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学校优秀教案审定
小学五年级语文《花的学校》教案范文(3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花的学校》教案范文(3篇)【教学目标】1、认读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假”的读音,会写“落、荒”等13个字,正确读写“阵雨、荒野”等词语。
2、朗读课文,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意境。
【教学重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2、想象诗歌所描写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给予童真童趣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倾听录音,走进文本1、同大家一起走进一位享誉世界的作家、诗人、哲学家,并获得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泰戈尔的一首散文诗——《花的学校》。
2、请同学们尝试跟着音频里的教师一起轻声朗读。
3、好诗不厌百回读,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感悟,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最吸引你的词句画上横线,再多读几次,记得按下暂停键!(自读提示: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最吸引你的词句画上横线,再多读几遍,有问题可以随时与教师沟通。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先来看看你们的字词是否通过课前预习和练读文章把握了呢?出示五个会认字的词语:荒野、吹笛、罚站、放假、衣裳生:我想来读一读:荒野、吹笛、罚站、放假、衣裳我还想告知大家:这里面“假”(jià)是多音字,还读真假的(ji á)“衣裳”是轻声音,读音为(shang)2、尝试读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词:生:落下、荒野、吹笛、跳舞、狂欢、罚站、假期、相互、所以、能够、猜测、扬起、双臂3、一同来看看其中比拟简单的字——“舞”,这是舞字的字理演化过程(展现课件):甲骨文:一个人两手舞动花枝,后来加双足,强调双足协作双手,和着乐曲,有节奏地踢踏跳动。
书写指导:四竖要匀称,其次个长横要伸展。
(播放书写指导)4、再来熟悉一个难写的字:罚这个字,我们也可以仿照刚刚的“舞”字,通过探究字理来识记字形,了解字义:上面的四:就像一张网,表示逮捕,抓住;言字旁:表示审讯;利刀旁:表示用刑惩治惩罚。
这个字在书写时留意:上方的“四”要变形呈扁平状,上下构造而不是左右构造(播放书写指导)我们按下暂停键,在写字本上练写两遍。
小学五年级语文《花的学校》教案范文优秀4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花的学校》教案范文优秀4篇《花的学校》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本文的2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情感。
学习重难点识字、书写会写字。
感知课文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教师活动一、联想感知,激趣引入:2、你们可知道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学习第十课《花的学校》,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3、检查生字学习的情况。
4、学习词语库中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2、汇报朗读,点评。
四、学写生字:2、指导几个字要注意的地方。
“润”字里面没有点;“罚”下面一个言字旁,一个立刀旁;“互”的不顺要注意。
3、认真书写,强调书写的姿势。
4、评价书写情况,展示作业。
五、课堂小结:你读了话的学校这一课,有什么感受呢?六、作业设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活动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齐读课题。
听课文朗读录音,认真听生字的发音。
同桌合作读文。
全班齐读,熟悉课文。
出示今天要写的8个生字,观察每个字的特征。
板书设计10花的学校泰戈尔印度降润碰触裳扬臂横平竖直方正教学反思本课我重点指导学生写字。
甚至加细到每一个笔画。
当然个别指导也是分不开的。
本堂课我有个别同学是手把手指导的,让他们感受笔画的起笔与收笔的要领。
我想,这样下去,久而久之我的孩子们的字会有进步的。
小学语文教案篇二1、读拼音,写词语。
luò xià huānɡ yě kǒu dí tiào wǔ( ) ()() ( )kuánɡ huān fànɡ jià cāi chū shǒu bì( ) ()() ( )2、选字组词。
裳棠海( )衣( )湿碰( )撞()润潮( )3、找出下面花朵中不是同一季节开花的一项,用“ ”标出。
(1)桃花杜鹃花梅花月季(2)荷花菊花牡丹向日葵(3)桂花牵牛花芙蓉百合(4)腊梅水仙杜鹃马蹄莲4、按原文填空。
《花的学校》教案审定

《花的学校》教案审定教案审定:教案名称:《花的学校》教案教案类型:阅读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不同的花朵及其特点;2.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花朵的保护意识;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对不同花卉的观察和辨别能力;2.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花朵的保护意识;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本《花的学校》;2.多媒体课件及投影仪;3.小花卉样本和幻灯片。
五、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漂亮的花朵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花卉的兴趣,并引出学习《花的学校》这篇文章的目的。
2.课文阅读(15分钟)2.1首先,教师给学生讲解一些重要概念,如植物、花、花瓣、花蕊等,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
2.2然后,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同时,学生注意观察图片,理解文中花的特点及所代表的意义。
2.3学生回答问题:文章中花的特点有哪些?花的学校里有哪些花?花的学校里的花是怎么来的?3.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花,在短时间内进行简单的调研,了解该花的名称、特点和生长环境。
最后,每个小组派一位发言人介绍他们选择的花。
4.展示和总结(1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选择的花,并告诉其他小组该花的特点、生长环境以及对大自然的重要性。
5.反思(5分钟)让学生回答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和感悟?六、教学延伸:1.带领学生到校园、花坛或公园观察不同种类的花卉,并记录下所观察到的信息。
2.进行现场观察和实地考察,了解花卉的生长和繁殖过程。
3.组织学生进行花卉的栽培活动,让学生亲手种植花卉,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花卉的保护意识。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花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更加了解不同花卉的特点和重要性。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花的学校教案(精选4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花的学校教案(精选4篇)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花的学校篇1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画出具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想象词句描绘的情景。
2、展开想象,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的句式写句子。
3、会写“荒、舞、臂”三个生字。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画出具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边读边想象词句描绘的情景。
教学难点: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的句式写句子。
教学准备:、字卡、田字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板书课题二、精读课文,品析语句(一)自读课文,画出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
(二)边读边想,你的眼前出现怎样的情景?1、读文品佳句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①体会把东风当作人来写的新鲜感,有感情地朗读。
②了解“荒”的字源字理,指导书写“荒”。
2、读文演情景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①交流“一群一群的花”带来的新鲜感,女生读。
②师情境朗读,生想象画面演读。
③指导书写“舞”。
3、读文仿句式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①抓具有新鲜感的词语,想象画面,体会花孩子们的心情。
②想象放假了的花孩子会做什么?用上“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的句式仿写。
③学生展示作品。
4、读文悟情感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们也有自己的妈妈一样。
①生交流对“花孩子的家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的理解,师适时点拨。
②生补充交流,他们放学回家的情景。
联系生活,想象对话,再次体会新鲜感。
③指导书写“臂”。
师出示书写标准,师生评点。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一)总结写法:丰富的想象,把物当作人等。
(二)回扣名言,插入本文的创作背景,升华情感。
三年级《花的学校》教案模板4篇

三年级《花的学校》教案模板4篇《花的学校》是一首美丽而富有童趣的诗歌,节选自泰戈尔《新月集》。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绽开了丰富的想象。
以儿童的眼光描绘了花孩子们的漂亮、活泼、淘气。
这首诗共有四节,诗歌的语言和所描绘的情境很能调动学生相关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学习内容产生亲近感。
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围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一些效果:1、画出“花的学校”。
这篇课文语句美丽,风光很美,画面感很强,为此我让学生在课前把“花的学校”依据自己的认知,用画笔画下来。
这样使学生对课文的导读扎实有效。
2、直观教学,扩展想象空间。
这堂课,我利用多媒体,采纳看图、看录像、课堂表演等多种手段,来丰富学生的表象储藏,让学生认真观看,大胆想象,以提高学生的制造想象力量。
如“各色艳丽的花,想一想花儿们当时在想什么?说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引导学生放飞想象,自由描述。
再如,教师预先用手机录制的课间校园小视频,看录像:“想一想,在花儿学校里还会发生哪些好玩的事?说一说,写一写。
看谁想得奇异,写得奇妙。
”让学生演一演,自己会怎么想。
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亲近感,通过多方位、多种形式、多种感官参加感知等途径,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正确而丰富的表象。
3、放飞想象,说写结合。
教学三、四、五自然段,鼓舞学生想象并讲一讲,花儿们被教师罚站的故事。
想一想:谁是它们的教师?教师为什么要罚站?花儿们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可以引导学生解决最开头提出的问题。
学生可以大胆想象,把自己想象成一朵迎春花、喇叭花……然后说一说,写一写,小练笔,看谁想得奇异,写得奇妙。
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育语文素养。
二、胜利之处联系生活想象画面。
在教学其次自然段时,我和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让学生走进文本。
在本段中我是抓住重点词语联系生活来想象的。
首先确定重点词语是“跳舞、狂欢”,然后我把自己当成那些花——假如让我狂欢,我该怎么做,同学们怎么做?再想想:花在风雨交加的情境中是什么样的?这样学生就会理解花儿的活泼、得意、向上,体会到童趣。
2.《花的学校》优秀教案审定

欢迎共阅2 《花的学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会认本课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假”,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4.5.【1.2.【1.2.【2课时【一、激趣导入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你们可知道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学校,领略一下它的美丽吧!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课文,出示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教师可范读,学生跟读。
3.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1.2.3.4.5.6.(((落:“氵”要写在“艹”下边,各字上边是“夂”不是“攵”,横撇是一笔。
假:三部分都要细窄,中间扁框封闭、右边扁框不封闭。
7.练一练四、梳理结构段落大意: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描写了自然界中雷雨交加,花跑出来狂欢的情景;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在孩子眼中,花和他们一样要读书,过着不自由的校园生活,雨来了才放假;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描写大雨来临时狂风大作的景象以及花孩子的表现;第四部分(第7-9自然段):花孩子急急忙忙赶回家,投向妈妈温暖的怀抱。
第二课时1.心!2.((3.用笔画出这些景物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们是什么样的?(串珠问题2)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品读吧。
(1)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明确:东风“走过原野、吹着口笛”这样拟人化的描写,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大自然雷雨交加的画卷。
(2)读课文,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和体会。
(课后第2题)◇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①同桌讨论②教师明确:这两个句子都是拟人的写法,将东风、树枝、雷云当作人来写,(3读到这(4(“罚(6)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花的学校》阅读教案

《花的学校》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花的学校》,了解花的生长过程和植物学知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花的学校》内容解析。
2. 花的生长过程知识点。
3. 生态环境教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花的生长过程,培养阅读兴趣。
2. 教学难点:生态环境教育的实践与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传授花的生长过程知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魅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花的学校》。
2. 辅助材料:PPT、图片、实物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对花的兴趣。
2. 课文讲解:详细解析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花的生长过程。
3. 知识拓展:介绍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就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5.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绘制一幅花的生长过程图。
2. 写一篇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作文。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
3. 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情况。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
十、课后服务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准备:请学生们带来自己种植的花或者植物的图片,准备分享自己的种植经历。
2. 课中活动:a. 学生们互相展示自己带来的花或植物图片,并分享种植经历。
b. 教师引导学生们观察花的结构,了解花的生长过程。
c. 学生们分组讨论,总结花的生长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花的学校》优质教案

《花的学校》优质教案教案:《花的学校》优质教案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花卉,并能够简单描述其特点。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类、描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花卉的兴趣,增进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花卉,并了解其特点。
2.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花卉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类和描述能力。
3. 教学准备:3.1 教材准备:课件、花卉图片、花卉样本等。
3.2 教学环境准备:保证教室通风、明亮,确保学生可以清晰地看见教师展示的花卉图片和样本。
4. 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花卉的图片和视频,引入花卉这一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学习重点: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花卉图片和样本,让学生认识并区分不同类型的花卉,向学生介绍各种花卉的特点。
4.3 活动设计:安排学生分组观察并描述指定的花卉样本,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4.4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外出实地观察花卉,让他们亲身感受花卉的美丽与神奇,激发他们对花卉的更深层次的研究兴趣。
5. 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通过此次教学,学生对不同类型的花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培养了他们对花卉的兴趣和热爱。
5.2 教学改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反思:在本次《花的学校》优质教案中,我们以培养学生对花卉的认识和热爱为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获取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他们的观察力、描述能力和情感体验。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学生更多地走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热爱生活的意识。
愿《花的学校》成为每一位学生学习的天堂,让他们在花的世界里茁壮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花的学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会认本课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假”,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4.能通过想象理解词语,读懂句子,体会拟人的写法。
5.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教学重点】
1.会认本课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假”,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通过想象理解词语,读懂句子,体会拟人的写法。
【教学难点】
1.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2.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你们可知道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学校,领略一下它的美丽吧!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教师可范读,学生跟读。
3.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本文写了顽皮活泼而且具有丰富细腻的想像力的孩子,在看到六月里雷电交作、风雨交加之后青草地冒出的花儿时,就在自己想像的天空里自由驰骋起来。
三、识字写字
1.出示本课需要识记的生字、多音字,让学生读一读。
2.理解词语,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5.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6.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1)按照字的结构划分识记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点字和书写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3)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
落:“氵”要写在“艹”下边,各字上边是“夂”不是“攵”,横撇是一笔。
假:三部分都要细窄,中间扁框封闭、右边扁框不封闭。
7.练一练
四、梳理结构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描写了自然界中雷雨交加,花跑出来狂欢的情景;
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在孩子眼中,花和他们一样要读书,过着不自由的校园生活,雨来了才放假;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描写大雨来临时狂风大作的景象以及花孩子的表现;
第四部分(第7-9自然段):花孩子急急忙忙赶回家,投向妈妈温暖的怀抱。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谈话: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课文花的学校是怎样的
二、品读释疑
1.出示核心问题:
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是怎样的情景(课后第1题)
明确:一朵朵娇嫩的花儿从草丛里,从小河边,从大树旁,使劲往外钻,很快地聚集到草地上手舞足蹈。
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玩得真开心!
2.自读课文,对于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想想写的是哪些景、物(串珠问题1)
(1)教师提问,同学们畅所欲言
(2)教师明确:课文写了雷云、阵雨、东风、花、树枝、绿叶等景物。
3.用笔画出这些景物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们是什么样的(串珠问题2)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品读吧。
(1)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明确:东风“走过原野、吹着口笛”这样拟人化的描写,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大自然雷雨交加的画卷。
(2)读课文,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和体会。
(课后第2题)
◇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①同桌讨论
②教师明确:这两个句子都是拟人的写法,将东风、树枝、雷云当作人来写,这样写让我们感受到雷雨交加的恶劣天气,可是花孩子却很愉快的心情。
(3)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明确:作者笔下,花儿是“跑出来的,在绿草地上跳舞、狂欢”,读到这里,我们的脑海便会展现这样一副流动的画面:一朵朵娇嫩的花儿从草丛里,从小河边,从大树旁,使劲往外钻,很快地聚集到草地上手舞足蹈。
(4)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明确:“在孩子眼里,花儿是和他们一样上学读书的。
”生活中的孩子有太多的压力,家庭、学校、自身,完全已经泯灭了他们该有的童真,多么渴望外面精彩的世界。
(5)他们关了门做功课。
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明确:孩子把花的生活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这是孩子猜想的,花儿会被“罚站壁角”,这就是花和孩子一样的生活。
(6)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①明确:诗里的“雨”是花孩子最盼望的,因为只有下雨了,他们就可以放假了,就可以在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了。
②仿写(课后第3题)
(7)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明确:这是描写大雨来临前狂风大作的景象,但是在孩子眼中就像人一样“互相碰触”、“簌簌地响”、“拍着大手”,他们没有任何的害怕,表达出喜爱。
(8)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想象:这些花孩子冲了出来做什么
①教师随机提问,学生作答
②教师明确:这些花孩子在雨中自由的奔跑、游戏、打水仗等。
(9)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作者为什么说花儿的家在天上
①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②教师明确:这是孩子的想象,他们化身为烂漫的小花!是对生活的渴望,天空是辽阔的,星星所住的地方是宽敞的,没有约束的,太阳妈妈对它们的爱是温和的。
(10)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明确:两个疑问句,告诉我们孩子是多么希望能得到太阳般的温暖,天空般的自由。
4.小组同学互相说说:你想象的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串珠问题3)
(1)讨论形成想象的方法:把自己当成那些花,如果让我狂欢怎么做的,同学们怎么做再想花在风雨交加情境中是什么样的然后还可以想同学们都是怎样跳舞的……这样就能说出来这道题的答案了。
(2)阅读方法解密:联系生活想象画面
5.课文主旨
(1)读了课文你喜欢花的学校吗为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串珠问题4)
我喜欢花的学校这篇课文,诗人以清新流畅的笔触,运用拟人手法,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
顽皮活泼而且具有丰富细腻的想像力的孩子,在看到六月里雷电交作、风雨交加之后青草地冒出的花儿时,就在自己想像的天空里自由驰骋起来。
诗人巧妙地从孩子的眼中叙述花儿们的活泼、可爱、美丽、向上,充满了儿童情趣。
(2)写作方法:拟人化的写法
①举例:
一阵强风吹来,弄乱了花儿的美丽的秀发,也吹弯了草儿的笔直的腰板。
②练一练:
将下面的句子改写为拟人句。
A.太阳升起来了。
B.石榴熟了。
三、本课小结
诗人以清新流畅的笔触,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
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篇课文美而富有童趣。
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学习了运用拟人的手法来写植物的方法。
四、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雨后》《几张飘落的红叶》
五、作业布置
想一想,在花儿学校里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说一说,写一写。
看谁想得奇妙,写得美妙。
明确:花儿的学校只要一下雪,孩子们就冲出教室,大家在操场上尽情舞蹈,你瞧风中的梅花还随风摇曳,似乎在欣赏自己的身姿,又像在与雪花比美。
教学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