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泡洗(课堂PPT)
合集下载
中药泡洗

中药泡洗注意事项
• (5)充分暴露泡洗部位,药液以浸过患者双足踝关节为宜。 • (6)药液温度一般以37~40℃为宜,泡洗时间不宜过长,以 20~30分钟为宜。以防烫伤。 • (7)泡洗过程中观察患者局部及全身的情况,注意患者神志、 面色、汗出等情况,如出现红疹、瘙痒、心悸、汗出、头晕目眩 等异常症状,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配合处理。
• ③加盐一平勺:适用上焦有火,经常眼红,牙痛,咽痛,性急爱 生气,急噪心烦,上火下寒,腿脚肿胀。 • ④加花椒20-30粒:适用脚汗,脚臭,脚气,湿疹。 • ⑤加艾叶一小把:煮后用,适用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慢性气 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
• ⑥加茄子枝或红辣椒适量:防治习惯性冻疮。 • ⑦加银杏叶适量:防小儿腹泻。
• 桑枝、桑叶、茺蔚子各10-15克。加水1000毫升,浸泡5-10分 钟后,煎至600毫升,倒入浴盆中,待水温为40℃-50℃。泡脚 30-40分钟,擦干后就寝。每晚1次。可清热泄肝,适用于肝阳 上亢型高血压。一般泡脚30分钟后开始降压,1小时后作用最强, 维持4-6小时。若8小时后血压回升,可煎汤第二次熏洗。
• 当归15克、黄芪20克、红花10克、苏木10克、泽兰10克、生地10 克、川椒10克、葛根15克、细辛6克、黄芩15克、酸枣仁15克。 用上药加水1000煎至600毫升,去渣后倒入足浴盆,每晚睡前泡 脚30-40分钟,配合脚步自我按摩手法。可以起到益气养血、安神 助眠的作用。
咳嗽、头痛
8、治咳嗽配方:黄麻10克、胡椒40粒、老姜30克、生白矾30克。 9、治头痛配方:白附子10克、川芎20克、白芷20克、细辛10克、 葱白5根。
中药泡洗药方
1、红花加盐泡脚,可治疗腿轻中静脉曲张。 2、艾叶泡洗:可治疗呼吸系统毛病去风寒。
药浴课件ppt图片

药浴的注意事项
药浴前咨询医生
在进行药浴前,应咨询专业医 生,了解药浴的适用范围及注 意事项,避免因不当使用而产
生不良反应。
控制药浴温度
药浴时应注意控制水温,避免 过热导致皮肤烫伤。
药浴时间不宜过长
药浴时间应控制在适当范围内 ,不宜过长,以免对皮肤造成 过度刺激。
药浴后护理
药浴后应注意皮肤护理,保持 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药浴的具体操作步骤
药浴前的清洁工作
药浴液的制备
先进行全身清洁,以去除皮肤表面的污垢 和油脂。
将选好的药物煎煮或用开水浸泡,制成药 浴液。
药浴方法
药浴时间与次数
将药浴液倒入浴缸或水桶中,加入适量温 水,然后进行药浴。
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药浴时间与次数 ,如每次20-30分钟,每周1-2次。
药浴后的护理与保养
药浴的禁忌症与慎用人群
严重心脑血管疾病
药浴可能对心血管产生一定刺激,严重心脑 血管疾病患者应慎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慎用药浴,以免对胎儿 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肝肾功能不全
药浴中的药物成分可能对肝肾产生负担,肝 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过敏体质
对药浴中的某些药物成分过敏的人群应禁用 ,以免引发过敏反应。
温热药浴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等功效,适用于寒证、瘀证等;凉爽药浴具有清热解毒、 收敛止痒等功效,适用于热证、皮肤病等;芳香药浴具有舒缓神经、提神醒脑等功效,适用 于疲劳、失眠等。
不同种类的药浴在治疗和保健方面各有侧重,使用时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 药浴种类。
02
药浴的原理与作用
药浴的原理
。
03
药浴的适用范围与注意事项
中 药 泡 洗教学课件

1.代谢异常: (1)山梨醇——肌醇代谢异常:周围神经组织山梨醇、
果糖堆积,肌醇含量和Na、K—ATP酶活性降低, 轴流运输及轴突生长障碍,神经传导速度减慢,高 血糖竞争性地抑制一种特异的钠依赖载体(此载体可 调控肌醇运输系统),使细胞摄取肌醇减少,Na、 K—ATP酶功能缺损又可使上述钠依赖载体活性下 降,进一步减少肌醇摄取,形成恶性循环。另外, 依赖Na+梯度的其它生命活动也发生障碍,Na、 K—ATP酶活性降低,引起许多生化和生理学异常, 这些异常影响所有底物和代谢产物通过细胞膜。后 期代谢和电解质不平衡最终导致周围神经结构改变, 发生临床糖尿病神经病变。 2)脂质代谢障碍 脂肪酸合成途径的第一阶段是辅酶 A的乙酰化,乙酰化必需醋硫激酶,其酶的活性在 糖尿病时是低下的,约降低30%,而在雪旺氏细胞 内积存着过量的脂质,反应了雪旺氏细胞内脂质代
根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梁晓春率领的课题组
认为该病属于消渴病兼证“筋痹”、“血痹”、“痿嬖”等 病证的范畴。课题组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对上千名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和辨证施治规律进行系统 研究后,首次提出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主要病机为 “肾虚血瘀、筋脉痹阻”,确立了补肾活血温经的主要治法。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研制出以补肾活血温经法为主的中药 复方制剂“筋脉通”和“温筋通(桂辛通)”,并通过随机 对照的临床试验证实了筋脉通的疗效。 课题组还从整体、细胞及分子水平进行研究,证实了补 肾活血温经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的相关靶点具 有多方面干预作用。研究首次发现血瘀与阳虚等证候与神经 传导速度分布、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等电生理指标具有很好的 相关性。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了补肾活血温经法可明显改善糖 尿病大鼠周围神经及自主神经损伤,对糖尿病病变周围神经 有再生修复作用。
中药足浴2 ppt课件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重要性
人之有脚,譬如树之有根 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诸病从寒起, 寒从足下生,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 天泡脚,除湿去暑,秋天泡脚,肺腑润 育;冬天泡脚,藏精温肾,热水泡脚, 如吃补药; 中药泡脚,胜吃补药,天天 吃只羊,不如中药泡脚再上床。
9
足
操作流程
浴
前 2.选择足浴桶,中药足浴一般使用木质
材料,利于药物吸收。塑料盆、不锈钢 盆也可以;水温控制在40度左右。深度 要没过脚踝。
一定要没过脚踝
2020/11/13
10
操作流程
足 1.足浴时,最好按摩脚部。
浴 时
2. 避免500ml,以补充体液
2020/11/13
5
作用机理
根据辩证选用适用的中草药煎汤制 成水剂来泡足,其中的有效中药成 分在热水的帮助下,渗透进皮肤, 被足部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人体血 液循环系统,从而达到改善体质、 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2020/11/13
6
适应症
感冒、失眠、冻疮、关节痛、 妇科病、高血压、颈椎病、气 管炎、哮喘、肢冷、畏寒、亚 健康等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2020/11/13
7
禁忌症
1.严重的心脏病患者;脑溢血未治愈者。
2.足部有炎症、外伤、皮肤烫伤。 3.孕妇;出血性疾病、败血病等患者。 4.饱食、饥饿,以及过度疲劳时,饭前、 饭后半小时内均不宜泡脚。 5.对温度感应迟钝者。
2020/11/13
8
足
操作流程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重要性
人之有脚,譬如树之有根 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诸病从寒起, 寒从足下生,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 天泡脚,除湿去暑,秋天泡脚,肺腑润 育;冬天泡脚,藏精温肾,热水泡脚, 如吃补药; 中药泡脚,胜吃补药,天天 吃只羊,不如中药泡脚再上床。
9
足
操作流程
浴
前 2.选择足浴桶,中药足浴一般使用木质
材料,利于药物吸收。塑料盆、不锈钢 盆也可以;水温控制在40度左右。深度 要没过脚踝。
一定要没过脚踝
2020/11/13
10
操作流程
足 1.足浴时,最好按摩脚部。
浴 时
2. 避免500ml,以补充体液
2020/11/13
5
作用机理
根据辩证选用适用的中草药煎汤制 成水剂来泡足,其中的有效中药成 分在热水的帮助下,渗透进皮肤, 被足部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人体血 液循环系统,从而达到改善体质、 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2020/11/13
6
适应症
感冒、失眠、冻疮、关节痛、 妇科病、高血压、颈椎病、气 管炎、哮喘、肢冷、畏寒、亚 健康等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2020/11/13
7
禁忌症
1.严重的心脏病患者;脑溢血未治愈者。
2.足部有炎症、外伤、皮肤烫伤。 3.孕妇;出血性疾病、败血病等患者。 4.饱食、饥饿,以及过度疲劳时,饭前、 饭后半小时内均不宜泡脚。 5.对温度感应迟钝者。
2020/11/13
8
足
操作流程
中药泡洗技术名词解释

中药泡洗技术名词解释
中药泡洗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采用中草药制剂在水中浸泡并用于浸泡、洗涤等治疗方法。
这一技术结合了中药学、中医学和中药制药学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养生保健和疾病治疗。
1. 泡洗原理:中药泡洗的原理是通过水煎或浸泡中草药,使其有效成分溶解于水中,然后用药水进行浸泡、洗涤或温泉浴,以达到治疗、调养或保健的效果。
2. 药浴:将中草药煎煮后的药汁加入温水中,让患者浸泡在中药水中,通过药性的渗透、吸收,起到调理身体、缓解症状的作用。
3. 草药洗浴:将煎煮好的中草药直接加入浴缸,进行中草药浴,通过皮肤的吸收,促进血液循环、排毒、养颜美肤等功效。
4. 膏方泡洗:将中草药制成膏方,加入温水中,进行泡洗,适用于一些皮肤病、湿疹等局部治疗。
5. 熏蒸法:将中草药加入开水或蒸馏水中,产生药蒸汽,通过呼吸道吸入药气,达到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目的。
中药泡洗技术因其独特的疗效和对身体的温和作用,在中医养生和康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章中药浸提技术(1)

第二节、浸提技术
1、煎煮技术 2、浸渍技术 3、渗漉技术 4、回流技术
5、水蒸汽蒸馏技术
请以麻黄汤为例汤剂 是如何煎煮的
麻黄汤 [处方] 麻黄9g 甘草3g 桂枝6g 杏仁9g
【实例分析】麻黄汤的制备 [处方] 麻黄9g 甘草3g 桂枝6g 杏仁9g
[制法]
麻黄 甘草、杏仁
浸润、先煎约15min
材
渗漉法操作注意事项
装筒后先打开浸出液出口,再添加溶剂。否 则产生气泡,冲动粉柱,影响浸出。 排除筒内余下空气,待浸出液自出口流出时, 关闭,浸渍24~48小时,待溶剂充分扩 散。 溶 剂 渗漉速度应适宜:
药 材
慢漉:1-3ml/min/kg, 快漉 :3-5ml/min/kg。
中药提取:
有效成分(部位)
保留
药材成分
辅助成分 无效成分 ×
二、浸提溶媒(溶剂)
选择要求
浸出有效成分,无效成分
不影响药用成分
无生理活性 安全无毒,价廉易得
常用提取溶剂
亲 水 性 增 强
水(H2O) 甲醇(MeOH ) 乙醇(EtOH) 丙酮(Me2CO) 正丁醇(n-BuOH) 乙酸乙酯(EtOAc) 氯仿(CHCl3) 乙醚(Et2O) 苯(C6H6) 石油醚
酸性溶剂提取生物碱,碱性溶剂提取皂苷等
影响浸出的因素
9、浸提压力: 组织坚实的药材,压力,润湿 ,浸出
药材与溶剂的相对运动:渗漉
10、新技术的应用:强化浸提 提高浸提效率、提高制剂质量,浸提时间大大缩短。 超声浸提取 胶体磨浸提
学习内容
药材成分与疗效的关系 常用浸提溶媒 中药浸提过程与影响因素 常用的浸提技术与设备 浸提液的分离技术与设备
中药浴 ppt课件

• 1、女性经期; • 2、颈静脉{慎}、股静脉置管{禁};
• 3、局部皮肤破损者; • 4、严重高血压、心衰者、重度贫血
• 5、恶病质; • 6、过饥、过饱或极度疲劳、酒醉后不宜药浴 • 7、性病患者(例如:尖锐湿疣、艾滋病、梅毒)
中药浴近期疗效
• 1、面色改善 • 2、饮食、睡眠改善 • 3、四肢开始逐步变暖 • 4、皮肤瘙痒者,痒感减轻直至消失 • 5、水肿逐步消退 • 6、夜尿次数减少,24小时尿量增加。 • 7、出冷汗,体内寒湿重的表现;出热汗,为排毒和疾病好转的表现。
• 中药浸浴要求浸浴的浴器或浴处要足够大,能保证人体舒展开来浸浴全身, 也是要起到开放的作用。
操作流程
• 操作前 物品准备:中药液、一次性浴罩、浴巾2条、拖鞋1双、水温计、水杯、适量
温度的热水、水瓢、血压计、听诊器
操作流程
操作中 •1、将周围环境温度调至适宜的室温
•2、将一次性浴罩铺到浴池。 •3、先将中药液倒到浴池。
注意事项
• 1、水温在38-42℃之间,时间为30分钟,防止烫伤; • 2、治疗过程中加热水(100℃),用水瓢加水,注意烫伤;
• 3、治疗过程中预防低血糖、低血压; • 4、有置管的患者治疗结束后,进行换药,防止感染;
• 5、避免交叉感染; • 6、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 7、防止跌倒;
禁忌症
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简介
中药浴是将具有开泄作用药物进行煎煮后兑成药浴汤液,然后让患者进入 汤液中进行足够时间的充分浸浴,使药物有效成分浸入人体腠理,深入经络 ,直达脏腑,开放毛孔,膀胱,通过汗液和尿液泄除腠理经络和脏腑中的毒 邪。进入汤液中进行足够时间的充分浸浴,使药物有效成分浸入人体腠理, 深入经络,直达脏腑,开放毛孔,膀胱,通过汗液和尿液泄除腠理经络和脏
• 3、局部皮肤破损者; • 4、严重高血压、心衰者、重度贫血
• 5、恶病质; • 6、过饥、过饱或极度疲劳、酒醉后不宜药浴 • 7、性病患者(例如:尖锐湿疣、艾滋病、梅毒)
中药浴近期疗效
• 1、面色改善 • 2、饮食、睡眠改善 • 3、四肢开始逐步变暖 • 4、皮肤瘙痒者,痒感减轻直至消失 • 5、水肿逐步消退 • 6、夜尿次数减少,24小时尿量增加。 • 7、出冷汗,体内寒湿重的表现;出热汗,为排毒和疾病好转的表现。
• 中药浸浴要求浸浴的浴器或浴处要足够大,能保证人体舒展开来浸浴全身, 也是要起到开放的作用。
操作流程
• 操作前 物品准备:中药液、一次性浴罩、浴巾2条、拖鞋1双、水温计、水杯、适量
温度的热水、水瓢、血压计、听诊器
操作流程
操作中 •1、将周围环境温度调至适宜的室温
•2、将一次性浴罩铺到浴池。 •3、先将中药液倒到浴池。
注意事项
• 1、水温在38-42℃之间,时间为30分钟,防止烫伤; • 2、治疗过程中加热水(100℃),用水瓢加水,注意烫伤;
• 3、治疗过程中预防低血糖、低血压; • 4、有置管的患者治疗结束后,进行换药,防止感染;
• 5、避免交叉感染; • 6、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 7、防止跌倒;
禁忌症
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简介
中药浴是将具有开泄作用药物进行煎煮后兑成药浴汤液,然后让患者进入 汤液中进行足够时间的充分浸浴,使药物有效成分浸入人体腠理,深入经络 ,直达脏腑,开放毛孔,膀胱,通过汗液和尿液泄除腠理经络和脏腑中的毒 邪。进入汤液中进行足够时间的充分浸浴,使药物有效成分浸入人体腠理, 深入经络,直达脏腑,开放毛孔,膀胱,通过汗液和尿液泄除腠理经络和脏
中药足浴 ppt课件

中药足浴?利用热水促进药物渗透进人体的作用将煎好的中药放入足浴盆中借助水蒸气扩张足部的毛细血管使中药的有效成份充分地通过毛血管循环至全身经络再循经络运行到五脏六腑从而达到内病外治上病下治的作用
中药足浴
中药足浴
人之有脚,譬如树之有根
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诸病从寒起, 寒从足下生,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 泡脚,除湿去暑,秋天泡脚,肺腑润育; 冬天泡脚,藏精温肾,热水泡脚,如吃补 药; 中药泡脚,胜吃补药,天天吃只羊, 不如中药泡脚再上床。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中药足浴
5、正处于大怒、大悲、大喜之中或精神紧张、身体过度疲劳的人。 6、饭前后1小时内进行足浴的人。由于足浴时足部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
造成胃肠及内脏血液减少,影响胃肠消化功能。即饭前足浴可能抑制胃液分 泌,对消化不利;饭后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肠的血容量减少,影响消化。 7、足部有外伤、水疱、疥疮、发炎、化脓、溃疡、水肿及较重的静脉曲张的 患者。
时间:20-30分钟
以全身微微出汗为佳
中药足浴
1.太饱太饿时都不宜泡脚
泡脚时,避免在过饱、过饥或进食状态下,因为沐足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容易
出现头晕不适的情况。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
2.特殊人群泡脚时间长致晕厥
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低血压、经常头晕的人,都不宜用太热的水泡脚或长
4.脚气患者要小心感染
中药足浴
中药足浴
人之有脚,譬如树之有根
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诸病从寒起, 寒从足下生,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 泡脚,除湿去暑,秋天泡脚,肺腑润育; 冬天泡脚,藏精温肾,热水泡脚,如吃补 药; 中药泡脚,胜吃补药,天天吃只羊, 不如中药泡脚再上床。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中药足浴
5、正处于大怒、大悲、大喜之中或精神紧张、身体过度疲劳的人。 6、饭前后1小时内进行足浴的人。由于足浴时足部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
造成胃肠及内脏血液减少,影响胃肠消化功能。即饭前足浴可能抑制胃液分 泌,对消化不利;饭后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肠的血容量减少,影响消化。 7、足部有外伤、水疱、疥疮、发炎、化脓、溃疡、水肿及较重的静脉曲张的 患者。
时间:20-30分钟
以全身微微出汗为佳
中药足浴
1.太饱太饿时都不宜泡脚
泡脚时,避免在过饱、过饥或进食状态下,因为沐足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容易
出现头晕不适的情况。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
2.特殊人群泡脚时间长致晕厥
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低血压、经常头晕的人,都不宜用太热的水泡脚或长
4.脚气患者要小心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咳嗽、头痛
8、治咳嗽配方:黄麻10克、胡椒40粒、老姜30克、生白矾30克。 9、治头痛配方:白附子10克、川芎20克、白芷20克、细辛10克、
葱白5根。
2020/4/11
17
10、高血压方
(1)磁石降压方: • 磁石、石决明、党参、黄芪、当归、桑枝、枳壳、乌药、蔓荆子、
白蒺藜、白芍、炒杜仲、牛膝各6克,独活18克。同放锅中,加 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待温时泡足,每日1次, 每次10-30分钟,1剂药可用2-3次。该方可平肝潜阳,一般用 药1-3次,血压即可能有所下降。
2020/4/11
14
6、当归桂圆方
• 当归40g,桂圆肉25g。将上药加清水适量,煎煮40分钟,去渣取 汁,与2500ml开水一起倒入盆中,先熏蒸擦洗面部,待温度适宜 时泡洗双脚,每天1次,每次熏泡40分钟。可养血益颜。适用于 黑色素沉着、皮肤老化等。
2020/4/11
15
7、日常养生足浴配方
• 当归15克、黄芪20克、红花10克、苏木10克、泽兰10克、生地10 克、川椒10克、葛根15克、细辛6克、黄芩15克、酸枣仁15克。 用上药加水1000煎至600毫升,去渣后倒入足浴盆,每晚睡前泡 脚30-40分钟,配合脚步自我按摩手法。可以起到益气养血、安神 助眠的作用。
2020/4/11
16
2020/4/11
19
(3)牛膝钩藤汤
• 牛膝、钩藤各30克。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 放入浴盆中,待温时足浴,可不断加热水以保持水温,加至盆满 为止。每日早起和晚睡前足浴。每次约30-40分钟,以不适症状 减轻或消失为1疗程,连续1-2个疗程。可平肝潜阳,引热下行, 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2020/4/1121来自(5)复方罗布麻汤• 罗布麻叶15克、杜仲6克、牡蛎15克、夜交藤10克、吴茱萸10克, 或桑叶、桑枝、茺蔚子各15g。
2020/4/11
22
(6)钩藤饮
• 钩藤40克、夏枯草30克、桑叶20克、菊花20克。 • 用上药加水2000毫升煎成1000毫升,去渣后混入足浴盆,睡觉前
2020/4/11
24
11、足部冻伤
• ③加盐一平勺:适用上焦有火,经常眼红,牙痛,咽痛,性急爱 生气,急噪心烦,上火下寒,腿脚肿胀。
• ④加花椒20-30粒:适用脚汗,脚臭,脚气,湿疹。 • ⑤加艾叶一小把:煮后用,适用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慢性气
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
2020/4/11
25
2020/4/11
18
(2)双桑汤
• 桑枝、桑叶、茺蔚子各10-15克。加水1000毫升,浸泡5-10分 钟后,煎至600毫升,倒入浴盆中,待水温为40℃-50℃。泡脚 30-40分钟,擦干后就寝。每晚1次。可清热泄肝,适用于肝阳 上亢型高血压。一般泡脚30分钟后开始降压,1小时后作用最强, 维持4-6小时。若8小时后血压回升,可煎汤第二次熏洗。
2020/4/11
8
中药泡洗注意事项
• (1)护理评估:评估中药泡洗部位的皮肤,有皮损者慎用。严 重心肺功能障碍、出血性疾病的患者禁用。药物、皮肤过敏者慎 用。评估患者下肢对温度的感知觉。
• (2)中药泡洗前对患者进行心理调护,详细解释中药泡洗的作 用及方法,以取得患者的配合。泡洗前先清除泡洗部位污垢,排 尽大小便,如有不适,及时与医务人员沟通。
煎沸后即可使用。 • 4.将煎好的药汤趁热倒入浴具内,暴露患者患处,先用药热气熏
蒸患处约5~10分钟,再用毛巾浸汁热敷局部,带药液温度降到 40℃左右时,嘱患者将臀部坐与浴具内,药液泡洗患处约15分钟。 5.无菌纱布擦干。 • 6.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以7~10天为1疗程。病情较重者 可酌情增加熏洗次数。
2020/4/11
11
• (8)泡洗后应立即以浅色毛巾轻轻拭干皮肤,注意拭干趾间皮 肤,穿上暖和衣服,以免受凉感冒。趾甲长者给予修剪。
• (9)患者实施中药泡洗后,嘱患者饮200ml温开水。询问患者感 受,观察泡洗部位皮肤情况等。
• (10) 熏洗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调节适宜的药液温 度,特别是老年患者,由于对温度的敏感性下降,在熏洗时要防 止烫伤的发生。 合并有传染病的患者应使用单独的浴具,并单
2020/4/11
6
禁忌症
• 1.妇女月经和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不宜使用熏洗和坐浴。
• 2.伴有急性传染病、重症心脑血管疾病者禁用。 • • 3.内痔出血量较大时,缝合伤口术后禁用。
2020/4/11
7
操作流程
• 1.物品准备:熏洗药物、浴具。热水约1500ml左右。 • 2.患者准备:排净大小便。 • 3.一般在药中加水1500ml左右,沸后20分钟,在将芳香药物加入,
2020/4/11
20
(4)决明降压汤
• 石决明24克,黄芪、当归、牛膝、生牡蛎、白芍、玄参、桑枝、 磁石、补骨脂、丹皮、乌药、独活各6克。其中,石决明、牡蛎、 磁石先煎30-60分钟,取其煎液加温水适量,入浴盆足浴,每次 1小时,每日1次,每次1剂,连续7-10剂。可平肝潜阳,适用于 高血压头晕头痛,小便短少,肢体水肿,麻木等。
03
泡洗注意事项及中药泡洗药方
04
应急处理
2020/4/11
3
中药泡洗历史 • 早在3000年以前,我国人民就懂得用 中药泡洗的作用。
2020/4/11
4
机理
• 中药熏洗疗法,以药物加水煮沸或用 散剂冲泡,先熏后洗,具有清热解毒,消 肿止痛,收敛止血等作用。
2020/4/11
5
适应症
• 适用于内痔脱垂、嵌顿、术后水肿、 外痔肿痛、脱肛、肛周湿疹等。
2020/4/11
10
• (5)充分暴露泡洗部位,药液以浸过患者双足踝关节为宜。
• (6)药液温度一般以37~40℃为宜,泡洗时间不宜过长,以 20~30分钟为宜。以防烫伤。
• (7)泡洗过程中观察患者局部及全身的情况,注意患者神志、 面色、汗出等情况,如出现红疹、瘙痒、心悸、汗出、头晕目眩 等异常症状,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配合处理。
2020/4/11
9
• (3)空腹及餐后1小时内不宜泡洗。由于泡洗时,足部血管扩张、 血容量增加,造成胃肠及内脏血液减少,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 饭前足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对消化不利,饭后立即足浴可造成 胃肠的血容量减少,影响消化。
• (4)中药泡洗环境宜安静舒适,室温适中,不要直接吹风,最 好配以柔和的灯光和音乐,让患者心旷神怡,精神放松。注意为 患者保暖及隐私保护。
浸泡双足30-40分钟。
2020/4/11
23
11、足部冻伤
桂枝、茄秧、白芷、防风、细辛各15克,水煎加热水至3000毫升 浸足。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①加姜一大块:煮开,适用初起风寒感冒,风湿,类风湿和关节 病。
②加红花一小把:纱布包煮开可用两次,适用静脉曲张,末梢神 经炎,血液循环不好,腿脚麻木或青紫等淤血症。
11、足部冻伤
• ⑥加茄子枝或红辣椒适量:防治习惯性冻疮。 • ⑦加银杏叶适量:防小儿腹泻。 • ⑧加芹菜叶适量: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
2020/4/11
26
应急处理
• 1.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必要时外用可外涂 抗过敏药膏,口服抗过敏药物。
• 2.对于烫伤后皮肤局部出现水疱或溃烂者患者,应避免抓挠,保 护创面或涂烫伤软膏、万花油、红霉素软膏等。
独严格消毒 。
2020/4/11
12
中药泡洗药方
1、红花加盐泡脚,可治疗腿轻中静脉曲张。 2、艾叶泡洗:可治疗呼吸系统毛病去风寒。 3、艾叶和红花泡洗,可治疗皮肤病如湿疹。
2020/4/11
13
• 5、花椒水泡脚,可防脚臭、脚汗、脚气、抓一把花椒用
沙布包好放到锅里用水烧开后,双脚先熏等水温能下脚 的时候就开始泡脚。
2020/4/11
27
2020/4/11
28
中药泡洗
2020/3/25
1
中药泡洗概述
• 中药泡洗就是利用合适的中药配方熬成 中药水来泡洗,其中的有效中药成分在热水 的热力帮助下,渗透进皮肤,被足部毛细血 管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从而达到 改善体质、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效果。
2020/4/11
2
01
中药泡洗历史
02
中药泡洗的机理、适应症及禁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