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态描写和外貌描写的区别

合集下载

神态描写和外貌描写有什么区别

神态描写和外貌描写有什么区别

神态描写和外貌描写有什么区别什么是神态描写和外貌描写呢?1、神态描写,又称神情描写。

神态是指在文学、艺术、电影、电视中所描绘的人物的面部表情、身体姿态和言语动作,具有瞬间性、情态性和变化性的特点。

神态描写属于动作描写的范畴。

它是指通过对人物神情的描绘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一种描写方法。

常见的有如下几种形式:喜悦、悲伤、焦急、愤怒、怜悯、同情、思索、酣畅等。

例如:我们不忍离开这座既是学校,又是工厂,还是监狱的学校;而且,我们十分清楚,我们离开了这座学校就没有学校可上了。

他父亲被打伤以后,很快地就康复了,能跟正常人一样走路干活了。

”由此可见,“他父亲被打伤”的事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也可见他的父亲十分顽强,从侧面写出他的性格坚强。

这个词语既写了老人笑时脸上出现皱纹的情态,又说明他的身体十分健壮。

(四)外貌描写,即对人物的容貌、衣着、体型、姿态、神情、习惯等方面进行描写。

外貌描写就是对人物的相貌和身材特征的描写。

其作用主要有:首先,可以直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精神面貌。

因为每个人的容貌、衣着、体型、姿态、神情、习惯都是独一无二的,别人很难与之相同。

通过外貌描写,我们就可以鲜明而突出地表现出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精神状态。

其次,外貌描写可以起到映衬作用。

2、外貌描写( 1)人物的肖像:这个人黑里透红,身材魁梧,神采奕奕。

( 2)人物的衣着:这位少先队大队长身上穿着笔挺的黑西服,头上戴着黑色的小尖帽,显得神气十足。

( 3)人物的体型:她身体胖,脖子短,肩膀溜,身上没有几两肉,只有肚子圆滚滚的。

( 4)人物的姿态:她做得很认真,犹如一位雕塑家,正在全神贯注地制作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 5)人物的神情:他眉飞色舞,目光炯炯,像一头发怒的狮子。

( 6)人物的习惯:老奶奶那花白的头发总是梳得油亮发光,一双水汪汪的眼睛闪烁着慈祥的光芒,嘴角边时常露出亲切的微笑,说起话来慢条斯理,还不时地停下来看着我,眼睛里充满了对我的关怀和希望。

高三复习-六种描写方法分别是什么

高三复习-六种描写方法分别是什么

六种描写方法分别是什么
人物描写的六种方法为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

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

描就是描绘,写就是摹写。

描写就是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常见的人物描写的方法 1.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通过对容貌、神情、姿态、服饰、音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例如:她有着乌黑的头发,粉红色的外套称托出她那水灵灵的脸蛋。

2.动作描写:也叫行动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他迈着步子,踏步向前进。

3.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如与别人交谈的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他诚恳地说,对不起,老师,我错了。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他心想,如果我有了理想,那就可以为此奋斗了!
5.神态描写:与外貌描写是有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
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例如:他皱着眉毛,一种厌恶的神情。

神态描写也叫表情描写。

专题11 肖像(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初中现代文阅读考点+答题技巧模板之记叙文

专题11 肖像(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初中现代文阅读考点+答题技巧模板之记叙文

专题11 肖像(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

外貌描写即是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

神态描写主要描写的是脸上的表情。

三者虽有交集,但仍有不同。

外貌描写更广,外貌描写包括了肖像描写肖像描写是指描绘一个人的相貌,主要是五官,也就是头部,比如说描写他的眼神。

而外貌描写的范围要大一点,着重描写一个人的气质,穿着,以及言谈举止。

所以肖像描写不同于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的区别:1.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神情、体型、姿态)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例如:他,一个圆圆的脸上镶嵌着两只大又圆的眼睛,时而忽闪忽闪,流露出一股可爱的神态,一会眼珠左转右转,十分机灵的眨着眼,高翘的鼻子下一张灵巧的小嘴,别看它小,从早到晚就属它最勤劳。

最有特色的是他那蓬松的西瓜太郎的发型,走起路来忽上忽下,像个不知疲倦的精灵。

2.神态描写专指对脸部表情的描写刻画,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 她的脸好像绽开的白兰花,笑意写在她的脸上,溢着满足的愉悦;她听到这儿,噗哧一声笑了,就像石子投进池水里,脸上漾着欢乐的波纹; 他吓得面色如土,舌头僵住了,说不出话来。

若举一个例子说明,可以理解为肖像描写主要专注于人的面部特点,外貌描写专注于人的体貌的全部特征且包含肖像,神态描写专注于面部表情变化。

当然这样说只是为了方便记忆,我们还是要深刻理解它们各自的概念,肖像描写和外貌描写在现代文阅读中也已经不做明显的区分。

阅读时这几种描写方式经常同时出现。

【范例1】天津市2020中考题艾香悠悠溢端午钟芳①“五月五,是端午。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有什么区别

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有什么区别

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有什么区别神态描写和外貌描写的区别在于:一、性质不同。

1、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的描写。

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

例句:她拿笔的手托着腮,大大的眼眶里,明亮的眸子缓缓地游动着,丰满的下巴微微上翘—这是每当她要想出更巧妙的方法来解决一道数学题时的神态。

2、外貌描写:对人物的体貌特征进行描写。

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体型、姿态等。

例句:两道眉毛给予她的眼睛一种特别的美——这是两条淡褐色的、松软的、差不多是笔直的线条,而且很少有对称的时候,一道比另一道高出一点,因此这道眉毛上面出现一条小小的皱纹,其中仿佛含着寓意,隐藏着思想。

二、特点不同。

1、神态描写:是人内心活动的直接反映。

例句:他牙齿咬得“格格”作响,眼里闪着一股无法遏制的怒火,好似一头被激怒的狮子。

2、外貌描写:能看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人物的性格。

还能反映人物在特定环境,特定时期的内心情绪和心理活动,还可以反映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例句:他瘦得很,好像骨头比肉多。

那双与身高极不相称的大脚丫子,勾着一双比脚还大的天蓝色拖鞋,两条像仙鹤一样的长腿从凳子上垂下来,一条压着一条。

两眼眯成一条缝,书里的知识就是从那一条缝里被“吸收”进去的。

三、表达效果不同。

1、神态描写:通过描写人物脸部的细微的表情和变化,让读者由表及里了解人物的心情,思想活动和性格。

例句:这意外的失败,使同学们一个个像霜打的树叶子,霎时无精打采地蔫了下来。

失败的消息传来,他如同浸入冰水,心完全凉了。

2、外貌描写:可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

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例句:她那张小嘴巴蕴藏着丰富的表情,高兴时,撇撇嘴,扮个鬼脸;生气时,撅起的小嘴能挂住一把小油壶。

从这张嘴巴说出的话,有时能让人气得火冒三丈,抽泣不止,有时却让人忍俊不禁,大笑不已。

神态描写和外貌描写有什么区别

神态描写和外貌描写有什么区别

神态描写和外貌描写有什么区别神态描写就是对人物的神情、姿态以及说话时的语气等进行描写,使得刻画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逼真。

外貌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容貌、衣着、姿态等进行描写,使得刻画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突出。

那么神态描写和外貌描写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1.对象不同:神态描写属于人物描写的范畴,只能是对人物的神情、姿态、语调、语气、心理活动等进行描写;而外貌描写则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穿着打扮、身材体型、表情等进行描写。

2.目的不同:神态描写要达到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目的;而外貌描写则是为了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时代背景等目的。

3.描写方法不同:神态描写只能用动词、神情、心理活动等进行描写;而外貌描写可以用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来描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通过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有些诗歌很含蓄,意境悠远,言有尽而意无穷。

细读之后才发现其中运用了大量的神态描写。

如“不觉山之高,而乐水之深”(《答谢中书书》),从描写看不出作者对所写对象有什么感情,但读者可以在具体的形象描绘中感受到作者强烈的爱憎。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入彭蠡湖口》),这里把青山绿树写得那样充满生机,给人以活泼明丽的美感,全篇洋溢着作者喜悦快乐的心情,与上一句的“幽香”“繁阴”,一刚一柔,互相补充,形成一种清幽秀丽的艺术境界。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前赤壁赋》),这一句不仅写出了周围自然环境的静美,而且烘托出了作者当时的心境,显示出物我两忘、怡然自得的心态,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

4.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的。

在写景抒情散文中,如果没有精彩的外貌描写和细致的神态描写,就不可能把事物的内在美和事物的外在美表现出来,也不能让读者身临其境地领略景物的独特之美。

当然,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不仅可以把事物的内在美和外在美表现出来,还可以用以渲染气氛,寄托情感,传达人物内心世界。

小说中的外貌描写

小说中的外貌描写

小说中的外貌描写(一)、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

即是人物的貌特(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神情、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外貌描写的要求是:根据需要,抓住特征,绘形传神,刻画性格,显示灵魂。

其关键在于:第一,进行肖像描写,据情节发展的需要去写,不写到人就必写人的肖像。

有的作者不懂得这个道理,因而他笔下的肖像描写有时是不必要的。

写肖像,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鲁迅告诉我们,要"画眼睛"。

"画眼睛"是写人物像关键。

鲁迅是很善于"画眼睛"的。

他在《祝福》中14次写到样林嫂的眼睛,而一次眼神的变化,都透露出人物当时的心理和性格的变化需要着重指出的是:"画眼睛",这是比喻的说法,并不意味着描写人物外貌非得画眼睛不可。

xx所说的"画眼睛"意思是:善于细致地精确地描绘人物外貌最富特征的部分,而舍弃与表现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无关的其它东西。

鲁迅写祥林嫂是"画眼睛",但也写了祥林嫂"花白的头发";写阿Q则着重写他头上的瘌疮疤,却比写眼睛更能表现出他的精神胜利法;写闰土,在写眼睛的同时也写到闰土的手:"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反映了闰土生活的艰辛和痛苦。

写孔乙己却没有写眼睛,而是写他那件"又旧又破的长衫。

"写肖像的高要求是刻划、显示灵魂。

鲁迅曾立志画出中国国民的“活的灵魂”,列夫托尔斯泰了写出玛丝洛娃的灵魂,勾勒出玛丝洛娃在牢中的内心世界,曾对玛丝洛娃的外貌描写修改了二十次。

外貌描写切忌公式化、脸谱。

一般情况下,"人如其面"。

然而人的内心与并不一致的,外表漂亮不一定心灵美,而且,"知人知面不知心"。

优秀作品中写的好人外貌不一定都是漂亮、英俊;写的坏人也并不一定都是麻子、瞎子、跛脚。

外貌描写与神态描写的联系与区别

外貌描写与神态描写的联系与区别

外貌描写与神态描写的联系与区别外貌描写与神态描写的区别1、用的语句不一样神态描写一般的语句是: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外貌描写一般的语句是:高矮胖瘦;圆圆的脸蛋,瘦削的脸形等等。

2、关注点不一样神态描写重点是外貌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固定的内在神韵,是传递出来的身体语言;外貌描写则是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3、通俗地说,外貌描写就是写人物的长相,比如:浓眉、大眼、鹰钩鼻子、樱桃嘴、圆规般的体型;神态描写则是写人物的表情、神情,如:一颦一蹙、眉头紧锁、弯腰驼背。

它们的联系在很多时候,他们都是相辅相成共同出现的。

似乎密不可分。

比如我们往往这样描写:他长着什么样的头发,什么样的眼睛,什么样的嘴巴,嘴巴下面什么样的小胡须,静下来的时候,像一头沉静的雄狮,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

扩展资料:神态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点:描写人物的神态,常常与人物的外貌、心理活动、动作、语言等结合在一起。

如:《金色的鱼钩》的老班长“皱起眉头”的神态,就是和人物的语言连在一起的。

而《一个粗瓷大碗》中的“这些,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到了,他没有出声,眼睛里却含着泪花”则和人物的心理活动有关。

这样写,能更好地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使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

第二点:描写人物的神态,还要考虑到当时、当地人物的心情和文章情节的发展。

如:《在炮兵阵地上》一课写了彭总的三次神态变化。

第一次是“脸色有些不好看了”,第二次是“再也忍不住了”,“电闪雷鸣地发作了”,第三次是“彭总压住了火,声音轻了,批评的分量可更重了。

”这样写,好就好在神态描写与人物的心情一致,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变化,更能突出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神态描写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外貌描写。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常用的描写方法总结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常用的描写方法总结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常用的描写方法总结一、人物描写:人物描写分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

记忆口诀:“外语动心神”1、外貌描写:通过对容貌、神情、姿态、服饰、音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她有着乌黑的头发,粉红色的外套衬托出她那水灵灵的脸蛋。

2、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谈)来表现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他诚恳地说:“对不起,是我伤害了你。

”3、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他迈着步子,踏步向前进。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他心想,如果我有了钱,那就可以买车了!5、神态描写:是与外貌描写有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神态描写也叫表情描写。

例如:他皱着眉毛,一种厌恶的神情。

二、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

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渲染当时的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点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2、社会环境描写一般指对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的描写。

写出当时社会的不同背景,为下文人物性格描写设下铺垫。

也可分为风景描写、静态物体与动态物体的描写。

各种描写手法作用:一)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和神态。

1、外貌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3、动作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

(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

)4、心理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

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 (《“你们想错了”》) • 句中用“像”字引发方志敏作为例子, 说明凡是当官的一定有钱。 • 2、“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 儿……”(《挑山工》) • 句中用“像”字引出“我”作为例子, 说明“高个儿”当不了挑山工。 • 3.“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
三、表示猜测 这人很面熟,好像在哪儿见过。 这句中的“好像”也是表示推测、 判断,不是比喻。
四、表示联想
• 1、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 海……(《月光曲》) • 句中用“好像”引出皮鞋匠产生的联想。 • 2、鸡……咯咯地叫着,用嘴啄着木板,好 像说:“小主人,快放我出去吧!” • 句中用“好像”表示作者由鸡的“咯咯 叫”、“啄木板”,联想到对小主人的说 话。
2、换词法。暗喻是以“是、变成、成为”等作喻词的 。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 。 3、添加法。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有五种“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
一、表示比较 1、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南京长江 大桥》) 句中的“轮船”和“扁舟”是同一类事物, 通过比较,突出长江水的浩大。 2、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卖火柴的小女孩》) 句中以前的奶奶和现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 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 3.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喜欢打乒乓球。 这句中的“像”表示相同,故不是比喻句。
五、表示说明
• 1、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 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 • 句中用“像”来直接阐述某一道理。 • 2、狼连忙半闭着眼睛,说:“我是狼狗, 所以有些像狼……” • 句中用“像”来指出某种情况。
那么,怎样识别“像”字句是否比 喻句呢? 一:把__比作__。 二:是两个不同类的事物。 如果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那就 是比喻句;否则么是比喻句: 就是打比方,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 。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二、如何判断: 1、缩句法: 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