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肿瘤
血液瘤肿瘤评估标准

血液瘤肿瘤评估标准血液瘤是一种涉及血液细胞的肿瘤性疾病。
为了更好地对血液瘤肿瘤进行评估和诊断,以下将详细介绍血液瘤肿瘤评估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肿瘤细胞类型血液瘤肿瘤细胞类型多样,如淋巴瘤、白血病、骨髓瘤等。
不同类型细胞具有不同的特征和治疗方案。
因此,明确肿瘤细胞类型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至关重要。
2.肿瘤负荷肿瘤负荷是指肿瘤细胞在体内存在的数量和范围。
通过计算肿瘤负荷,可以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并据此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一般通过细胞计数、骨髓活检和影像学检查等方法来评估肿瘤负荷。
3.骨髓浸润骨髓浸润是指肿瘤细胞侵犯骨髓腔,导致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骨髓浸润的诊断主要依靠骨髓穿刺和活检。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疗、放疗和骨髓移植等,需要根据骨髓病理活检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4.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是血液瘤肿瘤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等),可以发现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肿大。
针对淋巴结肿大,需要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如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
5.肝脾肿大肝脾肿大是指肝脏和脾脏出现体积增大现象。
血液瘤肿瘤患者中,肝脾肿大的情况较为常见。
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等)和血液检查(如肝功能、血小板等)。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需要根据肝脾病理活检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6.临床表现血液瘤肿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发热、乏力、消瘦、盗汗、出血、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表现,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评估病情。
7.血清标志物血液瘤肿瘤的血清标志物主要包括肿瘤相关抗原、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等。
通过检测这些标志物,可以协助诊断病情、监测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
8.骨髓病理活检在血液瘤肿瘤评估中,骨髓病理活检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骨髓穿刺和活检,可以了解骨髓细胞受侵犯的程度和性质,协助诊断、分型和预后判断。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疗、放疗和骨髓移植等,需要根据骨髓病理活检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血液肿瘤的健康教育内容

血液肿瘤的健康教育内容血液肿瘤,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是一类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
为了提高公众对血液肿瘤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以下是针对血液肿瘤的健康教育内容:1. 了解血液肿瘤:血液肿瘤是由恶性细胞在骨髓、淋巴组织或血液中形成的肿瘤。
它们可以影响血液的正常功能和免疫系统。
血液肿瘤包括多种类型,具体症状和治疗方法因个体而异。
2. 预防血液肿瘤的风险因素:一些因素与患上血液肿瘤的风险有关。
这些因素包括遗传、家族史、长期接触化学物质(如苯和酚)、过度暴露于放射线、免疫系统疾病以及某些病毒和细菌感染。
了解并避免这些风险因素可以降低罹患血液肿瘤的风险。
3.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罹患血液肿瘤的风险。
这包括健康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低脂低糖饮食,适度运动,保持健康体重,戒烟,限制酒精摄入以及避免暴露于有害物质中。
4. 接受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血液肿瘤至关重要。
定期检查血液功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可以及早发现异常并求助医生。
5. 意识到症状和寻求帮助:常见的血液肿瘤症状包括疲劳、贫血、易出血、瘀伤、骨痛、淋巴结肿大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向医生求助,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6. 支持治疗和康复:如果被诊断患有血液肿瘤,与医生和家人密切合作,接受适当的治疗。
同时,积极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并遵循医生的指示完成治疗和康复计划。
7. 寻求专业支持和信息:血液肿瘤是复杂的疾病,因此寻求专业支持和信息非常重要。
和专业医生进行定期检查和咨询,加入相关的支持小组或组织,了解最新的研究和治疗进展。
以上是关于血液肿瘤的健康教育内容,通过加强大众对血液肿瘤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可以帮助降低罹患血液肿瘤的风险,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机会。
血液肿瘤与检测最新(1)

血液肿瘤与检测最新(1)血液肿瘤与检测最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血液肿瘤作为一种常见病症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血液肿瘤指的是由血液系统中某种细胞异常增生导致的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等。
在目前的治疗中,早期的诊断对于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因此,对于血液肿瘤的检测,也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一、血液肿瘤的检测方法目前,血液肿瘤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值、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血液肿瘤。
2、骨髓穿刺:骨髓组织是血液肿瘤形成的高发区,通过骨髓穿刺可以直接观察和判断细胞核和细胞浆的比例和成熟度,并通过骨髓涂片对细胞进行分类和评估。
3、基因检测:血液肿瘤与许多的基因突变有关,基因检测可以对血液肿瘤进行准确定位。
4、流式细胞术:通过对细胞表面标记的检测,可以区分出不同的细胞类型,以及测定细胞的数量和表面蛋白的表达量。
5、细胞遗传学检测:通过对不同基因的缺失、变异和改变进行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细胞遗传学的变异情况,以及选择针对相应目标的治疗方案。
二、血液肿瘤检测的新技术除了传统的检测方法,新技术的出现也为血液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为可靠和准确的手段。
1、液体活检技术:传统的组织活检技术需要取得肿瘤组织样本,而液体活检技术则可以直接通过血液、尿液等体液中检测到肿瘤细胞释放的DNA片段和蛋白质信号,从而实现无创输检测。
2、多肽质谱技术:以蛋白质为标本,通过质谱分析技术,可以在血液中检测到血液肿瘤相关的蛋白质信息,进而辅助诊断和治疗。
3、DNA甲基化检测技术:细胞遗传学是研究血液肿瘤起因和发展变异的重要领域,通过对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可以帮助研究血液肿瘤可能的机制,并预测患者的预后。
4、人工智能技术: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挖掘出血液肿瘤的共性和特征与症状、预后等方面的联系,从而提高血液肿瘤的可诊断性和准确性,为治疗提供指导。
血液肿瘤学

血液肿瘤学血液肿瘤学是研究血液系统肿瘤的学科,主要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等。
血液肿瘤是一类以血液系统为起源的恶性肿瘤,它们的发生和发展与造血系统的异常增殖和分化有关。
血液肿瘤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增加,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血液肿瘤的分类主要根据肿瘤细胞的类型和分化程度来确定。
常见的血液肿瘤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慢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等。
这些肿瘤在临床上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
血液肿瘤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一般认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免疫系统异常等都可能与血液肿瘤的发生有关。
例如,某些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造血干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从而引发血液肿瘤的发生。
此外,长期接触致癌物质、放射线和病毒感染等也可能增加患血液肿瘤的风险。
血液肿瘤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常见的症状包括贫血、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乏力等。
这些症状并非特异性,容易被人们忽视或误诊。
因此,对于有可疑症状的患者,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血液肿瘤的治疗主要包括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化学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手段,通过使用抗癌药物来杀死肿瘤细胞。
放射治疗则是利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
免疫治疗是近年来的一个新兴领域,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抑制肿瘤生长。
除了传统的治疗手段外,还有一些新的治疗方法正在不断发展。
例如,靶向治疗是根据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定标志物来选择相应的靶向药物,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基因治疗则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特定基因导入患者体内,从而增强免疫系统对抗肿瘤细胞。
预防是控制血液肿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人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致癌物质和放射线,并定期进行体检以早期发现潜在的问题。
此外,对于有家族史和遗传倾向的人群,应该进行相关遗传咨询和检测,以便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总之,血液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
血液肿瘤课件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血液肿瘤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遗 传、环境、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等 多种因素有关。
发病机制
血液肿瘤的发生与基因突变、免疫异 常、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衡等多种机制 有关。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血液肿瘤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贫血、出血、感染、发热、肝脾肿 大等。
诊断
血液肿瘤的诊断依赖于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骨 髓穿刺、免疫分型等。
02
常见血液肿瘤类型
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血液肿瘤, 特点是异常白细胞在骨髓中大量 增殖,并浸润到其他组织器官。
急性白血病的主要症状包括贫血、 出血、感染、发热、肝脾肿大等。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 放疗、骨髓移植等,治疗目标是 清除白血病细胞,恢复骨髓造血
功能。
慢性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是一种较慢发展的恶性血液肿瘤,特点是骨髓中白细胞数量异常增多。
造血干细胞移植分为自体移植和异体移植两种类型,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移植方式。
04
血液肿瘤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策略与措施
01
02
03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 烟限酒等,有助于降低患 血液肿瘤的风险。
遗传咨询与筛查
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 应进行遗传咨询和筛查, 以便早期发现并干预。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药被研发出来,用 于治疗血液肿瘤。例如,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细胞表面的蛋 白质的药物,以及一些能够激活或抑制免疫系统反应的药物 。
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是评估新药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目前,许多 针对血液肿瘤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以探索新药的疗效和 最佳使用方式。
血液肿瘤病理

血液肿瘤病理一、血液肿瘤的概述血液肿瘤是指发生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和浆细胞瘤等。
这些疾病的共同特点是造血干细胞或其分化产物发生恶性克隆增殖,导致正常造血功能受损,并可能侵及其他组织器官。
二、血液肿瘤的分类1. 白血病:白血病主要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其中急性白血病又可分为淋巴细胞型和髓系细胞型。
2. 淋巴瘤:淋巴瘤主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种类型。
3. 浆细胞瘤:浆细胞瘤主要包括多发性骨髓瘤和孤立性浆细胞增多症两种类型。
三、血液肿瘤的诊断1. 临床表现:不同类型的血液肿瘤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但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贫血、出血等。
2.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骨髓象、免疫分型等。
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等,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部位和范围。
4. 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诊断血液肿瘤的关键,可以通过骨髓穿刺或淋巴结活检等方式获取组织样本。
四、血液肿瘤的治疗1. 化疗:化疗是治疗血液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药物抑制癌细胞增殖和杀死癌细胞。
2. 放疗:放射治疗主要用于局部控制癌细胞生长和扩散,常用于霍奇金淋巴瘤和浆细胞瘤等。
3.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新兴的治疗手段之一,主要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来杀死癌细胞。
4. 骨髓移植:骨髓移植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通过替换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来恢复正常造血功能。
五、血液肿瘤的病理检查1. 骨髓穿刺:骨髓穿刺是最常见的病理检查方式之一,可以获取到造血组织中癌细胞的数量和形态特征。
2. 淋巴结活检:淋巴结活检是诊断淋巴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确定淋巴瘤的类型和分级。
3. 免疫组化:免疫组化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可以通过特定抗体标记癌细胞表面蛋白来帮助确定肿瘤类型和分级。
4. 分子遗传学检测:分子遗传学检测可以帮助确定某些特定基因突变与肿瘤发生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六、总结血液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其诊断和治疗需要多学科的综合协作。
血液肿瘤最常见原因有

血液肿瘤最常见原因有血液肿瘤是一种发生在血液系统中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等多种类型。
血液肿瘤的发生原因非常复杂,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能够解释所有的病例。
然而,根据目前的研究和临床观察得到的结果,血液肿瘤的发生可以和以下几个原因有关:1. 遗传因素很多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血液肿瘤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某些家族中有罹患血液肿瘤的成员,他们的子女和近亲也较容易发生这种疾病。
一些特定的基因突变也与血液肿瘤的发生有关,例如,某些白血病与TET2、DNMT3A等基因的突变有关。
这些遗传变异导致了细胞基因组的异常,使正常的细胞增殖和分化失控。
2. 染色体异常血液肿瘤的发生与染色体异常密切相关。
在某些血液肿瘤患者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中,存在明显的异常。
例如,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常有Philadephia染色体(Ph+),这是由BCR-ABL基因融合所致。
而Burkitt淋巴瘤则与c-MYC基因的转位相关。
3. 免疫系统异常免疫系统异常可以导致血液肿瘤的发生。
免疫系统是身体防御疾病的重要机制,它可以识别并摧毁感染和突变的细胞。
然而,当免疫系统发生异常时,病毒和其他致病微生物可能会逃避身体的防御机制,导致细胞突变和癌变。
例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荷伯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4. 辐射和化学物质暴露辐射和某些化学物质的长期暴露是导致血液肿瘤的危险因素。
高剂量辐射暴露(例如核事故)可以破坏DNA,导致细胞的突变和癌变。
经过长时间接触某些化学品,如苯、甲醛、丙烯酰胺等,也与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相关。
5. 其他疾病和治疗一些其他疾病和治疗也与血液肿瘤的发生有关。
例如,乙肝病毒感染可导致慢性B细胞性白血病发生的风险增加。
此外,移植后患者可能因为过度抑制免疫系统而导致血液肿瘤的发生。
化疗和放疗等治疗手段虽然对癌细胞有杀伤作用,但也对正常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长期治疗可能增加患者罹患血液肿瘤的风险。
血液肿瘤分类

血液肿瘤分类
血液肿瘤是指由造血系统的细胞恶性增生所导致的一类肿瘤。
根据细
胞类型、临床表现、治疗方案等不同因素,可以将血液肿瘤分为多种
不同的类型。
1. 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种由骨髓或淋巴组织恶性增生导致的白细胞数量异常增多
的血液肿瘤。
根据发生部位和细胞类型,白血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
种类型。
急性白血病发展迅速,患者常常出现贫血、出血倾向等症状;慢性白血病则发展缓慢,常常无明显临床表现。
2. 淋巴瘤
淋巴瘤是一种由淋巴组织恶性增生导致的肿瘤。
根据淋巴组织受累部
位和细胞类型不同,淋巴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
大类。
霍奇金淋巴瘤通常表现为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等症状,非霍
奇金淋巴瘤则更为多样化,常常涉及多个部位。
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由造血干细胞恶性增生导致的血液肿瘤。
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和染色体异常情况,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又可分为多种亚型。
患者常常出现贫血、出血倾向等症状。
4. 浆细胞瘤
浆细胞瘤是一种由浆细胞恶性增生导致的血液肿瘤。
浆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中,因此浆细胞瘤通常表现为全身性的骨质损害、高蛋白血症等症状。
总之,不同类型的血液肿瘤有着不同的发展过程和临床表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ianjin Cancer Hospital
慢性白血病
起病缓慢,早期多无症状,常在看其他疾病验血时 无意中发现。
根据细胞类型分两大类: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
7
©2010 Leukemia Department
Tianjin Cancer Hospital
10
©2010 Leukemia Department
Tianjin Cancer Hospital
急性白血病五年生存率
11
©2010 Leukemia Department
Tianjin Cancer Hospital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
除临床症状、体征与血象外,骨髓形态学分类目前仍是诊断急性白血病的主要 依据,尤其是原始细胞(包括原粒、原单核及原淋巴细胞)的百分比。
急性白血病
发病急,骨髓和外周血中主要是原始细胞,若不治疗病人常于半年内死亡。 M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小分化型) 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6(急性红白血病) 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27
©2010 Leukemia Department
Tianjin Cancer Hospital
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的护理
1、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是化疗最主要的毒副作用之一, 直接影响化疗的 进行 迟发性呕吐又影响患者的进食, 对患者的康复不利 护理措施: 并嘱患者少量多餐, 避免进过甜、油腻食物 化疗前按时给药 准确记录呕吐量及性质 合理补液
病情观察
合理应用抗生素
©2010 Leukemia Department
25
Tianjin Cancer Hospital
急性白血病的症状护理
3、出血的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 有无牙龈出血、鼻衄等 有无呕血、便血及尿血 有无咯血及恶心、呕吐、剧烈头痛、烦躁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护理措施:
Tianjin Cancer Hospital
急性白血病的症状护理
1、预防感染 白血病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降低, 极易感染 。
护理措施:������
做好消毒隔离及无菌操作������ 接触患者时应洗手, 戴口罩及帽子。 注意保暖������ 染。 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被, 预防上呼吸道和肺部感
A、AB
O A、AB O AB、O A、B、AB
31
©2010 Leukemia Department
Tianjin Cancer Hospital
急性白血病的护理——输血治疗
品 名 特 点 浓缩红细 胞(CRC) 少白细胞 红细胞 (LPRC) 红细胞悬 液(CRCs) 洗涤 红细胞 (WRC) 每袋含 200ml 全血中全部 RBC ,总量 110ml ~ 120ml ,红细胞压积 0.7-0.8。 含血浆 30ml 及抗凝剂 8~10ml,运氧能力和体内存活率 等同一袋全血。 规格:110~120ml/袋。 过滤法:白细胞去除率 96.3-99.6%,红细胞回收率>90%; 手工洗涤法:白细胞去除率 79± 1.2%, 红细胞回收率>74± 3.3%; 机器洗涤法:白细胞去除率>93%,红细胞回收率>87%。 400ml 或 200ml 全血离心后除去血浆, 加入适量红细胞添加剂后制成, 所有操作在三联袋内进行。 规格:200ml 全血制备为 1U。 400lm 或 200ml 全血经离心去除血浆和白细胞,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 3-4 次,最后加 150ml 生理盐水悬浮。白细胞去除率>80%,血浆去除 率>90%,RBC 回收率>70%。 规格:由 400ml 或 200ml 全血制备
Tianjin Cancer Hospital
目前AML的治疗水平
完全缓解率 5年无病生存率 低危80~90%,高危40~60% 低危50~70%,高危10~20%
诱导期死亡率
完全缓解患者复发率 初治难治率 难治复发者OS率
10~20%,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50~80% 10~20% <10%
16
©2010 Leukemia Department
Tianjin Cancer Hospital
急性白血病的护理——输血治疗
ABO血型基因
婚配式 A×A A×B 子女可能有的血型 A、O A、B、O、AB 子女不可能有的血 型 AB、B 无
A×AB
A×O
A、B、AB
A、O
O
B、AB
B×B
B×AB B×O AB×AB AB×O O×O
B、O
A、B、AB B、O A、B、AB A、B O
药物 福达拉宾 阿糖胞苷(Arac) G-CSF
剂量 25-30mg/m 2000mg/m 5ug/Kg
2 2
用法 Ivgtt.d1—d5 Ivgtt.d1—d5 D1-中性粒细胞恢复
19
©2010 Leukemia Department
Tianjin Cancer Hospital
ALL常用方案
室内消毒 物品专人专用 休息和睡眠 适当的活动量
22
©2010 Leukemia Department
Tianjin Cancer Hospital
急性白血病的饮食护理
鼓励病人进食,选用高蛋白、 富含维生素的清淡食物 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 多饮水
23
©2010 Leukemia Department
©2010 Leukemia Department
Tianjin Cancer Hospital
AML常用挽救方案
FLAG方案
药物 福达拉宾 阿糖胞苷(Arac) G-CSF
CAG方案
剂量 25-30mg/m 2000mg/m 5ug/Kg
2 2
用法 Ivgtt.d1—d5 Ivgtt.d1—d5 D1-中性粒细胞恢复
4
©2010 Leukemia Department
Tianjin Cancer Hospital
白血病的发病机制
病因包括放射、化学、病毒、遗传学因素等 白血病干细胞:被认为是白血病发生、发展及治疗后 复发的根源 基因组异常在白血病发病中起关键作用:在急性白血 病中约50%以上的患者可发现特征性的非随机染色体 易位
骨髓穿刺 骨髓增生活跃以上
骨髓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 骨髓活检
原、幼红细胞≥50%ANC 原始细胞≥20% NEC AML-M6 原始细胞<20% NEC MDS
原、幼红细胞<50%ANC 原始细胞<20% ANC 原始细胞≥20% ANC ALL, M0-M5,M7
ANC:全部骨髓有核细胞;NEC:非红系骨髓有核细胞
20
©2010 Leukemia Department
Tianjin Cancer Hospital
急性白血病的护理
一般护理常规 饮食护理
症状护理
化疗期间的护理
21
©2010 Leukemia Department
Tianjin Cancer Hospital
急性白血病的一般护理
病房温度和湿度
Tianjin Cancer Hospital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流程
维持治疗
诱导治疗
巩固治疗
强化治疗
17
©2010 Leukemia Department
Tianjin Cancer Hospital
AML常用诱导与巩固方案
DA方案 HA方案
药物
剂量
用法 D1-d3
药物
高三间杉酯碱 (HHT)
剂量
29
©2010 Leukemia Department
Tianjin Cancer Hospital
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的护理
3、骨髓抑制 患者本身 原因 化疗(主要原因)
红血球不足 临床表现 血小板减少 白血球减少
输红细胞治疗
输血小板
吉粒芬、惠尔血皮下注射
30
©2010 Leukemia Department
12
©2010 Leukemia Department
Tianjin Cancer Hospital
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一)正常血细胞减少症状 1.感染 2.出血:多发性 3.贫血:进行性
13
©2010 Leukemia Department
Tianjin Cancer Hospital
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3mg
2
用法
D1-d7 D1-d7
柔红霉素(DNR) 40-60 2 mg/m 阿糖胞苷 (Arac)
150-200 D1-d7 2 mg/m
阿糖胞苷(Arac) 150-200mg/m
HD-Arac±蒽环类药物
药物 蒽环类药物 阿糖胞苷 (Arac)
18
剂量 同前
2
用法 同前
1000mg/m Ivgtt.Q12h×d1 -3/4
Tianjin Cancer Hospital
血液肿瘤的护理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血液科
陈静
©2010 Leukemia Department
Tianjin Cancer Hospital
血液肿瘤的分类
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 淋巴瘤
2
©2010 Leukemia Department
Tianjin Cancer Hospital
急性白血病的流行病学特定
Fig. 3.1. Age-standardized world incidence rates of AML 1997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