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面变化与地壳运动

合集下载

列举出海陆变迁的实例

列举出海陆变迁的实例

列举出海陆变迁的实例海陆变迁是地球表面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指的是海洋和陆地之间相互转换的过程。

这种变化可以是由于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化、地壳运动等,也可以是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

以下将列举一些海陆变迁的实例。

一、气候变化导致的海陆变迁1. 冰川消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许多地区的冰川开始消融。

这种现象会导致水位上升,从而影响海岸线和沿海城市的形态。

例如,北极地区的冰川消融导致了北极海冰减少和水位上升。

2. 海平面上升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也在上升。

这种现象会导致沿海城市受到威胁,并可能改变岛屿和沿岸生态系统的形态。

3. 暴雨和洪水气候变化还可能导致暴雨和洪水等天气灾害。

这些灾害可能会导致河流改道或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改变附近土地的形态。

二、地壳运动导致的海陆变迁1. 地震和火山喷发地震和火山喷发等地质灾害可能会导致海陆变迁。

例如,地震可能引起海底地壳的抬升或下沉,从而改变海底形态。

而火山喷发则可能改变附近土地的形态,并对周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2. 沉降和隆起在地质时间尺度上,陆地和海洋之间的相对高度会发生变化。

例如,在某些区域,由于板块运动或其他因素,陆地可能会隆起或沉降,从而改变海岸线的位置。

三、人类活动导致的海陆变迁1. 增加填海造陆面积为了满足城市化和工业化需要,人类常常进行填海造陆。

这种行为可能会改变原有的海岸线位置,并对周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2. 沿岸开发沿岸城市的开发也可能导致海陆变迁。

例如,在建设码头或港口时,需要进行淤泥填充等工程,这些工程也可能改变原有的海岸线位置。

3. 污染和过度捕捞污染和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也可能导致海陆变迁。

例如,过度捕捞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从而影响附近土地的形态。

而污染则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从而改变附近土地的形态。

总结:海陆变迁是一个复杂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气候变化、地壳运动和人类活动都可能导致海陆变迁。

了解这些变化对我们理解地球表面演化历史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周围环境和生态系统。

海进海退的原因

海进海退的原因

海进海退的原因
海进和海退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几种可能的解释:
1.地壳运动:海进和海退是地壳运动的直接结果。

当地壳上升时,海洋底部的地壳被拉伸,导致海水涌出,形成海进现象。

相反,当地壳下沉时,海水会填补地壳空隙,形成海退现象。

2.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也会影响海进和海退。

例如,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这可能导致海进现象。

相反,如果气候变冷,冰川扩大,海平面下降,则可能导致海退现象。

3.构造运动:地壳的构造运动也会影响海进和海退。

例如,地壳的板块运动、地震和火山活动等都可能对海进和海退产生影响。

4.河流作用: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当河流注入海洋时,泥沙会在河口地区堆积,这可能导致海退现象。

相反,如果河流侵蚀河床,带走大量泥沙,则可能导致海进现象。

总之,海进和海退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历史和预测未来环境变化。

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原因与对策

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原因与对策

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原因与对策近年来,全球海平面上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海平面持续上升的原因主要包括气候变化、冰川融化及地壳运动等因素。

海平面的上升不仅威胁到沿海地区的人口和基础设施,还会引发包括洪水、盐水入侵和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为应对这一挑战,各国需采取有效对策,以减缓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并降低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海平面上升的原因分析1.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于温室气体的不断增加,全球气温逐年升高,这直接导致了冰川的融化和海洋水温的上升。

1.1 冰川融化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格林兰和南极洲的大规模冰川加速融化。

这些冰川为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提供了重要来源,而其融化将大量淡水释放入海洋,从而导致海平面的上升。

据统计,自1992年以来,格林兰冰盖每年平均损失大约2860亿吨冰,而南极洲则以每年约1180亿吨的速度减少。

1.2 海洋热膨胀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海洋吸收了大量热量,导致水温升高。

这种现象使得海水体积膨胀,从而加剧了海平面的上升。

数据显示,自20世纪初以来,海洋热膨胀已贡献了约半数的全球平均海平面增量。

2. 地殻运动地壳运动也是造成部分地区海平面上升的重要因素。

例如,某些地区由于地壳下沉现象而使得相对海平面提升。

此外,由于城市化和过度抽取地下水,许多城市地区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使得这些区域相对于海平面的高度不断降低。

3.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包括城市化、农业开垦、填埋湿地等,对自然环境造成坏影响,也间接加速了海平面上涨。

一方面,大规模挖沙采石及湿地破坏造成自然防护区的减少;另一方面,大量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促使气候变暖。

全球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影响1. 环境影响1.1 洪水风险增加随着海平面的持续上涨,沿海地区特别容易受到洪水威胁。

大雨、飓风等自然灾害会使得这些地区瞬时涌入更多水量,加大洪水频率和强度。

这对于居民的安全及财产都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原因与对策

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原因与对策

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原因与对策近年来,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问题频繁出现在新闻报道和科学讨论中。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冰川融化、海洋热膨胀等现象不断加剧,海平面的持续上涨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这不仅关系到生态环境,还直接影响到许多沿海城市、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因此,了解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原因1. 温室气体排放增加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气体浓度急剧增加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

自工业革命以来,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显著增加。

这些气体在大气中形成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的温度逐渐上升。

根据科学研究,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直接导致了冰川和极地冰盖的融化。

2. 海洋热膨胀全球变暖使得海洋表层温度不断升高,进而导致海水热膨胀。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温度每上升1摄氏度,海水体积将增加约0.4%。

因此,随着海洋吸收更多热量,其体积持续增大,从而引起海平面上升。

这一过程不仅影响近岸生态,还可能导致灾害性天气事件频发。

3. 冰川和极地冰盖融化冰川特别是格陵兰岛和南极洲的大规模冰盖融化是近年来造成海平面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专家估计,格陵兰的冰盖已在过去几十年中失去了大量质量,这一趋势如果继续,将对全球海平面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气温持续升高,南极洲也正在经历类似的情况,这两个地区的冰川消失将极大加速海平面的上升速度。

4. 地壳运动除了气候变化外,地壳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海平面的变化。

一些地区因地质活动而沉降,这种现象会导致当地海平面的相对上升。

同时,一些地区由于构造运动而抬升,地方性的海平面变化也往往与这些地质活动密切相关。

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影响1. 沿海城市与基础设施风险随着海平面的上升,许多沿海城市面临淹没和洪涝风险,对基础设施造成直接威胁。

像纽约、迈阿密、上海这样的城市,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护措施,在2050年可能将有大面积土地被淹没。

此外,频繁的高潮潮汐现象也对城市排水系统造成压力,可能导致洪水严重影响居民生活。

初中地理《海陆的变迁》教案精选

初中地理《海陆的变迁》教案精选

初中地理《海陆的变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章《海陆的变迁》。

本节课主要讲述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变化,包括地壳运动、海平面变化、气候变化等因素引起的海陆变迁现象。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和过程,认识现代海陆分布的特点,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海陆变迁的概念,掌握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 能够分析现代海陆分布的特点,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地理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现代海陆分布的特点。

难点:地壳运动、海平面变化、气候变化等因素对海陆变迁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地图、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地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激发学生对海陆变迁现象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海陆变迁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海陆变迁的含义。

3. 教学环节:(1)地壳运动:讲解地壳运动的类型和特点,分析地壳运动对海陆变迁的影响。

(2)海平面变化:介绍海平面上升和下降的原因,阐述海平面变化对海陆分布的影响。

(3)气候变化:讲解气候变化对海陆分布的影响,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

4. 实例分析:分析我国沿海地区地壳运动、海平面变化和气候变化对海陆变迁的具体影响。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地图,分析我国沿海地区的海陆变迁现象。

六、板书设计板书海陆的变迁板书内容:1. 海陆变迁的概念2. 地壳运动对海陆变迁的影响3. 海平面变化对海陆变迁的影响4. 气候变化对海陆变迁的影响5. 我国沿海地区的海陆变迁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导致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分析我国沿海地区海陆变迁的原因。

(3)绘制一张我国沿海地区的海陆变迁示意图。

2. 答案:(1)地壳运动、海平面变化、气候变化。

高考地理海平面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地理海平面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地理海平面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学中的海平面变化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备受人们关注。

海平面的变化涉及到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冰川融化等复杂因素。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海平面知识点是必考内容之一。

下面将从海平面变化的主要原因、影响、测量方法和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一、海平面变化的主要原因1. 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导致温室气体的增加,加速了冰川的融化和海水的膨胀,从而导致海平面升高。

2. 冰川融化:气候变化引起了冰川的融化,冰川融化后的水流入海洋,使海平面上升。

3. 陆地沉降:地壳运动和人类活动导致某些地区陆地沉降,这会导致相对海平面的上升。

二、海平面变化的影响1. 沿海城市淹没:海平面上升会导致沿海城市、岛屿的淹没,给沿海地区带来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2. 生态系统受损:海平面上升会破坏沿海湿地、珊瑚礁和海洋生态系统,影响生物多样性和渔业资源。

3. 淡水资源受威胁:海平面上升会导致海水入侵淡水资源,使得淡水变得稀缺,影响人类生活。

三、海平面的测量方法1. 高程测量法:利用测量仪器对定位标志点的高程进行测量,从而计算得出海平面的高度。

2. 卫星测高法:利用卫星进行遥感测量,通过测量海洋表面高度差来推算海平面的变化。

四、应对海平面变化的措施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开展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控制全球变暖的趋势。

2. 加强海岸工程建设:修建海堤、护岸以及加固沿海建筑物,提高对海平面上升的抵抗能力。

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和恢复沿海湿地、珊瑚礁等生态系统,减缓海平面上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调整城市规划:合理规划沿海城市建设,避免在易受海平面上升影响的区域进行大规模建设。

综上所述,海平面变化是地理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是高考地理考试的必考内容。

了解海平面变化的主要原因、影响以及测量方法和应对措施,对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全球变暖和海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合理规划城市建设,才能有效应对海平面变化带来的挑战,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06 海陆变迁-中考地理复习考点大通关

06 海陆变迁-中考地理复习考点大通关

亚欧板块
F
A
B
非 洲
太平洋板块
E
板 块
C 印度洋板块
F
D 南极洲板块
D
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板块内部 地壳比较稳定, 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消亡边界 相对运动 碰撞挤压
生长边界 相背运动 张裂
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生长边界
在板块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消亡边界
在板块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常形成山脉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
1.喜马拉雅山脉“长高”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喜马拉雅山脉是__亚__欧___板块和_印__度__洋__板块相 对运动,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板块处在不断碰撞 之中,珠穆朗玛峰就会不断增高。
2.地中海缩小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地中海在_亚__欧___板块和_非__洲___板块相对运动, 相互碰撞挤压下不断缩小,最终将消失。
非洲板块
印度洋 板块
红海是__非__洲__板块
和印__度__洋__板块张裂 运动形成的,最终 会形成新的海洋。
3.红海扩张
2011.3.11日本大地 震是__亚__欧___板块和 _太__平__洋___板块相互 碰撞挤压的结果。
4.日本多地震
对比板块分布图,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 板块的运动有什么内在的关系吗?
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带 主要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板块交界地带。
世界上主要两大火山地震带: 1.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海平面的升降)
我国东海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流的遗迹 (海平面的升降)

引起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并举例

引起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并举例

引起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并举例
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地震和火山活动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地表的形态。

1 举例说明海陆变迁的存在1.喜马拉雅山岩石中有海洋生物化石
2.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地壳变动后的褶皱和断层。

3.非洲本来和南美洲连着的,由于板块漂移分开了.
4.青藏高原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5.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酷寒的南极大陆沉睡着万倾煤田;非洲大陆与美洲大陆之间轮廓吻合。

1 海陆变迁形成成因非周期性
1、生物作用引起的海陆变迁
由生物形成的生物礁和岛,人类的造海填海等活动,可以形成小面积的海陆变迁。

2、地震作用引起的海陆变迁
地震形成的海啸可以引起短暂的海陆变迁。

地震形成的岩层断裂、凹陷或隆起可以引起小面积的海陆变迁。

3、火山作用引起的海陆变迁
火山爆发可以形成海啸、可以形成火山岛屿、可以形成岩层断裂、凹陷或隆起,火山作用可以引起小面积的海陆变迁。

4、温度变化引起的海陆变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平面变化与地壳运动全球变暖破坏地壳均衡致灾........................................ . (1)海洋变暖改变地球倾斜角度........................................ . (1)海平面上升主因是地壳变动........................................ . (2)地壳均衡降低海面上升风险........................................ . (2)全球变暖破坏地壳均衡致灾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使失去冰盖的大陆地壳均衡上升,增高海面的海洋地壳均衡下降,形成新一轮的地壳均衡运动。

在球面上,海洋地壳下降,将挤压大陆地壳收缩,陆海边缘是强烈的挤压带。

阿尔卑斯- 喜马拉雅地震带与环太平洋地震带几乎是正交的,地震的顺序表明地球表层形变的必然过程,可以通过历史地震记录来寻找规律。

南北对称,东西呼应,这是一般规律。

一处的破裂为另一处的破裂创造条件。

冬至和夏至的黄赤交角达到最大值23.5 度。

在冬至,太阳潮的高潮点在南回归线白天达到最大值,夜间变为最小值,太阳潮的高潮点在北回归线白天达到最小值,夜间变为最大值,形成半日为周期的最大潮汐的南北摆动。

在夏至,太阳潮的高潮点在北回归线白天达到最大值,夜间变为最小值,太阳潮的高潮点在南回归线白天达到最小值,夜间变为最大值,形成半日为周期的最大范围的潮汐南北摆动。

如果此时月亮的白赤交角也达到最大值28.6 度,且与太阳、地球近似成一线,就会形成最强的潮汐南北摆动。

这是强震易发生在冬至和夏至附近的原因。

2019年12月26日月亮赤纬角为27.9 度,为日月大潮,为印尼地震海啸提供了较强的潮汐条件;2019年6月22日月亮赤纬角为28度,为月亮近地潮,23 日为日月大潮,潮汐南北摆动的条件最优,形成强震的机会最大。

堪察加-日本-菲律宾西南-东北效应带是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一部分——西太平洋地震带,美国加利福尼亚地震和智利地震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另一部分——东太平洋地震带。

今后,堪察加-日本-菲律宾-苏门答腊一带的地震活动可能加强。

这将为苏门答腊和日本的大震扫清障碍。

海洋变暖改变地球倾斜角度2019 年一项新研究显示,气候变化对地球运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是海洋变暖对地轴倾斜角度的影响远比人们过去预想的要严重,在研究地球运动时必须将此因素考虑在内。

地球围绕地轴旋转,其倾斜角度为23.5 ?。

但由于地球质量分布情况并非一成不变,因此地轴的倾斜角度也不会永远固定不变,而是随着质量分布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就如陀螺,当一端的重量高出另一端时,陀螺的旋转轴就会发生偏移。

气候变化对地轴偏移的影响早已为科学家知晓。

例如,受北美、欧洲和亚洲的大量冰原影响,地球北极点以每年大约10 厘米的速度向西经79 度方向移动。

最近,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菲利克斯•兰德尔的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对地轴倾斜角度的影响远比过去认为的要严重。

冰川融化后大量淡水注入海洋会造成地球倾斜。

据兰德尔估计,目前格陵兰冰层融化会导致地轴以每年 2.6 厘米的速度倾移,并且这个速度在未来还会加快。

兰德尔的研究小组估计,因温室气体排放而引起的海水变暖,也会造成地球倾斜。

为此,他们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所做的中度预测,即在2000 年至2100年间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会增加一倍,进行了模拟研究。

结果发现,随着海水变暖,海洋会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海水将被推到海洋大陆架浅区。

在下世纪,将使地轴北极点每年向阿拉斯加和夏威夷方向移动 1.5 厘米。

兰德尔指出,虽然这种影响还相对较小,地球极点还不会因此而疯狂地渐行渐远,但这种运动却足够坚定,在研究地轴偏移时必须加以考虑。

而跟踪地球两极的运动有助于在未来几十年限制海平面的总体上升水平。

德国波茨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的迈克•托马斯表示,该发现颠覆了人们以往的观念。

过去曾认为,海洋温度变化引起的海平面升高不会引起地球质量分布的变化,也不会影响两极运动。

托马斯同时强调,两极运动并不能作为测量海平面上升的信号。

因为导致两极运动的因素很多,如地壳和地幔的运动、厄尔尼诺的周期性影响等。

气候变化不仅会影响地球的自转角度,也会影响地球的自转速度。

兰德尔和同事此前的研究曾表明,全球变暖将导致地球的质量向更高纬度堆积,导致地轴附近质量增加,进而会加速地球自转速度。

海平面上升主因是地壳变动意大利国家地球物理及火山学研究所科学家安兹德伊教授日前宣布,由他领导的一个多学科研究小组经考察计算后发现,自古罗马时代以来的2000 年里,意大利半岛西部第勒尼安海海平面上升了135 厘米,其中90%是地壳变动造成的,只有10%可归因于温室效应。

安兹德伊小组由意大利和奥地利两国的地球物理、海洋、水文和考古科学家组成。

他们通过对淹没在海水中的古罗马时代的一些建筑物的长期考察和计算后得出结论:意大利半岛的地壳每年以0.6 毫米的速度缓慢下沉,在近2000 年来共下沉122厘米;而一个世纪前出现的温室效应,则导致冰雪消融,使海平面上升13 厘米。

安兹德伊称,这是世界科学界首次较为精确地判明导致海平面上升的不同因素,其计算值原则上也适用于其他海域。

地壳均衡降低海面上升风险摘要:气候学家的预测相反,在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大背景下,南太平洋岛国所罗门群岛的一个偏远岛屿不仅未被海水吞没,反而上升 3 米,海岸线被推前数十公尺。

当地原本在海里的珊瑚礁,现在也暴露在海面上。

这种由海平面上升导致的地壳均衡运动是气象科学家难以理解的,也是气象学家不能准确预测长期气候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海平面上升,地壳均衡,陆壳上升,地质学,气象学,多因素系统均衡2019 年4 月2 日,数百名科学家以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政府代表齐聚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就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全球变暖报告第二部分进行讨论。

科学家对全球变暖问题发出新的严重警告:由于全球变暖破坏了生态系统,50 年后全球可能有近三分之一的动植物处于灭绝边缘。

报告指出,如果全球气温平均上升 2 C,就会导致地球上的珊瑚礁褪色,进而对依赖珊瑚礁生存的众多物种和地方经济造成灾难性后果。

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1400页的报告初稿里,除了提到气候变暖对人类的影响外,还特别提到了可能受到影响的动植物,特别是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的珊瑚礁。

据报道,目前在全球10 处地区,气候变化已产生相应的负面后果,当地保持着微妙平衡的生态系统,正处于消失的危险中。

报告着重提到了脆弱的珊瑚礁生态系统。

澳大利亚大堡礁以及其他珊瑚礁生态系统仅占海底表面的0.25 %,却维持着25%的海洋生命。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警告说,这些珊瑚礁正急速减少。

报告中还指出,如果全球气温平均上升2C,就会导致地球上的珊瑚礁褪色,进而对依赖珊瑚礁生存的众多物种和地方经济造成灾难性后果。

所罗门群岛4月2日发生里氏8级地震,强烈地震在引发海啸造成人员伤亡的同时,将当地一座名为拉农加的岛屿突然“拔高”了约 3 米。

岛屿周围的珊瑚礁受此影响露出海面,附近的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法新社8日报道说,受2日发生的地震影响,地壳板块相互挤压致使整个长32公里、宽8公里的拉农加岛上升了 3 米,海岸线也向外延伸了近70 米。

拉农加岛东部海岸的村民告诉法新社记者,当地大多数港口被毁,仅仅留下一个狭窄的入口,两侧是露在海面上参差不齐的珊瑚礁。

村民哈里松?加戈边做手势边说,地震造成的裂缝甚至将整个岛屿一分为二,部分裂缝有50 厘米宽。

拉农加岛是世界知名的旅游潜水胜地之一。

这次地震给当地的旅游业造成了“灾难性”后果,严重破坏了海底珊瑚礁景观。

小岛上升导致大量珊瑚礁露出海面,许多珊瑚虫因为曝晒在阳光下死亡,原先在海底呈现美妙景观的珊瑚礁变得如同月球表面般荒瘠。

与气候学家的预测相反,在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大背景下,南太平洋岛国所罗门群岛的一个偏远岛屿不仅未被海水吞没,反而上升 3 米,海岸线被推前数十公尺。

当地原本在海里的珊瑚礁,现在也暴露在海面上。

这种由海平面上升导致的地壳均衡运动是气象科学家难以理解的,也是气象学家不能准确预测长期气候变化的原因。

根据地质学的地壳均衡理论(单位均衡面上的物质柱体质量相等),大陆冰盖融化,负载减少,大陆地壳要均衡上升;海平面上升,负载增大,海洋地壳要均衡下降。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在1万年前有2000 米厚的冰盖融化,已经均衡上升了500米,并将继续上升200 米。

同样,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了130 米,洋壳均衡下降了43米(地壳与水的密度比大约为3:1)。

所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并没有因为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没。

对于没有冰盖的大陆,海平面的实际上升仅87 米,减少了三分之一。

洋壳下降挤压下方岩浆流向大陆地壳底部,使沿海大陆均衡上升。

由于地球表面是球面,洋壳下降,球面半径缩小,洋壳将插入到大陆地壳之下,使大陆边缘受到挤压和抬升[3-6] 。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月2日在法国首都巴黎发表一份评估报告摘要指出,全球气候变暖有超过9 0%的可能由人类活动导致。

报告说,全球变暖将持续数百年,海平面将持续上升。

IPCC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于19 8 8年创建,汇集来自13 0多个国家的2 5 0 0多名专家。

从1月2 9日起,IPCC第一工作组5 00多名专家以及政府和地区代表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会议,讨论全球变暖问题的第四份评估报告。

由于在海平面升高问题上发生争论,会议延长到2月1日午夜后闭幕。

这份长21页的报告说,过去5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极可能”与人类使用石油等化石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增加有关,报告说,“极可能”意味着可能超过90%。

在2001年发表的第三份评估报告中,IPCC认为,气候变暖与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有关的可能性至少是6 6%。

IPCC最新报告预测,到2 10 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8至4摄氏度,海平面升高18至59厘米。

在2 0 0 1年发表的评估报告中,IPCC曾预测到2 10 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4至5.8摄氏度,海平面将升高9至88厘米[7] 。

按IPCC最新报告预测,到2 10 0年海平面升高18至59厘米。

由地壳均衡运动,最终实际上升量为12至40厘米。

这很难对沿海城市构成威胁。

地壳均衡运动造成的海平面相对下降,也起到缓冲作用,海岛在反复升降中减弱环境的突然恶化,增强生物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Wu 和Peltier (1983)估计北半球劳仑泰德冰盖和斯堪的纳维亚的冰盖于18000年前开始融化,快速融化始于1350 年前到7000 年前,7000-5000 年前间的冰融量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