜料、画笔、毛巾、水杯。
活动流程:
1. 引入:老师给幼儿讲述一个关于大树与小树的故事,例如“大树与小树是好朋友,他们住在一起。
大树高高的,有很多树叶,而小树矮矮的,只有几片叶子。
小朋友们能想象出大树和小树的样子吗?是什么形状?是什么颜色?”
2. 讲解:老师向幼儿们展示一些树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大树和小树的形状和颜色,然后问幼儿们对大树和小树的感受。
3. 实践:老师将纸张分发给每个幼儿,让他们使用画笔和颜料画出自己心中的大树和小树。
同时,老师可以给予幼儿一些指导,让他们注意画树的轮廓和细节。
4. 分享:每个幼儿完成绘画后,老师让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鼓励他们互相欣赏和赞美。
5. 清理:活动结束后,幼儿们将画笔清洗干净,用毛巾擦干。
评估:
1. 观察幼儿是否能够正确地画出大树和小树的形状;
2. 幼儿的绘画是否有创意和丰富的颜色;
3. 幼儿是否能够互相欣赏和赞美彼此的作品。
延伸活动:
1. 给幼儿提供更多的绘画材料,让他们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绘画树的效果;
2. 通过实地考察,带领幼儿们观察真实的大树和小树,让他们进一步了解树的特点和形态;
3. 鼓励幼儿将自己的作品贴在教室的墙上,展示给其他班级的幼儿观看。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大树与小树》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大树与小树》1. 教学目标1.学习基本线条和颜色的运用。
2.增强观察能力,学会观察细节。
3.培养想象力,提高表现能力。
4.激发小朋友对自然界的热爱。
2. 教学内容与时间1.教学内容:《大树与小树》绘画。
2.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
3. 教学准备1.教案材料。
2.彩色卡纸。
3.油画棒。
4. 教学过程4.1 热身1.引导幼儿放松身体,感受自己的呼吸,定下神来。
2.通过纸蜻蜓游戏,热身手指和手腕。
4.2 介绍教材1.准备一张《大树与小树》的绘画作品,让小朋友对作品进行观察,引导小朋友观察画面中部分细节,例如树干的形状,树叶的颜色等。
2.向小朋友介绍《大树与小树》的主题和内涵。
4.3 制作教具1.向小朋友展示彩色卡纸,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小朋友们剪一些绿色的卡纸,做作为树叶的部分。
2.老师提供油画棒,让小朋友们尝试使用油画棒,发掘出这个材料的丰富表现力,为后面的绘画作业做好准备。
4.4 绘画实践1.上色部分。
在铺上一层蓝色的底色后,鼓励小朋友们使用油画棒在上面画出一个大树的形状,让小朋友们根据自己对大树的认知进行表现,例如要注意树冠和树干的比例关系。
随后再在画面中安放一些草丛以及小花等装饰。
2.添加细节部分。
老师在画布中设置一些假树叶的轮廓,让小朋友在轮廓范围内添加卡纸树叶,使得画面更加立体生动。
4.5 作品分享1.让小朋友们将自己的画作放在展板上,进行展示和分享。
2.让小朋友们在分享中提出自己关于作品方面的疑问和心得,进行互动讨论。
5. 教学总结与反思1.发现小朋友们过于追求作品完成度,需要让他们在后续的绘画课程中更加注重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的发扬。
2.在教学准备部分,需要准备充足的教学材料,包括足够的彩色卡纸和油画棒。
小班美术教案《大树与小树》

小班美术教案《大树与小树》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美术技能。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大树和小树的特点。
2. 学习简单的绘画技巧,如勾勒、填充等。
3. 创作自己的大树与小树作品。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大树和小树的图片或实物作为参考。
2. 提供画纸、画笔、彩泥等绘画材料。
3. 准备辅助工具,如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大树和小树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点。
2. 讲解:简单介绍大树和小树的区别,讲解绘画技巧和方法。
3. 示范:教师或演示如何绘制大树和小树,步骤包括勾勒、填充等。
4. 实践:幼儿根据示范,自己动手绘制大树和小树,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大家一起欣赏和评价。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动手能力。
2. 评价幼儿的作品,关注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绘画技巧。
3. 搜集幼儿对作品的评价和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扩展:1. 组织幼儿进行大树和小树的观察活动,如户外考察或观察校园内的树木。
2. 让幼儿通过摄影、拼贴等手段,收集不同种类的树的信息。
3. 开展“树木保护”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树木对环境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七、安全须知:1.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应提醒幼儿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 确保绘画材料的安全性,避免使用有毒或刺激性强的颜料。
3. 监督幼儿的作品展示,防止幼儿之间发生碰撞或争抢。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和幼儿的反应。
2. 根据幼儿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3. 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九、家庭作业:1. 请家长鼓励幼儿在家中观察和描绘他们喜欢的树木。
小班美术“大树与小树”教学设计

小班美术“大树与小树”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big tree and small tree" in small class小班美术“大树与小树”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
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
本教案是根据幼儿园小班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目的:1、教幼儿学习用涂色的方法,画出大树与小树的造型。
2、加强幼儿环保教育,教育幼儿在生活中要节约纸制品。
3、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感受绘画的乐趣。
教学准备:图画纸、蜡笔、钢琴曲、课件(树与造纸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谈话,了解树的用途。
1、森林图片。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是谁的家呀?2、乱砍乱代图片。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森林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教师引导语:如果森林被砍了,小动物们会怎样呢?(没有家)小动物们没有家多可怜呀。
森林除了是小动物的家外,树对我们的生活还有那些帮助呢?教幼儿了解树对我们生活的用途。
如:做家具、净化空气、做纸等。
3、出示造纸的图片。
让幼儿简单的了解造纸的过程。
4、加强幼儿的环保教育,要爱护树木。
教师:小朋友们,树木对我们的生活太有帮助了,在我们用纸巾的时候应该怎样呢?能浪费吗?(教育幼儿需要多少拿多少,不要浪费。
树木对我们的生活太有帮助了,我们要保护树木,多植树。
)二、教幼儿用途画的方法,学画树的造型。
提示语:小朋友们,我们知道了要爱护树木,可是还是有很多的人在乱砍树,小树和小物们请我们来给它们帮帮忙,给它们画一张宣传画,告诉人们不要乱砍树,小朋友们想想,我们的宣传画应该怎样来画呢,要画谁呢?让幼儿结合生活中观察到的,说出树有不同的,有大有小,有高有矮。
小班美术课教案:感悟《大树与小树》中的情感

小班美术课教案:感悟《大树与小树》中的情感中的情感引言美术是一种能够引导孩子认识世界的艺术形式,而且还能够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小班的美术课上,老师常常会选择一些富有感性色彩的绘本作为教学内容,引导孩子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
而《大树与小树》就是一本非常适合小班美术课教学的绘本。
《大树与小树》的情感《大树与小树》讲述了一棵大树和一棵小树之间的关系。
大树因为年龄长,拥有了很高大的树冠,很多小动物都爱到它的枝叶上休息和悠闲嬉戏。
小树相比之下就显得矮小一些,但它也很努力地抬高树冠,希望能够吸引到小动物。
整个故事都是在描述大树和小树之间的变化和互动。
在一开始,大树的树冠非常茂密,覆盖了整个画面。
而小树的树冠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圆圈,显得非常无助。
在后来,随着小树不断地成长,它的树冠也变得越来越高大。
小树的树冠终于能够和大树一样高,吸引了很多小动物到它的枝叶上。
而大树也开始觉得自己变得越来越孤独,因为小动物们都不再来到它的树冠上了。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能够深刻感悟到两棵树之间的情感变化,从而引导孩子思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变化。
我们人类也会有像大树一样的时候,在某个人生阶段或者某个团队中是一个领袖,有很多人依靠和支持自己。
而也会有像小树一样的时候,刚加入一个团队,需要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赢得大家的认可和尊重。
而最后走向领袖的位置,也需要极大的毅力和努力。
小班美术课教法在小班美术课上,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教法来引导孩子感悟《大树与小树》中的情感。
1.观察和朗读绘本老师先通过朗读《大树与小树》故事情节,让孩子们对故事有个初步的认识。
而后,老师再一步步引领孩子们在图片上寻找和观察细节,回答问题以增强孩子们的观察力。
2.艺术创作在孩子们对绘本和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后,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一些艺术创作。
例如选择纸张,颜料和工具,让孩子们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大树和小树,以及它们之间的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除了可以了解绘画技巧外,还可以通过绘画创作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大树与小树》PPT课件小班美术

3
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鼓励小朋友们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和景象,培养他 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为创作提供更多灵感和素 材。
THANKS
感谢观看
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意识 ,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美术的魅力,激发对自然 和生活的热爱。
美术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让幼儿了解大树和小树的基本形 态、色彩和纹理等特征,掌握简 单的绘画技巧和色彩搭配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 创造力,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和审 美意识。
情感目标
引导幼儿感受大树与小树之间的和 谐美,培养幼儿对自然和生活的热 爱,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适用对象及建议课时
适用对象
本课件适用于小班幼儿,建议年 龄在3-4岁之间。
建议课时
本课件建议课时为1-2课时,具体 可根据幼儿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02
大树与小树形象解读
大树象征意义
成长与力量
大树通常象征着成长和力量,其粗壮 的树干和茂盛的枝叶代表着强大的生 命力和成长过程中的积累。
引导审美
引导幼儿欣赏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提高他们的 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同学间互动交流及评价
作品展示
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他们分享创作过程和成果。
互动交流
鼓励幼儿之间相互欣赏、交流作品,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合作。
评价反馈
引导幼儿对作品进行评价,提供建设性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不 断进步。
05
写实主义风格
以真实、客观地表现自然和现实生活为特点,如法国画家 库尔贝的《森林中的小路》,画面中的大树和小树形象逼 真,质感强烈。
印象主义风格
小班美术教案《大树与小树》教案

小班美术教案《大树与小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知大树与小树的形态及区别;2.初步掌握采用线条、颜色描绘大树与小树的基本画法;3.培养小班幼儿的观察、绘画备选、艺术表现能力。
二、教学准备1.大树、小树的图片或实物图案;2.丙烯颜料、彩笔、水彩笔等;3.画刷、画板、画纸、水杯、抹布等。
三、教学内容1. 师生对话① 应用贴近幼儿实际的线索,引导幼儿认识大树和小树有什么样的区别。
教师: “你们看,这是一棵大树,那是一颗小树,你们能说出大树和小树的区别是什么吗?”幼儿: “大树叶子多,小树叶子少。
”教师: “对,还有呢?”幼儿: “大树很高很高,小树不高。
”教师: “恩,你们用眼睛看,还有什么不同吗?”② 运用艺术赏析的方法,欣赏一幅描绘大树与小树的画作。
教师:本次课我们将画一幅《大树与小树》的画,那么你知道画这样一幅画要怎么画吗?幼儿: 不知道。
教师: 我们现在先看一幅画,它画了一棵大树和一颗小树,你们看,这棵大树和小树画得好不好?他们的形态、颜色等有没有很好地表现?幼儿: 有,画得很好。
教师: 能不能模仿画这幅画呢?2.教师引导① 教师通过视频或实物向幼儿展示大小不同的树木,让幼儿理解形态特征。
教师:我们现在找到一颗大树和一颗小树,一边摆弄一边给孩子提几个问题。
教师: “你看这颗树,他有多高?”幼儿: “很高很高。
”教师: “那这颗树呢?”(指小树)幼儿: “不太高。
”教师: “你看到大树和小树的叶子有什么不同吗?”幼儿: “大树叶子多,小树叶子少。
”②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画笔、颜料表现大树和小树。
教师示范: “我们现在画的是一颗大树和一颗小树,我们现在要用我们的水彩笔来画。
大树的颜色是绿色和棕色,弯曲、有点粗的线条来画。
而小树的线条可以粗细不一,颜色用棕色和淡绿色即可。
”3. 幼儿绘画① 幼儿用画笔、颜料自己动手描绘大树和小树。
② 提供孩子们在绘制过程中的指导和帮助。
③ 在画完之后进行讨论和评价。
四、教学总结1.掌握了大树和小树的形态及区别;2.初步掌握了画大树和小树的基本技法;3.培养幼儿的观察、掌握画笔、表现能力;4.协助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和个性创造意识。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大树与小树》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大树与小树》一、教学目的1.认识大树、小树对比的形态和特点;2.了解画画工具的用法和技巧;3.增强幼儿的绘画能力;4.启发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大树和小树的形态特点;2.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3.绘制大树和小树的步骤。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到大树、小树的形态和特点。
2.教学难点: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相应的颜色和画笔。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具体操作1. 准备教具:白纸、彩色蜡笔、水彩笔、水彩颜料、毛笔。
活动准备:让幼儿提前学习参考绘画资料,了解大树、小树的形态和特点。
2. 引入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绘画主题是大树、小树。
引导幼儿谈谈自己对大树、小树的认识和感觉。
3. 示范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大树、小树的形象,并解释每个细节的绘画技巧。
4. 实践让幼儿自由画大树、小树,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心情选择颜色和画笔,展现自己的创意。
5. 交流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同学欣赏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6. 总结教师和幼儿共同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和经验,激励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五、教学评估教师根据幼儿的绘画技巧和表现以及创意评估幼儿的学习成果。
六、拓展延伸1.让幼儿到校园内的树林里观察大树、小树的形态特点,并且带回自己喜欢的树叶等材料,画出更具体形象的大树、小树;2.让幼儿用废纸制作小书,画出自己心中的大树、小树,辅以自己的文字描述,形成家校互动的绘画作品,展现幼儿综合素质和想象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们认识了大树、小树对比的形态和特点,提高了绘画技巧,以及了解到绘画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同时,拓展了幼儿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实现了绘画教育与环境教育的有机结合,高效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小班美术课教案《大树与小树》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用涂色的方法,画出大树与小树的造型。
2、加强幼儿环保教育,教育幼儿在生活中要节约纸制品。
3、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感受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图画纸、蜡笔、钢琴曲、课件(树与造纸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谈话,了解树的用途。
1、森林图片。
提问: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是谁的家呀?
2、乱砍乱代图片。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森林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教师引导语:如果森林被砍了,小动物们会怎样呢?(没有家)小动物们没有家多可怜呀。
森林除了是小动物的家外,树对我们的生活还有那些帮助呢?
教幼儿了解树对我们生活的用途。
如:做家具、净
化空气、做纸等。
3、出示造纸的图片。
让幼儿简单的了解造纸的过程。
4、加强幼儿的环保教育,要爱护树木。
师:小朋友,树木对我们的生活太有帮助了,在我
们用纸巾的时候应该怎样呢?能浪费吗?(教育幼儿需要多少拿多少,不要浪费。
树木对我们的生活太有帮助了,我们要保护树木,多植树。
)
二、教幼儿用途画的方法,学画树的造型。
提示语:小朋友们,我们知道了要爱护树木,可是
还是有很多的人在乱砍树,( )小树和小物们请我们来给它们帮帮忙,给它们画一张宣传画,告诉人
们不要乱砍树,小朋友们想想,我们的宣传画应该怎样
来画呢,要画谁呢?
让幼儿结合生活中观察到的,说出树有不同的,有
大有小,有高有矮。
教师示范画的方法,让幼儿空手学习,边画边讲解。
画好后要求幼儿说一句环保的话。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
1、养成幼儿良好的耐心、仔细的绘画习惯。
2、让幼儿适当的添画上一些事物,让画面更丰富。
3、指导幼儿正确的绘画姿势与握笔方法。
四、活动在幼儿作画的过程中自然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